《中醫詞典》解釋「濕熱痢」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濕熱痢是一種由濕熱積滯所致的痢疾。主要症狀有腹痛、泄利赤白、稠粘臭穢、裏急後重、肛門灼熱、溺短赤、脈滑數、苔黃膩,有時也會出現惡寒發熱。

治療濕熱痢的原則是清熱燥濕,調氣止痢。常用的方劑有芍藥湯、白頭翁湯、香連化滯湯、香連丸等。如果有同時出現表邪(惡寒發熱、頭痛)的情況,可以使用荊防敗毒散;如果身體熱度嚴重,則可使用葛根芩連湯。濕火傷於氣分(以白色的痢疾較多見),可以使用黃連枳殼湯;濕熱傷於血分(以紅色的痢疾較多見),可以使用河間黃連湯。如果偏向氣滯、食滯的情況,則會出現腹痛、裏急後重的症狀,此時可以使用枳實導滯丸。此外,馬齒莧、一見喜、地錦草、白槿花等單方也都有療效,其中以大蒜最為常見。

參考資料:

  • 症因脈治(卷四)
  • 濕火
  • 濕痢
  • 熱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