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腧穴」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腧穴的定義及作用

腧穴是人體經絡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絡氣血運行的通道,也是針灸治療的刺激點。腧穴通過經絡與臟腑密切相關,能反應各臟腑的生理或病理變化,通過針灸、按摩等刺激,能夠調動人體內在的抗病能力,調節機體的虛實狀態,以防治疾病。有的還可用作輔助診斷。

腧穴分為經穴、經外穴和阿是穴三類。經穴是指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上所分佈的腧穴,共計361個。經外穴是指不屬於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的腧穴,共計120個。阿是穴是指無固定名稱和位置,而以壓痛或其他反應定取的腧穴。

腧穴的名稱多數取自於該穴位所在的部位、形狀、功能、主治等方面。

腧穴的功能

  1. 調節臟腑功能:腧穴通過經絡與臟腑密切相關,通過針灸、按摩等刺激,能夠調節臟腑的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2. 疏通經絡:腧穴是經絡氣血運行的通道,通過針灸、按摩等刺激,能夠疏通經絡,從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緩解疼痛,促進康復。
  3. 扶正祛邪:腧穴通過針灸、按摩等刺激,能夠調動人體內在的抗病能力,從而增強機體的免疫力,抵禦外邪入侵。
  4. 診斷疾病:腧穴的性狀、位置、壓痛等可以反映臟腑的功能和病變,因此腧穴可以用於診斷疾病。

腧穴是針灸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針灸、按摩等刺激腧穴,能夠調節臟腑功能、疏通經絡、扶正祛邪、診斷疾病,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