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舌腫」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舌腫是指舌體腫大且硬,可能伴隨疼痛的症狀。舌腫嚴重時會影響吃飯、說話和呼吸。書籍中有一些不同的名稱,包括"舌腫強"、"舌脹"、"木舌"、"木舌脹"和"木舌風"等。古籍中也有記載稱為"重舌"或"子舌",但定義多不一致,大多數說是舌下腫脹突起像長了一個小舌頭,所以稱為重舌。舌下腫起多處像蓮花的情況稱為蓮花舌。少數以舌根腫起或急性舌腫稱為重舌,本書採用第一種說法。

舌腫的常見症狀包括:

  1. 外感風寒引起的舌腫:由於風寒傷害了心脾而引起。主要表現為舌頭腫痛、惡寒發熱、全身肌肉疼痛、口中乏味、食慾不振、腹中冷痛腹瀉、心悸不安、言語不清、脈搏緊張。

  2. 心經鬱火引起的舌腫:舌頭會急劇腫大,整個口腔充滿,顏色紅腫且疼痛,嚴重時可能不能進食和說話,臉色紅赤,其餘症狀包括煩躁不安、坐臥不寧、夜間睡眠不安穩、小便短且顏色黃、口苦、脈搏數快,左手腕脈搏強大。

  3. 心脾熱盛引起的舌腫:舌頭顏色紅赤,腫大滿口,心情煩躁,手心和肌膚灼熱,喜歡涼爽而不怎麼喝水,懶得活動,小便量少且顏色深黃,大便經常便祕,脈搏滑而數快。

  4. 脾虛寒濕引起的舌腫:舌頭腫大,邊緣有牙齒痕跡,舌色暗淡,臉色黃白,四肢感到沉重,無力疲倦,腹部脹滿,食後更加明顯,不喜歡喝水,小便清長,大便稀薄,脈搏緩慢。

鑑別外感風寒與心經鬱火引起的舌腫:兩者發作速度都較快,但心火暴盛引起的舌腫發作更迅猛,書中有記載舌頭一晚之間腫大滿口,甚至數小時內腫到無法說話的情況。外感風寒是由於外邪侵襲,心脾兩經受邪,心臟與舌頭有關聯,脾脈連接舌頭,風寒邪氣與風性相關,侵襲舌頭時帶有寒邪,寒主凝滯,導致血脈凝塞、舌頭腫大。辨證要點:一是有風寒外感症狀,如寒冷發熱、肌肉疼痛,脈搏表現為浮緊。二是舌頭腫大且顏色暗紫不紅,舌頭感覺硬硬的、不舒服、悶痛。

心火引起的舌腫可能與壓力大、突發事件等有關,使人過度思慮,心火急速上升並影響舌頭。因此,舌腫往往伴隨口苦的症狀,因為苦味與火相關,舌頭腫脹也會呈現紅腫疼痛的感覺,像被針扎或火燒一樣難以忍受。治療方法也因此而不同:對於風寒傷心脾引起的舌腫,需要疏通心脾的病邪,使用金沸草煮水漱口與嚥下,病邪去除後腫脹自行減退。對於心經鬱火引起的舌腫,宜使用苦寒清熱的藥物,如用黃連與其他藥材一同煎水內服,並外用生蒲黃敷在舌頭上,如果火極似水的症狀出現,則再加入生薑治療。

心脾熱盛引起的舌腫和脾虛寒濕引起的舌腫:前者是心脾積疲熱,火邪上湧,所以舌頭腫脹且呈紅色,同時由於脾臟掌管肌肉,所以手心和肌膚會感到灼熱,脾臟屬於陰性土,喜歡乾燥不喜濕潤,即使火邪盛行也不會喜歡喝水。後者則是脾虛兼有寒濕,舌頭腫大的顏色多是暗淡的,邊緣有齒痕,暗色是因為陽氣不足,影響了血液循環;齒痕則是脾氣不足的表現;同時還有四肢沉重、無力疲倦、腹脹食少、大便稀薄等脾虛濕盛的病徵。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對於心脾積熱引起的舌腫,可以使用外敷蓖麻子油燒煙燻,內服導赤散和瀉黃散合併治療。對於脾虛寒濕引起的舌腫,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和理中湯合併治療。

重要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或需要治療,請諮詢專業醫生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