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通便]功效的中藥清單(2023年更新)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19-06-18

關於通便

具有[通便]功效的中藥清單(2022年更新)

關於通便的10種常見中藥或食物

1. 芒硝

芒硝

芒硝性辛苦鹹、寒。主治瀉熱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用於實熱便秘、大便燥結、積滯腹痛、腸癰腫痛、外治乳癰、痔瘡腫痛。

芒硝主治實熱積滯,腹滿脹痛,大便燥結。其瀉下通便的作用機理為: 1. 潤燥軟堅:芒硝味苦、性寒,能清熱瀉火,潤燥軟堅,故可潤滑腸道,促進排便。 2. 滌腸中宿垢:芒硝能瀉下積滯,滌腸中宿垢,清除腸道中的毒素和廢物,從而緩解便祕症狀。 3. 破堅積熱塊:芒硝能破堅積熱塊,消積導滯,故可治療腸道實熱積滯,大便燥結等症。


2. 番瀉葉

番瀉葉

番瀉葉性甘苦、寒涼。主治瀉熱行滯、通便、利水。 用於熱結積滯、便秘腹痛、水腫脹滿。

番瀉葉以瀉熱行滯、通便、利水而聞名,主治熱結積滯、便祕腹痛、水腫脹滿。番瀉葉所含大黃素和芒硝是其通便的關鍵成分,能刺激腸道蠕動,增加排便次數。尤其適用於老年人或長期臥牀不起者,可有效緩解便祕。


3. 蘇子

蘇子

蘇子主治降氣化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蘇子為潤腸通便之良藥。其功用主要在於潤腸通便,滑腸導滯,又能養陰益氣,故能緩解便祕,潤腸通便,而不傷正氣。此外,蘇子還能益氣健脾,補腎益精,滋陰養血,是中醫治療便祕的常用藥物之一。


4. 地瓜

地瓜

地瓜性甘、平。主治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通便秘。主脾虛水腫、便泄、瘡瘍腫毒、大便秘結。生津止渴。

地瓜,性甘平,有補虛益氣、健脾益胃、壯陽益精、通便等功效。《本草綱目》載,地瓜主治「虛勞瘦損,氣弱煩渴,心脾二氣虛,消渴而飲水多。炒之,食令人強,能補益,厚腸胃。搗汁,塗腳上泥痕。」現代研究表明,地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是防治便祕的良品。


5. 何首烏

何首烏

何首烏性苦、甘、澀、性微溫。主治補肝益腎、養血益精血、祛風、烏鬚髮。治肝腎陰虧、髮鬚早白、血虛頭暈、腰膝軟弱、筋骨酸痛、遺精、崩帶、久瘧、久痢、慢性肝炎、癰腫、瘰癧、腸風、痔疾、肢體麻木、神經衰弱、高血脂症。

何首烏具潤腸通便之效。《本經逢源》載:「今人治津血枯燥及大腸風祕,用鮮者數錢,煎服即通。」生用何首烏補益力較弱,但潤腸通便功效增強。烏浸膏及有效成分大黃酚均可促進動物腸管運動。部分高脂血症病人服用制首烏後,也出現大便次數增加和腹瀉現象。《江西草藥》更明確指出何首烏可通便、解瘡毒,制熟後則可補肝腎、益精血。


6. 決明子

決明子

決明子性鹹苦、平涼、無毒。主治祛風清熱、解毒利濕。用於風熱感冒、流感、目赤目暗、急性結膜炎、濕熱黃疸、急慢性腎炎、帶下、瘰癧、瘡癰癤腫、乳腺炎等症。

決明子性涼潤,清熱潤腸通便,內含豐富不溶性纖維素及油脂,增強腸道蠕動,促使食物排出。常治內熱腸燥、大便祕結,配伍火麻仁、瓜蔞仁等。亦治慢性便祕、痔瘡,有助於水分吸收和腸壁蠕動。


7. 蘆薈

蘆薈

蘆薈性味苦、寒。主治清熱,通便瀉下、清肝、殺蟲。用於熱結便秘、肝火頭痛、目赤驚風、蟲積腹痛、疥癬、痔瘺、解巴豆毒、婦女經閉、小兒驚癇、疳熱蟲積、痔瘺、瘰癧

蘆薈通便,乃其性寒涼,滑腸通便。其所含蘆薈大黃素和蘆薈苷,增強腸胃蠕動,使其易於排泄。且膳食纖維,營養豐富,多食,助益腸道,通暢便祕。 故曰:蘆薈通便,乃其性寒涼,滑腸通便,亦能益腸胃,寬腸通便。


8. 杏仁

杏仁

杏仁性苦、溫、有毒。主治止咳平喘、潤腸通便、喉痹、食滯脘痛、血崩、耳聾、疳腫脹。

杏仁味苦性溫,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其含有的油脂具有潤滑腸道的作用,而苦味則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出糞便。常與柏子仁、郁李仁等同用,如《世醫得效方》五仁丸,具有增強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於腸燥便祕。


9. 瓜簍子

瓜簍子

瓜簍子性甘、寒。主治清肺化痰、滑腸通便。主治痰熱咳嗽、肺虛燥咳、腸燥便秘、癰瘡腫毒。


10. 胡桃仁

胡桃仁

胡桃仁性甘、澀、溫。主治補腎固精、溫肺定喘、潤腸通便。用於腰痛腿弱、尿頻、遺尿、陽痿、遺精、久咳喘促、腸燥便秘、石淋及瘡瘍瘰癧

胡桃仁性溫、味甘,歸肝、腎、肺經,有補腎潤肺、益氣養血、通便的作用。其中,通便作用主要歸功於胡桃仁所含的多種成分,如脂肪酸、植物固醇、花青素等。這些成分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含量,減少大便的硬度,從而起到通便的作用。此外,胡桃仁還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增加排便次數和排便量,進一步改善便祕問題。


關於通便的50種中藥清單

請點選以下中藥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

關於通便的11種食物清單

請點選以下食物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