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稱:穿鞘花
中藥名稱:穿鞘花
寒熱指數:
拼音名稱:CHUAN QIAO HUA
英文名稱: Hispid Amischotolype
其他名稱:獨竹草、納鬧紅
古籍來源:
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藥品來源:
為鴨跖草科植物穿鞘花的全株。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mischotolype hispida (Less.et Rich) Hong [Forrestia hispide Less.et A.Rich.;F.chinensis N.E.Brown.]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洗淨,曬乾。
主治功效:
- 清熱利尿;解毒。主尿路感染;小便不利;毒蛇咬傷
服用方法:
內服:煎湯,5-30g。
外觀:
穿鞘花 多年生草本,高1-1.5m。莖粗壯,基部匍匐,節上生根。葉互生;葉鞘長達4cm,密被褐黃色細長硬毛,口部有同類毛;葉片橢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稀寬卵形,長15-27cm,寬3-6(-8)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成帶翅的柄,兩面及近邊緣處和葉下面主脈的下半部密被褐黃色細長硬毛。頭狀花序自葉鞘的近基部處穿鞘而出,無總花梗,通常有數十朵花,直徑2-3cm;苞片長卵形,長約6mm,先端急尖,疏生睫毛;萼片3,分離,狹長圓形或長圓形,長8-12mm,先端風帽狀,被毛;花白色,膜質,倒披針狀長圓形,長約5mm,先端鈍;雄蕊6,全育;花絲先端具含珠狀長毛;子房長圓形,上部具數叢硬粗毛,花柱線形,約與子房等長。蒴果倒卵狀三稜形,長約7mm,上部被硬粗毛,先端具細小尖頭。每室有2顆種子,灰白色。花期5-6月,果期11-12月。
相關中醫古籍內容:
- 《新華本草綱要》:全株:治風濕跌打。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