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稱:橙子核
中藥名稱:橙子核
寒熱指數:
拼音名稱:CHENG ZI HE
英文名稱: Seed Of Fragrant Citrus
其他名稱:香橙仁。
古籍來源:
《本草圖經》
藥品來源:
為芸香科植物香橙Citrus junos Tanaka的種子。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itrus junos Tanaka採收和儲藏:秋季果實成熟時,剖開果實,收集種子,曬乾。
主治功效:
- 理氣止痛。主疝氣;閃挫腰痛
服用方法:
內服:煎湯,3-9g,或研末。
外觀:
香橙 常綠小喬木,高可達6m。枝細而短,有棘刺。葉互生,單身更葉;葉柄長1-2.5 cm,有闊翼;葉片長卵形或橢圓形,長3-6cm,寬1.5-3.5cm,無端漸尖微凹,基部圓形或圓楔形,全緣或有波狀齒,表面綠色,背面黃綠色,側脈密。花白色,單生或簇生於葉腋;萼片5,裂片三角形;花瓣5,倒卵狀長橢圓形;雄蕊14-22,基部連合;花柱短於雄蕊,柱頭長圓形。果實扁圓形,橫徑5-6cm,果皮多皺,油胞凹入,瓤囊9-11瓣,排列不整齊,味極酸。種子20-25顆,長約1.4cm,淺棕色,多胚,子葉白色。花期5月,果熟期10月下旬。
化學成分:
種子含脂肪油、蛋白質,以及苦味成分黃柏內脂(obaculactone)和鬧米林(nomilin)。
相關中醫古籍內容:
- 《綱目》:面黯粉刺,濕研,夜上塗之。
- 《本草求原》:治疝氣,諸淋,血淋。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