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稱:白刺花葉
中藥名稱:白刺花葉
寒熱指數:
拼音名稱:BAI CI HUA YE
英文名稱: Leaf Of Vetchleaf Sophora
其他名稱:苦刺枝葉。
古籍來源:
《文山中草藥》:白刺花的花,可用開水衝泡,做清熱解暑的飲料。
藥品來源:
為豆科植物白刺花Sophora davidii(Franch.)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ophora davidii(Franch.)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嫩葉,鮮用或曬乾。
主治功效:
- 涼血;解毒;殺蟲。主衄血;便血;疔瘡腫毒;疥癬;燙傷;陰道滴蟲
服用方法:
外用:搗敷。
外觀:
白刺花 灌木,高1-2.5m。樹皮灰褐色,多疣狀突起,枝條棕色,近於無毛,具銳利。奇數羽狀復葉,互生,長4-6cm;小葉11-21枚,橢圓形或長卵形,長5-8mm,寬4-5mm,先端圓,微凹而具小尖,基部近圓形,全緣,兩面疏被白色平伏的短柔毛。總狀花序生於小枝頂端;花流生而下彎,約6-12朵,白色或藍白色,有短花梗;萼鐘狀,5淺裂,紫藍色,密生短柔毛;花冠蝶形,旗瓣匙形,反曲,龍骨瓣2瓣分離,基部有銳耳;雄蕊10,離生;心皮纖細,有毛。莢果細長,串珠狀,有長喙,密生白色柔毛。種子1-7顆,橢圓形。花期3-5月,果期6-8月。
化學成分:
從葉中分離得到槐根鹼(sophocarpine)、槐根鹼N-氧化物(sophocarpine N-oxide)和香葉木甙(diosmin)。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