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稱:霸王鞭
中藥名稱:霸王鞭
寒熱指數:
拼音名稱:BA WANG BIAN
英文名稱: Roylean Euphorbia
其他名稱:金剛杵、冷水金丹(《滇南本草》),金剛纂(《丹房本草》),刺金剛(《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古籍來源:
《植物名實圖考》。
道地藥材與生長環境:
藥品來源:
為大戟科植物霸王鞭的全株。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uphorbia royleana Boiss採收和儲藏:隨採隨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霸王鞭,全株有毒,供外用,忌內服。
主治功效:
- 祛風解毒;殺蟲止癢。主瘡瘍腫毒;牛皮癬
服用方法:
外用:適量,鮮品取漿汁搽塗。
外觀:
霸王鞭 多年生肉質灌木,高達3m。有乳汁狀液。莖基部近圓柱形,上部四角形或五角形;小枝有3-5條縱校,邊緣波浪狀。單葉互生,少而早落;葉柄長約6mm,基部有刺一對;葉片倒披針形,長10-12cm,寬2-4cm,全緣,兩面無毛;肉質。杯狀聚傘花序頂生或側生,具短柄,排列成聚傘狀,花黃色。蒴果近球形,徑約1cm。花期春、夏。
栽培:
喜高溫乾燥氣候,喜半蔭、耐乾燥,久耐寒、忌澇。溫度不宜低於8℃。根條不強,生根易而生長慢。南方高溫地區露地栽培;北方低溫地區盆栽,室內越冬。栽培技術用 扦插繁殖。選健壯無病斑的扁莖作插穗,長約6cm左右,扦插於砂床內,深約1.5cm,扦插後砂溫在24℃左右、具有一定的濕度條件下,約24d即能生根,待根長至3cm,即可移栽於盆內。田間管理 北方冬季室內溫度要保持在8℃以上,放在有地光處,春季室外培養,以放在半蔭處為宜。露地栽培,遇雨季要排除積水。現蕾開花前可施人畜糞肥或磷鉀化肥。
化學成分:
全草含蒲公英賽醇(taraxerol),2,3-二甲氧基並沒食子酸(2,3-dimethoxyellagic acid),丁二酸(succinic acid),又含大戟二烯醇 (euphol)、巨大戟萜醇(ingenol)。花者並沒食子酸(ellagic acid),巨大戟醇二萜乙酸酯(ingenol diacetate)。乳汁含四環三萜(tetracyclictriter -pene),環霸王鞭萜烯醇(cvcloroylenol),蒲公英賽醇,β-粘霉烯醇(glut-5-en-3β-ol),大戟二烯醇,又含巨大戟萜四乙酸酯(ingol-tetraacetate),巨大戟新萜醇三乙酸酯(ingol-triacetate)。
相關中醫古籍內容:
- 《滇南本草》:主一切單腹脹水氣、血腫之症,燒灰為未,用冷水送下。
-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入祛風,消炎,解毒。洽瘡毒,皮癬。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