蜇蟲

蜇蟲

ZHE CHONG

  • 英文名稱: Ground Beetle
  • 別名:土鱉蟲,簸箕蟲,地鱉蟲,臭蟲母,地鱉,土鱉,蚵蚾蟲,土元,土蟲,地蜱蟲,地烏龜,螞蟻虎,節節蟲,過街,蓋子蟲
  • 藥品來源:為鱉鐮科動物地鱉或冀的雌蟲全體。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2.Steleophaga plancyi(Boleny)[Polyphaga Bolivar]採收和儲藏:野生者在夏、秋季捕捉,人工飼養者可隨時捕捉。捕到後用沸水燙死,曬乾或烘乾。
  • 道地藥材:河北, 甘肅, 陝西, 青海, 河南, 湖南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蜇蟲的傳統功效


1. 活血化瘀

蜇蟲的活血化瘀作用主要通過其毒液中的活性成分實現。這些活性成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從而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另外,蜇蟲毒液中的某些成分還具有抗炎和鎮痛的作用,這也有助於緩解血瘀引起的疼痛和炎症。

蜇蟲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10g;浸酒飲;研末,1-1.5g。外用:適量,煎湯含漱、研末撒或鮮品搗敷。

蜇蟲的炮製


1.蜇蟲《金匱要略》:「去足。」《本草圖經》:「暴乾。」《長沙藥解》:「研細用。」《本草求真》:「陰乾,臨時研入。」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或篩去灰屑,乾燥。
2. 炒蜇蟲《金匱要略》:「熬(炒)去足。」《對惠方》:「微炒令黃。」《聖濟總錄》:「炒焦。」現行,取淨蜇蟲,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微焦,取出放涼。
3. 酒蜇蟲《醫宗說約》「用酒浸化,曬乾。」《得酸本草》「或炒或酒碎死用。」現行,取淨蜇蟲用適量酒洗後,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微乾,去頭、足。
4. 酥制蜇蟲,取酥油置鍋內,用文火加熱 化開,倒入淨蜇蟲拌勻,炒至黃色時,了預見攤涼。每蜇蟲100kg,用酥油5kg。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年老體弱及月經期者慎服,孕婦禁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