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虛煩」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虛煩是中醫的一個病證,是指由於陰虛內熱、虛火上擾所導致的煩躁不安、心神不寧的臨床表現。虛煩的病因主要包括陰虛火旺、氣血兩虛、心脾兩虛等。臨床表現主要有心煩意亂、失眠多夢、口乾咽燥、大便乾結、小便短赤等。

虛煩的治療以滋陰降火、養心安神為主。常用方藥有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天王補心丹等。

虛煩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2. 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3. 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緒激動。
  4.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虛煩是中醫的一個常見病證,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梔子豉湯

  • 1.《本草從新》:「(仲景用梔子豉湯、好古曰:煩者氣也、躁者血也、故梔子治肺煩、香豉治腎躁、亦用作吐藥、以邪在上焦、吐之則邪散、經所謂、其高者因而越之也、按梔豉湯、吐虛煩客熱、瓜蒂散、吐痰熱客寒。)五黃。(古方多用梔子茵陳。)五淋。目赤。紫癜白癘。疱皶瘡瘍。(皮腠肺所主故也。
  • 2.《本經疏證》:「再證之以「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用阿膠。則阿膠,當為不得眠設矣。然「太陽病,虛煩,不得眠,梔子豉湯」、「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皆不用阿膠,何也?夫固曰「阿膠治有津液,有水溼,不能化血之候」。梔子豉湯證,有火無陰。酸棗仁湯證,陰虛有火。
  • 3.《本草從新》:「苦泄肺。寒勝熱。(藏器曰:豆性生平、炒熟熱、煮食寒、作豉冷。)發汗解肌。調中下氣。治傷寒寒熱頭痛。煩躁滿悶。懊憹不眠。發斑嘔逆。凡傷寒嘔逆煩悶、宜引吐、不宜用下藥以逆之、淡豉合梔子、名梔子豉湯、能吐虛煩。血痢溫瘧。疫氣瘴氣。
  • 4.《皇漢醫學》:「**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傷寒論》)**
  • 5.《皇漢醫學》:「**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傷寒論》)**
▼ 展開更多

酸棗仁湯

  • 1.《本經疏證》:「如酸棗仁湯治虛煩、不得眠,是用知母,益下焦之水。酸棗仁,啟而上之。亦使茯苓守於中以化之也。試觀茯苓四逆湯、附子湯,未嘗有水,亦竝無渴。其用茯苓,又可以為疑乎?夫二湯所主之候,皆係陰壅陽微,故振其陽可愈。然徒振其陽,恐致求直反曲,陽雖轉而陰液消亡。
  • 2.《本經疏證》:「再證之以「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用阿膠。則阿膠,當為不得眠設矣。然「太陽病,虛煩,不得眠,梔子豉湯」、「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皆不用阿膠,何也?夫固曰「阿膠治有津液,有水溼,不能化血之候」。梔子豉湯證,有火無陰。酸棗仁湯證,陰虛有火。
  • 3.《皇漢醫學》:「**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金匱要略》)**
  • 4.《本草思辨錄》:「獨是酸棗仁湯治虛勞虛煩不得眠,則更有進焉。按梔子豉湯證,亦為虛煩不得眠,而彼為有傷寒餘邪,此由於虛勞,故加虛勞字以別之。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陰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此云虛煩不得眠,脈必浮而微數。蓋陽上淫而不下則煩,陰下虧而不上則不得眠,其責在腎。
  • 5.《証治準繩‧幼科》:「蓋火旺則金爍水虧,故心腎合而為躁,宜用梔子豆豉湯。凡痘瘡盛作之時,必令心火有所導引,苟或毒氣出而未盡,遂生煩躁,以生黑豆煎湯,或生犀磨汁飲之亦可。若津液不足,虛煩不得臥者《活人》酸棗仁湯。此證多因脾胃氣虛,或服克伐之劑所致,但當調補中氣為善。
▼ 展開更多

五苓散

  • 1.《奇效良方》:「心經有熱則煩躁,脾臟津液少,必口燥咽乾而渴也。瘡疹已出未出,皆宜用甘草散。若心煩發渴,大便不通,小便赤澀者,宜服通關散。煩而喘悶,燈心湯主之。夏月天氣大熱,夾暑煩躁熱渴,大便秘而小便赤者,白虎湯人參煎服之。虛煩發燥而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酒蒸黃連丸皆要藥也,宜擇而用之。
  • 2.《痘治理辨》:「心經有熱則煩躁,脾少津液則口燥咽乾而渴。痘瘡已出、未出,皆宜用甘草散。心煩發渴,大便不通,小便澀者,通關散。煩而喘悶,燈草湯。虛煩發躁而渴,五苓散、酒蒸黃連丸,皆要藥也,宜擇用之。夏月大熱夾暑,煩躁熱渴,大便秘,小便赤,白虎加人參湯。

四物湯

  • 1.《奇效良方》:「若虛煩不得睡者。加
  • 2.《濟陰綱目》:「_薛氏_,曰:四物湯加茯神遠志,治產後虛煩,十全大補湯尤效,論見發熱條。
  • 3.《胎產心法》:「水煎,空心熱服。肥人,加製半夏、生薑為引。因血虛煩熱,宜原方兼用四物湯。因中氣虛弱,宜原方兼用四君子湯。一方,照原方加當歸、防風、炒梔仁,亦名加味竹葉湯。
  • 4.《証治準繩‧女科》:「四物湯加獲神、遠志,治產後虛煩,十全大補湯尤效。
  • 5.《証治準繩‧幼科》:「如瘡子太密,膿成之後,心血虧虛,虛煩不得眠者,四物湯(失血)去川芎,加人參、麥門冬、梔子仁。又,酸棗仁湯(煩躁)主之。
▼ 展開更多

逍遙散

  • 1.《仁齋直指方論》:「逍遙散(《和劑方》),治血虛煩熱,月水不調,臍腹脹痛,痰嗽潮熱。
  • 2.《証治準繩‧女科》:「_逍遙散_,(《和劑》)治血虛煩熱,月水不調,臍腹脹痛,痰嗽潮熱。
  • 3.《醫方選要》:「逍遙散,治血虛煩熱,月水不調,臍腹脹痛,痰嗽潮熱。
  • 4.《女科證治準繩》:「_逍遙散_,(《和劑》)治血虛煩熱,月水不調,臍腹脹痛,痰嗽潮熱。

麥門冬湯

  • 1.《皇漢醫學》:「又大病後,飲藥嫌惡,咽下有喘氣,如竹葉石膏湯證,無虛煩者,用之,皆咽喉不利之餘旨也。」
  • 2.《是齋百一選方》:「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或酒任下。盜汗不止,麥麩湯下;亂夢失精,人參龍骨湯下;卒暴心痛,乳香湯下;虛煩發熱,麥門冬湯下;吐血,人參湯下;大便下血,當歸,地榆湯下;小便出血,茯苓,車前子湯下;中風不語,薄荷,生薑湯下;風癇涎潮,防風湯下。
  • 3.《活人事證方後集》:「上為細末,煉蜜圓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圓,米飲或酒任下。盜汗不止,麥麩湯下;亂夢失精,人參龍骨湯下;卒暴心痛,乳香湯下;虛煩發熱,麥門冬湯下;吐血,人參湯下;大便下血,當歸、地榆湯下;小便出血,茯苓、車前子湯下;中風不語,薄荷、生薑湯下;風癇涎潮,防風湯下。
  • 4.《証治準繩‧類方》:「上為末,煉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溫酒任下。盜汗不止,麥麩湯下。亂夢失精,人參、龍骨湯下。卒暴心痛,乳香湯下。虛煩發熱,麥門冬湯下。吐血,人參湯下。大便下血,當歸地榆湯下。小便出血,茯苓、車前子湯下。中風不語,薄荷、生薑湯下。風癇涎潮,防風湯下。
  • 5.《濟生產寶》:「_麥門冬湯_,治妊娠心驚,膽虛煩悶。
▼ 展開更多

黃芩湯

  • 1.《聖濟總錄》:「治下痢臟腑虛煩躁,渴不止,黃芩湯方

真武湯

  • 1.《皇漢醫學》:「《傷寒緒論》曰:「不得眠者,皆為陽盛,切禁溫劑。惟汗吐下後,虛煩,脈浮弱者,因津液內竭,則當從權,用真武湯溫之。」

黃連阿膠湯

  • 1.《皇漢醫學》:「《肘後百一方》曰:「治大病瘥後,虛煩不得眠,眼中疼痛,懊憹方。黃連四兩,芍藥二兩,黃芩一兩,阿膠三小挺,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亦可納雞子黃。」

理中湯

  • 1.《嬰童百問》:「_理中湯_,治脾胃不和,中寒上衝,心腹㽲痛,痰逆噁心嘔吐,心下虛煩痞滿,膈塞不通,飲食減少,短氣羸困,溫中逐水,止汗去濕,泄瀉注下,水穀不分,腹中雷鳴,傷寒時氣,裡寒外熱,霍亂吐利,手足厥冷。
  • 2.《古今醫統大全》:「_理中湯_,治脾胃不和,心腹攻痛,痰逆,噁心嘔吐,心下虛煩,痞滿,膈塞不通,飲食減少,短氣羸困。溫中逐水,止汗去濕。泄瀉注下,水穀不分,腹中雷鳴,霍亂吐瀉,手足厥冷並治。
  • 3.《古今醫統大全》:「《金匱要略》曰:噦逆者,橘皮竹茹湯。嘔噦,手足冷厥,小橘皮湯。若胸滿虛煩,大橘皮湯,胃氣寒者,溫中湯、理中湯、吳茱萸湯。噦不止者,橘皮乾薑湯、半夏生薑湯。

十全大補湯

  • 1.《証治準繩‧女科》:「四物湯加獲神、遠志,治產後虛煩,十全大補湯尤效。
  • 2.《濟陰綱目》:「_薛氏_,曰:四物湯加茯神遠志,治產後虛煩,十全大補湯尤效,論見發熱條。
  • 3.《濟陰綱目》:「_薛氏_,曰:產後虛煩發熱,乃陽隨陰散,氣血俱虛,若惡寒發熱,煩躁作渴,急用十全大補湯,若熱愈甚,急加桂附,若作渴面赤,宜用當歸補血湯。若誤認為火證,投以涼劑,禍在反掌。
  • 4.《女科證治準繩》:「四物湯加獲神、遠志,治產後虛煩,十全大補湯尤效。

小柴胡湯

  • 1.《成方切用》:「)齒燥無津,(屬陽明火。)加石膏以清胃止渴。虛煩,加竹葉以涼心。糯米以和胃。痰熱,加栝蔞貝母。腹痛,去黃芩(以其寒中)加芍藥,(合陽草能和里。)脅下痞硬,去大棗,(甘令人滿加)牡蠣,(咸能軟堅)脅下痛,加青皮芍藥。(脅為肝膽之部,痛屬肝火,二藥平肝。
  • 2.《傷寒廣要》:「治傷寒後虛煩。不得眠睡。心中懊憹。宜服此方。
  • 3.《一見能醫》:「若還虛煩傷寒類,竹茹粳米堪相訂。
  • 4.《赤水玄珠》:「渴加天花粉。胸中煩熱加山梔。頭微疼加羌活、川芎。嘔吐加薑汁炒半夏。胸中飽悶加枳殼、桔梗。食復者加枳實、黃連。甚重大便實者加大黃。胸中虛煩加竹茹、竹葉。瘥後乾嘔、錯語、失神、呻吟、睡不安者,加黃連、犀角。咳喘加杏仁、百合,甚加麻黃。心中驚惕為血少,加當歸、茯神、遠志。

調胃承氣湯

  • 1.《成方切用》:「吐後不解,腹脹滿者,熱入胃也。然滿而痛,不宜急下,故少與調胃和之。)陽明病,不吐不下而心煩者。(吐後煩為內煩,下後煩為虛煩,不吐不下心煩者,胃有鬱熱也。)亦治渴證,中消,善食而溲。
  • 2.《醫方集解》:「吐後不解,腹脹滿者,熱入胃也,然滿而不痛,不宜急下,少與調胃和之,陽明病不吐不下而心煩者吐後煩為內煩,下後煩為虛煩,不吐不下心煩者,胃有鬱熱也);亦治渴證中消,善食而溲。

歸脾湯

  • 1.《外科心法要訣》:「凡治瘰癧馬刀潰破之後,應用方藥,氣血兩虛,宜八珍湯;堅硬未消者,宜香貝養榮湯;食少便瀉者,宜香砂六君子湯;血虛肝熱,或瘡口出血,或紅膿者,宜逍遙散加丹皮、炒梔子;瘡口斂遲,宜用十全大補湯加白蘞;虛煩不寐者,宜歸脾湯調理。但藥劑大小,量人歲數、虛實,斟酌用之。
  • 2.《外科備要》:「潰後四圍堅硬不消者,服香貝養榮湯(宿);潰後氣血俱虛,常服益氣養榮湯(生);虛煩不寐者,服歸脾湯(麗);血虛肝熱,瘡流血膿,服逍遙散加丹皮、梔仁(麗);食少便瀉,服香砂六君子湯(水);瘡口斂遲,用十全大補湯加白蘞(水);若潰後虛熱倦怠,服十味人參散(水),凡瘰癧潰後仿此。
  • 3.《傅氏女科》:「姜煎。虛煩加竹瀝、薑汁,去川芎、麥冬,再加竹茹一團,加木香即歸脾湯。
  • 4.《女科仙方》:「煎。虛煩加竹瀝、薑汁,去川芎、麥冬,加竹茹一團,加木香即歸脾湯。

大柴胡湯

  • 1.《醫學綱目》:「嗽者,小柴胡加五味子。煩躁發渴,脈實,大便秘澀者,大柴胡湯微利之,虛煩,用竹葉湯次第服之。

小建中湯

  • 1.《傷寒論類方》:「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悸而煩,其為虛煩可知,故用建中湯,以補心脾之氣,蓋梔子湯治有熱之虛煩,此治無熱之虛煩也。
  • 2.《醫學芻言》:「若腹痛不休,虛煩,飢不欲食,為木剋土,其脈必弦,宜小建中湯;服之不愈,即以小柴胡湯去參,加白芍用之效。
  • 3.《感症寶筏》:「_又評:_小建中湯,治虛悸、虛煩。若水氣衝心而悸,熱邪壅膈而煩者,此湯不宜輕用。

小承氣湯

  • 1.《張卿子傷寒論》:「若下後。邪熱客於上焦者。為虛煩。此下後。邪熱不客於上焦。而客於中焦者。是為乾燥煩渴。與白虎加人參湯。散熱潤燥。

白頭翁湯

  • 1.《張卿子傷寒論》:「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白虎湯

  • 1.《醫學入門》:「白虎湯中用石膏,甘草知母本方抄,人參亦有加之用,熱渴虛煩用米熬。(見三卷)
  • 2.《景岳全書》:「白虎湯(寒二),大寒,凡脈洪大渴,陽明熱甚,或中暑虛煩等證宜此。
  • 3.《古今醫統大全》:「【虛煩】惟煩熱與傷寒相似,不惡寒不頭痛不身疼為異。此煩熱者,蓋虛也。表既虛,不可汗;里不實,不可下;若攻之者多死,惟宜竹葉石膏湯。虛煩不止者,梔子升麻湯、白虎湯。嘔吐者,大半夏加陳皮湯。內寒外熱者,陰旦湯。驚悸痰盛虛煩者,溫膽湯。傷寒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者,梔子豉湯。
  • 4.《保命歌括》:「_白虎湯_,治陽明經汗後,脈洪大而渴,及虛煩,中暍等症。
  • 5.《醫宗必讀》:「_白虎湯_,治汗後脈洪大而渴,虛煩中暍。
▼ 展開更多

烏梅丸

  • 1.《丹溪手鏡》:「_烏梅酸緩_,主勞熱虛煩,收肺氣喘急,治下利不止,除口乾好唾,故烏梅丸以安蛔厥。

茵陳蒿湯

  • 1.《張卿子傷寒論》:「下後心中懊憹而煩者。虛煩也。當與梔子豉湯。若胃中有燥屎者。非虛煩也。可與大承氣湯下之。其腹微滿。初硬後溏。是無燥屎。此熱不在胃而在上也。故不可攻。

豬苓湯

  • 1.《張卿子傷寒論》:「表未罷而下者。應邪熱內陷也。熱內陷者。則外熱而無手足溫。今外有熱而手足溫者。熱雖內陷。然而不深。故不作結胸也。心中懊憹。飢不能食者。熱客胸中。為虛煩也。熱自胸中薰蒸於上。故但頭汗出而身無汗。與梔子豉湯。以吐胸中之虛煩。

吳茱萸湯

  • 1.《古今醫統大全》:「《金匱要略》曰:噦逆者,橘皮竹茹湯。嘔噦,手足冷厥,小橘皮湯。若胸滿虛煩,大橘皮湯,胃氣寒者,溫中湯、理中湯、吳茱萸湯。噦不止者,橘皮乾薑湯、半夏生薑湯。

炙甘草湯

  • 1.《丹溪手鏡》:「_生地黃甘苦大寒_,手太陰益陰之劑,撤腎經虛熱,導心膈虛煩,故炙甘草湯潤經而復脈。

梔子乾薑湯

  • 1.《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發汗後,及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梔子乾薑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梔子乾薑湯方梔子十四枚(劈)乾薑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二服,進一服得吐者止服。
  • 2.《傷寒論類方》:「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下未必誤,以丸藥大下則誤矣。身熱不去,外有微邪。微煩者,下後而煩,即虛煩也。梔子乾薑湯主之,下後故用乾薑。

生化湯

  • 1.《高淑濂胎產方案》:「脾氣因喘咳而滿悶虛煩,生化湯加木香為佐。因過食而嘔吐惡逆,六君子加神麯為良。蘇木、稜、莪大能破血;青皮、枳實最消膨脹。一應耗氣破血之藥,汗出泄下之方,只可施於強壯,不宜用於虛弱。大抵新產之後,先問惡露何如,塊痛何如,參朮不可遽加。至若亡陽汗脫,氣虛喘促,加參生化是從權也。
  • 2.《女科仙方》:「癲疝脫肛,多是氣虛下陷,補中益氣之方;口噤拳攣,乃因血燥類風,加參生化之劑。產戶人風而痛甚,服宜羌恬養榮湯;玉門傷涼而不閉,洗宜䗫兒黃硫散。怔忡驚悸,生化湯加以定志;似邪恍惚,安神丸助以歸脾。因氣而悶滿虛煩,生化湯加木香為佐;因食而噯酸惡食,六君子加神麯、麥芽為良。

二陳湯

  • 1.《山居四要》:「_二陳湯_,治痰飲為患,嘔吐噁心,或頭眩心悸,中脘不快,發為寒熱,飲食生冷,酒後當風感寒,或夏取涼,心煩口燥,口吐黃水,中脘不快,寒熱發作,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傷寒後虛煩上攻,此藥最好,並宜服之。

竹葉石膏湯

  • 1.《赤水玄珠》:「氣虛煩嘔,竹葉石膏湯,燥渴去半夏、知母,倍天花粉,虛熱不止者,千金麥冬湯。
  • 2.《醫宗必讀》:「太陽脈浮而渴,桂枝湯。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豬苓湯。少陰下利,而嘔渴,煩不得眠,豬苓湯。汗多不可服。汗、吐、下後,六七日不解,表裡俱熱,惡風大渴,白虎加人參湯。汗後脈大而渴,白虎加人參湯。夏至左右,虛煩而渴,發熱不惡寒,竹葉石膏湯。小便不利而渴,必發黃,茵陳五苓散。
  • 3.《感症寶筏》:「大汗後虛煩者,竹葉石膏湯主之。兼痰者,溫膽湯加減。
  • 4.《傷寒直指》:「(陶氏:)溫病者,發於春三月,夏至前是也。發熱咳嗽,頭疼身痛,口燥渴,脈浮弦熱甚者,(小柴胡湯。)微熱者,(升麻葛根湯、解肌湯。)微熱不渴,(小柴胡加桂枝湯去半夏,加五味子、栝蔞、人參。)脈實煩渴,(大柴胡微利之。)虛煩者,(竹葉石膏湯。)然不若用羌活湯解之穩當。
  • 5.《傷寒治例》:「_清熱生津_,潤燥白虎加人參,吐汗下之後渴者用之。陽明脈長,有汗發熱而渴,白虎之類。夏至左右,煩渴發熱,不惡寒,虛煩,竹葉石膏湯。
▼ 展開更多

人參湯

  • 1.《產孕集》:「虛煩者,人參湯。
  • 2.《產孕集》:「虛煩者,人參湯。
  • 3.《濟陽綱目》:「上除另研藥外,余並搗為末,用好蜜二斤先煉一二沸,然後下生地末,不住手攪令勻,取木通銀胡汁慢火熬成膏,勿令焦,然後入余藥末同和,為丸如黃豆大,每服二十丸,嚼破,熱水下。虛煩,消渴驚悸,人參湯下;咳嗽唾血,鼻衄吐血,麥冬湯下;諸淋,車前子湯下。

溫膽湯

  • 1.《醫醫偶錄》:「精滑者,肢腫食少,心虛煩悶,坐臥不安,溫膽湯主之。
  • 2.《古今醫鑑》:「_溫膽湯_(方見虛煩),治大病虛煩不得眠,此膽寒也,依本方,加人參、茯神、遠志尤良。
  • 3.《赤水玄珠》:「溫膽湯治大病後虛煩不得眠,或則驚悸,極效。
  • 4.《感症寶筏》:「如斑疹已透之後,依然神昏譫語(痰也)、目睛微定、舌色鮮紅者(包絡舌色),此熱痰乘於包絡也(痰邪入於包絡,治以清心包而開化熱痰)。宜犀角尖、鮮菖蒲、天竺黃、川貝母、連翹、鉤藤、丹皮、淡竹葉、竹茹、辰砂之類,以開熱痰,神自清矣。火清毒解之後,如見虛煩嘔惡、驚悸不寐,只用溫膽湯和之。
  • 5.《醫學傳心錄》:「溫膽湯二陳①,竹茹枳實增,病後不能睡,虛煩即安寧。
▼ 展開更多

當歸補血湯

  • 1.《產鑑》:「_當歸補血湯_(方見虛煩發熱)。

補中益氣湯

  • 1.《濟陽綱目》:「_補中益氣湯_,治內傷,並老人虛煩發熱,常服以調養。
  • 2.《感症寶筏》:「虛煩者,因虛而煩躁發熱也。但不惡寒、頭身不痛,與傷寒異耳。雖有熱,不可攻熱,熱去則寒起,誠格言也。如勞役虛煩、身熱頭痛、氣口脈虛大者,即勞倦內傷證也,補中益氣湯主之。蓋以甘溫之品,補其中氣,升其陽氣,其熱自止。或少加黃柏以滋腎陰,其效如神。
  • 3.《赤水玄珠》:「又有勞倦傷脾而為大熱、氣喘、虛煩者,治用補中益氣湯之屬。經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又有勞倦傷脾,症現頭痛發熱,誤食寒涼之藥過多,而增譫語、鄭聲,脈數不鼓者,治用參、耆、白朮、當歸、附子、乾薑之屬。
  • 4.《醫學心悟》:「一、病人煩熱似傷寒,而脈來虛軟無力,頭痛時止時作,肢體倦怠,語言懶怯者,虛煩也,補中益氣湯主之。
  • 5.《症因脈治》:「_補中益氣湯_,見虛煩不得臥。

六味地黃丸

  • 1.《保命歌括》:「_六味地黃丸_,治腎經虛損,久新憔悴,盜汗,發熱,五臟齊損,瘦弱虛煩,骨蒸痿弱,失血等症。經云:益水之主,以制陽光者是也。
  • 2.《濟陽綱目》:「_六味地黃丸_,治久新憔悴,寢汗發熱,五臟齊損,瘦弱虛煩,腸癖下血,骨蒸,痿弱無力,不能運動。東垣云:治脈沉而虛者。
  • 3.《丹台玉案》:「**六味地黃丸** 治腎氣虛弱,脾經不和一切損傷,虛煩骨蒸。
  • 4.《方症會要》:「治腎經虛損,久久憔悴,盜汗發熱,五臟俱損,瘦弱,虛煩,骨蒸,痿弱,下血,咯血。照古方分兩蜜和丸如桐子大,空心鹽湯下五十丸。
  • 5.《蒼生司命》:「_六味地黃丸_,治腎勞要藥,凡腎經虛損,新久憔悴,盜汗發熱,五臟齊損,瘦弱虛煩,骨蒸痿弱,下血咯血。
▼ 展開更多

瓜蒂散

  • 1.《傷寒論類方》:「瓜蒂(熬黃),赤小豆(各一分),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渣,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此即《論》中所云吐法也。梔子豉湯治虛煩,非專引吐,此方則專於引吐而已。
  • 2.《丹溪手鏡》:「瓜蒂散湧吐逆氣、虛煩;
  • 3.《成方切用》:「胸中痰食,與虛煩者不同。越以瓜蒂之苦,湧以赤小豆之酸。吐去上焦有形之物,則木得舒暢,天地交而萬物通矣。(十劑曰:燥可去濕,桑白皮赤小豆之屬是也。赤豆瓜蒂,並能行水濕。痰涎頭痛,胸滿寒熱,脈緊不大者,並宜此散吐之。或問何謂木鬱?曰:厥陰少陽屬木,於令為春,乃人身生髮之氣也。
  • 4.《湯頭歌訣》:「)若吐虛煩梔豉湯,(仲景,梔子十四枚,豉四合,治傷寒後虛煩。)劇痰烏附尖方透。(丹溪治許白雲,用瓜蒂、梔子、苦參、藜蘆,屢吐不透,後以漿水和烏附尖服,始得大吐。)古人尚有燒鹽方,一切積滯功能奏。(燒鹽熱湯調服,以指探吐,治霍亂、宿食、冷痛等症。
  • 5.《醫方集解》:「此足太陽、陽明藥也,胸中痰食與虛煩者不同,越以瓜蒂之苦,湧以赤小豆之酸,吐去上焦有形之物,則木得舒暢,天地交而萬物通矣。當吐而胃弱者,改用參蘆(十劑曰:燥可去濕,桑白皮、赤小豆之屬是也。赤豆、瓜蒂並能行水濕痰涎,頭痛胸滿,寒熱脈緊不大者,並宜此散吐之。

大陷胸湯

  • 1.《傷寒括要》:「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但結胸。無大熱。為水結胸也。邪在上者。宜若可吐。然謂之結者。固結於胸中。非虛煩膈實者比也。上焦為高邪。必陷下以平之。故曰陷胸。蕩平邪寇。將軍之職也。所以大黃為君。咸能軟堅。所以芒硝為臣。徹上徹下。破結逐水。
  • 2.《傷寒明理論》:「結胸由邪在胸中。處身之高分。邪結於是。宜若可汗。然所謂結者。若繫結之結。不能分解者也。諸陽受提於胸中。邪氣與陽氣相結。不能分解。氣不通。壅於心下。為硬為痛。是邪正因結於胸中。非虛煩膈實之所同。是須攻下之物可理。低者舉之。高者陷之。以平為正。結胸為高邪。

赤石脂禹餘糧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

茯苓甘草湯

  • 1.《張卿子傷寒論》:「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

梔子厚朴湯

  • 1.《張卿子傷寒論》:「酸苦湧泄。梔子之苦。以湧虛煩。厚朴枳實之苦。以泄腹滿。
  • 2.《祖劑》:「即梔子豉湯去豉,加厚朴(四兩),姜炙,枳實(四枚),去穰,炙令黃。治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蓋用梔子之苦以湧虛煩,枳樸之苦以泄腹滿也。
  • 3.《長沙方歌括》:「柯韻伯曰。心煩則難臥。腹滿則難起。起臥不安是心移熱於胃。與反覆顛倒之虛煩不同。梔子治煩。枳、樸泄滿。此兩解心腹之妙劑也。

梔子甘草豉湯

  • 1.《醫學摘粹》:「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憹者,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蘇子降氣湯

  • 1.《瘴瘧指南》:「治男子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壅隔痰響。咽喉不利。咳嗽虛煩。引飲頭昏。腳疼腰痛。倦怠肚腹。刺痛。冷熱氣泄。大便風秘。澀滯不通。

涼膈散

  • 1.《傷寒直格》:「或胸滿結滯,或頭微汗出,劇煩者,梔子湯主之。或少氣者,加甘草一錢,或加嘔者,及初誤以丸藥下之者,加生薑半兩。凡懊憹虛煩者,皆用涼膈散甚佳,及宜湯濯手足,使心胸結熱宣散而已。
  • 2.《傷寒標本心法類萃》:「懊憹煩心,反復顛倒不得眠者,煩熱怫鬱於內而氣不能宣通也,或胸滿結痛,或煩、微汗出、虛煩者,梔子湯(二十八)主之;或氣少者,加甘草一錢;或嘔者及初誤以丸藥下者,加生薑半兩。凡懊憹虛煩者,皆用涼膈散(二十三)甚佳,及宜湯濯手足,使心胸結熱宣散而已。

半夏茯苓湯

  • 1.《婦人大全良方》:「治妊娠惡阻,心中憒悶,虛煩吐逆,頭目昏眩,四肢怠墮,百節煩疼,痰逆嘔吐,嫌聞食氣,好啖鹹酸,惡寒汗出,羸極黃瘦,多臥多起,不進飲食。妊婦有痰,必生阻病。《千金》以半夏茯苓湯以對之,此思邈處方之妙也。若孕婦羸弱,胎孕不牢,則動必成咎。全在醫者相人強弱以投之,又何慮焉?

三黃湯

  • 1.《保嬰撮要》:「《百問》云:小兒唇紅如丹,即發渴;紅甚焦黑則危篤。若三焦虛煩,作渴者,用三黃湯。傷寒後唇口焦者,用白虎湯、竹葉湯。瀉痢作渴者,用四苓散之類,常治暑積心脾。煩渴引飲者,用白虎湯。下痢脾虛作渴者,用七味白朮散。熱結膀胱,小便秘,渴者,用五苓散。上焦虛熱者,用四君子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