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發黃」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黃疸是中醫的一個常見病證,是指眼睛、皮膚、黏膜等部位發黃的一種病症。發黃的程度因人而異,輕者僅眼白發黃,重者全身皮膚、黏膜均可發黃。

黃疸的病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 肝臟疾病: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如果肝臟功能受損,就會導致膽紅素代謝障礙,從而引起黃疸。常見的肝臟疾病引起的黃疸包括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 溶血性疾病:溶血性疾病是指紅細胞破壞過多,導致血液中膽紅素水平升高,從而引起黃疸。常見的溶血性疾病包括地中海貧血、血型不合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等。
  • 膽道疾病:膽道疾病是指膽道阻塞,導致膽汁排泄不暢,從而引起黃疸。常見的膽道疾病引起的黃疸包括膽石症、膽管炎、肝外膽管結石等。
  • 其他原因:其他原因引起的黃疸包括先天性膽紅素代謝異常、藥物性黃疸、感染性黃疸等。

黃疸的治療方法根據病因不同而不同。如果是肝臟疾病引起的黃疸,主要治療原發病,同時可以使用保肝、利膽、退黃等中藥治療。如果是溶血性疾病引起的黃疸,主要治療原發病,同時可以使用輸血、輸血小板等治療。如果是膽道疾病引起的黃疸,主要治療原發病,同時可以使用溶石、通膽等治療。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黃疸,主要治療原發病,同時可以使用對症治療。

黃疸是一種常見病,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果出現黃疸的症狀,一定要及时就醫,以免耽误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茵陳蒿湯

  • 1.《類證治裁》:「〔發黃〕,茵陳蒿湯,茵陳,大黃,梔子
  • 2.《類證治裁》:「熱結下焦,小便不利,導赤散。熱瘀發黃,茵陳蒿湯。血蓄膀胱,夜熱譫語,桃仁承氣湯。婦人病疫,經水適來,邪入血海,熱隨血下自愈。小柴胡湯加赤芍、丹皮、生地黃。如結胸狀者,血因邪結也,宜刺期門穴。經水適斷,血室乍空,邪乘虛入,難治。柴胡養榮湯。新產亡血,柴胡養榮湯。
  • 3.《類證治裁》:「〔發黃〕,茵陳蒿湯,見前濕。
  • 4.《類證治裁》:「〔發黃〕,茵陳蒿湯,見一卷濕。
  • 5.《古今名醫方論》:「陽明病發熱,但頭汗出,身無汗,小便不利,渴飲水漿。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腹微滿者,本方主之。
▼ 展開更多

茵陳五苓散

  • 1.《皇漢醫學》:「此方證僅有「黃疸病」三字,頗漠然。故東洞翁下本方定義為治五苓散證而發黃者,此言有理,可從之。
  • 2.《醫方集宜》:「治陽明病熱結小便不利,渴而發黃
  • 3.《醫方考》:「發黃,小便不利者,此方主之。
  • 4.《祖劑》:「即五苓散加茵陳一方,去肉桂,加茵陳,名「加減五苓散」,治傷寒發黃,小便不利。
  • 5.《醫方集解》:「本方去桂,名四苓散李(東垣曰:無惡寒證,不可用桂。周揚俊曰:五苓為渴而小便不利者設,若不渴則茯苓甘草湯足矣,若但渴則四苓足矣);本方加辰砂,名辰砂五苓散:並治小便不利。本方加蒼朮,名蒼桂五苓散:治寒濕。本方加茵陳,名茵陳五苓散:治濕熱發黃,便秘煩渴。
▼ 展開更多

小柴胡湯

  • 1.《皇漢醫學》:「一婦人發黃,心中煩亂,口燥,胸脅苦滿,不欲食。數日後,目盲無所見。余乃作此湯及芎黃散與之,目遂復明。一月餘,諸證痊愈。
  • 2.《仁術便覽》:「上水二盞,姜三片,棗二枚煎服。胸滿及嗌乾,加枳殼桔梗。脅痛加芍藥、菖蒲。肚腹痛加枳實、大黃。無汗加葛根、升麻。咳嗽加杏仁、五味子。汗下後病不解,加黃連、黃柏、黃芩、梔子。結胸加瓜蔞子。發黃加茵陳、黃柏。發黃有血,加桃仁、當歸。狂亂加大黃、朴硝。衄血、下血,加黃連。
  • 3.《成方切用》:「不必悉具,又曰:傷寒五六日,發熱而嘔,醫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發熱汗出而愈。或濕熱在半表半裡而發黃者,仍與小柴胡湯,雖雜證不能外也。)
  • 4.《方機》:「發黃色。腹痛而嘔。或胸脅滿而渴者。(應鐘)
  • 5.《儒醫心鏡》:「若是發黃便溺赤,茵陳知柏再加增。
▼ 展開更多

大柴胡湯


麻黃湯

  • 1.《普濟本事方》:「加減法。傷寒熱病,藥性須涼,不可大溫。夏至後麻黃湯須加知母半兩、石膏一兩、黃芩一分。蓋麻黃湯性熱,夏月服之,有發黃斑出之失。唯冬及春,與病人素虛寒者,乃用正方,不有加減。
  • 2.《幼幼新書》:「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覆取微汗,不須歠粥。加減法:傷寒熱病藥性須涼,不可太溫,夏至後麻黃湯須加知母半兩、石膏一兩、黃芩一分,蓋麻黃湯性熱,夏月服之,有發黃斑出之失。唯冬及春,與病人素虛寒者,乃用正方,不再加減。
  • 3.《幼幼新書》:「上銼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錢匕,水一盞半,煮至八分,去滓溫服,覆取微汗,不須歠粥。加減法:傷寒熱病藥性須涼,不可太溫。夏至後,麻黃湯須加知母半兩,石膏一兩,黃芩一分。蓋麻黃湯性熱,夏月服之,有發黃斑出之失,唯冬及春與病人;素虛寒者,乃用正方,不再加減。
  • 4.《雜病廣要》:「治風毒病,初得似時行毒病,而脈浮緩,終不變快,此不治,或數日而死,或十日而死,或得便不識人,或發黃,或發斑,或目赤,或下部穿爛者,此最急,得之即先服續命湯一劑,續服葛根湯、麻黃湯下之。若故不折,更與續命湯兩三劑,必瘥。此病大急,常令湯勢相接,不可使半日闕湯,即便殺人。
  • 5.《傷寒論類方》:「余如桂枝將息法。《活人書》云:夏至後用麻黃湯,量加知母、石膏、黃芩,蓋麻黃性熱,恐有發黃斑出之慮。
▼ 展開更多

小承氣湯

  • 1.《醫方集解》:「系在太陰,當發黃,若小便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陽明病也。程郊倩曰:此證謂之太陰陽明,陽明為病,本胃實,不特三陽受邪,能轉屬陽明,三陰亦能轉屬陽明,推之少陰三大承氣,厥陰一小承氣,何非轉屬陽明之病哉)。
  • 2.《醫學衷中參西錄》:「以上所述諸方,大抵宜於溫病初得者也。至溫病傳經已深,若清燥熱之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通腸結之大小承氣湯,開胸結之大、小陷胸湯,治下利之白頭翁湯、黃芩湯,治發黃之茵陳梔子柏皮等湯,及一切涼潤清火育陰安神之劑,皆可用於溫病者,又無庸愚之贅語也。
  • 3.《感症寶筏》:「陽明腑病實熱里證,急下大承氣湯,和胃緩下小承氣湯,潤燥後下調胃承氣湯,鬱熱發黃茵陳蒿湯。

五苓散

  • 1.《奇效良方》:「治陽明裡熱極甚,煩渴熱鬱,留飲不散,以治濕熱相搏,而身發黃疸,但頭汗出,身無汗,小便不利,渴欲水漿,身必發黃,宜茵陳湯,調五苓散利大小便。
  • 2.《古今名醫方論》:「蓋土虛則受濕,濕熱乘脾,黃色乃見。茵陳專理濕熱,發黃者所必用也;佐以五苓,旺中州,利膀胱;桂為嚮導,直達熱所,無不克矣。
  • 3.《三家醫案合刻》:「雨淋沖陽受傷,熱水洗浴,迫其冷濕深入,與水穀之氣互蒸,而肌肉發黃,陳無擇云:谷疸能食不肌,舌有黃苔。一年之久,寒濕釀成濕熱。凡濕在太陰脾,熱在陽明胃,不分經絡治不可。
  • 4.《活幼心書》:「然疳瀉亦主皮黃髮豎,肚大青筋,肌肉消瘦,外無色澤,身必發黃,此又本於疳病而作,致有是證,治法若感濕熱而得,身黃如煙燻之色,以㕮咀五苓散加麻黃,水姜煎投,汗之即愈。或用茵陳蒿湯調下五苓散亦好。若得於疳癖者,其形如黃土相類,以醒脾散、化癖丸,醒脾快胃,磨積理疳。
  • 5.《傷寒直格》:「上銼如麻豆大,用水兩盞半,慢火煮至一盞,絞取汁溫服六分。未利再服四分,以利為度。勢甚者作一服,未利再作,以意加減,當下如爛魚肚及膿血膠膘等物,及小便多出金色如皂角汁。或見證將欲發黃者,此一劑分作四服,每服調下五苓散三錢。凡治發黃無越此法也。
▼ 展開更多

炙甘草湯

  • 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上合研勻,煉黃蠟六兩,入白沙蜜三分,同煉令勻,為丸,每兩作三十丸。如治潮熱、積熱,傷寒結胸發黃,狂走躁熱,口乾面赤,大小便不通,煎大黃炙甘草湯下一丸。毒利下血,煎黃連湯調膩粉少許。如患酒毒、食毒、茶毒、氣毒、風痰伏痞、吐逆等,並用膩粉、龍腦、米飲下。
  • 2.《幼幼新書》:「上合研勻,煉黃蠟六兩,入白沙蜜三分,同煉令勻為丸,每兩作三十丸。解五毒,治潮熱、積熱等疾。如治潮熱積熱、傷寒結胸、發黃狂走,躁熱口乾面赤,大小便不通,煎大黃炙甘草湯下一丸。毒利下血,煎黃連調膩粉少許下。如患酒毒、食毒、茶毒,氣痰伏痞吐逆等,並用膩粉龍腦米飲下。
  • 3.《蘭臺軌範》:「上合研勻,煉黃蠟六兩,入白蜜三分,同煉勻為丸,每兩作三十丸。如治潮熱、積熱、傷寒、結胸、發黃、狂走、躁熱、口乾、面赤、大小便不通,大黃炙甘草湯下一丸。毒痢下血,黃連湯調膩粉少許。如患酒毒、食毒、茶毒、氣毒、風痰、伏痞、吐逆等症,並用膩粉龍腦米飲下。
  • 4.《証治準繩‧類方》:「上合研勻,煉黃蠟六兩,入白蜜三分,同煉令勻,為丸,每兩作三十丸。如治潮熱積熱,傷寒結胸,發黃,狂走躁熱,口乾面赤,大小便不通,煎大黃、炙甘草湯下一丸。毒利下血,煎黃連湯調膩粉少許。如患酒毒、食毒、茶毒、氣毒、風痰伏痞吐逆等,並用膩粉、龍腦、米飲下。
  • 5.《御藥院方》:「上合研勻,煉黃蠟六兩,入白沙蜜三分,同煉令勻,為丸,每兩作三十丸。解五毒,治潮熱、積熱等疾。如潮熱、積熱、傷寒結胸、發黃狂走、燥熱口乾、面赤、大小便不通,煎大黃、炙甘草湯下一丸。毒利下血,煎黃連湯,調膩粉少許下。如患酒毒、食毒、茶毒、氣毒、風痰、伏痞、吐逆等。

麥門冬湯

  • 1.《聖濟總錄》:「治脾癉發黃,口乾煩渴,麥門冬湯方
  • 2.《方劑辭典》:「麥門冬湯,治脾癉發黃。口甘煩渴主之。(聖濟)

白虎湯

  • 1.《傷寒標本心法類萃》:「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燥面垢,譫語遺尿,如誤發汗則譫語益甚,下之則便厥,額上汗出,後必發黃,白虎湯(二十二)。
  • 2.《醫學衷中參西錄》:「以上所述諸方,大抵宜於溫病初得者也。至溫病傳經已深,若清燥熱之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通腸結之大小承氣湯,開胸結之大、小陷胸湯,治下利之白頭翁湯、黃芩湯,治發黃之茵陳梔子柏皮等湯,及一切涼潤清火育陰安神之劑,皆可用於溫病者,又無庸愚之贅語也。
  • 3.《傷寒直指》:「治熱邪傳裡極甚,為陽毒發斑發黃,身如塗彩,眼睛如火,狂叫欲走,六脈洪數,煩渴欲死。表裡皆熱,欲發其汗,病熱不退,又復下之,大便遂頻,小便短赤或不利,五心煩熱,鼻乾面赤,齒黃大渴,及過經譫妄,不知人事,已成壞證,亦有錯治溫病而成此者。

真武湯


梔子豉湯

  • 1.《成方切用》:「(喻嘉言曰:滿而不煩,即里證已具之實滿。煩而不滿,即表證未罷之虛煩。合而有之,且臥起不安。明是邪湊胸表腹裡之間,無可奈何之象,故取梔子以快湧其邪。而合厚朴枳實以泄腹中之滿,亦表裡兩解之法也。)加枳實大黃,名梔子大黃湯。(仲景)治酒疸發黃,心中懊憹,或熱痛,亦治傷寒食復。
  • 2.《傷寒論綱要》:「發黃者梔子豉湯。)陽氣內陷。心下因鞕。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也。(是梔子豉湯症也。)大陷胸湯方。大黃(六兩),芒硝(一升),甘遂(一錢),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芒硝煮一兩沸。
  • 3.《保命歌括》:「疫病發黃,此危症也,宜五苓散去桂加茵陳合梔子豉湯主之;如不退者,河間涼膈散去朴硝,加茵陳合天水散,以小便如皂角汁佳。

大承氣湯

  • 1.《傷寒標本心法類萃》:「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證罷、乾嘔短氣、不惡寒、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者,十棗湯(三十一)。結胸而發黃者,茵陳湯(三十二)、陷胸湯(十六)各半服下之。協熱下利不止,更結胸發黃,茵陳湯五分、陷胸湯三分、大承氣湯二分下之為佳。
  • 2.《感症寶筏》:「陽明腑病實熱里證,急下大承氣湯,和胃緩下小承氣湯,潤燥後下調胃承氣湯,鬱熱發黃茵陳蒿湯。

小建中湯

  • 1.《未刻本葉氏醫案》:「暑熱鬱蒸發黃。分利三焦。亦為正治。
  • 2.《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鄭(三十四歲),雨淋衛陽受傷,熱水洗澡,迫其冷濕深入,水穀之氣與冷熱互蒸,肌肉發黃。陳無擇曰:谷癉能食不飢,舌有黃胎,一年之久,寒濕已釀濕熱。凡濕傷必太陰脾,熱必在陽明胃,不分經絡亂治,乃不讀書醫工(言言指點分明,後學最當著意。)
  • 3.《金匱方歌括》:「男蔚按。此言土虛而現出黃色也。虛極者。宜補土之母。四逆輩可與間服。然單言男子。謂婦人血瘀發黃。尚有桃仁承氣湯法也。苟屬虛黃。亦宜以此湯加當歸、益母葉之類也。
  • 4.《濟陽綱目》:「_準繩_,云:飲食失節,勞役所傷,脾胃中州變寒走痛而發黃,治用小建中湯,或理中湯,或大建中湯,選而用之。
  • 5.《方症會要》:「治傷寒濕在裡發黃:
▼ 展開更多

理中湯

  • 1.《成方切用》:「),臍下動氣。去朮加桂。(白朮補氣,桂泄奔豚。),悸加茯苓。(飲停則悸。茯苓利水寧心。)發黃加茵陳。寒實結胸加枳實。本方等分,蜜丸,名理中丸。(仲景曰:大病瘥後,喜唾久不了了,胃中有寒,宜理中丸溫之。宋徽宗食冰太過,病脾疾。國醫不效,召楊介,准大理中丸。
  • 2.《濟陽綱目》:「_準繩_,云:飲食失節,勞役所傷,脾胃中州變寒走痛而發黃,治用小建中湯,或理中湯,或大建中湯,選而用之。
  • 3.《証治準繩‧雜病》:「【內傷似外感雜證】飲食失節,勞役所傷,脾胃中州變寒,走痛而發黃,治用小建中湯,或理中湯,或大建中湯,選而用之。

葛根湯

  • 1.《雜病廣要》:「治風毒病,初得似時行毒病,而脈浮緩,終不變快,此不治,或數日而死,或十日而死,或得便不識人,或發黃,或發斑,或目赤,或下部穿爛者,此最急,得之即先服續命湯一劑,續服葛根湯、麻黃湯下之。若故不折,更與續命湯兩三劑,必瘥。此病大急,常令湯勢相接,不可使半日闕湯,即便殺人。
  • 2.《傷寒附翼》:「葛根湯因肌肉津液不足,而加芍藥、葛根,大青龍因內熱煩躁而加石膏,小青龍以乾嘔而咳,而加半夏、細辛、乾薑,麻黃附子細辛甘草二方,以脈沉而加附子,若連翹赤豆梓皮,濕熱發黃而加。

小半夏湯

  • 1.《金匱方歌括》:「元犀按。傷寒論云。瘀熱在裡。身必發黃。此云小便色不變欲自利者。可知內無瘀熱矣。蓋喘滿屬中氣虛弱。故曰不可除熱。師恐後人誤投寒劑傷中。故立小半夏湯以救誤治也。用半夏和胃以鎮逆。生薑溫理中臟。中溫則升降自如。而喘滿嘔逆自愈。
  • 2.《備急千金要方》:「治發黃身面目悉黃如金色,小便如濃煮柏汁,眾醫不能療者方:

大建中湯

  • 1.《証治準繩‧雜病》:「【內傷似外感雜證】飲食失節,勞役所傷,脾胃中州變寒,走痛而發黃,治用小建中湯,或理中湯,或大建中湯,選而用之。
  • 2.《濟陽綱目》:「_準繩_,云:飲食失節,勞役所傷,脾胃中州變寒走痛而發黃,治用小建中湯,或理中湯,或大建中湯,選而用之。

胃苓湯

  • 1.《醫燈續焰》:「_胃苓湯_,治濕鬱小便不利,胸腹脹悶,或四肢沉重,或飲食停中,或濕鬱發黃,或傷食泄瀉,並一切山嵐瘴氣侵乘而成瘧痢者,皆效。

桂枝湯

  • 1.《方機》:「黃汗四肢弛痛或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者。(煩躁小便不利者立方證也。身體疼重為主證也。)或盜汗出者。發熱惡風而發黃色者。桂枝加黃蓍湯主之。於本方內加黃蓍二兩。(桂枝芍藥大棗生薑各六分。甘草黃蓍各四分。上六味。煮如本方。)

平胃散


白頭翁湯

  • 1.《醫學衷中參西錄》:「以上所述諸方,大抵宜於溫病初得者也。至溫病傳經已深,若清燥熱之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通腸結之大小承氣湯,開胸結之大、小陷胸湯,治下利之白頭翁湯、黃芩湯,治發黃之茵陳梔子柏皮等湯,及一切涼潤清火育陰安神之劑,皆可用於溫病者,又無庸愚之贅語也。

黃芩湯

  • 1.《醫學衷中參西錄》:「以上所述諸方,大抵宜於溫病初得者也。至溫病傳經已深,若清燥熱之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通腸結之大小承氣湯,開胸結之大、小陷胸湯,治下利之白頭翁湯、黃芩湯,治發黃之茵陳梔子柏皮等湯,及一切涼潤清火育陰安神之劑,皆可用於溫病者,又無庸愚之贅語也。

豬苓湯

  • 1.《醫學衷中參西錄》:「發黃之證,多成於濕熱,諸治發黃之方,皆治濕熱之方也。乃有本陽明病,其人蘊有濕熱而不發黃者,自當另議治法,而陽明篇中亦曾載其治方矣。

調胃承氣湯

  • 1.《感症寶筏》:「陽明腑病實熱里證,急下大承氣湯,和胃緩下小承氣湯,潤燥後下調胃承氣湯,鬱熱發黃茵陳蒿湯。

小陷胸湯

  • 1.《醫學衷中參西錄》:「以上所述諸方,大抵宜於溫病初得者也。至溫病傳經已深,若清燥熱之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通腸結之大小承氣湯,開胸結之大、小陷胸湯,治下利之白頭翁湯、黃芩湯,治發黃之茵陳梔子柏皮等湯,及一切涼潤清火育陰安神之劑,皆可用於溫病者,又無庸愚之贅語也。

四逆湯

  • 1.《醫學衷中參西錄》:「總計陽明篇中之病證,大抵燥而且熱也,其有不燥而轉濕者,此陽明之變證也。於治發黃諸方,曾發明之矣。更有不熱而反寒者,此亦陽明之變證也。夫病既寒矣,必須治以熱劑,方為對證之藥,是則溫熱之劑,又宜講求矣。

附子理中湯

  • 1.《醫理真傳》:「由於濕熱蒸動而周身發黃之症,從熱化之陽黃,主以茵陳五苓散,從濕化之陰黃,則主以附子理中湯加茵陳,俱屬切當治法。《金匱》黃疸症所列谷癉,自屬太陰範圍;其他諸黃,都由傷及少陽膽腑所致。少陽與太陰為表裡,故將發黃症列入太陰是合理的。

大陷胸湯

  • 1.《傷寒論(宋本)》:「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鞕,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
  • 2.《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惱,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躋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
  • 3.《外臺秘要》:「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大陷胸湯方。
  • 4.《傷寒論讀》:「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鞕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也
  • 5.《傷寒說意》:「若不成結胸,而下傷中氣,其在陽分,則濕熱鬱蒸而頭上汗出,其在陰分,則濕寒凝澀而小便不利,土敗濕作,身必發黃也。
▼ 展開更多

瓜蒂散

  • 1.《儒門事親》:「如大汗之後,慎不可食葵羹、藿菜及羊、豬、雞、犬、魚、兔等肉。惟不先明,必致重困,後必難治也。傷寒七、八日,發黃有斑,潮熱腹滿者,或痰實作止,雖諸承氣湯下過者,仲景曰:寸口脈浮滑者,可用瓜蒂散吐之。然傷寒寸口脈浮滑者可用,雜病寸口脈沉者可吐。叔和云:寸脈沉兮胸有痰。
  • 2.《儒門事親》:「又論傷寒七八日,潮熱腹滿,發黃有斑者,何臟使然?《內經》云: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手少陰心經,此四經受病也,仲景云,兩寸口脈俱浮滑,胸中有痰攻上者,可用瓜蒂散吐之;吐後,隨證調治處藥。發黃之證,皆因陽明中風,太陽中濕,瘀血與宿谷相摶,令人發黃。
  • 3.《成方切用》:「(仲景),治卒中痰迷。涎潮壅盛,顛狂煩亂,人事昏沉,五癇痰壅。食填太陰,欲吐不出。亦治諸黃,急黃。(卒然發黃,心滿氣喘,命在須臾曰急黃。或服此散,或搐鼻,或加丁香。)仲景云: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衝咽喉,不得息,此為胸中有寒也。
  • 4.《普濟本事方》:「治頭中寒濕發黃疸。
  • 5.《皇漢醫學》:「又曰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發黃。夫心中懊憹者,吐劑之所治,而本論無處方,恐脫簡也(求真按:「心中懊憹者,亦未必以吐劑為主治,不可從之」)。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 1.《玉機微義》:「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身熱不去,瘀熱在裡發黃,小便微利。
  • 2.《備急千金要方》:「治傷寒瘀熱在裡,身體必發黃方。
  • 3.《傷寒論讀》:「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
  • 4.《感症寶筏》:「若不汗而妄下,瘀熱在裡,但頭汗出、小便不利、身體發黃,此太陽誤治變證也。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以分解表裡,使濕熱之邪,一從麻黃髮汗而出太陽之表,一從赤小豆連翹根之利小便而出太陽之裡,黃自退矣(瘀熱發黃,病在太陽,故用分解表裡之法)。
  • 5.《大方脈》:「_麻黃連翹赤小豆湯_,治傷寒因發汗不盡,邪熱壅於肌表而發黃者。
▼ 展開更多

左金丸

  • 1.《醫家心法》:「治肝經鬱火,酒濕發黃,胸脅痛不可忍,每食吞酸,如醋浸心,噯出於口,齒不可合。
  • 2.《成方切用》:「治肝膽鬱火,左脅作痛,或胸脅痛不可忍,吞酸吐酸,筋疝痞結,酒濕發黃。(肝火盛則脅痛,吞酸吐酸。亦由肝火上干肺胃,從木之化故酸。厥陰之脈絡陰器,濕熱干之,則成筋疝。肝木過盛,剋制脾土,則成痞結。)亦治噤口痢,湯藥入口即吐。(加糯米一撮濃煎,但得三匙下咽,即不復吐矣。)

抵當湯

  • 1.《醫學原理》:「如挾瘀血發黃,宜抵當湯。實壯者,桃仁承氣湯亦可用。
  • 2.《方症會要》:「治蓄血在下焦發黃 提金丸 治黃腫
  • 3.《張卿子傷寒論》:「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胃熱發黃也。可與茵陳湯。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非胃中瘀熱。為熱結下焦。而為蓄血也。與抵當湯以下蓄血。
  • 4.《傷寒懸解》:「身黃脈沉結少腹硬,是皆血瘀之脈證。血司於肝,血結木鬱,賊傷己土,則發黃色。緣木主五色,入土為黃故也。然使小便不利,則三者乃膀胱濕熱之瘀,是茵陳五苓證,非血證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證已諦,故宜抵當。
  • 5.《皇漢醫學》:「成無己氏曰:「身黃脈沉結,小便不利者,胃熱發黃也,宜與茵陳蒿湯。身黃脈沉結,小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非胃中有瘀熱,為熱結下焦而蓄血也,與抵當湯以下其蓄血。」
▼ 展開更多

梔子柏皮湯

  • 1.《醫學心悟》:「傷寒發熱,頭汗出,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此鬱熱在裡,必發黃。宜此湯主之。
  • 2.《醫述》:「傷寒,身熱發黃者,梔子柏皮湯主之。
  • 3.《醫醫小草》:「傷寒身黃髮熱者,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梔子柏皮湯主之。
  • 4.《溫病條辨》:「二七、陽明温病,不甚渴,腹不滿,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必發黃,黃者梔子柏皮湯主之。
  • 5.《張卿子傷寒論》:「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
▼ 展開更多

七寶美髯丹

  • 1.《醫述》:「發黃白,七寶美髯丹。○發白須黃、發落不生、皮毛枯槁,俱是營衛氣衰,黃耆建中湯下六味丸。○染須法:揀好茄棵,留初生第一枚。傍蒂上面,挖去一塊,嵌入水銀三分,仍以挖下者掩上、紮好,余花摘去。久之,茄中悉化為水,取貯罐中。以水浸罐之半,勿令乾。須梢一沾,全須盡黑。(《張氏醫通》)

涼膈散

  • 1.《赤水玄珠》:「口舌乾燥,合解毒湯涼之。汗出下之後,別無異證,大便硬結不通,涼膈散。病熱已去,微熱者,以益元散和之,無令再病。熱不退,發黃斑,涼膈散加當歸。下後熱不退,或證未全退,雙解散雙和表裡。大汗前後逆氣,熱勢不退,雙解散。瘥後餘熱不退,雙解散再解之,次用小柴胡和之。
  • 2.《續名醫類案》:「乃用三黃湯治之,連進四盞,六脈俱現,姜椒湯不欲食矣。又進四盞,身不戰慄,清水減半。服四日,口中熱氣上升,滿口舌尖俱發黃小粟瘡,大便八日不通,以四苓合涼膈散,空心一服。至午不動,又以甘草煎湯,調元明粉五錢熱服。一時許,腹中微鳴,吐出酸水一二碗,大便連去二次。

六君子湯

  • 1.《醫學心悟》:「復有久病之人,及老年人,脾胃虧損,面目發黃,其色黑暗而不明,此臟腑之真氣泄露於外,多為難治,宜用六君子湯主之。

大陷胸丸

  • 1.《張卿子傷寒論》:「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也。

續命湯

  • 1.《雜病廣要》:「治風毒病,初得似時行毒病,而脈浮緩,終不變快,此不治,或數日而死,或十日而死,或得便不識人,或發黃,或發斑,或目赤,或下部穿爛者,此最急,得之即先服續命湯一劑,續服葛根湯、麻黃湯下之。若故不折,更與續命湯兩三劑,必瘥。此病大急,常令湯勢相接,不可使半日闕湯,即便殺人。

黃連解毒湯

  • 1.《成方切用》:「故少火宜升,壯火宜降。今以黃芩瀉上,黃連瀉中,黃柏瀉下,則壯火降而少火升。氣得生而血得養,三焦皆受益矣。)去芩連加甘草,名梔子柏皮湯(仲景。)治傷寒發黃身熱。(發黃為胃有瘀熱,宜下之。今發熱則勞已外出,而不復內入矣。故不唯不必下,並不必發汗利小便。

白朮散

  • 1.《保嬰撮要》:「若初生及百日半年之間,不因病而身黃者,胃熱苔黃也。腹大食上為脾疳,兼作渴飲冷者,用瀉黃散。小便不利者,茵陳湯。病後發黃,肢體浮腫者,用白朮散。清便自調,肢冷嗜臥者,益黃散。身淡黃白者,調中丸及補中益氣湯加茵陳。身熱膈滿,肌膚面目皆黃者,加減瀉黃散。

還少丹

  • 1.《祖劑》:「即六味地黃丸去丹皮、澤瀉,加牛膝、杜仲、肉蓯蓉、遠志、石菖蒲、茴香、巴戟、枸杞、五味、楮實子各等分,為末,棗肉並煉蜜為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溫酒或鹽湯下。治脾腎虛寒,飲食少思,發黃、盜汗、遺精、白濁,又治真氣虧損,肌體瘦弱。

當歸拈痛湯

  • 1.《醫方集解》:「治濕熱相搏,肢節煩痛,肩背沉重;或偏身疼痛;或腳氣腫痛,腳膝生瘡,膿水不絕;及濕熱發黃,脈沉實緊數動滑者(濕則腫,熱則痛。足膝瘡腫,濕熱下注也;發黃,濕熱薰蒸脾胃也;腳氣多主水濕,亦有夾風、夾寒之異。濕熱勝而為病,或成水疱瘡,或成赤腫丹毒,或如疝氣攻上引下,均可用此湯損益為治。
  • 2.《醫方考》:「腳氣疼腫,濕熱發黃者,此方主之。

白虎加人參湯

  • 1.《醫學衷中參西錄》:「以上所述諸方,大抵宜於溫病初得者也。至溫病傳經已深,若清燥熱之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通腸結之大小承氣湯,開胸結之大、小陷胸湯,治下利之白頭翁湯、黃芩湯,治發黃之茵陳梔子柏皮等湯,及一切涼潤清火育陰安神之劑,皆可用於溫病者,又無庸愚之贅語也。

桃仁承氣湯

  • 1.《赤水玄珠》:「血發黃,發黃恰如煙燻色,小便自利大便黑,唇焦漱水血家黃,桃仁承氣湯堪擇。
  • 2.《廣瘟疫論》:「時疫發黃有四:一宿食,二蓄水,三蓄血,四鬱熱。當疫證初轉在表時,胸膈痞悶,目珠黃,面鼻正中黃,宿食壅於胃脘也,於表藥中加山楂、神麯、麥芽、萊菔子。傳裡時,小便不利,腹滿而響,面、目、身俱黃,蓄水也,四苓散加梔子、茵陳。胸腹有軟痛處,小便自利,大便黑而發黃者,蓄血也,桃仁承氣湯。
  • 3.《薛案辨疏》:「應有王治中,遍身發黃,妄言如狂,又患胸痛,手不可近,此中焦蓄血為患,用桃仁承氣湯一劑,下瘀血而愈。

羌活勝濕湯

  • 1.《成方切用》:「若水濕在裡,則當用行水滲泄之劑。(喻嘉言曰:經曰,濕上甚為熱,表之則易,下之則難,故當變常法而為表散。吳鶴皋曰:脾弱濕傷者,二陳平胃之類主之。濕盛濡泄者,五苓六一之類主之。水腫發黃者,五皮茵陳之類主之。今濕流關節,非前藥所宜矣。無竅不入,唯風為能,故凡關節之病,非風藥不能到也。

生地黃湯


瀉黃散

  • 1.《錢氏小兒直訣》:「愚治一小兒,旬日內先兩目發黃,漸及遍身,用瀉黃散,服之瘥。
  • 2.《錢氏小兒直訣》:「薛按:前症若作渴飲冷,臥不露睛,手足熱甚,或遍身發黃,屬胃經實熱,宜用瀉黃散。若作渴飲湯,臥而露睛,手足並冷,屬胃經虛熱,宜用異功散。若面青搐搦,乳食少思,肝乘脾也,用秘旨補脾湯。若面赤驚悸,身熱昏睡,心乘脾也,用秘旨安神丸。若面白喘嗽,肢體倦怠,肺乘脾也,用補中益氣湯。

半夏湯

  • 1.《衛生易簡方》:「治中脘氣滯,胸膈煩滿,痰飲不利,頭目不清,用生南星去皮、半夏湯泡七次各五兩,為末,以薑汁和軟,攤在篩中,以楮葉蓋之,令發黃色,曬乾收之,須五六月內做;用香附子一兩炒去毛,以做成曲二兩,共為末,水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食後薑湯下。
  • 2.《古今醫統大全》:「_《經驗方》:_,治胸膈氣滯,煩悶,痰飲不利,頭目不清,生南星刮去皮,半夏湯泡七次,各五兩為末,以薑汁和為餅,以楮葉蓋之,今發黃色,曬乾,須五六月內做,合時用香附子一兩,制如常法,以成曲二兩共為末,水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食後薑湯下。
  • 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酒疸發黃,身無熱,靖言了了,腹滿欲嘔,心煩足熱,或成癥癖,心中懊憹,其脈沉弦,或緊細。

三黃石膏湯

  • 1.《傷寒總病論》:「論曰:傷寒發汗,或下或誤,後三焦熱,脈候洪數,譫語不休,晝夜喘息,鼻中屢衄血,而疾勢不解,身目如發黃,狂躁欲走,宜三黃石膏湯。

都氣丸


梔子湯

  • 1.《經方例釋》:「《脈經·卷七》云:若不結胸,但頭汗出,其餘無有齊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屬柴胡梔子湯。案:屬柴胡梔子湯六字,《傷寒》、《玉函》及《脈經》,何刻宋板本,吳刻正脈本、元泰定本,居敬堂本並無,惟袁校本有之。觀湯名二味,極與症協。袁校必有所據,全方無考。

舟車丸

  • 1.《明醫指掌》:「飲食入,濕從內生,二陳湯加蒼朮、白朮,平胃散。飲食內傷停濕,胸滿腫脹,發黃,茵陳五苓散,實者舟車丸。若飲酒動濕,升而汗之,解酲湯。

異功散

  • 1.《保嬰撮要》:「巢氏云:小兒魃病者,婦人懷妊時,有鬼神觸胎所致。其狀微利,寒熱往來,毛髮爭寧,情思不悅。宜服龍膽湯。又小兒未斷乳,母復有胎,兒飲其乳,羸瘦骨立,發黃壯熱,大便不調,名鬾病,又名魃病也,用紫霜丸下之,益黃散補之,令兒斷乳,仍服消乳丸、異功散。有妊而抱他兒,亦致此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