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虛寒」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虛寒是中醫學上的病症,是指由於陽氣不足,陰寒內生所致的一系列症狀。虛寒的症狀主要表現為畏寒肢冷、腰膝酸軟、乏力倦怠、面色蒼白、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小便清長等。

虛寒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先天不足:由於先天稟賦不足,導致體質虛弱,陽氣不足,易於感受外邪而發病。
  2. 後天失養:由於後天飲食不節,勞逸失度,或久病久虛,導致氣血虧虛,陰陽失調,而發為虛寒。
  3. 感受外邪:由於外邪侵襲,尤其是寒邪侵襲,可導致人體陽氣受損,而發為虛寒。

虛寒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 扶正固本:扶助正氣,補益氣血,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2. 溫陽散寒:溫補陽氣,散寒除濕,以改善虛寒症狀。
  3. 活血化瘀: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以改善虛寒所致的疼痛症狀。

虛寒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2. 飲食調養,多吃溫熱性食物,少吃寒涼性食物。
  3.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4.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避免情緒波動。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理中湯

  • 1.《類證治裁》:「〔虛寒〕,理中湯,參,術,姜,草
  • 2.《類證治裁》:「〔虛寒〕,理中湯,見一卷中風。
  • 3.《成方切用》:「以下利為邪氣內攻,走津液而胃虛也。)寒多而嘔,腹痛糞溏。(太陰,脾經也。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腹痛,為太陰病。自利渴者為熱,不渴喜嘔,腹痛便溏,皆虛寒所致。外邪傳裡而腹痛者,其痛不常。陰寒在內而腹痛者,痛無休止。時欲作利。大腹屬太陰,少腹屬少陰,臍下屬厥陰,亦有挾食積與痰火者。
  • 4.《醫方論》:「此傷寒、中寒治法之分也。理中湯,治傷寒太陰病,腹痛、便溏等症,亦通治中脘虛寒。惟云治結胸吐蛔,感寒霍亂,此兩條則宜去人參、甘草,量加厚朴、砂仁等味為妥。
  • 5.《醫方集宜》:「一虛寒泄者,久下不止,氣虛脈沉,宜用 四柱散 理中湯
▼ 展開更多

歸脾湯

  • 1.《類證治裁》:「胃苓湯,甚則小胃丹。曰食:飽悶噫敗卵氣,由生冷食物過多也。青皮丸加砂、枳。曰寒:外受寒,宜溫散;桂枝七氣湯。內受寒,宜溫利。朮附湯加蔻、樸、枳、陳。寒久鬱則成熱,用山梔為熱藥響導,佐以生薑,多用川芎開之。虛寒宜溫補,歸脾湯加乾薑、桂心、菖蒲。
  • 2.《類證治裁》:「〔虛寒〕,歸脾湯,見二卷勞瘵。
  • 3.《本草思辨錄》:「歸脾湯證為脾氣虛寒,不能攝血。其方用心肝脾三臟之藥,不為不多,獨有統率全方者三物。遠志醒心之陽,棗仁斂肝之陰,足為血之前導,然導之至脾而脾之閉拒如故,則亦徘徊門外耳。木香者,能於脾中行陽,陽一動而熏然以和,血乃歸於其經,是木香者啟脾之鑰也。其能溫氣以蔭血者如是。
  • 4.《症因脈治》:「【心虛勞傷之治】心氣不足,虛寒者,歸脾湯;虛熱者,天王補心丹。心血不足,虛熱者,門冬安神丸;實熱者,導赤各半湯。
  • 5.《何氏虛勞心傳》:「惟脾虛泄瀉者,方留木香以醒脾,脾挾虛寒者,方加桂附以補陽。而外此者,出入心肝脾三經,甘平清潤之藥。愚謂經期不準,閉絕崩漏及便血等症,本方加減,多所相宜。若嘔吐諸血,果屬氣虛不能統攝,必面色黃白而無神,言語輕微而倦怠,脾胃虛薄而不調,六脈微弱而不數者,亦可用本方。
▼ 展開更多

十全大補湯

  • 1.《類證治裁》:「〔虛寒〕,十全大補湯,見一卷中風。
  • 2.《藥鑒》:「熟地黃補血養血,然痰火盛者服之,恐泥膈不行。人參為潤肺健脾之藥,元氣虛損者,不可缺也。如久嗽勞喘咯血,鬱火在肺者服之,必加嗽增喘不寧,以其氣味之甘溫滯氣也。白芍為涼血益血之劑,血虛腹疼者,不可缺也。若形瘦氣弱,稟賦素虛寒者服之,反伐發生之氣,以其氣味之酸寒也,用方者當慎之。
  • 3.《濟陰綱目》:「_薛氏_,曰:前證若血氣虛弱用八珍湯,血氣虛寒用十全大補湯,胃氣虛弱用補中益氣湯,脾氣虛弱用六君子湯,命門火衰用八味湯,肝脾血虛用加味逍遙散,肝脾鬱怒用加味歸脾湯。
  • 4.《濟陰綱目》:「一產婦患前證,或用獨活寄生湯而痊。後復作,服前湯,其汗如水,更加口噤吐痰。余用十全大補湯,倍養血氣漸愈,後飲食日少,肌體日瘦,吐痰如湧,此命門火衰,脾土虛寒,用八味丸及加味歸脾湯,諸症漸退,肌肉漸生。
  • 5.《濟陰綱目》:「診其脈,或浮洪,或沉細,或如無,其面或青黃,或赤白,此虛寒假熱之狀,時值仲夏,當舍時從證,先用六君子湯加炮姜肉桂數劑,胃氣漸復(妙在以胃氣為主),諸證漸退,更佐以十全大補湯,半載痊愈。
▼ 展開更多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 1.《皇漢醫學》:「芤者,言中空之脈。遲者,不速脈。三脈屬於氣血之虛,為陽氣衰之脈應也。得脈以下,為此方所取之脈證。就以上之脈例言時,其三脈中得之芤動而微緊,則為失精、夢交之脈。動者,惟關上有,而無上下首尾之脈,蓋得與臍上之築動應之。此方非虛寒之意,微緊而不遲故也。

小建中湯

  • 1.《皇漢醫學》:「《蘇沈良方》本方條曰:「此藥治腹痛如神,然腹痛按之便痛,重按之卻不甚痛,此是氣痛。重按則愈痛而堅者,當自有積也。氣痛不可下,下之則愈甚,此虛寒證也。此藥偏治腹中虛寒,補血,尤治腹痛。」
  • 2.《醫心方》:「《千金方》治肺虛寒乏氣,小腹拘急,腰痛,羸瘠(瘦也)百病,小建中湯方:
  • 3.《蘇沈良方》:「上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去滓,內飴更上火微煮,令飴化。溫服三合,日三服。嘗有人患心腹病不可忍,累用良醫治之皆不效。灸十餘處亦不差,士人陳承善醫,投一藥遂定。問之,乃小建中湯也。此藥偏治腹中虛寒,補血,尤主腹痛,常人見其藥性溫平,未必信之。古人補虛只用此體面藥,不須附子硫黃。
  • 4.《雞峰普濟方》:「若喘而發熱脛脈皆動日漸瘦削此由客熱乘肺或始無熱會食飲失宜胃氣不轉逆乘於肺故令氣急醫為虛寒始以燥熱之藥火邪熏肺重加喘息頰赤咽燥其脈細數治屬骨蒸宜小建中湯平肺湯(建中湯方見發熱門)
  • 5.《成方切用》:「(黃疸,小便利而色白者,是無熱也。不可除熱,當作虛寒治之。喻嘉言曰:虛勞病,至於亡血失精,精血枯槁,難為力矣。急宜建其中臟,使飲食增而陰血旺。故但用稼穡作甘之味,生其精血。而酸辛酸苦,在所不用,舍是無良法也。)
▼ 展開更多

小柴胡湯

  • 1.《皇漢醫學》:「蓋其證比下利為稍輕,但舊時微溏者,為虛寒,故即為下痢之稍緩弱者。所謂小便自可者,與小便自調同,尿量度數,與平常無異。由是觀之,則本條為說明本方治腸傷寒性之下痢作用。然以余之實驗,則本方不特限於此病。凡一般之急性、亞急性、慢性胃腸炎,尤以小兒之疫痢、消化不良證等最有奇效。
  • 2.《傷寒貫珠集》:「陽脈澀。陽氣少也。陰脈弦。陰有邪也。陽不足而陰乘之。法當腹中急痛。故以小建中湯溫里益虛散陰氣。若不瘥。知非虛寒在裡。而是風邪內干也。故當以小柴胡湯散邪氣止腹痛。亦太陽篇移入。
  • 3.《傷寒論翼》:「然寒為欲去之寒,熱為新熾之熱,寒固為虛寒,而熱亦非實熱,故小柴胡湯只治熱而不治寒,預補其虛而不攻其實也。小柴胡為半表設,而其症皆屬於里,蓋表症既去其半,則病機偏於向里矣。惟寒熱往來一症,尚為表邪未去,故獨以柴胡一味主之,其他悉屬裡症藥。凡里症屬陽者多實熱,屬陰者多虛寒。
  • 4.《張卿子傷寒論》:「脈陽澀陰弦。而腹中急痛者。當作里有虛寒治之。與小建中湯。溫中散寒。若不瘥者。非裡寒也。必由邪氣自表之裡。裡氣不利所致。與小柴胡湯。去黃芩。加芍藥。以除傳裡之邪。
  • 5.《馮氏錦囊秘錄》:「太陽經之表熱,陽明經之標熱,皆不能解也。若夫陽氣虛寒,面赤發熱,脈沉足冷者,服之立至危殆,即大便不實,脈息小弱者,皆在所禁信乎,用方不當,皆可殺人,不獨峻劑也。近世醫家不分表裡寒熱虛實,凡見發熱概用此方,去參投之,取其平穩。設遇虛症,豈不誤甚!
▼ 展開更多

桂枝湯

  • 1.《經方實驗錄》:「試更由此返溯桂枝湯證之真際病理。曰:一言以蔽之,胃腸虛寒,血運不暢而已。身熱者,血運自起救濟,以蒸肌肉(包括神經汗腺),惜乎救濟之力不足,終不能解除困苦。故大論曰:「桂枝本為『解肌』。」汗出惡風者,毒素阻於汗腺,排之不能盡,涼風襲於身旁,抗之無餘力故耳。
  • 2.《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上為粗末。每服二錢,以水一盞,入生薑三片,棗三枚擘破,同煎取七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惟春初可行,自春末及夏至以前可加黃芩半兩。夏至後加知母半兩、石膏二兩或升麻半兩。若病人素虛寒者,不用加減。無汗休服。
  • 3.《世醫得效方》:「上銼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一枚掰破,共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惟冬春初可行,自春至夏至以前,可加黃芩半兩。夏至以後,加知母半兩,石膏二兩,或升麻半兩。若病人素虛寒者,不用加減。無汗者,不宜服之。
  • 4.《仁術便覽》:「上每服五錢,水一盞,姜三片煎。更啜稀粥助之,以取微汗。無汗休服。若小便數及飲酒人不宜用。飲酒人不喜甘,恐中滿而嘔。夏至前加黃芩,夏至後加石膏、知母、升麻。病人素虛寒,不須加減。

四物湯

  • 1.《世醫得效方》:「潮熱,黃芩、地骨皮、柴胡。咳嗽,桑白皮、半夏、生薑、人參、甘草、北五味子、地骨皮。損孕下血不止,頭痛,寒熱,耳鳴,氣血勞傷所致,黃芩、荊芥、生地黃、生薑、赤芍藥。虛寒潮熱,柴胡、地骨皮、白朮、茯苓、甘草、秦艽、知母、黃芩、麥芽、貝母、人參、烏梅、棗子。心腹脹滿,枳殼、青皮。
  • 2.《奇效良方》:「,若發熱而煩,不能睡臥者,加黃連梔子,謂之熱六合。若虛寒脈微,自汗,氣難布息,清便自調,加乾薑附子,謂之寒六合。若中濕,身沉重無力,身涼微汗,加白朮茯苓,謂之濕六合。
  • 3.《成方切用》:「再加阿膠,名婦寶丹,治虛寒月水不調。加丹皮地骨,治婦人骨蒸。除芍藥地黃,名歸芎湯。為末,名佛手散,又名一奇散,又名君臣散。治產後血虛頭痛,胎動下血,服此即安。子死腹中,服此即下,催生神效。四物各七錢,加防風一兩,梔子黃芩黃連各三錢,每服五錢。
  • 4.《祖劑》:「即四物湯加乾薑、附子,治虛寒脈微、自汗、氣難布、息便清白。
  • 5.《女科指要》:「主以四物湯加砂仁、香附、杜仲、續斷,血瘀加桃仁、原紅花,血虛加阿膠、黃明膠,血熱加山梔、丹皮,寒加炮薑、肉桂,氣滯加木香、香附,氣虛加人參、黃耆,虛寒秦艽、桂,虛熱先期湯,各隨脈證調治,庶克有子。
▼ 展開更多

吳茱萸湯

  • 1.《皇漢醫學》:「山田正珍曰:「『陽明』二字,本當作『中焦』,乃對下文上焦句而言。王叔和不知文法如是,妄謂中焦即陽明胃腑之位,遂改作陽明耳。食穀欲嘔者,胃中虛寒,飲水淤蓄也。吳茱萸溫中,生薑逐飲,即此故也。按太陽下篇云:『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 2.《傷寒論類方》:「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此胃氣虛寒之症。
  • 3.《張氏醫通》:「吳茱萸湯(玉函),治胃氣虛寒。乾嘔吐涎沫頭痛。
  • 4.《顧松園醫鏡》:「此治挾熱嘔吐之良方也。如過用寒涼,陽明虛寒,口不渴,小便白,方可暫用吳茱萸湯,以下逆氣,人參、薑、棗以培胃氣,停痰積飲而嘔吐者,用芩連二陳湯,虛者用六君子湯,俱加竹茹、薑汁。如病後虛羸少氣,氣逆而吐者,仲景竹葉石膏湯主之。竹葉、石膏以清餘熱,參、甘、粳米以補不足,半夏以散逆氣。
  • 5.《辨舌指南》:「《辨正》:淡紫帶青舌,青紫無苔,多津滑潤而瘦小,為傷寒直中腎肝陰證,宜吳茱萸湯,(吳茱萸、人參、薑棗,治胃氣虛寒、中夾寒飲者效、)四逆湯溫之,《舌鑑》是也。(肝色青,腎色黑,青黑相合,而見於舌,變化紫晦者,腎肝色泛也。此舌雖無邪熱,亦必難治。)
▼ 展開更多

黃連湯

  • 1.《聖濟總錄》:「治大腸虛寒,痢下白膿,腸內虛鳴相逐,黃連湯方

溫經湯

  • 1.《奇效良方》:「治婦人血海虛寒,月水不調。
  • 2.《奇效良方》:「治血海虛寒,月水不利。
  • 3.《仁齋直指方論》:「溫經湯(《大全良方》),治婦人血海虛寒,月水不利。
  • 4.《成方切用》:「藥用溫經湯者,因半產之虛,而積冷氣結,血乃瘀而不去,故以歸芍芎調血,吳茱桂枝,以溫其血分之氣,而行其瘀。肺為氣主,麥冬阿膠,以補其本。土以統血,參甘以補其虛,丹皮以去標熱。然下利已久,脾氣有傷,故以姜半正脾氣。名曰溫經湯,治其本也。唯溫經,故凡血分虛寒而不調者,皆主之。
  • 5.《証治準繩‧女科》:「_溫經湯_,(《和劑》)治婦人血海虛寒,月水不調。
▼ 展開更多

調胃承氣湯

  • 1.《皇漢醫學》:「然此下利,是毒藥未解,非虛寒之下利也,又非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致虛寒之下利,故與調胃承氣湯以和其胃則愈。若不爾者,謂非因極吐下而有此證時,雖有似於柴胡證虛寒之溏、虛寒之腹滿、虛寒之煩,然非實熱也,其脈當微弱代結,…不可與調胃承氣湯,宜以理中、四逆輩溫之。

甘草乾薑湯

  • 1.《仁齋直指方論》:「木香理中湯、甘草乾薑湯,治男婦飲食傷胃,虛寒嘔吐,衄血。

四逆湯

  • 1.《皇漢醫學》:「山田正珍曰:「『臟』字,為泛指臟腑而言,注家以為脾之一臟,非也。厥陰篇云:『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今自利不渴,知其裡有寒也。…按自利而渴之一證,間有津液內亡而然者,惟其人小便不利,則屬虛寒耳。余嘗療不利煩躁,小便不利者,每用四逆輩,屢收全效。
  • 2.《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傷寒自利不渴,嘔噦不止,或吐利俱發,小便或澀、或利,或汗出過多,脈微欲絕,腹痛脹滿,手足逆冷,及一切虛寒厥冷,並宜服之。凡病傷寒有此證候,皆由陽氣虛,里有寒,雖更覺頭痛體疼,發熱惡寒,四肢拘急,表證悉具者,未可攻表,先宜服此藥,助陽救里。
  • 3.《醫方集解》:「本方加官桂、良薑、半夏,名漿水散(潔古):治虛寒水瀉,冷汗,脈微,甚者嘔吐,此為急病(漿水者,泄利漿水,澄澈清冷也。又曰:加漿水煎之)。
  • 4.《金匱方歌括》:「男元犀按。嘔與熱為陰邪所迫。小便利與見厥。證屬無陽。脈弱者。真臟虛寒也。用四逆湯徹上下之陰邪。招欲散之殘陽。引氣血接回其厥。外溫經。內溫臟。面面俱到。
  • 5.《瘍醫大全》:「或曰:太陽表證亦有身痛,不用麻黃而用四逆者,何也?曰:表證悉具,脈當浮緊,反沉遲無力,是中寒也。故不可與麻黃,而用四逆,是病表有虛寒,故脈不能浮緊,用四逆湯溫之。此入太陽,脈似少陰,假脈浮緊,正屬太陽表證,又孰敢用四逆乎!此取脈不取證也。
▼ 展開更多

麻黃湯

  • 1.《普濟本事方》:「加減法。傷寒熱病,藥性須涼,不可大溫。夏至後麻黃湯須加知母半兩、石膏一兩、黃芩一分。蓋麻黃湯性熱,夏月服之,有發黃斑出之失。唯冬及春,與病人素虛寒者,乃用正方,不有加減。
  • 2.《祖劑》:「元戎云:夏加知母、黃芩、石膏,恐有癍黃之變。惟冬與春病人素虛寒者,不宜加此。成無己云:本草有曰:輕可去實,即麻黃、葛根之屬也。實為寒邪在表,皮腠堅實,榮衛盛,津液內固之表實,非腹滿便難之內實也。聖濟經曰:汗不出而腠密,邪氣盛而中蘊,輕劑所以揚之,即麻黃、葛根之輕劑耳。
  • 3.《備急千金要方》:「治脾虛寒癘風所傷,舉體消瘦,語音沉澀如破鼓聲,舌強不轉而好嚥唾,口噤唇黑,四肢不舉,身重如山,便利無度方。(見別卷中。)
  • 4.《傷寒瘟疫條辨》:「假使里不虛寒,則當見脈浮,而正屬太陽麻黃湯證也。均是脈沉發熱,以其無頭痛,故為少陰病。陰證當脈沉無發熱,今反發熱,以寒邪在表。但皮膚腠理鬱閉為熱,知在裡無熱,故用麻黃、細辛以發肌表之熱,附子以溫少陰之經。假使身寒無熱,則當見厥逆吐利等證,而正屬少陰四逆湯證也。

八味地黃丸

  • 1.《古今名醫方論》:「治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虛寒,飲食少思,大便不實,或下元衰憊,臍腹疼痛,夜多旋溺等症。
  • 2.《濟陰綱目》:「_薛氏_,曰:前證若脾肺陽虛,用補中益氣湯加益智;若肝腎陰虛,用六味地黃丸;若肝腎之氣虛寒,用八味地黃丸。
  • 3.《瘍醫大全》:「_八味地黃丸_,治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虛寒,飲食少思,大便不實,臍腹疼痛,夜多漩溺,或陰盛格陽,內真寒而外假熱等證。
  • 4.《瘍醫大全》:「若午後發熱體倦,屬血虛,前湯加川芎、熟地,或六味地黃丸。若肢體畏寒,飲食少思,脾腎虛寒,十全大補湯、八味地黃丸。色赤屬熱毒易治,色黯屬虛寒難治。(《錦囊》)
  • 5.《証治準繩‧幼科》:「_八味地黃丸_(即六味地黃丸加附子、肉桂各一兩),治稟賦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土虛寒,或飲食少思,或食而不化,臍腹疼痛,夜多漩溺等證。經云:益火之源、以消陰翳。蓋謂此也,或乳母命門火衰,兒飲其乳致前證者,子母並宜服之。
▼ 展開更多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 1.《皇漢醫學》:「和久田氏曰:「久寒者,非水毒之寒也,乃下焦之虛寒、疝毒、宿飲之類,集於胃口,抑塞陽氣,而妨飲食剋化之利,是也。此證但謂久寒,不詳其證,或雖有指吐利者。然由余所試驗,或因宿飲滯於中焦而成吐酸、吞酸等證者。或因冷氣衝逆,迫心下,攻胸脅,乾嘔,吐涎沫者。

四逆散

  • 1.《長沙方歌括》:「張令韶曰。凡少陰病四逆。俱屬陽氣虛寒。然亦有陽氣內郁不得外達而四逆者。又宜四逆散主之。枳實形圓臭香。胃家之宜品也。所以宣通胃絡。芍藥疏泄經絡之血脈。甘草調中。柴胡啟達陽氣而外行。陽氣通而四肢溫矣。若咳者。肺寒氣逆也。用五味、乾薑。溫斂肺氣。並主下利者。
  • 2.《張卿子傷寒論》:「脈微為亡陽。澀為亡血。下利嘔而汗出。亡陽亡血也。津液不足。里有虛寒。必數更衣。反少者。溫其上。以助其陽也。灸之以消其陰。
  • 3.《景岳全書》:「星香湯(和二四三,痰氣厥),四逆湯(熱十四,寒厥),沉香桂附丸(熱百十一,厥冷),三建湯(熱四二,陰寒),姜附湯(熱三二,厥冷轉筋),附子理中湯(熱二,虛寒),大已寒丸(熱百七十,中寒),養正丹(熱一八八,痰厥不降),四逆散(散二八,熱厥)

乾薑附子湯

  • 1.《皇漢醫學》:「《和劑局方》曰:「薑附湯(求真按:『此即本方也』),治暴中風冷,久積痰水,心腹冷痛,霍亂轉筋,及一切之虛寒,並皆治之。」
  • 2.《瘴瘧指南》:「上水煎。欲飲水者。冷服之。瘴病煩渴引飲。舌黑陽氣上浮。心肺極熱也。手足冷。鼻尖涼。吐利脾土無陽。虛寒也。身體重。寒氣外盛也。汗出惡風。陽氣外泄。不能衛皮毛也。姜附之辛熱能溫中祛外寒。而收外泄之陽氣。冷飲之以導心肺之熱下行。而暖下焦上焦之熱下行。中下二焦溫暖。則寒熱退。諸病息矣。
  • 3.《備急千金要方》:「治心虛寒風,半身不遂、骨節離解、緩弱不收,便利無度,口面喎邪斜方。
  • 4.《張卿子傷寒論》:「內經曰。寒淫所勝。平以辛熱。虛寒大甚。是以辛熱劑勝之也。
  • 5.《傷寒括要》:「下後復汗。盡則煩躁。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症脈沉微。身無大熱。下後復汗。陽氣大損。晝則行陽。陽虛故煩躁也。夜則行陰。陰盛故安靜也。不嘔。則里無邪。不渴。則里無熱。外無表症。脈見沉微。則虛寒顯著矣。身無大熱者。但微熱也。此無根虛火。遊行於外。非姜附之辛溫。何以復其陽乎。

真武湯

  • 1.《湯頭歌訣》:「(仲景)壯腎中陽,茯苓朮芍附生薑。〔附子一枚(炮),白朮二兩(炒),茯苓、白芍(炒)、生薑各三兩。〕少陰腹痛有水氣,悸眩瞤惕保安康。(中有水氣,故心悸頭眩;汗多亡陽,故肉瞤筋惕。瞤,音純,動貌。苓、術補土利水,以療悸眩;薑、附回陽益火,以逐虛寒;芍藥斂陰和營,以止腹痛。
  • 2.《成方切用》:「茯苓白朮,補上利水,能伐腎邪,而療心悸。生薑附子,回陽益衛,能壯真火,而逐虛寒。芍藥酸收,能斂陰和營,而止腹痛。(補陽必兼和陰,不欲偏勝。經曰:寒淫所勝,治以辛熱。濕淫所勝,佐以酸平。)真武,北方之神,一龜一蛇,司水火者也。腎命象之,此方濟火而利水,故以名焉。
  • 3.《長沙方歌括》:「羅東逸曰。小青龍湯治表不解有水氣。中外皆寒實之病也。真武湯治表已解有水氣。中外皆虛寒之病也。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之名湯者。藉以鎮水之義也。夫人一身制水者脾也。主水者腎也。腎為胃關。聚水而從其類。倘腎中無陽。則脾之樞機雖運。而腎之關門不開。
  • 4.《古今醫統大全》:「【溫】大便自通,小便清利,知其內虛寒也,四逆湯,真武湯去茯苓用。
  • 5.《不知醫必要》:「_真武湯_,熱,治臍下痛,水臟虛寒者。
▼ 展開更多

當歸四逆湯

  • 1.《古今名醫方論》:「柯韻伯曰:此厥陰初傷於寒,發散表寒之劑。凡厥陰傷寒,則脈微而厥。以厥陰為兩陰之交盡,又名陰之絕陽。傷於寒,則陰陽之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然相火寄於厥陰之臟,經雖寒而臟不寒,故先厥者後必發熱。所以傷寒初起,見其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者,不得遽認為虛寒而用薑、附耳。
  • 2.《醫學衷中參西錄》:「王和安曰:厥陰經氣來自足少陰經,宣於手太陰經,成循環不息之常度。若以血寒自鬱於臟,脈象應有弦凝之徵。今脈細欲絕,可知少陰經氣來源先虛,及複本經受臟寒之感,則虛寒轉甚,細而欲絕也。

梔子豉湯

  • 1.《醫方集解》:「或問煩躁皆心為之,何謂煩出於肺,躁出於腎,曰:熱則煩,熱甚則躁,煩為陽,躁為陰,大抵皆心火為病,火旺則金燥而水虧,惟火獨在,故肺腎合而為煩躁,按:大便軟者為吐證,大便秘者為下證,若大便微溏者,不可服,以裡虛寒在下,雖煩非蘊熱也。若宿食而煩躁者,梔子大黃湯主之)。

附子理中湯

  • 1.《成方切用》:「治胃中虛寒,或又誤服涼藥,瀉而手足厥冷者。
  • 2.《醫方考》:「胃中虛寒,或又誤服涼藥,瀉而手足厥冷者,此方主之。
  • 3.《醫方考》:「脾肺虛寒,痰涎壅塞,少有動作,喘嗽頻促,脈來遲細者,此方主之。
  • 4.《醫方考》:「形寒者,形氣虛寒也。飲冷者,復飲冷物也。熱則氣壯,寒則氣怯,今肺為寒冷所傷,故令氣短;水寒射肺,肺不能容,故令咳嗽。脈來微者為虛,遲者為寒。損其肺者益其氣,故用參、朮、甘草。寒者溫之,故用附子、乾薑。
  • 5.《女科精要》:「產後嘔吐,因飲食過多者,六君子加楂、曲。兼勞役者,補中湯。飲食停滯者,人參養胃湯。脾胃氣虛者,六君子,胃氣虛寒者,加炮姜。煨木香。寒水侮土者,益黃散。肝木侮土者,六君子加升柴。命門火衰,不能升土者,八味丸。嘔吐泄瀉,手足俱冷,肚腹作痛者,乃陽氣虛寒也,急用附子理中湯。
▼ 展開更多

小半夏湯

  • 1.《金匱方歌括》:「犀按。胃主納穀。谷不得下者。胃氣虛寒也。嘔吐者。飲隨寒氣上逆也。胃虛飲逆。非溫不能散其寒。非辛不能降其逆。用半夏滌飲降逆。生薑溫中散寒。使胃氣溫和。而嘔吐自平。

腎著湯

  • 1.《醫方論》:「方中但燥濕健脾,而不用溫腎之藥。緣此症乃積濕下注於腎,非腎之寒水為病也。若虛寒之體,即少加附子、杜仲亦可。

當歸散

  • 1.《証治準繩‧幼科》:「若兒額間有汗,口閉腳冷,乃虛寒也,用當歸散(見前)或沉香降氣湯之類。若面赤唇焦,小便不通,小腹脹痛者,乃小腸熱也,用人參湯送下三黃丸(裡熱)。若因乳母飲食停滯者,用保和丸(宿食)。懷抱氣鬱者,加味歸脾湯(驚悸)。怒動肝火者加味逍遙散(虛熱)。
  • 2.《幼幼集成》:「挾冷痛者,面色或青或白,冷甚者,面色暗淡,唇口爪甲皆青。此脾氣虛寒之極,輕者當歸散,重者燒脾散,有吐瀉者,保童丸。
  • 3.《古今醫統大全》:「又有子臟虛寒,冷氣下衝,致陰脫出,謂之下脫,或因產時努力而脫者,宜當歸散。久不愈者,補中益氣湯,倍加升麻、柴胡舉之。

黃耆建中湯

  • 1.《兒科要略》:「痛時身不甚熱,口不作渴,時或發寒,時或嘔吐,腸鳴自利,六脈虛細,面青手足冷者,此脾胃虛寒也,宜黃耆建中湯加木香、青皮。痘已出盡而腹痛者,氣已虛而血仍熱,宜以紫草飲發之。至靨後發熱,糞黑腹痛者,此蓄血也,宜犀角地黃湯清利之。毒氣瀰漫,便血日夜無度,腹痛啼哭者,宜牛黃湯解之。
  • 2.《女科經綸》:「李氏曰:帶下有虛寒,帶腥臭者,因小水淋瀝不已,或崩中暴下,或產後去血過多,以致陰虧陽竭,榮氣不升,經脈凝泣,衛氣下陷,精氣累滯下焦,蘊積而成,白滑如涕,下流腥臭者,黃耆建中湯去桂,加當歸。
  • 3.《景岳全書》:「一、寒氣犯胃,或食生冷而嘔惡吐瀉,腹無服滿而但有疼痛者,溫胃飲、理中湯加肉桂、木香,或小建中湯,隨宜用之。若胃氣虛寒作痛而喜按者,黃耆建中湯。

大建中湯

  • 1.《醫學三字經》:「_虛寒者,建中填_,心胸大寒,痛嘔不能飲食,寒氣上衝,有頭足,不可觸近,宜大建中湯主之。上中二焦,為寒邪所痹,故以參姜啟上焦之陽,合飴糖以建立中氣,而又加椒性之下行,降逆上之氣,復下焦之陽,為補藥主方。

小承氣湯

  • 1.《張卿子傷寒論》:「致腹脹滿不能食也。胃中乾燥。則欲飲水。水入胃中。虛寒相搏。氣逆則噦。其後卻發熱者。則熱氣乘虛。還復聚於胃中。胃燥得熱。必大便復硬。而少與小承氣湯。微利以和之。故重云不轉失氣不可攻。慎之至也。

半夏瀉心湯

  • 1.《傷寒纘論》:「生薑勿用痞而不硬仍用人參。此一方出入而有三治也。其大黃附子二瀉心。乃治陰陽偏勝之痞。一以大黃黃連滌胸中素有之濕熱。一加附子兼溫經中驟脫之虛寒也。用沸湯漬絞者。取寒藥之性。不經火而力峻也。其附又必煎汁。取寒熱各行其性耳。仲景立法之妙。無出乎此。

烏梅丸

  • 1.《傷寒纘論》:「按烏梅丸。主胃氣虛而寒熱錯雜之邪積於胸中所以蛔不安。而時時上攻。故仍用寒熱錯雜之味治之。方中烏梅之酸以開胃蜀椒之辛以泄滯。連柏之苦以降氣。蓋蛔聞酸則定。見辛則伏。遇苦則下也。其他參歸以補中氣之虛寒。姜附以溫胸中之寒飲。若無飲則不嘔逆。蛔亦不上矣。
  • 2.《古今醫統大全》:「蛔厥者,食即吐蛔。此為臟寒,蛔上入膈,故時或發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又煩者,蛔聞會氣,其人當自吐蛔。或因發汗,胃中冷,故長蟲出。又有胃氣困乏,雖飢不能食,食到口,蛔聞食氣而上,虛寒並於胸中,所以食與蛔並吐而出也,仲景止用烏梅丸。

參苓白朮散

  • 1.《推拿抉微》:「則泄瀉自止,津液自生,不致成疳矣。久瀉不止,多屬虛寒,宜參苓白朮散,加肉豆蔻煨熱為丸,服之自止。經曰:五虛者死:一曰脈細,二曰皮寒,三曰少氣,四曰泄瀉不止,五曰飲食不入。五虛悉具者死,能食者生。凡瀉不止,精神不好者,脾敗也。吐瀉而唇深紅者,內熱也。

白頭翁湯

  • 1.《張卿子傷寒論》:「下利腹滿者。里有虛寒。先與四逆湯溫里。身疼痛。為表未解。利止里和。與桂枝湯攻表。

安中散

  • 1.《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三焦虛寒,短氣不續,腹不安食,隨即洞下,小便赤濁,精泄不禁,腳脛痠疼,小腹脹滿。

通脈四逆湯

  • 1.《重訂時行伏陰芻言》:「聲按止乃腎家虛寒伏邪就下為患也故不嘔而腰痛又陰盛格陽於外故面赤而咽痛中寒凝聚故腹痛而乾嘔利止陽似來復而脈不出者其陽仍未通也故主以通脈四逆湯

四逆加人參湯

  • 1.《醫燈續焰》:「_仲景四逆加人參湯_,治一切虛寒亡陽,下利,四肢厥逆等證。

麻黃附子細辛湯

  • 1.《傷寒括要》:「陽症當脈浮。今反不浮者。以裡虛久寒所致。又身體痛。故宜救里。使氣內復逼邪出外。且乾薑生附。亦能發汗。假使里不虛寒。則脈,必浮。而正屬太陽麻黃症矣。均是脈沉。發熱。以其無頭疼。故名少陰病。陰病當不熱。今反發熱。則寒邪在表。未傳於裡。但以皮腠。鬱閉為熱。
  • 2.《成方便讀》:「_麻黃附子細辛湯,腎弱陽虛寒外傷,發熱脈沉表證具,溫經解外妙無雙。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