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喘促」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喘促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主要症狀為呼吸急促、氣喘,常伴有胸悶、咳嗽等症狀。

中醫認為,喘促的病因主要有外感風寒、內傷痰飲、氣虛不攝等。

外感風寒引起的喘促,多見於冬春季節,患者常有惡寒、發熱、咳嗽、痰白粘稠等症狀。

內傷痰飲引起的喘促,多見於肥胖、久病體弱者,患者常有胸悶、痰多、咳嗽等症狀。

氣虛不攝引起的喘促,多見於老年人,患者常有氣短乏力、神疲倦怠等症狀。

中醫治療喘促,主要以辨證論治為原則,根據患者的不同病因、病症,給予不同的治療方法。

外感風寒引起的喘促,可用辛溫解表、宣肺散寒的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麻黃、桂枝、杏仁等。

內傷痰飲引起的喘促,可用化痰、平喘、止咳的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半夏、白朮、陳皮等。

氣虛不攝引起的喘促,可用補氣、益肺、固表的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黃芪、党參、白朮等。

喘促是中醫古代疾病,但至今仍有一定的臨床價值。在治療喘促時,應根據患者的不同病因、病症,給予不同的治療方法,以達到有效治療的目的。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八味地黃丸

  • 1.《類證治裁》:「若火不歸源,喘促煩躁,脈微肢厥,八味地黃丸,鎮陰煎。陰虛陽浮,六味飲加秋石、龜甲、白芍、五味。衛虛營損,氣短色枯,養營湯。氣衰血脫,神疲昏憒,獨參湯。胃火血升,犀角地黃湯加茅花。此治衄內因也。其酒升血沸,面赤汗多,四生丸。努力負重,傷中損絡,保元湯加阿膠。
  • 2.《羅氏會約醫鏡》:「_八味地黃丸_,治腎經虛寒,水上剋火,腳氣入腹,切痛喘促,少緩則死,宜急改作湯藥服之。
  • 3.《景岳全書》:「其有元陽下虧,生氣不布,以致脾困於中,肺困於上,而為喘促,為痞滿,為痰涎嘔惡,為泄瀉畏寒,凡脈見細弱,證見虛寒而咳嗽不已者,此等證候,皆不必治嗽,但補其陽而嗽自止,如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大補元煎、六味回陽飲、理中湯,劫勞散之類皆當隨宜速用,不得因循,以致汲深無及也。

大承氣湯

  • 1.《傷寒括要》:「表虛里實。久則譫語。(大承氣湯)陽明脈遲。汗出。不惡寒。身重腹滿而喘。手足濈然汗出。大便已硬。(大承氣湯)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微熱。喘冒不臥。有燥屎也。(大承氣湯)陰症喘促。四肢逆冷。(返陰丹)

小承氣湯

  • 1.《証治準繩‧幼科》:「〔攻裡〕潔古云:癍已發,密重,微喘飲水者,有熱也,用去風藥微下之。滄洲翁云:瘡已發,稠密,微喘渴欲飲水,宜微下之,當歸丸及龐氏地黃膏,外以黃柏膏塗面,佳。痘出太盛,喘促腹滿,小便赤,手足心並腋下有汗,或狂言妄語,大便不通,宜四順飲、小承氣湯,下後諸證悉退,不可再下。
  • 2.《証治準繩‧幼科》:「〔聞人氏〕云:痘出正盛,喘促腹滿,手掌心並腋下有汗,或譫語妄言,小便赤而大便不通者,小承氣湯(傷寒)之類下之。若面赤黃,大便秘澀,小便少而或嘔者,宜小柴胡湯(發熱)。
  • 3.《痘治理辨》:「機按:後條痘出太盛,喘促腹滿,小便赤,手足心並腋下有汗,或亂言妄語,大便不通,宜小承氣湯。是正出之時,亦有下者。
  • 4.《痘治理辨》:「攻裡場,痘出太盛,喘促腹滿,小便赤,手足心並腋下有汗,或亂言妄語,大便不通,宜四順飲、小承氣湯。下後諸症悉退,不可再下。

五苓散

  • 1.《推拿抉微》:「宜藿香正氣散。有先瀉後吐者,乃脾胃虛寒,故先瀉白水,而吐亦不多,氣緩而神色不慢,額上有汗,六脈沉細,此為虛冷,宜溫之,六君子湯;不愈,則理中湯,加藿香、木瓜各一錢。有先吐後瀉者,乃脾胃有熱,故喘促唇紅,面赤口渴,脈洪而數,宜和之,五苓散加藿香。

麻杏石甘湯

  • 1.《兒科要略》:「(甲)痧疹有不能透表者,一因風寒鬱遏,則皮膚乾燥,毛竅竦慄,宜越婢湯、葛根解肌湯之屬,甚則氣粗喘促,腹中脹痛,煩擾不寧者,宜越婢湯去棗,重用石膏,或麻杏石甘湯之類。二因火毒熾盛,則頭上顆粒,隱隱紅紫,其他各處或有或無,此火毒熾則津液少,以致不能暢透,宜白虎湯加荊芥、玄參之屬。

麻黃湯

  • 1.《成方便讀》:「然寒主凝斂,表既壅遏,則裡氣不舒,故太陽傷寒表不解者,每見喘促上氣等證。肺主一身之氣,下行為順,上行為逆。杏仁入肺,苦溫能降,辛溫能散,用之為佐,以助麻黃之不逮。又恐麻、桂之性猛,以致汗多亡陽,故必監以甘草之甘緩,濟其直往無前之勢,庶可邪解而正不傷,乃為立方之善耳。
  • 2.《經驗良方全集》:「麻黃湯,四十,治喘促。
  • 3.《傷寒說意》:「衛司於肺,肺氣阻逆,故作喘促。麻黃湯,麻黃瀉衛氣之郁,杏仁降肺氣之逆,桂枝通經,甘草培土,此傷寒之法也。

十全大補湯

  • 1.《評註產科心法》:「新產氣急喘促,因榮血暴竭,衛氣無依,名曰孤陽,極險危之症,急用六味地黃湯加人參以益其陰。若脾肺虛者,用四君子湯加當歸、黑姜以益其陽。如見自汗厥冷,再加附子。又有假熱喘促而多汗者,用十全大補湯加附子,大劑重用,方可救耳。最怕喘急,吊引瘀血上來,一入於肺,則鼻衄出,乃肺欲絕矣。
  • 2.《痘疹心法》:「若出已盡,當起不起或起不透,此裡氣虛,毒氣留伏,壅遏而不出,必增煩躁,腹滿喘促,若後為癰毒,急宜救里,十全大補湯(三十八)合勻氣散(十三),或參苓白朮散(三十)調無價散(三十七)服之。

小青龍湯

  • 1.《醫學摘粹》:「_小半夏加茯苓湯_(方見喘促),_小青龍湯_(方見《傷寒》),_麻黃射干湯_(方見《金匱》)
  • 2.《醫學衷中參西錄》:「愚初為人診病時,亦不知用也。猶憶歲在乙酉,鄰村李××,三十餘,得外感痰喘證,求為診治。其人體豐,素有痰飲,偶因感冒風寒,遂致喘促不休,表裡俱無大熱,而精神不振,略一合目即昏昏如睡,胸膈又似滿悶,不能飲食,舌苔白膩,其脈滑而濡,至數如常。投以散風清火利痰之劑,數次無效。
  • 3.《成方便讀》:「水飲內蓄,肺必逆而上行,而見喘促上氣等證。肺苦氣上逆,急食酸以收之,以甘緩之,故以白芍、五味子、甘草三味,一以防肺氣之耗散,一則緩麻、桂、薑、辛之剛猛也。名小青龍者,以龍為水族,大則可以興雲致雨,飛騰於宇宙之間,小則亦能治水驅邪,潛隱於波濤之內耳。

真武湯

  • 1.《醫學三字經》:「_兼喘促,真武湯_,腫甚、小便不利、氣喘、尺脈虛者,宜真武湯暖土行水。間用桂苓甘術湯化太陽之氣,守服十餘劑;繼用導水茯苓湯二劑愈。今人只重加味腎氣丸,而不知其補助陰氣,反益水邪,不可輕服也。

參苓白朮散

  • 1.《痘疹心法》:「若出已盡,當起不起或起不透,此裡氣虛,毒氣留伏,壅遏而不出,必增煩躁,腹滿喘促,若後為癰毒,急宜救里,十全大補湯(三十八)合勻氣散(十三),或參苓白朮散(三十)調無價散(三十七)服之。

理中湯

  • 1.《景岳全書》:「其有元陽下虧,生氣不布,以致脾困於中,肺困於上,而為喘促,為痞滿,為痰涎嘔惡,為泄瀉畏寒,凡脈見細弱,證見虛寒而咳嗽不已者,此等證候,皆不必治嗽,但補其陽而嗽自止,如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大補元煎、六味回陽飲、理中湯,劫勞散之類皆當隨宜速用,不得因循,以致汲深無及也。

越婢湯

  • 1.《兒科要略》:「(甲)痧疹有不能透表者,一因風寒鬱遏,則皮膚乾燥,毛竅竦慄,宜越婢湯、葛根解肌湯之屬,甚則氣粗喘促,腹中脹痛,煩擾不寧者,宜越婢湯去棗,重用石膏,或麻杏石甘湯之類。二因火毒熾盛,則頭上顆粒,隱隱紅紫,其他各處或有或無,此火毒熾則津液少,以致不能暢透,宜白虎湯加荊芥、玄參之屬。

四逆湯

  • 1.《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凡陰證厥逆,脈沉細而喘促無汗者,可治,四逆湯加五味細辛,若發熱脈沉而喘,

茯苓飲

  • 1.《王九峰醫案(二)》:「進《外臺》茯苓飲,喘促已平,痰嗽較減,氣機已展,濕痰已運。第恙久腎虧,子盜母氣,擬清上實下,培土生金。

涼膈散

  • 1.《原要論》:「若痰中帶血,喘促悶亂,用涼膈散,黃芩、山梔、薄荷、連翹、生甘草、大黃。
  • 2.《原瘄要論》:「若痰中帶血,喘促悶亂,用涼膈散,黃芩、山梔、薄荷、連翹、生甘草、大黃。

蘇子降氣湯

  • 1.《保命歌括》:「此皆肝病,乃怒則氣上之症,法宜降之,所謂高者抑之也。各隨其症治之,如胸滿喘促,宜蘇子降氣湯。
  • 2.《不居集》:「李士材治張飲光,發熱乾咳,呼吸喘促,始為蘇子降氣湯,繼投八味、理中,均無當也。後視其兩頰俱赤,六脈數而有力,金木兩家,蘊熱不得越也。用逍遙散,以秋石地黃丸濟以龜膠,歷歲不怠,乃克全功。
  • 3.《古今醫鑑》:「_蘇子降氣湯_,〔批〕(按此方治因氣作喘之劑),治虛陽上升,氣不升降,上實下虛,痰涎壅盛,喘促短氣咳嗽,氣逆不安等症。(方見氣門)
  • 4.《濟陽綱目》:「_蘇子降氣湯_,治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痰涎壅盛,喘促短氣,咳嗽。
  • 5.《濟陽綱目》:「_蘇子降氣湯_,治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痰涎壅盛,喘促短氣咳嗽。
▼ 展開更多

桔梗湯

  • 1.《醫碥》:「氣痰屬肺,脈澀面白,氣上喘促,灑淅寒熱,悲愁不樂,攻注走刺不定,兩肋脹痛,玉粉丸,局方桔梗湯。二陳湯去甘草,加香附、木香、砂仁、枳殼、烏藥、蘇子、青皮、竹瀝、薑汁。氣鬱,七氣湯(見氣)、越鞠丸(見郁)。痰少而黏連不易出,氣燥也。宜潤之,門冬、地黃、枸杞之屬,使肺氣得清肅下行。
  • 2.《保嬰撮要》:「吳江史萬言子六歲,感冒咳嗽,發散過度,喘促不食,痰中有血,用桔梗湯而愈。後因元氣未復,清氣不升,大便似痢,或用五淋散、黃連、枳實之類,痰喘目札,四肢抽搐,變慢風而歿。
  • 3.《保嬰撮要》:「一小兒感冒咳嗽,發散過度,喘促不食,痰中有血,余用桔梗湯而愈。後元氣未復,大便似痢,或用芩、連、枳實之類,變慢脾風而卒。
  • 4.《聖濟總錄》:「治肺氣喘促不定,喉中有膿,甘草桔梗湯方

獨參湯

  • 1.《馮氏錦囊秘錄》:「婦人產後喘,乃急症極危多死,此名孤陽絕陰,因所下過多,榮血暴竭,衛氣無依,獨聚肺中,故令喘促,喉中氣急也,宜濃煎獨參湯,或大料芎歸湯。若惡露不快散血停凝,上熏於肺,亦今喘急者,但云惡露,而喘自定。
  • 2.《外科證治全書》:「_獨參湯_(十九),治氣虛、氣脫及反胃嘔吐,喘促,粥湯入胃即吐,凡諸虛垂危者。
  • 3.《證治摘要》:「獨參湯,治反胃嘔吐喘促。粥湯入胃即吐(張介賓)
  • 4.《婦人規》:「_獨參湯_(見《古方八陣·補陣》)治諸氣虛氣脫,及反胃嘔吐,喘促,粥粉入胃即吐。凡諸虛證垂危者。

普濟消毒飲

  • 1.《成方便讀》:「普濟消毒飲,酒芩,酒川連(各五錢),陳皮(去白),生甘草,元參(各二錢),連翹,板藍根,馬勃,鼠黏子,薄荷(各一錢),殭蠶,升麻(各七分),柴胡,桔梗(各二錢),為末,湯調時時服之,或蜜拌為丸噙化。治大頭天行,初覺憎寒壯熱,漸次頭目腫脹,喘促上氣,咽喉不利,口渴舌燥等證。

當歸補血湯

  • 1.《醫學實在易》:「喘促者,氣上衝而不得倚息也。與痰飲,咳嗽,哮症參觀。有內外虛實四證;外證為風寒,以小青龍湯加杏仁主之。內證為水飲,以小半夏湯加茯苓八錢主之。實證非氣閉不開即肺脹不約,氣閉因支飲壅滿,呼吸不能自如,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以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補中益氣湯

  • 1.《靈驗良方彙編》:「產後血崩則血脫,氣喘則氣脫,妄言見則神脫,三者雖有血陰氣陽之分,其精神之散去則一也。凡此危症,非急方頻服,失之者多矣。如血塊不痛,去血不止,宜升舉大補湯,少佐黃連降心火,以治血脫,寧血歸經也。如氣急喘促,宜補中益氣湯,少加附子以治氣脫,攝氣歸源也。
  • 2.《雜病源流犀燭》:「有暑天發渴者(宜生津丸)。以上皆傷暑之屬,所當分別而治之者也。中暑者,動而得者也,陽症也。或遠行勞役,大熱而渴,陽氣內伏,熱合於腎,為水不勝火,發熱煩渴,氣息喘促,日哺病減,此脾胃大虛也(宜補中益氣湯去升麻,加五味子、麥冬、黃連、黃柏、澤瀉)。
  • 3.《外科證治全書》:「一、潰後喘促咳嗽,脾肺虛也,補中益氣湯,去升麻加茯苓、半夏、五味子主之。或加熟地,口燥者加麥門冬。

六君子湯

  • 1.《景岳全書》:「_六君子湯_,治脾胃虛弱,飲食少思,或久患瘧痢,或食飲難化,或嘔吐吞酸,或咳嗽喘促若虛火等證,須加炮姜,其功尤速。
  • 2.《証治準繩‧幼科》:「_六君子湯_,即四君子加陳皮半夏,治脾胃氣虛,吐瀉不食,肌肉消瘦,或肺虛痰嗽,喘促惡寒,或肝虛驚搐,目眩自汗諸證,並宜服之,以滋化源。
  • 3.《保嬰撮要》:「一小兒患咳嗽,服牛黃清心丸,加喘促腹脹,此脾肺氣虛也,用六君子湯頓愈。補肺散(一名阿膠散),治肺虛噁心喘急,久患咳嗽有痰。

小半夏加茯苓湯

  • 1.《醫學摘粹》:「_小半夏加茯苓湯_(方見喘促),_小青龍湯_(方見《傷寒》),_麻黃射干湯_(方見《金匱》)

百合固金湯

  • 1.《兒科萃精》:「喘促夾痰者,古法主百合固金湯(如百合、天門冬、麥門冬、生地、熟地、當歸、白芍、生甘草、貝母、玄參、桔梗等味)。
  • 2.《幼科指南》:「虛喘之證,氣乏聲音短澀,以潔古黃耆湯治之最捷。若虛而夾痰喘促者,百合固金湯治之。若虛而夾熱者,以本事黃耆湯之劑煎服。

清暑益氣湯

  • 1.《本草害利》:「若飲食不節,勞役斫喪之人,傷暑汗出如雨,煩躁喘促,或瀉或吐者,乃內傷之症,宜從東垣清暑益氣湯。不吐瀉者,宜人參白虎,桂苓甘露飲之類,以瀉火益元。若用香薷,是重虛其表,而益其熱矣。
  • 2.《祖劑》:「若飲食不節、勞役、作喪之人傷暑,大熱、大渴、汗泄如雨、煩燥、喘促或瀉或吐,乃勞倦內傷之症,必用東垣清暑益氣湯、人參白虎湯之類,以瀉火益元可也。若用香薷,是重虛其表而又濟之以熱矣。蓋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藥,如冬月用麻黃,氣虛者勿多服。今人不知暑傷元氣,概用代茶,謂能闢暑,真癡前說夢。

人參白虎湯

  • 1.《祖劑》:「若飲食不節、勞役、作喪之人傷暑,大熱、大渴、汗泄如雨、煩燥、喘促或瀉或吐,乃勞倦內傷之症,必用東垣清暑益氣湯、人參白虎湯之類,以瀉火益元可也。若用香薷,是重虛其表而又濟之以熱矣。蓋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藥,如冬月用麻黃,氣虛者勿多服。今人不知暑傷元氣,概用代茶,謂能闢暑,真癡前說夢。

竹葉石膏湯

  • 1.《醫方集解》:「此手太陰,足陽明藥也。竹葉、石膏之辛寒以瀉餘熱(竹葉能止喘促、氣逆上衝);人參、甘草、麥冬、粳米之甘平以益肺安胃,補虛生津;半夏之辛溫以豁痰止嘔;故去熱而不損其真,導逆而能益其氣也。
  • 2.《成方切用》:「竹葉石膏之辛寒,以散餘熱。(竹葉能止喘促氣逆上衝。)人參甘草麥冬粳米之甘平,以益肺安胃,補虛生津。半夏之辛溫,以豁痰止嘔。故去熱而不損其真,導逆而能益其氣也。

半夏白朮天麻湯

  • 1.《癘瘍機要》:「_半夏白朮天麻湯_,治寒熱所郁,大便不利,或嘔不食,痰唾稠黏,頭目眩暈,喘促氣短,或頭痛身重,四肢逆冷。

正骨紫金丹

  • 1.《正骨心法要旨》:「山角骨,即頭頂兩旁稜骨也。凡有跌打損傷未破者,不拘左右宣紫腫硬,瘀血凝聚疼痛,或昏迷目閉,身軟而不能起,聲氣短少,語言不出,心中忙亂,睡臥喘促,飲食少進者,宜內服正骨紫金丹,外用灸熨如囟骨傷法。如肉破流血不止者,先用馬屁勃灰止血,後以榆樹皮蓋傷處,以艾合定痛散灸之。

瀉白散

  • 1.《醫學正傳》:「陰氣在下,陽氣在上,咳嗽嘔吐喘促,瀉白散加青皮、五味子、人參、茯苓、粳米。
  • 2.《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_瀉白散_,治悶亂,喘促,或飲水,肺實症也。

參蘇飲

  • 1.《保嬰撮要》:「_二味參蘇飲_,治出血過多,瘀血入肺,面黑喘促。
  • 2.《幼幼集成》:「因於寒者則氣壅喘促,聲濁而無汗,鼻塞聲重,宜參蘇飲微汗之。
  • 3.《濟世全書》:「_參蘇飲_,治小兒感冒風寒,發熱頭痛,痰涎咳嗽,上壅喘促,胸腹痞悶,嘔逆。
  • 4.《蘭臺軌範》:「_參蘇飲_,治感冒風寒,或腹脹少食,泄瀉嘔吐,或手足並冷,喘促痰涎。
  • 5.《証治準繩‧瘍醫》:「_二味參蘇飲_,治出血過多,於血入肺,面黑喘促。

清肺飲

  • 1.《經驗麻科》:「疹屬脾胃,脾乃肺之母邪,傳於肺,主氣而氣喘促急,咳嗽,皆主於肺,以清肺飲主之。

千金葦莖湯

  • 1.《溫病條辨》:「四七、太隂濕温喘促者,千金葦莖湯加杏仁、滑石主之。

牛黃清心丸

  • 1.《保嬰撮要》:「一小兒患咳嗽,服牛黃清心丸,加喘促腹脹,此脾肺氣虛也,用六君子湯頓愈。補肺散(一名阿膠散),治肺虛噁心喘急,久患咳嗽有痰。
  • 2.《保嬰金鏡錄》:「一小兒,患咳嗽,服牛黃清心丸,加喘促腹脹。余視其右臉赤脈,紋形如槍,屬脾氣復傷,用六君子湯,頓安。

右歸丸

  • 1.《景岳全書》:「其有元陽下虧,生氣不布,以致脾困於中,肺困於上,而為喘促,為痞滿,為痰涎嘔惡,為泄瀉畏寒,凡脈見細弱,證見虛寒而咳嗽不已者,此等證候,皆不必治嗽,但補其陽而嗽自止,如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大補元煎、六味回陽飲、理中湯,劫勞散之類皆當隨宜速用,不得因循,以致汲深無及也。

宣毒發表湯

  • 1.《麻疹專論》:「麻疹將發,風寒暴襲,寒鬱熱毒不能外出,症見氣粗喘促、腹中脹痛、煩躁不寧,急以新定麻石消毒飲治之,輕則宣毒發表湯主之(方見驗麻)。

大補元煎

  • 1.《秘珍濟陰》:「營主血衛主氣,產後血下過多,營血暴竭,衛氣無主,獨聚肺中,故令喘促,此名孤陽絕陰,最為難治,急取鞋底炙熱於小腹上下熨之,次服景岳真元飲,大補元煎、都氣湯、理陰煎選用。
  • 2.《景岳全書》:「其有元陽下虧,生氣不布,以致脾困於中,肺困於上,而為喘促,為痞滿,為痰涎嘔惡,為泄瀉畏寒,凡脈見細弱,證見虛寒而咳嗽不已者,此等證候,皆不必治嗽,但補其陽而嗽自止,如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大補元煎、六味回陽飲、理中湯,劫勞散之類皆當隨宜速用,不得因循,以致汲深無及也。
  • 3.《奉時旨要》:「凡水虧於下,火炎於上,消爍肺金,肺燥則癢,咳不能已,甚至乾渴煩熱喉痛口瘡,宜四陰煎、一陰煎、地黃丸之屬,更有元陽下虧,生氣不布,脾肺兩困,則喘促痞滿,用大補元煎主之。若水泛於上,血化為痰,謂之白血。《經》云: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四陰煎、地黃丸等酌用之。

一陰煎

  • 1.《奉時旨要》:「凡水虧於下,火炎於上,消爍肺金,肺燥則癢,咳不能已,甚至乾渴煩熱喉痛口瘡,宜四陰煎、一陰煎、地黃丸之屬,更有元陽下虧,生氣不布,脾肺兩困,則喘促痞滿,用大補元煎主之。若水泛於上,血化為痰,謂之白血。《經》云: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四陰煎、地黃丸等酌用之。
  • 2.《奉時旨要》:「燥則必癢,癢則必嗽,而從此喘促、咽痛、喉瘡、聲啞等症滋起,治法惟以甘涼至靜滋養金水,如四陰煎、一陰煎、六味丸、貝母丸之類。更在病家憂怒胥捐,飲食自慎,靜心調理,庶可迴天,徒求速效無益也。

六味回陽飲

  • 1.《景岳全書》:「其有元陽下虧,生氣不布,以致脾困於中,肺困於上,而為喘促,為痞滿,為痰涎嘔惡,為泄瀉畏寒,凡脈見細弱,證見虛寒而咳嗽不已者,此等證候,皆不必治嗽,但補其陽而嗽自止,如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大補元煎、六味回陽飲、理中湯,劫勞散之類皆當隨宜速用,不得因循,以致汲深無及也。
  • 2.《景岳全書》:「一、喘以氣虛者,人多不能知之。凡下瀉而上喘者,必虛喘也。凡小兒喘息,覺在鼻尖而氣不長者,必虛喘也,此實氣促,原非氣喘。若見此證,急須速補脾肺,或救腎陰,輕則參姜飲、六氣煎,甚則六味回陽飲。若下為泄瀉而上為喘促者,急用六味回陽飲,或九味異功煎,不可疑也。

參附湯

  • 1.《女科經綸》:「觀立齋治產後喘急,謂脾肺氣弱,用六君子。中氣虛寒,用補中湯加薑、桂。更有陽氣虛脫,喘促自汗,手足俱冷,以參附湯大劑服之。論誠知本也。
  • 2.《產鑒》:「一產婦喘促自汗,手足俱冷,常以手護臍腹,此陽氣虛脫,用參附湯,四劑而愈。
  • 3.《資生集》:「觀立齋治產後喘急,謂脾肺氣弱,用六君;中氣虛寒,用補中湯加薑、桂;更有陽氣虛脫,喘促自汗,手足俱冷,以參附湯大劑服之。論誠知本也。
  • 4.《產鑑》:「一產婦喘促自汗,手足俱冷,常以手護臍腹,此陽氣虛脫,用參附湯,四劑而愈。

四陰煎

  • 1.《奉時旨要》:「凡水虧於下,火炎於上,消爍肺金,肺燥則癢,咳不能已,甚至乾渴煩熱喉痛口瘡,宜四陰煎、一陰煎、地黃丸之屬,更有元陽下虧,生氣不布,脾肺兩困,則喘促痞滿,用大補元煎主之。若水泛於上,血化為痰,謂之白血。《經》云: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四陰煎、地黃丸等酌用之。
  • 2.《奉時旨要》:「燥則必癢,癢則必嗽,而從此喘促、咽痛、喉瘡、聲啞等症滋起,治法惟以甘涼至靜滋養金水,如四陰煎、一陰煎、六味丸、貝母丸之類。更在病家憂怒胥捐,飲食自慎,靜心調理,庶可迴天,徒求速效無益也。

沉香散

  • 1.《証治準繩‧類方》:「_沉香散_,治腳氣衝心,煩悶喘促,腳膝疼酸,神思昏憒。

全真一氣湯

  • 1.《羅氏會約醫鏡》:「_全真一氣湯_,治麻疹頭面不起,壯熱不食,喘促昏沉,上熱下寒之候。由久熱以傷陰也,勿作實熱施治。
  • 2.《新訂痘疹濟世真詮》:「怯弱者,不耐疾病,久經大熱,氣血益傷,再加疏表解毒寒涼,以有形之藥,攻無形之虛,不益令愈熱煩躁,虛陽外擾,更呈假象,泄瀉喘促,身厥汗溢,以致不救者乎?馮氏以全真一氣湯,治麻疹之困厄,屢有神效,即此亦可見實熱非定論矣。矧今之陽虛者,數月嬰兒,亦可用附、術各一二兩。

生脈散

  • 1.《赤水玄珠》:「夏月汗多,口渴,氣喘促者,及陰虛注夏,體熱自汗,或盜汗者,急以生脈散加黃耆治之。六味地黃丸加知母、龍骨、牡蠣,治勞損盜汗殊妙。
  • 2.《讀醫隨筆》:「大凡浮而無根之脈,俱宜兼用酸斂,其真陽離根,脈見芤弦者,每數至一息十動以上,是元陽不安其宅也,宜以酸入辛熱劑中。其真陰離根,虛勢遊弋,脈見潎潎浮散者,宜以酸入甘溫劑中。至於溫暑,熱傷氣分,脈浮而洪數且散者,喘促汗出,宜以酸入甘寒劑中,如生脈散之類。
  • 3.《外科樞要》:「_生脈散_,治胃氣虧損,陰火上衝,口乾喘促,或肢體倦怠,肌肉消瘦,面色痿黃,汲汲短氣,汗出不止,食少作渴;或膿水出多,氣血俱虛,煩躁不安,睡臥不寧;或濕熱大行,火土合病,脾胃虛弱,身重氣短;或金為火制,絕寒水生化之源,肢體痿軟,腳欹眼黑等症。

右歸飲

  • 1.《羅氏會約醫鏡》:「_右歸飲_,治陽虧於下,以致脾困於中,肺困於上,而為喘促、泄瀉,畏寒、脈弱,咳嗽不已者。但補其陽,而嗽自止。
  • 2.《景岳全書》:「其有元陽下虧,生氣不布,以致脾困於中,肺困於上,而為喘促,為痞滿,為痰涎嘔惡,為泄瀉畏寒,凡脈見細弱,證見虛寒而咳嗽不已者,此等證候,皆不必治嗽,但補其陽而嗽自止,如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大補元煎、六味回陽飲、理中湯,劫勞散之類皆當隨宜速用,不得因循,以致汲深無及也。

舟車丸

  • 1.《古今醫統大全》:「氣上逆而喘促,面目帶浮腫,胸中痞悶者,舟車丸下之。

香薷飲

  • 1.《雜病廣要》:「石頑治幼科汪五符,夏月傷食,嘔吐發熱,顱脹,自利黃水,遍體肌肉捫之如刺,六脈模糊,指下尋之似有如無,足脛不溫。自認陰寒,而服五積散一服,其熱愈熾,昏臥不省,第三日自利不止,而時常譫語,至夜尤甚。乃舅葉陽生,以為傷暑而與香薷飲,遂頭面汗出如蒸,喘促不寧,足冷下逆。

蘇合香丸

  • 1.《仁齋直指方論》:「中滿者,痞滿不食,水氣腫脹,面目俱浮,枳殼散加南木香、大流氣飲、指迷七氣湯、順氣木香散、三和散、五皮散加半夏、茯苓。上氣者,氣逆而上,呼吸喘促,分氣紫蘇湯、蘇子降氣湯,或嚼蘇合香丸以秘傳降氣湯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