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陰寒」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陰寒

陰寒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理狀態,是指人體陽氣不足,陰寒內生所致。陰寒的臨床表現主要有:

  • 畏寒怕冷,四肢冰涼
  • 精神不振,疲倦乏力
  • 食欲不振,腹脹便溏
  • 小便清長,尿量減少
  • 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陰寒的治療方法主要以溫陽散寒為主,常用中藥有附子、乾薑、肉桂、白朮、蒼朮等。

陰寒的預防

陰寒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 飲食宜清淡,不宜過食生冷寒涼之物
  •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如果出現陰寒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四逆湯

  • 1.《類證治裁》:「〔陰寒〕,四逆湯,見一卷暑。
  • 2.《醫法圓通》:「一治腰痛難於轉側。夫腰痛之症,原有數端。今見轉側難者,明是腎藏不溫,陰寒滯於內也。麻黃附子細辛湯力能溫經散寒,故治之而愈。
  • 3.《本草思辨錄》:「諸四逆湯治少陰病而用乾薑,似乾薑亦所以溫下,不知少陰寒甚,必上侮及脾,用附子以斬將搴旗,猶當佐乾薑以儲糧堅壁。理中丸乾薑用三兩,以溫中固乾薑責也。四逆湯乾薑用兩半,以溫少陰有附子任之,乾薑為附子後殿也。更觀腎著湯病屬下焦,而方中有脾藥無腎藥,益以見溫下之必當溫中矣。
  • 4.《醫方集解》:「薛慎齋曰:人知數為熱,不知沉細中見數為寒甚,真陰寒證,脈常有七八至者,但按之無力而數耳,宜深察之)。
  • 5.《醫方考》:「故用甘草、薑、附大熱之劑;申發陽氣,祛散陰寒,能溫經暖肌而回四逆,因以名湯焉。然必涼服者,經曰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是也。否則戴陽者,反增上燥,耳目口鼻皆血者有矣。藥之難用也有如此。
▼ 展開更多

理中湯

  • 1.《類證治裁》:「氣滯兼食者,腹中有一條扛起,利後痛減,脈沉滑,治在消導。香砂枳朮湯加神麯、麥芽,或保和丸。寒氣滯痛,兼脹滿者,治在溫通。排氣飲加砂仁,去澤瀉。胃虛肝乘,吐酸濁者,治在辛泄。吳茱萸湯。傷寒腹急痛,陽脈澀,陰脈弦,治在甘緩。小建中湯。太陰寒痛,自利脈沉,理中湯。
  • 2.《成方切用》:「(仲景),治傷寒太陰病,自利不渴。(王海藏曰,上吐下瀉不止,當渴而反不渴,脈微細而弱者,理中湯主之。三陽傳陰經而下利者,為協熱利。陰寒直中陰經而下利者,為寒利。三陽下利身熱,太陰下利手足溫,少陰厥陰下利身冷,其大較也。下利雖有表症,不可發汗。
  • 3.《傷寒大白》:「大凡濕痛多身重,風痛多身輕,熱痛多身汗,寒痛身多青,飲痛多嘔惡,暑痛多口渴,虛痛多喜按,氣痛多攻注,風火則行走不定,時作時止,風寒則凝住一處,長痛不休,四肢常冷。另有不發熱、脈沉遲、身痛者,此三陰經陰寒身痛也,重則四逆湯,輕則理中湯。
  • 4.《傷寒六書》:「夫陰厥者,因三陰經血分自受寒邪,初病無身熱,無頭疼,就便惡寒,四肢厥冷,直至臂脛以上,過乎肘膝不溫,引衣蜷臥,不渴,兼或腹痛吐瀉,或戰慄,面如刀刮,口吐涎沫,脈沉遲無力。此為陰經直中真陰寒證,不從陽經傳入,謂之陰厥也,輕則理中湯,重則四逆湯溫之,勿令誤也。
  • 5.《症因脈治》:「【寒瀉之治】三陰寒瀉,理中湯、四逆湯、真武湯主之。寒傷三陽熱瀉,應解表,太陽,羌活湯;陽明,葛根湯;少陽,小柴胡湯。應清熱者,葛根黃芩黃連湯、黃芩湯主之。
▼ 展開更多

平胃散

  • 1.《類證治裁》:「其蓖麻子研塗頂心,腸可吸入法,殊不效驗。然後半坐,以軟布抵之。內服舉元煎。若胎死腹中,須驗產母舌青黑,爪青紫,口沫,腹陰寒而氣穢,急用平胃散加朴硝。若胎死久幹著背者,葵子阿膠滑之。胎衣不下,先用軟帛繫住臍帶,乃斷兒臍帶,勿令血入衣中。脹而難下,內服回生丹,或牛膝湯。
  • 2.《保命歌括》:「錢氏云:氣鬱者,胸脅疼痛,脈沉而澀,宜沉香降氣湯為主治加郁藥。濕鬱,周身走痛,或關節疼痛,遇陰寒則發,脈沉而緩,宜平胃散主治。熱鬱者,瞀悶尿赤,脈沉而數,宜黃連解毒湯。痰鬱者,動則喘息,寸脈沉而弦滑,宜二陳湯為主治。血鬱者,四肢無力,能食便紅,脈沉而芤結,宜四物湯為主治。

小建中湯

  • 1.《皇漢醫學》:「又同書小建中湯條曰:「此方治陰寒陽衰之虛勞,正與陰虛火旺之病相反。庸醫誤治,害人甚多。此處咽乾口燥者,乃非由津液少而有火也。」
  • 2.《成方切用》:「按補血湯黃耆五倍於當歸,而云補血,即此義。)亦治傷寒汗後身痛,表虛惡寒,脈遲弱者。(身痛,乃六經俱有之證。有表,有里,有寒,有熱,有風,有濕。陽證身痛,但拘急。陰寒身痛,體勢沉重,宛如被杖。以此別之,此證因過汗耗損陽氣,血少不能榮養筋骨,故痛。
  • 3.《醫方論》:「肝木太強,則脾土受制。脾陽不運,虛則寒生,陰氣日凝,陽氣日削,故見腸鳴、泄瀉、腹痛等症。小建中湯之義,全在抑木扶土。當從吳氏之說,用肉桂而不用桂枝。肉桂溫里,桂枝解表,用各有當也。且肉桂性能殺木,合芍藥以制肝,又用薑、棗、甘草、飴糖之甘溫以補脾,斯中州之陽氣發舒,而陰寒盡退矣。
  • 4.《醫方集解》:「昂按:補血湯黃耆五倍於當歸,而云補血,即此義);亦治傷寒汗後身痛,表虛惡寒,脈遲弱者(身痛乃六經俱有之證,有表、有里、有寒、有熱、有風、有濕。陽證身痛,但拘急、身不能轉側;陰寒身痛,體勢沉重,宛如被杖,以此別之。
  • 5.《傷寒恆論》:「【鄭論】,按陽脈澀者,陽虛也,陰脈弦者,陰盛也,法宜扶陽祛陰。若腹中急痛,則為陰寒阻滯,小建中湯力弱,恐不能勝其任。余意當以吳萸四逆湯,小柴胡湯更不能也。
▼ 展開更多

甘草湯

  • 1.《皇漢醫學》:「此下脈證非為青龍而發,蓋其飲之所在,不僅上焦,即中下焦亦有所瀦,而更於他處或有所挾,今服湯後支飲雖散,而他證續見者也。寸脈沉,尺脈微者,魏氏曰:『寸脈沉,支飲有窠囊,欲去之而不能盡去也。尺脈微者,正陽虛於下,而陰寒之氣,斯厥逆而上奔也。』此解似佳。
  • 2.《經方例釋》:「〔成注〕甘草湯主少陰客熱咽痛,桔梗湯主少陰寒熱相搏咽痛。
  • 3.《金鏡內臺方議》:「議曰:甘草湯治少陰客熱也,桔梗湯治少陰寒熱相搏也;半夏散及湯治少陰客寒也。三者皆主咽痛,各分所用也。此以半夏為君,桂枝為臣,辛以散之也。甘草為佐使,甘以緩之也。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 1.《皇漢醫學》:「《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治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之屬陰寒者。一人常苦陰囊冷,時精汁自出者,此方為丸藥,長服而愈。」

麻黃附子細辛湯

  • 1.《經方實驗錄》:「_曹穎甫曰_,手足厥,但欲寐,全是少陰寒證,以太陽寒水陷入少陰,故宜麻黃附子細辛湯,而於水腫一證尤宜。
  • 2.《醫法圓通》:「一治腰痛難於轉側。夫腰痛之症,原有數端。今見轉側難者,明是腎藏不溫,陰寒滯於內也。麻黃附子細辛湯力能溫經散寒,故治之而愈。

烏梅丸

  • 1.《醫法圓通》:「一治腹痛、飲冷。夫腹痛、爪甲青,明是厥陰陰寒之氣阻其真陽運行之機,邪正相攻,故見腹痛。既云寒邪,何得飲冷,必是陰極陽生,見此寒熱錯雜。烏梅丸寒熱並用,故治之而愈。
  • 2.《長沙方歌括》:「論云。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此厥陰病之提綱也。經云。厥陰之上。風氣主之。中見少陽。是厥陰以風為本。以陰寒為標。而火熱在中也。至厥陰而陰已極。故不從標本而從於中治。沈堯封云。此厥陰證之提綱也。

白頭翁湯

  • 1.《成方切用》:「(仲景),治傷寒熱利下重,欲飲水者。(陽熱之利,與陰寒不同。陰利宜理中四逆溫臟,陽利糞色必焦黃,熱臭,便出作聲,臍下必熱,宜涼藥。)

吳茱萸湯

  • 1.《醫方集解》:「治陽明證食谷欲嘔,若得湯反劇者,則屬上焦(食谷欲嘔,胃寒也,得湯反劇,則為太陽熱嘔矣);少陰證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吐則耗陽,利則損陰。厥冷者,陰寒氣甚;煩躁者,陽氣內爭);厥陰證乾嘔吐涎頭痛(厥陰之脈夾胃,乾嘔吐沫,裡寒內格也;厥陰之脈上巔,頭痛,寒氣上逆也。
  • 2.《成方切用》:「腎中之陰氣上逆,將成危候。(腎中陰盛,上格乎陽,而為吐逆。)故用吳茱散寒下逆,人參薑棗助陽補土,使陰寒不得上干,溫經而兼溫中也。(吳茱為厥陰本藥,故又治肝氣上逆,嘔涎頭痛。)
  • 3.《隨息居重訂霍亂論》:「治少陰吐利,厥逆煩躁,及厥陰寒犯陽明,食谷欲嘔。
  • 4.《醫學摘粹》:「三陰有吐利手足厥之煩躁,謂之在陰,四逆輩證也。諸煩無論汗吐下之前後,但大便不硬者,以竹葉石膏、溫膽、梔子豉等湯主治。便硬者,量其熱之淺深,以白虎、三承氣湯主治。躁同三陰證見者,便屬陰寒,宜四逆、理中、吳茱萸湯主治。
  • 5.《辨舌指南》:「《舌鑑》:舌色青滑,乃直中腎、肝陰證陰寒之象,急宜吳茱萸湯、四逆湯溫之,再加化痰之品。外證若見面青唇紫,男子囊縮,婦人乳縮,厥逆筋急,直視等症,厥陰敗症也,不治。

真武湯

  • 1.《成方切用》:「(背為胸中之腑,諸陽受氣於胸中,轉行於背。背為陽,腹為陰。陽氣不足,陰氣內盛,則背為之惡寒。若風寒在表而惡寒,則一身盡寒矣。又有陰氣不足,陽氣乘虛內陷陰中。表陽新虛,背微惡寒者。經所謂傷寒無大熱,口渴心煩,背微惡寒者是也,白虎加人參湯主之。一為陰寒內盛,一為陽氣內陷,何以別之。
  • 2.《醫方集解》:「故用參附助陽而勝腎寒,加芍藥斂陰以為陽之附也);及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背惡寒者(背為胸中之府,諸陽受氣於胸中,轉行於背,背為陽,腹為陰,陽氣不足,陰寒內盛,則背為之惡寒。若風寒在表而惡寒,則一身盡寒矣。昂按:背為太陽部分,然少陰腎脈亦貫脊,與太陽相表裡。
  • 3.《症因脈治》:「【寒瀉之治】三陰寒瀉,理中湯、四逆湯、真武湯主之。寒傷三陽熱瀉,應解表,太陽,羌活湯;陽明,葛根湯;少陽,小柴胡湯。應清熱者,葛根黃芩黃連湯、黃芩湯主之。
  • 4.《醫學芻言》:「_臍下痛_,臍下寒痛乃腎陽虛而陰寒凝結,宜真武湯,或桂枝茯苓湯。又有火痛者,必小便不利,或小便點滴脹痛,宜五苓散送下通關丸;大便不通者,宜下之。
  • 5.《增訂通俗傷寒論》:「此皆仲景治陰水症加減之成法,學者須知同一真武湯,一治少陰誤汗亡陽,一治少陰寒水洋溢。同而不同有如此,始可以用仲景之經方。
▼ 展開更多

大青龍湯

  • 1.《傷寒尋源》:「此即合麻桂二方。去芍藥而加石膏也。按桂枝主風傷衛。麻黃主寒傷營。此則傷風見寒。傷寒見風。主大青龍。方中行喻嘉言皆以此分為三大綱。疏太陽上中下三篇。程郊倩謂本論太陽煩躁一條。系寒溫雜邪。溫得風而陽熱化氣。陰寒在表。郁住陽熱之氣在經。而生煩熱。熱則並擾其陰而作躁。

大建中湯

  • 1.《目經大成》:「陽氣藏於土木,會於頭。陽虛適風邪中之,故發痛。誤攻與散,陰寒之氣,覆逆而上衝,故轉甚而不可觸近。乃用椒,姜之辛熱逐冷散逆;參、糖之甘溫,回陽補土,則中氣大建而風痛頓除。
  • 2.《金匱方歌括》:「受業林禮豐按。胸為陽氣出入之位。師云心胸中大寒者。胸中之陽不宣。陰寒之氣從下而上也。痛者。陰寒結聚也。嘔者。陰寒犯胃也。不能食腹中滿者。陰寒犯脾也。上衝皮起出見有頭足者。陰寒橫逆於中也。上下痛而不可觸近者。是寒從下上。徹上徹下。充滿於胸腹之間。
  • 3.《退思集類方歌注》:「大建中湯建中陽,(大建中臟之陽,以勝上逆之陰。)蜀椒乾薑(溫中散寒)參飴糖。(建立中氣)心胸大寒痛嘔吐,不能飲食腹滿膨,(陰寒氣盛,中土無權。)上衝皮起有頭足,(陰凝成象)痛不可近此能攘。
  • 4.《退思集類方歌註》:「大建中湯建中陽,(大建中臟之陽,以勝上逆之陰。)蜀椒乾薑(溫中散寒)參飴糖。(建立中氣)心胸大寒痛嘔吐,不能飲食腹滿膨,(陰寒氣盛,中土無權。)上衝皮起有頭足,(陰凝成象)痛不可近此能攘。

小青龍湯

  • 1.《張卿子傷寒論》:「下之虛其里。汗之虛其表。既下又汗。則表裡俱虛。陽王於晝。陽欲復。虛不勝邪。正邪交爭。故晝日煩躁。不得眠。夜、陰王。陽虛不能與之爭。是夜則安靜。不嘔不渴者。里無熱也。身無大熱者。表無熱也。又無表證而脈沉微。知陽氣大虛。陰寒氣勝。與乾薑附子湯退陰復陽。
  • 2.《傷寒尋源》:「按大青龍發汗以除陽熱。猶龍之乘雲上天而布甘霖。小青龍逐水以散陰寒。猶龍之翻波逐浪而歸江海。制方之妙。亦猶龍之變化而不可測乎。
  • 3.《景岳全書》:「若時行風邪在肺,咳嗽喘急多痰,而陰寒氣甚,邪不易解者,宜小青龍湯,或消風百解散,或金沸草散。若傷風初感,寒熱往來,涕唾稠黏,胸膈不快,咳嗽多痰者,參蘇飲。若傷風頭痛,鼻塞聲重,咳嗽者,《局方》神朮散,或川芎茶調散。若感風兼濕,而頭目不清,鼻塞聲重者,宜沖和散。
  • 4.《醫學衷中參西錄》:「蓋細辛人皆知為足少陰之藥,故傷寒少陰證多用之,然其性實能引足少陰與手少陰相交,是以少陰傷寒,心腎不交而煩躁者宜用之,又能引諸藥之力上達於腦,是以陰寒頭疼者必用之,且其含有龍腦氣味,能透發神經使之靈活,自能發動肺葉闟闢之機使靈活也。
  • 5.《奉時旨要》:「治法:凡傷風咳嗽多痰,或喘嘔者,六安煎加減為最妙;兼發熱者,柴陳煎;寒熱痰多,胸膈不快者,參蘇飲;頭痛、鼻塞、聲重者,用神朮散,若風寒外閉,肢節疼痛,內有伏火者,局方羌活散;若時行風邪,陰寒氣甚者小青龍湯;衰弱陰虛者,金水六君煎;入太陽經見症者,桂枝湯,或加味香蘇散亦可。

小柴胡湯

  • 1.《傷寒尋源》:「即本方之加芍藥是也。後人執藥治病。遂謂芍藥能止腹痛。試思太陰寒濕之證。芍藥宜之乎。熱發大實痛之證。芍藥宜之乎。殊不知陽邪陷里。本方中自有柴胡人參生薑半夏。已足以升舉陽氣。而理脾胃之困。但加芍藥以約陰。則邪返於陽而陰亦安。不除痛而痛自止。仍不離和解之法也。
  • 2.《傷寒括要》:「謂之守株待兔。倘太陽之表熱。及陽明之標熱。豈此湯所能治乎。若夫陰寒假熱。足冷脈沉者。投以此湯。立致危殆矣。嗟乎。人命至重。冥報難逃。後之學者須詳審經症。有是疾。則用是方。萬勿蹈此陋轍也。

五苓散

  • 1.《傷寒括要》:「小腹痛。小水自利。膀胱血結。其人如狂。(桃仁承氣湯)太陰身黃。小腹滿。小便難。(五苓散)陰寒。小腹滿痛。(茱萸四逆湯甚者灸關元)厥冷。脈沉小。腹滿痛。冷結膀胱。(四逆湯)生薑搗去汁。炒熱揉熨。或滿或痛。或痰或食。或寒或氣。俱用此法。神良。
  • 2.《醫學入門》:「有陰寒濕腫痿弱者,五苓散加茴香,或八味丸;腎大如斗者,荔核散;上熱下虛,玉莖腫痛者,清心蓮子飲;陰腫大如升核者,用馬鞭草搗爛塗之,或乾地龍為末,雞子清調敷,囊軟者可治。婦人陰腫便秘,枳橘熨。
  • 3.《濟陽綱目》:「腫痛者,用小茴、全蠍、穿山甲、木香等分為末,每二錢,空心酒下。有陰寒濕腫痿弱者,五苓散加茴香或八味丸。腎大如斗者,荔枝散。上熱下虛,玉莖腫痛者,清心蓮子飲。陰腫大如升核者,用馬鞭草搗攔塗之,或乾地龍為末,雞子清調敷,囊軟者可治。婦人陰腫、便秘,枳,橘熨。

四逆散

  • 1.《張卿子傷寒論》:「論云。四肢者。諸陽之本。陽氣不足。陰寒加之。陽氣不相順接。是致手足不溫而成四逆。此湯中發陽氣。走散陰寒。溫經暖肌。故以四逆名。此奇制之大劑也。四逆屬少陰。少陰者腎也。腎肝位遠。非大劑不能達。內經曰。遠而奇偶。制大其服。此之謂也。
  • 2.《傷寒括要》:「主少陰病。四逆。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者。按少陰用藥。有陰陽之分。如陰寒而四逆者。非姜附不能療也。此症雖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頭微溫。或脈不沉微。乃陰中涵陽之症。此惟氣不宣通。乃為逆冷。故以柴胡涼表。芍藥清中。此本肝膽之劑。
  • 3.《景岳全書》:「星香湯(和二四三,痰氣厥),四逆湯(熱十四,寒厥),沉香桂附丸(熱百十一,厥冷),三建湯(熱四二,陰寒),姜附湯(熱三二,厥冷轉筋),附子理中湯(熱二,虛寒),大已寒丸(熱百七十,中寒),養正丹(熱一八八,痰厥不降),四逆散(散二八,熱厥)
  • 4.《成方便讀》:「四逆散,炙甘草,枳實,柴胡,芍藥,上四味各等分,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治少陰病陽邪傳裡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等證。夫少陰病而見四肢厥冷,似乎直中陰寒之證。然直中陰寒者,決無許多或然之證。因寒屬陰而熱屬陽,陽主動而陰主靜也。

半夏瀉心湯

  • 1.《傷寒纘論》:「以大黃芩連滌除胃中之邪熱。即以附子溫散凝結之陰寒一舉而寒熱交結之邪盡解。詎知後人曰睹其方而心眩也。

附子理中湯

  • 1.《周慎齋遺書》:「一婦痢疾身熱,作真痢治,遂煩躁。用附子一錢,白朮、炮姜各一錢,甘草五分,愈。夫身熱者,陽浮於外也;煩躁者,陰盛於內而格陽也。附子理中湯回陽於命門,逐陰寒於外也,所以甚效。
  • 2.《續名醫類案》:「李北川仲夏患腹痛吐瀉,兩手足捫之則熱,按之則冷。(外假熱,內真寒之證。)其脈輕診則浮大,重診則微細。(外假熱,內真寒之脈。)此陰寒之證也,急服附子理中湯,不應,仍服至四劑而愈。
  • 3.《醫效秘傳》:「若陰寒入里而腹痛,則痛無休時,常欲作利,當以熱劑溫之,如附子理中湯之類。若燥屎,譫語,不大便,腹滿而痛者,宜以藥下之,如承氣湯之類。
  • 4.《醫效秘傳》:「若誤認為寒而用熱藥,則殺人於俄頃矣。宜承氣湯、白虎湯、大柴胡湯。若真是陰寒而厥者,則宜附子理中湯。陰衰熱厥,宜滋陰以制火。又有火鬱脾土之中,手足熱甚者,東垣升陽散火湯所由設也。
  • 5.《傷寒六書》:「六七日,邪傳厥陰肝,煩渴囊縮,舌卷耳聾,身不熱,大便閉,按至筋骨之間,脈實弦而有力,正用承氣下之。此邪從三陽傳入三陰,外有厥冷,內有邪熱耳。如脈微而無力,腹痛自利,不渴,四肢厥冷,怕寒者,真陰寒證也,附子理中湯溫之。口中出沫流涎者,亦寒也,茱萸理中湯主之。
▼ 展開更多

麻黃升麻湯

  • 1.《長沙方歌括》:「張令韶曰。傷寒六七日。乃由陰出陽之期也。粗工以為大熱不解而大下之。虛其陽氣。故寸脈沉遲。手足厥逆也。下為陰。下部脈不至。陰虛不能上通於陽也。咽喉不利吐膿血。陽熱在上也。泄利不止。陰寒在下也。陰陽兩不相接。故為難治。與升麻、麻黃、桂枝以升陽。而復以茯苓、白朮、乾薑調其下利。

麻黃湯

  • 1.《醫門棒喝》:「升浮之力有厚薄,則入於人身,有淺深不同,故有入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經之分。沉降之力有輕重,故或入於腑,或入於臟之不一。是故升浮而兼溫熱,則走表力猛,而發泄。此麻黃湯,所以能治陰寒外閉也。沉降而兼寒涼,則走里迅急,而通利。此承氣湯,所以能破邪熱內結也。

桂枝湯

  • 1.《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不嘔則不傳也,故用桂枝湯解肌表之陽邪,而與發汗驅出陰寒之法,迥乎角立也。

八味地黃丸

  • 1.《醫宗說約》:「去皮臍切片,再用童便煮一日,取起曬乾),厚肉桂(去粗皮,二兩),(以上八味名八味地黃丸,兼補命門相火,去陰寒壯陽道;去附子加五味子二兩,名加減八味丸,生津止渴,引火歸原,虛而微寒者用之),牛膝肉(酒淨,二兩),車前子(炒,二兩。)

四物湯

  • 1.《成方便讀》:「本方合四君子,名八珍湯。治氣血兩虛,將成虛損之證。細閱方意,止能調理尋常一切氣血不足之證,若真正氣血大虛,陰陽並竭之證,似又不宜再以歸、芎之辛散擾陰,地、芍之陰寒礙陽耳。
  • 2.《校注醫醇賸義》:「救脾者必本於陽氣,氣主呴之,主上升,虛則下陷,當舉而升之。近人治虛勞,不是以四物湯加知母、黃柏,就是以大造丸用龜版、黃柏,一派陰寒腥濁性味,將置脾胃生長之氣於何地,不是在補養氣血,而是在敗壞氣血。因立兩法以救其弊。

芍藥甘草湯

  • 1.《尚論後篇》:「本脈浮而症見汗出、心煩、微寒、腳攣之候,才服桂枝湯,即便厥冷、咽乾、煩躁、吐逆者,乃陽虛而陰獨盛也。先與甘草乾薑湯,以復其陽,俟厥愈足溫,更與芍藥甘草湯,行陰寒凝滯之血,以伸其腳。若陽虛陰盛,其變愈大者,但用四逆湯,以溫經回陽,而不兼陰為治也。

當歸四逆湯

  • 1.《證治彙補》:「當歸四逆湯(寶鑑),治疝氣屬陰寒者。
  • 2.《證治匯補》:「當歸四逆湯(寶鑑),治疝氣屬陰寒者。
  • 3.《得心集醫案》:「初起者,多腹痛,嘔惡,發熱惡寒之候,給以藿香正氣散,加附桂溫中而通陽;有陰寒極甚,而格藥不入者,與之白通湯,加豬膽汁,引導而通陽;有陰寒入於血脈,厥逆無汗者,投以當歸四逆湯,加附子、吳萸,溫經而通陽。種種治法,隨症而施。匝月以來,雖皆安好,然愈而復發,病風尚熾,細揣必有其故。

茵陳五苓散

  • 1.《醫醫偶錄》:「黃疸者,土為濕制,有陰寒之象,熏黃色黯,茵陳五苓散主之。

黃連阿膠湯

  • 1.《醫宗說約》:「身發熱痢膿血,莫作陰寒漏底說,溫熱積中成下痢,黃連阿膠湯可絕。

通脈四逆湯

  • 1.《感症寶筏》:「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冷、脈微欲絕(陰寒盛於內也)、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赤色(格陽於外,鬱而在表也),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寒鬱其陽,則脈伏不出),通脈四逆湯主之。
  • 2.《醫學衷中參西錄》:「太陽篇四逆湯中乾薑兩半,以治汗多亡陽之證。至通脈四逆湯藥味同前,惟將乾薑加倍,蓋因寒盛脈閉,欲借辛熱之力開凝寒以通脈也。面赤者加蔥九莖(權用粗蔥白切上九寸即可),蓋面赤乃陰寒在下,逼陽上浮,即所謂戴陽證也。加蔥以通其上下之氣,且多用同於老陽之數,則陽可下歸其宅矣。

甘草乾薑湯

  • 1.《尚論後篇》:「本脈浮而症見汗出、心煩、微寒、腳攣之候,才服桂枝湯,即便厥冷、咽乾、煩躁、吐逆者,乃陽虛而陰獨盛也。先與甘草乾薑湯,以復其陽,俟厥愈足溫,更與芍藥甘草湯,行陰寒凝滯之血,以伸其腳。若陽虛陰盛,其變愈大者,但用四逆湯,以溫經回陽,而不兼陰為治也。

乾薑附子湯

  • 1.《傷寒直指》:「既下又汗,則表裡俱虛。陽旺於晝,陽欲復,虛不能勝邪,正邪交爭,故晝日煩躁不得眠。陰旺於夜,陰旺,陽虛不能與之爭,是夜安靜。不嘔不渴者,里無熱也。又無表證而脈沉微,知陽氣大虛,陰寒氣勝,與乾薑附子湯,退陰復陽。健按:下後亡陰,而復汗奪其血,此營氣大虛,衛氣孤立之候也。

越鞠丸

  • 1.《目經大成》:「越鞠者,發越鞠郁之義。夫水火平,氣血榮。氣血布,臟腑治。不平不榮,不布不治,是謂之郁。胸膈痞悶,飲食不消,脈大緊數莫辨,曰氣鬱。周身痛,或關節痠痛,遇陰寒即發,脈緩小,曰濕鬱。喜咳氣短,脈沉滑,曰痰鬱。昏瞀,身時熱,便赤,脈沉數,曰熱鬱。四肢無力,月經失常,脈澀,曰血鬱。
  • 2.《成方切用》:「濕鬱者,周身痛,或關節痛,遇陰寒即發。痰鬱者,動則氣喘,脈沉滑。熱鬱者,昏瞀便赤,脈沉數。血鬱者,四肢無力,能食。食鬱者,噯酸腹飽,不能食。)
  • 3.《祖劑》:「即越鞠丸、無神麯、山梔合二陳湯、白朮、厚朴、羌、獨活治因雨露所襲,或嵐氣所侵,或坐臥濕地,或汗出衣衫皆為濕鬱,其狀身重而痛,倦怠嗜臥,遇陰寒則發,脈沉而細緩者是也。
  • 4.《醫方集解》:「當降者不得降,當變化者不得變化,所以傳化失常而病見矣。氣鬱者,胸膈痛;濕鬱者,周身痛,遇陰寒即發;痰鬱者,動則氣喘,寸口沉滑;熱鬱者,昏瞀便赤,脈沉數;血鬱者,四肢無力,能食;食鬱者,噯酸腹飽,不能食,寸口緊盛。經曰: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

槐花散

  • 1.《醫方論》:「槐花散,寒涼太過,腸風下血,中氣必虛,再用陰寒,血更凝結。方中去柏葉,加參、朮、當歸、陳皮、甘草,庶有瘳乎?

白通湯

  • 1.《醫方論》:「少陰病,下利脈微。服白通湯後,利不止,厥逆無脈,此為陰寒過甚,陽氣將絕之候。加人尿、豬膽汁者,以類相從之義也。服後脈暴出,則陽氣盡泄,孤立無依,故隨脫而死。脈微續者,陽氣漸回,以次可復,故得生。外用蔥艾熨灸氣海、關元。表裡通陽,亦為善策。
  • 2.《醫方考》:「少陰屬腎,水臟也,得天地閉藏之令,主禁固二便,寒邪居之,則病而失其體矣,故下利。蔥白,所以通陽氣也;薑、附,所以散陰寒也。是方也,能散陰而通陽,故即蔥白而名曰白通。
  • 3.《目經大成》:「少陰腎,冬令也,主天地閉藏。寒邪客之,則陰道不固而下利,利下陽氣暗泄,故脈沉濡,目盲。乃用蔥白以通陽氣,乾薑、附子以散陰寒。寒散陽復,通者塞而塞者通矣。可即蔥而名白通。
  • 4.《張卿子傷寒論》:「內經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蔥白之辛。以通陽氣。乾薑附子之辛。以散陰寒。
  • 5.《傷寒括要》:「主少陰下利脈微者。內經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蔥白之辛。以通陽氣。姜附之辛。以散陰寒。
▼ 展開更多

蛇床子散

  • 1.《本草思辨錄》:「蛇床子散亦坐藥也,彼治陰寒但任蛇床子,佐白粉為以柔濟剛;此治白物但任礬石,佐杏仁為以潤濟燥。杏仁潤而不膩,不致減礬石之力則有之,若云協以散結,豈仲聖意哉。

桃花湯

  • 1.《皇漢醫學》:「錢氏曰:「見少陰證下利者,為陰寒之邪在裡,濕滯下焦,大腸受傷也。故皮折血滯,變為膿血,滑利下脫,故以溫中固脫之桃花湯主之。」
  • 2.《張卿子傷寒論》:「吐利手足厥冷。則陰寒氣甚。煩躁欲死者。陽氣內爭。與吳茱萸湯。助陽散寒。

麻黃附子甘草湯

  • 1.《經方實驗錄》:「_曹穎甫曰_,手足厥,但欲寐,全是少陰寒證,以太陽寒水陷入少陰,故宜麻黃附子細辛湯,而於水腫一證尤宜。

普濟消毒飲

  • 1.《增訂葉評傷暑全書》:「《內經》云:熱勝則腫。又曰:春氣者病在頭。《難經》云:蓄則腫熱,砭射之也。蓋取其易散故也。遂於腫上,約五十餘刺,其血紫黑,如露珠之狀,頃時腫痛消散。又於氣海中,大艾炷灸百壯,乃助下焦陽虛,退其陰寒,次三里二穴,各灸三七壯,治足胻冷,亦引導熱氣下行故也。遂處一方,名曰既濟解毒湯。

二陳湯

  • 1.《祖劑》:「即越鞠丸、無神麯、山梔合二陳湯、白朮、厚朴、羌、獨活治因雨露所襲,或嵐氣所侵,或坐臥濕地,或汗出衣衫皆為濕鬱,其狀身重而痛,倦怠嗜臥,遇陰寒則發,脈沉而細緩者是也。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

  • 1.《張卿子傷寒論》:「下利陰寒之疾。反大熱者逆。有微熱而渴。裡氣方溫也。經曰。諸弱發熱。脈弱者。陽氣得復也。令必自愈。
  • 2.《傷寒尋源》:「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連黃芩人參主之。按此證系陰格於內。拒陽於外。以乾薑開通陰寒。芩連泄去陽熱。復以人參鼓助胃氣。並可助乾薑之辛溫。衝開陰邪。俾格開而吐自止。
  • 3.《感症寶筏》:「厥陰寒格,醫復吐下之,食入口即吐(病人本自虛寒,醫復吐下之,兩寒格拒,食入即吐而為寒格),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此方用瀉心湯之半以開寒格)。此寒格於下,拒熱於上,故格拒不納,芩、連以清上熱,乾薑以開寒格,因誤治以虛中氣,故用人參助乾薑,以壯胃陽而開陰格。
  • 4.《感症寶筏》:「厥陰寒格(寒熱格拒上中二焦),醫復吐下之,致食入即吐,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主之(醫不顧其寒熱虛實,而復吐之下之,遂至兩寒格拒,食入即吐。與此湯開其寒格,而清中焦之熱,以兼補裡虛也)。此陰格於下、拒陽於上而為吐,故用芩連之苦寒以泄熱,乾薑之辛溫以通寒格。

暖肝煎

  • 1.《成方切用》:「治肝腎陰寒,小腹疼痛等證。
  • 2.《筆花醫鏡》:「暖肝煎,治肝腎陰寒。小腹疼痛疝氣。
  • 3.《婦人規》:「_暖肝煎_(見《新方八陣·熱陣》)治肝腎陰寒,小腹疼痛疝氣等證。
  • 4.《靈驗良方彙編》:「_暖肝煎_,治肝腎陰寒,小腹疼痛,疝氣等症。
  • 5.《醫醫偶錄》:「_暖肝煎_,治肝腎陰寒,小腹疼痛,疝氣。
▼ 展開更多

香砂六君子湯

  • 1.《新訂痘疹濟世真詮》:「痘後忽嘔吐清水,不思飲食,喜飲滾水,此內虛寒也,宜香砂六君子湯,加以畏寒冷逆瀉泄,尤為少陰寒證,若用升消平胃,不可救矣。

大黃附子湯

  • 1.《金匱方歌括》:「尤在涇云。陰寒成聚。非溫不能已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結。故曰陰寒聚結。宜急以溫藥下之。
  • 2.《退思集類方歌注》:「」又云:「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便難,兩脅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溫藥服之。」又曰:「寸口脈弦者,即脅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惡寒也。」合三條觀之,見脅下偏痛,脈弦緊,為陰寒成聚;大便難,發熱惡寒,為陽氣被郁。故以附子破陰寒,細辛散浮熱,大黃通便難,共成溫下之功。
  • 3.《退思集類方歌註》:「」又云:「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便難,兩脅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溫藥服之。」又曰:「寸口脈弦者,即脅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惡寒也。」合三條觀之,見脅下偏痛,脈弦緊,為陰寒成聚;大便難,發熱惡寒,為陽氣被郁。故以附子破陰寒,細辛散浮熱,大黃通便難,共成溫下之功。
  • 4.《成方便讀》:「大黃附子湯,大黃(三兩),附子(三枚),細辛(二兩),治脅下偏痛,發熱,其脈弦緊。此陰寒成聚,偏著一處,雖有發熱,亦是陽氣被郁所致。是以非溫不能散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積,故以附子、細辛之辛熱善走者搜散之,而後大黃得以行其積也。

大半夏湯

  • 1.《三家醫案合刻》:「再診,陰寒盤踞少腹,非純陽剛劑,直入堅冰之地,陰凝不解。此如亞夫之師,從天而降也。醫易腎氣湯,陰多陽少,立見病加,反至不食,藥不對症。仿通脈四逆湯法。

烏頭桂枝湯

  • 1.《金匱方歌括》:「診其脈弦細芤遲。余思良久。方覺陰寒精自出句。生二癰者。乃陰寒聚結也。治之非大溫大毒之品不能散陰寒之結。非大補元氣不能勝陰邪之毒也。後用四逆、白通理中、建中等湯數服。病症漸漸而瘥。此足見長沙之法。運用無窮。願後之學者。深思而自得焉可。

烏頭赤石脂丸

  • 1.《金匱方歌括》:「歌曰,徹背徹胸痛不休。(前言心痛徹背。尚有止息之時。今則陰寒極而痛極矣。)陽光欲熄實堪憂。(非薤白之類所能治也。)烏頭一分五錢附。赤石椒姜一兩求。

甘草附子湯

  • 1.《傷寒括要》:「小便不利。(小柴胡湯)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身重。(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少陰小便不利。大便自利。腹痛。四肢沉重。有水氣也。(真武湯)厥陰小便不利。關節疼痛。汗出惡風。身腫者。屬風濕。(甘草附子湯)厥陰少陰寒閉。或灸氣海。或行蔥熨法

半夏散及湯

  • 1.《退思集類方歌注》:「蓋陰寒之氣上逆,濁痰痹阻咽喉,故用半夏之辛溫,豁其痹阻之痰濁,桂枝之辛熱,散其上逆之陰寒,緩以甘草之甘平,和以白飲之穀味,使少陰之邪由經脈而出肌表,悉從太陽開發,則桂枝、半夏治咽痛,庶無劫液之虞。)
  • 2.《退思集類方歌註》:「蓋陰寒之氣上逆,濁痰痹阻咽喉,故用半夏之辛溫,豁其痹阻之痰濁,桂枝之辛熱,散其上逆之陰寒,緩以甘草之甘平,和以白飲之穀味,使少陰之邪由經脈而出肌表,悉從太陽開發,則桂枝、半夏治咽痛,庶無劫液之虞。)

大陷胸丸

  • 1.《退思集類方歌注》:「)水結胸中治亦同。(結胸本無他物,熱與水氣結也。)項若強如柔痙狀,更加葶杏蜜丸攻。(名大陷胸丸,結胸項強,邪據太陽之高位矣,故於前方加葶藶、杏仁,從高陷下其邪。蜜丸者,欲其緩攻於下也。)此泄水邪並熱實,(此陷胸湯丸之總訣)太陰寒實勿相蒙。(寒實結胸,治宜溫下,誤服寒藥則死。
  • 2.《退思集類方歌註》:「)水結胸中治亦同。(結胸本無他物,熱與水氣結也。)項若強如柔痙狀,更加葶杏蜜丸攻。(名大陷胸丸,結胸項強,邪據太陽之高位矣,故於前方加葶藶、杏仁,從高陷下其邪。蜜丸者,欲其緩攻於下也。)此泄水邪並熱實,(此陷胸湯丸之總訣)太陰寒實勿相蒙。(寒實結胸,治宜溫下,誤服寒藥則死。

附子湯

  • 1.《傷寒括要》:「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背惡寒者。當灸。此湯主之。背者。胸中之府。諸陽受氣於胸中。而轉行於背。內經曰。背為陽。腹為陰。陽氣不足。陰寒氣盛。則背惡寒。若風寒在表而惡寒者。則一身盡寒矣。但背惡寒者。陰盛可知已。或乘陰氣不足。陽陷陰中。表陽新虛。
  • 2.《張卿子傷寒論》:「王宇泰云。背惡寒者。陰寒氣盛。此條是也。又或陽氣內陷。有背微惡寒者。經所謂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是也。一為陰寒氣盛。一為陽氣內陷。當於口中潤燥辨之。
  • 3.《醫權初編》:「直中陰寒之症,仲景用附子湯,內用白芍、茯苓,懼陰竭陽無所附,取其生津液,且製附子之烈。予意此症血必凝結,與其用芍藥之酸寒,茯苓緩降,莫若用牛膝之寒而散血,且速入肝腎,又兼製附子之烈,豈不一物三擅其長乎?凡產後血痛,用附、桂、薑、吳,皆當加入牛膝、乳、沒,予每加入此等症內甚效。
  • 4.《傷寒恆論》:「【鄭論】,按背惡寒,口中和,證似太陽,而非少陰,何也?太陽行身之背,惡寒乃太陽提綱,此以為少陰者,太陽底面即是少陰,少陰寒甚,溢於太陽地面,故惡寒而見於背,是亦裏病及表之驗也,故灸之,主以附子湯,皆是助陽祛陰之意也。
  • 5.《丹溪手鏡》:「陰寒氣盛,陽氣不足則口中和也,處以附子湯。

苦酒湯

  • 1.《張卿子傷寒論》:「甘草湯。主少陰客熱咽痛。桔梗湯。主少陰寒熱相搏咽痛。半夏散及湯。主少陰客寒咽痛也。

桔梗湯

  • 1.《齊氏醫案》:「長沙公曰:少陰客熱咽痛,甘草湯。少陰寒熱相搏,桔梗湯。少陰客寒咽痛,半夏散及湯。少陰病,咽中生瘡,不能言語,聲不出者,苦酒湯。
  • 2.《醫學綱目》:「〔成〕甘草湯主少陰客熱,咽痛。桔梗湯,主少陰寒熱相搏,咽痛。半夏散及湯,主少陰客寒咽痛。少陰病,咽中生瘡,不能言語,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 3.《金鏡內臺方議》:「議曰:甘草湯治少陰客熱也,桔梗湯治少陰寒熱相搏也;半夏散及湯治少陰客寒也。三者皆主咽痛,各分所用也。此以半夏為君,桂枝為臣,辛以散之也。甘草為佐使,甘以緩之也。
  • 4.《經方例釋》:「〔成注〕甘草湯主少陰客熱咽痛,桔梗湯主少陰寒熱相搏咽痛。
  • 5.《傷寒摘錦》:「甘草湯主少陰客熱咽痛;桔梗湯主少陰寒熱相搏咽痛;半夏散主少陰客寒咽痛也。

雞鳴散

  • 1.《全國名醫驗案類編》:「廉按:濕為腳氣主因,或挾風寒,或挾暑濕,隨時令而各有所因,醫必按其各因之主要點,對症發藥,效如桴鼓。此案雖屬濕腳氣,而陰寒甚重,故於雞鳴散中加入姜附,為治此症之的對良方。案中發明原因脈理,亦有見地。

大造丸

  • 1.《校注醫醇賸義》:「救脾者必本於陽氣,氣主呴之,主上升,虛則下陷,當舉而升之。近人治虛勞,不是以四物湯加知母、黃柏,就是以大造丸用龜版、黃柏,一派陰寒腥濁性味,將置脾胃生長之氣於何地,不是在補養氣血,而是在敗壞氣血。因立兩法以救其弊。

人參湯

  • 1.《感症寶筏》:「厥陰寒格,食入即吐,乾薑芩連人參湯。

補中益氣湯

  • 1.《羅氏會約醫鏡》:「_補中益氣湯_,治氣虛頭痛,或畏寒,倦怠,遇陰寒更甚,治宜扶陽。

潤腸丸

  • 1.《蘭室秘藏》:「如寒陰之病為寒結閉而大便不通者,以局方中半硫丸,或加煎附子乾薑湯冰冷與之。其病雖陰寒之證,當服陽藥補之。若大便不通者,亦當十服中與一服藥微通其大便,不令結閉,乃治之大法。

十四味建中湯

  • 1.《退思集類方歌註》:「小建中湯芍藥多,桂姜甘草大棗羅,更用飴糖建中氣,(於桂枝湯重用芍藥,加飴糖,義偏重於酸甘,專和血脈之陰。僅能建中焦營氣,故曰「小」。)陽虛勞損(徐靈胎《蘭臺軌範》曰:「此方治陰寒陽衰之虛勞,正與陰虛火旺之病相反,庸醫誤用,害人甚多。此咽乾口燥,乃津液少,非有火也。
  • 2.《退思集類方歌注》:「小建中湯芍藥多,桂姜甘草大棗羅,更用飴糖建中氣,(於桂枝湯重用芍藥,加飴糖,義偏重於酸甘,專和血脈之陰。僅能建中焦營氣,故曰「小」。)陽虛勞損(徐靈胎《蘭臺軌範》曰:「此方治陰寒陽衰之虛勞,正與陰虛火旺之病相反,庸醫誤用,害人甚多。此咽乾口燥,乃津液少,非有火也。

升陽除濕湯

  • 1.《蒼生司命》:「濕鬱者,周身走痛,或關節痛,遇陰寒則發,脈沉而細緩,頭重痛,治用升陽除濕湯加白芍、川芎、蒼朮、茯苓。
  • 2.《身經通考》:「濕鬱,其症周身走痛或關節痛,遇陰寒則發,脈沉而細緩,身體重頭痛,白芷、蒼朮、川芎、茯苓、香附,或升陽除濕湯。

陽和湯

  • 1.《懶園醫語》:「答曰:按《驗方新編》,此方與《全生集》略有不同,《驗方新編》無白芥子,《全生集》有白芥子二錢,其餘各藥及分兩皆同,治陰疽用此方者,因陰疽之毒發於五臟,其症皆屬陽虛,多由陰寒之氣凝結而成,凡陰寒凝結之氣非得陽和之氣以解之,不能見功,名曰陽和湯,職是故也。
  • 2.《瘍科心得集》:「陽證流注腿癰,必欲辨明風寒暑熱,客於何部經絡,總以發表和營。如正旺邪實,宜萬消化堅丸攻透,方能無膿即消,有膿即潰,屢用屢驗,切勿以藥味峻猛而避之。如潰膿後,急欲調和脾胃;若久不斂口者,方可補托。如陰寒著骨而發,足不能伸舒,或身不能轉動,必須用陽和湯溫經通絡,潰後調治與前同。
  • 3.《瘍科心得集》:「《全生集》,陽和湯,治陰寒腿癰、鶴膝風、流注等證。

金沸草散

  • 1.《景岳全書》:「若時行風邪在肺,咳嗽喘急多痰,而陰寒氣甚,邪不易解者,宜小青龍湯,或消風百解散,或金沸草散。若傷風初感,寒熱往來,涕唾稠黏,胸膈不快,咳嗽多痰者,參蘇飲。若傷風頭痛,鼻塞聲重,咳嗽者,《局方》神朮散,或川芎茶調散。若感風兼濕,而頭目不清,鼻塞聲重者,宜沖和散。

五積散

  • 1.《古今醫鑑》:「一人避暑熱於深堂大廈而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痛而煩心,肌膚大熱無汗。為房室之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宜用辛溫之劑以解表散寒,五積散主之。
  • 2.《羅氏會約醫鏡》:「_五積散_,治內外陰寒,並治感冒食積,嘔吐,背項拘急等症。
  • 3.《古今醫鑒》:「一人避暑熱於深堂大廈而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痛而煩心,肌膚大熱無汗。為房室之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宜用辛溫之劑以解表散寒,五積散主之。
  • 4.《張氏醫通》:「石頑治幼科汪五符。夏月傷食。嘔吐發熱顱脹。自利黃水。遍體肌肉捫之如刺。六脈模糊。指下尋之似有如無。足脛不溫。自認陰寒而服五積散。一服其熱愈熾。昏臥不省。第三日自利不止。而時常譫語。至夜尤甚。乃舅葉陽生以為傷暑。而與香薷飲。遂頭面汗出如蒸。喘促不寧。
  • 5.《濟世神驗良方》:「傷暑酷似傷寒,蓋亦有頭痛身熱者,庸醫以真傷治之,每致斑毒發黃,小便不通,悶亂而死,痛哉。不知夏月無真傷寒,斷不可服熱燥藥,其或避暑為陰寒所逼,頭痛無汗傷脈浮緊者,用五積散主之(方見中寒)。若多食冷物,致傷脾胃,止用溫脾消食,利小便藥而已。
▼ 展開更多

四神丸

  • 1.《醫方集解》:「破故紙(四兩酒浸一宿,炒),五味子(三兩。炒),肉豆蔻(三兩。麵裹煨),吳茱萸(一兩。鹽湯炮。)用大棗百枚,生薑八兩,切片同煮,棗爛去姜,取棗肉搗丸。每服二錢。臨臥鹽湯下(若平旦服之,至夜藥力已盡,不能敵一夜之陰寒故也)。
  • 2.《時方歌括》:「四神故紙與吳萸。肉蔻除油五味須。大棗須同姜煮爛。(破故紙四兩酒浸炒。吳萸一兩鹽水炒。肉豆蔻二兩面裹煨。五味子三兩炒。大棗四十九枚。生薑四兩同煎。棗爛去姜。搗棗肉為丸。臨睡鹽湯下。若早服。不能敵一夜之陰寒也。)五更腎瀉火衰扶。
  • 3.《成方切用》:「破故紙(四兩酒浸一宿炒),五味子(三兩炒),肉豆蔻(二兩面里煨),吳茱萸一兩鹽湯泡,用大棗百枚,生薑八兩,切片,同煮。棗爛去姜,取棗肉搗丸。每服二錢,臨臥鹽湯下。(若平旦服之,至夜藥力已盡,不能敵一夜之陰寒也。)

四君子湯

  • 1.《慈幼便覽》:「若小兒元氣本虛,大病後渾身浮腫,四肢冷,口不渴,小便清長,大便滑瀉,不思飲食,此陰寒已極,脾胃將絕,一切治腫之藥,俱不可投,惟四君子湯加青化桂、炮薑、白蔻仁,以救其脾胃,庶可望生。

四味香薷飲

  • 1.《醫方集解》:「薛氏曰:中暍乃陰寒之證,當補陽氣為主,少佐以解暑,先哲用乾薑、附子,此推《內經》舍時從證之法也。香薷飲乃散陽氣、導真陰之劑,若元氣虛、犯房勞而用之者,適所以招暑也。李士材曰:香薷乃夏月發汗之藥,其性溫熱,只宜於中暑之人;若中熱之人誤服之,反成大害。

回陽救急湯

  • 1.《成方切用》:「引衣自蓋,蜷臥沉重,是寒中少陰也。腹痛吐瀉不渴,是寒中太陰也。指甲唇青,口吐涎沫,是寒中厥陰也。至於沉遲無脈,陰寒為已甚矣。戰慄,有屬陰者,陽微陰勝,邪氣內爭,而正不勝,故心寒足蜷,鼓頷厥冷,而一身戰搖也。有屬陽者,真陽來復,正氣鼓動,外爭而勝,故身為振搖,遂大汗以解也。
  • 2.《退思集類方歌注》:「回陽救急(湯)用六君,(參、苓、朮、草、半夏、陳皮,名六君子湯。)桂附乾薑五味群,加麝三釐或膽汁,三陰寒厥見奇勳。(寒中三陰,陰盛陽微,故以附子、薑、桂辛熱之藥,祛其陰寒。而以六君子溫補之藥,助其陽氣;五味子合人參,以生其脈。加麝香者,以通其竅;加膽汁者,熱因寒用也。)
  • 3.《退思集類方歌註》:「回陽救急(湯)用六君,(參、苓、朮、草、半夏、陳皮,名六君子湯。)桂附乾薑五味群,加麝三釐或膽汁,三陰寒厥見奇勳。(寒中三陰,陰盛陽微,故以附子、薑、桂辛熱之藥,祛其陰寒。而以六君子溫補之藥,助其陽氣;五味子合人參,以生其脈。加麝香者,以通其竅;加膽汁者,熱因寒用也。)
  • 4.《醫宗說約》:「身目發黃頭汗出,茵陳將軍湯最重。無熱自利臟寒甚,加味理中湯是聖。太陰寒證勢沉沉,回陽救急湯為正。

如意金黃散

  • 1.《瘍科綱要》:「如意金黃散宜於陽熱而不利於陰寒。凡病在筋骨,先痠痛而後堅硬漫腫者,金黃散必不可用。黃牆朱氏數世研究,深知其弊。業師閬仙先生因訂此方,以治附骨、環跳等證初起隱隱痛楚,漸至成塊木腫者,其效最捷。並治跌僕損傷,筋骨掣痛,皆效。

虎潛丸


保元湯

  • 1.《景岳全書》:「有天熱過暖,痘被熱蒸不收者,宜內服人參白虎湯,或五苓散、四苓散以利濕熱,外用天水散撲之。有為邪穢陰寒所觸,致傷元氣而不靨者,宜保元湯,或十二味異功散,外以辟邪丹熏之,豬髓膏塗之即愈。
  • 2.《醫通祖方》:「治脾胃受傷,邪熱內陷,外反惡風、厥冷,脈沉,大小便秘澀,不可誤認陰寒而用熱藥,又不可誤認實火而用涼藥,宜此湯升舉,微汗則愈。
  • 3.《張氏醫通》:「升陽益胃湯,治脾胃受傷。邪熱內陷。外反惡風。厥冷脈沉。大小便秘澀。不可誤認陰寒而用熱藥。又不可誤認實火而用涼藥。宜此湯升舉。微汗則愈。

全真一氣湯

  • 1.《馮氏錦囊秘錄》:「若洪數而止見於寸,則上熱中虛,而下寒也。大而數者,陽越於外也。細而數者,陰竭於內也。皆非實熱,盡當虛論,今老先生之脈,孤陽浮越在上,而裡實無陽也。夫陽氣者,《經》所謂:若天與日也。陽氣不到之所。如天日照臨不及之地,則陰寒凝泣為病。凡陰必從陽長,故氣病而血亦病焉。

香薷飲

  • 1.《醫宗必讀》:「靜而得之謂之中暑。中暑者,陰證也,當發散也。或納涼於廣廈,或過食於生冷,頭痛惡寒,肢節疼痛,大熱無汗,此陰寒所遏,陽氣不得發越,輕者香薷飲,重者大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