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逆氣」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中醫認為,疾病的發生是由於人體內氣的運行失調所致。當人體正氣不足,或者外邪入侵,都會導致氣機紊亂,從而引發疾病。

逆氣是中醫對疾病的一種分類方法。逆氣指的是人體內氣的運行逆亂,導致疾病發生的一種病理狀態。逆氣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常見的有:

  • 頭痛、眩暈、耳鳴、目赤腫痛等上逆證;
  • 胸悶、心悸、氣短、咳嗽、咯血等中逆證;
  • 腹痛、腹脹、便秘、下痢等下逆證;
  • 肢體麻木、疼痛、抽搐等經絡逆亂證;
  • 精神失常、癲狂、癔病等神志逆亂證。

治療逆氣的關鍵是調理氣機,使氣機恢復正常運行。常用的治療方法有:

  • 針灸、推拿、拔罐等外治方法;
  • 中藥內服、外用;
  • 食療、養生等。

需要注意的是,逆氣是中醫對疾病的一種分類方法,並不是一種具體的疾病。因此,在治療逆氣時,一定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施治,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調胃承氣湯

  • 1.《皇漢醫學》:「《論》曰:「傷寒吐後腹脹者,與調胃承氣湯。」夫古今用吐方之人,吐後必用通和之劑。戴人用舟車丸,奧村氏用瀉心湯。吾嘗雖無腹脹之證,吐後必用調胃承氣湯以通和其逆氣。

理中湯

  • 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脾胃不和,中寒上衝,胸脅逆滿,心腹㽲痛,痰逆噁心,或時嘔吐,心下虛痞,隔塞不通,飲食減少,短氣羸困,溫中逐水,止汗去濕。又腸胃冷濕,泄瀉注下,水穀不分,腹中雷鳴,傷寒時氣,裡寒外熱,霍亂吐利,手足厥冷,胸痹心痛,逆氣結氣,並皆治之。

四逆湯

  • 1.《皇漢醫學》:「又《素問‧玉機真藏論》曰:『使人逆氣,背痛,慍慍然。』王注曰:『不舒暢也。』張注曰:『悲鬱貌也。』《至真要大論》曰:『慍慍,而復已萌也。』張注曰:『蘊積貌。』合觀之,亦可發溫溫之義矣。」
  • 2.《湯頭歌訣》:「(仲景)中姜附草,三陰厥逆太陽沉。〔附子一枚(生用),乾薑一兩,炙甘草二兩,冷服。專治三陰厥逆,太陽初證脈沉亦用之。〕或益薑蔥參芍桔,通陽復脈力能任(音仁。面赤,格陽於上也,加蔥白通陽;腹痛,加芍藥和陰;咽痛,加桔梗利咽;利止、脈不出,加人參補氣復脈;嘔吐,加生薑以散逆氣。)
  • 3.《成方切用》:「利止脈不出,加人參二兩以助陽補氣血。嘔吐,加生薑二兩以散逆氣。
  • 4.《周慎齋遺書》:「)如身熱煩躁面赤,其脈沉而微者,陰證似陽也。身熱者,裡寒故也;煩躁,陰盛故也;面赤,戴陽,下虛故也。若醫者不知脈,誤為實熱,反用寒涼,則氣消成大病矣。《外臺秘要》云:陰盛發躁,欲坐井中者,宜以熱藥治之。故仲景以少陰證面赤者,四逆湯加蔥白治之,以逆氣象陽也。

黃芩湯

  • 1.《祖劑》:「故用黃芩湯以和解表裡之邪。嘔者,胃氣逆也。故加半夏生薑以散逆氣。
  • 2.《湯頭歌訣》:「)前症兼嘔此能平。單用芍藥與甘草(炙,等分,名芍藥甘草湯,仲景。)散逆止痛能和營。(虞天民曰:白芍不惟治血虛,兼能行氣。腹痛者,營氣不和,逆於內里,以白芍行營氣,以甘草和逆氣,故治之也。)
  • 3.《成方切用》:「加半夏(半升),生薑(二兩),名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仲景)治前證兼嘔者。(嘔,胃氣逆也,加半夏生薑以散逆氣。千金曰:生薑嘔家聖藥,是散其逆氣也。金匱云:嘔家用半夏以治其水,水去則嘔止,是下其痰飲也。)亦治膽腑發咳,嘔苦水如膽汁。(胃氣逆則嘔苦,膽液泄則口苦。
  • 4.《四聖懸樞》:「方其木邪肆虐之時,下見泄利,則以黃芩湯清其相火,上見嘔吐,則以黃芩半夏生薑湯降其逆氣,其半在少陽之經,半入陽明之腑,則以大柴胡湯雙解經腑之邪,其半在少陽之經,半入太陰之臟,而下見泄利,則以柴胡桂枝幹薑湯溫其濕土,上見嘔吐,則以柴胡桂姜半夏湯降其逆氣也。

小青龍湯

  • 1.《保嬰撮要》:「_小青龍湯_,治傷寒表不解,惡寒體熱,心下停水乾嘔,咳嗽喘急,或肺脹胸滿,鼻塞清涕,噯逆氣喘。仲景所謂: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噎,或小便不利,或小腹脹滿。此湯主之。
  • 2.《張卿子傷寒論》:「寒邪在表。非甘辛不能散之。麻黃桂枝甘草之辛甘。以發散表邪。水停心下而不行。則腎氣燥。內經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乾薑細辛半夏之辛。以行水氣而潤腎。咳逆而喘。則肺氣逆。內經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芍藥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氣而安肺。
  • 3.《傷寒括要》:「故芍藥五味子為佐。以收逆氣心下有水。津液不行。則腎燥。經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故以乾薑辛熱。細辛辛溫。半夏微溫為使。以散寒水。如是則津液通行。汗出而解。心下有水氣。變症多端。故立加減之法。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水蓄則津液不行。氣燥而渴。
  • 4.《傷寒貫珠集》:「不特收逆氣而安肺氣。抑以制麻、桂、薑、辛之勢。使不相驚而相就。以成內外協濟之功耳。
  • 5.《傷寒明理論》:「以收逆氣。乾薑味辛熱。細辛味辛熱。半夏味辛微溫。三者所以為使者。心下有水。津液不行。則腎氣燥。內經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是以乾薑細辛半夏為使。以散寒水逆氣。收寒水。散津液。通行汗出而解矣。心下有水氣散行。則所傳不一。故又有增損之證。若渴者去半夏。
▼ 展開更多

芍藥甘草湯

  • 1.《醫方論》:「不通則痛。腹中不和,氣逆而有濁陰,此但用甘酸化陰之法,而逆氣自消,亦高明柔克之義也。
  • 2.《成方切用》:「氣血不和,故腹痛。白芍酸收而苦泄,能行營氣,炙草溫散而甘緩,能和逆氣。又痛為木盛剋土,(諸痛皆屬肝木。)白芍能瀉肝,甘草能緩肝而和解脾也。(王海藏曰:稼穡作甘,甘者已也。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甲已化土,此仲景妙方也。)

苓桂朮甘湯

  • 1.《退思集類方歌注》:「茯苓(四兩),桂枝,白朮(各三兩),甘草(二兩炙),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苓桂術甘(湯)蠲飲劑,崇脾以利膀胱氣。(膀胱氣鈍則水蓄,脾不行津液則飲聚。白朮、甘草崇脾土以運津液,茯苓、桂枝利膀胱以布氣化,則痰飲悉蠲矣。)飲邪上逆氣衝胸,胸脅支滿眩暈既。
  • 2.《退思集類方歌註》:「茯苓(四兩),桂枝,白朮(各三兩),甘草(二兩炙),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苓桂術甘(湯)蠲飲劑,崇脾以利膀胱氣。(膀胱氣鈍則水蓄,脾不行津液則飲聚。白朮、甘草崇脾土以運津液,茯苓、桂枝利膀胱以布氣化,則痰飲悉蠲矣。)飲邪上逆氣衝胸,胸脅支滿眩暈既。

四逆散

  • 1.《成方切用》:「柴胡,芍藥,枳實,甘草,等分為末。水調飲。咳加五味子,(收逆氣。)乾薑(散肺寒。)並主下利。(肺與大腸相表裡,上咳下利,治法頗同。)悸加桂枝,(道引陽氣。)小便不利加茯苓,(甘淡滲泄。)腹痛加附子,(補虛散寒。)泄利下重加薤白。(通大腸。泄氣滯。)
  • 2.《醫方集解》:「柴胡,芍藥(炒),枳實(麩炒),甘草(炙,等分,為末。)水調飲。咳加五味子、乾薑,並主下利(五味收逆氣,乾薑散肺寒。肺與大腸相表裡,上咳下利。治法頗同;悸加桂枝引導陽氣);小便不利加茯苓(甘淡滲泄);腹痛加附子(以補虛散寒);泄利下重加薤白(能通大腸以泄氣滯)。
  • 3.《張卿子傷寒論》:「肺寒氣逆則咳。五味子之酸。收逆氣。乾薑之辛。散肺寒。並主下痢者。肺與大腸為表裡。上咳下痢。治則頗同。

通脈四逆湯

  • 1.《長沙方歌括》:「若面赤者。虛陽上泛也。加蔥白引陽氣以下行。腹中痛者。脾絡不和也。去蔥加芍藥以通脾絡。嘔者。胃氣逆也。加生薑以宣逆氣。咽痛者。少陰循經上逆也。去芍藥之苦泄。加桔梗之開提。利止脈不出者。穀氣內虛。脈無所稟而生。去桔梗加人參以生脈。
  • 2.《傷寒括要》:「主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反不惡寒。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按此湯與四逆湯同。但倍用乾薑耳。如面赤者加蔥九莖。以通陽氣。腹痛者。去蔥。加芍藥。以和營氣。嘔者。加生薑。以散逆氣。咽痛者。去芍藥。
  • 3.《馮氏錦囊秘錄》:「喻嘉言曰:陽虛之人,雖有表症,其汗仍出,其手足必厥。才用表藥,立至亡陽。不用表藥,外邪不散,故用前湯加蔥為治。如腹痛者,真陰不足也,加芍藥二兩以斂陰;咽痛陰氣上結也,加結梗一兩以利咽;利止脈不出,加人參二兩以助陽補氣血;嘔吐加生薑二兩以散逆氣。以上皆通脈四逆湯加減法也。

桂枝湯

  • 1.《傷寒尋源》:「外體疏也。惡寒未有不惡風。惡風未有不惡寒。二者相因。所以經文互言之。翕翕發熱。乃就皮毛上形容。鼻鳴。陽邪壅也。乾嘔。陽氣逆氣。太陽中風之病狀如此。諦實此證。宜用此方。凡欲用仲景方。先須辨證也。
  • 2.《經方例釋》:「〔案〕此栝蔞薤白湯加枳、樸、桂也。枳主痞,樸主滿,桂主逆。仲景治例,凡逆氣不自肝腎來者,並用桂,如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是也。以其逆,是外邪內入,內氣不受,拒而出之之象,桂治一切外邪,故治一切逆氣。此逆其脈寸、關必浮,至下氣上逆者,其脈尺浮大,寸沉或絕,則五味茯苓症也。
  • 3.《傷寒恆論》:「**三十二、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是病人自覺胸中有逆氣上干)**,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衝者,不**(可)〔得〕**與**(也)〔之〕。原文15
  • 4.《醫學三信編》:「下後微喘氣逆行,(則為邪氣上逆,乃邪不能傳裡,猶在表也。)桂枝湯表樸杏仁。(桂枝湯解表,樸、杏下逆氣。)

大柴胡湯

  • 1.《馮氏錦囊秘錄》:「成氏曰:大滿大實則有承氣湯。如不大堅滿,惟邪熱甚而須攻下者,必須輕緩之劑,乃大柴胡也。傷寒可下則為熱,折熱必以苦,故以柴胡為君,黃芩為臣。《經》曰:酸苦湧泄為陰,泄實折熱,必以酸苦,故以芍藥、枳實為佐,辛者散也。散逆氣者,必以辛。甘者,緩也。
  • 2.《四聖懸樞》:「方其木邪肆虐之時,下見泄利,則以黃芩湯清其相火,上見嘔吐,則以黃芩半夏生薑湯降其逆氣,其半在少陽之經,半入陽明之腑,則以大柴胡湯雙解經腑之邪,其半在少陽之經,半入太陰之臟,而下見泄利,則以柴胡桂枝幹薑湯溫其濕土,上見嘔吐,則以柴胡桂姜半夏湯降其逆氣也。
  • 3.《傷寒明理論》:「散逆氣者。必以辛。甘者緩也。緩正氣者。必以甘。故半夏生薑大棗為之使也。一方加大黃。以大黃有將軍之號。而功專於盪滌。不加大黃。恐難攻下。必應以大黃為使也。用湯者。審而行之。則十全之功可得矣。
  • 4.《張卿子傷寒論》:「柴胡黃芩之苦。入心而折熱。枳實芍藥之酸苦。湧泄而扶陰。辛者、散也。半夏之辛。以散逆氣。辛甘、和也。薑棗之辛甘。以和榮衛。

小柴胡湯

  • 1.《傷寒明理論》:「故用半夏為佐。以順逆氣而散邪也。裡氣平正。則邪氣不得深入。是以三味佐柴胡以和里。生薑味辛溫。大棗味甘溫。內經曰。辛甘發散為陽。表邪未已。迤邐內傳。既未作實。宜當兩解。其在外者必以辛甘之物發散。故生薑大棗為使。輔柴胡以和表。七物相合。兩解之劑當矣。
  • 2.《傷寒貫珠集》:「咳者。肺寒而氣逆也。經曰、肺苦氣上逆。急食酸以收之。又曰、形寒飲冷則傷肺。故加五味之酸。以收逆氣。乾薑之溫。以卻肺寒。參、棗、甘壅。不利於逆。生薑之辛。亦惡其散耳。
  • 3.《傷寒括要》:「黃芩之徹熱治里為臣。邪初傳裡。則裡氣不治。故以人參扶正氣。邪入於裡。則氣必上逆。故以半夏散逆氣。生薑輔柴胡以和表。甘棗輔黃芩以和里。
  • 4.《張卿子傷寒論》:「胸中煩而不嘔。熱聚而氣不逆也。甘者令人中滿。方熱聚。無用人參之補。辛散逆氣。既不嘔。無用半夏之辛。溫熱宜寒。療聚宜苦。栝蔞實苦寒。以泄胸中蘊熱。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蔞根四兩。
  • 5.《赤水玄珠》:「彭用光加減法:如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瓜蔞仁。煩者熱也,嘔者逆氣也,今煩而不嘔,則熱聚而氣不逆,邪氣欲漸成實也。參甘恐補,去之無助熱,夏味辛散,去之以無逆氣也。瓜蔞仁苦寒,用之以通鬱熱於胸中。若渴者去半夏,恐燥津液,加人參之甘潤,瓜蔞根之苦潤相合,則津液生而渴已也。

五苓散

  • 1.《傷寒貫珠集》:「太陽風邪。至六七日之久而不解。則風變熱而傳裡。故煩而渴。有表裡證。即身熱煩渴之謂。渴欲飲水。水氣不行。而反上逆則吐。名水逆者。言因水氣而逆。非火逆氣逆之謂。故當以五苓散辛甘淡藥。導水而泄熱也。

真武湯

  • 1.《張卿子傷寒論》:「氣逆咳者。五味之酸。以收逆氣。水寒相搏則咳。細辛乾薑之辛。以散水寒。

葛根湯

  • 1.《醫學入門》:「葛根加半夏湯:葛根三錢,麻黃二錢,桂枝一錢,半夏、芍藥各一錢,甘草八分,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治太陽陽明合病,裡氣逆上,但嘔而不下利者,與葛根湯以散其邪,加半夏以下逆氣。
  • 2.《註解傷寒論》:「邪氣外甚,陽不主裡,裡氣不和,氣下而不上者,但下利而不嘔;裡氣上逆而不下者,但嘔而不下利。與葛根湯,以散其邪,加半夏以下逆氣。

逍遙散

  • 1.《辨證錄》:「夫逍遙散解鬱之方也,何取之以治青帶,如是之神耶。蓋肝經濕熱留之者,因肝氣之逆也。逍遙散最解肝之逆氣,逆氣平則濕熱難留,況益之菌陳之利濕,梔子清熱,肝氣清涼,青綠之帶何自來乎?此方之所以奇而可用也。倘僅治青帶,惟以利濕清熱為事,置肝氣於不問,亦安有止帶之日哉。

麥門冬湯

  • 1.《成方便讀》:「_麥門冬湯半夏參,棗甘粳米合煎成。咽喉不利因虛火,養胃除煩逆氣平。_

茯苓四逆湯

  • 1.《傷寒論類方》:「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此陽氣不攝而煩,所謂陰煩也。然亦必參以他症,方不誤認為梔子湯症。茯苓四逆湯主之。《本草》:茯苓治逆氣煩滿。

甘草湯


獨參湯

  • 1.《石山醫案》:「予曰:須不見脈見症,必是稟賦素弱,不耐飢寒,宜作飲食勞倦為主,而感冒一節,且置諸度外。夫氣升脹悶觸痛者,脾虛不能健運,以致氣鬱而然。胸膈漉漉水聲,謂之留飲。乃用獨參湯補養其氣血,加姜以安其嘔吐,黃柏以降其逆氣。初服三帖,臍左痛除,吐止。將人參加作一兩,吐又復作。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 1.《傷寒說意》:「凡太陽少陽合病,必見嘔利,緣甲木壅遏,則克戊土,胃腑郁迫,不能容受,是以吐泄,吐泄者,少陽傳陽明之腑也。其自下利者,宜黃芩湯,甘草、大棗,補其脾精,黃芩、芍藥,瀉其相火。其嘔者,宜黃芩加半夏生薑湯,降其逆氣也。
  • 2.《長沙方歌括》:「張令韶曰。此治太陽與少陽合病而下利與嘔也。合者彼此合同。非如並者之歸併於此也。太陽主開。少陽主樞。太陽不能達樞以外出。而反從樞以內陷。故下利。與黃芩湯清陷里之熱。而達太陽之氣於外。若嘔者。少陽之樞欲從太陽之開以上達也。故加半夏、生薑。宣達其逆氣。以助太陽之開。

香砂六君子湯

  • 1.《時方歌括》:「人參致沖和之氣。白朮培中宮。茯苓清治節。甘草調五臟。諸氣既治。病從何來。然撥亂反正。又不能無為而治。必舉夫行氣之品以輔之。則補品不至泥而不行。故加陳皮以利肺金之逆氣。半夏以疏脾土之濕氣。而痰飲可除也。加木香以行三焦之滯氣。砂仁以通脾腎之元氣。

烏頭桂枝湯

  • 1.《金匱方歌括》:「道光庚辰歲。予大小兒年二十六歲。初病時少腹滿。兩旁相去有六寸遠。結二癰。長三寸。闊二寸。不紅不痛。其氣似相通狀。大便不通。發作寒熱。食少。醫者紛紜不一。或以托裡發散。或用下法。藥多不效。至二三日之後。少腹滿。漸高脹及腹上。及胸脅。逆氣衝及咽喉。

葛根加半夏湯

  • 1.《傷寒括要》:「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此方主之。太陽表症。與陽明裡症。合同而見。其邪甚於里者。必自利。與葛根湯。以徹二陽之邪。其不下利而嘔者。里邪稍輕。故加半夏以理逆氣。外症。必頭痛。腰痛。肌熱。目痛。鼻乾。不眠。
  • 2.《長沙方歌括》:「張令韶曰。不下利但嘔者。太陽之氣仍欲上達而從開也。因其勢而開之。故加半夏以宣通逆氣。

三黃湯

  • 1.《外臺秘要》:「又療諸石盛熱不除,心腹滿,小便赤,大便不利,吐逆氣衝胸,口焦乾,目赤重熱,三黃湯方。
  • 2.《外台秘要》:「又療諸石盛熱不除,心腹滿,小便赤,大便不利,吐逆氣衝胸,口焦乾,目赤重熱,三黃湯方。

旋覆花湯

  • 1.《續名醫類案》:「久之風從木化,血愈傷而火愈熾,非旋覆花湯、金鈴子散兼進,不能清其風熱,降其逆氣也。況此症多有火淫血室,濕結子戶,及鬱結傷脾,怒動肝火,及驚恐失跌,種種不同。若用通套升發補斂之藥,烏能獲效哉?遂如法治之而愈。

瓜蒂散

  • 1.《張卿子傷寒論》:「太陽陽明合病。自下利。為在表。當與葛根湯發汗。陽明少陽合病。自下利。為在裡。可與承氣湯下之。此太陽少陽合病。自下利。為在半表半裡。非汗下所宜。故與黃芩湯。以和解半表半裡之邪。嘔者。胃氣逆也。故加半夏生薑以散逆氣。
  • 2.《丹溪手鏡》:「瓜蒂散湧吐逆氣、虛煩;
  • 3.《皇漢醫學》:「《論》曰:「傷寒吐後腹脹者,與調胃承氣湯。」夫古今用吐方之人,吐後必用通和之劑。戴人用舟車丸,奧村氏用瀉心湯。吾嘗雖無腹脹之證,吐後必用調胃承氣湯以通和其逆氣。

橘皮竹茹湯

  • 1.《馮氏錦囊秘錄》:「此足陽明藥也。胃火上衝,肝膽之火助之,肺金之氣,不得下降,故嘔。竹茹、枇杷葉、麥門冬皆清肺而和胃,肺金清則肝氣亦平矣。二陳所以散逆氣,赤茯所以降心火,生薑嘔家之聖藥,久病虛羸,故以人參、甘草、大棗,扶其胃氣也。又《金匱》橘皮竹茹湯,亦治呃逆。
  • 2.《外科心法要訣》:「_橘皮竹茹湯_,此湯治潰瘍,胃火上逆氣衝,以致時時呃逆、身熱煩渴、口乾唇焦,此熱呃也,服之有效。
  • 3.《醫方集解》:「此足陽明藥也。胃火上衝,肝膽之火助之,肺金之氣不得下降,故嘔。竹茹、枇杷葉、麥門冬,皆能清肺而和胃,肺金清則肝氣亦平矣(肝木挾相火而上衝,故作呃,金能平木);二陳所以散逆氣(陳皮、半夏);赤茯所以降心火;生薑嘔家之聖藥;久病虛羸,故以人參、甘草、大棗扶其胃氣也。

涼血地黃湯

  • 1.《蘭室秘藏》:「足太陰脾之經中血海二穴,在膝臏上內臁白肉際二寸中,治女子漏下惡血,月事不調,逆氣腹脹,其脈緩者是也,灸三壯。

六君子湯

  • 1.《盤珠集胎產症治》:「胃氣虛寒。宜溫補脾胃,以下其逆氣,六君子湯。(補一。)

加味逍遙散

  • 1.《雜病廣要》:「加味逍遙散,六極之外,又有七傷,一曰大怒,逆氣傷肝,肝傷則少血目暗,宜此方主之。(《醫方考》)(按:此係加丹皮、山梔者,逍遙散方見《婦人》中。)
  • 2.《濟陽綱目》:「_加味逍遙散_,一曰大怒,逆氣傷肝,肝傷則少血目暗,此方主之。
  • 3.《醫方考》:「六極之外,又有七傷。一曰大怒逆氣傷肝。肝傷則少血目暗,宜此方主之。

四磨湯

  • 1.《婦人規》:「_四磨湯_(見《古方八陣·和陣》)治諸逆氣。
  • 2.《時方歌括》:「四磨湯治七情侵。參領檳烏及黑沉。(人參天台烏藥檳榔黑沉香四味等分。各磨。濃水取十分煎二五沸。空心服。或下養正丹妙。)磨汁微煎調逆氣。虛中實症此方尋。

竹葉石膏湯

  • 1.《傷寒尋源》:「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竹葉石膏湯主之。按此係肺胃之津液。因病熱而受傷。故主此方。滋養肺胃。以復陰氣而清餘熱。石膏竹葉之辛涼。得人參麥冬甘草粳米以相輔。便為益胃生津之品。因氣逆欲吐。微加半夏。以平逆氣。此愈得調理之法。其靈警有如此者。
  • 2.《張卿子傷寒論》:「辛甘發散而除熱。竹葉石膏甘草之甘辛。以發散餘熱。甘緩脾而益氣。麥門冬人參粳米之甘。以補不足。辛者散也。氣逆者欲其散。半夏之辛。以散逆氣。
  • 3.《成方便讀》:「然熱則生痰,恐留戀於中,痰不去,熱終不除,故以半夏辛溫體滑之品,化痰逐濕,而通陰陽,且其性善散逆氣,故又為止嘔之聖藥;況生薑之辛散,以助半夏之不及,一散一清,邪自不能留戀。人參、甘草、梗米以養胃,麥冬以保肺。此方雖云清熱,而卻不用苦寒,雖養陰又仍能益氣,不傷中和之意耳。
  • 4.《尚論篇》:「身中津液為熱邪所耗,餘熱不清,必致虛羸少氣,難於康復。若更氣逆欲吐,是餘邪復挾津液滋擾,故用竹葉石膏湯以益虛、清熱、散逆氣也。
  • 5.《醫方考》:「傷寒由汗、吐、下而瘥,必虛羸少氣,虛則氣熱而浮,故逆而欲吐。竹葉、石膏、門冬之寒,所以清餘熱;人參、甘草之甘,所以補不足;半夏之辛,所以散逆氣;用粳米者,恐石膏過寒損胃,用之以和中氣也。

二陳湯

  • 1.《景岳全書》:「一、氣逆作嘔者,多因鬱怒,致動肝氣,胃受肝邪,所以作嘔。然胃強者未必易動,而易動者多因胃虛,故凡治此者,必當兼顧胃氣,宜六君子湯或理中湯主之。若逆氣未散,或多脹滿者,宜二陳湯或橘皮半夏湯之類主之,或神香散亦佳。

大半夏湯

  • 1.《金匱方歌括》:「逆氣所作也。師以半夏降衝脈之逆。即以白蜜潤陽明之燥。加人參以生既亡之津液。用甘瀾水以降逆上之水液。古聖之經方。惟師能用之。

痛瀉要方

  • 1.《成方切用》:「白朮苦燥濕,甘補脾,溫和中。芍藥寒瀉肝火,酸斂逆氣,緩中止痛。防風辛能散肝,香能舒脾,風能勝濕,為理脾引經要藥。(東垣曰:若補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陳皮辛能利氣,炒香尤能燥濕醒脾,使氣行則痛止,皆以瀉木而益土也。
  • 2.《醫方集解》:「此足太陰、厥陰藥也。白朮苦燥濕,甘補脾,溫和中;芍藥寒瀉肝火,酸斂逆氣,緩中止痛;防風辛能散肝,香能舒脾,風能勝濕,為理脾引經要藥(東垣曰:若補脾胃,非此引用不能行);陳皮辛能利氣,炒香尤能燥濕醒脾,使氣行則痛止;數者皆以瀉木而益土也。

萆薢分清飲

  • 1.《時方歌括》:「汪訒庵曰。萆薢能泄厥陰陽明濕熱。去濁分清。烏藥疏逆氣而止便數。益智固脾腎而開鬱結。石菖蒲開九竅而通心。甘草梢達腎莖而止痛。使濕熱去而心腎通。氣化行而淋濁止矣。此以疏泄為禁止者也。

小半夏加茯苓湯

  • 1.《醫方集解》:「此足太陽、陽明藥也。半夏、生薑行水氣而散逆氣,能止嘔吐;茯苓寧心氣而泄腎邪,能利小便;火因水而下行,則悸眩止而痞消矣。
  • 2.《成方切用》:「半夏生薑,行水氣而散逆氣,能止嘔吐。茯苓寧心氣而泄腎邪,能利小便。火因水而下行,則悸眩止而痞消矣。

人參湯

  • 1.《雞峰普濟方》:「吐血服湯轉加悶亂,煩躁紛紛,欲嘔顛倒,不安者,此由逆氣停留,血在胸上,其脈沉伏,急須吐之。

白虎加人參湯

  • 1.《皇漢醫學》:「一男子年六十餘,其鼻不聞香臭者四年,來請治。余曰:「病已積年,藥無益也。」翁曰:「某自少壯,即易氣逆,幸逆氣得治足矣。」余乃漫然作白虎加參連與之。六十餘日,忽聞香臭而後平。

半夏湯

  • 1.《千金翼方》:「主逆氣,心煩滿,嘔吐氣方。
  • 2.《四聖懸樞》:「方其木邪肆虐之時,下見泄利,則以黃芩湯清其相火,上見嘔吐,則以黃芩半夏生薑湯降其逆氣,其半在少陽之經,半入陽明之腑,則以大柴胡湯雙解經腑之邪,其半在少陽之經,半入太陰之臟,而下見泄利,則以柴胡桂枝幹薑湯溫其濕土,上見嘔吐,則以柴胡桂姜半夏湯降其逆氣也。
  • 3.《備急千金要方》:「治逆氣心中煩悶,氣滿嘔吐氣上方(一名小茯苓湯)。
  • 4.《備急千金要方》:「治逆氣心腹滿,氣上衝胸脅痛,寒冷,心腹痛,嘔逆及吐不下食,憂氣結聚方。

五積散

  • 1.《醫方集解》:「此陰陽表裡通用之劑也。麻黃、桂枝所以解表散寒,甘草、芍藥所以和里止痛,蒼朮、厚朴平胃土而散滿,陳皮、半夏行逆氣而除痰,芎、歸、薑、芷入血分而祛寒濕,枳殼、桔梗利胸膈而清寒熱,茯苓瀉熱利水、寧心益脾。所以為解表溫中除濕之劑,去痰消痞調經之方也。
  • 2.《成方切用》:「麻黃桂枝,所以解表散寒。甘草芍藥,所以和里止痛。蒼朮厚朴,平胃土而散滿。陳皮半夏,行逆氣而除痰。芎歸姜芷,入血分而祛寒濕。枳殼桔梗,利胸膈而清寒熱。茯苓瀉熱利水,寧心益脾。所以為解表溫中除濕之劑,去痰消痞調經之方也。(王海藏曰:桂枝麻黃芍藥甘草,即各半湯也。
  • 3.《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嘔逆氣粗者,冬宜五積散調中湯選用,餘時芎蘇正氣為主,中有二陳,

金沸草散

  • 1.《幼科指南》:「衛主皮毛,內合於肺,肺感受邪風,故令身體發熱,憎寒,頭疼痛,有汗嚏涕,其脈浮緩,鼻塞身重,咳嗽頻頻。宜杏蘇飲解散外邪,同金沸草散開通逆氣,此疏風解表,若從容也。

化肝煎

  • 1.《婦人規》:「若肝經怒火動血,逆氣未散者,化肝煎或保陰煎加減主之。

雙解散

  • 1.《赤水玄珠》:「口舌乾燥,合解毒湯涼之。汗出下之後,別無異證,大便硬結不通,涼膈散。病熱已去,微熱者,以益元散和之,無令再病。熱不退,發黃斑,涼膈散加當歸。下後熱不退,或證未全退,雙解散雙和表裡。大汗前後逆氣,熱勢不退,雙解散。瘥後餘熱不退,雙解散再解之,次用小柴胡和之。

葛花解酲湯

  • 1.《馮氏錦囊秘錄》:「曲糵之積,令人腹痛,蓋中州受傷氣逆而濕鬱也。豆蔻、砂仁推逆氣有功,且兼辛散之力;葛花獨入陽明,令濕熱之毒從肌肉而解,故以三味為君,解上焦之醒也;茯苓、豬苓、澤瀉令濕熱之毒從小便而出,故以三味為臣,解下焦之醒也;參、朮、木香二皮、乾薑中氣賴以調和濕熱,搗其巢穴,解中焦之醒也/。

舟車丸

  • 1.《景岳全書》:「(河間),舟車丸,治一切水濕蠱腹,痰飲癖積,氣血壅滿,不得宣通,風熱鬱痹,走注疼痛,及婦人血逆氣滯等證。

三生飲

  • 1.《馮氏錦囊秘錄》:「此足太陰、陽明、厥陰,手少陽藥也。南星辛烈散風除痰;附子重峻溫脾逐寒;烏頭輕疏溫脾逐風。二藥通行經絡,無所不至,皆用生者,取其力峻而行速也。重加人參所以扶其正氣,少佐木香所以行其逆氣也。
  • 2.《成方切用》:「南星辛熱,散風除痰。附子重峻,溫脾逐寒。烏頭輕疏,溫脾逐風。二藥通行經絡,無所不至。皆用生者,取其力峻而行速也。重加人參,所以扶其正氣。少佐木香,所以行其逆氣也。(醫貫曰:觀東垣之論,當以氣虛為主,縱有風邪,亦是乘虛而襲。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