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氣鬱」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氣鬱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證,是指由於情志不遂,肝氣鬱結所致的病症。主要表現為胸悶、脅脹、噯氣、不思飲食、抑鬱寡歡、精神倦怠等。

氣鬱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 情志不遂:情志不遂,肝氣鬱結,是氣鬱的主要病因。
  • 飲食不節: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生痰助濕,阻遏氣機,也是氣鬱的病因之一。
  • 勞倦過度:勞倦過度,耗傷氣血,損傷肝脾,導致氣鬱。
  • 外感六淫:外感六淫,侵襲人體,損傷正氣,導致氣鬱。

氣鬱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 胸悶、脅脹:胸悶是氣鬱最常見的症狀,患者常常感到胸部脹悶、不舒服,有時還會伴有心悸、氣短等症狀。
  • 噯氣、不思飲食:噯氣是氣鬱的另一個常見症狀,患者常常感到胃脘脹悶,噯氣不止,不思飲食。
  • 抑鬱寡歡、精神倦怠:氣鬱還可以導致患者情緒低落,抑鬱寡歡,精神倦怠。

氣鬱的治療以疏肝理氣為主,常用中藥有柴胡、白芍、枳殼、香附、鬱金等。此外,還可以配合針灸、推拿等治療方法。

氣鬱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證,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氣滯血瘀、痰濕內生等疾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歸脾湯

  • 1.《類證治裁》:「〔食癥〕脾胃先弱,飲食失調,生冷不化,日漸成塊,治先主疏導,而佐以和中。大和中飲,或消食丸。若氣壅血滯形寒者,烏藥散。脾氣虛,血不行者,芎歸四君子湯。脾氣鬱,血不行者,歸脾湯。肝脾血燥不行者,加味逍遙散。
  • 2.《續名醫類案》:「秀才楊君爵,年將五十,胸痞少食,吐痰體倦,肌肉消瘦,所服方藥,皆耗血破氣化痰降火。曰:此氣鬱所傷,陽氣未升越,屬脾經血虛之症,當用歸脾湯,能解鬱結,生脾血,用補中益氣,壯脾氣,生髮諸經,否則必為中滿氣膈之患。不信,仍用前藥,後果患前症而歿。
  • 3.《外科精要》:「_愚按:_,前症若胃氣鬱滯,宜用前方。若胃氣虛弱,用四君子湯。若胃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若脾氣虛弱,用六君子湯。若脾氣鬱結,用歸脾湯。
  • 4.《明醫雜著》:「秀才楊君爵,年將五十,胸痞,少食,吐痰,體倦,肌肉消瘦。所服方藥,皆耗氣、破血、化痰、降火。余曰:此氣鬱所傷,陽氣不能升越,屬脾經血虛之症,當用歸脾湯解鬱結、生脾血,用補中益氣壯脾氣、生髮諸經,否則必為中滿氣膈之患。不信,仍服前藥,後果患前症而歿。
  • 5.《醫燈續焰》:「_四物湯_,治肝脾腎血虛發熱,或寒熱往來,或日晡熱甚,頭目不清,或煩躁不寐,胸膈作脹,脅肋疼痛等症。凡血虛諸病,以此為主治。若脾氣虛而不能生血,宜四君子。若脾氣鬱而血虛,宜歸脾湯。若腎水涸而不生肝血,宜六味丸。
▼ 展開更多

大柴胡湯

  • 1.《皇漢醫學》:「一人病疫,經十五日不解,請余診之。面赤,微喘,潮熱,舌強,狂吼,脈數急,胸腹硬滿,有時微利。醫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數日,病益劇。余曰:「是因初病時發汗不徹,邪氣鬱菀而入裡,欲為結胸也,可下之。」作大柴胡湯與之。翌日,大便二行,胸滿漸減,下痢亦止。
  • 2.《傷寒貫珠集》:「太陽病。過經十餘日。而有柴胡證。乃邪氣去太陽之陽明。而復之少陽也。少陽不可下。而反二三下之。於法為逆。若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所謂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是也。若服湯已。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邪氣鬱滯於裡。

半夏厚朴湯

  • 1.《皇漢醫學》:「按諸氣不調作疾者,無擇《三因方》已詳。但亦有變證,類似危病者,如西尾氏,肚腹膨脹,按之如鼓,飲食不甘,胸痞氣喘,夜不安臥,時或咳唾。此證宛如鼓脹,按其脈,沉而滑。余作氣鬱停痰治,用四七湯二百餘帖而平復。此從脈不從證也。
  • 2.《皇漢醫學》:「昔之醫師,以此方療兵卒,亦揮發氣鬱故也(求真按:『用香蘇散之病證,可與半夏厚朴湯』),但不可拘泥於《局方》之主治。又蘇葉能解食積,故由食魚毒而腹痛,或喘息,若用多量紫蘇即有效。」
  • 3.《金匱方歌括》:「男元犀按。咽喉者高之極。小腹者下之極。炙臠貼於咽中者病在上。奔豚起於小腹者病在下。俱屬於氣。但其病有上下之分。蓋婦人氣鬱居多。或偶感客邪依痰凝結。窒塞咽中。如有炙臠狀。即千金所謂咽中貼貼狀。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者。今人名曰梅核氣是也。主以半夏厚朴湯者。

小承氣湯

  • 1.《祖劑》:「即大承氣湯去芒硝減厚朴(六兩)枳實(二枚)大熱結實者與大承氣湯,小熱微結者與小承氣湯,以熱不大甚故去芒硝,又以結不至堅故減厚朴枳實也。一名順氣湯,一名三物厚朴湯。成無己曰承順也。傷寒入胃,胃氣鬱滯,糟粕秘結壅而為實,是正氣不得舒順也。湯以盪滌實邪,使正氣得以舒順,是以承氣名之。

四物湯

  • 1.《醫方集宜》:「一、過期血紫黑有塊者是血熱氣鬱宜開鬱理氣用四物湯加 香附 蒼朮 玄胡索 黃連 青皮 烏藥
  • 2.《婦科百辨》:「婦人經水成塊而下者何?曰:此氣鬱凝滯也,宜四物湯加香附、丹皮、紅花,久則加膠、艾。

四逆散

  • 1.《長沙方歌括》:「溫以散之。酸以收之也。悸者。心氣虛也。加桂枝以保心氣。小便不利者。水道不行也。加茯苓以行水。腹中痛者。裡寒也。加附子以溫寒。泄利下重者。陽氣鬱於下也。用薤白以通陽氣。
  • 2.《傷寒恆論》:「【闡釋】,本條鄭氏認為係「陰盛陽虛之明驗,正宜大劑回陽,以當歸四逆湯主之,決非確論。」但歷代注家謂手足厥冷,既不同於陽微陰盛的四逆湯證;亦不同於熱深厥深的白虎湯證;更不是陽氣鬱遏於裏,不能透達的四逆散證。而是血虛寒鬱,不能榮於脈中,而四肢失於溫養,所以手足厥寒。

桃核承氣湯

  • 1.《皇漢醫學》:「』由是觀之,『小』訛為『少』,由來久矣。又劉元素《傷寒直格》云:『臍上為腹,下為小腹,小腹兩旁謂之少腹。』亦可為徵。熱結膀胱者,謂邪氣鬱結於下焦膀胱之部分。下文所謂小腹急結者,即其外候,非直指膀胱一府言之也。如抵當湯證,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小腹當硬滿,下血乃愈,可以相徵。

逍遙散

  • 1.《時方歌括》:「○通可行滯(火氣鬱滯。宜從小便利之。通為輕。泄為重也。)
  • 2.《醫碥》:「因氣鬱者,則志氣不舒,逍遙散(見郁)加薄荷、菊花。虛寒者,宜三五七散,或芎附湯(見血)。生料正元飲加鹿茸一錢,下靈砂丹(見嘔吐)。或正元飲加炒川椒十五粒,下茸珠丸。不效,則獨用鹿茸一味,每服五錢,無灰酒煎,入麝香少許服。(緣鹿茸生於頭,故治頭眩也。
  • 3.《景岳全書》:「逍遙散(補九二),三和散(和六十,氣鬱),加味二陳湯(和三,郁),七氣湯(和四七,傷氣),加味四七湯(和九八),《局方》七氣湯(和五十,七情郁)
  • 4.《評註產科心法》:「婦人乳疾,必發寒熱。兒在腹中,七八個月乳忽紅腫,名曰內吹。產後有硬塊者,或乳不通,宿乳積成,或被子含口中乳氣貫入,名為外吹。俱防生癰,宜服栝蔞散,外敷香附餅自可消散。又有婦人肝氣鬱怒者,並用前方加柴胡(三分),白芍(一錢俱酒炒),橘葉(十片)煎服,以早為消散,或服逍遙散亦可。

溫經湯

  • 1.《成方切用》:「手掌煩熱,掌屬心,心主血,血鬱則煩熱也。唇口必得脾家營氣而津潤,營氣鬱,則陰火從之,故乾燥,非渴也。渴則為胸中熱,胸無熱而但陰分有鬱火,故不渴而乾燥也。然皆非相因的對之證,故疑而問。仲景乃略其下利發熱腹滿,而斷之為帶下,且決其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

麻黃湯

  • 1.《傷寒貫珠集》:「人之傷於寒也。陽氣鬱而成熱。皮膚閉而成實。麻黃輕以去實。辛以散寒。溫以行陽。杏仁佐麻黃。達肺氣、泄皮毛、止喘急。王好古謂其治衛實之藥是也。然泄而不收。升而不降。桂枝、甘草。雖曰佐之。實以監之耳。
  • 2.《傷寒恆論》:「【闡釋】,前條是太陽中風與陽明並病,這條是太陽傷寒與陽明並病,無汗惡寒為表實,肺氣鬱而不宣的喘證,麻黃湯為對症之方。此條毫無陽明脈象病情,故應如鄭氏所說,列入太陽篇。

桂枝湯

  • 1.《傷寒纘論》:「故營氣不固而自汗。必以桂枝血藥透達營衛又須芍藥護營固表。營衛和而自汗愈矣寒傷營則營受邪。營受邪。則不能外通於衛故氣鬱而無汗。必以麻黃氣藥開通腠理。又須桂枝實營散邪。汗大泄而鬱熱散矣。

大承氣湯

  • 1.《傷寒明理論》:「承順也。傷寒邪氣入胃者。謂之入腑。腑之為言聚也。胃為水穀之海。榮衛之源。水穀會聚於胃。變化而為榮衛。邪氣入於胃也。胃中氣鬱滯。糟粕秘結。壅而為實。是正氣不得舒順也。本草曰。通可去滯。泄可去邪。塞而不利。閉而不通。以湯盪滌。使塞者利而閉者通。正氣得以舒順。
  • 2.《古今醫統大全》:「夫金勝則肝氣鬱,肝氣鬱則氣血壅,氣血壅則上下不通,故燥於裡,尋陽明治以大承氣湯,冷河水煎二兩,加芒硝一兩,煎成,頓令分三五服,下泄如湯二十餘行,次服七宣丸、神功丸以潤之,菠菱、葵菜、豬羊血以滑之,三劑之外,目豁首輕,燥澤結釋而愈。
  • 3.《幼科折衷秘傳真本》:「其有初起挾外感者,發熱惡寒,頭身俱痛,此為表症,宜以微汗而解,則痢自止。不止者,以柴胡茯苓湯和之,不可遽下遽止也。初得而競腹痛窘迫者,此因肺金之氣鬱在大腸之間,實者必推蕩之,此通因通用之法,宜大承氣湯或調胃承氣湯下之。下後不止者,以河間芍藥湯和之可也。

小建中湯

  • 1.《三家醫案合刻》:「氣鬱單脹,中空無物,臥則氣塞,濁飲上衝,漸有不得安臥之象。問其起病之由,多是惱怒動肝,為肝木鬱傷脾土。脾失健運,氣阻成脹,延及百日,正氣愈虛,濁更堅凝。逆走攻肺,上咳氣逆欲喘,脘中蘊熱,咳出膿血。病根固在肝脾,今已傳及肺部。丹溪曰:養金制木。
  • 2.《未刻本葉氏醫案》:「氣鬱脘悶。
  • 3.《未刻本葉氏醫案》:「氣鬱痰滯。胸痹不舒。

五苓散

  • 1.《溫病條辨》:「沈氏目南云:此黃疸氣分實證,通治之方也。胃為水穀之海,營衛之源,風入胃家氣分,風濕相蒸,是為陽黃;濕熱流於膀胱,氣鬱不化,則小便不利,當用五苓散宣通表裡之邪,茵陳開鬱而清濕熱。

白虎湯

  • 1.《溫病正宗》:「《傷寒序例》云:暑病者,熱極重於溫。是暑病實熱病也。伏氣鬱久而後發,發即大熱大渴,仲景立白虎湯,實治熱病之主方也。熱病由下發上,由內發外,必經陽明,故無論三陽,總以石膏之辛涼,乘勢升散,知母之苦寒,靖少陰伏邪之源,甘草、粳米,維持中氣。為一了百當。

葛根湯

  • 1.《經方實驗錄》:「張公山雷平議張石頑溫熱一案曰:「謂此證(石頑原案云:徽商黃以寬,風溫十餘日。壯熱神昏,語言難出,自利溏黑,舌苔黑燥,唇焦鼻煤。先前誤用發散消導藥數劑,煩渴彌甚。石頑曰:此本伏氣鬱發,更遇於風,遂成風溫。風溫脈氣本浮,以熱邪久伏少陰,從火化發出太陽,即是兩感,變患最速。

真武湯

  • 1.《傷寒尋源》:「按真武主治少陰水氣。固與小青龍對峙。而太陽病誤服大青龍。致成厥逆筋惕肉瞤之變者亦用此以救逆。蓋龍非得水不靈。當陽氣鬱蒸之時。但得龍升雨降。煩熱頓除。若淫溢不止。則龍適滋害。攝伏龍蛇。舍真武更向何處乞靈哉。

當歸芍藥散

  • 1.《金匱方歌括》:「犀按。婦人腹中諸疾痛者。不外氣鬱血凝帶下等症。用當歸芍藥散者。以肝為血海。遂其性而暢達之也。方中歸、藭入肝解鬱以伸木。芍、澤散瘀而行水。白朮倍土養木。妙在作散以散之。酒服以調之。協諸藥通氣血。調營衛。以順其曲直之性。使氣血和。鬱滯散。何患乎腹中諸疾痛不除。

小青龍湯

  • 1.《醫學原理》:「_小青龍湯_,治感風寒,致胸中陽氣鬱遏,津液成痰。傷寒門。

小柴胡湯

  • 1.《張氏醫通》:「如桂枝人參湯、小柴胡湯、參蘇飲。未嘗不用人參以協濟表藥成功也。但其所主。惟天行大頭。乃為合轍。加荊、防、牛蒡、薄荷。名荊防敗毒。為捻頸瘟。咽喉腫痛之專藥。即上二證。在熱毒既陷以後。及北方黑骨溫等。總與此方無預也。至若傷寒傳變之邪。伏氣鬱發之證。
  • 2.《保命歌括》:「肝木氣實者,因怒氣大逆,肝氣鬱甚,謀慮不決,風中於肝,皆木氣大實,故火盛肝氣急也,宜用小柴胡湯加蒼朮、川芎、青皮、當歸。痛甚者,肝火盛也,宜當歸龍薈丸,薑汁下,是瀉肝火之要藥也,或用左金丸煎小柴胡湯送下。

茵陳五苓散

  • 1.《沈氏尊生書》:「小便不利,邪無輸泄,經氣鬱滯,其傳為癉,身目如金,或用茵陳五苓散不效,

茵陳蒿湯

  • 1.《感症寶筏》:「《瘟疫論》云:疫邪傳裡,熱在下焦,小便不利,邪無輸泄,經氣鬱滯,甚傳為疸,身目如金,宜茵陳蒿湯。若用茵陳五苓散,不但不能退黃,即小便亦難利。此乃胃家移熱,是以大黃有專功也。

梔子豉湯

  • 1.《感症寶筏》:「如熱邪內迫,肺氣鬱閉而致胸中脹悶(熱鬱肺氣,邪在胸膈,擾及陽明,故胸中脹痛),宜梔子豉湯加枳實、川鬱金、杏仁、半夏、白蔻、滑石、連翹、蔞皮、黃芩之類(開泄陽明之表,宣肺氣而化邪)。

調胃承氣湯

  • 1.《幼科折衷秘傳真本》:「其有初起挾外感者,發熱惡寒,頭身俱痛,此為表症,宜以微汗而解,則痢自止。不止者,以柴胡茯苓湯和之,不可遽下遽止也。初得而競腹痛窘迫者,此因肺金之氣鬱在大腸之間,實者必推蕩之,此通因通用之法,宜大承氣湯或調胃承氣湯下之。下後不止者,以河間芍藥湯和之可也。

越鞠丸

  • 1.《奉時旨要》:「石頑曰:丹溪制六郁之論,立越鞠丸以治郁,謂氣鬱則濕滯而成熱,熱鬱則痰滯而血不行,食不化,六者相因為病,此說與《內經》之旨未合。蓋東方生木,生生之氣,火氣即附於木中、故木鬱則火鬱,土鬱,而金亦郁,水亦郁,五行相因,自然之理也。治木鬱而諸郁皆開矣。逍遙散是也,甚者加左金丸。
  • 2.《醫辨》:「脈來結澀,胸膈不利,或作刺痛,此挾氣鬱,宜七氣湯、越鞠丸。
  • 3.《成方便讀》:「香附開氣鬱,山梔降火鬱,亦仿《內經》五郁之治,此丹溪之大法。學者尤當臨證變通,觀病之所在,加減可也。
  • 4.《醫碥》:「氣痰屬肺,脈澀面白,氣上喘促,灑淅寒熱,悲愁不樂,攻注走刺不定,兩肋脹痛,玉粉丸,局方桔梗湯。二陳湯去甘草,加香附、木香、砂仁、枳殼、烏藥、蘇子、青皮、竹瀝、薑汁。氣鬱,七氣湯(見氣)、越鞠丸(見郁)。痰少而黏連不易出,氣燥也。宜潤之,門冬、地黃、枸杞之屬,使肺氣得清肅下行。
  • 5.《馮氏錦囊秘錄》:「蒼朮,香附(此味能橫行胸臆,必須用童便浸過,焙乾用,否則燥熱),撫芎,神麯,梔子(炒,各等分),為末,水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吳鶴皋曰:越鞠者,發越鞠郁之謂也。香附開氣鬱,蒼朮燥濕鬱,撫芎調血鬱,梔子解火鬱,神麯消食鬱。陳來章曰:皆理氣也,氣暢而鬱舒矣。)
▼ 展開更多

二陳湯

  • 1.《仁齋直指方論》:「二陳湯(方見瘧門),加生乾薑,治因氣鬱痰眩運,及酒食所傷眩運,吞來復丹尤勝。
  • 2.《仁術便覽》:「一方,治老痰,熱痰,食積痰,氣鬱痞悶生痰,皆治之。
  • 3.《女科指要》:「主以二陳湯,胸滿加枳殼,脾虛加白朮,氣鬱加香附,氣虛加人參,氣不順加蘇梗、烏藥,腹中痛加木香、砂仁,脾虛異功散,胃虛人參橘皮湯,脾胃兩虛六君子湯,氣血兩虛半夏茯苓湯。
  • 4.《婦科問答》:「答曰:此氣鬱也,用二陳湯,去半夏,加貝母,黃連、枳實可也。或用四七湯治之,尤妙。
  • 5.《方症會要》:「治氣鬱
▼ 展開更多

防風通聖散

  • 1.《醫方集宜》:「一肩脊痛不能回顧者是太陽經氣鬱而不行宜用風藥以散之宜用 防風通聖散

三物黃芩湯

  • 1.《皇漢醫學》:「《成績錄》曰:「一人年二十餘,胸中煩悶,按腹則空洞無物,神氣鬱鬱,悲喜無常,手足煩熱,汗出如油,口乾燥,大便秘,朝間小便濁,夜則諸證皆緩。先生診之,與三物黃芩湯兼黃連解毒散而愈。」

茯苓澤瀉湯

  • 1.《皇漢醫學》:「《續建殊錄》曰:「一禪師平日飲食停滯,胸腹有動悸,雷鳴嘔吐,而腹中痛,志氣鬱鬱不樂。一醫與附子粳米湯及半夏瀉心湯,不愈。一日嘔吐甚,絕穀累日,而病益加,服小半夏湯、小半夏加茯苓湯,益增疲勞,煩悶欲死。予投茯苓澤瀉湯而嘔吐止,翌日啜糜粥,不過十日,而諸證痊愈。」

溫膽湯

  • 1.《類證治裁》:「燥急宜緩,白芍、甘草、木瓜、阿膠、生地、石斛。膽氣鬱滯,宜和,溫膽湯。火熱宜泄,丹皮、嫩桑葉、連翹、山梔、龍膽草、黃芩。胃氣結燥,宜疏,蘇梗、枳實、藿香、栝蔞、竹茹、木瓜。㽲痛宜調,烏藥、香附、半夏、丁香、廣皮、煨姜。木火乘土,宜平。膽乘脾,戊己湯。
  • 2.《類證治裁》:「二服心神安,胃陰亦復,可冀加餐,嗣因內人語言棖觸,氣鬱生涎,改用溫膽湯而痊。
  • 3.《類證治裁》:「脈沉,大越婢加半夏湯。水病喘滿,腎邪犯肺,宜通陽泄濁,真武湯合四郁散去白朮。痰喘必滌其源,氣鬱生涎,溫膽湯。火動生痰,清膈煎。怒喘兼平其氣,四七湯。如吸音頗促,勞動則劇,氣弱脈微,或浮大而弦,按仍如無,察其外無客邪,內無實熱,皆虛候也。如肺虛金燥,生脈散。
  • 4.《成方切用》:「(集驗),治膽虛痰熱不眠,虛煩驚悸,口苦嘔涎。(膽熱則口苦,膽虛氣鬱,致脾生痰涎而煩嘔,傷寒病後,多有此證。)
  • 5.《醫方集解》:「治膽虛痰熱不眠,虛煩驚悸,口苦嘔涎(膽以溫為候,虛則寒,寒則不眠;驚悸亦由於膽虛;虛火上溢故口苦;嘔多屬半表半裡少陽膽經之邪;膽虛氣鬱,致脾生痰涎而煩嘔;傷寒病後多有此證)。
▼ 展開更多

桑螵蛸散

  • 1.《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葉(東山,五十歲),酒肉生熱,因濕變痰,憂愁思慮,氣鬱助火,皆令老年中焦格拒阻食,姜半之辛(筆勢展拓)開,蔞、連之苦降,即古人痰因氣窒,降氣為先。痰為熱生,清火為要。但苦辛泄降,多進克伐,亦非中年以後,僅博目前之效。議不傷胃氣,冬月可久用者。

六君子湯

  • 1.《女科指要》:「主以二陳湯,胸滿加枳殼,脾虛加白朮,氣鬱加香附,氣虛加人參,氣不順加蘇梗、烏藥,腹中痛加木香、砂仁,脾虛異功散,胃虛人參橘皮湯,脾胃兩虛六君子湯,氣血兩虛半夏茯苓湯。

六味地黃丸

  • 1.《何氏虛勞心傳》:「少陰之火,烈如奔馬,逆沖而上,到咽喉緊要之所,緊鎖氣鬱,結而不得舒,或痛或腫,其症必內熱,口乾面赤,痰涎湧上,其尺脈必數而無力,須六味加麥冬五味,大劑飲之。褚氏所謂上病療下也。

補中益氣湯

  • 1.《女科指要》:「主以安胎飲,氣虛加人參,血虛培熟地,血熱換生地,氣鬱加香附,氣陷加柴胡,氣逆加連灰,邪傷血室加荊芥灰,血竅滑脫加赤石脂,勞役傷脾補中益氣湯,若傷營氣補陰益氣,煮最捷。
  • 2.《邯鄲遺稿》:「室女經水先通後閉有二:飲食如故,面色不黃,名曰歇,非病也,不須服藥;如面黃身熱,不食,此因積想沉思,氣鬱不遂,致血枯竭而月水先閉,多成勞損,名曰童勞,非藥可治,此症陰陽不和,急於配合,夫婦成歡即愈,否則十死八九,宜服補中益氣湯加知、柏、生地,如咳嗽,加五味、門冬之類。
  • 3.《續名醫類案》:「朱丹溪治一肥人,憂思氣鬱,右手癱,口喎,與補中益氣湯。有痰加半夏、竹瀝、薑汁,煎服。

四磨湯

  • 1.《醫學入門》:「七情氣急無聲響,驚憂氣鬱,惕惕悶悶,引息鼻張氣喘,呼吸急促而無痰聲者,四七湯、枳梗湯、分氣紫蘇飲、四磨湯。因補藥喘者,三拗湯。
  • 2.《簡明醫彀》:「_四磨湯_,治七情之氣鬱結而喘。

加味逍遙散

  • 1.《校註婦人良方》:「一婦人腹脹脅痛,內熱晡熱,月經不調,不時吐痰,或用化痰行氣之劑,胸膈不利。余謂脾氣鬱結,肝經血虛,朝用歸脾湯,夕用加味逍遙散,百餘劑而諸症漸愈。又因飲食停滯,或用峻補之劑,口乾體倦。余用七味白朮散、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中氣漸愈,又以補中益氣及八珍湯兼服而痊。

半夏茯苓湯

  • 1.《女科指要》:「主以二陳湯,胸滿加枳殼,脾虛加白朮,氣鬱加香附,氣虛加人參,氣不順加蘇梗、烏藥,腹中痛加木香、砂仁,脾虛異功散,胃虛人參橘皮湯,脾胃兩虛六君子湯,氣血兩虛半夏茯苓湯。

左金丸

  • 1.《未刻本葉氏醫案》:「氣鬱脘悶。
  • 2.《丹溪心法》:「治咳嗽脅痛,以二陳湯加南星、香附、青皮、青黛,入薑汁。脅痛有瘀血,行氣藥中加桃仁不去尖,並香附之類。有火盛者,當伐肝木。左金丸治肝火,有氣鬱而胸脅痛者,看其脈沉澀,當作郁治。痛而不得伸舒者蜜丸,龍薈丸最快。脅下有食積一條扛起,用吳茱萸、炒黃連。

黃連解毒湯

  • 1.《醫學輯要》:「驅賊火四法(一日發風塞壅閉火邪內郁宜升發之如升陽散火湯之類是也二日清內熱極盛宜用寒涼如黃連解毒湯之類是也三日攻火氣鬱結大便不通法當攻下此釜底抽薪之法如承氣湯之類是也四曰制熱氣拂鬱清之不去攻之不可此本來真水有虧不能制火所謂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當滋其腎如地黃湯之類可用也)

橘皮竹茹湯

  • 1.《醫醫偶錄》:「呃逆者,氣鬱火沖也,橘皮竹茹湯主之。
  • 2.《醫醫偶錄》:「_橘皮竹茹湯_,治氣鬱火沖呃逆。

清燥救肺湯

  • 1.《醫學三字經》:「_清燥救肺湯_,(喻嘉言),治燥氣鬱而成癆。
  • 2.《溫病正宗》:「諸氣膹郁之屬於肺者,屬於肺之燥也。而古來治氣鬱之方,多用辛香行氣,絕無一方治肺之燥者。諸痿喘嘔之屬於上者,亦屬於肺之燥也。而古來治法,以痿嘔屬陽明,以喘屬肺,是則嘔與痿屬之中下,而惟喘屬上矣,所以亦無一方及於肺之燥也。即喘之屬於肺者,非表即下,非行氣即泄氣。

藿香正氣散

  • 1.《古今醫統大全》:「_藿香正氣散_(方見寒門)治諸氣鬱嘔吐,頭疼發熱,惡食不快。

蘇子降氣湯

  • 1.《景岳全書》:「一、氣分受邪,上焦氣實作喘,或怒氣鬱結傷肝,而人壯力強,脹滿脈實者,但破其氣而喘自愈,宜廓清飲、四磨飲、四七湯、蘿蔔子湯、蘇子降氣湯之類主之;或陽明氣秘不通而脹滿者,可微利之。

甘草麻黃湯

  • 1.《本草正義》:「抑麻黃之泄肺,亦不獨疏散外來之邪也,苟為肺氣鬱窒,治節無權,即當藉其輕揚,以開痹著,如仲景甘草麻黃湯之治里水黃腫,《千金》麻黃(注:「黃」原脫,今補)醇酒湯之治表熱黃疸,後人以麻黃治水腫氣喘、小便不利諸法,雖曰皆取解表,然以開在內之閉塞,非以逐在外之感邪也。

枳實芍藥散

  • 1.《金匱懸解》:「產婦腹痛,法當以枳實芍藥散雙瀉土木之郁,假令不愈者,此為腹中有瘀血著於臍下,肝氣鬱阻,而為痛也。宜下瘀血湯,桃仁、蟅蟲,破其瘀血,大黃下其症塊也。

大半夏湯

  • 1.《中國內科醫鑑》:「〔三因方〕,大半夏湯為治心氣鬱而不行。生涎飲。心下痞鞕。聚結不散。腸中轆轆有聲。食入即吐之劑。

附子湯

  • 1.《醫通祖方》:「當知此證皆由水氣鬱遏其陽,陽氣原不大虛,所以方中朮附僅用附子湯之半;又恐辛燥有傷其陰,因以芍藥保其營血,與附子湯之立法不殊;即過汗傷經,振振欲擗地者,亦不出是方也。

羌活勝濕湯

  • 1.《方症會要》:「治濕從外受,一身盡痛,肩背不可回顧。此太陽氣鬱而不行,以風藥散之。脊痛項強,腰似折,此太陽經不通行,此藥主之。
  • 2.《雜病源流犀燭》:「而亦有手足太陽二經中濕,氣鬱不行,以致項強背脊俱痛者(宜羌活勝濕湯)。有膀胱腎間冷氣,攻衝背膂腰脊,俯仰不利者(宜烏沉湯)。又曰:背傴僂,年老傴僂者甚多,皆督脈虛而精髓不充之故,此當用補腎益髓之劑。若少壯之人,忽患傴僂,並足攣,脈沉弦而細,皆中濕故也(宜煨腎散,令上吐下瀉)。

香薷散

  • 1.《濟陽綱目》:「_香薷散_(活人),治陰陽不順,清濁相干,氣鬱中焦,名為霍亂。此皆飽食多飲,復睡冷席,外邪內積,結而不散,陰陽二氣,壅而不反。陽氣欲降,陰氣欲升,陰陽交錯,變成吐利。百脈混亂,榮衛俱虛,冷搏筋轉,皆宜服此。
  • 2.《証治準繩‧類方》:「_香薷散_(《活人》),治陰陽不順,清濁相干,氣鬱中焦,名為霍亂。此皆飽食多飲,復睡冷席,外邪內積,結而不散,陰陽二氣,壅而不反,陽氣欲降,陰氣欲升,陰陽交錯,變成吐痢,百脈混亂,榮衛俱虛,冷搏筋轉,皆宜服此。
  • 3.《醫學綱目》:「_香薷散_,治陰陽不順,清濁相干,氣鬱中焦,名為霍亂。此皆飽食鱠炙,頓啖乳酪、酒醪百品,無所不餐,多飲水漿,眠睡冷席,風冷之氣傷於脾胃,諸食結而不散,陰陽二氣壅而不反,陽氣欲降,陰氣欲升,陰陽交錯,變成吐利不已,百脈混亂,榮衛俱虛,冷搏筋轉,皆宜服此。

玉液湯

  • 1.《証治準繩‧類方》:「_玉液湯_,治七情所傷,氣鬱生涎,隨氣上逆,頭目眩暈,心嘈忪悸,眉稜骨痛。
  • 2.《醫學正傳》:「_玉液湯_(嚴氏方)治七情感動,氣鬱生涎,隨氣上衝,頭目眩運,心嘈忪悸,眉梭骨痛。
  • 3.《濟陽綱目》:「_玉液湯_,治七情感動,氣鬱生涎,隨氣上衝頭目,眩暈,心嘈忡悸,眉稜骨痛。
  • 4.《玉機微義》:「嚴氏玉液湯治七情感動,氣鬱生涎,隨氣上逆,頭目眩暈,心嘈忪悸,眉稜骨痛
  • 5.《奇效良方》:「治七情所傷,氣鬱生涎,隨氣上逆,頭目眩運,心嘈驚悸,眉稜骨痛。
▼ 展開更多

五磨飲子

  • 1.《增訂通俗傷寒論》:「_秀按_,胃為陽府,宜通宜降,五磨飲子,本為氣鬱上逆而設,得錦紋汁則疏氣滯,降實火,尤為得力。此為鬱火傷中,痞滿便秘之良方,功用甚多,學者宜注意之。

升陽散火湯

  • 1.《神農本草經疏》:「佐參、耆,引清陽之氣上升行陽道,故補脾胃藥中不可缺。入升陽散火湯,治陽氣鬱遏,及元氣不足,陽氣下陷。同荊芥、防風、黃芩、甘草、白芷,能去皮膚風邪。同葛根、荊芥、菊花、甘草,解肌肉間風熱,兼發浮汗。同葛根、連翹、玄參、甘草、生地黃、麥門冬,治牙根浮爛惡臭。
  • 2.《醫學輯要》:「驅賊火四法(一日發風塞壅閉火邪內郁宜升發之如升陽散火湯之類是也二日清內熱極盛宜用寒涼如黃連解毒湯之類是也三日攻火氣鬱結大便不通法當攻下此釜底抽薪之法如承氣湯之類是也四曰制熱氣拂鬱清之不去攻之不可此本來真水有虧不能制火所謂寒之不寒是無水也當滋其腎如地黃湯之類可用也)
  • 3.《醫方集宜》:「九、四肢發熱,肌肉、髓筋困熱如烙,捫之烙手,此陽氣鬱遏於土中,火鬱則發之,宜用升陽散火湯;瀉陰火升陽湯。

四七湯

  • 1.《醫宗必讀》:「氣虛而火入於肺者,補氣為先,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陰虛而火來乘金者,壯水為亟,六味地黃丸。風寒者解其邪,三拗湯、華蓋散。濕氣者利其水,滲濕湯。暑邪者滌其煩,白虎湯、香薷湯。肺熱者清其上,二冬、二母、甘、桔、梔、苓。痰壅者消之,二陳湯。氣鬱者疏之,四七湯。
  • 2.《保命歌括》:「_四七湯_,治七情四氣鬱結,聚痰涎狀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間,咯不出,咽不下。並治中脘痞滿,痰涎壅盛,上氣喘急。即:
  • 3.《校註婦人良方》:「婦人脾胃虛弱,風邪外侵,以致痰滯咳嗽,眼昏頭眩。經云: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無擇云:凡屬風熱,三生飲、化痰丸。屬寒冷,金沸草散。屬暑熱,消暑丸。屬氣鬱,四七湯。在上,瓜蒂散吐之。在下,控涎丹利之。仍觀人之勇怯,脈之虛實。
  • 4.《古今名醫彙粹》:「氣虛而火入於肺者,補氣為先,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陰虛而火來乘金者,壯水為亟,六味地黃丸。風寒者,解其邪,三拗湯、華蓋散。濕氣者,利其水,滲濕湯。暑邪者,滌其煩,白虎湯、香薷飲,肺熱者,清其上,二冬、二母、甘桔、梔、芩。痰壅者消之,二陳湯。氣鬱者疏之,四七湯。
  • 5.《景岳全書》:「一、氣分受邪,上焦氣實作喘,或怒氣鬱結傷肝,而人壯力強,脹滿脈實者,但破其氣而喘自愈,宜廓清飲、四磨飲、四七湯、蘿蔔子湯、蘇子降氣湯之類主之;或陽明氣秘不通而脹滿者,可微利之。
▼ 展開更多

瀉青丸

  • 1.《目經大成》:「青者,東方木神,於人為肝。瀉青者,蓋木忌蔽密,必伐去枝葉,始通風而不生蟲。肝屬木,忌血旺與氣鬱。血旺則善怒,氣鬱則筋脈不舒。風火相循而起,發為頭痛,目赤腫,翳障,熱淚,坐臥不寧,本經謂之木火自焚。不圖急治,安望其條達。故用大黃、草龍膽、山梔仁苦寒下行,直入厥陰而折之。

雙解散

  • 1.《古今醫統大全》:「_雙解散_,治便癰,內蘊熱毒,外挾寒邪,或交感強忍,以致精氣鬱結疼痛,大小便澀,宜用通解,更隨證調治之。

瀉白散

  • 1.《方症會要》:「心生血,肝納血,肝有熱則妄行注於脅,則脅痛,或紫黑,或結塊,上部抵當湯,中部桃仁承氣湯,皆稱捷劑,此汙血之積也。又歲金肅烈,制木太過,致肝氣鬱而不伸,兩脅痛而不止,此惟抑金扶木,瀉白散合阿膠四物湯,蓋瀉有餘,補不足,使兩氣和平,則痛自止,此肝之被郁也。
  • 2.《類證治裁》:「風勞骨蒸,秦艽鱉甲散。治陰火,氣從臍下起,大補陰丸、坎離既濟丸。氣從足下起入腹,為虛極難治,七味地黃丸,外以附子末津調敷湧泉穴。治五臟火,氣鬱火起於肺,瀉白散、清金丸。大怒火起於肝,加味逍遙飲加青皮、膽草。醉飽火起於脾,瀉黃散加白芍、枳殼。怵惕思慮火起於心,導赤散、清心蓮子飲。

參蘇飲


敗毒散

  • 1.《外科理例》:「凡治瘡瘍。不審元氣虛實。病在表裡。便服敗毒流氣等藥。蓋敗毒散。發表藥也。果有表症。止宜一二服。多則元氣損。毒愈盛。雖有人參亦莫能補。流氣飲耗血藥也。果氣結胸滿。只宜二三服。多則血反致敗。雖有芎、歸。亦難倚仗。丹溪曰。此不繫膏粱丹毒之變。因虛勞氣鬱所故也。

金沸草散

  • 1.《女科折衷纂要》:「按薛氏曰;前症若風寒痰飲,用金沸草散,雜病咳嗽,胎氣鬱結,加香附、川芎。若飲食停滯,用六君子加紫蘇、枳殼。若怒動肝火,前藥更加柴、梔。若鬱結傷脾,用歸脾湯加枳殼、山梔。
  • 2.《濟陰綱目》:「_薛氏_,曰:前證若風寒痰飲,用金沸草散,雜病咳嗽,胎氣鬱結,加香附、川芎;若飲食停滯,用六君加紫蘇、枳殼;若怒動肝火,前藥更加柴胡、山梔;若鬱結傷脾,用歸脾湯加枳殼、山梔。

半夏湯

  • 1.《類證治裁》:「《素問》曰:陰虛故目不瞑,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其臥立至。蓋不寐多由思慮勞神,驚憂怒火,氣鬱生涎,用半夏湯。半夏除痰而利小便,秫米益陰而利大腸,則陰陽交通而得臥也。又曰:胃不和則臥不安,蓋胃氣主降,若痰火阻痹,則煩擾不寐也。

香蘇散

  • 1.《皇漢醫學》:「昔之醫師,以此方療兵卒,亦揮發氣鬱故也(求真按:『用香蘇散之病證,可與半夏厚朴湯』),但不可拘泥於《局方》之主治。又蘇葉能解食積,故由食魚毒而腹痛,或喘息,若用多量紫蘇即有效。」

舟車丸

  • 1.《仁齋直指方論》:「腳氣氣鬱甚者,舟車丸、除濕丹;有飲者,東垣開結導飲丸。
  • 2.《雜病治例》:「_下_,顯仁丸。兼氣鬱甚者,舟車丸、除濕丹。有飲者,東垣開始導飲丸。
  • 3.《醫學原理》:「如腳氣鬱甚者,宜舟車丸、除濕湯之類。

保元湯

  • 1.《外科啟玄》:「內加蘇葉一二錢。不飲食。乃氣鬱。加山楂木香。熱甚加薄荷乾葛。如痘毒壅塞不行。加桂。取其味辛能發散耳。次三日。見標之時。三日內加減主方用人參八分。白朮黃耆各一錢。甘草三分。五味三分。姜一片。棗二枚。煎服。如痘順加當歸枸杞。如逆則加川芎桂各三分。
  • 2.《醫通祖方》:「治太陽氣鬱,肩背不可回顧。
  • 3.《張氏醫通》:「通氣防風湯,治太陽氣鬱。肩背不可回顧。

蘇合香丸


異功散

  • 1.《女科指要》:「主以二陳湯,胸滿加枳殼,脾虛加白朮,氣鬱加香附,氣虛加人參,氣不順加蘇梗、烏藥,腹中痛加木香、砂仁,脾虛異功散,胃虛人參橘皮湯,脾胃兩虛六君子湯,氣血兩虛半夏茯苓湯。
  • 2.《醫學正傳》:「近時治痘瘡者,悉宗陳文中木香散、異功散,殊不知彼立方之時,必運氣在寒水司天之令,及值嚴冬大寒,為因氣鬱遏,痘瘡不得起發紅綻,故用辛熱之劑發之,其宜也。今人不分時令寒熱,一槩施治,誤人多矣。或有雖值溫熱之時,山野農家貪賤之人,其或偶中一二,不可以為常法也。

香薷飲

  • 1.《治痢南針》:「_香薷飲_(《活人》),治陰陽不順,清濁相干,氣鬱中焦,名為霍亂,此皆飽食多飲,復睡冷席,外邪內積,結而不散,陰陽二氣,壅而不返,陽氣欲降,陰氣欲升,陰陽交錯,變成吐利,百脈混亂,榮衛俱虛,冷搏筋轉,皆宜服此。

黃龍湯

  • 1.《張氏醫通》:「如桂枝人參湯、小柴胡湯、參蘇飲。未嘗不用人參以協濟表藥成功也。但其所主。惟天行大頭。乃為合轍。加荊、防、牛蒡、薄荷。名荊防敗毒。為捻頸瘟。咽喉腫痛之專藥。即上二證。在熱毒既陷以後。及北方黑骨溫等。總與此方無預也。至若傷寒傳變之邪。伏氣鬱發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