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消渴」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消渴,又稱為糖尿病,是中醫古代疾病之一。其主要症狀為「多飲、多食、多尿、消瘦」,即患者會經常感到口渴,需要大量飲水;食慾增加,但體重卻下降;排尿量多,尿液濃度低;消瘦乏力。

消渴在中醫屬於「消渴病」範疇,是由於體內陰液不足,導致津液代謝失調,出現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狀。其病因主要有三方面:

  • 先天稟賦不足:由於先天不足,導致體內陰液不足,易患消渴病。
  • 飲食不節:飲食過量、過於肥甘厚膩,損傷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失常,水液代謝失調,出現消渴症狀。
  • 情志不遂:長期情志不遂,導致肝氣鬱結,脾胃失調,水液代謝失調,出現消渴症狀。

消渴的治療方法,主要以補益脾胃、生津止渴為主。常用中藥有:

  • 山藥:具有補脾益氣、生津止渴的功效。
  •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
  • 茯苓:具有健脾滲濕、利水消腫的功效。
  • 蓮子:具有補脾益氣、養心安神的功效。
  • 沙參:具有養陰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
  • 麥冬: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

消渴病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 飲食有節,不吃過於肥甘厚膩的食物。
  • 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緒激動。
  •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 定期檢查血糖,及早發現和治療糖尿病。

消渴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治療和調理。患者在治療期間,要注意遵醫囑服藥,定期複查血糖,並配合飲食和運動治療,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烏梅丸

  • 1.《本草乘雅半偈》:「設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不能食,食即吐蛔者,烏梅丸主之。兼見肺家形證者,即為舍屬肺募也,先宜桂枝黃耆白薇款冬花散,次宜秫米、甘草、常山之屬。兼見心家形證者,即為舍屬心募也,先宜桂枝黃芩湯,次宜甘草、蜀漆、常山、鱉甲、石膏、香豉、梔子、烏梅、淡竹葉之屬。
  • 2.《古今名醫方論》:「治厥陰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即吐蛔。又主久利。
  • 3.《傷寒總病論》:「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痛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烏梅丸主之。
  • 4.《長沙方歌括》:「論云。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此厥陰病之提綱也。經云。厥陰之上。風氣主之。中見少陽。是厥陰以風為本。以陰寒為標。而火熱在中也。至厥陰而陰已極。故不從標本而從於中治。沈堯封云。此厥陰證之提綱也。
  • 5.《四診抉微》:「灰色見於中央,而消渴,氣上衝心,飢不欲食,食即吐蛔者,此熱傳厥陰之候,烏梅丸主之。
▼ 展開更多

五苓散

  • 1.《三指禪》:「倘消渴而小便不利,邪入膀胱腑之衛分矣,五苓散主之。其中寒也,經先受其寒,麻黃症。脈浮而緊,體痛(統頭痛、身疼、腰痛、骨節疼痛而言),嘔逆而惡寒,歷時方熱,無汗喘滿而惡鳳(有寒不皆無風)。倘如狂(淤熱衝心)而小腹急結(淤熱不行),邪入膀胱腑之營分矣,桃仁承氣湯主之。
  • 2.《皇漢醫學》:「**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傷寒論》)**
  • 3.《皇漢醫學》:「又治一人,消渴經年,且胸脅支滿而頭暈,與五苓散加甘草,水煎使服之,不三劑,諸證悉治,此蓋用《金匱》苓桂朮甘湯及五苓散之二法也。」
  • 4.《雞峰普濟方》:「治水飲停積留滯不散,胸膈膨悶,腹脹喘逆,口乾引飲,嘔噦噁心,心中暑煩渴,脾濕生黃飧,泄注下水穀不分,及療傷寒惡亂,頭痛發渴,口燥消渴,水入吐逆,心下痞悶,小便不利:
  • 5.《古今名醫方論》:「治脈浮,小便不利,熱微,消渴者;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症,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
▼ 展開更多

苓桂朮甘湯

  • 1.《皇漢醫學》:「又治一人,消渴經年,且胸脅支滿而頭暈,與五苓散加甘草,水煎使服之,不三劑,諸證悉治,此蓋用《金匱》苓桂朮甘湯及五苓散之二法也。」

炙甘草湯

  • 1.《皇漢醫學》:「《橘窗書影》曰:「一婦人消渴,數日不愈。一醫認為胃熱,屢下之。消渴止,舌上赤爛,至於齒齦亦糜爛,不能飲食,脈虛數,濁吐有腥臭。余以為肺痿之一證,與炙甘草加桔梗湯,病漸愈。」

麥門冬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消渴,身熱,喘而咽喉不利者,加天花粉。大便燥結,腹微滿者,兼用調胃承氣湯。治久咳,勞嗽,喘滿短氣,咽喉不利,時噁心嘔吐者。《肘後方》曰:『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按生薑甘草湯證亦如爾云,可疑。今驗病者,此方為勝。」
  • 2.《古今醫統大全》:「(《寶鑑》)_麥門冬湯_,治消渴,日夜飲水不止,飲下即溲。

甘草乾薑湯

  • 1.《皇漢醫學》:「**肺痿吐涎沬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金匱要略》)**
  • 2.《金匱方歌括》:「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以此方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

白虎湯

  • 1.《經方實驗錄》:「前案消渴是為上消,本案消食是為中消。上中不同,一湯愈之,所謂通仲聖方能治百病者此也。
  • 2.《簡明醫彀》:「煩躁:心不安曰煩,身不寧曰躁。心熱則煩,陽實陰虛為熱輕;腎熱則躁,陰實陽虛為熱重。分虛實治。太陽煩躁宜主方;陽明內實煩躁,承氣湯;陽明經熱,白虎湯,煩躁消渴,宜五苓散。少陰煩躁,脈沉,肢冷,自利屬寒,又不欲衣,欲水不能入口,宜中寒主方。吐利交作,脈如湧泉者,死。
  • 3.《方症會要》:「治強人消渴(本方加花粉、葛根、烏梅、枇杷葉)
  • 4.《感症寶筏》:「傷寒證邪入厥陰,舌中尖見灰色,其症消渴、氣上衝心、飢不欲食、食則吐蛔者,宜烏梅丸,若雜病見此舌,為實熱里證,則宜大承氣與白虎湯合用。

八味地黃丸

  • 1.《古今名醫方論》:「消渴病,飲水一斗,小便亦一斗,此腎氣不能攝水,小便恣出,源泉有立竭之勢,故急用以逆折其水也。夫腎水下趨之消,腎氣不上升之渴,非用此以蟄護封藏,蒸動水氣,舍此曷從治哉?後人謂八味丸為治消渴之聖藥,得其旨矣。
  • 2.《羅氏會約醫鏡》:「_八味地黃丸_,治火衰不能化氣,氣虛不能生液,而水涸消渴者。
  • 3.《齊氏醫案》:「昔漢武帝病消渴,張仲景為立此方,藥止八味,故名八味地黃丸,誠良方也,可與天地同壽,至聖玄關,今猶可想。瘡疽將痊,及痊後口渴甚者,舌黃堅硬者,及未患先渴,或心煩口燥,小便頻數,或白濁陰痿,飲食少思,肌膚消瘦,及腿腫腳瘦,口舌生瘡。已上諸證,均宜服之,無不神效。

調胃承氣湯

  • 1.《皇漢醫學》:「胃反,膈噎,胸腹痛,或煩滿,腹中有塊,咽喉乾燥,鬱熱便秘者。消渴,五心煩熱,肌肉燥瘠,腹凝閉,二便不利者,皆宜此方或為兼用方亦良。

梔子豉湯

  • 1.《古今名醫方論》:「柯韻伯曰:太陽以心腹為里,陽明以心腹為表。蓋陽明之裡是胃實,不特發熱、惡寒、目疼、鼻乾、汗出、身重謂之表,一切虛煩、虛熱、咽燥、口苦、舌苔、腹滿、煩躁、不得臥、消渴而小便不利,凡在胃之外者,悉是陽明之表也。仲景制汗劑,是開太陽表邪之出路;制吐劑,是引陽明表邪之出路。

大承氣湯

  • 1.《醫學心悟》:「厥陰經病亦有傳、有中,今先舉傳經者言之。其見症也,少腹滿、舌蜷、囊縮、煩燥、厥逆、消渴,大承氣湯主之。
  • 2.《醫學從眾錄》:「傷寒太陽症消渴,小便不利,宜五苓散;厥陰症消渴,宜大承氣湯之類。與雜病之消渴,名同而病異。宜分別之。
  • 3.《傷寒括要》:「譫黃狂渴。脈沉數。(大承氣湯)陽毒。目赤。唇焦。鼻如煙煤,渴而脈實。(三黃石膏湯)少陽渴。(小柴胡去半夏加天花粉葛根)少陰渴而下利。但欲寐。小便白。(四逆湯)少陰渴。自利。純青色水者。(大承氣湯)厥陰消渴。大熱。甚則譫閉。舌卷囊縮。(大承氣湯)食少而渴。
  • 4.《奉時旨要》:「厥陰經病,亦有傳、有中。今先舉傳經者言之,其症少腹滿,舌踡囊縮,煩躁厥逆消渴,大承氣湯主之。
  • 5.《醫學集成》:「厥陰熱證,脈沉弦,舌卷囊縮,煩躁厥逆,消渴便硬,法主六一順氣湯或大承氣湯。

小建中湯

  • 1.《三家醫案合刻》:「產後陰虛陽實,熱易拂鬱,近日客邪,乃冬應寒而反溫,凡羌活辛溫,柴胡擾動肝血,皆屬禁忌。謂陽明未復,再動衝陽耳。惡露變成腥水,亦是熱犯肝陰之極,液不養筋,內風必動,致面腫身痛,消渴嘔逆,自利暮熱汗多,全是肝胃受病。諸厥皆隸厥陰,嘔不能食,厥陰之氣,衝犯陽明所致。
  • 2.《醫門法律》:「_《金匱》桂枝黃耆湯_(方見水腫門),_《金匱》小柴胡湯_(方見嘔吐門),_《金匱》瓜蒂散方_(見三氣門),_《金匱》小建中湯_(方見虛勞門),_《金匱》小半夏湯_(方見消渴門)(方論俱見前)

小青龍湯

  • 1.《傷寒論類方》:「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蕘花如雞子大,熬令赤色。利屬下焦陰分,不可更發其陽。蕘花,《明理論》作芫花;恐誤。本草蕘花、芫花,花葉相近,而蕘花不常用,當時已不可得,故改用芫花,以其皆有去水之功也。若渴者,去半夏。如栝蔞根三兩。本草栝蔞根主消渴,若噎者,「噎」古作「䭇」。

小柴胡湯

  • 1.《傷寒論類方》:「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不嘔,不必用半夏;煩,不可用人參。加栝蔞實一枚。栝蔞實除胸痹,此小陷胸之法也。若渴者,去半夏。半夏能滌痰濕,即能耗津液。加人參,生津液。合前成四兩半,栝蔞根四兩。治消渴。若腹中痛者,去黃芩,苦寒。加芍藥三兩,除腹痛。
  • 2.《醫門法律》:「_《金匱》桂枝黃耆湯_(方見水腫門),_《金匱》小柴胡湯_(方見嘔吐門),_《金匱》瓜蒂散方_(見三氣門),_《金匱》小建中湯_(方見虛勞門),_《金匱》小半夏湯_(方見消渴門)(方論俱見前)
  • 3.《瘍醫大全》:「陽明經病在者,宜解肌為主加涼藥治里,陽明腑病同見者,調胃承氣湯下之。如少陽與厥陰證俱盛於外,耳聾口苦發熱,少陽也,口渴囊縮,厥陰也。少陽證急以小柴胡湯主之,加以涼藥治里,厥陰消渴囊縮者,則以承氣為主,加柴胡半夏治表。噫!兩感固為不救,司命者能操活法,或可冀生。
  • 4.《醫學衷中參西錄》:「天花粉:栝蔞根也,色白而亮者佳,味苦微酸,性涼而潤。清火生津,為止渴要藥(《傷寒論》小柴胡湯,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古方書治消渴亦多用之)。為其能生津止渴,故能潤肺,化肺中燥痰,寧肺止嗽,治肺病結核。
  • 5.《赤水玄珠》:「厥陰消渴,氣上衝心,飢不欲食,食即吐蛔,腹痛,大便實者,本方加大黃、蜜少許利之。本經腹濡滿時減者,本方去甘草。本經嘔者入半夏薑汁。本經踡臥沉重利不止,少加附子。利後身體痛者急溫之,加附子。自利腹痛者,入木香磨薑汁調服和之。

四逆湯

  • 1.《醫方集解》:「仲景所以調停二治法,須合陰陽進退之機,陽勝宜下,小承氣湯中已去芒硝之寒,而有厚朴之溫;在厥陰中破陽以行陰,陰勝宜溫,縱有陽邪,一見厥利,便宜烏梅丸,聚辛熱之品而加苦寒之佐;在厥陰中破陰以行陽,雖有上熱,如篇首消渴、氣上衝心之證,亦不慮其為捍格也。扶陽抑陰之旨微矣。

白頭翁湯

  • 1.《醫學衷中參西錄》:「《醫宗金鑑》注曰:三陰俱有下利證,自利不渴屬太陰,自利渴屬少陰。惟厥陰下利,屬寒者厥而不渴,下利清穀;屬熱者消渴,下利後重,便利膿血。此熱利下重,乃鬱熱奔逼廣腸、魄門重滯難出。初痢用此法以寒治熱,久痢則宜用烏梅丸,隨所利而從治之,調其氣使之平也。

參苓白朮散

  • 1.《兒科要略》:「(十六)參苓白朮散,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多困少氣,胸中痞滿,噫嘔腹逆,喘嗽消渴,大便不實及久瀉,癰疽潰後不思食者。
  • 2.《兒科要略》:「(十六)參苓白朮散,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多困少氣,胸中痞滿,噫嘔腹逆,喘咳消渴,大便不實及久瀉,癰疽潰後不思食者。
  • 3.《証治準繩‧類方》:「_參苓白朮散_(《和劑》),治久瀉及大病後、痢後調理,消渴者尤宜。

當歸四逆湯

  • 1.《醫學入門》:「少陰下利清穀,或咽痛脈微者,四逆湯;利不止脈欲絕者,白通湯;無脈者,白通加豬膽汁湯。厥陰下利小腹痛,或消渴吐蛔者,當歸四逆湯。凡陰證唇青舌黑,或白苔,或卷強者,用生薑頻擦唇口,擦後黑轉為紅乃吉。

豬苓湯

  • 1.《金匱玉函要略輯義》:「〔尤〕無形之邪。入結於臟。必有所據。水血痰食。皆邪藪也。如渴者。水與熱得。而熱結在水。故與豬苓湯。利其水。而熱亦除。若有食者。食與熱得。而熱結在食。則宜承氣湯。下其食。而熱亦去。若無所得。則無形之邪。豈攻法所能去哉。豬苓湯方見後消渴證中。
  • 2.《金匱要略心典》:「_豬苓湯方_(見後消渴證中)

小承氣湯

  • 1.《一見能醫》:「傷寒,煩滿囊縮,便堅消渴,舌卷,手足乍冷乍溫,脈沉實者,厥陰症也,大小承氣湯主之。若厥冷耳聾囊縮,脈沉而弦者,少陰兩感,不治之症也。此則三陰,有可汗、可下、可溫之法也。

小半夏湯

  • 1.《醫門法律》:「_《金匱》桂枝黃耆湯_(方見水腫門),_《金匱》小柴胡湯_(方見嘔吐門),_《金匱》瓜蒂散方_(見三氣門),_《金匱》小建中湯_(方見虛勞門),_《金匱》小半夏湯_(方見消渴門)(方論俱見前)

茯苓四逆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與五苓散主之。

四物湯

  • 1.《傷寒治例》:「_和解_,太陽脈弦而嘔,邪在半表裡,小柴胡加瓜蔞根之類。《證治》云:厥陰病,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茯苓白朮甘草桂四物湯。汗下後,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柴胡桂枝幹薑湯。
  • 2.《醫宗必讀》:「太陽脈弦而渴。小柴胡加天花粉。太陽表不解,有水氣而渴,小青龍湯去半夏,加瓜蔞湯。脅下痛,手足溫而渴,小柴胡去半夏,加人參、天花粉。厥陰病,消渴,氣上衝心,茯苓白朮甘草桂四物湯。汗下後寒熱,胸脅滿,小便不利,頭汗,心煩,渴而不嘔,柴胡桂枝幹薑湯。

茵陳五苓散

  • 1.《刪補名醫方論》:「_五苓散_(附:茵陳五苓散),治脈浮小便不利,熱微消渴者。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中風

濟生腎氣丸

  • 1.《醫辨》:「消渴後成水氣,方書雖有紫蘇湯、瞿麥湯、葶藶丸,皆克泄之劑,不若五皮飲送濟生腎氣丸,及東垣中滿分消諸方為妥。

人參湯

  • 1.《濟陽綱目》:「上除另研藥外,余並搗為末,用好蜜二斤先煉一二沸,然後下生地末,不住手攪令勻,取木通銀胡汁慢火熬成膏,勿令焦,然後入余藥末同和,為丸如黃豆大,每服二十丸,嚼破,熱水下。虛煩,消渴驚悸,人參湯下;咳嗽唾血,鼻衄吐血,麥冬湯下;諸淋,車前子湯下。
  • 2.《古今醫統大全》:「上除別研藥外,並搗為末,將好蜜二斤先煉一二沸,然後下生地黃末,不住手攪勻。取木通、銀柴胡汁,慢火熬成膏,勿令焦。然後將其餘藥末同和為丸,如豌豆大。每服二十丸,嚼碎,熟水下。虛寒,煩熱、消渴,驚悸,人參湯下;咳嗽,吐唾嘔血,麥門冬湯下;惟諸淋,車前子湯下,或茅花湯調百草霜末送下。
  • 3.《奇效良方》:「上除別碾藥外,余藥為細末,用好蜜二斤,先煉一二沸,然後下生地黃末,不住手攪令勻,取木通柴胡汁慢火熬成膏,勿令焦,然後入余藥末,同和為丸,如豌豆大,每服二十丸,嚼破熱水下。虛寒煩熱,消渴驚悸,人參湯下。咳嗽唾血,鼻衄吐血,麥門冬煎湯下。惟諸淋車前子煎湯下。

七寶美髯丹

  • 1.《不居集》:「_七寶美髯丹_,治氣血不足,羸弱周痹,腎虛無子,消渴淋瀝,遺精崩帶,癰瘡痔腫等症。
  • 2.《馮氏錦囊秘錄》:「治氣血不足,嬴弱周痹,腎虛無子,消渴淋瀝,遺精崩帶,癰瘡痔腫等症。
  • 3.《成方切用》:「(邵應節),治精血不足,羸弱周痹,腎虛無子,消渴淋瀝,遺精崩帶,癰瘡痔腫等證。(周痹周身痿痹也,由氣血不足。無子,由腎冷精衰。消渴淋瀝,由水不制火。遺精,由心腎不交。崩帶瘡痔,由營血不調。)
  • 4.《醫方集解》:「治氣血不足,羸弱周痹,腎虛無子,消渴,淋瀝,遺精,崩帶,癰瘡,痔腫等證(周痹,周身痿痹也,由氣血不足。無子,由腎冷精衰。消渴、淋瀝,由水不制火。遺精,由心腎不交。崩帶、瘡痔,由營血不調)。

茯苓澤瀉湯

  • 1.《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消渴,欲飲水,胃反而吐者,茯苓澤瀉湯主之。茯苓澤瀉湯方茯苓半斤澤瀉四兩甘草二兩桂枝二兩白朮三兩生薑四兩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 2.《金匱玉函要略輯義》:「_茯苓澤瀉湯方_(〔原注〕外臺治消渴脈絕。胃反吐食者。有小麥一升。○案外臺。脈上。有陰字。此本出千金。並用小麥三升。外臺。引千金。出消渴門。)
  • 3.《金匱方歌括》:「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內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外臺。治消渴脈絕胃反者。有小麥一升。

三黃湯

  • 1.《傷寒廣要》:「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計時候。以溫水下三十丸。(聖惠○案此本千金消渴中方。)張文仲。療天行。若已五六日不解。頭痛壯熱。四肢煩疼。不得飲食。大黃湯方。
  • 2.《祖劑》:「海藏云:伊尹三黃湯無黃芩,後人脫落之也。丸服,名金花丸,又名三黃丸,治脾熱口疳,口氣黃疸,吐血消渴,羸瘦,胃熱消穀,易飢,飲食不為肌肉。

補肝湯

  • 1.《外臺秘要》:「千金翼補肝湯,主肝氣不足,兩脅拘急痛寒熱,目不明,並婦人心痛,乳癰,膝脛熱,消渴爪甲枯,口面青方
  • 2.《備急千金要方》:「治肝氣不足,兩脅下滿,筋急不得大息,四肢厥冷,發搶心腹痛,目不明瞭,及婦人心痛,乳癰,膝熱,消渴,爪甲枯,口面青者。
  • 3.《千金翼方》:「主肝氣不足,兩脅拘急痛,寒熱目不明,並婦人心痛,乳癰脛熱,消渴,爪甲枯,口面青皯方:
  • 4.《千金翼方》:「主肝氣不足,兩脅滿,筋急不得太息,四肢厥,寒熱偏㿗,淋溺石沙,腰尻少腹痛,婦人心腹四肢痛,乳癰,膝脛熱,轉筋遺溺,消渴,爪甲青枯,口噤面青,太息,疝瘕,上搶心,腹中痛,兩眼不明,悉主之方(後面注內二兩字疑:)
  • 5.《外台秘要》:「千金翼補肝湯,主肝氣不足,兩脅拘急痛寒熱,目不明,並婦人心痛,乳癰,膝脛熱,消渴爪甲枯,口面青方

白朮散

  • 1.《醫宗必讀》:「_白朮散_,治虛風多汗少氣,不治將成消渴。
  • 2.《羅氏會約醫鏡》:「_白朮散_,治虛風多汗,少氣痿弱,食則汗甚,不治必成消渴。
  • 3.《証治準繩‧幼科》:「〔錢〕積痛,口中氣溫,面黃白,目無精光,或白睛多,及多睡畏食,或大便酸臭者,當磨積,宜消積丸,甚者白餅子下之,後和胃,用白朮散。(消積丸白餅子方見癖白朮散方見消渴)
  • 4.《幼幼集成》:「_七味白朮散_,治小兒久病消渴,口乾不止,惟此最神,放膽用之。方見卷三泄瀉門。
  • 5.《醫學綱目》:「〔錢〕積痛,口中氣溫,面黃白,目無精光,或白睛多,及多睡畏食,或大便酸臭者,當磨積,宜消積丸。甚者白餅子下之。後和胃,用白朮散。(消積丸、白餅子方見癖。白朮散方見消渴。)
▼ 展開更多

茯苓甘草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婁氏云。既曰裡熱少。不能消水。與五苓。則前治煩躁消渴。益爽然矣。

清心蓮子飲

  • 1.《濟世全書》:「_清心蓮子飲_(主方),治心中發熱,煩躁思慮,憂愁抑鬱,小便白濁或有沙膜,夜夢走泄,遺瀝沙痛,便赤如膏,或酒色過度,上盛下虛,心火炎上,肺金受克,故口乾燥,漸成消渴,四肢倦怠,男子五淋,婦人帶下赤白,五心煩熱。此藥溫平,清心養神。
  • 2.《萬病回春》:「_清心蓮子飲_,治心中煩躁,思慮憂愁抑鬱,小便赤濁,或有沙漠,夜夢遺精、遺瀝澀痛,便赤,如或酒色過度,上盛下虛,心火上炎,肺金受克,故口苦咽乾,漸成消渴,四肢倦怠,男子五淋,婦人帶下赤白、五心煩熱。此藥溫平,清火養神秘精,大有奇效。
  • 3.《痰火點雪》:「_清心蓮子飲_,治發熱煩躁,七情抑鬱,小便白濁,或有沙淋,夜夢走泄,遺瀝澀痛,或赤或白,酒色過度,上盛下虛,心火上炎,肺經受克,故口乾燥,漸成消渴,四體倦怠,男子五淋,婦人帶下,五心煩燥。此藥溫中清心,養神秘精。
  • 4.《世醫得效方》:「治同上。(方見大方科消渴類。)

百合知母湯

  • 1.《溫熱經緯》:「鄒潤安曰:玩百合知母湯,可以見汗則傷氣,邪搏於氣分,為消渴熱中也。玩百合雞子黃湯,可以見吐則傷上,邪擾於心,為煩懊不寐也。玩百合代赭湯,可以見下則傷血,邪搏於血分,為血脈中熱也。玩百合地黃湯,可以見不經吐下發汗,則系百脈一宗,悉致其病,無氣血上下之偏矣。

瓜蒂散

  • 1.《醫門法律》:「_《金匱》桂枝黃耆湯_(方見水腫門),_《金匱》小柴胡湯_(方見嘔吐門),_《金匱》瓜蒂散方_(見三氣門),_《金匱》小建中湯_(方見虛勞門),_《金匱》小半夏湯_(方見消渴門)(方論俱見前)

黃連解毒湯

  • 1.《目經大成》:「毒者,火邪亢極之謂。如上下積熱,頭目痛腫,口燥舌爛,二便秘結,發斑錯語,及惡瘡,消渴、疳蝕等症者是。脈來大數,按而擊指,非大苦大寒專精解毒,不足抑其悍烈。是方也,黃芩苦而枯,枯則輕浮,能瀉火於上。黃連苦而燥,燥則疏決,能瀉火於中。黃柏、山梔苦而利,利則就濕,能瀉火於下。
  • 2.《醫方集解》:「)本方去黃柏、梔子,加酒浸大黃,名三黃瀉心湯《金匱》:治心下痞熱,心氣不足,吐血衄血。大黃用酒蒸曬九次,蜜丸,名三黃丸:治三焦積熱,頭項腫痛,目赤口瘡,心膈煩躁,大便秘結,小便赤澀,及消渴羸瘦(消渴羸瘦,由於火炎水乾。
  • 3.《成方切用》:「法當溫中,使血自歸經,宜理中湯加木香,七氣湯加川芎,或甘草乾薑湯,甚效。)又大黃用酒浸,蒸曬九次,蜜丸,名三黃丸。治三焦積熱,頭項腫痛,目赤口瘡,心膈煩躁,大便秘結,小便赤澀,及消渴羸瘦,(消渴羸瘦,由於火炎水乾。)

六一散

  • 1.《大方脈》:「_黃耆六一散_,治諸虛不足,自汗消渴。
  • 2.《仁術便覽》:「又名神白散。治真陰素被虛損,多服金石等藥,或嗜炙爆咸物,遂成消渴。用溫水調服,或大渴飲冷者,新汲水調尤妙。
  • 3.《成方切用》:「乾薑能散濕熱之氣。)加生柏葉生車前生藕節,名三生益元散,治血淋。加牛黃,治虛煩不得眠。除甘草,加吳茱萸一兩,名吳萸六一散,治濕熱吞酸。除滑石,加黃耆六兩,大棗煎,熱服,名黃耆六一散。治諸虛不足,盜汗消渴。(凡渴證防發癰疽。宜黃耆六一散。吞忍冬丸。

六味地黃丸

  • 1.《內傷集要》:「_六味地黃丸_,治肝腎不足,真陰虧損,精血枯竭,羸弱憔悴,腰痛足痠自汗,水泛為痰,發熱咳嗽,頭昏目眩,耳聾耳鳴,遺精便血,消渴淋瀝,失血失音,舌燥喉痛,足跟作痛,下部瘡瘍。
  • 2.《大方脈》:「_六味地黃丸_,治肝腎不足,真陰虧損,精血枯竭,惟悴羸弱,腰痛足酸,自汗盜汗,水泛為痰,發熱咳嗽,頭暈目眩,耳鳴耳聾,遺精便血,消渴淋瀝,失血失音,舌燥喉痛,虛火牙痛,足跟作痛,下部瘡瘍,皆可常服。
  • 3.《濟陽綱目》:「_六味地黃丸_,治腎氣虛損,久新憔悴,寢汗發熱,五臟齊損,遺精便血,消渴淋漓等證。此藥不燥不寒,專補左尺腎水,兼理脾胃,少年水虧火旺,陰虛之證最宜服之。婦人血虛無子者,服之有效。
  • 4.《谷蓀醫話》:「又陳遠公謂多食善飢者,胃氣之有餘,本之腎水之不足,一遇風寒夏暑,非變消渴,必成痿擦,須用大劑六味地黃丸,自然氣餒而火息,而胃平、而熱除,是胃病治腎之說也。盧不遠治何介甫脾病,診其脈兩關軟弱,不透於寸,曰:右固脾虛,左則何謂?此脾不足而脾用不行也。
  • 5.《銀海指南》:「_六味地黃丸_(仲陽),治肝腎不足,真陰虧損,精血枯竭,憔悴羸弱,腰痛足酸,自汗盜汗,水泛為痰,發熱咳嗽,頭運目眩,耳鳴耳聾,遺精便血,消渴淋瀝,失血失音,舌燥喉痛,虛火牙痛,足跟作痛,下部瘡瘍等症。
▼ 展開更多

人參白虎湯

  • 1.《醫學三字經》:「_消渴症,津液干_,口渴不止為上消,治以人參白虎湯。食入即飢為中消,治以調胃承氣湯。飲一溲一小便如膏為下消,治以腎氣丸。其實皆津液干之病也,趙養葵變其法。

竹葉石膏湯

  • 1.《証治準繩‧類方》:「),清心蓮子飲(見赤白濁。),四物二連湯(見潮熱。),竹葉石膏湯(見消渴。),潤腸丸(見大便不通。),歸脾湯(見健忘。),八珍湯(見虛勞。),升陽益胃湯(見惡寒。),加減八味丸(見虛勞。),涼膈散,清涼飲(俱見發熱。),人參養榮湯(見虛勞。),當歸補血湯(見勞倦。
  • 2.《皇漢醫學》:「又曰:「治消渴,貪飲不止,口舌乾燥,身熱不食,多夢寢汗,身體枯槁者。若大便不通,腹微滿,舌上黑苔者,兼用調胃承氣湯。」

生化湯


大黃甘草湯

  • 1.《醫方集解》:「本方加大黃,名大黃甘草湯:治上中下三焦消渴。
  • 2.《成方切用》:「加大黃,名大黃甘草湯,治上中下三焦消渴。

小半夏加茯苓湯

  • 1.《皇漢醫學》:「《橘窗書影》曰:「一男子傷寒數十日不解,羸瘦骨立,臍上築築而動悸甚,飲食不納,脈虛數,瀕於死。余以為厥陰正證(本柯琴之說),與烏梅丸。其人惡藥臭,不能服,消渴殊甚。即權與小半夏加茯苓湯,雜以前丸服之。五日,嘔氣止,諸證退。連服三十日,病痊愈。」

白虎加人參湯


地黃飲子

  • 1.《醫方集解》:「治消渴煩躁,咽乾面赤(咽乾,腎火上炎也;面赤,陽明鬱熱也;煩屬於心,躁屬於腎。)
  • 2.《奇效良方》:「治消渴咽乾,面赤煩躁。
  • 3.《湯頭歌訣》:「(《易簡》)參耆草,二地二冬枇斛參。澤瀉枳實疏二腑,躁煩消渴血枯含。〔人參、黃耆、甘草(炙)、天冬、麥冬、生地、枇杷葉(蜜炙)、石斛、澤瀉、枳實(麩炒),每服二錢。
  • 4.《馮氏錦囊秘錄》:「治消渴咽乾煩燥。
  • 5.《身經通考》:「_地黃飲子_,治消渴咽乾,面赤煩躁,加以澤瀉、枳殼,疏導二腑,使心火下行,肺經潤澤,小腑清利,大腑流暢,宿熱既消,其渴自止,造化精微,妙無逾此。
▼ 展開更多

茯菟丹

  • 1.《仁齋直指方論》:「茯菟丹,三消渴通用,亦治白濁。
  • 2.《奇效良方》:「治三消渴通用,亦治白濁。
  • 3.《湯頭歌訣》:「(《局方》)療精滑脫,菟苓五味石蓮末。酒煮山藥為糊丸,亦治強中及消渴。〔強中者,下消之人,莖長興盛,不交精出也。菟絲子十兩(酒浸),五味子八兩,白茯苓、石蓮各三兩,山藥六兩,酒煮為糊丸。漏精,鹽湯下;赤濁,燈心湯下;白濁,茯苓湯下;消渴,米飲下。
  • 4.《成方切用》:「(局方),治遺精,白濁,及強中消渴。
  • 5.《成方便讀》:「茯菟丹,菟絲子(十兩),五味子(八兩),石蓮肉,白茯苓(各三兩),山藥(六兩),將菟絲用酒浸,浸過余酒煮山藥糊丸。漏精鹽湯下。赤濁燈心湯下。白濁茯苓湯下。消渴米飲下。治遺精白濁,以及強中消渴等證,由於腎虛者。夫遺精、白濁、強中、消渴四證,雖皆有虛實之分,無不皆由於腎病而起。
▼ 展開更多

四君子湯

  • 1.《醫方集解》:「本方加竹瀝、薑汁:治半身不遂,在右者屬氣虛;亦治痰厥暴死。本方加木香、藿香、乾葛,名七味白朮散(錢氏):治脾虛肌熱,泄瀉,虛熱作渴(人參、白朮、乾葛皆能生津。)楊仁齋再加五味子、柴胡:治消渴不能食。本方除人參,加白芍,名三白湯:治虛煩,或泄或渴,為調理內傷外感之奇方。
  • 2.《成方切用》:「為病後調理,助脾進食之劑。加棗仁(炒)治振悸不得眠,(胡洽居土)加薑汁竹瀝治半身不遂,在右者屬氣虛,亦治痰厥暴死。加木香藿香乾葛,名七味白朮散。(錢氏)治脾虛肌熱,泄瀉,虛熱作渴。(參朮乾葛。皆能生津。)楊仁齊再加五味柴胡,治消渴不能食。除人參加白芍,名三白湯。

玉液湯

  • 1.《醫學衷中參西錄》:「治消渴。消渴,即西醫所謂糖尿病,忌食甜物。
  • 2.《醫學衷中參西錄》:「_按:_,爐心有氫氣,人腹中亦有氫氣,黃者能引氫氣上達於肺,與吸入之氧氣相合而化水,又能鼓胃中津液上行,又能統攝下焦氣化,不使小便頻數,故能治消渴。玉液湯、滋膵飲,皆治消渴之方,原皆重用黃耆。

甘露飲

  • 1.《景岳全書》:「養勞湯(和三五四,虛勞疸),加減五苓散(和一八三),茵陳四逆湯(熱十九,陰黃汗),綠礬丸(和三五五,黃胖),甘露飲(寒十,濕熱),犀角地黃湯(寒七九,血熱),茵陳湯(寒一二八,濕熱),火府丹(寒百二十,消渴),茯苓滲濕湯(寒一二九,濕熱),柴胡茵陳五苓散(和一八六,傷寒、濕熱)

升陽散火湯

  • 1.《得心集醫案》:「按:此二症一寒一熱,俱用升陽散火湯,無非升發脾陽,與古人以腎氣湯,治消渴溺多,又治水腫溺少,一開一闔,無非蒸動腎氣,非深造微妙者,難與語也。男澍謹識

連梅湯

  • 1.《溫病條辨》:「三十六、暑邪深入少隂消渴者,連梅湯主之,入厥隂麻痺者,連梅湯主之;心熱煩躁神迷甚者;先與紫雪丹,再與連梅湯。

生脈散

  • 1.《臨症驗舌法》:「按:上原方主治,腎水不足,虛火上升,變為朝熱咳嗽,消渴虛勞,及水沸為痰等症。易曰:「雨以潤之」。此方是也。

當歸龍薈丸

  • 1.《六因條辨》:「猶仲景白通湯中,加人尿豬膽之意也。然呃逆之症,陽虛者多,治呃之法,用涼者少。更有肝火上衝,胃氣失降,而致呃逆者,其氣必從少腹上衝咽喉,而軋軋連聲,勢甚雄壯,脈弦目赤,消渴易飢,又宜當歸龍薈丸,大苦大寒之直泄厥陰也。

通關散

  • 1.《證治摘要》:「鉛丹散(方見消渴),通關散,諸卒暴厥。牙關緊急者。先用此得嚏而進藥。細辛,牙皂(各等分),上為末。少許吹入鼻內。有嚏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