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氣短」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氣短

氣短是指呼吸短促,不能順暢地呼吸。中醫認為,氣短是由於肺氣不足、肺氣不宣、肺氣不降所致。

  • 肺氣不足:肺主呼吸,肺氣不足則呼吸無力,導致氣短。
  • 肺氣不宣:肺主宣發,肺氣不宣則不能將外界空氣吸入肺內,導致氣短。
  • 肺氣不降:肺主肅降,肺氣不降則不能將肺內的濁氣排出體外,導致氣短。

氣短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呼吸短促、不能深呼吸、胸悶、氣喘、心悸、頭暈、乏力等。

治療氣短,中醫主要以補益肺氣、宣肺利膈、降氣化痰等方法為主。常用方藥有:

  • 補肺氣:人參、黃芪、白朮、五味子等。
  • 宣肺利膈:蘇葉、杏仁、橘皮、陳皮等。
  • 降氣化痰:半夏、陳皮、茯苓、白朮等。

氣短患者平時要注意保養肺部,避免過度勞累,戒菸限酒,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苓桂朮甘湯

  • 1.《類證治裁》:「〔短氣〕呼吸促而不能續,似喘而無痰聲,其症有二:一屬支飲。《金匱》云: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朮甘湯主之,腎氣湯亦主之。蓋呼氣短,用苓桂朮甘湯以通其陽,陽氣通,則小便能出矣。吸氣短,用腎氣湯以化其陰,腎氣化,則小便之關門利矣。一屬氣虛。
  • 2.《類證治裁》:「飲在陽,則呼氣短,苓桂朮甘湯。飲在陰則吸氣短,腎氣丸。《金匱》云: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利之,苓桂朮甘湯、腎氣丸主之。飲後水流脅下,咳唾引痛為懸飲,脈必沉弦。十棗湯。飲水流於四肢,當汗不汗,身體疼重為溢飲。小青龍湯。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形如腫,為支飲。
  • 3.《醫學三字經》:「_苓桂朮甘湯_,(《金匱》),治氣短。喻嘉言云:此治呼氣短。
  • 4.《增訂通俗傷寒論》:「若平時氣弱,呼吸不調,呼氣短者,酌用苓桂朮甘湯;吸氣短者,酌用金匱腎氣丸,則分補中納下以治之。
  • 5.《醫學芻言》:「久嗽氣短,加桂枝、白朮,即合苓桂朮甘湯法也。

炙甘草湯

  • 1.《經方實驗錄》:「二診(十月二十三日),二進炙甘草湯,胃納較增,惟口中燥而氣短,左脈結代漸減,右脈尚未盡和,仍宜前法加減。加制軍者,因大便少也。

四逆湯

  • 1.《醫法圓通》:「一治大便下血、氣短少神。夫大便下血,固有虛實之分,此則氣短少神,必是下焦之陽不足,不能統攝血液。四逆湯力能扶下焦之陽,陽旺則開闔有節,故治之而愈。

麻黃附子細辛湯

  • 1.《醫法圓通》:「一治大便下血、氣短少神。夫大便下血,固有虛實之分,此則氣短少神,必是下焦之陽不足,不能統攝血液。四逆湯力能扶下焦之陽,陽旺則開闔有節,故治之而愈。

附子理中湯

  • 1.《醫方考》:「形寒者,形氣虛寒也。飲冷者,復飲冷物也。熱則氣壯,寒則氣怯,今肺為寒冷所傷,故令氣短;水寒射肺,肺不能容,故令咳嗽。脈來微者為虛,遲者為寒。損其肺者益其氣,故用參、朮、甘草。寒者溫之,故用附子、乾薑。
  • 2.《良朋彙集經驗神方》:「_附子理中湯_,治陰寒身戰而重,語言聲輕氣短,目睛、口、鼻出冷氣,水漿不入之症。

小柴胡湯

  • 1.《女科切要》:「產後陰虛血耗,四物湯加炮姜,產後去血過多,陰虛而致內熱煩懣,呼吸氣短,頭痛悶亂,骨節煩疼,人參當歸散,陰虛發熱者,小柴胡湯,去半夏,加花粉。

四物湯

  • 1.《女科切要》:「產後陰虛血耗,四物湯加炮姜,產後去血過多,陰虛而致內熱煩懣,呼吸氣短,頭痛悶亂,骨節煩疼,人參當歸散,陰虛發熱者,小柴胡湯,去半夏,加花粉。
  • 2.《萬氏家抄濟世良方》:「上二味氣味俱陰,以同腎氣故能補腎,而瀉下焦火;桂與火邪同體,故曰:寒因熱用,凡請病在下焦皆不渴也。熟水為丸,百沸湯下。老人氣短,小便不通,四物湯加黃耆、人參吞此丸甚效。

黃耆建中湯

  • 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前狀發熱甚者,與逍遙散。骨中熱者,與人參黃耆散。虛弱、老人,可與黃耆建中湯常服。虛汗、盜汗,心忪氣短者,可與牡蠣散、止汗散、黃耆建中湯、大山藥丸、人參當歸散加小麥煎服。自汗不止者,朮附湯、正元散。心熱盜汗,可與辰砂妙香散。
  • 2.《金匱方歌括》:「即小建中湯加黃耆一兩五錢。氣短胸滿者。加生薑。腹中滿者。去棗加茯苓一兩半。及療肺虛損不足。補氣。加半夏三兩。
  • 3.《校注醫醇賸義》:「_黃耆建中湯_,治氣血虛弱,四肢倦怠,氣短懶言。
  • 4.《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虛勞裏急,諸不足者,黃耆建中湯主之。黃耆建中湯方即前小建中加黃耆一兩半。氣短、胸滿者,加生薑一兩;腹滿者,去大棗,加茯苓一兩半;大便秘結者,去大棗,加枳實一兩半;肺氣虛損者,加半夏三兩。

理中湯

  • 1.《保嬰撮要》:「_理中湯_,治脾胃虛寒,胸膈痞滿,或心腹疼痛,痰逆嘔吐,飲食減少,氣短羸困,或霍亂吐利,手足厥冷,不喜飲水者。

防己黃耆湯

  • 1.《醫方簡義》:「防己(一錢五分),炙甘草(五分),白朮(二錢),黃耆(二錢)加姜二片。棗二枚。水三杯煎。如喘者。加蜜炙麻黃(五分),胃不和。本方加白芍(一錢)氣短上逆。加桂枝(二分蜜炙)下有沉寒。加細辛(四分)服後當坐褥上。令微汗出而瘥。

大建中湯

  • 1.《備急千金要方》:「治虛勞寒澼,飲在脅下,決決有聲,飲已如從一邊下決決然也,有頭並沖皮起,引兩乳內痛,裡急,善夢失精,氣短目䀮䀮,忽忽多忘方。

小建中湯

  • 1.《醫學摘粹》:「即小建中湯加黃耆,如氣短胸滿者,加生薑;腹滿者,去棗加茯苓;如脾虛不足,宜補氣者,加半夏。

桂枝湯

  • 1.《友漁齋醫話》:「方用附子、乾薑、半夏、茯苓、人參、白朮、陳皮、白芍、甘草,一服而愈,用之當也。又見一人,夏月患畏風自汗,身熱氣短,延一醫診治,用桂枝湯一服而斃,用不當也。我故曰:《傷寒論》須善讀為益廣大,不善讀貽害非細。豈虛語哉?

桂枝芍藥知母湯

  • 1.《醫學實在易》:「_桂枝芍藥知母湯_,治諸肢節疼痛,身體尫羸,腳腫如脫,頭暈氣短,嗢嗢欲吐。

麥門冬湯

  • 1.《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周(十三歲),凡交夏肉瘦形倦,氣短欲寐,俗謂注夏病,是後天脾胃不旺,時令熱則氣泄也(以資生丸為藍本,是謂平調和暢。)

調胃承氣湯

  • 1.《馮氏錦囊秘錄》:「東垣曰:飲食不節則胃病,胃病則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有時而火上,獨療其面,蓋陽明經多氣多血,又兼挾風熱上行,諸陽皆會於頭面,故令面熱如醉,治宜先為散其風熱,或以調胃承氣湯,加黃連犀角,疏下兩三行,徹其本熱,散其風熱,以升麻湯,加黃連主之。

當歸建中湯

  • 1.《明醫指掌》:「產後去血過多,腹痛身熱自汗者,當歸黃耆湯。若去血多眩暈者,芎歸湯。虛甚者,加焦薑、人參,腹痛加桂。產後失血多,陰虛內熱,心煩氣短,自汗,當歸建中湯。

十全大補湯

  • 1.《醫宗說約》:「十全大補湯,治癰疽瘡瘍潰後,血虛氣散,氣短懶言,倦怠,膿潰反痛,死肉不腐,膿多不斂,膿清肌冷,瘡口散大,瘡根余腫不消,肉白、肉淡、肉紫、肉黯,腐肉雖脫,新肉生遲等症,並治虛人偏身流注、瘰癧等瘡難膿、難潰、難斂者,並效。

五苓散

  • 1.《癲狂條辯》:「咳逆倚息,氣短不得臥,其形如醉,名曰支飲,以五苓散主之。

平胃散

  • 1.《萬氏家抄濟世良方》:「_參苓平胃散_,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氣短,嘔噦噁心,噫氣吞酸,面色痿黃,肌體瘦弱,怠惰嗜臥,體重節痛,常多自利或發霍亂及五噎諸痞膈氣,翻胃悉宜服之。

甘草湯

  • 1.《陰證略例》:「治傷寒時氣,初得病一二日便結成陰毒,或服藥後六七日以上至十日變成陰毒,身重背強,腹中絞痛,咽喉不利,毒氣攻心,心下堅強,氣短不得息,嘔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脈沉細而疾。仲景云:陰毒三候,身如被杖,咽喉痛,五六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也。

越鞠丸

  • 1.《目經大成》:「越鞠者,發越鞠郁之義。夫水火平,氣血榮。氣血布,臟腑治。不平不榮,不布不治,是謂之郁。胸膈痞悶,飲食不消,脈大緊數莫辨,曰氣鬱。周身痛,或關節痠痛,遇陰寒即發,脈緩小,曰濕鬱。喜咳氣短,脈沉滑,曰痰鬱。昏瞀,身時熱,便赤,脈沉數,曰熱鬱。四肢無力,月經失常,脈澀,曰血鬱。

續命湯

  • 1.《跌打秘方》:「傷心口者,面青氣短吐血,呼吸大痛,身體不能動者,主七日死,先服流傷飲,次續命湯,後服中和丸。

當歸補血湯

  • 1.《醫學實在易》:「虛證非脾虛不能轉運即腎虛不能吸納,脾虛以六君子湯加乾薑、細辛、五味子主之;腎虛宜真武湯,黑錫丹主之;亦有氣短為微飲,宜從小便主之。出氣短者,宜苓桂甘術湯;入氣短者,宜腎氣丸。此證不盡屬於熱,緣《內經》有「諸逆上衝,皆屬於火」句,故屬於熱證。
  • 2.《不知醫必要》:「_當歸補血湯_,補,治產後氣血損傷,肌膚髮熱,目赤面紅,煩渴引飲,或頭痛頭暈,氣短悶亂者。或服十全大補湯。

補中益氣湯

  • 1.《軒岐救正論》:「補中益氣湯以接中氣而愈又云都憲孟有涯氣短痰暈服辛香之劑痰盛遺尿。兩尺浮大。按之如無。余以為腎家不能納氣歸源。香燥致甚耳。用八味丸料三劑而愈。又云一男子素厚味胸滿痰盛。余曰膏粱之人。內多積熱。與法制清氣化痰丸而愈。彼為有驗。修合饋送。脾胃虛者無不受害。
  • 2.《銀海指南》:「_補中益氣湯_,治煩勞內傷,身熱心煩,頭痛惡寒,懶言惡食,脈洪大而虛,氣短而渴,或陽虛自汗,或氣短不能舉元,致瘧痢脾虛,久不能愈,一切清陽下陷。中氣不足之症。
  • 3.《醫貫》:「又曰。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藥。損其脾胃。今立補中益氣湯主之。夫因飢飽勞役。損傷脾胃。或專因飲食不調。或專因勞力過度。或飢飽之後。加之勞力。或勞力之後。加之飢飽。皆為內傷。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耆以益皮毛而閉腠理。不令自汗。損其元氣。上喘氣短。
  • 4.《保嬰撮要》:「_補中益氣湯_,治小兒稟賦不足,榮衛之氣短促,寒薄腠理,閉鬱而為瘡瘍;或因瘡瘍服克伐之劑,氣血虧損而不能消散;或因已潰氣血虧損而不能生肌,或惡寒發熱,煩躁倦怠,飲食少思等症。
  • 5.《成方切用》:「(東垣),治煩勞內傷,身熱心煩,頭痛惡寒,懶言惡食,脈洪大而虛,氣短而渴;或陽虛自汗。(宜本湯加麻黃根浮小麥,升柴俱宜蜜水炒過。)或氣虛不能舉元,致瘧痢脾虛,久不能愈,一切清陽下陷,中氣不足之證。
▼ 展開更多

六君子湯

  • 1.《景岳全書》:「若風寒外感,邪氣入肺而喘急者,此必氣粗胸脹,或多咳嗽,自與氣短似喘上下不接者不同,治當以疏散兼補為主,宜金水六君煎,或六君子湯。若單以寒邪入肺,氣實氣壅而本無虛者,宜六安煎,或二陳湯加蘇葉之類主之。
  • 2.《幼科折衷》:「去蛇形(批:去蛇亦如此,分上下朝,故曰來蛇去蛇):主脾虛食積吐瀉,煩渴氣短,喘急不食,困倦,先用六君子湯加枳實健脾消積,次以七味白朮散調補胃氣。
  • 3.《保嬰撮要》:「去蛇形:主脾虛食積,吐瀉煩渴,氣短喘急,不食困睡,先用六君子湯加枳實,健脾消積,次以七味白朮散調補胃氣。

生化湯

  • 1.《家傳女科經驗摘奇》:「一氣短促,加人參四錢。
  • 2.《盤珠集胎產症治》:「氣短似喘,生化湯(和二十四)加人參、沉香。
  • 3.《產寶》:「感冒風寒加防風四分。不應加連須蔥頭兩個。嘔吐加藿香三分。生薑二錢。汗多氣短加人參二錢。汗出微喘亦加人參二錢。煩渴加麥冬一錢。五味子十粒。有痰加橘紅四分。傷食加神麯一錢。傷肉食加山楂一錢。砂仁末六分。
  • 4.《內府秘傳經驗女科》:「左尺脈弱,宜加人參。若產後汗多,加參三、四錢。汗多渴甚,加參三、四錢,麥冬三錢。汗多氣短似喘,加參三、四錢。汗多痰嗽,加竹瀝,薑汁,杏仁二十五粒。汗多嗽喘聲聲,加杏仁十粒,桔梗五分。無汗嗽喘氣短者加半夏一錢,杏仁十粒,桔梗五分。汗多身熱氣短加參三四錢,汗不止加黃耆一錢。
  • 5.《靈驗良方彙編》:「一分娩後汗出、氣短神昏,速服生化湯一帖,就加人參以救其急。

導赤散

  • 1.《証治準繩‧幼科》:「〔潔〕肝勝肺,則肝病身熱發搐,又見肺虛喘而氣短,病見於申酉戌時是肝真強也,《內經》云:受所制而不能制,謂之真強,法當補脾肺而瀉肝,導赤散、瀉黃散主之。
  • 2.《幼科類萃》:「潔古曰:肝勝肺則肝病。肝病發搐,又見肺虛喘而氣短,病見於申酉戌時,是者異強也,內經云:受所制而不能制,謂之真強,法當補脾肺而瀉肝,導赤散、瀉黃散主之。

白朮散

  • 1.《保嬰撮要》:「去蛇形:主脾虛食積,吐瀉煩渴,氣短喘急,不食困睡,先用六君子湯加枳實,健脾消積,次以七味白朮散調補胃氣。
  • 2.《幼科折衷》:「去蛇形(批:去蛇亦如此,分上下朝,故曰來蛇去蛇):主脾虛食積吐瀉,煩渴氣短,喘急不食,困倦,先用六君子湯加枳實健脾消積,次以七味白朮散調補胃氣。

竹葉石膏湯

  • 1.《仁術便覽》:「驚悸不寧、盜汗,加酸棗仁、茯神。小便不利,加梔子。氣短無力,加人參、黃耆。
  • 2.《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傷暑,肺先受之,肺為氣府,暑傷元氣,寸口脈弱,口渴,汗出,神昏,氣短,竹葉石膏湯主之。竹葉石膏湯方竹葉兩把粳米半升半夏半升(洗)石膏一斤人參三兩麥門冬一升甘草二兩(炙)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六味,取六升,去滓,納粳米,煮取米收,湯成,溫服一升,日三服。

桂枝附子湯

  • 1.《仁齋直指方論》:「桂枝附子湯,治風濕相搏,汗出氣短,身體煩疼,微腫,惡風不欲去衣。

十棗湯

  • 1.《醫學心悟》:「水停脅下,硬滿而痛,不可忍,乾嘔,氣短,自汗出,不惡寒。

生脈飲

  • 1.《蘭臺軌範》:「_生脈飲_(《醫錄》),治熱傷元氣,氣短倦怠,口渴出汗。
  • 2.《刪補名醫方論》:「_生脈飲_,治熱傷元氣,氣短倦怠,口渴出汗。

大半夏湯

  • 1.《三家醫案合刻》:「再診,面垢舌白,渴飲,氣短如喘,自利,是穢濁氣入口鼻,與水穀之氣互相混擾,濕氣阻窒,氤氳內蒸,三焦皆受。胸背肢節有晦黯斑紋,穢與氣血膠固,心終為邪熏灼,神昏囈語,手經蔓延。疫邪不與傷寒同例,法當芳香辟邪,參以解毒,必得不為濕穢蒙閉,可免痙厥之害。

白虎加人參湯

  • 1.《隨息居重訂霍亂論》:「痰濕阻滯者,加厚朴、半夏之類。血虛內熱者,加生地、地丁之類。中虛氣弱者,加白朮、苡仁之類。病衰而氣短精乏者,加大棗、枸杞之類。無不奏效如神也。

托裡散

  • 1.《古今醫統大全》:「_神效托裡散_,治瘡為寒變而內陷者,膿出消解,皮涼,心痞滿,腸鳴切痛,大便微溏,食則嘔,氣短,呃逆不絕,不得安臥,時發昏憒。

正骨紫金丹

  • 1.《正骨心法要旨》:「山角骨,即頭頂兩旁稜骨也。凡有跌打損傷未破者,不拘左右宣紫腫硬,瘀血凝聚疼痛,或昏迷目閉,身軟而不能起,聲氣短少,語言不出,心中忙亂,睡臥喘促,飲食少進者,宜內服正骨紫金丹,外用灸熨如囟骨傷法。如肉破流血不止者,先用馬屁勃灰止血,後以榆樹皮蓋傷處,以艾合定痛散灸之。

人參養榮湯

  • 1.《明醫指掌》:「勞役傷氣,中氣不足,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真氣虛,脈脫神衰,氣短不足息,人參養榮湯、生脈散。氣血兩虛,自汗喘急,脈細,十全大補湯、八珍湯。
  • 2.《目經大成》:「脈極肉瞤,驚悸健忘,寢汗發熱,食少氣短,肌瘦目枯,毛髮墮落,此方主之。
  • 3.《醫方集解》:「治脾肺氣虛,榮血不足,驚悸健忘,寢汗發熱,食少無味,身倦肌瘦,色枯氣短,毛髮脫落,小便赤澀(經曰:脾氣散精,上輸於肺,此地氣上升也;肺主治節,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此天氣下降也;脾肺虛則上下不交而為否,榮血無所藉以生。
  • 4.《驗方新編》:「治潰後發熱惡寒,或倦怠消瘦,面黃氣短,飲食不甘,一切虛弱脈症。人參、蜜耆、焦朮、炙草、當歸、茯苓、陳皮、志肉、炒五味各一錢,白芍、熟地各錢半,桂心八分,薑棗引。
  • 5.《赤水玄珠》:「_人參養榮湯_,治潰瘍寒熱,四肢倦怠,體瘦少食,面黃,氣短,不能收斂。大瘡愈後多服之,庶不變他症也。
▼ 展開更多

升麻葛根湯

  • 1.《張氏醫通》:「升陽補氣湯,治胃氣不足。脾氣下溜。氣短無力。不時發熱。早飯後煩悶。須要眠睡。五心煩熱。

半夏白朮天麻湯

  • 1.《雜病廣要》:「_和中導痰諸方_,半夏白朮天麻湯,治痰厥頭痛,頭旋眼黑,煩悶噁心,氣短促,言語心神顛倒,目不敢開,如在風雲中,頭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原載範天騋內治驗,今從《寶鑑》文節錄。)
  • 2.《奇效良方》:「治頭目眩暈,噁心煩悶,氣短促,上喘無力,心神顛倒,兀兀欲吐,目不敢開,如在風雲中,痰厥,頭痛如裂,身重如山,脾胃虛損,停痰,並皆治之。
  • 3.《景岳全書》:「東垣治痰厥頭痛,噁心煩悶,頭旋眼黑,氣短促,上喘無力,懶言,心神顛倒,目不能開,如在風雲中,頭苦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臥,如範天騋之妻,因兩次下之而致頭痛者,用半夏白朮天麻湯。
  • 4.《萬病回春》:「_半夏白朮天麻湯_,治痰厥頭痛、眼黑頭旋、噁心煩悶、氣短促、上喘無力語言、心神顛倒、目不敢開,如在風雲之中,頭苦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臥,此乃胃氣虛損,停痰而致也。
  • 5.《濟世全書》:「_半夏白朮天麻湯_,治眩暈眼黑,頭旋噁心,煩悶,氣短促上喘,無力懶言,心神顛倒,目不敢開,如在風雲中,痰厥頭痛,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臥,此乃胃氣虛損,停痰而致也。
▼ 展開更多

四君子湯

  • 1.《馮氏錦囊秘錄》:「喘者,張口抬肩者是也。短氣者,呼吸雖數,而不能相續,似喘而不搖肩,似呻吟而無痛者是也。戴復庵曰:短乏者,下氣不接,上呼不來,語言無力,宜補虛,四桂飲木香減半,加山藥、黃耆各一錢。東垣曰:胸滿少氣短氣者,肺主氣,氣不足乃爾氣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湯去茯苓加黃耆。
  • 2.《兒科要略》:「(二十二)四君子湯,治嘔吐泄瀉,氣短面白,聲微肢困,食少不化,口舌生瘡,吐血便血,以及胎前產後諸病,凡屬於脾胃虛弱細軟脈象者皆可治。
  • 3.《儒醫心鏡》:「喘者,喘為惡候,因火所郁,而痰在肺胃也。痰喘者,喘動有聲,用瓜蔞枳實湯加減。火喘者,乍進乍退,得食則減,食止則喘,用清肺湯加減。氣短者,呼吸短促而無痰聲,用四君子湯。陰虛火動而喘者,脈必數,用滋陰降火湯加減。寒喘,四肢厥冷,脈沉細,用理中湯加減。

瀉黃散

  • 1.《幼科類萃》:「潔古曰:肝勝肺則肝病。肝病發搐,又見肺虛喘而氣短,病見於申酉戌時,是者異強也,內經云:受所制而不能制,謂之真強,法當補脾肺而瀉肝,導赤散、瀉黃散主之。
  • 2.《証治準繩‧幼科》:「〔潔〕肝勝肺,則肝病身熱發搐,又見肺虛喘而氣短,病見於申酉戌時是肝真強也,《內經》云:受所制而不能制,謂之真強,法當補脾肺而瀉肝,導赤散、瀉黃散主之。

參附湯

  • 1.《奇效良方》:「治真陽不足,上氣喘急,自汗盜汗,氣短頭暈,但是陽虛氣弱之證,並皆治之。
  • 2.《奇效良方》:「治真陽不足,上氣喘急,自汗盜汗,氣短眩暈,但是陽虛氣弱之證,並宜服之
  • 3.《玉機微義》:「參附湯治真陽不足,上氣喘急,自汗盜汗,氣短頭暈
  • 4.《雜病廣要》:「參附湯,治真陽不足,上氣喘急,氣短自汗,眩暈。(《回春》)
  • 5.《正體類要》:「治金瘡、杖瘡,失血過多,或膿瘀大泄,陽隨陰走,上氣喘急,自汗盜汗,氣短頭暈等症。
▼ 展開更多

潤腸丸

  • 1.《醫方集宜》:「上除二仁另研,余為末,煉蜜丸,白湯送。如風加皂角(煨去皮) 秦艽。如脈澀氣短,加郁李仁。

甘露飲

  • 1.《成方切用》:「治胸中客熱,牙宣口氣,齒齦腫爛,時出膿血,吐血衄血。目瞼垂重,常欲合閉。或即飢煩,不欲食飲,及目赤腫痛,不任涼藥。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瘡疹已發,皆可服之。又治脾胃受濕,瘀熱在裡,或醉飽房勞。濕熱相搏,致生疸病。身目皆黃,肢體微腫,胸滿氣短,大便不調,小便黃澀或時身熱。

人參益胃湯

  • 1.《醫方選要》:「人參益胃湯,治頭悶,勞動則微痛,不喜飲食,四肢怠惰,躁熱氣短,口不知味,腸鳴,大便微溏黃色,身體昏悶,口乾不喜食冷。

順氣和中湯

  • 1.《玉機微義》:「寶鑑順氣和中湯治年高氣弱清氣不能上升頭面昏悶,本無表邪,因發汗數次,清陽之氣愈虛,故苦頭痛,惡風,不喜飲食,氣短,脈弱,弦細而微,宜升陽氣。
  • 2.《保命歌括》:「有年高氣弱之人,清氣不能上升,頭目昏悶,本無表邪,因誤汗之,清陽之氣愈虛,故苦頭痛、惡風、不喜飲食、氣短,脈弱弦細而微,宜升陽氣,順氣和中湯主之。
  • 3.《保命歌括》:「_順氣和中湯_,治年高氣弱,清氣不能上升,頭目眩悶,本無表證,因發汗數次,清陽之氣愈虛,故苦頭痛,惡寒,不喜飲食,氣短,脈弱弦細而微,宜服以升陽氣。

羌活勝濕湯

  • 1.《脾胃論》:「如甚則交兩手而瞀者,真氣大虛也,若氣短,加黃耆、五味子、人參;氣盛,加五味子、人參、黃芩、荊芥穗;冬月,去荊芥穗,加草豆蔻仁。

升陽除濕湯

  • 1.《蘭室秘藏》:「治女子漏下惡血月事不調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漿之物,皆由飲食不節,或勞傷形體,或素有心氣不足,因飲食勞倦致令心火乘脾。其人必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困倦乏力,無氣以動,氣短,上氣逆急上衝,其脈緩而弦急,按之洪大,皆中指下得之。脾土受邪也。脾主滋榮周身者也。

十四味建中湯

  • 1.《沈氏尊生書》:「)有積勞虛損,體瘦氣短,好臥,寒熱,而成癆者(宜十四味建中湯。)有負重受傷,
  • 2.《雜病源流犀燭》:「有積勞虛損,體瘦氣短,好臥,寒熱,而成癆者(宜十四味建中湯)。有負重受傷,而成癆者(宜補中益氣湯),如病久再為加減。有盛暑勞碌受傷,而成癆者(宜清暑益氣湯)。有縱酒傷脾,而成癆者(宜葛花解酲湯)。有老人氣血兩虧,下體痿弱,不善食,而成癆者(宜嵩崖脾腎丸,常服神仙延壽酒)。

大菟絲子丸

  • 1.《不居集》:「_大菟絲子丸_,治腎氣虛損,五勞七傷,腳膝痠疼,面色痿黃黧黑,目眩耳鳴,心忡氣短,時有盜汗,小便滑數等症。
  • 2.《景岳全書》:「《局方》,大菟絲子丸,治腎氣虛損,五勞七傷,腳膝痠痛,面色黎黑,目眩耳鳴,心忡氣短,時有盜汗,小便滑數。
  • 3.《証治準繩‧類方》:「_大菟絲子丸_(《和劑》),治腎氣虛損,五勞七傷,腳膝痠疼,面色黧黑,目眩耳鳴,心忡氣短,時有盜汗,小便滑數。

生脈散

  • 1.《不居集》:「_生脈散_,治熱傷元氣,氣短倦怠,口渴多汗,肺虛而咳。
  • 2.《大方脈》:「_生脈散_,治熱傷元氣,氣短倦怠,口渴多汗,肺虛而咳。
  • 3.《大方脈》:「治寒邪傷營,氣喘胸滿,表實無汗,脈浮緊者,用麻黃湯發之(見發表門)。寒邪結胸,氣喘而嘔,自利厥冷,脈沉遲者,用理中湯溫之(見祛寒門)。胃熱諸病,氣喘自汗,心煩渴飲,脈洪大者,用白虎湯清之(見瀉火門)。熱傷元氣,氣短而咳,口渴多汗,脈虛弱者,用生脈散補之(見清暑門)。
  • 4.《不知醫必要》:「_生脈散_,涼補,治熱傷元氣,肢體倦怠,氣短口渴。此是預服以卻暑者,或暑病愈後,以此收功,非暑病正方也。
  • 5.《成方便讀》:「_千金生脈散神奇,麥味人參三物齊。暑熱內傷元氣短,肺虛喘咳卻能醫。_
▼ 展開更多

異功散

  • 1.《誠求集》:「又須知氣虛而熱者,氣短不續,面色青白,自汗,乳食少思,手足指冷,午前熱甚,宜氣分藥,異功散、補中湯之類溫補之。血虛而熱者,發熱惡寒,頰赤唇紅,四肢無力,午後益甚,宜陰藥,四物湯、六味湯之類滋養之。灰子病者,母復有孕,兒未斷乳,漸成肌肉瘦羸,壯熱發黃,大便不調。

香薷飲

  • 1.《奉時旨要》:「立齋曰:咳嗽症,春月風寒傷肺,頭痛身重,金沸草散主之。夏月暑火傷肺,喘嗽面赤,用麥門冬湯,甚則竹葉石膏湯。秋月濕熱傷肺,咳熱自汗,口乾便赤,白虎湯。若氣短痞滿倦怠者,香薷飲;邪去後,補中益氣湯。《經》云:秋脈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氣而咳,上氣見血,下聞病音是也。

牡蠣散

  • 1.《生生寶錄》:「_牡蠣散_(古),治惡露淋瀝不斷,心悶氣短,四肢痿弱,目眩頭重,五心煩熱,面黃體瘦。
  • 2.《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前狀發熱甚者,與逍遙散。骨中熱者,與人參黃耆散。虛弱、老人,可與黃耆建中湯常服。虛汗、盜汗,心忪氣短者,可與牡蠣散、止汗散、黃耆建中湯、大山藥丸、人參當歸散加小麥煎服。自汗不止者,朮附湯、正元散。心熱盜汗,可與辰砂妙香散。

升陷湯

  • 1.《醫學衷中參西錄》:「治胸中大氣下陷,氣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氣息將停,危在頃刻。其兼證,或寒熱往來,或咽乾作渴,或滿悶怔忡,或神昏健忘,種種病狀,誠難悉數。其脈象沉遲微弱,關前尤甚。其劇者,或六脈不全,或參伍不調。

菟絲子丸

  • 1.《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腎氣虛損,五勞七傷,小腹拘急,四肢痠疼,面色黧黑,唇口乾燥,目暗耳鳴,心忪氣短,夜夢驚恐,精神困倦,喜怒無常,悲憂不樂,飲食無味,舉動乏力,心腹脹滿,腰膝緩弱,小便滑數,房室不舉,股內濕癢,水道澀痛,小便出血,時有遺瀝。
  • 2.《証治準繩‧類方》:「_菟絲子丸_(《和劑》),治腎氣虛損,五勞七傷,腳膝痠疼,面色黧黑,目眩耳鳴,心忡氣短,時有盜汗,小便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