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歷節」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歷節,又稱“歷節病”,是中醫學的病名,是指由於感受風寒濕邪,侵犯人體經絡,導致經脈失調、氣血不通,出現以關節疼痛、屈伸不利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歷節病的發病多與氣候變化有關,多發於春季和秋季。其臨床表現主要為關節疼痛,可見於四肢、軀幹、頭面等處,疼痛呈現游走性,可伴有腫脹、壓痛、肌肉痙攣等。

歷節病的治療以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為主。常用方藥有桂枝芍藥知母湯、獨活寄生湯、防風通聖散等。

歷節病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2. 加強鍛鍊,增強體質。
  3. 飲食清淡,不吃生冷油膩食物。
  4.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避免情緒波動。

如果出現關節疼痛等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麻黃升麻湯

  • 1.《本經疏證》:「然外感惡寒尚在,內傷陽氣委頓,是又非其所宜。觀《傷寒論》麻黃升麻湯之用天虋冬於金一物,天虋冬釀酒及大八風散、小八風散之治拘攣歷節,可以明治暴病之法。觀《外臺秘要》延年枸杞子煎、崔氏落腎散、《古今錄驗》通命丸、彭祖丸之治虛勞,可以明治久病之法矣。

麻黃加朮湯

  • 1.《皇漢醫學》:「《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為風濕初期發表之藥也,歷節初期亦可以此方發之。此證脈雖浮緩,然以身體煩疼為目的。若最重者,宜越婢加朮湯。」

桂枝芍藥知母湯

  • 1.《皇漢醫學》:「《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謂以身體瘣㿔為目的。治歷節經數日,骨節如木之疣而腫起,兩腳有微腫而疼痛,因而逆上為頭眩、乾嘔等證者,又用於腰痛、鶴膝風等,又俗稱腳氣者,此方有效。腳腫如脫者,謂足腫如脫,不能行步也。」
  • 2.《經方實驗錄》:「初診(八月二十七日),一身肢節疼痛,腳痛,足脛冷,日晡所發熱,脈沉而滑,此為歷節,宜桂枝芍藥知母湯。瘰癧,從緩治。
  • 3.《退思集類方歌註》:「桂枝芍藥知母湯,甘術麻黃姜附防。(此桂枝湯合朮附湯,去大棗,加麻黃、防風、知母。)濕熱外傷肢節痛,上衝心胃嘔眩攘。腳氣衝心為惡候,漢時已有此方詳。(旭高按:此與腳氣衝心之候頗同。諸家謂唐以前無腳氣,勿致思爾。《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篇》云:「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
  • 4.《退思集類方歌注》:「桂枝芍藥知母湯,甘術麻黃姜附防。(此桂枝湯合朮附湯,去大棗,加麻黃、防風、知母。)濕熱外傷肢節痛,上衝心胃嘔眩攘。腳氣衝心為惡候,漢時已有此方詳。(旭高按:此與腳氣衝心之候頗同。諸家謂唐以前無腳氣,勿致思爾。《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篇》云:「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
  • 5.《醫門法律》:「《金匱》復有總治三痹之法,今誤編歷節黃汗之下,其曰: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是也。

芍藥甘草湯

  • 1.《經方實驗錄》:「四嫂,(十一月十三日),足遇多行走時則腫痛,而色紫,始則右足,繼乃痛及左足。天寒不可向火,見火則痛劇。故雖甚惡寒,必得耐冷。然天氣過冷,則又痛。眠睡至浹晨,而腫痛止,至夜則痛如故。按歷節病足亦腫,但腫常不退,今有時退者,非歷節也。惟痛甚時筋攣,先用芍藥甘草湯以舒筋。
  • 2.《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病歷節,疼痛不可屈伸,脈沉弱者,烏頭麻黃黃耆芍藥甘草湯主之。烏頭麻黃黃耆芍藥甘草湯方烏頭五枚(切)麻黃三兩黃耆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三兩上五味,先以蜜二升煮烏頭,取一升,去滓,別以水三升煮四味,取一升,去滓,納蜜再煎一二沸,服七合,不知盡服之。

防己黃耆湯

  • 1.《醫通祖方》:「治歷節,四肢痛如錐刺。
  • 2.《張氏醫通》:「千金防己湯,治歷節四肢。痛如錐刺。

桂枝湯

  • 1.《成方切用》:「然非汗則風寒終不解,惟取桂枝之二以治風,越婢之一以治寒,乃為合法。越婢者,石膏之辛涼也。胃得之乃熱化津生,以此兼解其寒也。)倍芍藥,加黃耆,名桂枝加黃耆湯。(金匱)仲景云:黃汗之病,兩脛自冷,假令發熱,此屬歷節。食已汗出,又身當暮盜汗出者,此營氣也。

烏頭湯

  • 1.《類證治裁》:「〔歷節〕,烏頭湯,麻黃(六錢),黃耆,白芍(各三錢),炙草(一錢),川烏頭(一枚),水煎。
  • 2.《赤水玄珠》:「_烏頭湯_,歷節風不可屈伸,疼痛。
  • 3.《濟陽綱目》:「_烏頭湯_,治歷節疼痛,不可屈伸。
  • 4.《證治摘要》:「烏頭湯,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脈緊者用之。
  • 5.《藥徵》:「烏頭湯證曰:歷節不可屈伸疼痛。又曰:拘急。
▼ 展開更多

獨活寄生湯

  • 1.《婦人大全良方》:「最治歷節風,近人用之甚效。(見本卷第七論。)
  • 2.《赤水玄珠》:「_獨活寄生湯_,治足三陰虛,風濕所侵,腰膝歷節作痛。
  • 3.《校註婦人良方》:「_獨活寄生湯_,治足三陰虛,風濕所侵,腳膝歷節作痛。

甘草麻黃湯

  • 1.《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病歷節,疼痛,兩足腫,大小便不利,脈沉緊者,甘草麻黃湯主之;脈沉而細數者,越婢加白朮湯主之。(二方俱見前)

桂枝加黃耆湯

  • 1.《退思集類方歌註》:「(浮為在表,當從汗解。若脈沉者,又當利其小便。)黃汗沾衣色正黃,致病之由濕熱斷。歷節風水頗相同,臨證推求理自判。(黃汗與歷節相似,但歷節一身盡熱,黃汗則身熱而脛冷;又與風水相似,但風水惡風,黃汗不惡風為異。且歷節、風水,汗色不黃,為可辨也。)
  • 2.《退思集類方歌注》:「(浮為在表,當從汗解。若脈沉者,又當利其小便。)黃汗沾衣色正黃,致病之由濕熱斷。歷節風水頗相同,臨證推求理自判。(黃汗與歷節相似,但歷節一身盡熱,黃汗則身熱而脛冷;又與風水相似,但風水惡風,黃汗不惡風為異。且歷節、風水,汗色不黃,為可辨也。)
  • 3.《皇漢醫學》:「**黃汗之病,兩脛自冷,假令發熱,此屬歷節。(《金匱要略》)**

二陳湯

  • 1.《醫學實在易》:「_五積散_(見歷節),_桂附八味丸_(見痰飲),_六味丸_(見厥症),_二陳湯_(見痰飲)

風引湯

  • 1.《醫方集解》:「巢氏用治腳氣(按黑散,風引二湯,喻氏以為仲景聖方,而程云來《金匱直解》又云:侯氏黑散、風引湯、防己地黃湯、頭風摩膏、礬石湯,所主皆非中風歷節之證,是宋人校正附入唐人之方,遂盡刪之。

防己地黃湯

  • 1.《醫方集解》:「巢氏用治腳氣(按黑散,風引二湯,喻氏以為仲景聖方,而程云來《金匱直解》又云:侯氏黑散、風引湯、防己地黃湯、頭風摩膏、礬石湯,所主皆非中風歷節之證,是宋人校正附入唐人之方,遂盡刪之。

五積散

  • 1.《醫學實在易》:「_五積散_(見歷節),_桂附八味丸_(見痰飲),_六味丸_(見厥症),_二陳湯_(見痰飲)
  • 2.《醫學實在易》:「關節劇疼歷節風,方書五積散神功,若投溫燥還增病,乾葛冬藤(金銀花,一名忍冬藤)羊藿(淫羊藿)充(葉天士《本草經解》注云:淫羊藿浸酒治偏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