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腫毒」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腫毒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是由於外感風熱、濕熱、疫毒等邪氣,侵犯人體肌膚,引起局部紅腫、疼痛、化膿等症狀。

腫毒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 局部皮膚紅腫、熱痛,可見紅色丘疹、水泡、膿包等皮疹。
  • 全身可有發熱、頭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狀。
  • 嚴重者可出現高熱、神志不清、抽搐、昏迷等症狀。

腫毒的治療以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為主。常用中藥有金銀花、連翹、蒲公英、板藍根、大黃、黃連、黃芩等。

腫毒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保持皮膚清潔,避免外傷。
  • 注意個人衛生,不與患者共用毛巾、衣物等。
  • 在流行季節,注意防護,避免接觸患者。

如果出現腫毒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甘草湯

  • 1.《本草備要》:「皮赤肉白,根作連珠。重實者良。麵裹煨熟用(或用甘草、薺苨汁浸三日,其水如墨,以清為度,再麵裹煨)。瓜蒂為使。惡遠志。反甘草(張仲景治心下留飲,與甘草同用,取其相反以立功也。有治水腫及腫毒者,以甘遂末敷腫處,濃煎甘草湯服之,其腫立消,二物相反,感應如此)。
  • 2.《本草從新》:「重實者良。麵裹煨熟用。(或用甘草薺苨汁浸三日、其水如墨、以清為度、再麵裹煨。)瓜蒂為使。惡遠志。反甘草。(仲景治心下留飲、與甘草同用、取其相反以立功、有治水腫及腫毒者、以甘遂末敷腫處、濃煎甘草湯服之、其腫立消、二物雖相反、感應如此其神。)

小柴胡湯

  • 1.《皇漢醫學》:「一男子年四十餘,初於手背發腫毒。愈後,一日忽然惡寒發熱,一身面目浮腫,小便不通。余診之,心下痞硬,胸脅煩脹,乃以此方及平水丸雜進,小便快利而愈。

葛根湯

  • 1.《皇漢醫學》:「《古方便覽》葛根湯條曰:「一男子面部發腫毒,漸漸及於兩目,或破流膿汁,狀如癩瘡,臭穢難近,余以此方兼用梅肉散即愈。」

五苓散

  • 1.《活幼心書》:「若為癰為癤,疼重者用黑牽牛半生半炒,略碾碎,煎無灰酒調下五苓散,以除流注之寒濕,則腫毒可消。如大府閉而不通,此是風熱內蘊,其右腮紅紫,及右手三部脈浮而實滑,宜五和湯或當歸散、枳殼丸治之。其加減之法,尤在臨機審處。若泥一方,非良醫也。前證更宜間服排風湯。

十全大補湯

  • 1.《外科大成》:「神授衛生散,紺珠丹,托裡消毒散,內疏黃連湯,十全大補湯,貴金丸(俱見首卷),蟾酥丸,拔疔散(俱見疔門),冰硼散(見咽喉門),漏蘆湯(見腫毒門),灸法(見首卷灸門),黃連救苦湯(見項部)
  • 2.《外科大成》:「神授衛生散,十全大補湯,托裡溫中湯,金黃散,護心散(俱見首卷),蠲痛無憂散(見諸痛門),榮衛返魂湯(見腫毒門),九轉玉華丹,千金指迷丸(俱證治粗評),蟾酥餅,蟾酥丸(俱見疔瘡門)
  • 3.《外科大成》:「衛生散,補中益氣湯,十全大補湯,腎氣丸,八珍湯,離宮錠子,紺珠丹(俱見首卷),榮衛返魂湯(見腫毒門),八味逍遙散(見瘰癧門),拔疔散(見疔瘡門),五香流氣飲(見流注門)

平胃散

  • 1.《嬰童類萃》:「一、平胃散為末,治諸腫毒癰疽,用蔥煎湯,加蜜調敷並效。

逍遙散

  • 1.《外科大成》:「衛生散,補中益氣湯,十全大補湯,腎氣丸,八珍湯,離宮錠子,紺珠丹(俱見首卷),榮衛返魂湯(見腫毒門),八味逍遙散(見瘰癧門),拔疔散(見疔瘡門),五香流氣飲(見流注門)

補中益氣湯

  • 1.《外科大成》:「衛生散,補中益氣湯,十全大補湯,腎氣丸,八珍湯,離宮錠子,紺珠丹(俱見首卷),榮衛返魂湯(見腫毒門),八味逍遙散(見瘰癧門),拔疔散(見疔瘡門),五香流氣飲(見流注門)

仙方活命飲

  • 1.《外科十三方考》:「又據黃承昊折肱漫錄第七卷,腫毒條有云:「凡患毒者,多服十三方及仙方活命飲以敗毒,但老弱之人不能堪此,故薛立齋以托裡敗毒散易之。」又醫藥編有云:「一人患瘧,久不愈,以金蚣丸投之,瘧止」云云。黃氏為明季萬曆丙辰進士,折肱漫錄成於崇禎乙亥,是外科十三方之來,當不始自清代矣。
  • 2.《靈驗良方彙編》:「_仙方活命飲_,治癰疽發背,一切無名腫毒。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潰,此止痛消毒之聖藥也。

生化湯

  • 1.《盤珠集胎產症治》:「半月外不散,或如腫毒高寸許,身熱食減,生化湯加肉桂、蓬朮炭,攻補並治。(和二十四)
  • 2.《傅氏女科》:「凡兒生下,或停血不下,半月外尚痛,或外加腫毒高寸許,或身熱減飲食倦甚,必用生化湯加三稜、蓬朮、肉桂等攻補兼治,其塊自消。如虛甚食少泄瀉,只服此帖定痛且健脾胃,迸食止瀉,然後服消塊湯。
  • 3.《女科仙方》:「凡兒生下,或停血未下,半月外尚痛,或外加腫毒高寸許,或身熱減飲食倦甚,必用生化湯加三稜、蓬朮、肉桂等,攻補兼治,其塊自消。如虛甚食少泄瀉,只服此貼,定痛且健脾胃,進食止瀉,然後服消塊湯。

防風通聖散

  • 1.《萬病回春》:「_防風通聖散_,治諸瘡腫毒神效。(方見中風。)

真人活命飲

  • 1.《古今醫鑒》:「治癰疽發背,疔瘡乳癰,一切無名腫毒,初起憎寒壯熱,甚則頭痛拘急,狀似傷寒,一日至四五日者,二三劑以解其毒,輕者則內自消散,若至六七日不消,宜服真人活命飲,後服托裡消毒散調理。
  • 2.《萬氏家抄濟世良方》:「_真人活命飲_,治一切癰疽腫毒。
  • 3.《成方便讀》:「真人活命飲,金銀花(二錢),陳皮(去白),當歸(酒洗各一錢半),防風(七分),白芷,甘草節,貝母,天花粉,乳香(各一錢),沒藥,皂刺(各五分),炙甲片(一錢),用好酒煎。毒在上飽服,在下飢服。善飲者,多飲酒以行藥勢。忌酸物、鐵器。治一切腫毒初起未消、偏於輕淺陽分者。
  • 4.《古今醫鑑》:「治癰疽發背,疔瘡乳癰,一切無名腫毒,初起憎寒壯熱,甚則頭痛拘急,狀似傷寒,一日至四五日者,二三劑以解其毒,輕者則內自消散,若至六七日不消,宜服真人活命飲,後服托裡消毒散調理。
  • 5.《瘍醫大全》:「_真人活命飲_,治初起癰疽發背,一切腫毒疔瘡惡證。
▼ 展開更多

排膿散

  • 1.《衛濟寶書》:「去疼膿,逐惡血,化腫毒,退寒熱。
  • 2.《皇漢醫學》:「【主治】諸腫毒頑瘡,無名惡瘡,俱宜排膿散。

二陳湯

  • 1.《古今醫統大全》:「摶治一人遍身作塊子如腫毒,即痰也,以二陳湯加白芥子、姜炒黃連,服數劑遂消。

葛根加半夏湯

  • 1.《皇漢醫學》:「《古方便覽》葛根湯條曰:「一男子面部發腫毒,漸漸及於兩目,或破流膿汁,狀如癩瘡,臭穢難近,余以此方兼用梅肉散即愈。」

大黃牡丹皮湯

  • 1.《皇漢醫學》:「一女子,十四歲,初發左腿腫毒,潰後,餘毒不消,膿汁淋漓不瘥,腳強直如棒,不能登廁已有六年。諸醫不能療,求余治,即作此方使飲之,時時以虎黛丸攻之,兩月餘,痊愈。

敗毒散

  • 1.《醫方考》:「痘後腫毒,此方主之。
  • 2.《本草綱目拾遺》:「敗毒散,不問新久腫毒、癰疽、發背、疔瘡皆治。家寶方:琉璃陳年破損者一個,楝樹子四兩,舊髮網巾一頂,鳳凰衣四十九個,三七一錢,敗龜板炙五個,共為末,每服五分,楝樹子湯下。
  • 3.《幼科證治大全》:「【方考】十三味敗毒散,痘後腫毒。此方主之。
  • 4.《外科十三方考》:「又據黃承昊折肱漫錄第七卷,腫毒條有云:「凡患毒者,多服十三方及仙方活命飲以敗毒,但老弱之人不能堪此,故薛立齋以托裡敗毒散易之。」又醫藥編有云:「一人患瘧,久不愈,以金蚣丸投之,瘧止」云云。黃氏為明季萬曆丙辰進士,折肱漫錄成於崇禎乙亥,是外科十三方之來,當不始自清代矣。

烏龍膏

  • 1.《本草綱目》:「【發明】時珍曰:麥粉乃是麩面,面洗筋澄出漿粉。今人漿衣多用之,古方鮮用。按:萬表《積善堂方》云:烏龍膏:治一切癰腫發背,無名腫毒,初發焮熱未破者,取效如神。用隔年小粉,愈久者愈佳,以鍋炒之。初炒如餳,久炒則干,成黃黑色,冷定研末。陳米醋調成糊,熬如黑漆,瓷罐收之。

至寶丹

  • 1.《奇方類編》:「治一切癰疽,腫毒,對口背疽,乳癰結毒危難諸症。

八珍湯

  • 1.《外科大成》:「衛生散,補中益氣湯,十全大補湯,腎氣丸,八珍湯,離宮錠子,紺珠丹(俱見首卷),榮衛返魂湯(見腫毒門),八味逍遙散(見瘰癧門),拔疔散(見疔瘡門),五香流氣飲(見流注門)

托裡散

  • 1.《醫學綱目》:「〔《精》〕,神效托裡散,治癰、疽、發背,腸癰、奶癰、無名腫毒,焮赤疼痛,憎寒發熱,不問老幼虛弱,並治之。
  • 2.《活幼心書》:「治諸腫毒癰疽,已潰未潰者,及疔瘡流注遍身,並內外一切黃證,噁心嘔逆,憎寒壯熱,晝夜疼痛,不拘老少,悉宜服之,此藥非特解毒,大能正氣理虛,祛風去煩,排膿活血,定痛消腫。
  • 3.《秘傳外科方》:「專治癰疽、發背、髮乳、骨癰、疔瘡、腫毒,及一應諸般惡瘡癤,咽喉腫痛。

沉香散


復元通氣散

  • 1.《外科理例》:「治乳癰便毒腫痛。及一切氣滯腫毒。如打撲傷損。閃肭作痛。及疝氣。尤效。
  • 2.《立齋外科發揮》:「_復元通氣散_,治乳癰便毒腫痛,及一切氣滯腫毒,如打撲傷損閃肭作痛,及疝氣尤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