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邪氣」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中醫認為疾病的發生是由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包括先天稟賦、後天飲食起居等,外因包括自然環境、生活習慣等。當內外因素相互作用,導致人體陰陽失調,氣血不和,臟腑功能失常,就會出現疾病。

中醫將疾病分為外感和內傷兩大類。外感疾病是指由外邪侵襲人體所引起的疾病,常見的外邪有風、寒、暑、濕、燥、火等。內傷疾病是指由於人體臟腑功能失調所引起的疾病,常見的內傷因素有飲食不節、勞逸失度、情志不遂等。

中醫將疾病的症狀分為表證和里證。表證是指外邪侵襲人體表層所引起的症狀,常見的表證有發熱、惡寒、頭痛、咳嗽、流鼻涕等。里證是指內臟功能失調所引起的症狀,常見的里證有胸悶、腹脹、腹痛、便秘、尿頻等。

中醫根據疾病的症狀,辨別疾病的類型和病因,然後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中醫治療疾病的方法包括內服中藥、外用中藥、針灸、推拿、拔罐等。

中醫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醫學,在臨床上有著廣泛的應用。中醫的理論和方法,對現代醫學也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麻黃湯

  • 1.《本草新編》:「或疑麻黃性溫,而吾子辨是性寒,得毋與仲景公傷寒之書異乎?夫仲景夫子何曾言麻黃是溫也。觀其用麻黃湯,俱是治太陽邪氣入營之病。邪在衛為寒邪,入營中為熱,此仲景夫子訓也,鐸敢背乎。此所以深信麻黃是寒,而斷非熱也。
  • 2.《祖劑》:「元戎云:夏加知母、黃芩、石膏,恐有癍黃之變。惟冬與春病人素虛寒者,不宜加此。成無己云:本草有曰:輕可去實,即麻黃、葛根之屬也。實為寒邪在表,皮腠堅實,榮衛盛,津液內固之表實,非腹滿便難之內實也。聖濟經曰:汗不出而腠密,邪氣盛而中蘊,輕劑所以揚之,即麻黃、葛根之輕劑耳。
  • 3.《成方切用》:「(仲景),治傷寒太陽證,邪氣在表。發熱頭痛,身痛腰痛骨節痛,項背強,惡寒,惡風,(但有一毫頭痛惡寒。尚為在表。)無汗而喘,脈浮而緊。
  • 4.《傷寒明理論》:「本草有曰。輕可去實。即麻黃葛根之屬是也。實為寒邪在表。皮腠堅實。榮衛勝。津液內固之表實。非腹滿便難之內實也。聖濟經曰。汗不出而腠密。邪氣勝而中蘊。輕劑所以揚之。即麻黃葛根之輕劑耳。麻黃味甘苦。用以為君者。以麻黃為輕劑。而專主發散。是以為君也。
  • 5.《傷寒尋源》:「邪氣不從表解。轉陷入里。其變逆亦不小。總須審系營衛俱實。無汗而喘者。可放心用之而無疑。此全在平脈辨證工夫。
▼ 展開更多

麥門冬湯

  • 1.《類證治裁》:「先吐後瀉,身熱腹悶,名曰漏氣。因上焦傷風,邪氣內著,麥門冬湯。二便不通,氣逆不續,名曰走哺。因下焦實熱,人參湯主之。吐而中氣久虛,必借穀食以和之。焦米、神麯、參、苓、苡米、穀芽、甘草、陳皮、薑、棗。吐而諸藥不效,必假重鎮以墜之。靈砂丹、養正丹。
  • 2.《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盛(木瀆,五十四歲),暑必兼濕,濕鬱生熱,頭脹目黃,舌腐不飢,能食。暑濕熱皆是一股邪氣,迷漫充塞三焦,狀如雲務,當以芳香逐穢,其次莫如利小便(聖於此矣。)
  • 3.《丹溪手鏡》:「_有漏氣_,病則身背熱,肘臂攣痛,其氣不續,鬲間厭悶,食入則先吐而後下,名曰漏氣。此由上焦傷風開其腠理,經氣失道,邪氣內著,麥門冬湯主之。
  • 4.《古今醫統大全》:「漏氣嘔者,身背皆熱,肘臂痠疼,氣不續,膈間悶,食入則先吐而後下,名曰漏氣,由風邪客腠理,經氣失道,邪氣內著,麥門冬湯主之。
  • 5.《証治準繩‧雜病》:「身背皆熱,肘臂牽痛,其氣不續,膈間厭悶,食入即先嘔而後下,名曰漏氣。此因上焦傷風,閉其腠理,經氣失道,邪氣內著,麥門冬湯主之。
▼ 展開更多

麻黃附子細辛湯

  • 1.《本草綱目》:「成無己曰:水停心下不行,則腎氣燥,宜辛以潤之。細辛之辛,以行水氣而潤燥。杲曰:膽氣不足,細辛補之。又治邪氣自里之表,故仲景少陰證,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時珍曰:氣之厚者能發熱,陽中之陽也。辛溫能散,故諸風寒、風濕頭痛、痰飲、胸中滯氣、驚癇者,宜用之。

理中湯

  • 1.《本草綱目》:「好古曰:乾薑,心、脾二經氣分藥也,故補心氣不足。或言:乾薑辛熱而言補脾。今理中湯用之,言泄不言補,何也?蓋辛熱燥濕,泄脾中寒濕邪氣,非泄正氣也。又云:服乾薑以治中者,必僭上,不可不知。
  • 2.《成方切用》:「以下利為邪氣內攻,走津液而胃虛也。)寒多而嘔,腹痛糞溏。(太陰,脾經也。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腹痛,為太陰病。自利渴者為熱,不渴喜嘔,腹痛便溏,皆虛寒所致。外邪傳裡而腹痛者,其痛不常。陰寒在內而腹痛者,痛無休止。時欲作利。大腹屬太陰,少腹屬少陰,臍下屬厥陰,亦有挾食積與痰火者。

黃耆桂枝五物湯

  • 1.《皇漢醫學》:「風痹者,和久田氏曰:「風痹者,為正氣虛,邪氣入犯,麻痹不仁之名也。」尾臺氏曰:「身體痹而不仁者,謂之風痹。風痹者,肌膚頑麻而不知痛癢之謂也。」淺田氏謂:「風痹者,頑麻兼有疼痛也。」

大青龍湯

  • 1.《皇漢醫學》:「和久田氏曰:「此條可疑為少陰真武湯之證,就前之中風不劇,而反深也。然此『但身重』一證可疑,故名曰傷寒而用大青龍湯也。少陰真武湯證者,四肢沉重疼痛,然此證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則非有裡水所致之重可知,是邪隱伏於肌表之間而未發,大青龍湯為發肌表之水邪及邪氣之主方。
  • 2.《皇漢醫學》:「《金匱要略述義》本方條曰:「按此方即為大青龍湯之變方,惟尤氏所謂攻補兼施者,中風之邪氣本輕,但以血氣衰弱殊甚,故受侵襲。大抵表候為內證所掩,往往使人難以辨認。蓋續命湯為發表補虛對待之方,實為中風正始之劑。推其立方之旨,則亦足以明中風所因之理,學者豈可不深味之乎。」
  • 3.《傷寒論類方》:「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主之。脈不沉緊,身有輕時,為無少陰外症;不厥利吐逆,為無少陰里症,此邪氣俱在外也,故以大青龍發其汗。
  • 4.《傷寒貫珠集》:「傷寒脈浮緩者。脈緊去而成緩。為寒欲變熱之證。經曰脈緩者多熱是也。傷寒邪在表則身疼。邪入里則身重。寒已變熱而脈緩。經脈不為拘急。故身不疼而但重。而其脈猶浮。則邪氣在或進或退之時。故身體有乍重乍輕之候也。是以欲發其表。則經已有熱。欲清其熱。則表猶不解。

大承氣湯

  • 1.《醫法圓通》:「此方雖名為少陽方,究竟總是太陽經所感受的這一點邪氣種子,不能從胸出去,逆於胸脅之間,阻其少陽升降之機,故少陽之經症作。其方治少陽,實是治太陽也,
  • 2.《成方切用》:「大黃(四兩酒洗。王海藏曰:邪氣居高,非酒不到。若用生者,則遺高分之邪熱。病愈後,變生目赤,喉痹,頭腫,膈上熱疾也。),芒硝(三合),厚朴(半斤),枳實(五枚),先煎樸實將熟,內大黃,煮二三沸,傾碗內,和芒硝服,得利則止。(陶節庵曰:去實熱用大黃,無枳實不通。
  • 3.《祖劑》:「即大承氣湯去芒硝加羌活,治中風便溺阻隔,邪氣內實者,上焦滿治以厚朴,中焦滿破以枳實,下焦實奪以大黃,用羌活者,不離乎風也。服後二便微行,三焦氣化,故曰三化。
  • 4.《傷寒明理論》:「承順也。傷寒邪氣入胃者。謂之入腑。腑之為言聚也。胃為水穀之海。榮衛之源。水穀會聚於胃。變化而為榮衛。邪氣入於胃也。胃中氣鬱滯。糟粕秘結。壅而為實。是正氣不得舒順也。本草曰。通可去滯。泄可去邪。塞而不利。閉而不通。以湯盪滌。使塞者利而閉者通。正氣得以舒順。
  • 5.《馮氏錦囊秘錄》:「枳實(五枚),厚朴(半斤),芒硝(三合),大黃(四兩,酒洗),王海藏曰:邪氣居高,非酒不到,大黃若用生者,則遺高分之邪熱,病愈後變生目赤,喉痹頭腫膈上熱疾也。水一斗,先煮枳、樸,取五升,去渣,納大黃,煮取二升,去滓,納芒硝,微火一二沸,溫服得利則止。
▼ 展開更多

大柴胡湯

  • 1.《皇漢醫學》:「一人病疫,經十五日不解,請余診之。面赤,微喘,潮熱,舌強,狂吼,脈數急,胸腹硬滿,有時微利。醫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數日,病益劇。余曰:「是因初病時發汗不徹,邪氣鬱菀而入裡,欲為結胸也,可下之。」作大柴胡湯與之。翌日,大便二行,胸滿漸減,下痢亦止。
  • 2.《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傷寒十餘日,邪氣結在裡,寒熱往來,大便秘澀,腹滿脹痛,語言譫妄,心中痞硬,飲食不下;或不大便五、六日,繞臍刺痛,時發煩躁,及汗後如瘧,日晚發熱,兼臟腑實,脈有力者,可服。
  • 3.《普濟本事方》:「是以理中、陷胸、抵當皆大如彈子。煮化而服,與湯散無異。至於麻仁治脾約,烏梅治濕䘌,皆用小丸以達下部。其他逐邪毒,攻堅癖,導瘀血,潤燥屎之類,皆憑湯劑,未聞用巴豆小丸藥以下邪氣也。既下而病不除,不免重以大黃、朴硝下之,安能無損也哉(《局方》云:若身體疼痛,是表證未解,不可服)
  • 4.《張卿子傷寒論》:「傷寒十三日再傳經盡。當解之時也。若不解。胸脅滿而嘔者。邪氣猶在表裡之間。此為柴胡湯證。若以柴胡湯下之。則更無潮熱自利。醫反以丸藥下之。虛其腸胃。邪氣乘虛入腑。日晡所發潮熱。熱已而利也。潮熱雖為熱實。然胸脅之邪未已。故先與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以下胃熱。
  • 5.《嬰童百問》:「_大柴胡湯_,治傷寒十餘日,邪氣結在裡,往來寒熱,大便秘澀,腹滿脹痛,譫語,心中痞硬,飲食不下,或不大便,五六日繞臍刺痛,時發煩躁。及汗後如瘧,日晚發熱,兼臟腑實,脈有力者可服。
▼ 展開更多

小青龍湯

  • 1.《經方實驗錄》:「余屢用本方治咳,皆有奇效。顧必審其咳而屬於水氣者,然後用之,非以之盡治諸咳也。水氣者何?言邪氣之屬於水者也。如本案張君因習游泳而得水氣,其一例也。又如多進果品冷飲,而得水氣,其二例也。又如遠行冒雨露,因得水氣,其三例也。更如夙患痰飲,為風寒所激,其四例也。
  • 2.《傷寒明理論》:「青龍象肝木之兩歧。而主兩傷之疾。中風見寒脈。傷寒見風脈。則為榮衛之兩傷。故以青龍湯主之。傷寒表不解。則麻黃湯可以發。中風表不解。則桂枝湯可以散。惟其表且不解。而又加之心下有水氣。則非麻黃湯所能發。桂枝湯所能散。乃須小青龍湯。始可祛除表裡之邪氣爾。
  • 3.《瘍醫大全》:「馬益卿曰:肺癰治法要略,先以小青龍湯一貼,以解其風寒邪氣,然後以葶藶大棗瀉肺湯、桔梗湯、葦莖湯,(見《金匱要略》)隨證用之以取膿,此治腫瘍之例也。終以內補黃耆湯以補里之陰氣,此治潰瘍之例也。
  • 4.《張卿子傷寒論》:「下後大喘。則為裡氣大虛。邪氣傳裡。正氣將脫也。下後微喘。則為裡氣上逆。邪不能傳裡。猶在表也。與桂枝湯以解外。加厚朴杏仁。以下逆氣。
  • 5.《長沙方歌括》:「蔚按。此傷寒太陽之表不解而動其里水也。麻、桂從太陽以祛表邪。細辛入少陰而行里水。乾薑散胸前之滿。半夏降上逆之氣。合五味之酸。芍藥之苦。取酸苦湧泄而下行。既欲下行而仍用甘草以緩之者。令藥性不暴。則藥力周到。能入邪氣水飲互結之處而攻之。凡無形之邪氣從肌表出。
▼ 展開更多

小柴胡湯

  • 1.《千金翼方》:「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在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食飲,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其嘔,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而渴者,此為屬陽明,以法治之。
  • 2.《皇漢醫學》:「」蓋人體有虛、有實、有老、有少、有有宿疾者、有無宿疾者,故邪氣所留之處雖同,而所兼各證不一,其種種不同有若此者。
  • 3.《皇漢醫學》:「《類聚方辨》曰:「三物黃芩湯,治血脫鬱熱在裡者。曰四肢苦煩熱者,示有鬱熱在裡也。煩熱也,是虛熱,而非實熱,故攻四肢也。若頭痛者,為邪氣外襲而煩熱,故致頭痛,非以煩熱為主也。是以小柴胡湯逐外襲之邪氣,則煩熱自治矣。若自然煩熱者,此方主之。」
  • 4.《醫方集解》:「本方去柴胡、黃芩,加厚朴,名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仲景):治發汗後腹脹滿者(凡吐下後脹滿者,乃當汗不汗,誤與吐下,表邪乘虛入里,邪氣盛則實之證也;汗後表已解而脹滿者,知非裡實,緣脾胃氣虛、陰氣內壅而為脹也,法當補虛散滯)。
  • 5.《祖劑》:「即小柴胡湯加芒硝、大黃治婦人傷寒頭痛,脈浮,醫反下之,邪氣乘虛而入,經水閉不行,心下結硬,口燥舌乾,寒熱往來,狂言如見鬼狀,脈浮而數者。
▼ 展開更多

五苓散

  • 1.《仁齋直指方論》:「濕熱內深發黃,茵陳湯下之,或佐以防己、黃耆。一身盡腫痛,或無汗,是濕流關節,邪氣在表,宜五苓散加官桂、蒼朮,微汗之,不可大汗。若自汗出多,熱燥津液,內水不利,切勿利之,重損津液也,宜防風白朮甘草湯主之。其濕證有二,濕熱證多,濕寒證少,當以脈證明辨之。
  • 2.《張卿子傷寒論》:「傷寒汗出而渴者。亡津液。胃燥。邪氣漸傳裡也。五苓散以和表裡。若汗出不渴者。邪氣不傳裡。但在表而表虛也。與茯苓甘草湯。和表合衛。
  • 3.《赤水玄珠》:「濕熱內郁發黃,茵陳湯下之,或佐以防己、黃耆。一身盡腫痛,或無汗,是濕流關節。邪氣在表宜五苓散加官桂、蒼朮微汗之,不可大汗。若自出汗多,熱燥津液內竭,小水不利,切勿利之,重損津液也。宜防風白朮甘草湯主之。其濕症有二:濕熱症多,濕寒症少,當以脈證明辨之。
  • 4.《感症寶筏》:「小便不利,有可利者二(此二證可利小便者,有邪氣濕熱內伏也):熱結膀胱宜利(宜五苓散),濕熱發黃宜利(宜茵陳五苓之類)。若大病後、汗下後,津液內竭,故不利。若強利之,則水愈涸,必純用養陰生津之品,則津液復而水道行矣。痢亦然。參《奧旨》。
  • 5.《成方便讀》:「_五苓散治太陽邪,利水分消表未諧。澤術二苓都內導,桂枝達外法頗佳。胃苓即此加平胃,濕瀉傷中邪氣乖。若治黃疸濕熱蘊,茵陳加入五苓齊。_
▼ 展開更多

吳茱萸湯

  • 1.《皇漢醫學》:「山田正珍曰:「『陽明』二字,本當作『中焦』,乃對下文上焦句而言。王叔和不知文法如是,妄謂中焦即陽明胃腑之位,遂改作陽明耳。食穀欲嘔者,胃中虛寒,飲水淤蓄也。吳茱萸溫中,生薑逐飲,即此故也。按太陽下篇云:『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 2.《張卿子傷寒論》:「太陽病。脈陽浮陰弱。為邪在表。今寸緩關浮尺弱。邪氣漸傳裡。則發熱汗出復惡寒者。表未解也。傳經之邪入里。里不和者必嘔。此不嘔。但心下痞者。醫下之早。邪氣留於心下也。如其不下者。必漸不惡寒而渴。太陽之邪。轉屬陽明也。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小便數。大便硬者。

桂枝芍藥知母湯

  • 1.《本草思辨錄》:「桂枝芍藥知母湯,仲聖之用知母,即本經所謂除邪氣肢體浮腫下水者。鄒氏解之,但以知母為治火阻於下,則未免膚淺。試歷引他說以補之:張隱菴云:知母皮外有毛,故除皮毛之邪氣;肉厚皮黃,兼得土氣,故治肢體浮腫。張石頑云:除邪氣肢體浮腫,是指濕熱水氣而言。

桃核承氣湯

  • 1.《皇漢醫學》:「』由是觀之,『小』訛為『少』,由來久矣。又劉元素《傷寒直格》云:『臍上為腹,下為小腹,小腹兩旁謂之少腹。』亦可為徵。熱結膀胱者,謂邪氣鬱結於下焦膀胱之部分。下文所謂小腹急結者,即其外候,非直指膀胱一府言之也。如抵當湯證,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小腹當硬滿,下血乃愈,可以相徵。
  • 2.《張卿子傷寒論》:「傷寒八九日。邪氣已成熱。而復傳陽經之時。下之。虛其里而熱不除。胸滿而煩者。陽熱客於胸中也。驚者。心惡熱而神不守也。小便不利者。裡虛津液不行也。譫語者。胃熱也。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陽氣內行於里。不營於表也。與柴胡湯。以除胸滿而煩。加龍骨牡蠣鉛丹。

真武湯

  • 1.《皇漢醫學》:「和久田氏曰:「此條可疑為少陰真武湯之證,就前之中風不劇,而反深也。然此『但身重』一證可疑,故名曰傷寒而用大青龍湯也。少陰真武湯證者,四肢沉重疼痛,然此證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則非有裡水所致之重可知,是邪隱伏於肌表之間而未發,大青龍湯為發肌表之水邪及邪氣之主方。

梔子豉湯

  • 1.《皇漢醫學》:「客氣者,反於正氣之邪氣也。膈者,胸膈也。客氣動膈者,邪氣攪亂胸膈也。若由心中懊憹,舌上有苔觀之,則此邪氣為熱氣也明矣,故以本方為主治也。」
  • 2.《醫方考》:「汗吐下之後,正氣不足,邪氣乘虛而結於胸中,故煩熱懊憹;煩熱者,煩擾而熱;懊憹者,懊惱憹悶也。梔子味苦,能湧吐熱邪;香豉氣腐,能剋制熱勢,所謂苦勝熱,腐勝焦也。是方也,惟吐無形之虛煩則可,若用之以去實,則非梔子所能宣矣。宣實者,以後方瓜蒂散主之。
  • 3.《成方切用》:「(仲景),治傷寒汗吐下後,虛煩不眠,劇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及大下後,身熱不退,心下結痛,或痰在膈中。(汗吐下後,正氣不足,邪氣乘虛,結於胸中,故煩熱懊憹。煩熱者,熱而煩擾。懊憹者,懊惱憹悶也。晝動為陽,夜臥主陰。陽熱未散,陰氣未復,故不得眠。
  • 4.《張卿子傷寒論》:「成氏云。吐證亦自不同。如不經汗下。邪氣蘊鬱於膈。則謂之實也。應以瓜蒂散吐之。瓜蒂散。吐胸中之實邪也。若發汗吐下後邪氣乘虛留於胸中。則謂之虛煩。應以梔子湯吐之。此吐胸中虛煩也。
  • 5.《傷寒明理論》:「內經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治傷寒之妙。雖有變通。終不越此數法也。傷寒邪氣自表而傳裡。留於胸中。為邪在高分。則可吐之。是越之之法也。所吐之證。亦自不同。如不經汗下。邪氣蘊鬱於膈。
▼ 展開更多

黃連湯

  • 1.《皇漢醫學》:「**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傷寒論》)**
  • 2.《皇漢醫學》:「山田正珍曰:「『陽明』二字,本當作『中焦』,乃對下文上焦句而言。王叔和不知文法如是,妄謂中焦即陽明胃腑之位,遂改作陽明耳。食穀欲嘔者,胃中虛寒,飲水淤蓄也。吳茱萸溫中,生薑逐飲,即此故也。按太陽下篇云:『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 3.《千金翼方》:「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黃連湯主之。方:
  • 4.《醫方集解》:「治傷寒胸中有熱而欲嘔,胃中有寒而腹痛(成氏曰:濕家下後舌上有苔者,是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是邪氣入里而為下熱上寒也。此傷寒邪氣傳裡而為下寒上熱也。胃中有邪氣,使陰不得升而獨治於下,為下寒腹中痛;陽不得降而獨治於上,為肺中熱欲嘔吐;與此湯以升降陰陽)。
  • 5.《成方切用》:「(仲景),治傷寒胸中有熱而欲嘔,胃中有寒而腹痛。(成氏曰:濕家下後,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是邪氣入里,而為下熱上寒也。此傷寒邪氣傳裡,而為下寒上熱也。胃中有邪氣,使陰不得升,而獨治於下。為下寒,腹中痛,陽不得降,而獨治於上。為胸中熱欲嘔吐,宜與此湯以升降陰陽。)
▼ 展開更多

葛根湯

  • 1.《經方實驗錄》:「_師曰_,封姓縫匠,病惡寒,遍身無汗,循背脊之筋骨疼痛不能轉側,脈浮緊。余診之曰:此外邪襲於皮毛,故惡寒無汗,況脈浮緊,證屬麻黃,而項背強痛,因邪氣已侵及背輸經絡,比之麻黃證更進一層,宜治以葛根湯。
  • 2.《經方實驗錄》:「若必欲一口咬定溫病之邪氣久伏於腎,則猶曰中風證之邪氣必久伏於腸胃,其可通乎?不特此也,小兒天真爛漫,腎精不耗,為何患麻疹等一類溫病特多?蓋為其純陽之體,長育之日,需津既亟,化熱自易,初不關腎家事也。奈何溫病伏於少陰,發於他經之說,竟亦風行醫林,斯乃不可解者。
  • 3.《皇漢醫學》:「淺田氏曰:「蓋邪氣屯於太陽,則項背几几然而強,不特項強,腰背亦然。《素問》云:『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頸項痛,腰背強是也。」
  • 4.《醫方考》:「蓋以邪氣並於陽,則陽實而陰虛,陰虛故下利也;與此湯以散經中表邪,則陽不實而陰氣平,利不治而自止也。斯妙也,惟明者知之。
  • 5.《成方切用》:「治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無汗惡風者,亦治太陽陽明合病必自下利者。〔(此條據喻注。當去麻黃。)傷寒有並病。有合病。本經未解,傳入他經,有催併之義,為並病。二經三經同受邪者為合病,合病者,邪氣甚也。太陽陽明合病,其證頭痛,腰痛,肌熱,鼻乾,目痛,脈浮大而長。
▼ 展開更多

調胃承氣湯

  • 1.《皇漢醫學》:「岡田昌春曰(《溫知醫談》所載):「頃得二老先生承氣湯之高論。…有一治驗,一男子年二十三四,一日患外感,寒熱往來,頭痛如破,邪氣漸進,自人參飲子及於導赤各半湯證。
  • 2.《此事難知》:「大黃(酒浸。邪氣居高。非酒不至。譬如物在高巔。人力之所不及。則射以取之。故以酒炒用大黃生者。苦泄峻必下。則遺高之分邪熱也。是以愈後。或目赤或喉痹。或頭腫或膈食上熱疾生矣)
  • 3.《古今醫統大全》:「【下】傷寒十三日,過經不解,譫語,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內實者,調胃承氣湯。太陽過經十餘日,心下欲吐,胸痛,大便反溏,腹微滿,微煩。若不經吐下者,當與柴胡湯。若曾經吐下者,則邪氣乘虛入胃為實,調胃承氣湯。
  • 4.《醫學心悟》:「一者,表不解惡寒未除,小便清長,知不在裡仍在表也,法當汗解。二者,心下硬滿心下滿,則邪氣尚淺,若誤攻之,利遂不止。恐正氣下脫也三者,合面赤色面赤色,為邪在表,浮火聚於上,而未結於下,故未可攻也。又面赤為戴陽,尤宜細辨。四者,平素食少,或病中反能食平素食少,則胃氣虛,故不可攻。
  • 5.《傷寒纘論》:「承氣者。用以制亢極之氣使之承順而下也。傷寒秘要曰。王海藏論云。仲景承氣湯有大小調胃之殊。今人以三一承氣不分上下緩急用之。豈不失仲景本意。大熱大實。用大承氣。小熱小實。用小承氣。實熱尚在胃中,用調胃承氣以甘草緩其下行而祛胃熱也若病大用小。則邪氣不伏。
▼ 展開更多

四逆湯

  • 1.《皇漢醫學》:「』合考之,『上』字,當作『下』字也。『復』,『反』也。『少陰病』三字,以始得之無熱惡寒而言,謂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心下慍慍欲吐,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其脈弦遲者,此為邪氣實於胸中。蓋邪實胸中,則陽氣為閉,不能通達於四末,是以使人手足厥寒,其脈弦遲也。
  • 2.《醫學入門》:「項強連背邪初臨,項硬而不能左右回顧,太陽初證。表實無汗,葛根湯;表虛有汗,桂枝湯加葛根。若誤下邪氣乘虛入里,反結胸而項強又不解,謂之結胸項強,大陷胸湯、丸,兼理中丸,或四逆湯服之。所以陰毒初病亦有項強,俱以熱藥治之,正陽散、附子湯是也。

小建中湯

  • 1.《成方切用》:「(仲景),治傷寒陽脈澀,陰脈弦,腹中急痛。(邪氣入里,與正相搏,則腹痛。澀者,血不足也。弦者,木剋土也。太陽在表,而無腹痛。少陽在半表半裡,有胸脅痛,無腹痛。陽明腹滿急痛者,裡實也,宜下之,大柴胡湯,小承氣湯。三陰下利而腹痛者,裡寒也。宜溫之,四逆湯,附子理中湯。
  • 2.《張卿子傷寒論》:「柴胡證。是邪氣在表裡之間也。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但見一證。便宜與柴胡湯治之。不必待其證候全具也。

半夏瀉心湯

  • 1.《祖劑》:「即半夏瀉心湯加黃連(二兩)桂枝(三兩)減人參(一兩)治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林億云此湯疑非仲景方。
  • 2.《張卿子傷寒論》:「太陽少陽並病。為邪氣在半表半裡也。而反下之。二經之邪。乘虛而入太陽。表邪入里結於胸中為結胸。心下硬。少陽里邪。乘虛下於腸胃。遂利不止。若邪結陰分。則飲食如故。而為臟結。此為陽邪內結。故水漿不下而心煩。
  • 3.《感症寶筏》:「_邵評:_此少陽病誤下而成痞結之證也。嘔而發熱,小柴胡證也。設有下證,亦宜大柴胡。而以他藥下之,誤矣。誤下邪氣陷入,偏於少陰之半里,而為無形之痞結,故但滿而不痛,用半夏瀉心湯開痞散邪。其方用乾薑散寒,芩、連瀉熱,半夏散結止嘔,參草補胃氣以助半夏開寒結,而痞自解。

四物湯

  • 1.《仁齋直指方論》:「若日久虛瘧,寒熱不多,或無寒,而但微熱者,邪氣已無,只用四君子合四物湯,加柴胡、黃芩、陳皮,以滋補氣血。

越婢湯

  • 1.《醫方考》:「氣不得通則痛,血不得行則腫,此腳氣之所以為壅疾也。寒熱相搏者,邪氣與正氣相激搏也。脈來沉者為里,細者為陰。名曰越婢者,越,以發越為義。婢,卑也。是方能發越至卑之氣,故以越婢名之。石膏性寒而重,寒能勝熱,重能就下。附子味辛而熱,辛能行壅,熱能壯氣。

桂枝湯

  • 1.《醫效秘傳》:「衄血,鼻中出血者是也。蓋因經絡熱甚,陽氣擁重,迫血妄行,出於鼻者,為衄也。然雖熱甚,邪尤在經,慎不可發汗。雖云桂枝湯治衄,非治衄也,正欲發散其經中之邪氣耳。故雜病衄者,積熱在裡。傷寒衄者,積熱在表。然衄血雖為欲解,若衄不止而頭汗,身無汗,及發熱不止,又為不治之症也。
  • 2.《讀醫隨筆》:「發其汗則漐漐蒸遍,真氣充周矣。風邪鼓衛氣於外,今更從邪氣之後,壯榮氣以逐風邪也。
  • 3.《不居集》:「—外寒失血者,為邪氣不能發散,壅盛於經絡,逼迫於血,因而吐者,須當發散經中寒邪,或麻黃湯、桂枝湯治之。
  • 4.《金鏡內臺方議》:「議曰:中風者,乃風邪之氣傷人衛氣而成此證也。衛氣受風則強,強則自汗出而常惡風;衛強則榮弱,榮弱則發熱、頭體痛、脈浮而緩。是以自汗、惡風、發熱、頭體痛、脈浮而緩者,乃中風證也。經曰:風淫於內,以辛散之,以甘緩之。乃用桂枝為君,以散邪氣,而固衛氣。
  • 5.《註解傷寒論》:「太陽病屬表,而反下之,則虛其里,邪欲乘虛傳裡。若氣上衝者,里不受邪,而氣逆上,與邪爭也,則邪仍在表,故當復與桂枝湯解外;其氣不上衝者,裡虛不能與邪爭,邪氣已傳裡也,故不可更與桂枝湯攻表。
▼ 展開更多

十全大補湯

  • 1.《保嬰撮要》:「一小兒出痘,貫膿不靨,症如實熱,余謂血氣虛甚之假熱也,用十全大補湯數劑漸愈,忽又惡寒,余又曰此邪氣退而真氣遂見虛象也,仍用前藥內參、耆各五錢,數劑而愈。
  • 2.《醫方簡義》:「故病是症者尚少。藜藿之人。未能保養。故病是症者良多。凡治婦女之病。必詢及經水如何。或經水已至。即受風寒暑濕等邪。或已受風寒暑濕等邪。致經水適來。或病及半月餘而經水適至者。皆能熱入血室也。如病者云。經期尚遠。亦須急治其邪。恐邪氣綿延。正氣必虛。
  • 3.《証治準繩‧瘍醫》:「大抵久腐出骨,不論強弱老幼,必須補益,使氣血和暢,正氣漸復,邪氣漸退,自然收斂,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在所當用。未成膿者,以沖和膏貼之。蓋有獨活能動湯氣血也。已潰者,宜服何首烏散,此藥能調和陰陽也。
  • 4.《景岳全書》:「若元氣虛甚,或衰老積弱者,則不必兼用攻邪,只當以正氣為主,但使元氣不敗,則邪氣無有不服,宜大補元煎,或十全大補湯之類主之。而又惟休瘧飲為最妙。

小承氣湯

  • 1.《先哲醫話》:「痢疾初起,尤可重發汗,而俟邪氣聚於胃,與大小承氣湯為得也。(按:疫痢汗下之機,最為緊關。其初發汗徹透,則十可治七八。若里證不失下劑之機,則痢後諸患無起,誤其機則多至脫候。)
  • 2.《張氏醫通》:「邪氣駸駸欲犯少陽之界。斯時熱已向衰。但須枳、樸助大黃。以擊惰歸之邪。故無取於芒硝之峻銳也。其桃核承氣。則又主太陽犯本之證。以桃仁、桂枝血藥引調胃承氣三味以破膀胱蓄血。與陽明之府。略無交涉。
  • 3.《傷寒貫珠集》:「若與或同。病在太陽。或吐或下或汗。邪仍不解。而兼微煩。邪氣不之表而之裡也。小便數。大便因硬者。熱氣不之太陽之本而之陽明之腑。可與小承氣。和胃除熱為主。不取大下者。以津液先亡。不欲更傷其陰耳。
  • 4.《張卿子傷寒論》:「若病大而以小承氣攻之。則邪氣不伏。病小而以大承氣攻之。則過傷正氣。且不及還可再攻。過則不能復救。可不慎哉。
  • 5.《羅氏會約醫鏡》:「邪氣乘胃,不能羈留,至午後潮熱,便作泄瀉,子後熱退,泄瀉亦減,次日依然,為協熱下利,宜小承氣湯。邪盡,利自止。二三日後,忽潮熱下泄,此伏邪未盡,治法同前。
▼ 展開更多

白虎湯

  • 1.《仁術便覽》:「治陽明經病,發熱目痛,鼻乾頰赤,或大汗後表證已解,或吐下後邪氣未除,餘熱在裡,心胸煩渴,甚欲飲水,一日內三四服。
  • 2.《一見能醫》:「先熱後寒,邪氣與汗皆出者,名曰濕瘧,白虎湯加桂枝。一身盡痛,手足沉重,寒多熱少,脈濡者,名曰濕瘧,柴平散。口苦咽乾,大小便赤澀,熱多寒少,脈數者,名曰暑瘧,清脾飲。因飲食飢飽,傷胃而成者,名曰胃瘧,人參養胃湯。因山嵐海瘴,乍寒乍熱者,名曰瘴瘧,平胃散加藿香、石菖蒲、生薑。

越婢加朮湯

  • 1.《先哲醫話》:「瘧病內熱熾盛,頻渴飲水,發露當風取涼,邪氣不能發泄者,變為水腫,宜越婢加朮湯。余嘗治此證,水氣除而後再發瘧,是其徵也。

黃芩湯

  • 1.《証治準繩‧幼科》:「凡瘡未出而利者,邪氣並於里,腸胃熱甚,而傳化失常也,黃芩湯主之。如自利清白色者,為裡寒,理中湯主之。
  • 2.《傷寒尋源》:「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按合病而至於下利。則邪氣將從少陽。轉陷入里。故君黃芩徹少陽之熱。而復以芍藥約之。甘棗和之。使熱清而利自止。雖半表半裡之邪。而里多於表。故治法不從表而從里。

射干麻黃湯

  • 1.《金匱方歌括》:「尤在涇云。咳而上氣。肺有邪則氣不降而反逆也。肺中寒飲上入喉間。為呼吸之氣所激。則作聲如水雞。射干、紫菀、款冬利肺氣。麻黃、細辛、生薑發邪氣。半夏降逆氣。而以大棗安中。五味斂肺。恐劫散之藥。並傷及其正氣也。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 1.《長沙方歌括》:「內臺方議云。傷寒八九日。邪氣錯雜。表裡未分。而誤下之。則虛其里而傷其表。胸滿而煩者。邪熱客於胸中。驚者。心惡熱而神不守也。小便不利者。裡虛津液不行也。譫語者。胃熱也。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陽氣內榮於裡,不行於表也。故用柴胡為君。以通表裡之邪而除胸脅滿。

柴胡桂枝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傷寒五六日已經汗下之後。則邪當解。今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即邪氣猶在半表半裡之間。為未解也。胸脅滿。微結。寒熱。心煩者。邪在半表半裡之間也。小便不利而渴者。汗下後。亡津液。內燥也。若熱消津液。令小便不利而渴者。

桂枝加葛根湯

  • 1.《傷寒尋源》:「經云。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反汗出惡風者。此方主之。按太陽病頭項強痛。強不及背。項背強𠘧𠘧五字連讀。𠘧音殊。鳥之短羽者。動則引頸𠘧𠘧然。形容病人俯仰不能自如之狀。此屬太陽兼陽明之象。汗出惡風。太陽未罷。故仍以桂枝為主方。加葛根者。恐邪氣愈轉愈深。亟伐陽明之邪也。
  • 2.《張卿子傷寒論》:「太陽病屬表。而反下之。則虛其里。邪欲乘虛傳裡。若氣上衝者。里不受邪。而氣逆上。與邪爭也。則邪仍在表。故當復與桂枝湯解外。其氣不上衝者。裡虛不能與邪爭。邪氣已傳裡也。故不可更與桂枝湯攻表。
  • 3.《傷寒論類方》:「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反汗出惡風者「𠘧𠘧」,伸頸之象,邪氣漸深,故加葛根。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乾薑附子湯

  • 1.《張卿子傷寒論》:「汗後身疼痛。邪氣未盡也。脈沉遲。榮血不足也。經曰。其脈沉者。榮氣微也。又曰。遲者榮氣不足。血少故也。與桂枝湯。以解未盡之邪。加芍藥、生薑、人參。以益不足之血。

桂枝麻黃各半湯

  • 1.《張卿子傷寒論》:「經曰。如服一劑。病證猶在者。故當復作本湯服之。服桂枝湯汗出後。脈洪大者。病猶在也。若形如瘧。日再發者。邪氣客於榮衛之間也。與桂枝二麻黃一湯。解散榮衛之邪。
  • 2.《長沙方歌括》:「發熱惡寒。(現出太陽經真面目。)熱多寒少。(太陽以陽為主。熱多是主勝客負。為將解之兆。)其人不嘔。(邪不轉屬少陰。)清便欲自可。(邪不轉屬陽明。)一日二三度發。(瘧之寒熱有定候。此則或二或三。無定候也。太陽之陽氣有權。則邪氣有不能自容之象。),脈微緩者。
  • 3.《傷寒貫珠集》:「病在太陽。至八九日之久。而不傳他經。其表邪本微可知。不嘔清便欲自可。則里未受邪可知。病如瘧狀。非真是瘧。亦非傳少陽也。乃正氣內勝。數與邪爭故也。至熱多寒少。一日二三度發。則邪氣不勝而將退舍矣。更審其脈而參驗之。若得微緩。則欲愈之象也。若脈微而惡寒者。

四逆散

  • 1.《張卿子傷寒論》:「傷寒傳經五六日。邪傳少陰。則口燥舌乾而渴。為邪漸深也。今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邪氣未深入之時。便作口燥咽乾者。是邪熱已甚。腎水乾也。急與大承氣湯下之。以全腎也。

甘草瀉心湯

  • 1.《傷寒括要》:「傷寒中風醫反下之。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胃虛氣逆故硬也。此湯主之。邪氣在表而反下之。虛其中而邪內陷也。利下穀不化腹鳴者。裡虛胃弱也。痞鞭嘔煩者。胃虛氣逆也。與瀉心湯以攻痞。加炙甘草以補虛。

生薑瀉心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傷寒中風。是傷寒或中風也。邪氣在表。醫反下之。虛其腸胃而氣內陷也。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者。下后里虛胃弱也。心下痞硬。乾嘔心煩。不得安者。胃中空虛。客氣上逆也。與瀉心湯以攻表。加甘草以補虛。前以汗後胃虛。是外傷陽氣。故加生薑。此以下後胃虛。是內損陰氣。故加甘草。

白頭翁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嘔而脈弱。為邪氣傳裡。嘔則氣上逆。而小便當不利。小便複利者。裡虛也。身有微熱見厥者。陰勝陽也。為難治。與四逆湯。溫里助陽。

炙甘草湯

  • 1.《張卿子傷寒論》:「結代之脈。一為邪氣留結。一為真氣虛衰。脈來動而中止。若能自還。更來小數。止是邪氣留結。名曰結陰。若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其呼吸。陰陽相引。復動者。是真氣衰極。名曰代陰。為難治之脈。經曰。脈結者生。代者死。此之謂也。

桂枝加芍藥湯

  • 1.《傷寒括要》:「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此湯主之。按邪氣入里。則為腹痛。蓋邪氣傳裡而痛者。其痛不常。法當下之。此因太陽誤下而痛。故以桂枝和衛芍藥和營。中氣受調。滿痛自愈。

烏梅丸

  • 1.《張卿子傷寒論》:「先熱後厥者。陽氣邪傳裡也。發熱為邪氣在表。至四日後厥者。傳之陰也。後三日復傳陽經。則復熱。厥少則邪微。熱多為陽勝。其病為愈。至七日傳經盡。熱除則愈。熱不除者。為熱氣有餘。內搏厥陰之血。其後必大便膿血。

茵陳蒿湯

  • 1.《成方便讀》:「以黃者,土之正色,濕居長夏而屬土,內通脾胃故也。此方純治邪氣實而不虛者,如濕熱內結而成實證,則茵陳五苓等藥又屬無濟,非用下奪之法,不足以殺其邪而導其結。故以梔子泄其前,大黃泄其後,茵陳辛苦微寒,得春初生髮之氣,能入太陽、陽明,發汗利水,為治黃主藥。三味合而用之,前證自然奏效耳。

逍遙散

  • 1.《醫學入門》:「癥瘕得冷則發,腹痛支滿,胸脅腰背相引,四肢疼痛,月事不調,如懷胎之狀。邪氣甚盛,令人恍惚,夜多異夢,寒熱往來,四肢不舉,陰中生瘡,甚者小便淋瀝,或兼帶下,小腹重痛,面色黃黑,入於子臟則絕產,入於胞絡則經閉,宜人參荊芥散、小溫經湯、逍遙散、通經丸、古斑玄丸選用。

歸脾湯

  • 1.《醫學心悟》:「然又有當消而消之不得其法者何也?夫積聚、癥瘕之症,有初、中、末之三法焉。當其邪氣初客,所積未堅,則先消之而後和之。及其所積日久,氣鬱漸深,濕熱相生,塊因漸大,法從中治,當祛濕熱之邪,削之、耎之以底於平。但邪氣久客,正氣必虛,須以補瀉迭相為用,如薛立齋用歸脾湯,送下蘆薈丸。

通脈四逆湯

  • 1.《傷寒論讀》:「問曰柯韻伯以此條為太陽陽虛則少陰之底板即露故用四逆回陽論殊直捷今添聚飲兩字反覺支離矣曰四逆湯中乾薑非補藥乃溫通寒水藥也故通脈四逆湯用乾薑三兩又云強人可四兩則非補藥可知如第謂太陽陽虛少陰之底板即露並無邪氣則溫補少陰自有附子湯在何須四逆四逆乃治寒飲之主方熟讀全論自知

酸棗仁湯

  • 1.《痘疹心法》:「如收靨既遲,瘡痂不落,昏昏喜睡者,此邪氣已退,正氣未復,脾胃虛弱,宜調元湯(十八)加麥門冬,合安神丸(四十七),或只用酸棗仁湯(一二一)緩緩調理,待氣血平復,榮衛和暢而安矣。

豬苓湯

  • 1.《張卿子傷寒論》:「陽明病。潮熱。為胃實。大便硬而小便數。今大便溏。小便自可。則胃熱未實而水穀不別也。大便溏者。應氣降而胸脅滿去。今反不去者。邪氣猶在半表半裡之間。與小柴胡湯。以去表裡之邪。

小陷胸湯

  • 1.《保命歌括》:「如下後胸中滿者,此因下之太早,邪氣乘虛而入也,本方合小陷胸湯,服之如神。

麻黃升麻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傷寒四五日。邪氣傳裡之時。腹中痛。轉氣下趨少腹者。裡虛遇寒。寒氣下行。欲作自利也。

茯苓飲

  • 1.《臨症經應錄》:「(案1)王(左),濕積成痰飲,臟寒生滿病,此症已屬難治,況兼瘕聚,不消不散,居於臍上脘下。邪氣日盛,正氣日衰,尚延至春,木寡於畏,必來剋土,則脹喘難支,則擬王冰燾茯苓飲法,徐徐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