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足痿」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足痿是中醫學病證名,是指足部痿軟無力,不能行走的病證。足痿的病因病機主要與肝腎不足、氣血虧虛、風寒濕邪等有關。臨床表現主要為足部肌肉萎縮、無力,行走困難,或足部麻木、疼痛,或足部皮膚乾燥、脫屑,或足部腫脹、疼痛等。

足痿的治療以補益肝腎、益氣養血、祛風除濕為主。常用方藥有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防風通聖散等。

足痿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平時要注意保養肝腎,避免過度勞累,注意休息。
  2. 飲食要清淡,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
  3.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4. 避免受寒,注意保暖。
  5. 若出現足痿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理中湯

  • 1.《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沈(崑山,六十一歲),老人形寒足痿嗆痰,男子下元肝腎先衰,其真陰少承,五液化痰,倘情懷暴怒,內風突來,有中痱之累。戒酒節勞,務自悅怡養,壯其下以清上(壯其下則濁陰不升,五液漸化精微,而神明之地不為濁蒙而清矣。)

一貫煎

  • 1.《本草正義》:「止嘔吐者,以清胃熱而降氣火,然非舌質乾紅之燥火為病,即宜審慎,或挾痰濁,則柔潤之品,夫豈所宜?愈痿蹶者,足痿多由陽明燥熱,灼爍津液,以致筋枯骨萎,所以古人有治痿獨取陽明之說,則麥冬柔潤,以解燥熱而滋脈絡,正其專長,魏玉璜氏一貫煎,為治燥熱痿弱主方,正合此意,倘是寒濕,即為大禁。

清暑益氣湯

  • 1.《醫學讀書記》:「此正治脾肺氣虛而受暑濕,若體實脈盛,或雖虛而不甚,及津涸煩渴多火者,則不可混投也。清燥湯亦治長夏濕熱蒸人,氣體困倦,腰足痿軟之症,故比清暑益氣多黃連、茯苓、豬苓、柴胡,無澤瀉、葛根、青皮,則清利之力差多,疏滯之力差少。是名清燥,清以降逆,燥以勝濕也。

溫膽湯

  • 1.《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膽虛寒,眩厥足痿,指不能搖,躄不能起,僵仆,目黃失精,虛勞煩擾,因驚膽懾,奔氣在胸,喘滿浮腫,不睡。

地黃飲子

  • 1.《內科摘要》:「一男子,卒中,口眼喎斜,不能言語,遇風寒四肢拘急,脈浮而緊,此手足陽明經虛,風寒所乘,用秦艽升麻湯治之,稍愈,乃以補中益氣加山梔而痊。若舌喑不能言,足痿不能行,屬腎氣虛弱,名曰痱症,宜用地黃飲子治之。然此症皆由將息失宜,腎水不足,而心火暴盛,痰滯於胸也。輕者自蘇,重者或死。
  • 2.《薛案辨疏》:「一男子卒中,口眼喎斜,不能言語,遇風寒四肢拘急,脈浮而緊。此手足陽明經虛,風寒所乘,用秦艽升麻湯治之而稍愈,乃以補中益氣加山梔而痊。若舌喑不能言,足痿不能行,屬腎氣虛弱,名曰癢症,宜用地黃飲子治之。然此症皆由將息失宜,腎水不足,而心火暴盛,痰滯於胸也。輕者自蘇,重者或死。

四君子湯

  • 1.《醫方考》:「陽明虛,宗筋失養,不能束骨而利機關,令人手足痿弱者,此方主之。

健步丸


參附湯

  • 1.《醫宗必讀》:「三日之間,服參半斤,進附二兩,瀉遂減半,舌轉能言,更以補中益氣加生附子、乾薑,並五貼為一劑,一日飲盡。如是者一百日,精旺食進,瀉減十九,然每日夜猶下四五行,兩足痿廢,用仙茅、巴戟、丁、附等為丸,參附湯並進。計一百四十日,而步履如常,痞瀉悉愈。

虎潛丸

  • 1.《醫述》:「燥本火之餘,故以滋燥養營湯治外,大補地黃湯治內,潤燥養陰為第一義。火熱亢盛,津液耗竭,不能榮養百骸,手足痿弱,不能收持,反似濕痹之證,養陰藥中必加黃柏以苦堅之,如虎潛丸之類。若誤作風治則殆矣。(張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