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偏墜」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偏墜是中醫學中常見的一種證候,是指人體某一側出現疼痛、腫脹、麻木等症狀。偏墜的病因多與外感風寒、濕邪、痰濁、瘀血等因素有關,臨床上常見於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症、膝關節炎等疾病。

偏墜的症狀主要表現為患側疼痛、腫脹、麻木,嚴重者可伴有活動受限。此外,患者還可能出現頭痛、眩暈、耳鳴、噁心、嘔吐等全身症狀。

中醫治療偏墜,主要以疏風散寒、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等方法為主。常用方藥有獨活寄生湯、桂枝茯苓丸、桃紅四物湯等。

偏墜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 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 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 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情緒波動。

偏墜是中醫學中常見的一種證候,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五苓散

  • 1.《保命歌括》:「《青囊》治偏墜,五苓散去桂,加牽牛、吳茱萸(湯泡,炒),如脹,加枳殼(炒);痛,加八角茴香等分,煎服。

導赤散

  • 1.《幼科心法要訣》:「陰囊腫大邪氣凝,風癢濕墜熱多疼,疏風方1),五苓方2),導赤散方3),偏墜守效丸方4),最靈。

五積散

  • 1.《仁術便覽》:「一方,治偏墜腫痛。用花椒四兩,炒布包熨,腫冷更易。

香蘇散

  • 1.《濟世神驗良方》:「香蘇散,加小茴香、木香、三稜、蓬朮、木通,治偏墜,初寒熱疼痛甚佳。

溫中散

  • 1.《滇南本草》:「杏葉防風,味辛,性大溫。溫中散寒氣,治九種胃氣疼、胸腹中寒脹氣疼、寒疝偏墜,截寒熱往來痰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