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憂鬱」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憂鬱,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又稱為鬱證、鬱病、鬱疾等。其主要症狀為情志抑鬱,不思飲食,精神不振,倦怠乏力,胸悶不舒,噯氣頻作,或伴有失眠、多夢、心悸、頭痛、腹脹、便溏等。

憂鬱的病因主要與情志因素有關,如長期憂思、悲傷、恐懼等,均可導致氣機郁滯,而形成本病。此外,飲食不節、勞倦過度、外感六淫等,也可導致本病的發生。

憂鬱的治療,以疏肝解郁、養心安神為主。常用方藥有柴胡疏肝散、香郁合香丸、天王補心丹等。此外,亦可配合針灸、推拿、按摩等治療。

憂鬱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其發病率在世界範圍內均較高。本病的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必要時可配合心理治療。

憂鬱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 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情緒波動過大。
  2. 合理安排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
  3. 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4. 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暴飲暴食。
  5. 戒煙限酒,避免不良嗜好。
  6. 定期體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憂鬱是一種可以治癒的疾病,只要積極治療,大多數患者都能獲得良好的療效。因此,如果出現了憂鬱的症狀,一定要及早就醫,以免病情加重。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歸脾湯

  • 1.《驗方新編》:「如數劑不效,宜以補氣血之藥兼服之。若肝經血虛,結核不消,佐以四物、柴胡、升麻、白朮、茯苓。若肝脾氣血虛弱,佐以四君、芎、歸、柴胡、升麻。若憂鬱傷脾,氣血虧損,佐以歸脾湯。
  • 2.《類證治裁》:「〔憂鬱〕,歸脾湯,見二卷勞瘵。
  • 3.《胎產心法》:「上用酒煎服,良久再服。如不能飲,以酒水各半煎之。如數劑不效,宜以補氣血之藥兼服之。若肝經血虛,結核不消,佐以四物、柴胡、升麻、白朮、茯苓。若肝脾氣血虛弱,佐以四君、芎歸、柴胡、升麻。若憂鬱傷脾,氣血虧損,佐以歸脾湯。
  • 4.《婦人規》:「上用酒煎服,良久再服,如不能飲,以酒水各半煎之,如數劑不效,宜以補氣血之藥兼服之。若肝經血虛,結核不消,佐以四物、柴胡、升麻、白朮、茯苓。若肝脾氣血虛弱,佐以四君、芎、歸、柴胡、升麻。若憂鬱傷脾,氣血虧損,佐以歸脾湯。
  • 5.《校註婦人良方》:「上用酒煎服,良久再服。若肝經血虛結核,久而不消,佐以四物、柴胡、升麻、白朮、茯苓、甘草。若肝脾氣血虛弱,佐以四君、芎、歸、柴胡、升麻。若憂鬱傷脾,氣血虧損,佐以歸脾湯。
▼ 展開更多

逍遙散

  • 1.《女科要旨》:「_逍遙散_,女子善懷,每多憂鬱,此方解肝鬱也,而諸郁無不兼治。趙養葵謂:五郁皆屬於肝也。方從小柴胡湯套出。

五苓散

  • 1.《吳鞠通醫案》:「洪氏,六十八歲,孀居三十餘年,體厚憂鬱太多,肝經鬱勃久矣,又因暴怒重憂,致成厥陰太陰兩經䐜脹併發,水不得行,腫從跗起,先與腰以下腫,當利小便例之五苓散法,但陰氣太重,六脈沉細如絲,斷非輕劑所能了。

四物湯

  • 1.《婦科冰鑑》:「經後腹痛,乃血虛也。當歸建中湯;若去血過多,以致腹痛者,聖愈湯、十全大補湯;若經行之際,偶有憂鬱,經遂止而腹痛者,木香四物湯;因怒傷肝,致腹脅牽痛者,逍遙散。

補中益氣湯

  • 1.《續名醫類案》:「龔子才治一兒,久瀉兼脫肛,小腹重墮,四肢浮腫,面色萎黃,時或兼青,諸藥入口即吐。審乳母憂鬱傷脾,大便不實,先用補中益氣湯、五味異功散及四神丸,調治其母,不兩月子母俱痊。(治兒病先察其母,極是要著。)
  • 2.《保嬰撮要》:「一小兒久瀉,兼脘肛小腹重墜,四肢浮腫,面色痿黃,時或兼青,諸藥到口即嘔吐。審乳母憂鬱傷脾,大便不實,先用補中益氣湯、五味異功散及四神丸,調治其母,不兩月,子母並愈。

加味逍遙散

  • 1.《秘珍濟陰》:「—,私妮寡婦經閉不行,多因情欲不遂或因憂鬱而致,宜服加味逍遙散。
  • 2.《婦科秘書》:「一婦人行經三日前,骨中發熱,下血如崩,予用加味逍遙散,加知母、黃柏,每月服七、八劑,三月全愈,因素有憂鬱而致。

四神丸

  • 1.《保嬰撮要》:「一小兒久瀉,兼脘肛小腹重墜,四肢浮腫,面色痿黃,時或兼青,諸藥到口即嘔吐。審乳母憂鬱傷脾,大便不實,先用補中益氣湯、五味異功散及四神丸,調治其母,不兩月,子母並愈。
  • 2.《續名醫類案》:「龔子才治一兒,久瀉兼脫肛,小腹重墮,四肢浮腫,面色萎黃,時或兼青,諸藥入口即吐。審乳母憂鬱傷脾,大便不實,先用補中益氣湯、五味異功散及四神丸,調治其母,不兩月子母俱痊。(治兒病先察其母,極是要著。)

正氣天香散

  • 1.《醫方集解》:「治一切諸氣,氣上湊心,心胸攻築,脅肋刺痛,月水不調(婦人多憂鬱,故氣病為多;氣為血配,氣滯則血亦不能行,故月候不調也)。
  • 2.《成方切用》:「(紺珠),治一切諸氣。氣上湊心,心胸攻築,脅肋刺痛,月水不調。(婦人多憂鬱,故氣病為多。氣為血帥,氣滯則血亦不能行,故月候不調。)
  • 3.《秘珍濟陰》:「_正氣天香散_(紺珠),治一切諸氣,氣上湊心,心胸攻築,脅肋刺痛,月水不調(婦人多憂鬱,故氣病為多,氣為血配,氣滯則血亦不能行,故月候下調也)。

五味異功散

  • 1.《保嬰撮要》:「一小兒久瀉,兼脘肛小腹重墜,四肢浮腫,面色痿黃,時或兼青,諸藥到口即嘔吐。審乳母憂鬱傷脾,大便不實,先用補中益氣湯、五味異功散及四神丸,調治其母,不兩月,子母並愈。
  • 2.《續名醫類案》:「龔子才治一兒,久瀉兼脫肛,小腹重墮,四肢浮腫,面色萎黃,時或兼青,諸藥入口即吐。審乳母憂鬱傷脾,大便不實,先用補中益氣湯、五味異功散及四神丸,調治其母,不兩月子母俱痊。(治兒病先察其母,極是要著。)

當歸六黃湯

  • 1.《丹溪治法心要》:「又方:本方內再加知母、參、朮、甘草、地骨、浮麥、桑葉,汗不止加赤根牡蠣,驚不睡加遠志,間服硃砂安神丸。一方治盜汗四炒白朮散甚效,(方見《醫要》。)一人憂鬱出盜汗,胸膈不寬,當歸六黃湯加防風、青皮、枳殼、香附、砂仁。

四七湯

  • 1.《醫學指要》:「未行而先腰腹疼痛者,由七情憂鬱所致,必兩寸沉澀有力,宜七制香附丸,或香蘇飲合芎歸湯加丹參、淮膝,或茯苓補心湯除地黃加香附,或四七湯,或小溫經湯最妙。行過而腹痛者,由去血過多而血海空虛也,必肝腎部及右尺寸均無力,宜十全大補湯或歸脾湯、補血湯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