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腦疳」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腦疳,又稱腦漏,是一種古代疾病,主要發生在兒童身上。其病因多為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失養,或因外感風寒、暑濕之邪,侵襲腦髓,或因情志不遂,肝氣鬱結,痰濁上蒙清竅,阻礙腦髓,以致腦失所養,而發為本病。

腦疳的臨床表現主要有頭痛、眩暈、嘔吐、嗜睡、煩躁、抽搐、四肢抽動、步履不穩、言語不清、痴呆等。

治療腦疳,應根據其病因、病機,辨證施治。若因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失養所致者,可用補益肝腎、養血安神的藥物治療;若因外感風寒、暑濕之邪所致者,可用疏風散寒、清熱解毒的藥物治療;若因情志不遂,肝氣鬱結所致者,可用疏肝理氣、解郁安神的藥物治療。

腦疳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 孕期及產後注意營養,避免過度勞累,保持心情舒暢。
  2. 小兒出生後要及時接種疫苗,預防感染。
  3. 注意居住環境的衛生,避免接觸有毒有害物質。
  4. 一旦發現小兒有腦疳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

腦疳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可以治癒的。因此,家長們要提高警惕,一旦發現孩子有異常,一定要及時就醫。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黃連湯

  • 1.《幼幼新書》:「細研,入麝一分,綠豆末少許,水丸如麻子。三歲下一丸,上五丸。腦疳鼻癢及赤爛,黃連湯;脾虛羸瘦、瀉痢、四肢虛腫,青州棗湯;肝疳、眼澀生瘡,甘草湯;骨疳冷地臥,愛食土,紫蘇茶調,常服米飲;肺疳上氣喘急,橘皮湯;筋疳瀉血,鹽湯;疳蟲及瀉無定,生薑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