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陰虛」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陰虛是中醫學裡的一種症候,是指由於陰液不足所導致的一系列病理變化。陰虛的臨床表現主要有:

  • 五心煩熱:由於陰液不足,不能濡養心包,導致心火上炎,出現五心煩熱的症狀。
  • 口乾咽燥:由於陰液不足,不能滋潤口腔和咽喉,導致口乾咽燥的症狀。
  • 失眠多夢:由於陰液不足,不能濡養心神,導致心神不寧,出現失眠多夢的症狀。
  • 腰膝酸軟:由於陰液不足,不能濡養筋骨,導致腰膝酸軟的症狀。
  • 耳鳴耳聾:由於陰液不足,不能濡養耳膜和聽神經,導致耳鳴耳聾的症狀。
  • 視物模糊:由於陰液不足,不能濡養眼睛,導致視物模糊的症狀。
  • 皮膚乾燥:由於陰液不足,不能滋潤皮膚,導致皮膚乾燥的症狀。
  • 盜汗:由於陰液不足,不能固攝津液,導致夜間出汗的症狀。

陰虛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

  • 滋陰降火:滋陰降火是治療陰虛的主要方法,常用的中藥有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麥冬湯等。
  • 養陰清熱:養陰清熱是治療陰虛的輔助方法,常用的中藥有天花粉、石斛、玉竹等。
  • 益氣補血:益氣補血是治療陰虛的基礎方法,常用的中藥有黃芪、黨參、白朮等。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桂枝湯

  • 1.《皇漢醫學》:「以上之症狀可謂因於誤治,表證尚未全去,同時陷於陰虛證者,則用桂枝湯以解表證,以附子治陰虛證也。故本條之病證可知其為虛證而表裡陰陽各相半也。
  • 2.《醫方集解》:「二義相通否乎?曰:仲景云,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營弱衛強,陰虛陽必湊之,故用桂枝發其汗,此乃調其營氣,則衛氣自和,風邪無所容,遂自汗而解,非若麻黃能開腠理髮出其汗也。汗多用桂枝者,以之調和營衛,則邪從汗出,而汗自止,非桂枝能閉汗孔也。
  • 3.《成方切用》:「加龍骨牡蠣,名桂枝加龍骨牡蠣湯。(金匱)治男子失精,女子夢交。(徐忠可曰:陰虛之人,大概當助腎,故以桂枝芍藥,通陽固陰,甘草薑棗,和中上焦之營衛,使陽能生陰,而以安腎寧心之龍骨牡蠣,為補陰之主。)
  • 4.《傷寒貫珠集》:「脈浮。自汗出。微惡寒者。雖傷於寒而表不實。乃桂枝湯證也。然小便數。心煩。腳攣急。則陰虛而裡熱矣。
  • 5.《傷寒尋源》:「則因發汗之後。在外之風邪易襲。而在內之營氣已傷。煩因心擾。數屬陰虛。奚堪復任麻黃。其改用桂枝者。非太陽傷寒之宜桂枝。乃發汗後復煩脈浮數之的宜桂枝也。至陽明病之亦有用桂枝者。若經雲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可發汗。宜桂枝湯是也。按陽明本自多汗。
▼ 展開更多

十全大補湯

  • 1.《藥鑒》:「甘草健脾補中,乃瀉火除燥之良劑,然嘔吐與中滿並嗜酒之人,服之多斂膈不行,而嘔滿增劇,以其氣味之甘緩也。川芎補血行血,清利目首之聖藥,然骨蒸多汗,及氣弱之人服之,則真氣走散,而陰虛愈甚,以其氣味之辛散也。生地黃能生血脈,然胃氣弱者服之,防損胃不食。
  • 2.《濟陰綱目》:「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棗一枚,水煎,空心服,白湯點服亦得。當永不生帶下,調血脈,養子宮,終身無病。(陽虛則惡寒,陰虛則發熱,此方氣血並補,與十全大補湯同,乃獨無人參,而柴胡、阿膠是肝經中藥,亦治寒熱之要訣也)
  • 3.《藥鑑》:「甘草健脾補中,乃瀉火除燥之良劑,然嘔吐與中滿並嗜酒之人,服之多斂膈不行,而嘔滿增劇,以其氣味之甘緩也。川芎補血行血,清利目首之聖藥,然骨蒸多汗,及氣弱之人服之,則真氣走散,而陰虛愈甚,以其氣味之辛散也。生地黃能生血脈,然胃氣弱者服之,防損胃不食。
  • 4.《赤水玄珠》:「陰虛下血無熱者,十全大補湯加止血之劑。

大建中湯

  • 1.《皇漢醫學》:「求真按:「此陰虛證而兼用紫圓,非也,不可從之。」
  • 2.《證治彙補》:「大建中湯,治陰虛陽氣衰而浮越為斑。
  • 3.《證治匯補》:「大建中湯,治陰虛陽氣衰而浮越為斑。

炙甘草湯

  • 1.《皇漢醫學》:「求真按:「下痢,去麻子仁可也,加乾薑者非也。因本方證為陰虛證,而非陽虛證,故用乾薑之大熱者,矛盾也。余代乾薑以芍藥。」
  • 2.《成方切用》:「千金翼用治虛勞,外臺用治肺痿。究竟本方所治,亦何止二病哉。外臺所取,在於益肺氣之虛,潤肺金之燥。至於桂枝辛熱,似有不宜。不知桂枝能通營衛,致津液,則肺氣能轉輸涎沫,以漸而下,尤為要緊,所以云治心中溫溫液液也。玉機微義曰:肺痿,如咳久聲啞聲嘶咯血,此屬陰虛火熱甚也。
  • 3.《醫方簡義》:「治邪去陰虛。自汗潮熱。口微渴。

烏梅丸

  • 1.《本草思辨錄》:「酸苦湧泄之義不明,便無處不窒。其論烏梅丸治蛔厥也,曰吐蛔為陽氣爍津,致蛔無所吸受而上出,則梅生津於上,豈是養蛔於上,腎陰虛不能上濟者,不得用梅,則蛔本在下,何以有腎陰而不知吸,此既窒滯鮮通矣。又謂蛔厥非臟寒,即氣上撞心,心中疼熱之現據,不知厥陰病多陰陽錯雜。

四物湯

  • 1.《醫方集宜》:「一下半日嗽多者是陰虛宜滋陰降火宜用 四物湯加 知母 黃柏之類
  • 2.《仁術便覽》:「聾病,必用龍薈丸、四物湯養陰。大病後耳聾與陰虛火動耳內鬨然,俱用四物湯加知母、黃柏降火。
  • 3.《醫方考》:「子癇者,懷子而癇僕也。此由血養其胎,陰虛火亢,痰氣厥逆,故令癇僕。是方也,四物可以養血,芩、連可以降火,薑、夏可以破逆。
  • 4.《醫門法律》:「夫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者,在天地則該乎萬物而言,在人身則該乎一體而言,非直指氣為陽而血為陰也。《經》曰:陽中有陰,陰中有陽。正所謂獨陽不生,獨陰不長是也,姑以治法兼證論之:曰氣虛者,氣中之陰虛也,治法用四君子湯,以補氣中之陰。曰血虛者,血中之陰虛也,治法用四物湯,以補血中之陰。
  • 5.《胎產秘書》:「其產母稟厚,產期已過二十日,可於生化湯加芩、連、芍藥、枳殼及加味香連之類。承氣等藥斷不可用。如產母虛弱,雖及月餘,行積峻劑,切不宜用。若產後陰虛,血痢日久愈甚,當用四物湯加人參矣。
▼ 展開更多

平胃散

  • 1.《醫方考》:「此濕土太過之證,經曰敦阜是也。蒼朮味甘而燥,甘則入脾,燥則勝濕;厚朴味溫而苦,溫則益脾,苦則燥濕,故二物可以平敦阜之土。陳皮能泄氣,甘草能健脾,氣泄則無濕鬱之患,脾強則有制濕之能,一補一泄,又用藥之則也。是方也,惟濕土太過者能用之,若脾土不足及老弱、陰虛之人,皆非所宜也。

梔子豉湯

  • 1.《皇漢醫學》:「舊,即久微溏(微下痢)者。因陰虛證當處以溫熱藥,故不可用冷藥如本方也。

逍遙散

  • 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血虛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目昏重,心忪頰赤,口燥咽乾,發熱盜汗,減食嗜臥,及血熱相搏,月水不調,臍腹脹痛,寒熱如瘧。又療室女血弱陰虛,榮衛不和,痰嗽潮熱,肌體羸瘦,漸成骨蒸。
  • 2.《世醫得效方》:「治血虛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目昏重,心忪頰赤,口燥咽乾,發熱盜汗,減食嗜臥,及血熱相搏,月水不調,臍腹脹痛,寒熱如瘧。又主室女血弱陰虛,營衛不和,痰嗽潮熱,肌體羸瘦,漸成骨蒸。
  • 3.《醫方集解》:「倘一服即愈、少頃復發,或頻發而愈甚,此必下寒上熱之假證,此湯不可復投,當改用溫補之劑,如陽虛以四君子湯加溫熱藥,陰虛以六味湯加溫熱藥,玄機之士,不須余贅矣。又曰:余於冬月正傷寒麻黃、桂枝證作寒鬱治,不惡寒者作火鬱治,此余創論也。既曰寒邪,何故入內而反為熱。
  • 4.《女科精要》:「養癸曰:如胎前原有陰虛火症,產後去血過多,必大發熱煩躁汗出等症,若依前法,大補氣血,其證必甚,當用逍遙散以清肝火,養肝血,因去血既多,肝虛血燥之故,不可泥於氣血兩虛,此以陰虛發熱立論,當以脈候參詳。
  • 5.《婦人大全良方》:「治血虛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目昏重,心忪頰赤,口燥咽乾,發熱盜汗,減食嗜臥;及血熱相搏,月水不調,臍腹脹痛,寒熱如瘧。又療室女血弱陰虛,榮衛不和,痰嗽潮熱,肌體羸瘦,漸成骨蒸。
▼ 展開更多

黃耆建中湯

  • 1.《經方實驗錄》:「於此有一重要問題之發生,不容擱置而勿論焉。問題維何?即所謂陽虛虛勞、陰虛虛勞之辨是也。後賢多謂古者民風樸素,惟勤勞是務,故其所患虛勞多屬陽虛虛勞,宜建中劑。今者世風卑下,男女授受相親,故其所患虛勞,多屬陰虛虛勞,宜養陰劑。二者誤用,禍如反掌云云。
  • 2.《古今名醫方論》:「不然,甘藥又不可恃,更將何所恃哉?後人多用樂令建中湯、十四味建中湯,雖無過甘之弊,然樂令方中前胡、細辛為君,意在退熱,而陰虛之熱則不可退;十四味方中用附、桂、蓯蓉,意在復陽,而陰虛之陽未必可復,又在用方之善為裁酌矣。
  • 3.《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洪(吳江,二十七歲),肌肉日瘦,竟夜內熱,是內損陰虛,漸挨勞怯,安逸可久,天暖氣泄病加(陰損將及陽矣,故氣暖病加。)

葛根湯

  • 1.《醫方考》:「蓋以邪氣並於陽,則陽實而陰虛,陰虛故下利也;與此湯以散經中表邪,則陽不實而陰氣平,利不治而自止也。斯妙也,惟明者知之。
  • 2.《醫方集解》:「頭、腰,太陽也;肌、目、鼻,陽明也;浮、大,太陽也;脈長,陽明也。陽經合病,必自下利,邪並於陽,則陽實而陰虛,陽外實而不主裡,則裡虛,故下利。吳鶴皋曰:庸醫便謂傷寒漏底不治,與此湯以散經中表邪,則陽不實而陰氣平,利不治而自止矣。按:葛根能引胃中清陽上行,故凡下利多用之。
  • 3.《成方切用》:「頭腰,太陽也。肌目鼻,陽明也。浮大,太陽也。脈長,陽明也。陽經合病,必自下利。邪並於陽,則陽實而陰虛。陽外實而不主裡,則裡虛,故下利。吳鶴皋曰:庸醫便為傷寒漏底不治,不知與此湯以散經中表邪,則陽不實而陰氣平,利不治而自止矣。趙嗣真曰:合病者,二陽經,或三陽經,同病不移者也。
  • 4.《張卿子傷寒論》:「傷寒有合病。有並病。本太陽病不解。並於陽明者。謂之並病。二經俱受邪。相合病者。謂之合病。合病者。邪氣甚也。太陽陽明合病者。與太陽少陽合病。陽明少陽合病。皆言必自下利者。以邪氣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邪氣並於陽。則陽實而陰虛。寒邪氣甚。客於二陽。

酸棗仁湯

  • 1.《本經疏證》:「再證之以「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用阿膠。則阿膠,當為不得眠設矣。然「太陽病,虛煩,不得眠,梔子豉湯」、「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皆不用阿膠,何也?夫固曰「阿膠治有津液,有水溼,不能化血之候」。梔子豉湯證,有火無陰。酸棗仁湯證,陰虛有火。
  • 2.《診驗醫方歌括》:「酸棗仁湯出玉函,川芎知母茯苓甘,陰虛腦熱難成寐,涼胃疏肝夜不煩。

小半夏湯

  • 1.《皇漢醫學》:「有不熱、不渴、不悸、心下痞硬、噁心嘔吐之陰虛狀者,即用小半夏湯、小半夏加茯苓湯亦無效也。以是可知仲景之意深且長矣。

四逆湯

  • 1.《醫法圓通》:「一治足心夜發熱如焚、不渴、尿多。夫足心發熱如焚,人皆謂陰之虛也。夫陰虛由於火旺,火旺之人,尿必短赤,口必飲冷,理勢然也。今則不渴而尿多,明是下焦無陽,不能統束腎氣,以致陰火沸騰,故見足心發熱如焚也。四逆湯力能補火,火旺即能統束群陰,故治之而愈。
  • 2.《黃帝素問宣明論方》:「陰陽停則和,偏則病。如陽氣暴絕,陰氣獨勝,則為寒證,陰氣暴絕,陽氣獨勝,則為熱證。經曰:陽勝陰虛,汗之而死,陰勝陽虛,下之而死。若陽實外熱,陰虛內寒,陰實內熱,陰虛外寒,陽實伐其陽,當涼膈散、承氣湯主之,陰實伐其陰,當白朮散、四逆湯主之。
  • 3.《傷寒摘錦》:「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澀者,復不可下之。脈微者為陽虛,不可發汗,汗之則亡陽;尺脈弱澀者為陰虛,不可下,下之則亡陰,宜四逆湯。
  • 4.《中國內科醫鑑》:「通覽上列。表實證之熱用麻黃湯。表虛證之熱用桂枝湯。陽明病之熱用調胃承氣湯。大承氣湯。治少陽病之熱用小柴胡湯。均發熱之症也。而用熱認定為陽熱。更觀陰虛證之發熱用四逆湯或真武湯。其發熱也。咸惡寒發熱。如太陽病之熱狀。極不能一般的定方。余於臨床時。

四逆加人參湯

  • 1.《皇漢醫學》:「《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以亡血、亡津液為目的,後世一名參附。然仲景陽虛主附子,陰虛主人參。」

桂枝加附子湯

  • 1.《皇漢醫學》:「以上之症狀可謂因於誤治,表證尚未全去,同時陷於陰虛證者,則用桂枝湯以解表證,以附子治陰虛證也。故本條之病證可知其為虛證而表裡陰陽各相半也。

麻黃附子細辛湯

  • 1.《醫法圓通》:「一治足心夜發熱如焚、不渴、尿多。夫足心發熱如焚,人皆謂陰之虛也。夫陰虛由於火旺,火旺之人,尿必短赤,口必飲冷,理勢然也。今則不渴而尿多,明是下焦無陽,不能統束腎氣,以致陰火沸騰,故見足心發熱如焚也。四逆湯力能補火,火旺即能統束群陰,故治之而愈。

五苓散

  • 1.《成方切用》:「若汗下之後,內亡津液,而便不利者,不可用五苓。恐重亡津液,而益虧其陰也。勿治之,便利自愈。一切陽虛不化氣,陰虛而泉竭,以致小便不利者,若再用五苓以劫其陰陽,禍如反掌,不可不慎。〕
  • 2.《三家醫案合刻》:「暑風入肺為癉瘧,金匱為陽氣獨發。嘉言云:體中陰液素虛,所伏熱氣,日久混入血分,陰虛陽冒,上焦清氣皆蒙,胃陽失和,不納易痞,究竟伏邪未去。凡苦辛疏泄,皆屬禁例。夫上實下虛,有客邪留著,鎮降不應,仿徐之才輕可去實之例,分別氣血,以宣之,以逐之。
  • 3.《張氏醫通》:「上五味。為散。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或生料煎服。溫覆取微似汗。按五苓散。本治太陽經邪犯本。渴而小便不利。飲水即吐之水逆。故用二苓、澤、術。利水生津。又需桂以蒸動其津。則渴者自不渴矣。後人不達此義。每用五苓治陰虛泉竭之證。重涸其水。發熱發渴。

理中湯

  • 1.《祖劑》:「即理中湯加黃耆、白芍藥,治傷寒兩感、陰盛、陰虛、自汗等症。
  • 2.《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汪(徽州,三十五歲),仲景云:厥陰病氣上撞心,明示木中風火上行,都因血少陰虛,以癇症痰火有餘,大謬。
  • 3.《履霜集》:「《醫貫》云:真其為陽虛也,則用補中益氣湯。真其為陰虛中寒也,則用理中湯。真其為陰虛也,則用六味丸。真其為陰虛無火也,則用八味丸。
  • 4.《醫學入門》:「又有陰虛內熱,因傷冷藥,及將息失宜,變成寒中,全以養脾為主,只宜理中丸、二神交濟丹去白芍,或四物湯去芍藥合理中湯。

溫經湯

  • 1.《成方切用》:「謂下利而發熱,陰虛者有之。因而少腹裡急,下多亡陰者有之,腹滿脾虛者有之。用手煩熱,陰虛者有之。若唇口乃營氣所主,下利之病,不應見此。然而有是證,又合之少腹裡急,手掌煩熱,明是血瘀而火鬱。所以心得之而掌熱,脾得之而唇口乾燥。故曰其證唇口燥。故知之。

豬苓湯

  • 1.《古今名醫方論》:「趙羽皇曰:仲景制豬苓湯,以行陽明、少陰二經水熱,然其旨全以益陰,不專利水。(二語便得正旨。)蓋傷寒在表,最忌亡陽,而裡虛又患亡陰。亡陰者,亡腎中之陰,與胃家之津液也。故陰虛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輕動,即小水亦忌下通。

小建中湯

  • 1.《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不特火氣內伏,煎熬精血,至來春水不養木,少陽相火熾甚也。陰虛者火必升,嗆嗽吐血,當時有必致者耳。
  • 2.《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陳(葑門,六十七歲),老年仍有經營辦事之勞,當暑天發泄之候,已經久嗽而後嗆血,是陽升上冒,陰不承載之病。病中再患瘍潰膿泄,陰液走漏,天柱骨倒,尪羸僅存皮骨,兩交令節,生氣不來,草木焉得挽回?固陰斂液,希圖延挨日月而已(是陰虛陽不戀陰之病,層次迤邐,而下述病情最細膩恬雅。)
  • 3.《三家醫案合刻》:「產後陰虛陽實,熱易拂鬱,近日客邪,乃冬應寒而反溫,凡羌活辛溫,柴胡擾動肝血,皆屬禁忌。謂陽明未復,再動衝陽耳。惡露變成腥水,亦是熱犯肝陰之極,液不養筋,內風必動,致面腫身痛,消渴嘔逆,自利暮熱汗多,全是肝胃受病。諸厥皆隸厥陰,嘔不能食,厥陰之氣,衝犯陽明所致。
  • 4.《長沙方歌括》:「程扶生曰。傷寒二三日。邪尚在表。未及傳裡之時。悸則陽虛。煩則陰虛。故以芍藥之苦以益陰。薑、桂之辛以扶陽。而復用甘草、大棗之甘溫緩其中。中既建。則邪不致入里矣。而薑、桂等又能托邪外出。此為陰陽兩虛之人而立一養正驅邪法也。

小柴胡湯

  • 1.《女科切要》:「產後陰虛血耗,四物湯加炮姜,產後去血過多,陰虛而致內熱煩懣,呼吸氣短,頭痛悶亂,骨節煩疼,人參當歸散,陰虛發熱者,小柴胡湯,去半夏,加花粉。
  • 2.《丹溪治法心要》:「一人脅疼,每日至晚發熱,乃陰虛也,用小柴胡湯合四物湯,加龍膽、青皮、甘葛;陰虛甚加黃柏、知母。
  • 3.《醫述》:「若胎瘧之作,隧道少疏通之機,毛竅非熟由之路,纏綿不已,正氣受虧,正愈虛邪愈陷。予悟此理,初發投小柴胡湯加減數劑,陰虛者用救陰補元之法,陽虛者用溫養元陽之法,俱重加人參,俾營衛氣盛,則膜原留連之邪,急走隧道,肌腠雖非熟徑,自有不能不出之勢矣。(汪蘊谷)
  • 4.《李冠仙醫案》:「三服後始知著褲,熱退神寧,伊長兄以為全愈。予曰:「未也。中熱雖解,中暑尚未全解,暑瘧尚不得免耳。」後果復行作瘧,其脈弦數之中總兼躁象,汗出不已。余知陰虛之故,於小柴胡湯多加生地輩甘涼養陰之品,真陰難成而易虧,又系胎瘧,不能驟止,十數帖後始能霍然。

白虎湯

  • 1.《未刻本葉氏醫案》:「下焦陰虛。陽浮不納。耳鳴頭頃欲暈。
  • 2.《顧松園醫鏡》:「故王節齋云:水虛成病者,十之八九,火虛成勞者,百無一二。仲淳以為世之病,陰虛者甚多,若真陽不足之症,千百中一、二而已。乃盲師不察,概投溫補,益助陽劫陰,以致咽痛喉爛,音啞聲嘶而死。宜乎嘉言有天生庸醫,不用操刃而沿門屠戮之嘆也。余目擊心傷,老得螢明,曾纂醫鏡一編,冀挽頺風。
  • 3.《醫學答問》:「甘露飲,治陰虛胃血熱。(若實熱瘦人誤認陰虛者,服此有損無益,宜用白虎湯加芩柏。)

真武湯

  • 1.《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顧(三十歲),體質是陰虛,夏季時熱,必傷胃口,不易飢,進食噁心,皆胃口不和。不宜葷濁(夏月熱氣劫燥胃口津液,陽明主肌肉,汗泄不已,即傷胃陰。)
  • 2.《未刻本葉氏醫案》:「陰虛之質。因暑熱致嗽失血。復延肛瘍。暑熱乘虛內陷。釀成陰損矣。穀食不減。用藥庶幾有效。
  • 3.《中國內科醫鑑》:「通覽上列。表實證之熱用麻黃湯。表虛證之熱用桂枝湯。陽明病之熱用調胃承氣湯。大承氣湯。治少陽病之熱用小柴胡湯。均發熱之症也。而用熱認定為陽熱。更觀陰虛證之發熱用四逆湯或真武湯。其發熱也。咸惡寒發熱。如太陽病之熱狀。極不能一般的定方。余於臨床時。

參苓白朮散

  • 1.《幼幼集成》:「一疳熱,由於胃脾虛弱,陽浮於外,氣不歸元,只以補脾為主,使陽氣收斂,熱自退矣,用參苓白朮散多服為妙,或兼脾陰虛者,間服六味地黃丸;

歸脾湯

  • 1.《時方歌括》:「陰虛即是中虛。中虛即是陰虛。後人錯認其旨。謂參耆白朮為氣藥。補陽。歸地芍藥為血藥。補陰。謂薑桂附子為熱藥。補陽。謂知柏生地為寒藥。補陰。滿腔都是李士材薛立齋張景岳之庸論。則終身為誤人之庸醫矣。
  • 2.《何氏虛勞心傳》:「治思慮傷心(脾在志,為思也)。健忘怔忡,驚悸不寐,(悸者,心築築跳動也。)自汗盜汗,(汗為心之液,凡汗出無有不從心液而來,自汗有陰陽之分,盜汗則專屬心腎陰虛,故睡則汗出也。)或勞倦傷脾,(應酬太煩,奔走太苦,飲食失節,皆能傷脾。)肢體痠疼,(脾主四肢肌肉,故也。
  • 3.《養生類要》:「盜汗陰虛宜當歸六黃湯主之,乃治盜汗之聖藥也
  • 4.《喉科大成》:「_歸脾湯《金鑑》_,加酒炒黃連,治陰虛喉疳,面唇淡白,不寐懶食。

當歸建中湯

  • 1.《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沈(二十五歲),年十三時,自食鹿角膠吐血,繼用龜板膠而愈,緣稚少陽體,升補督脈已非,述有遺泄,慮血再發,肌肉消瘦,陰虛偏熱,既慮夙恙,當戒奔馳用力。靜處身心自寧,無發病之累(奔馳用力太過,浮陽最易泄越,陰火即隨上溢,載血湧逆。惟靜處林泉天真寧謐,斯為上藥。)

麻黃湯

  • 1.《傷寒纘論》:「若脈微弱自汗者不可用也。今人但執一二日在表。並宜發汗。設尺中弦數虛大。為陰虛多火汗之則亢陽熱厥而死尺中遲弱足冷。為陽虛夾陰汗之。則亡陽。厥逆而死。可不慎歟。

大承氣湯

  • 1.《金鏡內臺方議》:「答曰:陽盛陰虛,下之則愈,汗之則死是也。如陽明病,脈長盛而實,發熱自汗出,反惡熱,此乃陽盛陰虛,當以大承氣湯下之。若不明者,因見煩熱多汗,妄為中風,以桂枝湯治之,以剛配剛,熱極則死也。
  • 2.《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以上加減平胃散,治普通水瀉,西瓜冬瓜汁治肺熱水瀉,大承氣湯治停食實證水瀉,烏梅黃豆粉治脈虛水瀉,鮮豬肉湯治陰虛水瀉,歸芍地黃丸治陰虛肝枯水瀉。

小承氣湯

  • 1.《雜病源流犀燭》:「其病之由來有二:一者少陽司天,三陽之氣,民病喉痹,仲景用半夏桔梗湯依陽毒施治;一者太陰濕勝,火氣內郁,民病喉痹,又太陰在泉,濕淫所勝,病喉腫喉痹,或而青黑,仲景用半夏桔梗甘草湯,依陰毒施治。若不惡寒,寸脈大滑實,為陽盛陰虛,下之則愈(宜酌用大小承氣湯),亦可用膽礬等澀劑收之。
  • 2.《沈氏尊生書》:「若不惡寒,寸脈大滑實,為陽盛陰虛,下之則愈(宜酌用大小承氣湯),

麻黃升麻湯

  • 1.《長沙方歌括》:「張令韶曰。傷寒六七日。乃由陰出陽之期也。粗工以為大熱不解而大下之。虛其陽氣。故寸脈沉遲。手足厥逆也。下為陰。下部脈不至。陰虛不能上通於陽也。咽喉不利吐膿血。陽熱在上也。泄利不止。陰寒在下也。陰陽兩不相接。故為難治。與升麻、麻黃、桂枝以升陽。而復以茯苓、白朮、乾薑調其下利。

芍藥甘草湯

  • 1.《傷寒纘論》:「此即桂枝湯去桂枝薑棗也。甘酸合用。專治營中虛熱。以其陰虛陽實。至夜發熱血虛。筋攣頭面赤。色或汗之甚發熱不止。或誤用辛熱擾其營血。不受補益者。並宜用之。真血虛挾熱之神方也。設見脈浮自汗。營衛不和。縱非外感。仍屬桂枝湯證矣。

黃連湯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則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黃連阿膠湯

  • 1.《傷寒治例》:「_和表裡生津液_,有寒者,附子湯。熱者,白虎湯。脈浮,表未解也。渴者,熱未實,上焦燥也,宜五苓生津和表。陰虛而邪盛,熱煩嗅內,心中煩,不得眠者,黃連阿膠湯,以扶陰散熱。陰虛,客熱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與豬膚湯,以調陰散熱。
  • 2.《六因條辨》:「此條熱迫下注,邪火消爍,故腹痛下墜,窘迫無度,常如裡急之狀,且肛門如烙,而身熱口渴,脈得滑數。若非白頭翁湯之苦以堅陰,寒以清熱,則痢必不止。如熱甚者,再加大黃以滌之。若熱不甚。而脈虛數,舌乾少津,咽燥口乾,乃陰虛火熾,宜用黃連阿膠湯,養陰清熱為要。
  • 3.《古今醫統大全》:「_黃連阿膠湯_,治陰虛邪盛,熱煩於內,不得眠者。
  • 4.《古今醫統大全》:「陰虛而邪盛,熱煩於內,心中煩,不得眠者,黃連阿膠湯。(扶陽散煎。)

附子理中湯

  • 1.《醫學集成》:「陰斑,陽虛附子理中湯,陰虛附子理陰煎。陰陽並虛,大溫中飲。

越鞠丸

  • 1.《時方歌括》:「金鬱斂澀即為燥也。如陰虛不知滋水。氣虛不知化液。是又不善用越鞠矣。
  • 2.《古今名醫方論》:「然五郁之中,金、木尤甚。前人用逍遙散調肝之郁,兼清火滋陰;瀉白散清肺之郁,兼潤燥降逆。要以木鬱上衝即為火,金鬱斂澀即為燥也。如陰虛不知滋水,氣虛不知化液,是又不善用越鞠矣。

柏子仁丸

  • 1.《成方切用》:「治陰虛盜汗。(睡而汗出曰盜汗,屬陰虛者居多。)

補中益氣湯

  • 1.《古今名醫方論》:「治陰虛內熱,頭痛,口渴,表熱,自汗,不任風寒,脈洪大,心煩不安,四肢困倦,懶於言語,無氣以動,動則氣高而喘。
  • 2.《時方歌括》:「治陰虛內熱。頭痛口渴。表熱自汗。不任風寒脈洪大。心煩不安。四肢困倦。懶於言語。無氣以動。動則氣高而喘。

涼膈散

  • 1.《仁術便覽》:「聾病,必用龍薈丸、四物湯養陰。大病後耳聾與陰虛火動耳內鬨然,俱用四物湯加知母、黃柏降火。
  • 2.《祖劑》:「即涼膈散去硝黃,加麥門冬、鬱金、栝蔞穰,治非陰虛非陽陷,亦不發熱而常自蒸蒸不解者。或問何不用蒼朮、香附、撫芎?曰:火就燥,燥藥皆能助火,故不用也。

大造丸

  • 1.《醫方集解》:「肺為氣所出入之道,內有所傷,五臟之邪上逆於肺則咳嗽;潮熱者,如潮水之有期,晝熱夜靜者為陽盛,晝靜夜熱者為陰虛。《難經》云: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調其榮,損其脾者調其飲食,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

六味地黃丸

  • 1.《三家醫案合刻》:「尊體本陰虛,陽氣並邪獨發,熱二十餘日不解,蓋陰液枯,不能作汗,邪亦不解也。連劑養陰之後,邪少鬆,則大汗泄,是雲行雨施,品物咸享之候,何疑其脫耶?但弱體久病不解,元氣愈虧,此邪稍出,大汗作,亦屬接補關頭,不容少懈耳。心靜則氣定而神住,切不可憂擾神氣,致陽上升,至囑至囑。
  • 2.《醫學讀書記》:「陽虛者,氣多陷而不舉,故補中益氣多用參、耆、朮、草,甘溫益氣,而以升、柴辛平助以上升;陰虛者,氣每上而不下,故六味地黃丸多用熟地、萸肉、山藥,味厚體重者,補陰益精,而以茯苓、澤瀉之甘淡助之下降。氣陷者多滯,陳皮之辛所以和滯氣;氣浮者多熱,牡丹之寒所以清浮熱。
  • 3.《外科樞要》:「閣老靳介庵,腳趾縫作癢,出水腫焮,腳面敷止癢之藥不應,服除濕之劑益甚。余以為陰虛濕熱下注,用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而愈。
  • 4.《雜病廣要》:「_雜治諸方_,六味地黃丸,陰虛於下,令人多嘔者,主此方,鹽湯吞之。(《方考》)
  • 5.《瘍醫大全》:「《綱目》曰:左腎屬水,水不足則陰虛,宜六味地黃丸。右腎屬火,火不足則陽虛,宜八味丸,加減八味丸。
▼ 展開更多

風引湯

  • 1.《成方切用》:「忠可曰:河間謂風病多因熱甚,良由將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腎水虛衰,不能制之,則陰虛陽實,而熱氣怫鬱,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無知。多因喜怒悲憂恐五志過極,此最確之論。但云全無外風,未免太偏。不知熱能生風,風亦能生熱。故仲景既云,脈微而數,中風使然,此偏中外風者也。

二陳湯

  • 1.《醫門法律》:「凡治咳遇陰虛火盛,乾燥少痰,及痰咯艱出者,妄用二陳湯,轉劫其陰而生大患者,醫之罪也。

九味羌活湯

  • 1.《目經大成》:「然陰虛、氣弱人,即見前症,當於補陣求方,此九味八用不著,羌將焉活。

白朮散

  • 1.《醫方論》:「凡痔漏之疾,多起於濕熱下注,然又有本體陰虛者。一味去風燥濕,反致劫陰。況服皂角子者,令人每發眩暈。此方立意雖佳,然陰虛者,未可輕投也。

竹葉石膏湯

  • 1.《仁術便覽》:「石膏,淡竹葉,麥門冬,粳米(百餘粒),半夏,人參,甘草,陰虛甚者加知母、黃柏、川芎、地黃。

八正散

  • 1.《醫方論》:「此方治實火下注小腸、膀胱者則可。若陰虛夾濕火之體,便當去大黃,加天冬、丹參、丹皮、琥珀等味,不可再用大黃以傷其元氣。

六物黃芩湯

  • 1.《皇漢醫學》:「《成績錄》曰:「一男子患痢,日三十餘行,自不知其利(求真按:『無裡急後重可知』),腹痛,乾嘔,不能食,胸中煩,心下痞硬,身熱,微渴,口苦,唇乾,舌上無苔,脈微數(求真按:『舌上無苔,脈微數為陰虛證之徵』),不能起臥。醫以為困極。先生與六物黃芩湯而愈。」

獨參湯

  • 1.《醫方考》:「行立之間,暴眩僕絕,喉無痰聲,身無邪熱者,陰虛陽暴絕也,此方主之。

大黃黃連瀉心湯

  • 1.《皇漢醫學》:「本方以心下痞,按之濡為目的。雖如仲景所云,然於臨床上,此痞的症狀不易發現,往往以本方倒行逆施而誤治者,古來不少。由余苦心後所得,本方不必拘泥於仲景原文,但以顏面潮紅如醉,而有便秘之候,是陽虛而非陰虛者為目的而用之可也。

橘皮竹茹湯

  • 1.《皇漢醫學》:「求真按:「此證百日咳發作也。此發作有呃逆狀者,本方或有效。雖然,云胃中虛冷者,非也。因本方是陽虛證,而非陰虛證也。」

人參湯

  • 1.《皇漢醫學》:「今由上三說觀之,本條雖為枳實薤白桂枝湯之正證,若胸痹有人參湯證,亦可用之者。因此證與彼之比較的實證不同,既因陰虛證而轉化,雖亦心中痞,胸滿逆而搶心,然皆比彼為緩弱,余以此為結論,可知本條之意矣。

黃連解毒湯

  • 1.《醫方考》:「治病必求其本。陽毒上竅出血,則熱為本,血為標。能去其熱,則血不必治而自歸經矣,故用、芩、梔、柏苦寒解熱之物以主之。然惟陽毒實火用之為宜。若陰虛之火,則降多亡陰,苦從火化,而出血益甚,是方在所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