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濕氣」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濕氣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症之一,是指人體內水液代謝失調所致。濕氣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四肢沉重、頭重腳輕、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小便不利等。

中醫認為,濕氣的產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飲食不節、起居不慎、情志不遂等。飲食不節指的是過食生冷、油膩、辛辣等食物,容易損傷脾胃,導致濕氣內生;起居不慎指的是過度勞累、熬夜、久坐等,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濕邪停留在體內;情志不遂指的是長期情緒不佳,會導致肝氣鬱結,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從而導致濕氣內生。

治療濕氣,中醫主要以健脾利濕、化痰祛濕等方法為主。常用的中藥包括白朮、茯苓、澤瀉、薏苡仁、蒼朮、陳皮等。此外,還可以通過飲食調理、運動鍛鍊、按摩推拿等方法來改善濕氣。

濕氣是一種常見的病症,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一系列的併發症,如關節炎、皮膚病、消化不良等。因此,如果出現了濕氣的症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病情加重。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防己黃耆湯

  • 1.《皇漢醫學》:「和久田氏曰:「脈浮,汗出惡風者,是風感之證也。身重者,肌表有濕氣之候。此方非風邪發表之劑,是專實肌表而降水氣,自小便利去之,則與濕氣相感之風邪,不治而能自去矣。」
  • 2.《金匱方歌括》:「(合參),上方治實邪無汗。即桂枝、麻黃二湯例也。虛汗自出。故不用麻黃以散之。只用防己以驅之。服後如蟲行及腰下如冰云云。皆濕氣下行之徵也。然非耆、朮、甘草。焉能使衛陽復振。而驅濕下行哉。元犀按。張隱菴本草經注云。防己生於漢中者。破之紋如車輻。莖藤空通。

腎著湯

  • 1.《皇漢醫學》:「下焦,臍以下也。身勞云云,病因也。然此但云下焦得濕氣之由,不僅得諸衣裡之冷濕也。余按下焦易虛,故寒濕必感自下焦,蓋下焦感寒濕之所也。此方主以茯苓、乾薑者,去寒利水也,其無心下悸、目眩等證者,以無氣衝逆之候也。」
  • 2.《醫學入門》:「_腎著湯_,濕氣附著於腎,方能去之。
  • 3.《濟陽綱目》:「傷濕為病,發熱惡寒,身重自汗,骨節疼痛,小便秘澀,大便多泄,腰腳痹冷,皆因坐臥卑濕,或冒雨露,或著濕衣所致,併除濕湯。具前諸證而腰痛特甚,不可轉側,如纏五六貫重者。濕氣入腎,腎主水,水流濕,從其類也,腎著湯、滲濕湯。小便秘,大便溏,雨淫腹疾故也,五苓散吞戊己丸。

麻黃加朮湯

  • 1.《皇漢醫學》:「《雜病辨要》曰:「所謂濕者,乃雨濕氣、霧露氣、卑濕氣及山嵐瘴氣之鬱蒸而為淫邪者也。蓋六淫之氣中於人軀,惟此氣濡滯,故漸侵入關節,為痛,為痹,於是有風濕、濕痹之別。關節疼痛而煩者,名曰濕痹。其病在表,宜發汗,此麻黃加朮湯之所宜也。」由此說可解本條。
  • 2.《金匱方歌括》:「歌曰,煩疼濕氣裹寒中。發汗為宜忌火攻。莫訝麻黃湯走表。術加四兩里相融。

大黃附子細辛湯

  • 1.《皇漢醫學》:「《漫游雜記》曰:「有一男子,膝脛刺痛,腹脈無他異,經三四年不愈。請余治,診之是濕氣也,後將成為腳氣,與大黃附子細辛湯(求真按:「此即本方也」),一百日愈。」

桂枝湯

  • 1.《千金翼方》:「問曰:病風濕相搏,身體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溜下不止。師云此可發汗,而其病不愈者,何故?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續在,是故不愈。若治風濕者,發其汗,微微似欲出汗者,則風濕俱去也。
  • 2.《金匱方歌括》:「元犀按。痙是血虛筋燥為病。言濕者。是推其未成痙之前。濕氣挾風而鬱成內熱也。本條云。太陽症備脈反沉遲者。此沉遲乃血虛所致。非臟寒症也。故以桂枝湯和營衛以祛風。加栝蔞根。則清氣分之熱。而大潤太陽既耗之液。則經氣流通。風邪自解。濕氣自行。筋不燥而痙愈矣。
  • 3.《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故用桂枝湯,散邪以實衛也,然濕氣傷於脾,暑氣傷於心,皆令自汗,
  • 4.《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濕氣在外,因風相搏,流於經絡,骨節煩疼,臥不欲食,脈浮緩,按之澀,桂枝湯微發其汗,令風濕俱去;若惡寒,身體疼痛,四肢不仁,脈浮而細緊,此為寒氣,並桂枝麻黃各半湯主之。

小建中湯

  • 1.《雞峰普濟方》:「治疸:面目黃,氣力乏少,膝脛痿弱。由營衛虛弱,裡急虛熱與濕氣相搏所致,治屬虛勞。 芍藥(六兩) 桂(三兩) 甘草(二兩)
  • 2.《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濕氣甫解,即慮燥勝,心源活潑,呆鈍人何從下手。

附子理中湯

  • 1.《仁齋直指方論》:「若為寒氣、濕氣所幹者,加附子一兩,名附子理中湯。
  • 2.《醫學綱目》:「若為寒氣、濕氣所中者,附子一兩,名,附子理中湯,。若霍亂吐瀉者,加橘紅、青橘皮各一兩,名,治中湯,。

五苓散

  • 1.《內外傷辨惑論》:「如脈緩體重自利,乃濕氣勝也,以五苓散平胃散加炒曲相合而服之,名之曰對金飲子。
  • 2.《金匱方歌括》:「男元犀按。臍下動氣。去朮加桂。仲師理中丸法也。茲何以臍下悸而用白朮乎。不知吐涎沫是水氣盛。必得苦燥之白朮方能制水。顛眩是土中濕氣化為陰霾上彌清竅。必得溫燥之白朮方能勝濕。證有兼見。法須變通。
  • 3.《雜病源流犀燭》:「濕瘧者,感受濕氣而成,其症寒熱相等,小便不利,身體重痛,肢節煩疼,嘔逆脹滿(宜參用胃苓湯、除濕湯、五苓散、加味二陳湯)。痰瘧者,痰結胸中,與凡瘧所挾之痰更甚,故寒熱乍已,胸中滿悶不退,或頭疼肉跳,吐食嘔沫,甚則昏迷卒倒,皆是痰涎強聚之故(宜二陳湯、導痰湯)。
  • 4.《傷寒論讀》:「此言心下痞而有寸緩關浮尺弱者亦從誤下得來如其不下則脈象緩弱病從太陰漸轉陽明也但轉屬陽明小便數者濕氣漸消大便必鞕不更衣必有所苦不更衣十日一無所苦非轉屬陽明也脈象緩弱究非可下證如微渴欲飲者是亡津液所致少少與之令胃和則愈若微熱消渴小便不利者停水證也宜用五苓散
  • 5.《傷寒說意》:「若汗出而不渴者,濕氣稍輕,茯苓甘草湯主之。
▼ 展開更多

平胃散

  • 1.《內外傷辨惑論》:「如脈緩體重自利,乃濕氣勝也,以五苓散平胃散加炒曲相合而服之,名之曰對金飲子。
  • 2.《景岳全書》:「一、濕滯在經而腰痛者,或以雨水,或以濕衣,或以坐臥濕地。凡濕氣自外而入者,總皆表證之屬,宜不換金正氣散、平胃散之類主之。若濕而兼虛者,宜獨活寄生湯主之。若濕滯腰痛而小水不利者,宜胃苓湯,或五苓散加蒼朮主之。若風濕相兼,一身盡痛者,宜羌活勝濕湯主之。
  • 3.《內外傷辨惑論》:「如脈緩體重自利,乃濕氣勝也,以五苓散平胃散加炒曲相合而服之,名之曰對金飲子。
  • 4.《古今醫統大全》:「_平胃散_,治脾胃不和,濕氣停滯。
  • 5.《時病論》:「思成方不在多而在損益,譬如二陳湯,即夏、苓、陳、草也,治一切痰飲之病,除去陳皮,乃海藏消暑丸,伏暑煩渴用之,此一減而主治之法,相去逕庭矣。平胃散,即陳、蒼、樸、草也,治一切濕氣之病,加入芒硝,乃女科之下胎方,死胎不下用之,此一加而主治之法,相懸霄壤矣。
▼ 展開更多

胃苓湯

  • 1.《雜病廣要》:「_濕瀉_(水土不伏、頓瀉)濕瀉由坐臥濕處,以致濕氣傷脾,土不剋水,梅雨久陰,多有此病,宜除濕湯吞戊己丸,佐以胃苓湯,重者朮附湯。(《要訣》)
  • 2.《雜病源流犀燭》:「濕瘧者,感受濕氣而成,其症寒熱相等,小便不利,身體重痛,肢節煩疼,嘔逆脹滿(宜參用胃苓湯、除濕湯、五苓散、加味二陳湯)。痰瘧者,痰結胸中,與凡瘧所挾之痰更甚,故寒熱乍已,胸中滿悶不退,或頭疼肉跳,吐食嘔沫,甚則昏迷卒倒,皆是痰涎強聚之故(宜二陳湯、導痰湯)。
  • 3.《時病論》:「豐按:草窗痛瀉方,主治木乘土位之瀉;胃苓湯,主治濕氣侵脾之瀉;四神丸,胃關煎,主治脾腎虛寒之瀉。如兩關不調者,或弦有力者,是為土被木乘之象;濡緩而怠者,是為脾受濕侵之象;細小無力者,或兩尺沉遲者,是為脾腎虛寒之象,總須辨脈審證而分治之。
  • 4.《濟陽綱目》:「_統旨_,云:濕瀉者,坐臥濕虛,或多飲水漿,以致濕氣傷脾,土不制水,梅雨久陰多有此病,宜胃苓湯。

麥門冬湯


當歸散

  • 1.《金匱方歌括》:「土得濕氣則生物。又有黃芩之苦寒清肺以主之。肺氣利則血不滯。所以生物不息。)大化成。

茵陳蒿湯

  • 1.《長沙方歌括》:「柯韻伯曰。太陽陽明俱有發黃證。但頭汗出而身無汗。則熱不得外越。小便不利則熱不得下利。故瘀熱在裡而發黃。(按太陽之發黃。乃太陽之標陽下合太陰之濕氣。陽明之發黃。亦陽明之燥熱內合太陰之濕化。若止病本氣。不合太陰。則不發黃。故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也。
  • 2.《傷寒經解》:「(濕熱之氣外泄,則不里郁;下滲,則不內存,豈還有發黃之患!若但頭汗而身無汗,小便又不利,則濕氣鬱於軀殼之間,熱邪遏於皮毛之內,欲不為黃得乎?用茵陳蒿湯者,以渴飲水漿,知陽明熱瘀已(甚),必用大黃,黃始除也。)

甘草湯

  • 1.《金匱方歌括》:「男元犀按。痰涎為濕氣所生。留滯胸膈之間。久則變生無定。云病人常以手指臂腫動身體瞤瞤者。是氣被痰阻。濕無去路。或加邪風。風行氣亦行。引動積痰毒氣。此所以群動併發。擾亂心君不寧也。手足項背牽引痛掣。走易不定者。心君之令不行。肺無以傳其治節也。藜蘆性毒。
  • 2.《馮氏錦囊秘錄》:「治暑毒瘧痢,百法不效,用雄黃研細末飛九次,節筒盛蒸,七次,再研,蒸餅和丸,如桐子大,每服甘草湯下七丸,日三服,其辭云:暑毒在脾,濕氣連腳,不泄則痢,不痢則瘧,獨煉雄黃,蒸餅和藥,別作治療,醫家大錯,此昔人夢中所得之方,試之輒效。

小承氣湯

  • 1.《溫病條辨》:「四十、陽明暑温,濕氣已化,熱結獨存,口燥咽乾,渴欲飲水,面目俱赤,舌燥黃,脈沉實者,小承氣湯各等分下之。

麻黃湯

  • 1.《張氏醫通》:「以治腳痹惡風。開中寓闔。信手合轍。其大青龍、小續命、麻杏甘石湯。或加桂枝以和營。或加參、歸以鼓氣。或加杏仁以泄滿。總以此方為樞局也。或問表無大熱。何得輕用麻黃。內無煩渴。何得輕用石膏。蓋惡寒身腫自汗。渾是濕氣鬱著。非風以播之。不能解散。麻黃在寒傷營劑中。
  • 2.《醫通祖方》:「或問:表無大熱,何得輕用麻黃?內無煩渴,何得輕用石膏?蓋惡寒、身腫、自汗,渾是濕氣鬱著,非風以播之不能解散,麻黃在寒傷營劑中則為正治,在開痹濕門中則為導引。石膏在白虎湯中則為正治,在越婢、青龍、續命方中則為導引,不可以此礙彼也。

四物湯

  • 1.《古今醫統大全》:「(東垣)_升陽除濕湯_,治崩中下血,久不愈,乃濕氣下流。(方見血崩門。)
  • 2.《醫學摘粹》:「腳氣者,足履地而受寒暑風濕之氣,致成此證也。其初從足起,漸入小腹,甚乃上攻心胸,若不急治,遂至殺人。然其證有乾溼之不同,濕腳氣者,兩腳腫大,或下注生瘡,浸淫滋水,以雞鳴散主之。乾腳氣者,兩脛不腫,或頑麻,或攣急,或縱緩,為血虛而兼濕氣,以四物湯加味主之。

理中湯

  • 1.《傷寒直指》:「(《元戎》加減法:)若寒氣濕氣所中,加附子。若霍亂吐瀉,加青皮、陳皮,中脘痞悶同。若干霍亂,心腹作痛,先以鹽湯服下探吐,後進此藥。若嘔吐不止,治中湯加丁香、半夏、生薑。泄瀉者,加橘紅、茯苓,名補中湯。溏泄不已者,上湯再加附子。不喜飲,水穀不化者,更加砂仁,共成八味。

參苓白朮散

  • 1.《証治準繩‧瘍醫》:「按:前證七惡中之五惡也。服而若脾氣醒,濕氣除,宜用參苓白朮散之類,多服恐導損津液。

桂枝麻黃各半湯

  • 1.《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濕氣在外,因風相搏,流於經絡,骨節煩疼,臥不欲食,脈浮緩,按之澀,桂枝湯微發其汗,令風濕俱去;若惡寒,身體疼痛,四肢不仁,脈浮而細緊,此為寒氣,並桂枝麻黃各半湯主之。

瓜蒂散

  • 1.《傷寒明理論》:「內經曰。濕氣在上。以苦吐之。寒濕之氣。留於胸中。以苦為主。是以瓜蒂為君。赤小豆味酸澀。內經曰。酸苦湧泄為陰。分湧膈實。必以酸為佐。是以赤小豆為臣。香豉味苦寒。苦以湧泄。寒以勝熱。去上膈之熱。必以苦寒為輔。是以香豉為使。酸苦相合。則胸中痰熱湧吐而出矣。
  • 2.《扶壽精方》:「_瓜蒂散_,治脈大胸滿,多痰涎,及濕氣頭疼作熱。
  • 3.《丹溪治法心要》:「此濕氣在上,用瓜蒂散鼻內搐之。紅豆散治頭重如山,此濕氣在頭也:麻黃(五錢),苦丁香(五分),羌活(三分),連翹(三分),紅豆(十五粒),為末搐鼻。
  • 4.《祖劑》:「又治偏正頭痛久不愈,服諸藥及針刺不效者,以其濕在頭也。瓜蒂一味為細末,以少許㗜之鼻中,清水徐徐出一晝夜,濕盡痛止為度。此亦吐之意也。經云:濕氣在上,以苦吐之。故邪在胸中者服之,邪在頭目者㗜之,皆吐之屬也。張子和云:點目出淚,㗜鼻瀝涕,口食漉涎,皆有以同乎吐也。

桂枝附子湯

  • 1.《圓運動的古中醫學》:「桂枝附子湯證,而小便利大便硬。此津液大傷,濕氣不去,宜於桂枝附子湯去桂枝之疏泄小便,加白朮以培土氣之津液。因津液即是濕氣,濕氣即是津液,去濕必須養津,而後濕去。濕氣之去,全要氣行,津傷則氣不行,濕氣故不能去也。

甘草附子湯

  • 1.《張卿子傷寒論》:「桂枝甘草之辛甘。發散風邪而固衛。附子白朮之辛甘。解濕氣而溫經。
  • 2.《皇漢醫學》:「和久田氏曰:「濕者,水也。不曰水而曰濕者,因水每成腫,按之不凹,但以皮膚無種種之固結,肌膚如濕者,故名濕也。俗呼脹大之類皆可謂為濕也,此亦由正氣之弱,水氣得以乘之,後世所謂氣虛之候也。風濕相搏者,其人素有濕氣,感冒風邪,以風邪與濕氣相搏而名之也。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內經曰。濕上甚而熱。治以甘溫。佐以甘平。以汗為故。正此之謂也。又煎用潦水者。亦取其水味薄。則不助濕氣。
  • 2.《長沙方歌括》:「蔚按。梔子柏皮湯。治濕熱已發於外。止有身黃髮熱而無內瘀之證。此治瘀熱在裡。迫其濕氣外蒸而為黃也。麻黃能通泄陽氣於至陰之下以發之。加連翹、梓皮之苦寒以清火。赤豆利水以導濕。杏仁利肺氣而達諸藥之氣於皮毛。薑、棗調營衛以行諸藥之氣於肌腠。甘草奠安太陰。

三物白散

  • 1.《感症寶筏》:「太陰腹滿時痛,誤下之,成寒實結胸。無熱證者,濕氣與寒邪所結之痰飲也,三物白散主之。寒實結胸,由於太陰誤下而成,故用(桔梗開提,利膈寬胸;貝母開鬱;巴豆辛熱,斬關直人,破陰結而散寒邪也)白飲和服,甘以緩之,取其留戀於胸,不使速下耳。參《來蘇集》。

抵當湯

  • 1.《傷寒明理論》:「虻蟲味苦微寒。苦走血。血結不行。破血者必以苦為助。是以虻蟲為臣。桃仁味苦甘平。肝者血之源。血聚則肝氣燥。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散血緩急。是以桃仁為佐。大黃味苦寒。濕氣在下。以苦泄之。血亦濕類也。蕩血通熱。是以大黃為使。四物相合。而方劑成。病與藥對。

茯苓甘草湯

  • 1.《傷寒說意》:「若汗出而不渴者,濕氣稍輕,茯苓甘草湯主之。

涼膈散

  • 1.《古今醫統大全》:「治自汗用人參、黃耆,少佐桂枝、防風達表,故云:黃耆得防風而力愈大。陽虛者,亦可少加附子,以行參耆之功。火氣上蒸,胃中濕氣亦能作汗,宜涼膈散。心火不寧,煩躁出汗者,安神丸、清心湯之類。痰飲留膈而亦能作汗,宜加二陳湯、硃砂滾痰丸之類。

清暑益氣湯

  • 1.《脾胃論》:「長夏濕土客邪大旺,可從權加蒼朮、白朮、澤瀉,上下分消其濕熱之氣也。濕氣大勝,主食不消化,故食減,不知穀味,加炒曲以消之。復加五味子、麥門冬、人參,瀉火益肺氣,助秋損也,此三伏中長夏正旺之時藥也。
  • 2.《成方便讀》:「夫長夏炎熱之際,濕氣蒸騰,人在氣交之中,受此熏灼,其元氣壯盛者,原可無病,衰弱者,即不能支持,為病百出矣。其病也,皆邪少虛多,濕熱交攻之象。熱傷氣,肺受火刑,故以參、耆、甘草培土以保肺氣,麥冬、五味得人參生脈,以保肺陰。濕盛於中,故以二術燥濕安中;濕盛則氣滯,故以二皮理之。

清燥救肺湯

  • 1.《知醫必辨》:「至於冬傷於寒,春傷於風,夏傷於暑,秋傷於濕,此《內經》之言也。而喻西昌增為長夏傷於濕,秋傷於燥,實有至理,足補《內經》之缺。常見秋分以前,或暑氣未盡,即濕氣亦未盡,秋分以後,暑濕俱退,金風拂拂,燥火侵人,肺不耐燥,故生咳嗽,喻氏清燥救肺湯實可獲效。

普濟消毒飲

  • 1.《馮氏錦囊秘錄》:「治大頭天行病,此為濕氣在高巔之土,勿用降藥。

雞鳴散

  • 1.《醫學實在易》:「腳腫原因濕氣來,雞鳴散劑勿徘徊,(乾腳氣症,不腫而頑麻拘急)宜四物加蒼澤,腎氣丸平逆上災。

藿香正氣散

  • 1.《傷寒括要》:「主傷寒頭痛寒熱。霍亂吐瀉。山嵐瘴氣或感濕氣。按風濕為外感。紫蘇白芷。辛以散之。吐瀉為內傷。平胃藿香。大腹半夏。苦以泄之。茯苓去濕。甘草和中。桔梗則表裡並需。夫邪氣既散。則正氣得申。故名正氣散。
  • 2.《醫學正傳》:「_藿香正氣散_(和劑),治四時感冒,頭痛憎寒壯熱,或風濕氣,霍亂吐瀉。常服,除山嵐瘴氣。
  • 3.《証治準繩‧類方》:「_藿香正氣散_,治傷寒頭疼,憎寒壯熱,或感濕氣,霍亂吐瀉。常服除山嵐瘴氣,伏暑吐瀉,腳轉筋。加香薷、扁豆、黃連,名藿薷湯。
  • 4.《身經通考》:「_藿香正氣散_,治感冒頭疼,憎寒壯熱,或感濕氣,霍亂吐瀉,伏暑吐瀉,轉筋。
  • 5.《醫方選要》:「藿香正氣散,治傷寒頭疼,憎寒壯熱,或感濕氣,霍亂吐瀉,常服除山嵐瘴氣。
▼ 展開更多

六一散

  • 1.《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如舌苔厚膩,頭脹如蒙,是兼有濕氣,可加六一散,扁豆皮薏苡各三錢,厚朴一錢。此方之炙草,所以成石膏之功也。此方之石膏麥冬,因汗出而渴,用之以救肺陰也。

六君子湯

  • 1.《續名醫類案》:「一婦人年二十餘,飲食每每因怒氣吞酸噯腐,或兼腿根焮疼,服越鞠丸等藥不應。此脾氣虛,濕氣下注而然,以六君子湯、香附、砂仁、藿香、炮姜,數劑少愈,更以六君湯數劑而愈。

六味地黃丸

  • 1.《三家醫案合刻》:「此太陰被濕氣熏蒸,無清肅之權。木無畏,右肩臂漸顯不仁之象,麴櫱傷生而尚甘之,我不解也。

止嗽散

  • 1.《醫學心悟》:「若濕氣生痰,痰涎稠黏者,用止嗽散,加半夏、茯苓、桑白皮、生薑、大棗以祛其濕。若燥火焚金,乾咳無痰者,用止嗽散加栝蔞、貝母、知母、柏子仁以潤燥。此外感之治法也。

大半夏湯

  • 1.《三家醫案合刻》:「再診,面垢舌白,渴飲,氣短如喘,自利,是穢濁氣入口鼻,與水穀之氣互相混擾,濕氣阻窒,氤氳內蒸,三焦皆受。胸背肢節有晦黯斑紋,穢與氣血膠固,心終為邪熏灼,神昏囈語,手經蔓延。疫邪不與傷寒同例,法當芳香辟邪,參以解毒,必得不為濕穢蒙閉,可免痙厥之害。

香砂六君子湯

  • 1.《時方歌括》:「人參致沖和之氣。白朮培中宮。茯苓清治節。甘草調五臟。諸氣既治。病從何來。然撥亂反正。又不能無為而治。必舉夫行氣之品以輔之。則補品不至泥而不行。故加陳皮以利肺金之逆氣。半夏以疏脾土之濕氣。而痰飲可除也。加木香以行三焦之滯氣。砂仁以通脾腎之元氣。

白朮散

  • 1.《成方切用》:「(全生),治子腫,面目肢體,虛浮如水狀。(胎中挾濕,水與血搏,濕氣流溢,面目肢體浮腫,亦名胎水。原因煩渴引飲過多,或泄瀉損傷脾胃,脾虛不能制水,五六個月多有之。)
  • 2.《醫方集解》:「治子腫,面目肢體虛腫如水狀(胎中挾濕,水與血搏,濕氣流溢,故令面目肢體浮腫,亦名胎水。原因煩渴引飲過多,或泄瀉損傷脾胃,脾虛不能治水,五六個月多有之)。

二陳湯

  • 1.《濟世神驗良方》:「背心一點痛者,痰濕氣也,宜烏藥順氣散,合二陳湯,或香蘇散加蒼朮、羌活。體虛人背惡寒,婦人產後冷痛,宜禦寒膏。

大黃附子湯

  • 1.《皇漢醫學》:「《漫游雜記》曰:「有一男子,膝脛刺痛,腹脈無他異,經三四年不愈。請余治,診之是濕氣也,後將成為腳氣,與大黃附子細辛湯(求真按:「此即本方也」),一百日愈。」

升陽除濕湯

  • 1.《醫方考》:「子和云:水疝者,得之飲水醉酒,勞於使內。其言當矣。蓋飲水醉酒,則濕氣勝,勞於使內,則腎氣虛。腎氣虛,則濕勝而流坎者勢也,故令腎囊腫大如水晶,陰汗不絕如罅漏也。《內經》曰:下者舉之。又曰:風能勝濕。是方也,柴胡、羌活、蒼朮、防風、升麻、藁本、蔓荊、獨活,皆味辛而氣清,風藥也。
  • 2.《古今醫統大全》:「(東垣)_升陽除濕湯_,治崩中下血,久不愈,乃濕氣下流。(方見血崩門。)

甘露飲

  • 1.《醫方考》:「三石所以清六腑之熱,五苓所以利三焦之濕。河間此方,誠治濕熱之簡捷者。張子和加人參、甘草,因其脈虛;乾葛之加,解其暑渴;木香之加,化其濕氣。

半夏白朮天麻湯

  • 1.《成方切用》:「白朮半夏天麻湯,痰厥頭痛藥也。羌活附子湯,厥逆頭痛藥也。如濕氣在頭者,以苦吐之,不可執方而治。按以苦吐之者,瓜蒂散濃茶之類是也。或搐去鼻中黃水,亦治濕氣在頭之捷法。)

五皮散

  • 1.《胎產心法》:「產後手足俱浮,皮膚間光瑩色潤,乃脾虛不能制水,腎虛不能行水也。宜大補為主,補中利水湯治之。如因寒邪濕氣,傷表無汗而腫,前湯加姜皮、半夏、蘇葉,或五皮散亦可。又有由敗血乘虛停積,而循經流入四肢,留淫日深,腐壞如水,故令面目四肢浮腫,乍寒乍熱。醫人不識,誤作水氣治之,多用導水。
  • 2.《胎產秘書》:「產後四肢浮腫,皮膚光瑩,脾虛不能制水,腎虛不能行水故也。當大補氣血為主,佐以蒼朮、白朮、茯苓等藥。虛,加人參、木通。熱,加麥冬、條芩。若因風冷濕氣傷表無汗而腫,宜五皮散加姜皮、半夏、蘇葉以微表之,使水氣從皮毛而出,然後以補劑調理。
  • 3.《驗方新編》:「產後四肢浮腫,皮膚光瑩,脾虛不能制水,腎虛不能行水故也。當大補氣血為主,佐以蒼朮、白朮、茯苓等藥,虛加人參、木通,熱加麥冬、條芩。若因風冷濕氣傷表,無汗而腫,宜加姜皮、半夏、蘇葉及五皮散以微表之,使水氣從皮毛而出。然後以補劑調理。
  • 4.《高淑濂胎產方案》:「產後四肢浮腫,皮膚光滑,脾虛不能制水,腎虛不能行水故也。當大補氣血為主,佐以蒼朮、白朮、茯苓等藥。虛加人參;熱加木通、麥冬、黃芩;若因風冷濕氣傷表,無汗而腫,宜五皮散加姜皮、半夏、蘇葉以微表之,使水氣從皮毛而出,然後以補劑調理。

烏藥順氣散

  • 1.《濟世神驗良方》:「背心一點痛者,痰濕氣也,宜烏藥順氣散,合二陳湯,或香蘇散加蒼朮、羌活。體虛人背惡寒,婦人產後冷痛,宜禦寒膏。
  • 2.《養生類要》:「上用姜三片,蔥白三寸,水酒一鍾半,煎八分,食遠服。拘攣加木瓜,石斛(各八分)。濕氣加蒼朮,白朮(各一錢),檳榔(七分)。腳氣浮腫加牛膝,五加皮,獨活(各八分)。遍身疼痛加官桂(五分),當歸(一錢二分),乳香,沒藥(各七分,另研和服)。腰疼加杜仲(一錢),大茴香(七分)。

葛花解酲湯

  • 1.《成方切用》:「東垣曰:酒大熱有毒,無形之物也。傷之只當發汗,次利小便,上下分消其濕氣。今人或用酒證丸大熱之藥下之,或用大黃牽牛下之,是無形元氣受傷,反損有形陰血。陰血愈虛,陽毒大旺,元氣消亡,而虛損之病成矣。葛花解酒,而發散不如枳椇。枳椇一名雞距,一名木蜜,經霜黃赤而味甘。

四陰煎

  • 1.《女科切要》:「產後咳嗽而惡露未盡,二陳、四物加活血藥。已淨,知母茯苓湯。或發熱,八物加黃柏、知母少許。或傷風咳嗽而痰多者,其治法載傷風條下。有惡露上攻,肺經受邪咳嗽,二母散。血風感寒熱濕氣,咳嗽痰涎,坐臥不安,四陰煎。有外感者,參蘇飲。

香蘇散

  • 1.《濟世神驗良方》:「背心一點痛者,痰濕氣也,宜烏藥順氣散,合二陳湯,或香蘇散加蒼朮、羌活。體虛人背惡寒,婦人產後冷痛,宜禦寒膏。

羌活勝濕湯

  • 1.《成方切用》:「(局方),治濕氣在表,頭痛,頭重,或腰脊重痛,或一身盡痛,微熱昏倦。(濕氣在表,外傷於濕也。濕邪著於太陽,則頭項腰脊痛。著於太陰,則肩背痛。著於陰陽之經,則一身盡痛,惟著故痛且重也。濕鬱則為熱,然濕乃陰邪,故微熱而昏倦也。東垣曰:頭痛脊強,乃太陽之經氣不行也,此湯主之。)
  • 2.《金匱翼》:「_羌活勝濕湯_(東垣),治濕氣在表,脈浮,身重不能轉側,自汗,或額上多汗,此為風濕。
  • 3.《瘍科心得集》:「_羌活勝濕湯_,治外傷濕氣,一身盡痛。
  • 4.《時病論》:「_羌活勝濕湯_,:治濕氣在表,頭痛頭重,或腰脊重痛,或一身盡痛,微熱昏倦。
  • 5.《大方脈》:「濕有因外中得者,如天陰淫雨,晴後濕蒸,早晨霧露及久臥濕地,遠行涉水,瘴氣山嵐,皆從外中,頭身重痛,甚則昏冒、泄瀉浮腫,治以除濕湯。如濕氣在表,頭頂、肩背、腰脊重墜強痛者,用羌活勝濕湯,隨症加味。若平常傷濕兼表裡者,用胃苓湯、柴苓湯、五苓散分別治之(俱見利濕門)。
▼ 展開更多

五積散

  • 1.《雜病源流犀燭》:「肩膊筋緩,連臂不舉而痛,陽明脈衰也(宜黃耆、白朮、防風根、當歸、片薑黃、桑枝)。如坐臥傷濕,或受寒而臂痛,為寒濕氣痛也(宜五積散)。手腫痛,或指掌連臂膊肘腕俱痛,為手氣也(宜蠲痹湯)。臂忽發熱極痛,為風熱也(宜桑枝濃煎湯,多服)。臂發熱痛,從里徹外,為血衰也(宜秦艽地黃湯)。
  • 2.《沈氏尊生書》:「或受寒而臂痛,為寒濕氣痛也(宜五積散)。手腫痛,或指掌連臂膊肘腕俱痛,

健步丸

  • 1.《醫學綱目》:「濕土氣勝,腎為邪攻,而病亦化寒,如濕氣變物,病筋脈不利之類,東垣用復煎散、健步丸等劑是也。其在太過而化之病為盛,盛者真氣也,其在受攻而化之病為虛,虛者假氣也。故有其病化者,恐其氣之假,故有者亦必求之無,其病化者恐其邪隱於中,如寒勝化火之類,故無者亦必求之。

蠲痹湯

  • 1.《醫學心悟》:「風氣勝者,更加秦艽、防風;寒氣勝者,加附子;濕氣勝者,加防己、萆薢、苡仁。痛在上者,去獨活,加荊芥;痛在下者,加牛膝;間有濕熱者,其人舌乾、喜冷、口渴、溺赤、腫處熱辣,此寒久變熱也,去肉桂,加黃柏三分。
  • 2.《濟世神驗良方》:「臂有風寒痛,有濕氣痛,有痰飲痛。因睡露肩,偶然痛者,風寒也,宜五積散。因素受濕,雨天甚者,濕氣也,宜蠲痹湯加蒼朮、防己。兩手軟痹,肩背痠痛者,痰飲也,宜導湯加木香、薑黃。
  • 3.《成方切用》:「三曰風癔,庵忽不知人也。四曰風痹,諸痹類風狀也。嘉言曰:難相類,實有不同。風則陽先受之,痹則陰先受之爾。致痹之因,曰風,曰寒,曰濕,互相雜和,非可分屬。但以風氣勝者為行痹,風性善行故也。以寒氣勝者為痛痹,寒主收急故也。以濕氣勝者為著痹,濕主重滯故也。
  • 4.《醫方考》:「濕氣著於肌肉,則營衛之氣不榮,令人痹而不仁,即為肉痿。肉痿即肉痹也。是方也,防風、羌活,風藥也,用之所以勝濕。經曰:營血虛則不仁,故用當歸以養營。又曰:衛氣虛則不用,故用黃耆以益衛。用夫赤芍、薑黃者,活其濕傷之血也。用夫甘草者,益其濕傷之氣也。

如意金黃散

  • 1.《外科備要》:「若兒大能食米麵,身熱皮紅者,系腑熱內蒸,濕氣外乘之故,即名玉爛瘡,內服加味導赤散消除濕熱:生地、木通、甘草梢、赤茯苓、滑石末、炒黃連、麥冬、連翹,燈心引,煎服,外用如意金黃散蜜水調敷號,若已潰爛,宜用鵝黃散柰撒之,即效。

異功散

  • 1.《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汪,長夏濕氣,主傷脾胃中陽,濕是陰濁之氣,不飢泄瀉,濕滯氣阻,升降不利,咳聲震動而血溢。醫知風寒火頗多,而明暑濕燥絕少,愈治愈窮,茫茫無效。到吳已易三方,病減及半,推原和中為要(病是因濕致血,但宣氣滯不必顧血,而血自已,此治病求其本者。)

三痹湯

  • 1.《醫方集解》:「治氣血凝滯,手足拘攣,風寒濕三痹(經曰:風寒濕三者雜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以秋遇此者為皮痹。痹在於骨則重,在於脈則血凝而不流,在於筋則屈不伸,在於肉則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