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發熱惡寒」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發熱惡寒是中醫常見的症候,多由外感風寒、內傷寒邪所致。外感風寒者,常見惡寒重、發熱輕,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舌苔薄白,脈浮緊;內傷寒邪者,常見惡寒重、發熱輕,四肢不溫,腹痛喜溫,大便溏薄,舌苔白膩,脈沉遲。

發熱惡寒的治療,以解表散寒為主。外感風寒者,可用麻黃湯、桂枝湯等;內傷寒邪者,可用附子理中湯、四逆湯等。

發熱惡寒是中醫常見的症候,但其病因病機較為複雜,臨床上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辨證施治,以免延誤病情。

發熱惡寒的病因病機

發熱惡寒的病因病機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 外感風寒:外感風寒是發熱惡寒最常見的原因。風寒之邪侵襲人體,使腠理開泄,衛氣外逸,津液外泄,以致發熱惡寒、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等症狀。
  • 內傷寒邪:內傷寒邪是指由於過食生冷、久居寒濕之地、房勞過度等原因,導致寒邪內生,侵襲人體,以致發熱惡寒、四肢不溫、腹痛喜溫、大便溏薄等症狀。
  • 其他原因:發熱惡寒還可以由其他原因引起,例如感染性疾病、結核病、腫瘤等。

發熱惡寒的臨床表現

發熱惡寒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 發熱:發熱是發熱惡寒最常見的症狀。發熱的程度因人而異,輕者僅有低熱,重者可高熱不退。
  • 惡寒:惡寒是指畏寒怕冷的症狀。惡寒的程度因人而異,輕者僅有輕微的惡寒,重者可出現全身冰冷、手足厥冷等症狀。
  • 其他症狀:發熱惡寒還可以伴有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白、腹痛喜溫、大便溏薄、舌苔白膩、脈浮緊等症狀。

發熱惡寒的診斷

發熱惡寒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結合病史、體格檢查等進行綜合判斷。

發熱惡寒的治療

發熱惡寒的治療,以解表散寒為主。外感風寒者,可用麻黃湯、桂枝湯等;內傷寒邪者,可用附子理中湯、四逆湯等。

發熱惡寒的預防

發熱惡寒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 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 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 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不潔食物。
  • 居住環境要通風、乾燥、清潔。
  • 一旦出現發熱惡寒等症狀,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十全大補湯

  • 1.《類證治裁》:「發熱惡寒,十全大補湯。驚悸少寐,歸脾湯。月經過期,補中益氣湯。月經先期,加味逍遙散。腎陰虛弱,六味地黃丸。凡潰後宜大補脾胃,若膿出反痛,或寒熱煩渴,皆屬氣血虧損,治以培補為宜。八珍湯。
  • 2.《保嬰撮要》:「一小兒臂患腫痛色赤,此欲作膿也,用托裡消毒散二劑而膿成,又二劑而膿潰,用托裡散將愈,而發熱惡寒,用十全大補湯而愈。
  • 3.《保嬰撮要》:「一男子痘愈,而患喘發熱惡寒,余用十全大補湯。不信,反服清熱之劑,汗出如雨,身熱如炎,面目、痘痕如赭赤。余曰:汗多亡陽而虛熱也。後果歿。
  • 4.《濟陰綱目》:「一產婦因怒,兩脅脹痛,吐血甚多,發熱惡寒,胸腹脹痛,余以為氣血俱虛,用八珍加柴胡丹皮炮姜,而血頓止,又用十全大補湯,而寒熱漸退。此症苟非用薑桂辛溫,助脾肺以行藥勢,不惟無以施功,而反助其脹矣。
  • 5.《濟陰綱目》:「_十全大補湯_,治產後血氣未復,形體虛弱,發熱惡寒,不能飲食。
▼ 展開更多

桂枝麻黃各半湯

  • 1.《皇漢醫學》:「**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續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不能得小汗出,其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傷寒論》)**
  • 2.《經方實驗錄》:「復次,大論桂枝二越婢一湯條曰:「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諸家或以本條為有缺文,或以為是倒筆,余則謂但加一括弧如上式,以示例外之意,即得,初不必議論紛紛也。又括弧並可用於他條。
  • 3.《本草思辨錄》:「更證之桂枝二越婢一湯,大青龍謂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此云脈微弱此無陽也,不可更汗,豈猶以麻黃髮之,石膏寒之。夫不可更汗,必先已發汗,或本有自汗。觀其用桂枝湯全方而不去芍藥可見。至又加以麻膏,則非與桂枝麻黃各半湯互參不明。按桂枝麻黃各半湯,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與此同。
  • 4.《長沙方歌括》:「發熱惡寒。(現出太陽經真面目。)熱多寒少。(太陽以陽為主。熱多是主勝客負。為將解之兆。)其人不嘔。(邪不轉屬少陰。)清便欲自可。(邪不轉屬陽明。)一日二三度發。(瘧之寒熱有定候。此則或二或三。無定候也。太陽之陽氣有權。則邪氣有不能自容之象。),脈微緩者。
  • 5.《退思集類方歌注》:「治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者,正虛也;面色反有熱色,身癢如蟲行皮中,邪未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故也,宜此汗之。
▼ 展開更多

大青龍湯

  • 1.《皇漢醫學》:「**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傷寒論》)**
  • 2.《聖濟總錄》:「治傷寒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大青龍湯方
  • 3.《千金翼方》:「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體疼痛,不汗出而煩,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筋惕肉瞤,此為逆也。方:
  • 4.《千金翼方》:「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體疼痛,不汗出而煩躁,大青龍湯主之。
  • 5.《醫方集宜》:「治頭疼發熱惡寒無汗煩躁
▼ 展開更多

葛根湯

  • 1.《皇漢醫學》:「第二,本方治惡寒作用有力,則有惡寒之證時,先決其非陰證,更否定其為大青龍湯證,然後可肯定為本方證也。第三,如本方之君藥葛根,治發疹及小瘡有特種之作用,故有此等病證之際,若見有發熱惡寒,或惡瘙癢等之表證,則亦可決定為本方證也。其他方法由此類推。
  • 2.《經方實驗錄》:「但傷寒與溫病之所以異者,一則發熱惡寒而不渴,一則發熱不惡寒而渴,何嘗有外感伏氣之別?亦何嘗有久伏少陰發出太陽之說?其下文風溫一節,以『若發汗』三字為提綱,則又明言傷寒以惡寒不渴,故當發汗,溫病既不惡寒且又加渴,則已是溫熱之邪,即無發汗之例。
  • 3.《嬰童百問》:「其表症者、發熱惡寒,身體痛而脈浮無汗,頭疼項強腰脊痛,此足太陽膀胱經受病也,宜汗之,然傷寒發表,當隨病輕重而汗之,頭疼發熱兼驚,亦只用蔥白湯汗之,甚則桂枝麻黃各半湯、解肌湯、葛根湯、柴胡散,皆可選而用之。
  • 4.《醫方集解》:「本方加黃芩,名葛根解肌湯;治發熱惡寒,頭痛項強,傷寒溫病。
  • 5.《傷寒六書》:「太陽當熱,無汗頭痛,麻黃湯。項背強,兀兀無汗,葛根湯。剛痓,發熱惡寒,無汗,葛根湯或小續命湯。
▼ 展開更多

當歸四逆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疝家,發熱惡寒,腰腹攣痛,腰腳拘急,手足寒,小便不利者,兼用以消塊。治婦人血氣痛,腰腹拘攣者。治經水不調,腹中攣急,四肢酸痛,或一身習習如蟲行,日頭痛者。」
  • 2.《雜病廣要》:「大抵初病治法,發熱惡寒者,香蘇散加防風、川芎以取微汗則愈,重必用桂枝湯、當歸四逆湯之類。若寒熱往來、多嘔者,必用小柴胡湯。若熱多而口渴者,小柴胡湯去半夏加栝蔞根主之。若發熱不惡寒,裡急後重者,以葛根黃芩黃連甘草湯,照古法先煎葛根,後煎諸藥,日服二三劑必愈。(《時方妙用》)

麻黃湯

  • 1.《醫方集宜》:「治太陽病頭疼發熱惡寒無汗身痛
  • 2.《醫方集宜》:「一、太陽經病發熱惡寒無汗身疼脊強宜用 麻黃湯
  • 3.《退思集類方歌注》:「治太陽病風寒在表,頭項強痛,身疼腰痛,骨節疼痛,發熱惡寒,惡風無汗,胸滿而喘,其脈浮緊或浮數者,宜此發汗。若脈浮弱,汗自出,或尺脈微遲者,俱不可服。若風、寒、濕三氣成痹,及冷風哮嗽,最效也。
  • 4.《醫林改錯》:「爾看初得傷寒,頭疼、身痛、項強、發熱、惡寒,未有兩胳膊兩手不疼痛發熱惡寒者,用麻黃湯,亦未有周身皆愈,而獨不愈兩胳膊、兩手者,豈不是方雖效而論經絡實錯之明證?若仲景以前,有人親見臟腑,著明經絡貫通,仲景著《傷寒》,必言外感寒邪入周身之經絡,用麻黃湯發散周身之寒邪,一言可了。
  • 5.《推拿抉微》:「實寒之喘,非由於風寒之閉塞肺竅,即由於水飲之上衝肺臟。其由於風寒者,必發熱惡寒,唇紅面赤,鼻息不利,清便自調,宜麻黃湯、荊防葛根湯,以解散之。由於水飲者,飲水則劇,安眠不得以息,宜葶藶大棗瀉肺湯及小半夏湯以治之。熱症之喘,其關於虛者,余於上條已言之矣。
▼ 展開更多

桂枝湯

  • 1.《普濟本事方》:「有人病發熱惡寒自汗,脈浮而微弱,三服此湯而愈。此方在仲景一百十三方內,獨冠其首。今人全不用,苦哉。仲景云: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宜桂枝湯。此脈與證,仲景說得甚分明,只後人看不透,所以不敢用。
  • 2.《祖劑》:「即桂枝湯(二分)越婢湯(一分)治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
  • 3.《外台秘要》:「範汪論:「黃帝問於岐伯曰:『人傷於寒而得病,何以反更為熱。』岐伯曰:『極陰變陽,寒盛則生熱,熱盛則生寒。』『諸病發熱惡寒脈浮洪者,便宜發汗,當發汗而其人適失血及大下利如之何?』岐伯答曰:『數少與桂枝湯,使體潤漐漐汗才出,連日如此,自當解也。』」(千金同)
  • 4.《外台秘要》:「又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體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為大便已堅,宜承氣湯主之,若汗多而微發熱惡寒為外未解,宜桂枝湯,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大便,可少與承氣湯,微和其胃氣,勿令致大下。
  • 5.《神農本草經讀》:「徐忠可曰:近來腎氣丸、十全大補湯俱用肉桂,蓋雜溫暖於滋陰藥中,故無礙。至桂枝湯,因作傷寒首方,又因有春夏禁用桂枝之說,後人除有汗發熱惡寒一證,他證即不用,甚至春夏則更守禁藥不敢用矣。不知古人用桂枝,取其宣通血氣,為諸藥嚮導,即腎氣丸古亦用桂枝,其意不止於溫下也。
▼ 展開更多

小柴胡湯

  • 1.《皇漢醫學》:「**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傷寒論》)**
  • 2.《傷寒六書》:「太陽病,發汗,遂發熱惡寒,小柴胡湯;蒸蒸而熱者,屬胃,調胃承氣湯。
  • 3.《傷寒論類方》:「又云: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彼云斷,此云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外邪內伏。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血室為中焦營氣之所聚。肝藏血,心主血,營血結滯,則肝氣與心經之氣亦凝,故脅滿而神昏譫語。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 4.《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婦人傷寒,經水適來適斷,發熱惡寒,夜則譫語,此為熱人血室,故寒熱如瘧,頭痛等症,小柴胡湯去其寒熱,兼治嘔吐脅痛;後服四物湯以和其血。
  • 5.《圓運動的古中醫學》:「柴胡解少陽經氣之結之藥,性升而散,最傷肺氣,脈象沉緊之肝膽病,如傷寒論厥陰下篇四逆散之證,乃可用之。因發熱惡寒的病,不止傷寒病小柴胡湯一證也。
▼ 展開更多

小承氣湯

  • 1.《皇漢醫學》:「**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傷寒論》)**
  • 2.《傷寒恆論》:「**八、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裏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至大泄下。**原文208
  • 3.《傷寒論讀》:「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利胃氣勿令大泄下
  • 4.《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陽明病,脈實,雖汗出,而不惡熱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裏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者,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

大承氣湯

  • 1.《皇漢醫學》:「**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傷寒論》)**
  • 2.《聖濟總錄》:「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與大承氣湯,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至大泄下。大承氣湯方
  • 3.《傷寒恆論》:「**八、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裏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至大泄下。**原文208
  • 4.《傷寒論讀》:「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利胃氣勿令大泄下
  • 5.《傷寒論(宋本)》:「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裏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致大泄下。
▼ 展開更多

四逆湯

  • 1.《皇漢醫學》:「**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傷寒論》)**
  • 2.《千金翼方》:「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四逆湯主之。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裡寒外熱,脈微欲絕,四逆湯主之。
  • 3.《外台秘要》:「仲景傷寒論,既吐且痢而大汗出,小便複利,或下利消穀,裡寒外熱,脈微欲絕,或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逆者,四逆湯主之方。
  • 4.《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傷寒自利不渴,嘔噦不止,或吐利俱發,小便或澀、或利,或汗出過多,脈微欲絕,腹痛脹滿,手足逆冷,及一切虛寒厥冷,並宜服之。凡病傷寒有此證候,皆由陽氣虛,里有寒,雖更覺頭痛體疼,發熱惡寒,四肢拘急,表證悉具者,未可攻表,先宜服此藥,助陽救里。
  • 5.《醫學綱目》:「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 展開更多

五苓散

  • 1.《醫方集宜》:「發熱惡寒,小便如常,是表未解,宜用 五苓散加 天花粉;不惡寒,發熱煩躁,作渴者,宜用 小柴胡湯加 天花粉 麥門冬;陽明病汗多而渴,宜用 竹葉石膏湯。
  • 2.《雜病源流犀燭》:「其由內因者,則本脾土所化之濕,火盛化為濕熱,水盛化為寒濕,其為症狀,發熱惡寒,身重自汗,筋骨疼,小便秘,大便清,腰疼胕腫,肉如泥,腳如石墜,其為脈必緩,浮緩濕在表,沉緩濕在裡,弦緩風濕相搏,治法則以燥脾利溲為主(宜五苓散加蒼朮、半夏、厚朴)。
  • 3.《保命歌括》:「丹溪治肥人腫疝作痛,發熱惡寒者,五苓散加茴香煎服,如神。

越婢湯

  • 1.《祖劑》:「即桂枝湯(二分)越婢湯(一分)治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
  • 2.《金鏡內臺方議》:「治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此方主之。

柴胡桂枝湯

  • 1.《醫方集宜》:「治少陽病發熱惡寒頭汗出
  • 2.《長沙方歌括》:「蔚按。小柴胡湯解見本方。此言傷寒六七日。一經已周。又當太陽主氣之期。其氣不能從胸而出入。結於經脈以及支絡。故取桂枝湯以除發熱惡寒。藉小柴胡湯以達太陽之氣從樞以轉出。
  • 3.《醫學綱目》:「發熱惡寒,身痛表症未解,若心下支結妨悶者,柴胡桂枝湯也。(方見發熱。)若心下痞而腹滿者,即前條先以桂枝湯,解後用大黃黃連瀉心也。)

葛根黃芩黃連湯

  • 1.《醫方考》:「病在表而下之,則虛其里,陽邪乘虛而入,故協熱而利不止;表有頭疼,發熱惡寒,故曰表證尚在;里有熱邪,故喘而汗出。表證尚在,故用葛根、甘草之辛甘以解表;里有邪熱,故用黃芩、黃連之苦寒以清裡。

小青龍湯

  • 1.《醫方集解》:「治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噎、或喘、或渴、或利、或小便不利,少腹滿,短氣不得臥(發熱惡寒,頭痛身痛,屬太陽表證。仲景書中,凡有里證兼表證者,則以表不解三字賅之。
  • 2.《成方切用》:「仲景曰: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發熱惡寒,頭痛身痛,屬太陽表證。仲景書中,凡有里證兼表證者,則以表不解三字該之。內有水飲,則水寒相搏,水留胃中,故乾嘔而噎。水寒射肺,故咳而喘。

小建中湯

  • 1.《類證活人書》:「若汗多不止,必惡風煩躁,不得臥者,先服防風白朮牡蠣湯(雜二),次服小建中湯,(正三十七)柔痓自汗(太陽病發熱,脈沉細,搖頭口噤,背反張,汗出而不惡寒者,名柔痓,小續命湯主之也),(雜五十七)霍亂自汗(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麻黃加朮湯

  • 1.《退思集類方歌注》:「(麻黃湯治衛實,桂枝湯治表虛,在有汗無汗上分,不在風寒上分也。)後人妄用治溫暑,無怪下咽人即斃。(麻黃、桂枝二方,原為冬月即病之正傷寒而設,後人誤以之治溫暑,無怪乎下咽即斃也。)傷寒初病在太陽,頭項強痛此經系。(頭項強痛,為太陽經的證。)發熱惡寒無汗喘,脈浮而緊麻黃諦。
  • 2.《退思集類方歌註》:「(麻黃湯治衛實,桂枝湯治表虛,在有汗無汗上分,不在風寒上分也。)後人妄用治溫暑,無怪下咽人即斃。(麻黃、桂枝二方,原為冬月即病之正傷寒而設,後人誤以之治溫暑,無怪乎下咽即斃也。)傷寒初病在太陽,頭項強痛此經系。(頭項強痛,為太陽經的證。)發熱惡寒無汗喘,脈浮而緊麻黃諦。

白虎湯

  • 1.《正體類要》:「有一患者,煩躁面赤,口乾作渴,脈洪大,按之如無。余曰:此血虛發躁也,遂以當歸補血湯二劑即止。後日晡發熱,更以四物加柴胡、牡丹、地骨、黃柏、知母治之,熱退而瘡斂。東垣云:發熱惡寒,大渴不止,其脈大而無力者,非白虎湯症,此血虛發躁也,宜用當歸補血湯治之。
  • 2.《銀海精微》:「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熱酒內入茶少許調如膏,臨臥抹口內,少用白湯下。如頭疼每服加細辛二錢。如太陰脈緩有疾,名痰厥頭疼,加羌活、防風、川芎、甘草、半夏(一兩五錢)。如偏正頭痛服之不愈,減羌活、防風、川芎一半,加柴胡一倍。如發熱惡寒熱而渴,此陽明頭痛,只服白虎湯加香白芷。
  • 3.《証治準繩‧瘍醫》:「後日晡發熱,更以四物加柴胡、牡丹、地骨、黃柏、知母治之,熱退而瘡斂。東垣云:發熱惡寒,大渴不止,其脈大而無力者,非白虎湯證,此血虛發躁也,宜用當歸補血湯治之。裴先生云:肌熱躁熱,目赤面紅,其脈洪大而虛,此血虛也,若誤服白虎湯,輕則危重則斃。
  • 4.《吳氏醫方彙編》:「李東垣云:瘡瘍,發熱惡寒,大渴不止,躁煩肌熱不欲近衣,脈洪大,按之無力,或目痛鼻乾者,非白虎湯證也。血虛發燥,當以當歸補血湯主之。又有火鬱而熱者,如不能食而熱,自汗氣短者,虛也,以甘寒之劑瀉熱補氣;如能食而熱,口舌乾燥,大便閉者,以辛苦大寒之劑下之,以瀉火補水。
  • 5.《赤水玄珠》:「東垣曰:發熱惡寒,大渴不止,煩躁,肌熱,不欲近衣,其脈洪大,按之無力者,或無目痛鼻乾者,非白虎湯證也。此血虛發躁,當歸補血湯主之。
▼ 展開更多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 1.《張卿子傷寒論》:「王宇泰云。按傷寒發熱惡寒。表病也。至於自汗出。則表已解矣。大渴腹滿。里病也。至於小便利。則里自和矣。故曰其病欲解。

大柴胡湯

  • 1.《大方脈》:「諸經皆有嘔證,論中因何屬於少陽。蓋因表邪入里,裡氣拒格,上逆作嘔,故取屬少陽也。嘔而口苦、咽乾、目眩,耳聾脅痛,服小柴胡湯(見和解門)。若傷寒煩嘔,心下痞硬,便秘,發熱惡寒者,服大柴胡湯兩解之(見表裡門)。若太陽經惡寒頭痛之表不解,而自汗嘔逆者,服柴胡桂枝湯(見和解門)。

四物湯

  • 1.《誠求集》:「又須知氣虛而熱者,氣短不續,面色青白,自汗,乳食少思,手足指冷,午前熱甚,宜氣分藥,異功散、補中湯之類溫補之。血虛而熱者,發熱惡寒,頰赤唇紅,四肢無力,午後益甚,宜陰藥,四物湯、六味湯之類滋養之。灰子病者,母復有孕,兒未斷乳,漸成肌肉瘦羸,壯熱發黃,大便不調。

四逆散

  • 1.《治痢捷要新書》:「附子理中湯溫中助陽暖脾胃治寒痢即理中湯加熟附二錢四逆湯治寒中三陰腹痛厥逆脈微欲絕即附子理中去白朮人參通脈四逆散治上症面赤格陽於外者即四逆湯加蔥白苦膽汁桂枝湯治發熱惡寒自汗腹痛之痢

附子理中湯

  • 1.《治痢捷要新書》:「附子理中湯溫中助陽暖脾胃治寒痢即理中湯加熟附二錢四逆湯治寒中三陰腹痛厥逆脈微欲絕即附子理中去白朮人參通脈四逆散治上症面赤格陽於外者即四逆湯加蔥白苦膽汁桂枝湯治發熱惡寒自汗腹痛之痢

歸脾湯

  • 1.《校註婦人良方》:「若食少體倦者六君子湯為主,晡熱內熱者逍遙散為主,寒熱往來者八珍湯為主,發熱惡寒者十全大補湯為主,少寐驚悸者歸脾湯為主,月經過期者補中益氣為主,月經先期者加味逍遙散為主。凡潰後當大補脾胃,若膿出反痛或寒熱煩渴等症,皆屬氣血虧損,一於培補,庶保終吉。

麻黃附子甘草湯

  • 1.《傷寒廣要》:「若初得病。便見少陰證。其人發熱惡寒。身疼頭不痛者。宜麻黃附子細辛湯微汗之。或五積散。加熟附半錢。(要訣)

藿香正氣散

  • 1.《醫學芻言》:「發熱惡寒,初起下痢輕者,以藿香正氣散;不效者,宜桂枝葛根湯;甚則當歸四逆湯。
  • 2.《得心集醫案》:「初起者,多腹痛,嘔惡,發熱惡寒之候,給以藿香正氣散,加附桂溫中而通陽;有陰寒極甚,而格藥不入者,與之白通湯,加豬膽汁,引導而通陽;有陰寒入於血脈,厥逆無汗者,投以當歸四逆湯,加附子、吳萸,溫經而通陽。種種治法,隨症而施。匝月以來,雖皆安好,然愈而復發,病風尚熾,細揣必有其故。

瓜蒂散

  • 1.《醫學綱目》:「病症發熱惡寒,加桂枝或自汗,但頭不痛,項不強,胸中痞硬,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瓜蒂散主之。(論見氣上衝。)

大黃附子湯


桂枝二越婢一湯

  • 1.《傷寒論(宋本)》:「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 2.《尚論後篇》:「_五問_,: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一節內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既曰無陽不可發汗,方中桂枝、麻黃、石膏、生薑能不發汗耶?
  • 3.《醫述》:「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 4.《傷寒尋源》:「經云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按無陽何以用石膏。因此諸家詮釋。不得其解。或謂無陽乃無津液之義。與亡陽有別。並與陽虛不同。或謂陽邪來乘。正陽為其所奪。至柯韻伯謂此條必有錯簡。愚按無陽二字。乃謂無陽邪也。

大羌活湯

  • 1.《怡堂散記》:「又凡病時疫傳染多起於發熱惡寒。俗醫不識,誤用桂枝、薑、附,有鼻衄者,有牙腫喉痛者,有服藥之後煩躁不寧者,有延數日而發斑者。明醫視此,必重用清涼,倘能應藥漸解,多是所誤之輕者。若連進姜附,繼以參耆,邪得補而愈虐,朋竭胃槁,口燥唇焦,旬日而死者甚多。

補中益氣湯

  • 1.《古今醫鑑》:「一發熱惡寒,身體疼痛,小便澀,灑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脈弦細虛遲,表裡中暍也,用補中益氣湯加香薷、白扁豆;熱加黃芩。
  • 2.《刪補頤生微論》:「同邑郡守張三星,脾胃不和,久患泄瀉,用分利燥濕之劑,不效。診其脈,右手寸關滑甚,與二陳、滾痰之藥,再服而瀉止。未幾感冒,發熱惡寒,困倦之甚,診得六部大而無力,人迎與氣口亦略相當,遂與補中益氣湯,連服一月而安。

桂枝人參湯

  • 1.《方機》:「表裡有熱。下利。心下痞硬(太簇)者。痢病發熱惡寒心下痞硬(紫丸)者。

防風通聖散

  • 1.《外科備要》:「生於牙床,由陽明胃經熱毒所致。初起堅腫疼痛,腮頰浮腫,發熱惡寒,宜服荊防敗毒散(天),若大渴煩嘔,噙服蟾酥丸汗之(黃),便秘燥渴煎服防風通聖散(黃),或雙解貴金丸(地)下之。宣腫處刺破頻搽冰硼散(稱)。潰後宜禁發物火酒。亦不可過用寒涼。恐生多骨俗名鬼牙。

消風散

  • 1.《醫宗必讀》:「_消風散_,治四時感冒,發熱惡寒,頭痛聲重。

荊防敗毒散

  • 1.《外科備要》:「生於牙床,由陽明胃經熱毒所致。初起堅腫疼痛,腮頰浮腫,發熱惡寒,宜服荊防敗毒散(天),若大渴煩嘔,噙服蟾酥丸汗之(黃),便秘燥渴煎服防風通聖散(黃),或雙解貴金丸(地)下之。宣腫處刺破頻搽冰硼散(稱)。潰後宜禁發物火酒。亦不可過用寒涼。恐生多骨俗名鬼牙。
  • 2.《醫學指要》:「凡症有類傷寒者,如胸膈赤腫疼痛,頭疼身痛,發熱惡寒,宜荊防敗毒散加瓜蔞子、黃連、黃芩、元參、紫金皮、赤芍、白芷、升麻。如症有表復有里者,防風通聖散加瓜蔞子、黃連、紫金皮。如表症已退,大便燥實者,涼膈解毒散加瓜蔞子、枳殼、桔梗、紫金皮、赤芍。又宜以稜針刺腫處出血。

十棗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復下之。心下痞。表裡俱虛。陰陽氣並竭。無陽則陰獨。復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黃。膚瞤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

人參白虎湯

  • 1.《養生類要》:「夏月發熱惡寒身重疼痛小便澀灑然毛聳手足逆

六君子湯

  • 1.《校註婦人良方》:「若食少體倦者六君子湯為主,晡熱內熱者逍遙散為主,寒熱往來者八珍湯為主,發熱惡寒者十全大補湯為主,少寐驚悸者歸脾湯為主,月經過期者補中益氣為主,月經先期者加味逍遙散為主。凡潰後當大補脾胃,若膿出反痛或寒熱煩渴等症,皆屬氣血虧損,一於培補,庶保終吉。

加味逍遙散

  • 1.《校註婦人良方》:「若食少體倦者六君子湯為主,晡熱內熱者逍遙散為主,寒熱往來者八珍湯為主,發熱惡寒者十全大補湯為主,少寐驚悸者歸脾湯為主,月經過期者補中益氣為主,月經先期者加味逍遙散為主。凡潰後當大補脾胃,若膿出反痛或寒熱煩渴等症,皆屬氣血虧損,一於培補,庶保終吉。

當歸補血湯

  • 1.《外科證治全書》:「一、大患久潰,或膿血去多,忽見發熱惡寒,面赤煩躁,口雖渴而喜熱飲者,此血虛發躁,急以當歸補血湯,(通用三十三。)或當歸黃耆湯(通用三十四。)服之。否則發痙。
  • 2.《薛案辨疏》:「一儒者,或兩足發熱,或足根作痛,用六味丸及四物加麥冬、五味、玄參治之而愈。後因勞役,發熱惡寒,作渴煩躁,用當歸補血湯而安。
  • 3.《傷科匯纂》:「東垣雲∶發熱惡寒,大渴不止,其脈大而無力者,非白虎湯症,此血虛發躁而渴也,宜用當歸補血湯。

十神湯

  • 1.《良朋彙集經驗神方》:「_十神湯_,治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疼身疼,咳嗽喘急或欲成疹。此藥不問陰陽兩感風寒,及四時不正瘟疫妄行,並宜服之。
  • 2.《赤水玄珠》:「發熱惡寒身體痛,脈浮無汗怎生醫,十神湯與香蘇散,有汗傷風用桂枝。

桂枝二麻黃一湯

  • 1.《此事難知》:「太陽證。發熱惡寒自汗脈緩。太陽證。發熱惡風無汗脈緩。此易老元將麻黃一桂枝二治上二證後復改用羌活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