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留飲」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留飲

留飲是中醫學病證名,是指飲邪停留在體內所表現的證候。飲邪是指水液代謝障礙所產生的病理產物,其性質粘稠,不易排出體外,可停留在體內各個部位,引起相應的病變。

留飲的臨床表現主要有:

  • 頭重身腫:頭部沉重,四肢浮腫,或全身水腫。
  • 胸悶氣短:胸部脹悶,呼吸不暢。
  • 小便不利:小便量少,色黃,或尿閉。
  • 大便溏泄:大便稀溏,不成形。
  • 舌苔白膩:舌苔白厚,水滑,或有齒痕。
  • 脈滑或濡:脈象滑或濡,或沉滑。

留飲的治療以利水消腫為主,常用方藥有五苓散、豬苓湯、越鞠飲等。

留飲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證,其病因病機複雜,臨床表現多樣,治療方法也因人而異。因此,在治療留飲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施治,方能取得良好的療效。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大柴胡湯

  • 1.《皇漢醫學》:「一男子三十五歲,形甚肥滿,但寢臥時,盜汗出而息甚苦,外無別證。此病人幼年時不肥滿,自二十二三頃,漸成肥滿,是留飲也。用大柴胡湯加甘草,分解心下之飲物而愈。

小半夏湯

  • 1.《皇漢醫學》:「《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為嘔家之聖劑,尤以水飲嘔吐為宜。水飲證,心下痞硬,背七八椎處,冷如掌大者,若以此等證為目的而用此方,則百發百中焉(求真按:『此說根據仲景所論之“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冷如掌大”,但非必發證,故難以為目的』)。又胃虛嘔吐,穀不得下者,先使服此方。

生薑瀉心湯

  • 1.《皇漢醫學》:「留飲,留飲痞硬者,生薑瀉心湯主之。
  • 2.《先哲醫話》:「心下有留飲痞硬者,生薑瀉心湯主之。不痞硬者,宜茯苓飲、五苓散類。若留飲腹中有動氣,或腎虛其氣上衝者,宜桂枝、龍骨、甘草、牡蠣加茯苓湯。癲癇者,亦用此方。別有口訣贅焉。

大承氣湯

  • 1.《皇漢醫學》:「治疝積留飲,痛不可忍,胸腹煩滿,心下堅硬,二便不利,或時吐下黑物者。
  • 2.《明醫雜著》:「_大承氣湯_,治表裡俱實,大便秘結,煩渴,譫妄,脾胃怫鬱,留飲不散,胸腹高起,痛不可忍,但嘔冷液,大渴不能飲,強飲不能消,脈沉實而有力者。

甘草湯

  • 1.《本草從新》:「重實者良。麵裹煨熟用。(或用甘草薺苨汁浸三日、其水如墨、以清為度、再麵裹煨。)瓜蒂為使。惡遠志。反甘草。(仲景治心下留飲、與甘草同用、取其相反以立功、有治水腫及腫毒者、以甘遂末敷腫處、濃煎甘草湯服之、其腫立消、二物雖相反、感應如此其神。)

小青龍湯

  • 1.《皇漢醫學》:「山田正珍曰:「按論中之『寒』字,有對熱而言者,有指留飲而言者,有指痰而言者。此條與小青龍湯條、四逆湯條,皆以留飲而言也。」
  • 2.《醫方集解》:「又云:膈上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丹溪治許白雲脾疼腹痛而短氣,大吐下之,二十日吐膠痰一桶而安)。

四逆湯

  • 1.《皇漢醫學》:「山田正珍曰:「按論中之『寒』字,有對熱而言者,有指留飲而言者,有指痰而言者。此條與小青龍湯條、四逆湯條,皆以留飲而言也。」

五苓散

  • 1.《奇效良方》:「治陽明裡熱極甚,煩渴熱鬱,留飲不散,以治濕熱相搏,而身發黃疸,但頭汗出,身無汗,小便不利,渴欲水漿,身必發黃,宜茵陳湯,調五苓散利大小便。
  • 2.《傷寒論類方》:「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汗不盡,則有留飲。
  • 3.《傷寒標本心法類萃》:「一切留飲不散,五苓散(二十四)、桂苓甘露飲(三十四)、黃連解毒湯(二十一)、涼膈散(二十三)、白虎湯(二十二)、小陷胸湯(十八)、三一承氣湯(十三)選用。傷寒表未罷,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嘔,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小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七)。
  • 4.《馮氏錦囊秘錄》:「治傷寒中暑,大汗後,胃中干,煩燥不眠,脈浮,小便不利、微熱煩渴,及表裡俱熱,飲水反吐,名曰水逆。或攻表不解,當汗而反下之,利不止,脈浮,表不解,自利,或一切留飲水停心下,兩感中濕,昏躁霍亂,吐瀉驚風。

小陷胸湯

  • 1.《傷寒標本心法類萃》:「一切留飲不散,五苓散(二十四)、桂苓甘露飲(三十四)、黃連解毒湯(二十一)、涼膈散(二十三)、白虎湯(二十二)、小陷胸湯(十八)、三一承氣湯(十三)選用。傷寒表未罷,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嘔,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小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七)。

白虎湯

  • 1.《傷寒標本心法類萃》:「一切留飲不散,五苓散(二十四)、桂苓甘露飲(三十四)、黃連解毒湯(二十一)、涼膈散(二十三)、白虎湯(二十二)、小陷胸湯(十八)、三一承氣湯(十三)選用。傷寒表未罷,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嘔,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小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七)。

小柴胡湯

  • 1.《醫原》:「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木邪乾土)、心煩、喜嘔(木氣上逆)、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少陽熱邪)、或不渴、或小便不利(有痰涎蓄飲)、或咳(肺有留飲)、或心下悸(痰飲)、或脅下痞硬(水飲與氣相結)、或腹中痛(木鬱剋土)、身有微熱(太陽邪未盡),主小柴胡湯。

桂枝加葛根湯

  • 1.《證治摘要》:「桂枝加葛根湯,葛根朮附湯,大陷胸湯,因留飲而肩背強者。又龜背者。兼之。

平胃散

  • 1.《保命歌括》:「嘔吐酸水者,甚則酸水漫其心,不任其苦;其次則吐出酸水,上下酸澀,不能相對。當問其病之新久何如。如初病者,用小柴胡湯,吞三萸丸;如曾因傷生冷硬物得之者,加減二陳湯;曾因傷酒面、膾炙得之者,黃連清化丸;原有宿食留飲者,曲術丸加平胃散;性急多怒者,青鎮丸;如久病者,丹溪茱連丸主之。

真武湯

  • 1.《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蓋真武湯中除去附子外,更無熱藥,乃為肺胃素有積熱留飲,慣嘔而去之,

茵陳蒿湯

  • 1.《萬氏家抄濟世良方》:「_茵陳蒿湯_,治陽明裡熱極甚、煩渴熱鬱,留飲不散以致濕熱相搏,身發黃疸,但頭出汗身無汗至頸而遠,小便不利,渴欲飲水漿者服之。
  • 2.《醫方捷徑指南全書》:「_茵陳蒿湯_,治陽明裡熱極甚,煩渴熱鬱留飲。不散,以致濕熱相搏,身黃髮疸,但頭出汗,身無汗,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身心發黃,宜本方合五苓散,利大小便。

桂枝湯

  • 1.《註解傷寒論》:「頭項強痛,翕翕發熱,雖經汗下,為邪氣仍在表也。心下滿,微痛,小便利者,則欲成結胸。今外證未罷,無汗,小便不利,則心下滿,微痛,為停飲也。與桂枝湯以解外,加茯苓白朮利小便行留飲。

二陳湯

  • 1.《方症會要》:「胃寒吐者,二陳湯加丁香、砂仁、生薑。胃虛吐者,久病氣虛,胃氣衰弱,脈微,聞穀氣即嘔穢,六君子加藿香、厚朴。痰氣吐者,清痰留飲鬱滯上中二焦,二陳湯加竹瀝、枳實、薑汁。嘔吐通用大小半夏茯苓湯。傷寒凡見吐噦,切勿用承氣以逆之故。也有聲無物謂之噦,少陽主之也,以少陽多氣少血之經。

蘇子降氣湯

  • 1.《醫方選要》:「蘇子降氣湯,治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痰涎壅盛,喘促短氣,煩悶,胸膈噎塞,中脘不快,心腹脹滿,咳嗽痰涎,留飲停積不消,並宜服之。
  • 2.《雜病源流犀燭》:「內伏寒痰,則寒從背起,冷如掌大一塊,或一條如線,而寒起,或一片冰冷,皆是也。故仲景云:心下有留飲,其人背惡寒,冷如冰,茯苓丸主之(宜導痰湯合蘇子降氣湯)。而背寒又宜辨陰陽。如傷寒陽明症,背上惡寒者,必口中乾燥。少陰症背上惡寒者,必口中和。此寒熱之分也。
  • 3.《赤水玄珠》:「蘇子降氣湯,治中脘不快,心腹脹滿,噎塞喘促,咳嗽痰涎,宿食留飲,脅下支結,及腳氣衝心。方在痰飲門。
  • 4.《奇效良方》:「治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痰涎壅盛,喘促短氣,煩悶,胸膈噎塞,中脘不快,心腹脹滿,咳嗽,痰涎留飲,停積不消,並皆治之。
  • 5.《世醫得效方》:「治中脘不快,心腹脹滿,陰陽壅滯,氣不升降,胸膈噎塞,喘促短氣,乾噫煩滿,咳嗽痰涎,口中無味,嗜臥減食,宿寒留飲,停積不消,脅下支結,常覺妨悶。專治腳氣上衝,心腹堅滿,肢體浮腫,有妨飲食。

十棗湯

  • 1.《保命歌括》:「水鬱折之者,太僕云:折謂抑之,制其沖逆也。水曰潤下,水之就下也,水之性也。鬱則蓄聚奔激,失其性之自然矣,故抑之。禹抑洪水而天下平,謂疏之、瀹之、決之、排之,順其勢而導之也。如蓄水留飲之病,以十棗湯治之者,決之也。中濕之病,以五苓散治之,上下分消,以去其濕者,疏之也。
  • 2.《藥徵》:「故妊娠嘔吐不止者,仲景氏用乾薑人參半夏丸。余亦嘗治孕婦留飲掣痛者,與十棗湯數劑,及期而娩,母子不害也。古語所謂有故無損者,誠然誠然,孕婦忌半夏,徒虛語耳。

甘遂半夏湯

  • 1.《醫學綱目》:「〔《仲》〕下利脈遲而滑者,實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方見傷寒。)下利脈反滑者,當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氣湯。下利脈中堅者,當下之。下利後三部皆平,按之心下堅者,宜大承氣急下之。病者脈伏,其人慾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
  • 2.《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病者脈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為留飲,甘遂半夏湯主之。甘遂半夏湯方甘遂大者三枚半夏十二枚芍藥五枚甘草如指大一枚(炙)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藥汁,煎取八頓服。
  • 3.《濟陽綱目》:「_甘遂半夏湯_,病者脈伏,其人慾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此湯主之。
  • 4.《金匱懸解》:「病者脈伏,其人慾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
  • 5.《備急千金要方》:「病者脈伏,其人慾自利,利者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此方主之。
▼ 展開更多

大陷胸湯

  • 1.《證治摘要》:「桂枝加葛根湯,葛根朮附湯,大陷胸湯,因留飲而肩背強者。又龜背者。兼之。
  • 2.《皇漢醫學》:「《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本方條曰:「此方為熱實結胸之主藥,其他胸痛劇者,有特效。一士人胸背徹痛,晝夜苦楚不可忍,百治無效,自欲死,服大陷胸湯三帖而霍然。又腳氣衝心,昏悶欲絕者,服此方而蘇。凡醫者臨危證,若無此手段則不可。又因留飲而凝於肩背者,有速效。

三物白散

  • 1.《丹溪手鏡》:「_巴豆辛溫有大毒_,盪滌腸胃,宣通閉塞,破積聚留飲,下十種水氣,故三物白散寒實結胸者用之。

香砂六君子湯

  • 1.《古今名醫方論》:「柯韻伯曰:經曰:「壯者氣行則愈,怯者著而為病。」蓋人在氣交之中,因氣而生,而生氣總以胃氣為本。食入於陰,長氣於陽,晝夜循環,周於內外。一息不運,便有積聚,或脹滿不食,或生痰留飲,因而肌肉消瘦,喘咳嘔噦,諸症蜂起,而神機化絕矣。
  • 2.《時方歌括》:「柯韻伯曰。經云。壯氣行則愈。怯者著而為病。蓋人在氣交之中。因氣而生。而生氣總以胃氣為本。食入於陰。長氣於陽。晝夜循環。周於內外。一息不運。便有積聚。或脹滿不食。或生痰留飲。因而肌肉消瘦。喘咳嘔噦。諸證蜂起。而神機化絕矣。四君子。氣分之總方也。

涼膈散

  • 1.《傷寒標本心法類萃》:「一切留飲不散,五苓散(二十四)、桂苓甘露飲(三十四)、黃連解毒湯(二十一)、涼膈散(二十三)、白虎湯(二十二)、小陷胸湯(十八)、三一承氣湯(十三)選用。傷寒表未罷,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嘔,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小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七)。

黃連解毒湯

  • 1.《傷寒標本心法類萃》:「一切留飲不散,五苓散(二十四)、桂苓甘露飲(三十四)、黃連解毒湯(二十一)、涼膈散(二十三)、白虎湯(二十二)、小陷胸湯(十八)、三一承氣湯(十三)選用。傷寒表未罷,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嘔,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小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七)。

當歸拈痛湯

  • 1.《成方切用》:「豬苓澤瀉,甘淡鹹平,導其留飲為佐。上下分消其濕,使壅滯得宣通也。(玉機微義曰:此方東垣本為治腳氣濕熱之劑,後人用治諸瘡,甚驗。)

瓜蒂散

  • 1.《祖劑》:「治痰飲酒積食勞留飲停滯或寒結胸中熱鬱所化。
  • 2.《皇漢醫學》:「自注曰:「所謂氣壅,三焦不暢是也。坎按此證所謂留飲病,而毒窒於胸間,作上喘中滿,酸心(求真按:『中滿者,胃部膨滿也。酸心者,吞酸嘈雜也』)之證。其腹滿時時作聲者,是乃留飲之徵。痞氣上下而不宣暢者,旁證也。蓋所謂痞氣者,指毒氣而言。」

桂枝二越婢一湯

  • 1.《張卿子傷寒論》:「頭項強痛。翕翕發熱。雖經汗下。為邪氣仍在表也。心下滿。微痛。小便利者。則欲成結胸。今外證未罷。無汗。小便不利。則心下滿。微痛。為停飲也。與桂枝湯以解外。加茯苓白朮。利小便。行留飲。

人參湯

  • 1.《皇漢醫學》:「山田正珍曰:「按論中之『寒』字,有對熱而言者,有指留飲而言者,有指痰而言者。此條與小青龍湯條、四逆湯條,皆以留飲而言也。」

柴胡桂枝乾薑湯

  • 1.《皇漢醫學》:「《上古天真論》云:「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云云。是養性之要道,延壽之真訣也。而今天下升平,萬民形樂而志苦,風俗與上古相反,於是乎人患虛怯而疝癇,不無留飲,故此藥自然盛行於世,亦有故矣。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辨本方條曰:「治血氣外行,腹有留飲,不能消化者。曰發汗後者,示血氣外行也。腹脹滿者,為有留飲,不消化證也。」

香蘇散

  • 1.《奇效良方》:「治宿食留飲,積聚中脘,噫臭腐氣,心腹疼痛,或臟腑飧泄,並皆治之。

半夏湯

  • 1.《醫方選要》:「藿香半夏湯,治胃虛中寒,停痰留飲,嘔吐噦逆。
  • 2.《濟陽綱目》:「_藿香半夏湯_,治胃虛中寒,停痰留飲,噦逆嘔吐。

甘露飲

  • 1.《傷寒標本心法類萃》:「一切留飲不散,五苓散(二十四)、桂苓甘露飲(三十四)、黃連解毒湯(二十一)、涼膈散(二十三)、白虎湯(二十二)、小陷胸湯(十八)、三一承氣湯(十三)選用。傷寒表未罷,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嘔,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小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七)。

導痰湯

  • 1.《救生集》:「_導痰湯_,治一切痰涎壅盛,或胸膈留飲,痞塞不通。
  • 2.《古今醫統大全》:「(《濟生》)_導痰湯_(方見痰門),治痰涎壅盛,或胸膈留飲痞塞,此治痰泄痞之藥也。
  • 3.《不居集》:「_導痰湯_,治一切痰涎壅盛,或胸膈留飲,痞塞不通。
  • 4.《濟陽綱目》:「_導痰湯_,治一切痰涎壅盛,或胸膈留飲,痞塞不通,及眩暈等症。
  • 5.《家用良方》:「_導痰湯_,治一切痰涎壅盛,或胸膈留飲,痞塞不通。
▼ 展開更多

舟車丸

  • 1.《醫學綱目》:「〔子和〕澤州李繼之,忽患牙痛,皺眉不語。欒景先曰:曾記戴人云,陽明經熱有餘也,宜大下之。乃付舟車丸七十粒,服畢,遇數知友留飲,強飲熱酒數杯,藥為鹽酒所發,盡吐之,吐畢而痛止。李大服曰:戴人神仙也。不三五日,又痛,再服前藥百餘粒,大下數行乃愈。
  • 2.《續名醫類案》:「子和治郭敬之留飲,面目浮腫,不能食,腳腫連腎囊痛,先以苦劑湧之,後以舟車丸、浚川散瀉之,病去如拾遺。又一田叟姓楊,其病嘔酸臭水十餘年,本留飲,諸醫皆以燥劑燥之,中脘臍胻以火艾燔針刺之,瘡未嘗合。張以苦劑越之,其涎如膠,乃出二三升,談笑而愈。

控涎丹

  • 1.《症因脈治》:「【哮病之治】身發熱者,外有感冒,先解表,前胡蘇子飲、防風瀉白散,佐以化痰之藥。身無熱,無外邪者,消痰理氣為主,二陳湯、三子養親湯、小半夏湯。伏痰留飲,結成窠臼,控涎丹、滾痰丸,量情選用,然必氣壯人乃可。

滾痰丸

  • 1.《症因脈治》:「【哮病之治】身發熱者,外有感冒,先解表,前胡蘇子飲、防風瀉白散,佐以化痰之藥。身無熱,無外邪者,消痰理氣為主,二陳湯、三子養親湯、小半夏湯。伏痰留飲,結成窠臼,控涎丹、滾痰丸,量情選用,然必氣壯人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