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腫脹」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腫脹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常見症狀,多因外感風寒、內傷痰濕、氣血瘀滯等原因引起。臨床表現為局部或全身皮膚、肌肉、組織等腫脹,伴有疼痛、壓痛、發熱、皮膚緊繃等症狀。

腫脹的中醫證候主要包括:

  • 風水腫:多因外感風寒,或內傷痰濕所致,症見局部或全身皮膚、肌肉、組織等腫脹,伴有疼痛、壓痛、發熱、皮膚緊繃等症狀。
  • 水腫:多因內傷痰濕,或氣血瘀滯所致,症見全身或局部皮膚、肌肉、組織等腫脹,伴有腰膝酸軟、乏力、納差、尿少等症狀。
  • 血腫:多因外傷或內傷所致,症見局部皮膚、肌肉、組織等腫脹,伴有疼痛、壓痛、皮膚青紫等症狀。
  • 氣腫:多因氣滯血瘀所致,症見局部皮膚、肌肉、組織等腫脹,伴有疼痛、壓痛、皮膚緊繃等症狀。

腫脹的中醫治療方法主要包括:

  • 祛風散寒:適用於風水腫。常用方藥有麻黃湯、桂枝湯、白虎湯等。
  • 化痰利水:適用於水腫。常用方藥有五苓散、越婢加朮湯、豬苓湯等。
  • 活血化瘀:適用於血腫、氣腫。常用方藥有桃紅四物湯、三黃散、血府逐瘀湯等。

腫脹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常見症狀,其病因病機複雜,臨床表現多樣,治療方法也各有不同。因此,在治療腫脹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辨證施治,方能取得良好的療效。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胃苓湯

  • 1.《類證治裁》:「急用八味丸料煎服。產後陰傷發熱,口渴面紅,為無根之火,獨參湯。治濕火,濕甚生熱,腫脹溺閉,胃苓湯。治鬱火,肌表熱,五心煩,如火燎,及胃虛食冷,遏抑脾陽,升陽散火湯。手心熱如烙,脈沉數,火鬱湯。下部骨蒸,屬血虛,五蒸丸、四物湯。血中伏火,加味四物湯。
  • 2.《証治準繩‧幼科》:「【腫脹】痘後面目虛浮,或久則一身皆腫者,此表氣不足,出風太早,風邪乘虛而入,其治在肺,宜五皮湯先加桂枝微汗之,後只服本方,若遍身皆腫,以胃苓湯合五皮湯主之。

甘草湯

  • 1.《皇漢醫學》:「與甘草湯而咽痛不瘥者,可與本方之意。以甘草湯不治之咽痛,其證候不僅由於急迫,是因咽喉內發赤腫脹,或化膿也。故加桔梗於甘草湯中以治急迫,並以治療器質的病變也。

小柴胡湯

  • 1.《皇漢醫學》:「酒黃疸,酒客黃疸也。熱痛者,肝或膽囊部有熱、有疼痛也。但由余之經驗,本方證之黃疸,於肝或膽囊部腫脹硬結,有自他覺的疼痛,或懊憹,或熱痛者,故有此腹證時,不論是否酒客,總以用本方與大小柴胡湯合用之機會為多。
  • 2.《皇漢醫學》:「應用小柴胡湯之主目的為胸脅苦滿。使病者仰臥,醫以指頭自肋骨弓下沿前胸壁裡面向胸腔按撫壓上之際,觸知一種之抵抗物,並同時有壓痛,是即胸脅苦滿證也。故胸脅苦滿者,適當肝、脾、胰三臟之腫脹硬結處,即使此等臟器毫無異狀,亦時常得以觸診。若此抵抗物之處反多,是必有種種之關係。
  • 3.《校註婦人良方》:「_小柴胡湯_,治肝經下部腫脹,小便不利,或寒熱往來,或晡熱潮熱,或胸脅作痛。(二方見本卷第三論)

白虎湯

  • 1.《醫方集解》:「欲飲水者,不可不與,不可過與,恣飲則有水結胸、心下悸、喘咳、噦噎、腫脹、癃秘、下利諸變證;亦治傷寒無大熱,口澡渴,心煩,背微惡寒者背為陽,背惡寒、口中和者,少陰病也,宜附子湯;今熱未退而微惡寒,為表未全罷,尚屬太陽,然燥渴心煩為裡熱已熾,與白虎湯解表邪,清裡熱,加人參補氣生津。
  • 2.《醫宗必讀》:「_白虎湯_,金匱腎氣丸,見腫脹。

五苓散

  • 1.《成方切用》:「中暑煩渴,身熱頭痛。膀胱積熱,便秘而渴。霍亂吐瀉,痰飲濕瘧,身痛身重。(此皆傷濕之見證也。濕勝則脾不運,土不能制水,溢於皮膚,則腫脹。並於大腸,則泄瀉。水停心下,則嘔逆。水寒射肺,則喘咳。暑先入心,故煩渴。五苓利小水,降心火,故兼治中暑煩渴。
  • 2.《外科心法要訣》:「若女兒陰戶腫脹者,心熱相傳也,宜導赤湯服之,或五苓散用薏苡、車前子煎湯調服。外治法,俱敷立消散,甚效。
  • 3.《馮氏錦囊秘錄》:「濕勝則脾不運土不能治水,溢於皮膚則腫脹,並於大腸則泄瀉,水停心下則嘔逆,水寒射肺則喘咳,暑先入心故煩渴,肺病則金不能生水,膀胱熱則陽不化陰,故便秘而渴,陰陽不利則霍亂吐瀉,濕勝則身痛身重,總之,下不通利則陰陽不能升降而變症多矣。且功專蕩熱滋燥,導飲生津,故亦為消痞良方。
  • 4.《古今醫統大全》:「(《和劑》)_五苓散_,治腫脹濕熱,小便不利。(方見濕門。)
  • 5.《景岳全書》:「五苓散(和一八二),微溫,凡暑熱霍亂泄瀉,小水不利,濕腫脹滿者宜此。

逍遙散

  • 1.《濟陰綱目》:「一婦月經不調,兩拗腫脹,小便澀滯,腹中一塊作痛,或上攻脅腹,或下攻小腹,發熱晡熱,惡寒,肌膚消瘦,飲食無味(兩拗即髀厭,屬肝經,小便小腹寒熱等症皆肝所主,而飲食無味則脾也,故須肝脾兼治),殊類廢症,久而不愈,余謂肝脾血氣虧損,用八珍湯、逍遙散、歸脾湯,隨症互服而愈。

歸脾湯

  • 1.《濟陰綱目》:「一婦月經不調,兩拗腫脹,小便澀滯,腹中一塊作痛,或上攻脅腹,或下攻小腹,發熱晡熱,惡寒,肌膚消瘦,飲食無味(兩拗即髀厭,屬肝經,小便小腹寒熱等症皆肝所主,而飲食無味則脾也,故須肝脾兼治),殊類廢症,久而不愈,余謂肝脾血氣虧損,用八珍湯、逍遙散、歸脾湯,隨症互服而愈。

腎著湯

  • 1.《醫方簡義》:「治濕傷腎氣。腰下腫脹者。

小青龍湯

  • 1.《醫學入門》:「水喘怔忡或腫脹,水喘,水氣轆轆有聲,怔忡者,小青龍湯、古葶棗散、白前湯。水腫、水氣脹肺而喘,然喘必生脹,脹必生喘,二證相因,皆小便不利。肺主氣,先喘而後脹者,宜清金降火,而行水次之;脾主濕,先脹而後喘者,宜燥脾行水,而清金次之。

半夏瀉心湯

  • 1.《吳鞠通醫案》:「初九日,腫脹胸痞,用半夏瀉心湯法,俟痞愈再服前方。

平胃散

  • 1.《醫通祖方》:「平胃本平胃氣之墩阜,若因脾土之虛不能消運,又須稍藉參、苓,如養胃之類。然復有土衰不能分利而成腫脹,且氣壅不勝參、術,難合理中者,乃合五苓以健運水土,與正氣散之假蘇、藿以散客邪,兩不移易之定例也。
  • 2.《張氏醫通》:「平胃散合五苓散生料煎服。平胃本平胃氣之敦阜。若因脾土之虛。不能消運。又須稍藉參、苓。如養胃之類。然有土衰不能分利而成腫脹。且氣壅不勝參、術難合理中者。乃合五苓以健運水土。與正氣散之假蘇、藿以散客邪。兩不移易之定例也。
  • 3.《痘疹精詳》:「忽然驚譫狂言,莫謂此為實熱,妄行驚風施治而用清解之劑,此是血耗神馳,只宜養心補血,歸脾湯實得其宜。又有足攣手戰,勿謂風生手足,而用驅風峻藥,此亦氣血有虧,而不能榮四體,必大補湯加續斷,以滋筋血之榮。腹痛多為不吉,平胃散是良方,任他腫脹總無妨,只要痘瘡肥壯。

麻黃湯

  • 1.《醫方簡義》:「治身半以上腫脹。身熱。口不甚渴者。即仲景所謂開鬼門之法也。

茵陳五苓散

  • 1.《蒼生司命》:「_五苓散_,治飲食內傷,停濕胸滿,腫脹發黃,本方加茵陳,名茵陳五苓散。濕勝身痛,小便不利,體重發渴,本方加羌活,名加味五苓散。(方見瘟疫門)

普濟消毒飲

  • 1.《成方便讀》:「普濟消毒飲,酒芩,酒川連(各五錢),陳皮(去白),生甘草,元參(各二錢),連翹,板藍根,馬勃,鼠黏子,薄荷(各一錢),殭蠶,升麻(各七分),柴胡,桔梗(各二錢),為末,湯調時時服之,或蜜拌為丸噙化。治大頭天行,初覺憎寒壯熱,漸次頭目腫脹,喘促上氣,咽喉不利,口渴舌燥等證。
  • 2.《目經大成》:「腫勢甚者,須按穴砭刺,此盡腫脹之治。目如蚌合,如杯覆者,皆可類推。

六味地黃丸

  • 1.《虛損啓微》:「治腎水虧損,小便淋閉,頭目眩運,腰腿痠軟,陰虛發熱,自汗盜汗,憔悴瘦弱,精神疲睏,失血失音,水泛為痰,病為腫脹,壯水制火之劑也。
  • 2.《景岳全書》:「一、腎經之痰,水泛為痰者也,無非虛證。有以腫脹而生痰者,此水入脾經,謂之反克,臟平者,宜六味地黃丸、左歸飲之類主之;臟寒者,宜理陰煎、加減《金匱》腎氣丸、八味地黃丸之類主之。其或但宜溫燥者,則單助脾經,亦能化濕,惟六味異功煎及理中湯、聖朮煎俱可酌用。
  • 3.《古方彙精》:「(治腎水虧損。小便淋閉。頭目眩暈。腰腿痠軟。陰虛發熱。自汗盜汗、憔悴瘦弱。失血失音。水泛為痰。病為腫脹。壯水治火之劑也。)
  • 4.《虛損啟微》:「治腎水虧損,小便淋閉,頭目眩運,腰腿痠軟,陰虛發熱,自汗盜汗,憔悴瘦弱,精神疲睏,失血失音,水泛為痰,病為腫脹,壯水制火之劑也。
  • 5.《外科證治全書》:「_六味地黃丸_(四十三),治腎水虧損,小便淋漓,頭目眩暈,腰腿痠軟,陰虛發熱,自汗盜汗,憔悴瘦弱,精神疲倦,失音失血,水泛為痰,病為腫脹等證。此壯水制火之劑也。

加味逍遙散

  • 1.《壽世編》:「_產門不閉_,初產腫脹,或焮痛而不閉者,用加味逍遙散。若腫消而不閉者,用補中益氣加五味子,或兼服十全大補湯加五味子。切忌寒涼之劑。初產傷重腫痛者,濃煎甘草湯洗之,其腫自平。
  • 2.《產鑑》:「婦人因產,努力太過,致陰下脫,若脫肛狀。陰下挺出,逼迫腫痛,舉重房勞,皆能發作,小便淋漓作苦,此由氣血虛弱,宜用十全大補湯;腫脹焮痛,肝經虛熱也,加味逍遙散;若因憂怒傷脾,加味歸脾湯;若因暴怒,肝火出血,用龍膽瀉肝湯。丹溪治一婦人,產子後陰戶中下一物如合包狀,有兩歧,其夫求治。
  • 3.《濟世全書》:「玉門腫脹,肝火血虛也,用加味逍遙散及龍膽瀉肝湯加木香。若概投散血攻毒之劑,則誤甚矣。
  • 4.《校註婦人良方》:「一產婦陰門不閉,發熱惡寒,用十全大補加五味子,數劑而寒熱退;又用補中益氣加五味子,數劑陰戶斂。若初產腫脹,或焮痛而不閉者,用加味逍遙散。若腫既消而不閉者,用補中益氣湯,切忌寒涼之劑。
  • 5.《校註婦人良方》:「愚按:玉門不閉,氣血虛弱也,用十全大補湯。腫脹焮痛,肝經虛熱也,加味逍遙散。若因憂怒,肝脾氣血傷也,加味歸脾湯。若因暴怒,肝火血傷也,尤膽瀉肝湯。仍參第八卷末諸論。
▼ 展開更多

三黃湯

  • 1.《醫通祖方》:「治水腫脹急、大便不通、大實大滿證。
  • 2.《張氏醫通》:「浚川散,治水腫脹急。大便不通。大實大滿證。

補中益氣湯

  • 1.《續名醫類案》:「以補中益氣湯去升麻、柴胡,加川芎、炮薑、附子,一劑汗出遍身,腫脹漸消,再劑熱退。改用八珍加薑、附,二劑而咳嗽除。終以歸脾加熟地、炮姜,四劑聲高食進矣。彼云舊有風症,兩手不能舉,今服藥乃能舉於頭矣。此治病必求其本之謂歟。
  • 2.《醫述》:「瘧後變證,惟痢為急。求其所由,有因瘧邪解散不早,或解散不暢,致陷於裡,變而為痢者,法當表裡分治,痢愈瘧亦止,即不止,其發亦輕。有因瘧時誤下,邪陷於內,變而為痢者,必兼腹滿腫脹,嘔惡不食等證,法當逐邪培土,亦以痢止為度,二者俱宜補中益氣湯加減。
  • 3.《一見能醫》:「疝,拂鬱則睪丸腫大,悲哀則不樂而消,用青皮、香附、枳實、木香、烏藥、橘核、川楝子。狐疝,晝則氣出而腎囊腫大,令人不堪,夜則氣入而腫脹皆消,少無痛苦,方以補中益氣湯加知母、黃柏治之,病愈而止。㿗疝者,頑疝也,睪丸大而無痛苦也,不必治。
  • 4.《保嬰撮要》:「一小兒火傷足脛,專用敗毒之劑,膿水淋漓,日晡腫脹,此脾虛下陷也,用補中益氣湯及八珍湯而愈。
  • 5.《醫方考》:「狐疝者,晝則氣出而腎囊腫大,令人不堪,夜則氣入而腫脹皆消,少無疾苦,宜此方主之。

龍膽瀉肝湯

  • 1.《濟世全書》:「玉門腫脹,肝火血虛也,用加味逍遙散及龍膽瀉肝湯加木香。若概投散血攻毒之劑,則誤甚矣。
  • 2.《濟陽綱目》:「莖囊腫,亦有陰陽二候。蓋玉莖與陰囊伸縮痿強,乃身中陰陽之機。有陽火玉莖腫脹,健裂不休者,柴青瀉肝湯。濕熱下流者,四苓散加山梔、木通、金鈴子。莖囊腫大通明者,木香流通飲,加木香煎,吞青木香丸。暴風客熱,陰挺腫脹者,龍膽瀉肝湯。膀胱熱甚囊腫,二便不通者,三白散,八正散。
  • 3.《萬病回春》:「_龍膽瀉肝湯_,治肝經濕熱、或囊癰便毒、下疳懸癰、腫痛焮作、小便澀滯,或婦人陰癃癢痛,或男子陽挺腫脹、或出膿水。
  • 4.《景岳全書》:「一膏粱之客,陰囊腫脹,小便不利,此中焦積熱,乘虛下注,先用龍膽瀉肝湯,加黃柏、牛膝,四劑漸愈,後用補陰八珍湯,加柴胡、山梔而愈。後不守禁忌,前證復作,仍用補陰八珍湯、補中益氣湯、六味丸而痊。又因勞倦發熱,自用四物、黃柏、知母之類,虛證悉具,瘡口大開。
  • 5.《女科經綸》:「《良方》論曰:婦人或肝經濕熱下注,或鬱怒傷損肝脾。外證或兩拗小腹腫痛,或玉門焮腫作痛,或寒熱往來,憎寒壯熱。內證或小便滯澀,或腹內急痛,或小腹痞悶。若兩拗小腹腫痛,肝經濕熱壅滯也,用龍膽瀉肝湯。玉門腫脹,肝火血虛也,加味逍遙散,及龍膽瀉肝湯加木香。若概投散血攻毒之劑,則誤甚矣。
▼ 展開更多

濟生腎氣丸

  • 1.《醫燈續焰》:「_濟生腎氣丸_,治腎虛脾弱,腰重腳腫,小便不利,或肚腹腫脹,或喘急痰盛,已成蠱證,其效如神。此證多因脾胃虛弱,治失其宜。元氣復傷而變者,非此不救。
  • 2.《醫暇卮言》:「凡腫脹初起,痰多發喘,小便不利者,服濟生腎氣丸無不效。
  • 3.《古今名醫方論》:「然溫補即所以化氣,氣化而愈者,出自天然;消伐所以逐邪,逐邪而頓愈者,由於勉強。今工所用,悉皆此類,早服晚通,去水斗許,腫脹頓消,索謝而去。不顧人之虛實,不慮人之生死,不數日而復脹,百無一生,可勝道哉!

蘇子降氣湯

  • 1.《雜病源流犀燭》:「若但拘痢無止法一言,概行攻伐,必愈損血耗氣,或又拘初則行、久則澀之語,每至固澀之後,壅滯氣血,變為腫脹喘急(宜木香調氣湯,蘇子降氣湯),非不審其經以治其根而及其流之過哉。總之,痢之由於氣者,必疏通之。由於血者,必調和之。由於飲食痰涎者必推蕩之。

十棗湯

  • 1.《辨舌指南》:「)蓄血在脅內腫脹者,宜十棗湯,(莞花醋炒,甘遂麵煨,大戟蒸曬,大棗先煮。)結胸甚者,宜大陷胸湯。(傷寒當表,而誤下之,脅痛煩躁,心下鞕癰者,為結胸。方用大黃、芒硝、甘遂、先煮大黃。有瘀血者,宜大黃瀉心湯。《舌鑑》盡善。凡用諸方,皆須重劑,勿妄用。
  • 2.《辨舌指南》:「_十棗湯_,治水蓄積脅內腫脹者。

荊防敗毒散

  • 1.《感症寶筏》:「頭與咽中腫脹,喉痛聲不出,即蝦蟆瘟,宜荊防敗毒散。

八正散

  • 1.《古今醫鑒》:「一、病人六脈數,四肢腫滿,腹痛發熱,小便少,大便閉,治以溫中養胃,非也。皆由三焦蓄熱,大小便閉,無發泄,故流出經絡,五臟充溢,而成腫脹,宜敗毒散加麻黃、防風、枳實發散,次以利氣丸下之,或八正散。
  • 2.《醫碥》:「痛痹。上部痛:羌活、桂枝皮、桔梗、威靈仙,臂痛加桑枝、薑黃。下部痛:牛膝、防己、木通、黃柏,加烏、附以引經。關節痛:穿山甲、虎骨、松節。上部腫痛:五積散(見中寒)、烏藥順氣散,加薑蔥發汗。下部腫痛:五苓散、(見傷濕。)八正散(見淋)、大橘皮湯(見腫脹),加燈心、竹葉利小便。
  • 3.《古今醫鑑》:「一、病人六脈數,四肢腫滿,腹痛發熱,小便少,大便閉,治以溫中養胃,非也。皆由三焦蓄熱,大小便閉,無發泄,故流出經絡,五臟充溢,而成腫脹,宜敗毒散加麻黃、防風、枳實發散,次以利氣丸下之,或八正散。

當歸拈痛湯

  • 1.《濟世神驗良方》:「兩脛腫脹為濕腳氣,宜當歸拈痛湯,或五積散,加檳榔、木瓜、青藤、穿山甲。足膝枯細為乾腳氣,宜十全大補湯,加牛膝、木瓜、石南藤、五加皮、沒藥、川烏。

槐花散

  • 1.《少林真傳傷科秘方》:「五十六,踢傷肛門穀道者,有肛門可腫或內脹,或大便不通,或有血無血。如腫脹投以通腸活血湯,大便不通竟以大黃湯行之,如有血來紫者,不妨有吉利散治之,若鮮者只傷於大腸,急投槐花散,如隻身熱再服除熱之藥,恐用藥矣。大便不通血已止,竟服通腸活血湯五六劑,治之即安,後有總論。

導赤散

  • 1.《幼科折衷》:「一症外腎皮囊赤腫通明,及女兒陰戶腫脹,乃心熱所傳,皆以木通散、導赤散為治,以朴硝散敷之。(批:小兒七日腎縮,乃初生受寒氣所致,用硫磺、茱萸各五錢,研末,大蒜調塗腹,仍以蛇床子微煙燻之。)

桔梗湯

  • 1.《皇漢醫學》:「與甘草湯而咽痛不瘥者,可與本方之意。以甘草湯不治之咽痛,其證候不僅由於急迫,是因咽喉內發赤腫脹,或化膿也。故加桔梗於甘草湯中以治急迫,並以治療器質的病變也。

大黃牡丹皮湯

  • 1.《皇漢醫學》:「求真按:「余曾治一十六歲女子,左股關節疼痛強直,發赤腫脹,煩痛不可按,歷訪諸大學名家,年餘無寸效。因其腹證,與大柴胡加石膏湯、大黃牡丹皮湯、桃核承氣湯之合方,兼用黃解丸,數月痊愈,唯左腳稍短縮,行時微跛耳。」

桂枝加桂湯

  • 1.《皇漢醫學》:「古代有燒針刺於人體使發汗之療法。此原非正治,而仲景特舉之者,因誤治病證轉變之際而立應之之方法也。本條之意,以燒針所刺之部分被寒(邪氣),即受細菌之侵入,發赤腫脹者,必發奔豚。奔豚者,即氣自下腹部上衝心臟也。於其發赤腫脹處,施灸一壯,與以桂枝加桂湯,則奔豚即治云。

甘草麻黃湯

  • 1.《皇漢醫學》:「求真按:「治水病而腫脹,或喘,或自汗出,或無汗者。」

六君子湯

  • 1.《時方妙用》:「腫脹症。以疏鑿飲子舟車丸為禁劑。濟生腎氣丸。脹症亦須慎用。

托裡散

  • 1.《胎產心法》:「妊娠少腹痛,虛熱紫蘇飲,虛寒膠艾湯。若小腹近下處腫脹浮薄發光者,孕癰也,千金托裡散或薏苡仁煎汁飲。若心腹急痛,煩悶面青,冷汗氣絕,血下不止,其胎上衝者,不可治也。
  • 2.《婦科秘書》:「妊娠少腹痛,虛熱,紫蘇飲;虛寒,膠艾湯。若小腹近下處腫脹,浮薄發光者,孕癰也,《千金》托裡散,或薏苡仁煎汁飲。若心腹急痛,煩悶面青,冷汗氣絕,血下不止,其胎上衝者,不可治也。
  • 3.《邯鄲遺稿》:「妊娠腹痛,與之安胎飲不效,與之消食通氣亦不應,但腹近下處,腫脹浮滿發光者,此曰孕癰,宜服補劑,用十補托裡散,其次則千金托裡散,皆可服。如未潰者,宜服十補托裡散,已潰者加黃耆。蓋黃耆排膿,泄之則愈矣,或用烏梅、牛皮膠煎亦可。
  • 4.《秘珍濟陰》:「—,小腹痛近陰處,腫脹浮薄發光者,孕癰也,宜千金托裡散。

五積散

  • 1.《濟世神驗良方》:「兩脛腫脹為濕腳氣,宜當歸拈痛湯,或五積散,加檳榔、木瓜、青藤、穿山甲。足膝枯細為乾腳氣,宜十全大補湯,加牛膝、木瓜、石南藤、五加皮、沒藥、川烏。

八珍湯

  • 1.《雜病源流犀燭》:「或焮腫脹痛,瘀血作膿也,急當內托(宜八珍湯加白芷)。或膿反痛,氣血虛也(宜十全大補湯)。或骨骱接而復脫,肝腎虛也(宜地黃丸)。或腫不消,青不退,氣血俱虛也,急先用蔥熨法,內服藥(宜八珍湯)。倘單用行血破血,脾胃愈虛,衛氣愈滯。若敷貼涼藥,則瘀血益凝,內腐益深,難以收拾矣。
  • 2.《保嬰撮要》:「一小兒火傷足脛,專用敗毒之劑,膿水淋漓,日晡腫脹,此脾虛下陷也,用補中益氣湯及八珍湯而愈。
  • 3.《濟陰綱目》:「一婦月經不調,兩拗腫脹,小便澀滯,腹中一塊作痛,或上攻脅腹,或下攻小腹,發熱晡熱,惡寒,肌膚消瘦,飲食無味(兩拗即髀厭,屬肝經,小便小腹寒熱等症皆肝所主,而飲食無味則脾也,故須肝脾兼治),殊類廢症,久而不愈,余謂肝脾血氣虧損,用八珍湯、逍遙散、歸脾湯,隨症互服而愈。

千金內托散

  • 1.《痘科輯要》:「痘未起脹,而頭目先腫者,名大頭瘟,宜散陽分之邪,急用救苦散(百七一),服此不應者死(聶云:此乃氣血虛弱,不能拘攝其毒而發腫,皮色未至光豔,如瓜瓠之狀者,急宜大補氣血)。痘密而目不閉者凶,毒未盡發,不甚腫脹,故不閉也,急用千金內托散(十六)托之,不起者死。

肥兒丸

  • 1.《廣嗣紀要》:「乳食所傷者,小兒腸胃脆薄,乳食過多,難以傳化,而父母溺於護愛,惟恐飢乏,凡肥甘生冷與食之,以致宿食成積,久積成癖,而吐瀉瘧痢,腫脹腹痛,疳蟲之病生矣,肥兒丸主之。

金沸草散

  • 1.《証治準繩‧雜病》:「舌根腫脹為重舌,舌腫而不柔和者為木舌,風寒傷於心脾,令人憎寒壯熱,齒浮舌腫痛,宜金沸草散漱口,吐一半,吃一半。治舌腫,黃藥湯。或亂髮燒灰,水調下。外用釜底煤研細醋調,敷舌上下,脫去更敷,能先決去血,竟敷之尤佳。一方用鹽等分,井花水調敷。硼砂細末,切生薑蘸藥揩舌腫處,即退。

至寶丹

  • 1.《眼科闡微》:「(點風火流淚、紅爛、雲翳、腫脹、疼痛等症。)

敗毒散

  • 1.《古今醫鑑》:「一、病人六脈數,四肢腫滿,腹痛發熱,小便少,大便閉,治以溫中養胃,非也。皆由三焦蓄熱,大小便閉,無發泄,故流出經絡,五臟充溢,而成腫脹,宜敗毒散加麻黃、防風、枳實發散,次以利氣丸下之,或八正散。
  • 2.《古今醫鑒》:「一、病人六脈數,四肢腫滿,腹痛發熱,小便少,大便閉,治以溫中養胃,非也。皆由三焦蓄熱,大小便閉,無發泄,故流出經絡,五臟充溢,而成腫脹,宜敗毒散加麻黃、防風、枳實發散,次以利氣丸下之,或八正散。
  • 3.《曹仁伯醫案》:「又:進敗毒散腫脹雖減,寒熱未除,尚須加減。

升陽益胃湯

  • 1.《得心集醫案》:「_升陽益胃湯_(東垣),方見卷三腫脹門陽氣不升。

人參敗毒散

  • 1.《得心集醫案》:「陳景階內人,初冬忽然遍身浮腫,小溲不利,醫以利水消導之藥,脹滿日甚,氣急不能著枕。視其形色蒼赤,脈象浮大,獨肺部沉數,舌苔灰黃,以蘇葉、杏仁、防風、姜皮四味,連進二劑,氣急消減,再與人參敗毒散加入生黃耆與服,小水通,腫脹遂消。

三痹湯

  • 1.《馬培之醫案》:「_八方三痹湯_,治寒濕痛痹,膝踝腫脹,三陰不足。

柴青瀉肝湯

  • 1.《濟陽綱目》:「莖囊腫,亦有陰陽二候。蓋玉莖與陰囊伸縮痿強,乃身中陰陽之機。有陽火玉莖腫脹,健裂不休者,柴青瀉肝湯。濕熱下流者,四苓散加山梔、木通、金鈴子。莖囊腫大通明者,木香流通飲,加木香煎,吞青木香丸。暴風客熱,陰挺腫脹者,龍膽瀉肝湯。膀胱熱甚囊腫,二便不通者,三白散,八正散。

舟車丸

  • 1.《古今醫統大全》:「(《聖惠》)_舟車丸_,治五飲痰積腫脹。
  • 2.《醫學妙諦》:「人之生兮資水穀,脾主谷兮腎水屬。水旺土虛不勝水,水氣泛溢浮腫肉。實脾飲於陰水宜(便利不渴而腫脹者為陰水也),陽水舟車丸可錄(舟車丸宜慎用)。口渴面赤氣阻便(秘而腫脹者為陽水也),上為風腫麻防要。下屬濕腫苡防(己)足。又有虛症氣血分,四物湯兮合四君。
  • 3.《成方切用》:「(河間仿仲景十棗例制此湯,治一切水濕,)治水腫水脹,形氣俱實。(腫脹者,水道壅遏也。形氣俱實者,口渴,面赤,氣粗,腹堅,大小便秘也。陽水先腫上體,肩背手膊,手三陽經。陰水先腫下體,腰腹脛胕,足三陰經。腫屬脾,脹屬肝,腫則陽氣猶行。如單脹而不腫者,名鼓脹。

當歸龍薈丸

  • 1.《內科摘要》:「當歸龍薈丸,治肝經實火,大便秘結,小便澀滯,或胸膈作痛,陰囊腫脹。凡屬肝經實火,皆宜用之。

生脈散


沉香散

  • 1.《雞峰普濟方》:「治寒疝小腹堅滿,攻作不定時發疼痛,腎虛受邪腫脹,及臟寒氣弱,臍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