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體虛」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體虛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症候,是指人體臟腑功能不足、氣血不足、精髓不足等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症狀。體虛的病因多種多樣,主要包括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勞倦過度、飲食不節、情志不遂等。

體虛的臨床表現主要有:疲倦乏力、精神不振、食欲不振、睡眠不佳、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心悸氣短、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脈細弱等。

體虛的治療方法根據病因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 補氣:適用於氣虛證。常用中藥有黃芪、人參、白朮、黨參等。
  • 補血:適用於血虛證。常用中藥有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等。
  • 補精:適用於精虛證。常用中藥有鹿茸、巴戟天、肉蓯蓉、杜仲等。
  • 健脾:適用於脾虛證。常用中藥有山藥、白朮、茯苓、甘草等。
  • 養心:適用於心虛證。常用中藥有酸棗仁、柏子仁、龍眼肉、五味子等。
  • 安神:適用於心神不寧證。常用中藥有酸棗仁、柏子仁、龍眼肉、五味子等。

體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 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 飲食要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 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情緒波動。

體虛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症候,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一系列併發症,因此患者要重視治療,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調理。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桂枝湯

  • 1.《類證治裁》:「凡體實者,春夏治以辛涼,秋冬治以辛溫,解其肌表,風從汗散。體虛者,固其衛氣,兼解風邪,恐專行發散,汗多亡陽也。如初起風兼寒,宜辛溫發表,郁久成熱,又宜辛涼疏解,忌初用寒涼,致外邪不得疏散,鬱熱不得發越,重傷肺氣也。如體虛感風,微覺寒熱,參歸桂枝湯加陳皮。
  • 2.《類證治裁》:「〔體虛〕,參歸桂枝湯,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名桂枝湯,此加人參、當歸。
  • 3.《傷寒恆論》:「【闡釋】,此條乃脈象浮弱,外證未解之治法也。若脈浮緊是為傷寒外證未解,又當用麻黃湯也。鄭氏指出其正必虛,於桂枝湯內,或加飴糖,或加附子,以助藥力祛邪外出,為其經驗之總結。筆者對於體虛之人,或產婦漏汗不止,外感風寒之邪,皆用桂枝湯加附子以助藥力,祛邪外出而愈。
  • 4.《臨證指南醫案》:「沈,虛人得感。微寒熱。(體虛感風),參歸桂枝湯加廣皮。

炙甘草湯

  • 1.《經方實驗錄》:「本湯證在男子多發於病後,在女子每見於平日。但吾國婦女最喜諱疾忌醫,君如告之曰病,彼不信也。試服湯而精神煥發,興趣倍增者,彼曰我前此體虛也。果依此說,炙甘草湯能補虛,然則《傷寒》方又豈惟專治傷寒而已哉?柯氏謂《傷寒論》中多雜病方,信然。

黃芩湯

  • 1.《聖濟總錄》:「治精極目視不明,齒焦發落,形體㾓痛,身體虛熱,黃芩湯方

調胃承氣湯

  • 1.《皇漢醫學》:「病人身體虛羸更甚,但稀粥少進,大便不利,小便快利。一醫來診曰聞此患者,初中末治療無間,但稍有愚見,冀得余同意,故與余約時同診。醫曰:『此證雖形體虛羸已甚,腹候虛軟無力,但一時權道計,宜活用承氣湯一類,如何?』余雖亦注意其不大便,恐有掣肘,今得此醫一言,可以直用無疑。
  • 2.《重慶堂隨筆》:「(注)上消宜用小劑頻服,以清火救肺,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善飲而小溲少者,熱能消爍其水也,加花粉、麥冬以滋液,小溲多者,水液不能滲泄於外也,加葛根以升清,小溲有而不利者,恐變水腫,桂苓甘露飲清上以開下,俾火降濕行。治中消宜直清胃熱,體實者三黃丸或調胃承氣湯,體虛者黃連豬肚丸。

平胃散

  • 1.《奇效良方》:「上各為一兩,觀其五臟病證,主其病之藥加一兩,共二兩,併為細末,煎燈心湯,五更初面東方,服一錢匕,仍須相老少虛實加減。至天明其水下三五次,其腫即消,卻用生薑蔥煮粥止之。隔日服平胃散一帖,如體虛不堪再下者,只用前藥麵糊為丸,三日一服二十丸,謂之磨化丸,屢效,食忌如後。
  • 2.《大方脈》:「治心腹諸痛,因濕熱鬱結及氣積食滯,脈沉有力者,服化滯丸(見攻裡門)。量體虛實,先攻積滯,後用平胃散,隨症加味(見消導門)。

參苓白朮散

  • 1.《幼科切要》:「疳積一證,因小兒脾胃虛弱,凡食生冷油膩,停滯不化,初起為積,積久成疳,遂致五臟受病,形狀難看。初起體實,以集聖五疳丸為主,覆載五臟病狀,察其虛實陰陽,各自加減。體虛者總以參苓白朮散,或肥兒丸調之,以補為消可也。

理中湯

  • 1.《古今醫鑒》:「中寒者,寒邪直中三陰也。寒為天地殺厲之氣,多由氣體虛弱之人,或調護失節,沖斥道途,一時為寒氣所中,則昏不知人,口噤失音,四肢強直,拘急疼痛者,先用熱酒、薑汁各半盞灌服,稍醒,後用理中湯。
  • 2.《醫學心悟》:「蘇木屑二兩,煎酒,和砂糖,熬化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錢,酒下。體虛者,用理中湯送下;若血寒,加肉桂五錢。
  • 3.《古今醫鑑》:「中寒者,寒邪直中三陰也。寒為天地殺厲之氣,多由氣體虛弱之人,或調護失節,沖斥道途,一時為寒氣所中,則昏不知人,口噤失音,四肢強直,拘急疼痛者,先用熱酒、薑汁各半盞灌服,稍醒,後用理中湯。
  • 4.《醫學心悟雜症要義》:「蘇木屑二兩煎酒,和砂糖,熬化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錢,酒下。體虛者用理中湯送下。若血寒、加肉桂五錢。

當歸四逆湯

  • 1.《程杏軒醫案》:「聞兄體虛感邪,兼挾內傷,病起寒熱肢厥,診脈沉細,初投當歸四逆湯,肢厥雖回,身熱未退,審屬少下虧,邪乘虛陷,更進理陰煎兩劑,復診脈轉浮大,舌黑麵紅,奄奄欲脫,貧士無力服參,姑以黨參熟地各四兩,熬成濃汁,晝夜與漿粥間進。神稍回,脈稍斂,尚覺心煩內熱,舌枯津涸,囑煮團魚湯煎藥。

附子理中湯

  • 1.《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吳(三十五歲),遭逢數奇,情志鬱勃,勞傷客感兼有,病實體虛照顧,勿犯二氣,是攻邪宜輕。

麻黃湯

  • 1.《醫學心悟》:「此方不宜於東南,多宜於西北。西北稟厚,風氣剛勁,必須此藥開發,乃可疏通,實為冬令正傷寒之的劑。若東南則不可輕用,體虛脈弱者受之,恐有汗多亡陽之慮。

十全大補湯

  • 1.《丁甘仁先生家傳珍方》:「症輕者,二三服即愈,重者,服三日痊愈。切不飲冷水冷茶,並忌食生冷之物。犯之藥餌無靈。瘧之為病,雖不至過傷性命,然不治則發無已時,久則惡邪內陷,正氣日虛,四肢羸瘦,精神疲倦,遂至不可救。但有此截瘧丸,不問多年近日,用之百發百中。瘧愈後體虛者,別服十全大補湯。

茯苓飲

  • 1.《王樂亭指要》:「吳左,癖大如盤,良由瘧後失調,飲食不節,痰積交滯而成。大便見溏,脾土衰矣。脈至右無力,體虛不任攻消,用擬香砂枳朮合外臺茯苓飲。

普濟消毒飲

  • 1.《醫學心悟》:「水煎服。便閉甚,加大黃酒炒一錢;體虛加人參五分。
  • 2.《醫學心悟》:「水煎服。體虛,加人參五分;便閉,加大黃(酒煨,一錢)。

仙方活命飲

  • 1.《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予按癰疽大證,必有極大之膿頭,堅硬不化,瘡上極熱灼手處,即為膿頭所在。以刀抉之,百不失一。仲師之言,則固信而有徵也。復有體虛未易腫大者,或婦人病在下體未便開刀者,仙方活命飲,成效卓著,當附存之。

清暑益氣湯

  • 1.《萬病回春》:「_清暑益氣湯_,治長夏濕熱蒸人,人感之,四肢困倦、精神減少、懶於動作、胸滿氣促、肢節疼痛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心下膨悶、小便黃而數、大便溏而頻、或利或渴、不思飲食、自汗體虛。
  • 2.《醫便》:「_清暑益氣湯_(七十六),治長夏濕熱蒸人,人感之則四肢困倦,精神減少,懶於動作,胸滿氣促,肢節疼痛,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心下膨悶,小便黃而數,大便溏而頻,或痢或渴,不思飲食,自汗體虛。
  • 3.《萬氏家抄濟世良方》:「_清暑益氣湯_,治長夏濕熱蒸人、四肢困倦、精神減少、懶於動作、胸滿氣促、肢節疼痛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心下膨悶、小便黃而數、大便溏而頻、或痢或渴、不思飲食、自汗體虛。
  • 4.《馮氏錦囊秘錄》:「治長夏濕熱蒸人,四肢精神困倦,身熱喘煩,心下膨悶,或利,或渴,自汗體虛。
  • 5.《養生類要》:「治長夏濕熱蒸人,人感之則四肢困倦,精神減少,懶於動作,胸滿氣促,肢節疼痛,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心下膨悶,小便黃而數,大便溏而頻,或痢,或渴,不思飲食,自汗體虛。
▼ 展開更多

竹葉石膏湯

  • 1.《霍亂燃犀說》:「_竹葉石膏湯_(同上),治體虛受暑,霍亂吐瀉,及暑邪深入等證。

消風散


荊防敗毒散

  • 1.《喉科心法》:「當先用荊防敗毒散,加蔥白、香豉,或再加牛子、元參、僵蟲、連翹一二劑,急急解散表邪,然後用末藥吹噙,方不誤事。若失於未表散,已經誤治,而表症尚在,急禁止吹噙末藥,用荊防敗毒散,連進二三劑,體虛人加人參,提出內陷之表邪,亦可以救前誤。昧者謂咽喉病忌用發散,謬妄殊甚。

六君子湯

  • 1.《証治準繩‧雜病》:「所以治之必先理氣為急,中後氣未盡順,痰未盡降,調理之劑,唯當以藿香正氣散和星香散煎服。此藥非特可以治中風之症,中氣、中惡、霍亂尤宜。中後體虛有痰,宜四君子湯和星香散,或六君子湯和之。脈沉伏無熱者,用三生飲加全蠍一個。養正丹可以墜下痰涎,鎮安元氣。
  • 2.《醫方集解》:「此足厥陰藥也。南星燥痰之品,制以牛膽,以殺其毒,且膽有益肝膽之功(肝膽之經屬風木);佐以木香,取其行氣以利痰也(木香能疏肝氣,和脾氣)。肥而不渴,宜燥可知。加全蠍者,以散肝風也(中風體虛有痰者,宜四君子或六君子湯調下此散)。
  • 3.《幼科切要》:「食瘧由飲食不節,飢飽有傷然也。凡食生冷魚肉油膩之物,以致中脘停痰,皆為食瘧。其狀飢不欲食,中滿嘔逆,腹痛,宜去食。初服四獸飲,不止,再服二陳湯加枳殼、胡椒、白芷截之。久不愈,六君子湯,諒食積氣體虛實加減,服之自愈。

養陰清肺湯

  • 1.《白喉條辨》:「原注體虛加熟地或生熟並用。熱甚加連軺。去白芍。燥甚加天冬茯苓。(按此味未妥)如有內熱及發熱者。亦不必表藥。照前方治之。其熱自退。

補中益氣湯

  • 1.《重訂廣溫熱論》:「水火互結而又夾蟲者,宜導下兼殺蟲,如加味控涎丹(丹波廉夫觀聚方要補方)、雄黃解毒丸(喉科秘旨方)之類。此外體虛及久病,或屢汗屢清下,下症雖具而不任峻攻,如氣虛失下者,宜潤下兼補氣,如黃耆湯(金匱翼方)、補中益氣湯加元明粉白蜜(高鼓峰己任編方)之類。

抵當湯

  • 1.《皇漢醫學》:「上證有體虛者,夫體虛之人,雖有瘀血在小腹,亦不可專攻,然不攻則病不去,善哉。陳自明以此方去大黃,加地黃,名通經丸。去加僅一味,即有攻守兼施之妙,豈非孫吳之兵法乎!余嘗以此四味煎水,有療乾血勞者。

蘇子降氣湯

  • 1.《世醫得效方》:「上銼散。每服二錢至三錢,水一大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常服消痰飲,散滯氣,進飲食。體虛痰喘,加人參一錢,北五味子七粒,鹽梅一個,杏仁七粒去皮尖,紅棗二枚煎。虛煩,加知母、人參,每料各一兩。

八珍湯

  • 1.《醫方考》:「氣體虛弱,痘證雖順,此方主之。
  • 2.《醫經秘旨》:「八珍湯固是陰陽平補之劑然人稟受不同豈無偏勝偏虛則知少補一分之陽不足以配陰少補一分之陰不足以配陽多補一分之陽則陰氣耗竭一分多補一分之陰則陽氣牽滯一分此調理不足之證最為棘手況乎體虛之人外淫易犯內情易起飲食易停痰血易滯尤不可僅責其所無而不求其所有也

肥兒丸

  • 1.《幼科切要》:「疳積一證,因小兒脾胃虛弱,凡食生冷油膩,停滯不化,初起為積,積久成疳,遂致五臟受病,形狀難看。初起體實,以集聖五疳丸為主,覆載五臟病狀,察其虛實陰陽,各自加減。體虛者總以參苓白朮散,或肥兒丸調之,以補為消可也。

人參敗毒散

  • 1.《醫方集解》:「外感體虛之人,汗之熱不退,下之、和之熱亦不退,大熱呻吟,津液灼盡,身如枯柴,醫者技窮,正為元氣已漓,故藥不應手耳;倘元氣未漓,先用人參三五七分,領藥深入驅邪,何至汗和不應耶。
  • 2.《成方切用》:「不知者謂傷寒無補法。邪得補而彌熾。即痘疹瘧痢,以及中風中痰中寒中暑癰疽產後,初時概不敢用。而虛人之遇重病,可生之機,悉置不理矣。古方表汗,用五積散參蘇飲敗毒散,和解用小柴胡白虎湯竹葉石膏湯等方,皆用人參,領內邪外出,乃得速愈,奈何不察耶。外感體虛之人,汗之熱不退。
  • 3.《異授眼科》:「目有暴發赤腫,沙澀難開者何故?答曰:體虛脾弱,酒色過度,宜點珍珠虎液膏,宜服人參敗毒散,以散其熱。
  • 4.《齊氏醫案》:「世醫奈何不察耶?外感體虛之人,汗之熱不退,下之、和之熱亦不退,大熱呻吟,津液灼盡,身如枯柴,醫者技窮,止為元氣已漓,故藥不得應耳。倘元氣未漓,先用人參三五七分,領藥深入驅邪,何至汗、和不應耶?東垣治內傷外感,用補中益氣湯加表藥一二味以散外邪,有功千古。

小續命湯

  • 1.《醫學入門》:「體虛受風,而傷太陽之經絡,後復遇風寒相搏,發則口噤背強,痰涎壅盛,昏暈不識人,時醒時作,謂之兒暈,又曰子癇,又曰痓,甚則角弓反張,小續命湯意。重者羚羊角湯;輕者四物湯加葛根、牡丹皮、秦艽、細辛、防風、竹瀝。痰加貝母、陳皮、茯苓、甘草,或古芎活散。
  • 2.《外台秘要》:「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一升,去滓,分二服,薄取汁,莫見風,不瘥復作,禁如藥法,並療久失聲,上氣嘔逆,面目腫,皆愈。服湯已,多體虛,宜兼補,忌海藻菘菜生蔥等。
  • 3.《外臺秘要》:「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一升,去滓,分二服,薄取汁,莫見風,不瘥復作,禁如藥法,並療久失聲,上氣嘔逆,面目腫,皆愈。服湯已,多體虛,宜兼補,忌海藻菘菜生蔥等。

五積散

  • 1.《雜病廣要》:「寒證體虛者,五積散,生薑三片煨,蔥白二根,木瓜二片,鹽炒茱萸七粒同煎。熱證,四順清涼飲,治腹痛,大便秘,小便赤,喜飲冷,以手按之轉甚,不可近,病者或兩手熱,痛處亦熱,或用大柴胡湯。(《得效》)
  • 2.《古今醫鑒》:「十指麻,是胃中有濕痰死血,宜二陳湯加蒼朮、白朮、陳皮、茯苓、桃仁、紅花,少加附子行經。又宜四物湯加上藥及羌活、蘇木。如手指麻痹,因濕所致者,香蘇散、蒼朮、麻黃、桂枝、白芷、羌活、木瓜水煎;脈體虛者,用五積散亦好。
  • 3.《世醫得效方》:「體虛者,五積散,生薑三片,煨蔥白二根,木瓜二片,鹽炒茱萸七粒煎;體實者,藿香正氣散,生薑三片,枳殼半片,木香少許煎。(方並見傷寒陰證類。)
  • 4.《古今醫鑑》:「十指麻,是胃中有濕痰死血,宜二陳湯加蒼朮、白朮、陳皮、茯苓、桃仁、紅花,少加附子行經。又宜四物湯加上藥及羌活、蘇木。如手指麻痹,因濕所致者,香蘇散、蒼朮、麻黃、桂枝、白芷、羌活、木瓜水煎;脈體虛者,用五積散亦好。

當歸六黃湯

  • 1.《雜病廣要》:「當歸六黃湯,治消渴體虛,宜常服之。(《乾坤生意》)(方見《傷寒·虛汗》中)

香蘇散

  • 1.《醫學心悟》:「感重而體實者,汗之宜重,麻黃湯。感輕而體虛者,汗之宜輕,香蘇散。又東南之地,不比西北,隆冬開花,少霜雪,人稟常弱,腠理空疏,凡用汗藥,只須對症,不必過重。予嘗治傷寒初起,專用香蘇散加荊、防、川芎、秦艽、蔓荊等藥,一劑愈,甚則兩服,無有不安。而麻黃峻劑,數十年來,不上兩餘。
  • 2.《重訂通俗傷寒論》:「又陽虛者,東垣用補中湯加表藥;陰虛者,丹溪用芎歸湯加表藥;其法精且密矣。總而言之:凡一切陽虛者,皆宜補中發汗;一切陰虛者,皆宜養陰發汗。挾熱者,皆宜清涼發汗;挾寒者,皆宜溫經發汗;傷食者,則宜消導發汗。感重而體實者,汗之宜重,麻黃湯;感輕而體虛者,汗之宜輕,香蘇散。
  • 3.《一見能醫》:「挾熱者,皆清涼發汗;挾寒者,皆以溫經發汗;傷食者,則宜消導發汗。感重而體實者,汗之宜重,麻黃湯(桂枝、杏仁、甘草、麻黃)。感輕而體虛者,汗之宜輕,香蘇散(香附、紫蘇、陳皮、甘草)。又東南之地,不比西北,隆冬開花,少霜雪,人稟常弱,腠里空疏,凡用汗藥,只須對症,不必過重。

四君子湯

  • 1.《証治準繩‧雜病》:「所以治之必先理氣為急,中後氣未盡順,痰未盡降,調理之劑,唯當以藿香正氣散和星香散煎服。此藥非特可以治中風之症,中氣、中惡、霍亂尤宜。中後體虛有痰,宜四君子湯和星香散,或六君子湯和之。脈沉伏無熱者,用三生飲加全蠍一個。養正丹可以墜下痰涎,鎮安元氣。

參蘇飲

  • 1.《痘疹精詳》:「初熱體實升麻湯,體虛參蘇飲差強,無力服參鬚權變,扶元宣解代之良。

十補丸

  • 1.《醫學心悟》:「氣旺則能攝精,時下體虛者眾,服此累效。

溫脾湯

  • 1.《外科備要》:「嬰兒感受廣疫之氣,鬱於皮膚,凝結而成。大小青紫斑點,狀若葡萄,發於頭身腿脛居多,甚則毒邪攻胃,牙齦腐爛,臭腥出血,形類牙疳,而青紫斑點,其色反淡,久則令兒虛羸。初起服羚羊角散露,日久體虛,服溫脾湯露,米泔水漱口,常搽非疳散鹼即效。近見中年之人,下虛者亦患此證,治法同前。

牡蠣散

  • 1.《不居集》:「_牡蠣散_,治諸虛不足,及大病後,體虛津液不固,常常自汗。

黃龍湯

  • 1.《時病論》:「_黃龍湯_,:治失下循衣撮空,體虛熱盛,不下必死。

三生飲

  • 1.《醫方集宜》:「治中風六脈沉伏,體虛素弱及年高人自利,痰涎壅盛,口眼歪斜,無熱者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