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寒濕」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寒濕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證,多由感受外寒、內生濕邪所致。其主要臨床表現為:

  • 惡寒發熱,頭痛身重,四肢酸痛,不欲動,口淡不渴,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小便清長。
  • 舌苔白膩,脈沉濡。

寒濕證的治療,以溫化寒濕為主。常用方藥有:

  • 麻黃附子細辛湯:適用於寒濕外感,症見惡寒發熱,頭痛身重,四肢酸痛,無汗,口淡不渴,脈沉緊。
  • 桂枝加附子湯:適用於寒濕內侵,症見身體困重,頭痛,四肢酸痛,無汗,口淡不渴,脈沉弱。
  • 白朮附子湯:適用於寒濕阻滯中焦,症見脘腹脹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舌苔白膩,脈沉緩。

寒濕證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 飲食宜清淡,不宜過食生冷油膩之物。
  •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避免情緒波動。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理中湯

  • 1.《本草綱目》:「好古曰:乾薑,心、脾二經氣分藥也,故補心氣不足。或言:乾薑辛熱而言補脾。今理中湯用之,言泄不言補,何也?蓋辛熱燥濕,泄脾中寒濕邪氣,非泄正氣也。又云:服乾薑以治中者,必僭上,不可不知。
  • 2.《仁齋直指方論》:「理中湯(方見瀉門),治寒濕眩運,仍吞來復丹(方見暑門,)甚者養正丹(方見痼冷門。)
  • 3.《世醫得效方》:「上二錢合和,紫蘇、烏梅煎湯下。未效,加木香、縮砂、白朮、丁香煎服。來復丹亦可。(方見痼冷類。或感寒濕水泄,平胃散、理中湯,蘇、梅、米湯調下。)
  • 4.《奇效良方》:「上用平胃散、五苓散各二錢,用水一盞,棗二枚,生薑二片,同煎至七分,嚼薑棗和滓咽服,少刻又服辰砂,五苓散亦可,用來復丹亦可。或寒濕水泄,正胃散理中湯蘇梅米湯下。一方入鹽煎。
  • 5.《兒科要略》:「由於受寒者,四肢清冷,吐瀉穢濁而不致洞瀉如注者,治宜溫中以行其寒濕,用理中湯加蘇梗、吳萸;下寒上熱者、酌加黃連。以上諸恙,雖為平時所皆有,而在暑令為獨多,世俗亦稱之為霍亂者也。偏於濕者,則名濕霍亂,偏於熱者,則名熱霍亂。
▼ 展開更多

腎著湯

  • 1.《皇漢醫學》:「下焦,臍以下也。身勞云云,病因也。然此但云下焦得濕氣之由,不僅得諸衣裡之冷濕也。余按下焦易虛,故寒濕必感自下焦,蓋下焦感寒濕之所也。此方主以茯苓、乾薑者,去寒利水也,其無心下悸、目眩等證者,以無氣衝逆之候也。」
  • 2.《成方切用》:「(風寒濕邪客於胞中,氣不能化,故水道不通。足太陽經,上額絡腦。太陽經氣不得下行,上入腦而流於鼻,則為清涕。)
  • 3.《時方歌括》:「治寒濕腰痛。如帶五千錢。此帶豚為病。名曰腎著。

四逆湯

  • 1.《醫法圓通》:「一治周身皮膚浮腫,內冷身重。夫周身浮腫,內冷身重者,蓋以先天之陽衰於內,寒濕之邪即生於內,故見身重內冷。寒濕太盛,則真氣不藏,散於周身,無陽以運化,故又見浮腫。麻辛附子湯力能溫腎扶陽、祛陰逐寒,故治之而愈。
  • 2.《長沙方歌括》:「蔚按。四逆湯為少陰正藥。此證用之以招納欲散之陽。太陽用之以溫經。與桂枝湯同用以救里。太陰用之以治寒濕。少陰用之以救元陽。厥陰用之以回薄厥。
  • 3.《方症會要》:「治獨傷寒濕症,加羌活、蒼朮,溫以散之,煎熱涼服。

麻黃附子細辛湯

  • 1.《醫法圓通》:「一治周身皮膚浮腫,內冷身重。夫周身浮腫,內冷身重者,蓋以先天之陽衰於內,寒濕之邪即生於內,故見身重內冷。寒濕太盛,則真氣不藏,散於周身,無陽以運化,故又見浮腫。麻辛附子湯力能溫腎扶陽、祛陰逐寒,故治之而愈。

桂枝湯

  • 1.《千金翼方》:「病人喘,頭痛鼻窒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獨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窒。納藥鼻中即愈。
  • 2.《醫方集解》:「本方去芍藥,加附子,名桂枝附子湯仲景:治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痛煩,不能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八九日再經之時,邪多在裡。而復身體痛煩者,風濕相搏也。煩,風也;痛,濕也;不嘔不渴,里無邪也,故知風濕相搏脈浮,風也;澀,濕也,浮而澀,知寒濕但在經。與桂枝湯以解表風。
  • 3.《醫方考》:「然何以知之?若風邪為患,必分六經,今身體盡是疼煩,不能轉側,則無六經可辨之證,故知其風濕相搏也。與桂枝湯解在表之風,加附子以溫寒濕。
  • 4.《傷寒來蘇集》:「故於桂枝湯君桂,以治風寒,去芍藥之酸寒,易附子之辛熱以除寒濕,若其人大
  • 5.《讀醫隨筆》:「其專榮傷於寒者,是寒濕下受,不從皮毛,而直竄經脈,內入筋骨,血液凝聚,其行漸遲,不與衛應,而寒熱病作矣。近時寒瘧,多是寒濕下受,治宜仿九味羌活湯法,重溫下焦,開通少陰、太陽之表裡經氣,非桂枝、柴胡所能勝任也。桂枝湯止汗之力勝於發汗,故欲發汗者,必啜熱粥溫覆以助之。

麻黃湯

  • 1.《古今名醫方論》:「太陽風寒在表,頭項強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痛,惡風寒,無汗,胸滿而喘,其脈浮緊,或浮數者,用此發汗。如若脈浮而弱,汗自出,或尺中脈微與遲者,俱不可用。風寒濕成痹,冷風哮,最宜。
  • 2.《全國名醫驗案類編》:「_療法_,治宜寒濕兼顧,寒陰互病,閉塞不宣,勢將凝冱,非辛溫大劑不能勝任,擬麻黃湯加味。
  • 3.《傷寒廣要》:「入蔥白三寸。豉七粒。同煎。易簡。生料五積散。治感冒風寒。肩背拘急。發熱頭疼。或為寒濕所搏。一身凜然。急用此藥。以被蓋。汗出即愈。要訣云。若的是傷寒。有惡寒無汗等證。可用五積散熱服。厚被覆之取汗。有初得病。太陽證具。但寒而未即熱。五積散發汗。

平胃散

  • 1.《世醫得效方》:「上二錢合和,紫蘇、烏梅煎湯下。未效,加木香、縮砂、白朮、丁香煎服。來復丹亦可。(方見痼冷類。或感寒濕水泄,平胃散、理中湯,蘇、梅、米湯調下。)
  • 2.《景岳全書》:「一、傷寒兼雜證者,治宜調和、清利。凡傷寒兼風,發熱,咳嗽多痰者,宜柴陳煎。若食滯氣實,邪結胃脘,而表不解者,宜大和中飲加柴胡。若感四時寒濕之氣,以致脾胃不和,或嘔或吐,或泄瀉脹滿者,宜平胃散。或寒盛多吐者,宜和胃飲。若外感風寒,內停飲食,頭痛寒熱,或為吐瀉脹滿者,宜藿香正氣散。
  • 3.《景岳全書》:「一、實邪惡心,以一時邪滯犯胃,得吐則滯去,滯去則噁心自解。若有餘邪,如法治之。若噁心多痰,及風寒咳嗽,或傷生冷,或飲酒過多,脾胃不和者,二陳湯或橘皮半夏湯。若脾胃多滯,或寒濕傷脾噁心者,平胃散。若胃寒多滯,或傷生冷,或寒痰不清,吞酸脹滿噁心者,和胃飲或和胃二陳煎。
  • 4.《証治準繩‧雜病》:「寒飲內傷,復用寒藥,非其治也。況血為寒所凝,入大腸間而便下血,溫之乃行,所以得熱則自止。唐生病因飲酪水及食生物,下利紫黑血十餘行,脾胃受寒濕毒,與六神平胃散半兩,加白朮三錢,以利腰臍間血,一服愈。《攖寧生卮言》云:腸風則足陽明積熱久而為風,風有以動之也。
  • 5.《醫學綱目》:「唐生病,因飲酪水,及食生物,下利紫黑血十餘行,脾胃受寒濕毒,與六神平胃散半兩,加白朮三錢,以利腰臍間血,一服愈。
▼ 展開更多

真武湯

  • 1.《醫方集解》:「六經中惟少陰證難辨,少陰屬腎,腎病不能制水,水飲停為水氣;腹痛者寒濕內甚也;四肢沉重疼痛,寒濕外甚也;小便不利,自下利者,濕勝而水穀不利也;或咳或嘔,皆停飲也)。
  • 2.《成方切用》:「周揚俊曰:但欲寐,非能寐,昏昏如夢爾。少陰屬腎,腎病不能制水,水飲停為水氣。腹痛者,寒濕內甚也。四肢沉重疼痛,寒淫外甚也。小便不利,自下利者,濕勝而水穀不別也。或咳或嘔,皆停飲也。)及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仍發熱,心悸,頭眩,筋惕肉瞤,振振欲擗地。
  • 3.《目經大成》:「膀胱陽虛,不能運行水氣,致寒濕內甚,骨節盡痛。或汗出而邪不散,仍發熱,及濕勝水穀不別,則水上凌逼心肺,頭眩目瞤,真武湯主之。蓋白朮、茯苓,厚坤土而制坎邪,附子、生薑,壯實火而逐虛寒。芍藥之用亦經濕淫所勝,佐以酸平爾。
  • 4.《傷寒大白》:「此少陰經寒濕,傳變太陰腹痛,用真武湯,補土中之火,以制水氣下利。
  • 5.《瘴瘧指南》:「瘴病頭目昏沉。四肢沉重疼痛者。寒濕傷脾之外證也。腹痛自利小便不利者。寒濕傷脾之內證也。脾惡濕濕勝則濡泄。故用茯苓白朮之甘以補脾去濕。寒淫所勝。治以辛熱。附子生薑以補脾。益陽氣而去寒。白芍收脾氣除腹痛。又能停諸濕而益津液。使小便自行。然必須酒炒黃色以去寒性。
▼ 展開更多

當歸散

  • 1.《奇效良方》:「治腸胃寒濕濡瀉,腹內㽲刺疼痛。
  • 2.《幼科類萃》:「宜以當歸散定其痛,勻氣散調其氣,白朮散養其胃氣,白芍藥湯去其寒濕。乳母更宜忌口。
  • 3.《証治準繩‧幼科》:「凡有此候,宜以沖和飲、當歸散、合和,水煨姜煎服,使之微泄,泄行,進勻氣散調補,泄止氣勻,神安痛定,手足舒伸,次用參苓白朮散以養胃氣,白芍藥湯去其寒濕。乳母宜節生冷飲食,庶易瘥也。又有手足稍冷,唇面微青,額上汗出,不顧乳食,至夜多啼,頗似前證,但無口冷寒戰,名曰臟寒。
  • 4.《証治準繩‧類方》:「_當歸散_,治腸胃寒濕濡瀉,腹內㽲刺疼痛。
  • 5.《濟陽綱目》:「_當歸散_,治腸胃寒濕濡瀉,腹中㽲刺疼痛。

桂枝加附子湯

  • 1.《醫方考》:「然何以知之?若風邪為患,必分六經,今身體盡是疼煩,不能轉側,則無六經可辨之證,故知其風濕相搏也。與桂枝湯解在表之風,加附子以溫寒濕。

五苓散

  • 1.《退思集類方歌注》:「治寒濕。
  • 2.《活幼心書》:「若為癰為癤,疼重者用黑牽牛半生半炒,略碾碎,煎無灰酒調下五苓散,以除流注之寒濕,則腫毒可消。如大府閉而不通,此是風熱內蘊,其右腮紅紫,及右手三部脈浮而實滑,宜五和湯或當歸散、枳殼丸治之。其加減之法,尤在臨機審處。若泥一方,非良醫也。前證更宜間服排風湯。
  • 3.《幼科折衷》:「以上形症並宜發汗為先,使腠理開通,則氣熱可除,有濕亦去,用百解散和五苓散倍加麻黃,微得汗為度,次祛風散及獨活湯加桑寄生投服,使風不生而痰不作,愈矣!若為癰為癤疼重者,用黑牽牛,半生半炒略研,煎無灰酒調下,五苓散以除流注之寒濕。
  • 4.《醫方論》:「方中宜用桂枝,不可用肉桂。後人遂通治諸濕、腹滿、水飲、水腫、嘔逆、泄瀉、水寒射肺或喘或咳、中暑煩渴、身熱頭痛、膀胱熱、便秘而渴、霍亂吐瀉、痰飲濕症、身痛身重等症。總之治寒濕則宜用肉桂,不宜用桂枝。若重陰生陽,積濕化熱,便當加清利之藥,並桂枝亦不可用矣。
  • 5.《銀海指南》:「_蒼朮五苓散_,治寒濕。
▼ 展開更多

小建中湯

  • 1.《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鄭(三十四歲),雨淋衛陽受傷,熱水洗澡,迫其冷濕深入,水穀之氣與冷熱互蒸,肌肉發黃。陳無擇曰:谷癉能食不飢,舌有黃胎,一年之久,寒濕已釀濕熱。凡濕傷必太陰脾,熱必在陽明胃,不分經絡亂治,乃不讀書醫工(言言指點分明,後學最當著意。)
  • 2.《景岳全書》:「一、誤飲冷水涼茶,寒濕留中,小水不利而腹痛者,五苓散或加木香,或用小建中湯。
  • 3.《蒼生司命》:「_小建中湯_,治傷寒寒濕在裡發黃。
  • 4.《方症會要》:「治傷寒濕在裡發黃:

胃苓湯

  • 1.《雜病廣要》:「脾胃中濕者,平胃散。脾胃中濕瀉利者,胃苓湯,脾胃寒濕脾泄者,椒術養脾丸。(《指掌》)(養脾丸系理中加麥芽、茯苓、蒼朮、砂仁、川椒)
  • 2.《醫學摘粹》:「泄瀉者,肝脾之下陷也。常人谷貯於大腸,水滲於膀胱,一自土濕而脾無蒸化之力,木鬱而肝失疏泄之權,則水氣不入於膀胱,而與谷合趨於大腸,此泄瀉所由作也。其土濕盤結於胸腹,則生脹滿。其木鬱沖激於臟腑,則生疼痛,其勢使之然也。如泄瀉初起,腹痛脹滿,小水不利,病屬寒濕者,以胃苓湯加減主之。
  • 3.《醫學摘粹》:「(方見氣鼓),水停泄瀉病初成,腹痛旋驚脹滿生,小便不通寒濕作,胃苓湯用法彌精。(加減法詳原書)
  • 4.《傷寒括要》:「瘀熱在裡。頭汗。渴。小便難。汗不得越如橘之黃且明。(大便閉者茵陳蒿湯小便難者五苓散加茵陳山梔)濕熱發黃。一身盡痛。小發難。色如熏黃之暗。(胃苓湯加茵陳大便閉者茵陳蒿湯)寒濕發黃身疼發熱。頭痛鼻塞而煩。脈大。瓜蒂散搐鼻取水或用防風葛根蒼朮茵陳桔梗甘草陳皮生薑煎服取微汗)痞氣發黃。
  • 5.《簡明醫彀》:「證屬厥陰肝經。陰道虧虛,濕熱不利,濁氣下注,流入滲道而然;有腹腫漸流入囊,水液不分而致。甚有膿潰皮脫,睪丸懸掛,囊裂水流。惟在治理得宜,亦可平復。先疏肝除濕,次滋陰補養氣血。有醉後飲水入房,乃汗出遇風寒濕毒,乘聚於囊,先以導水丸二服,水去小便如常,以胃苓湯倍白朮、茯苓。

茵陳蒿湯

  • 1.《醫方集解》:「本方大黃易黃連,名茵陳三物湯:治同。本方加厚朴、枳實、黃芩、甘草,入生薑、燈草煎,名茵陳將軍湯(節庵:)治同。本方去梔子、大黃,加附子、乾薑,治寒濕陰黃(前證為陽黃,如身黃而色暗者為陰黃,宜此湯。大抵治以茵陳為主,各隨寒熱用藥。
  • 2.《醫方論》:「凡發黃症,二便不利者,用大黃;若二便如常,當去大黃用黃連;至寒濕陰黃,則又當於分利中用熱藥矣。
  • 3.《成方切用》:「大黃易黃連,名茵陳三物湯,治同。加厚朴枳實黃芩甘草,入生薑燈草煎,名茵陳將軍湯(節奄,)治同。去梔子大黃,加附子乾薑,治寒濕陰黃。(前證為陽黃,如身黃而色暗者為陰黃,宜此湯。黃疸,小便黃赤不利,為裡實,宜利小便,或下之。無汗為表實,宜汗之,或吐之。
  • 4.《傷寒纘論》:「瘀熱在裡而用茵陳蒿湯與太陽寒濕身黃如橘者同意然彼因腹微滿此因渴飲水漿所以用大黃佐茵陳驅熱利濕也。
  • 5.《傷寒括要》:「瘀熱在裡。頭汗。渴。小便難。汗不得越如橘之黃且明。(大便閉者茵陳蒿湯小便難者五苓散加茵陳山梔)濕熱發黃。一身盡痛。小發難。色如熏黃之暗。(胃苓湯加茵陳大便閉者茵陳蒿湯)寒濕發黃身疼發熱。頭痛鼻塞而煩。脈大。瓜蒂散搐鼻取水或用防風葛根蒼朮茵陳桔梗甘草陳皮生薑煎服取微汗)痞氣發黃。
▼ 展開更多

參苓白朮散

  • 1.《証治準繩‧幼科》:「凡有此候,宜以沖和飲、當歸散、合和,水煨姜煎服,使之微泄,泄行,進勻氣散調補,泄止氣勻,神安痛定,手足舒伸,次用參苓白朮散以養胃氣,白芍藥湯去其寒濕。乳母宜節生冷飲食,庶易瘥也。又有手足稍冷,唇面微青,額上汗出,不顧乳食,至夜多啼,頗似前證,但無口冷寒戰,名曰臟寒。

白虎湯

  • 1.《長沙方歌括》:「蔚按。白虎湯傷寒論凡三見。太陽條治脈浮滑。厥陰條治脈滑而厥。又治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而面垢。譫語遺尿等證。而原本此方列於太陽條甘草附子湯之下者。言外見風寒濕燥火之氣俱括於太陽之內。且下一條炙甘草湯。亦即潤燥之劑。可知傷寒論非止治風寒二氣也。

逍遙散

  • 1.《女科指要》:「主以紫蘇飲去甘草,脾虛加白朮,腹脹加厚撲,血虛加生地,腹痛加木香,脾虛濕盛四苓散加蘇梗、香附、木香、砂仁,肝木乘脾逍遙散加蘇梗、大腹、木香、砂仁,胃虛少食人參養胃湯,脾虛腹脹六君子湯,濕熱脹滿芩連二術湯,寒濕脹滿仲景附子湯。

麻黃加朮湯

  • 1.《醫方簡義》:「治寒濕在表。身體煩疼。當出微汗。
  • 2.《傷寒纘論》:「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者。因其人素有濕熱汗出不盡則肌腠之裡為瘀熱所凝而遍身發黃故宜此湯以取微汗也。麻黃髮散表邪杏仁生薑辛散走表連軺瀉經絡之積火。梓皮除肌肉之濕熱小豆降火利水。甘草大棗益脾和胃。蓋土厚可以御水濕之蒸。觀金匱治寒濕用麻黃加朮湯。其義可見。

小柴胡湯

  • 1.《古今醫統大全》:「【和解】汗下後胸脅滿,小便不利,往來寒熱,心煩,頭汗出,柴胡桂薑湯。寒濕相搏,邪在半表半裡,小柴胡湯。
  • 2.《傷寒尋源》:「半夏辛溫而性燥。寒濕之痰宜之。熱痰則不宜也。若渴則津液已竭。並無痰之可伐矣。本方雖有黃芩甘草大棗。能養正而祛熱。但胃中津液非人參不能鼓舞。故加人參以喚胃氣。而得栝蔞根以生津潤燥。人參仍無實邪之患也。
  • 3.《鄒亦仲醫案新編》:「小兒宗字,六月間,腹痛便瀉,渴飲津枯,初與滲濕清暑未應。迄診脈緩遲,腹痛喜按,是感寒濕為病。雖舌燥津枯,乃便泄而津液下流,不可作熱灼真陰為視。與附子理中,有何妨礙。一劑而痛泄俱無矣。旬余後,日作如寒似熱之狀,知寒濕未盡,邪將傳瘧,與小柴胡湯一帖即瘥。

大建中湯

  • 1.《醫學摘粹》:「如因食積而疼,宜溫下者,以大黃附子湯主之,或以厚朴七物湯主之。如因水積而疼者,以五苓湯主之,或以十棗湯主之。如因血積而疼者,以桂枝茯苓丸主之,或以下瘀血湯主之。如因痰積而疼者,以姜苓半夏湯主之。如因蟲積而疼者,以烏梅丸主之。如無宿物,專屬寒濕者,以大建中湯附子粳米湯主之。

半夏厚朴湯

  • 1.《隨息居重訂霍亂論》:「按:此方既主七情不適之郁痰證,亦治寒濕不化,風感外侵,食滯不消。誤投滋補,因而病劇者,無不所響輒捷。

四物湯

  • 1.《古今醫統大全》:「(東垣)_固真丸_,治白帶久下不止,臍腹冷痛,目中溜火,視物昏花,齒惡熱飲,但喜寒食。此皆寒濕秉於胞內,肝經陰火上溢,故目中溜火;其惡熱飲者,陽明經中伏火也。法當大瀉寒濕,以此丸治之。

苓桂朮甘湯

  • 1.《景岳全書》:「參附湯(補三七),朮附湯(補四一),益氣補腎湯(補百三,氣虛),玉液湯(和九六,痰運),祛痰丸(和百三,風痰),苓桂朮甘湯(和三六,虛痰運),養正丹(熱一八八,痰涎上盛),芎術湯(熱五十,寒濕眩運)

茵陳五苓散

  • 1.《醫學心悟》:「陰黃之症,身冷,脈沉細,乃太陰經中寒濕,身如熏黃,不若陽黃之明如橘子色也。當問其小便利與不利,小便不利,宜本方;小便自利,茵陳朮附湯主之。
  • 2.《傷寒摘錦》:「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裡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於寒濕中求之。《金匱要略》曰:黃家所起,從濕得之。汗出熱去則不能發黃。今汗後身目反黃者,風氣去,濕氣在也。若太陽證瘀血身黃者,則可下,此寒濕在裡,故不可下,當用茵陳五苓散治之。
  • 3.《家用良方》:「若元氣虛不至甚,而兼多寒濕者,茵陳五苓散方加減用之亦可。
  • 4.《奉時旨要》:「發黃者,寒濕如熏黃色,暗而不明,茵陳五苓散、茵陳姜附湯。濕熱則黃如橘色,染衣如檗,梔子檗皮湯、茵陳大黃湯;又有瘀血發黃,亦濕熱所致。

黃連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傷寒與中風家。至七八日再經之時。則邪氣多在裡。身必不苦疼痛。今日數多。復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者。風濕相搏也。煩者風也。身疼不能自轉側者濕也。經曰。風則浮虛。脈經曰。脈來澀者。為病寒濕也。不嘔不渴。里無邪也。脈得浮虛而澀。身有疼煩。知風濕但在經也。與桂枝附子湯。以散表中風濕。

附子理中湯

  • 1.《重訂時行伏陰芻言》:「聲按濕鬱於經絡以致筋如轉索即吳氏所謂俗名轉筋火者其實乃伏陰與寒濕相搏也又肝主筋筋既被寒濕搏急而牽轉疼痛即當於溫通方中加桂枝以溫經通筋而和之也蓋桂花枝既善平肝又善通陽誠以一物而具牛膝艾絨之功也(後有驗案可考)若肢厥寒甚則又非純陽之附子不足以破陰氣而發陽光故附子理中湯亦主之湯熨法
  • 2.《証治準繩‧類方》:「若為寒濕氣所中者,加附子一錢,名附子理中湯。
  • 3.《古今醫統大全》:「若為風寒濕所中者,加附子(一錢),名附子理中湯。

小半夏湯

  • 1.《金匱懸解》:「黃疸病,小便清白,不變黃赤之色,兼欲自利,是脾腎寒濕而清氣下陷也,腹滿而喘,是肺胃寒濕而濁氣上逆也。如此雖有外熱,不可除也,熱除土敗,寒濕愈增,胃氣更逆,必發噦噫。噦者,宜小半夏湯,半夏、生薑,降沖逆而止嘔噦,溫寒濕而行鬱滿也。
  • 2.《臨證指南醫案》:「某,脈沉。短氣咳甚。嘔吐飲食。便溏瀉。乃寒濕鬱痹。胸痹如閟。無非清陽少旋。(寒濕鬱痹)小半夏湯加薑汁。

桂枝附子湯

  • 1.《沈俞醫案合鈔》:「(案5)但寒不熱,謂之牝瘧,寒乍起,脹而不食,寒再起,脹反稍寬。右關尺弦細,是脾寒濕也,用桂枝附子湯。
  • 2.《傷寒括要》:「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痛煩。不能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病至八九日。則邪多在裡。身當不痛。今日數多。而身痛不能轉側者。濕也。經曰。風則浮虛。又曰。澀為寒濕。不嘔不渴。里無邪熱也。脈浮虛而澀。身有煩疼。則知風濕。但在經也。與桂枝附子湯。
  • 3.《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偏右病即在右,血氣乃受約而併於左。血氣不行之手足,乃廢而不用,故曰:「當半身不遂」。但臂不遂者,此為寒濕痹於筋絡,當用威靈仙、獨活等合桂枝附子湯以治之,不當與中風同治矣。脈為血分盈虛之大驗,血虛故脈微(與《傷寒.太陽篇》脈微脈濇同)。風為陽邪,其氣善於鼓動,故脈數。

上中下通用痛風丸

  • 1.《醫方論》:「此於風寒濕之外,又兼治痰與血。丹溪原自謂通劑,不過舉此以示大法。病有專在何經者,必須對症立方,不得用此通共之劑,反傷無病之處也。
  • 2.《醫方集解》:「痛風有寒、有濕、有熱、有痰,有血之不同,此為通治(按此即《內經》所謂行痹、痛痹也。經曰:風寒濕三者雜合而為痹也,蓋風痹痿厥,病多雜合,故世俗每言風痹有病風而不痛者,則為不仁,此氣血兩虛,其證為加重矣)。

附子湯

  • 1.《雜病源流犀燭》:「蓋面熱因於胃家鬱熱,或飲食不節以致胃病,漸至氣短,精神少,而生大熱,有時濕火上行,獨燎其面(宜升麻黃連湯)。面寒因胃中有寒濕,或胃氣虛,故皆不能耐寒(宜升麻附子湯)。
  • 2.《黃帝素問宣明論方》:「_附子湯_,主之:治腎藏風寒濕骨痹,腰脊痛,不得俯仰,兩腳冷,受熱不遂,頭昏耳聾音渾。
  • 3.《景岳全書》:「《三因》,附子湯,治風寒濕痹,骨節疼痛,皮膚不仁,肌肉重著,四肢緩縱。
  • 4.《女科指要》:「主以紫蘇飲去甘草,脾虛加白朮,腹脹加厚撲,血虛加生地,腹痛加木香,脾虛濕盛四苓散加蘇梗、香附、木香、砂仁,肝木乘脾逍遙散加蘇梗、大腹、木香、砂仁,胃虛少食人參養胃湯,脾虛腹脹六君子湯,濕熱脹滿芩連二術湯,寒濕脹滿仲景附子湯。
  • 5.《全生指迷方》:「若但寒頭重,動眩暈,肌肉痛,牽急不得轉側,漐漐汗出,惡寒,小便難,大便反快,短氣,足寒,或時咽痛,微熱,此由寒濕客搏經脈,不得發泄,其脈遲緩而小弦,附子湯主之,除濕湯亦主之。

桃花湯

  • 1.《四聖心源》:「痢家肝脾濕陷,脂血鬱腐,法當燥濕疏木。而以蓯蓉滋肝滑腸,盡行腐瘀為善。若結澀難下,須用重劑蓯蓉,盪滌陳宿,使滯開痢止,然後調其肝脾。其脾腎寒濕,則用桃花湯溫燥己土。其木鬱生熱,則用白頭翁涼瀉肝脾,濕熱自當應藥而瘳也。

烏頭湯

  • 1.《保命歌括》:「_金匱烏頭湯_,治寒濕腳氣,疼痛不可屈伸。又治足少陰寒濕病。
  • 2.《成方便讀》:「烏頭湯,麻黃,芍藥,黃耆,炙甘草(各三兩),烏頭(五枚,㕮咀另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烏頭),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蜜於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盡服之。治病歷節不可屈伸,疼痛,以及腳氣疼痛等證。尤注云:此方治寒濕歷節之正法也。夫寒濕之邪,非麻黃、烏頭不能去。
  • 3.《金匱方歌括》:「尤在涇云。此治寒濕歷節之正法也。寒濕之邪。非麻黃、烏頭不能去。而病在筋節。又非皮毛之邪可一汗而散者。故以黃耆之補。白芍之平。甘草之緩。牽制二物。俾得深入而去留邪。如衛瓘監鍾鄧入蜀。使其成功而不及於亂。乃制方之要妙也。

瓜蒂散

  • 1.《六氣感證要義》:「寒濕在上,則清陽被郁,身疼頭痛鼻塞者,濕上甚也。發熱面黃煩喘者,陽上郁也。脈大則非沉細之比,復和無病,則非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之比,是其病不在腹中而在頭。療之者,宜但治其頭,而毋犯其腹。以瓜蒂散內鼻中,使黃水出而寒濕去則愈,不必服藥,以傷其和也。
  • 2.《傷寒治例》:「_吹鼻_,眩暈,鼻塞而煩,此頭中寒濕,宜瓜蒂散吹鼻中,取下濕水。
  • 3.《傷寒明理論》:「內經曰。濕氣在上。以苦吐之。寒濕之氣。留於胸中。以苦為主。是以瓜蒂為君。赤小豆味酸澀。內經曰。酸苦湧泄為陰。分湧膈實。必以酸為佐。是以赤小豆為臣。香豉味苦寒。苦以湧泄。寒以勝熱。去上膈之熱。必以苦寒為輔。是以香豉為使。酸苦相合。則胸中痰熱湧吐而出矣。
  • 4.《玉機微義》:「瓜蒂散治中寒濕頭痛面黃鼻塞煩而脈大
  • 5.《古今醫統大全》:「【吹鼻】暈眩鼻塞而煩,此頭中寒濕,宜瓜蒂散吹之,取下濕水而愈。
▼ 展開更多

香砂六君子湯

  • 1.《醫學集成》:「水盛化為寒濕,嘔吐,香砂六君子湯;泄瀉,胃苓湯加肉蔻。

白朮散

  • 1.《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妊娠,身有寒濕,或腹痛,或心煩,心痛,不能飲食,其胎躍躍動者,宜養之,白朮散主之。白朮散方白朮川芎蜀椒(去目汗)牡蠣各等分上四味,杵為散,酒服一錢匙,日三服,夜一服。
  • 2.《幼科類萃》:「宜以當歸散定其痛,勻氣散調其氣,白朮散養其胃氣,白芍藥湯去其寒濕。乳母更宜忌口。
  • 3.《古今醫統大全》:「胎寒證必對證施藥,如腹痛身冷,啼哭不寧者,以當歸散定其痛。如氣息不順者,以勻氣散調其氣。不乳者,以白朮散養其胃氣,白芍湯去其寒濕,乳母更宜忌口。

補中益氣湯

  • 1.《婦科百辨》:「婦人常時腰痛者何?曰:補中益氣湯加杜仲,然風寒濕瘀俱能作痛,不可概作虛治也。

雞鳴散

  • 1.《感症寶筏》:「_雞鳴散_治腳氣腫痛、寒濕流注、筋脈浮腫。最驗。
  • 2.《羅氏會約醫鏡》:「_雞鳴散_,治寒濕流注,腳痛浮腫,男女皆可服,其效如神。
  • 3.《時方歌括》:「當下黑糞水。即是腎家所感寒濕之毒氣也。至早飯時。必痛住腫消。只宜遲吃飯。使藥為作效。此方並無所忌。)
  • 4.《奇效良方》:「上為粗末,分作八服,隔宿用水三大碗,慢火煎至碗半,去滓,再用水二碗,煎取一小碗,兩次以煎汁相和,安頓床頭,次日五更分二三服,只是冷服,冬月略溫亦得,服了用餅餌壓下。如服不盡,留次日漸漸吃亦可。服此藥至天明,大便當下一碗許,黑糞水即是原腎家感寒濕毒氣下來也。

藿香正氣散

  • 1.《保命歌括》:「按陳氏三因之論,外因諸風,則惡風有汗,傷寒則惡寒無汗,中濕則重著,冒暑則熱煩。其因於風寒濕者,並宜藿香正氣散,蓋此方能發散風寒濕氣也;因於暑者,宜六和湯主之。
  • 2.《醫學入門》:「霍亂乃濕熱兼風木為害,治宜散風寒,利濕降火,故四時通用藿香正氣散,為散風寒濕之要藥。寒月厥冷,脈沉不渴者,五積散、理中湯、古姜附湯;暑月煩渴者,黃連香薷散冷服,俱宜合五苓散,以分消上下,或更合益元散降火尤妙,此皆分利法也。又當引清氣上升,使濁氣自然下降。
  • 3.《隨息居重訂霍亂論》:「按:上二方,皆治風寒外感,食滯內停。或兼濕邪,或吸穢氣,或傷生冷,或不服水土等證,的是良方。若溫暑熱證,不兼寒濕者,在所切禁。今人謂其統治四時感證,不審病情,一概濫用,誤人不少,用治霍亂,薑棗宜裁。
  • 4.《凌臨靈方》:「吾師云:寒濕瘧,日日作,藿香正氣散為主。

人參湯

  • 1.《證治匯補》:「人參湯,治寒濕霍亂。吐瀉久而脈虛者。
  • 2.《證治彙補》:「人參湯,治寒濕霍亂。吐瀉久而脈虛者。

二陳湯

  • 1.《證治匯補》:「二陳湯,治風寒濕痰食積。氣滯咳嗽。(方見痰症)
  • 2.《證治彙補》:「二陳湯,治風寒濕痰食積。氣滯咳嗽。(方見痰症)
  • 3.《雜病源流犀燭》:「內惟狐疝一名與《內經》同,然其言症,則主寒濕下注囊中(宜丁香楝實丸、四炒川楝丸),亦或由於痰飲下注(宜二陳湯加青皮、香附、蒼朮),名雖同,而實與《內經》肝自為病之旨有異。
  • 4.《成方切用》:「吳鶴皋曰:渴而喜飲水者,易之。渴而不能飲水者,雖渴猶宜半夏也。此濕為本,熱為標,濕極而兼勝已之化,非真象也,按貝母寒潤,主肺家燥痰。半夏溫燥,主脾家濕痰。雖俱化痰,而寒濕燥潤各異。脫或誤施,貽害匪淺,用者宜審之。有血不足,陰火上逆,肺受火傷,肅清之令,不得下行。
  • 5.《本草擇要綱目》:「即以此方為對症之劑。豈知二陳湯唯風寒濕食之痰用之。乃宜至於勞痰失血用之。反能燥血。其所當禁用又何如也。又俗以半夏性燥有毒。多以貝母代之。豈知貝母乃太陰肺經之藥。唯咳嗽吐痰。虛勞吐血。或痰中見血。諸郁咽痛喉痹。肺癰肺痿癰疽。婦人乳癰等症。此則宜以貝母為之嚮導。

八正散

  • 1.《沈氏尊生書》:「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即寒濕而變為熱泄也(宜八正散加木香、檳榔通之,

梔子柏皮湯

  • 1.《傷寒纘論》:「以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太陽原有寒濕。因傷寒發汗。氣蒸而變熱。故得發於外。原非表邪發熱之謂。故以梔子清肌表之熱黃柏去膀胱之濕熱。甘草和其中外也。
  • 2.《張卿子傷寒論》:「濕熱相交。民多病癉。癉、黃也。傷寒為寒濕在表。發黃為瘀熱在裡。與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除熱散濕。

黃土湯

  • 1.《醫醫病書》:「便血一症,今人舍槐花、地榆、生地、丹皮,無二法焉。《金匱》明分遠血、近血。先血後糞曰近血,乃大腸濕熱,治以當歸散;先糞後血曰遠血,乃小腸寒濕,治以黃土湯。黃土湯中用附子峻溫之。即或先後難辨,總有色脈可憑,豈可一概寒涼哉!更有糞之先後俱見血者,當從遠血例治。
  • 2.《醫學摘粹》:「如血脫於上,而大吐瘀血者,緣中下濕寒,凝瘀上湧,以靈雨湯主之。如血脫於上,而零星吐紅鮮者,緣土濕胃逆,肺家不無上熱,以白茅湯主之。如血脫於下,而為便血者,緣水土寒濕,木鬱風動,以黃土湯主之。如血脫於下,而為溺血者,木鬱尤甚,以寧波湯主之。如陰虛有火而吐血者,以六味地黃湯主之。
  • 3.《吳鞠通醫案》:「毛,十二歲,癸亥十二月初二日,糞後便紅,責之小腸寒濕,不與糞前為大腸熱濕同科,舉世業醫者,不知有此,無怪乎十數年不愈也,用古法黃土湯。
  • 4.《吳鞠通醫案》:「五月初六日,前曾木泄,與小柴胡湯十三帖而愈。向有糞後便紅,乃小腸寒濕之症,現在脈雖弦而不勁,且兼緩象,大便復溏,不必用柴胡湯矣,轉用黃土湯法。
  • 5.《吳鞠通醫案》:「二十八日,大便後見血,乃小腸寒濕,加黃土湯法。

一貫煎

  • 1.《本草正義》:「止嘔吐者,以清胃熱而降氣火,然非舌質乾紅之燥火為病,即宜審慎,或挾痰濁,則柔潤之品,夫豈所宜?愈痿蹶者,足痿多由陽明燥熱,灼爍津液,以致筋枯骨萎,所以古人有治痿獨取陽明之說,則麥冬柔潤,以解燥熱而滋脈絡,正其專長,魏玉璜氏一貫煎,為治燥熱痿弱主方,正合此意,倘是寒濕,即為大禁。

獨活寄生湯

  • 1.《馮氏錦囊秘錄》:「治肝腎虛熱,風濕內攻,腰膝作痛冷痹症,及屈伸不便。腎水臟也,虛則寒濕之氣湊之,故腰膝作實而痛。冷痹者,陰邪勝也,肝主筋腎主背,《靈樞》曰:能屈而不能伸者,病在筋;能伸而不能屈者,病在骨。
  • 2.《古今醫統大全》:「(《三因》)_獨活寄生湯_,治腎虛,臥冷寒濕當風所得。
  • 3.《雜病心法要訣》:「腳氣表解攢風散,麻桂杏草萆烏良,里解導滯羌獨活,防己當歸枳大黃,濕盛重腫勝濕餅,二醜蕎麵遂成方,寒濕五積加附子,寒虛獨活寄生湯。
  • 4.《目經大成》:「肝腎虛極,風寒濕三氣內攻,腰膝痛楚,手足冷痹,此方主之。
  • 5.《醫方論》:「獨活,取其獨立不搖,不須依傍;寄生取其附木而生,大得依傍。二者相濟,又能利筋節而祛風。再兼平補營衛,疏通寒濕,用意頗為周到。
▼ 展開更多

薏苡仁湯

  • 1.《不知醫必要》:「_薏苡仁湯_,溫散,治風寒濕流注。手足疼痛,麻痹不仁,難以屈伸。

玉屏風散

  • 1.《目經大成》:「御風走雨,雖車馬不免寒濕。以外得之,自然傷形,皮膚枯槁,自汗不禁,理宜峻補衛氣,則形斯復。黃耆甘溫,表虛之聖藥也。防風微苦辛,遇風能御,因以相等。倍用白朮者,取其健脾,不致虛不受補,得以成玉屏風之美名云爾。
  • 2.《醫方考》:「六曰:風雨寒濕傷形。形傷則皮膚枯槁,宜此方主之。

當歸拈痛湯

  • 1.《簡明醫彀》:「_當歸拈痛湯_,治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遍身走注,肩臂背腰腿膝、周身作痛甚者,及風濕諸證。脛足水濕,膿瘡潰爛。
  • 2.《醫方集宜》:「凡臀胯作痛,皮色不變,身發寒熱,多因風寒濕三氣伏留不散,日久成癰,宜用 五積散去 桔梗加 獨活 ○痛而有熱者宜用 當歸拈痛湯

防風通聖散

  • 1.《馮氏錦囊秘錄》:「夫寒濕屬陰,燥熱屬陽,善用藥者,以苦寒而瀉其陽,以辛溫而散其陰,未有病之不愈,故防風通聖散,為瀉熱燥之聖藥,生料五積散,為散寒濕之聖藥。
  • 2.《成方切用》:「(河間),治一切風寒濕暑,飢飽勞役,內外諸邪所傷,氣血怫鬱,表裡三焦俱實。憎寒壯熱,(邪在表。)頭目昏暈,目赤睛痛。風熱上攻,耳鳴鼻塞,口苦舌乾,咽喉不利,唾涕稠黏,咳嗽上氣,大便秘結,(熱結大腑。)小便赤澀。(熱蓄膀胱。)瘡瘍腫毒。(氣血怫鬱。

九味羌活湯

  • 1.《全國名醫驗案類編》:「廉按:潔古九味羌活湯,本治風寒濕鬱而化熱之正方,今因表邪正盛,反被涼遏誤截,致邪內陷而化熱,酌選此方加減,用得愜當。後方用錢氏葶藶丸、瀉白散法加味,亦有力量,非疲藥塞責者可比。
  • 2.《讀醫隨筆》:「其專榮傷於寒者,是寒濕下受,不從皮毛,而直竄經脈,內入筋骨,血液凝聚,其行漸遲,不與衛應,而寒熱病作矣。近時寒瘧,多是寒濕下受,治宜仿九味羌活湯法,重溫下焦,開通少陰、太陽之表裡經氣,非桂枝、柴胡所能勝任也。桂枝湯止汗之力勝於發汗,故欲發汗者,必啜熱粥溫覆以助之。

左金丸

  • 1.《醫方集解》:「治肝火燥盛,左脅作痛,吞酸吐酸,筋疝痞結(肝火盛,則脅痛;吞酸吐酸,亦由肝火上干肺胃,從木之化,故酸;厥陰之脈絡陰器,寒濕干之,則成筋疝;肝木過盛,剋制脾土,則成痞結);亦治噤口痢,湯藥入口即吐(本方加糯米一撮,濃煎,但得三匙下咽,即不得吐矣)。

黃連解毒湯

  • 1.《成方切用》:「但用梔子清肌表,黃柏瀉膀胱,以去其濕熱。按傷寒發黃,有在太陽膀胱者,與陽明瘀熱在胃者不同。故仲景亦有不可下,當於寒濕中求之之說。若瘀熱在裡,亦有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發汗利水之劑者,方見傷寒論。)去黃柏梔子,加酒浸大黃,名三黃瀉心湯。(金匱)治心下痞熱,心氣不足,吐血衄血。
  • 2.《醫方集解》:「蓋寒濕之證,難於得熱,熱則勢外出而不內入矣,故不必發汗、利小便,用梔子清肌表,黃柏瀉膀胱以和解之。按:傷寒發黃,有在太陽膀胱者,與陽明瘀熱在胃者不同,故仲景亦有不可下,當於寒濕中求之之說;若瘀熱在裡,亦有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發汗利水之劑者,方見《傷寒論》。

六君子湯

  • 1.《女科指要》:「主以紫蘇飲去甘草,脾虛加白朮,腹脹加厚撲,血虛加生地,腹痛加木香,脾虛濕盛四苓散加蘇梗、香附、木香、砂仁,肝木乘脾逍遙散加蘇梗、大腹、木香、砂仁,胃虛少食人參養胃湯,脾虛腹脹六君子湯,濕熱脹滿芩連二術湯,寒濕脹滿仲景附子湯。

甘草附子湯

  • 1.《類證治裁》:「〔寒濕〕,甘草附子湯,草,附,芍藥

滋陰降火湯

  • 1.《養生類要》:「痰症屬濕,乃津液所化。因風寒濕熱之感,或七情飲食所傷,以致氣逆液濁,變為痰飲。故曰痰因火動,降火為先(火因)氣逆順氣為要,以加味二陳湯主之。

參附湯

  • 1.《景岳全書》:「參附湯(補三七),朮附湯(補四一),益氣補腎湯(補百三,氣虛),玉液湯(和九六,痰運),祛痰丸(和百三,風痰),苓桂朮甘湯(和三六,虛痰運),養正丹(熱一八八,痰涎上盛),芎術湯(熱五十,寒濕眩運)

玉液湯

  • 1.《景岳全書》:「參附湯(補三七),朮附湯(補四一),益氣補腎湯(補百三,氣虛),玉液湯(和九六,痰運),祛痰丸(和百三,風痰),苓桂朮甘湯(和三六,虛痰運),養正丹(熱一八八,痰涎上盛),芎術湯(熱五十,寒濕眩運)

羌活勝濕湯

  • 1.《古今醫統大全》:「_羌活勝濕湯_,治肩背痛如負重,身體沉沉,此寒濕也,加防己、附子各五分。(方見濕門)
  • 2.《醫碥》:「羌活,獨活(一錢),川芎,藁本,防風,甘草(炙,五分),蔓荊子(三分),如身重,腰痛沉沉然,中有寒濕也,加酒洗漢防己、附子。
  • 3.《醫方集解》:「羌活,獨活(一錢),川芎,藁本,防風,甘草(炙,五分),蔓荊子(三分。)如身重,腰中沉沉然,中有寒濕也,加酒洗漢防己、附子。
  • 4.《成方切用》:「羌活,獨活(一錢),川芎,藁本,防風,甘草(炙五分),蔓荊子(三分),如身重,腰中沉沉然,中有寒濕也,加酒洗漢防己附子。
  • 5.《目經大成》:「詩曰:羌活勝濕尚防風,黃耆藁本蔓荊芎,外加獨活天麻桂,寒濕升頭痛不攻。
▼ 展開更多

五積散

  • 1.《雜病源流犀燭》:「_五積散_,〔寒濕〕,茯苓,白芷,半夏,當歸,川芎,甘草,肉桂,白芍,枳殼,麻黃,陳皮,桔梗,厚朴,乾薑,蒼朮,薑黃
  • 2.《雜病源流犀燭》:「_五積散_,〔寒濕〕,白芷,半夏,白芍,枳殼,桂枝,當歸,茯苓,川芎,甘草,麻黃,陳皮,桔梗,厚朴,乾薑,蒼朮,加蔥。
  • 3.《醫宗必讀》:「感寒而痛,其脈必緊,腰間如冰,得熱則減,得寒則增。五積散去桔梗,如吳茱萸,或姜附湯,加肉桂、杜仲,外用摩腰膏。兼寒濕者,五積散加蒼朮、麻黃。
  • 4.《濟世全書》:「_五積散_(方見中寒),治寒濕客於經絡,腰腳痠痛,渾身麻木。
  • 5.《濟世全書》:「_五積散_,治寒濕腳氣,加木瓜、檳榔、穿山甲、青藤。
▼ 展開更多

四君子湯

  • 1.《醫述》:「下血因火者,宜清熱為主,惟約營煎最佳,次則地榆散、槐花散。若熱在脾胃小腸之間,而火之甚者,宜抽薪飲;若素以陽臟多火,而臟毒下血,久不愈者,宜防風黃芩丸;酒毒淫熱結蓄大腸下血者,宜約營煎、槐角丸。若但以寒濕下血者,宜二術煎,或四君子湯,或葛花解酲湯。
  • 2.《成方便讀》:「六君子加香附二錢,砂仁五分,名香砂六君湯。治前證因寒滯內加脘腹作痛等證。脾喜溫燥而惡寒濕,得濕則滯,得寒亦滯,滯則氣機不為流暢,脘腹等處為之作痛矣。故以香附、砂仁之辛溫香燥,散寒導滯,理氣宣中。於是六君之功,補瀉互奏耳。
  • 3.《景岳全書》:「一、酒毒濕熱結蓄大腸下血者,宜約營煎、聚金丸,或槐角丸之類主之。若但以寒濕而無火下血者,宜二術煎,或四君子湯主之,或葛花解酲湯亦佳。

小續命湯

  • 1.《証治準繩‧雜病》:「又屬足厥陰肝經。(《靈樞》曰: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舌主嘗五味,以榮養於身,資於脾,以分布津液於五臟,故心之本脈繫於舌根,脾之絡脈繫於舌旁,肝脈循陰器絡於舌本,心脾虛風熱乘之則為病。風寒濕所中,則舌捲縮而不能言,宜小續命湯。
  • 2.《醫碥》:「)甚則為捲縮。舌捲縮,肝經熱極,血枯不能榮筋,故捲縮。又傷寒直中陰經,寒甚筋脈收引,亦捲縮。並詳傷寒。然《經》謂:邪客三焦之絡,喉痹舌卷,口乾心煩。又謂:大腸筋病,轉筋舌卷。則不止肝之一經為然可知,亦不止傷寒一證為然可知矣。風寒濕所中而舌強捲縮,小續命湯。

烏藥順氣散

  • 1.《醫碥》:「內廉痛者,屬太陰經,以升麻、白芷、蔥白行之。內後廉痛者,屬少陰經,以細辛、獨活行之,並用針灸法。臂為風寒濕所搏,或飲液流入,或因提挈重物致痛,或腫或不腫,除飲證外,其餘並可五積散(見中寒),及烏藥順氣散,(見中風。)或蠲痹湯(見痹)。審知是濕,蠲痹湯每服加蒼朮末三匙,防己四分。

葛花解酲湯

  • 1.《景岳全書》:「一、酒毒濕熱結蓄大腸下血者,宜約營煎、聚金丸,或槐角丸之類主之。若但以寒濕而無火下血者,宜二術煎,或四君子湯主之,或葛花解酲湯亦佳。
  • 2.《醫述》:「下血因火者,宜清熱為主,惟約營煎最佳,次則地榆散、槐花散。若熱在脾胃小腸之間,而火之甚者,宜抽薪飲;若素以陽臟多火,而臟毒下血,久不愈者,宜防風黃芩丸;酒毒淫熱結蓄大腸下血者,宜約營煎、槐角丸。若但以寒濕下血者,宜二術煎,或四君子湯,或葛花解酲湯。

敗毒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