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蟲痛」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蟲痛是中醫古代病名,是指由於蟲類寄生在人體內引起的疼痛。主要症狀為局部皮膚瘙癢、紅腫、疼痛,嚴重者可出現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

中醫認為,蟲痛的發生主要與人體正氣不足、外邪侵襲、蟲類寄生等因素有關。其中,正氣不足是主要病因,外邪侵襲和蟲類寄生是主要誘因。

根據病因的不同,蟲痛可分為外感蟲痛、內生蟲痛和蟲積蟲疳。外感蟲痛多由風、寒、暑、濕、燥、火等外邪侵襲人體所致;內生蟲痛多由脾胃虛弱、飲食不節、情志不遂等因素導致蟲類在人體內生長繁殖;蟲積蟲疳多由蛔蟲、蟯蟲、鉤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大量繁殖所致。

治療蟲痛,中醫主要以祛邪扶正、殺蟲止痛為主。常用方藥有蒼朮白朮天花粉湯、烏梅丸、驅蟲散等。

蟲痛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後果。因此,一旦出現蟲痛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烏梅丸

  • 1.《類證治裁》:「小腹滿痛,由經閉血滯,玉燭散去硝黃,加延胡索、香附。思傷脾氣,㽲結悸痛,歸脾湯去白朮。怒傷肝火,痞結刺痛,柴胡疏肝散,或左金丸。蟲痛時作時止,有塊梗起,口吐清水,唇有紅點,脈乍大乍小,理中安蛔散、烏梅丸加減。疝氣痛,必引睪丸,香橘散、立效散。
  • 2.《醫學三字經》:「_一蟲痛,烏梅丸_,蟲痛,時痛時止,唇舌上有白花點,得食愈痛。蟲為厥陰風木之化,宜烏梅丸。
  • 3.《醫學三字經》:「_烏梅丸_,治蟲痛。
  • 4.《醫學入門》:「七情怔悸蟲不定,九種:悸痛、蟲痛、來去痛、疰痛、飲痛、食痛、風痛、冷痛、熱痛。悸痛,內因七情,輕則怔忡驚悸,似痛非痛,妙香散、四七湯、小草丸,熱者連附六一湯;重則兩目赤黃,手足青至食,即真痛,不治。蟲痛,濕熱生蟲攻心,痛發難當,痛定能食,飢則臨沐,靈檳散、烏梅丸、化蟲丸選用。
  • 5.《醫宗必讀》:「蟲痛,心腹懊憹,往來上下,痛有休止,或有塊耕起,腹熱善渴,面色乍膏、乍白、乍赤,吐清水者,蟲也,或雞汁吞萬應丸下之,或椒湯吞烏梅丸安之。乾霍亂一名攪腸痧,疝痛,內癰皆腹痛,各詳具本門。
▼ 展開更多

當歸散

  • 1.《聖濟總錄》:「治蛔蟲痛發作,冷氣先從兩肋,連胸背撮痛,欲變吐逆,當歸散方

芍藥甘草湯

  • 1.《成方切用》:「濕痰痛者,脈滑,痰氣阻礙,不得升降。蟲痛者,時作時止,面白唇紅。大抵胃脘下大腹痛者,多屬食積外邪。繞臍痛者,屬痰火積熱。臍下少腹痛者,屬寒或瘀血。)仲景用治誤表發厥,腳攣吐逆,與甘草乾薑湯,以復其陽。厥愈足溫者,更作此湯,以和其陰,其腳即伸。

大建中湯

  • 1.《成方便讀》:「否則雖滿痛而決不拒按,以至手不可近也。但痰、血、蟲、食,均有見證可察,如此證之上衝,皮起出見有頭足之形。可見非痰、非血、非食,其為蟲痛也無疑。而蛔動入膈者,皆因臟寒而來,故治法必先溫建其中臟,而後蛔可安,寒可除。用人參、飴糖補中,以乾薑之辛熱,守而不走,以復其陽。

甘草湯

  • 1.《醫學入門》:「實則吐下量全行。體實蟲攻上膈,心腹㽲痛,用樟木屑濃煎湯,服之大吐,吐蟲痛減後,煎甘草湯與之和胃。如有積自吐蟲者,用黑錫灰、檳榔等分為末,米飲下。下蟲,用追蟲丸;取積藥,苦楝根湯、萬應丸、萬病解毒丹,量體選用。
  • 2.《濟陽綱目》:「不然則蟲去,而元氣亦散矣。體實蟲攻上膈,心腹絞痛,用樟木屑,濃煎湯服之,大吐。吐蟲痛減後,煎甘草湯與之和胃。如有積,自吐蟲者,用黑錫灰、檳榔等分為末,米飲下。下蟲用追蟲丸。取積藥苦楝根湯、萬應丸、萬病解毒丹,量選用。

附子理中湯

  • 1.《醫學芻言》:「_蟲痛_,蟲痛脈平,其痛忽來忽去,聞肥甘之味更痛,按摩少止,唇紅,舌上有白花點者,宜附子理中湯加川連、烏梅、川椒、黃柏、肉桂、當歸;或烏梅丸。

理中湯

  • 1.《醫學集成》:「面白吐涎,為蟲痛,理中湯去草,加烏梅、花椒。或二陳去草加檳榔、史君、楝根。

平胃散

  • 1.《痘科輯要》:「腹痛時腹中滾起數團,痛定團亦平,此蟲痛也,宜平胃散加使君子肉、苦楝皮、胡黃連,服後瀉出蛔蟲,永不痛矣。

二陳湯

  • 1.《古今醫鑑》:「一、蟲痛者,必面上白斑唇紅,又痛後便能食,時作時止是也,用二陳湯加苦楝根皮煎服。上半月蟲頭向上易治,下半月蟲頭向下難治。或曰痛而久臥不安,自按心腹時大叫,或青,或黃唇緩目無精光者,蟲痛也。又曰:腹痛肚大青筋者,取蟲丸主之。
  • 2.《醫學正傳》:「_又方_,治蟲痛者,必面上有白斑,唇紅能食,時作時止,用二陳湯加苦楝根煎服。
  • 3.《方症會要》:「治蟲痛二陳加苦楝根煎服
  • 4.《丹溪治法心要》:「以物拄按痛處而痛定者,挾虛也,用二陳湯加炒乾姜和之,有蟲痛者,面上白斑、唇紅、能食是也,以苦楝根、黑錫灰之類。痛後便能食,時作時止。上半月蟲頭向上易治,下半月向下難治。先以肉汁或以糖蜜吃下,引蟲向上,然後用藥。打蟲方:楝根、檳榔、鶴蝨,夏取汁飲,冬煎濃湯下萬靈丸最好。
  • 5.《古今醫鑒》:「一、蟲痛者,必面上白斑唇紅,又痛後便能食,時作時止是也,用二陳湯加苦楝根皮煎服。上半月蟲頭向上易治,下半月蟲頭向下難治。或曰痛而久臥不安,自按心腹時大叫,或青,或黃唇緩目無精光者,蟲痛也。又曰:腹痛肚大青筋者,取蟲丸主之。

失笑散

  • 1.《醫學研悅》:「熱痛楝菖梔,芎梔效亦奇。冷痛桂術玄,二胡散合宜。物按痛止者,二陳炒姜治。蟲痛而斑白,錫灰楝根類,血用失笑散,實者可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