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鬼瘧」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鬼瘧是中醫古籍中記載的一種疾病,其發病原因與鬼神有關,多發生於夏秋季節,主要症狀為發熱、寒熱往來、頭痛、身痛、四肢疼痛、煩躁不安、口渴、食欲不振、大便乾燥、小便短赤等。

鬼瘧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如發熱、寒熱往來、頭痛、身痛、四肢疼痛、煩躁不安、口渴、食欲不振、大便乾燥、小便短赤等。

鬼瘧的治療以清熱解毒、疏風散寒、活血化瘀為主。常用中藥有黃連、黃芩、梔子、大青葉、薄荷、荊芥、防風、羌活、獨活、牛膝、當歸、川芎、白芍、甘草等。

鬼瘧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勤換衣,避免接觸不潔的物品。
  2. 在夏秋季節,注意防暑降溫,避免過度勞累。
  3. 飲食宜清淡,不吃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
  4.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如果出現發熱、寒熱往來、頭痛、身痛、四肢疼痛、煩躁不安、口渴、食欲不振、大便乾燥、小便短赤等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平胃散

  • 1.《羅氏會約醫鏡》:「鬼瘧者,時行不正之氣,傳染而成,宜平胃散加雄黃、桃仁。俗以夜發者為鬼瘧,非也。邪入陰分,發於三陰,宜四物湯加知母、紅花、升麻、柴胡,提入陽分,方可以截。
  • 2.《醫宗必讀》:「世俗又有鬼瘧之名,此為時行疫氣,投平胃散無不截者。
  • 3.《醫宗必讀》:「俗以夜發為鬼瘧,非也。邪入陰分,發於六陰,宜四物湯加知母、紅花、升麻、柴胡。提起陽分,方可截之。惟時行不正之氣,真鬼瘧也,平胃散加雄黃、桃仁。

黃耆建中湯

  • 1.《類證治裁》:「〔鬼瘧〕,內補建中湯,黃耆建中湯加當歸。

人參敗毒散

  • 1.《齊氏醫案》:「專治傷寒頭痛,惡寒壯熱,項強睛暗,鼻塞聲重,風痰咳嗽,及治時氣疫癘,嵐瘴鬼瘧,或聲如蛙鳴,赤眼口瘡,濕毒流注,腳腫腮腫,喉痹毒痢,諸瘡斑疹。傷寒在表,則惡寒發熱,頭痛項強;風寒在肺,則鼻塞聲重,痰多咳嗽;聲如蛙鳴,俗名蛤蟆瘟,乃是邪氣實也。
  • 2.《成方切用》:「(活人),治傷寒頭痛,憎寒壯熱,項強睛暗,鼻塞聲重,風痰咳嗽。及時氣疫癘,嵐瘴鬼瘧。或聲如蛙鳴,眼赤口瘡。濕毒流注,腳腫腮腫,喉痹毒痢,諸瘡斑疹。(風寒在表,則惡寒發熱,頭痛項強。風寒在肺,則鼻塞聲重,痰多咳嗽,聲如蛙鳴。俗名蝦蟆瘟,邪氣實也。
  • 3.《慈幼便覽》:「_人參敗毒散_,治大人小兒傷寒頭痛,憎寒壯熱,項強晴暗,鼻塞聲重,風痰咳嗽,及時氣疫癘嵐瘴鬼瘧,或聲如蛙鳴,赤眼目瘡,濕毒流注,腳腫腮腫,喉痹。並治諸瘡斑疹及噤口痢。凡病在上部,宜加薄荷三四分。
  • 4.《時病論》:「_人參敗毒散_,:治傷寒頭痛,憎寒壯熱,及時氣疫癘,嵐障鬼瘧,腮腫毒痢,諸瘡斑疹。
  • 5.《馮氏錦囊秘錄》:「治傷寒頭痛,憎寒壯熱,項強睛暗,鼻塞聲重,風痰咳嗽,及時氣疫癘鬼瘧,諸瘡斑疹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