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痞氣」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痞氣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主要表現為胸悶、腹脹、噯氣、食欲不振等症狀。其病因多為飲食不節、情志不舒等,導致脾胃功能失調,氣機不暢所致。

痞氣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1. 胸悶、腹脹:患者常常感到胸部有脹悶感,腹部也脹脹的,有時還會伴有噯氣。

  2. 食欲不振:患者往往沒有食欲,吃一點就飽,吃不下飯。

  3. 噁心、嘔吐:有些患者還會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

  4. 舌苔白膩:患者的舌苔往往是白膩的。

  5. 脈象弦滑:患者的脈象往往是弦滑的。

痞氣的治療方法主要以調理脾胃、疏肝理氣為主。常用的中藥有香附、陳皮、半夏、茯苓、白朮等。

痞氣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飲食要清淡,不吃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2. 保持心情舒暢,不要生氣、焦慮。

  3.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4. 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

痞氣是中醫古代疾病,但其發病原因和臨床表現與現代疾病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因此,現代人如果出現胸悶、腹脹、噯氣、食欲不振等症狀,也要注意排除痞氣的可能。如果有相關症狀,建議去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調胃承氣湯

  • 1.《醫方考》:「然猶有戒焉,表證未去而早下之,則有結胸、痞氣之患,此大、小陷胸湯之所以作也。夫人惡可以不慎乎?

小陷胸湯

  • 1.《醫方考》:「然猶有戒焉,表證未去而早下之,則有結胸、痞氣之患,此大、小陷胸湯之所以作也。夫人惡可以不慎乎?

半夏瀉心湯

  • 1.《醫方考》:「薑、夏之辛,所以散痞氣;芩、連之苦,所以瀉痞熱;以下之後,脾氣必虛,人參、甘草、大棗,所以補脾之虛。
  • 2.《醫學入門》:「有結胸發黃者,心胸滿硬,按之痛不可近,大陷胸湯加茵陳。有痞氣發黃者,心下滿硬,按之不痛,半夏瀉心湯加茵陳,痞結消則黃自愈。大抵發黃與治濕相似,輕則滲利和解,重則大下,水利黃自退矣。非但寸口無脈,鼻氣冷為不治,形變煙燻黑色,搖頭直視,環口黧黑,柔汗發黃,脾臟氣絕也。
  • 3.《醫學心悟》:「傷寒傳入三陰,而未結聚成實,醫早下之以致胸中痞悶不舒者,為痞氣。宜用此方。

甘草瀉心湯

  • 1.《醫方考》:「薑、夏之辛,所以散痞氣;芩、連之苦,所以瀉痞熱;以下之後,脾氣必虛,人參、甘草、大棗,所以補脾之虛。
  • 2.《祖劑》:「林億等謹按上生薑瀉心湯法本云理中人參黃芩湯今詳瀉心以療痞,痞氣因發陰而生,是半夏生薑甘草三方皆本於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參,今甘草瀉心湯中無者脫落之也,治汗解後心下痞硬,幹噫食臭,脅下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

平胃散

  • 1.《仁術便覽》:「一方,治脾胃不和,飲食後倒飽,嘈心痞氣。此藥主之,開鬱化痰,進食。

生薑瀉心湯

  • 1.《祖劑》:「林億等謹按上生薑瀉心湯法本云理中人參黃芩湯今詳瀉心以療痞,痞氣因發陰而生,是半夏生薑甘草三方皆本於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參,今甘草瀉心湯中無者脫落之也,治汗解後心下痞硬,幹噫食臭,脅下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

黃芩湯

  • 1.《祖劑》:「林億等謹按上生薑瀉心湯法本云理中人參黃芩湯今詳瀉心以療痞,痞氣因發陰而生,是半夏生薑甘草三方皆本於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參,今甘草瀉心湯中無者脫落之也,治汗解後心下痞硬,幹噫食臭,脅下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

黃耆建中湯

  • 1.《祖劑》:「即建中湯加黃耆(一兩),減薑、桂(各二兩)。千金同肘後有人參(二兩),治虛勞、裡急、諸不足。集驗云:嘔者加生薑,腹滿去棗加茯苓(四兩)。一方療肺虛不足、痞氣加半夏(五兩)。

半夏厚朴湯

  • 1.《皇漢醫學》:「按諸氣不調作疾者,無擇《三因方》已詳。但亦有變證,類似危病者,如西尾氏,肚腹膨脹,按之如鼓,飲食不甘,胸痞氣喘,夜不安臥,時或咳唾。此證宛如鼓脹,按其脈,沉而滑。余作氣鬱停痰治,用四七湯二百餘帖而平復。此從脈不從證也。

小承氣湯

  • 1.《祖劑》:「又曰承氣湯下藥也,用之尤宜審焉。審知大實大滿堅有燥屎乃可投之也。如非大滿則生寒熱而病不除,況無滿實者而或妄投之,則結胸痞氣之病生矣。故曰傷寒有承氣之戒也。

大承氣湯

  • 1.《馮氏錦囊秘錄》:「承,順也。邪入胃者,鬱滯糟粕,秘結壅實,氣不得順也。通可去滯,泄可去閉,氣得以順,故曰:承氣,大滿大實有燥屎,乃可投也。如非大滿,則生寒症而為結胸痞氣之屬矣。仲景曰:欲行大承氣,先與小承氣,復中轉失氣者,有燥屎也,可以大承氣湯攻之,不轉失氣,慎不可攻!
  • 2.《傷寒明理論》:「如非大滿。則猶生寒熱。而病不除。況無滿實者。而結胸痞氣之屬。由是而生矣。是以脈經有曰。傷寒有承氣之戒。古人亦特謹之。

理中湯

  • 1.《醫通祖方》:「治胸痹心胸痞氣,霍亂吐瀉不渴,一切脾胃虛寒,嘔吐清水,飲食不入,完穀不化。
  • 2.《張氏醫通》:「治胸痹心胸痞氣。霍亂吐瀉不渴。一切脾胃虛寒。嘔吐清水。飲食不入。完穀不化。
  • 3.《醫學輯要》:「理中湯,治胸痹心胸痞氣霍亂灶瀉不渴一切脾胃虛寒嘔吐清水飲食不入完穀不化

麻黃湯

  • 1.《傷寒六書》:「一傷寒,麻黃湯證,誤下之,心下滿悶不痛者,名痞氣,分虛實治之。此與結胸不相類。方論開在的本槌法中,不再錄。

桂枝湯

  • 1.《金匱方歌括》:「治胸痹。心中痞氣留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者。此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枳實薤白桂枝湯

  • 1.《蘭臺軌範》:「_枳實薤白桂枝湯_(《金匱》),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此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 2.《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 3.《退思集類方歌註》:「治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
  • 4.《備急千金要方》:「治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方。
  • 5.《退思集類方歌注》:「治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
▼ 展開更多

補中益氣湯

  • 1.《奇症彙》:「一婦因哭子後,胸患痞有塊如杯。食減,面淡黃黲黑,憊甚,脈弦細虛澀,日晡寒熱,知其勢危,補瀉兼用。以補中益氣湯隨時令加減與東垣痞氣丸相間服之,食前用湯,食後用丸,一月寒熱退,食稍進,仍服前藥。二月後,忽夜發寒熱,至天明始退,其塊如失,至晚手足下半節皆腫,遂停數日。
  • 2.《醫學綱目》:「〔丹〕有婦人三十歲,因哭子,至半年後,胸痞有塊如杯,飲食大減,面淡黃慘黑,若不勝衣,六脈弦細虛澀,至日晡後則發寒熱。予察其事勢已急,補瀉兼用,以補中益氣湯隨天氣寒暄加減法,與東垣痞氣丸相間服,方見五積門,食前用湯,食後用丸,常令湯多於丸些少。
  • 3.《奇症匯》:「一婦因哭子後,胸患痞有塊如杯。食減,面淡黃黲黑,憊甚,脈弦細虛澀,日晡寒熱,知其勢危,補瀉兼用。以補中益氣湯隨時令加減與東垣痞氣丸相間服之,食前用湯,食後用丸,一月寒熱退,食稍進,仍服前藥。二月後,忽夜發寒熱,至天明始退,其塊如失,至晚手足下半節皆腫,遂停數日。
  • 4.《古今醫統大全》:「丹溪治一婦人,因哭子後胸否有塊如杯,食減面淡黃黧黑,憊甚。脈弦虛細澀,日晡發熱。知其勢危,補瀉兼用,以補中益氣湯隨時加減,與東垣痞氣丸相間服之。食前用湯,食後用丸,必湯多於丸。一月寒熱退,食稍進。仍服前藥,二月後忽大寒熱,天明退,其塊加大,至晚手足下半節皆腫。

人參湯

  • 1.《蘭臺軌範》:「_枳實薤白桂枝湯_(《金匱》),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此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 2.《張氏醫通》:「治胸痹心胸痞氣。霍亂吐瀉不渴。一切脾胃虛寒。嘔吐清水。飲食不入。完穀不化。
  • 3.《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六君子湯

  • 1.《傷科彙纂》:「耀山云:若誤服行氣之藥,而胸痞氣促,食少體倦,患處色黯膿清者,用六君子湯加桔梗。若誤服下血之藥而瀉,患處色黯者,用十全大補倍加肉桂、麥冬、五味子。若誤服寒涼之藥,反致患處腫痛,胸腹痞悶者,內服六君加木香、當歸,外敷回陽膏。若患處瘀血,誤不砭去,深蓄煩熱者,急宜砭出瘀血。
  • 2.《傷科匯纂》:「耀山雲∶若誤服行氣之藥,而胸痞氣促,食少體倦,患處色黯膿清者,用六君子湯加桔若誤服下血之藥而瀉,患處色黯者,用十全大補倍加肉桂、麥冬、五味子。若誤服寒涼之藥,反致患處腫痛,胸腹痞悶者,內服六君加木香、當歸,外敷回陽膏。若患處瘀血,誤不砭去,深蓄煩熱者,急宜砭出瘀血。

二陳湯

  • 1.《古今醫統大全》:「右脅痛多屬脾經氣滯而致,痰飲流注不行,久則成著,名曰痞氣,必以二陳湯加辛散之藥,吳茱萸、白豆蔻之屬。甚者可用廣朮潰堅湯,間服補中益氣湯,庶得兩全而無傷也。
  • 2.《醫學原理》:「凡痞氣在皮裡膜外,須用補氣之劑,如香附之類以開之,或以二陳湯加補氣藥。且先必須斷其厚味。大法咸以耎之,堅以削之,行氣開痰為主。

十棗湯


瓜蒂散

  • 1.《傷寒括要》:「瘀熱在裡。頭汗。渴。小便難。汗不得越如橘之黃且明。(大便閉者茵陳蒿湯小便難者五苓散加茵陳山梔)濕熱發黃。一身盡痛。小發難。色如熏黃之暗。(胃苓湯加茵陳大便閉者茵陳蒿湯)寒濕發黃身疼發熱。頭痛鼻塞而煩。脈大。瓜蒂散搐鼻取水或用防風葛根蒼朮茵陳桔梗甘草陳皮生薑煎服取微汗)痞氣發黃。
  • 2.《皇漢醫學》:「又曰:「上喘中滿,酸心腹脹,時時作聲,痞氣上下,而不宣暢者,當吐之。」

大陷胸湯

  • 1.《醫方集解》:「治傷寒下之早,表邪入里,心下滿而硬痛,或重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渴,日晡潮熱,從心至小腹硬滿,痛不可近;或無大熱,但頭微汗出,脈沉,為水結胸。(按之硬痛者為結胸,硬而不痛者為痞氣,不硬不痛,心下滿悶為支結。結胸最重、痞次之、支結又次之。

大七氣湯

  • 1.《醫辨》:「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大如覆杯,痞塞不通,背痛心疼,飢減飽見,腹滿吐泄,久則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足腫肉消,宜大七氣湯下紅丸子,兼吞痞氣丸。
  • 2.《醫碥》:「脾積名痞氣,在胃脘,大如覆盤,痞塞不通,心背痛,飢減飽見,腹滿吐泄,久則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足腫肉消,宜大七氣湯下紅丸子,(見傷飲食。)兼吞痞氣丸。

溫中散

  • 1.《聖濟總錄》:「治陰陽氣不升降,痞氣膈氣,心痛腹痛,咽喉噎悶,氣道不勻,嘔吐痰沫,飲食不下,大便秘利,不定,或裡急後重,大腹痛不可忍,此藥養氣消痰,溫中散滯,緩氣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