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胃熱」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胃熱

胃熱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證,是指胃部熱盛所表現的一系列症狀。其主要症狀包括:

  • 胃脘部疼痛,灼熱感明顯,可伴有反酸、噯氣、噁心、嘔吐等症狀。
  • 口乾口苦,舌苔黃膩,脈滑數。
  • 大便乾燥,小便黃赤。

胃熱的病因主要包括:

  • 飲食不節,過食辛辣、油膩、生冷等食物,損傷脾胃,導致胃熱內生。
  • 情志不遂,長期抑鬱、焦慮、暴怒等,可導致肝氣鬱結,化火上逆,灼傷胃津,出現胃熱症狀。
  • 久病體虛,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可導致外邪侵入,化熱傷胃,出現胃熱症狀。

胃熱的治療以清熱瀉火、和胃降逆為主。常用中藥包括:黃連、黃芩、黃柏、知母、石膏、甘草等。

胃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事項:

  • 飲食宜清淡,少吃辛辣、油膩、生冷等食物。
  • 不宜暴飲暴食,飯後不宜立即躺下。
  •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胃熱是一種常見的病證,如果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治療。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白虎湯

  • 1.《類證治裁》:「〔胃熱〕,人參化斑湯,即白虎湯加人參。
  • 2.《醫法圓通》:「一治心下一寸間發生瘡疾,紅腫痛甚。按心下一寸,乃胃之上口也。因邪熱結於胃之上口間,故發生瘡疾。白虎湯專清胃熱,故治之而愈。
  • 3.《內科摘要》:「白虎湯,治胃熱作渴,暑熱尤效。
  • 4.《幼科心法要訣》:「方歌,胃熱白虎湯,知母生用良,石膏合甘草,粳米共煎嘗。
  • 5.《幼科指南》:「火邪刑金作喘者,多口乾舌燥,作渴,面赤唇紅也。因於肺熱者,以涼膈散主之。因於胃熱者,以白虎湯清之。心火刑金者,宜用導赤散主之。腎虛火來爍金者,宜用知柏地黃湯治之最靈也。
▼ 展開更多

五苓散

  • 1.《類證治裁》:「〔胃熱〕,五苓散,見一卷溫。
  • 2.《傷寒懸解》:「而胃逆必嘔,土燥必渴,胃熱外蒸必不惡寒。合觀諸證,故知是轉屬陽明也。若其小便數者,其大便必硬。然尺弱,腎寒,原非陽旺,雖不更衣十日亦無所苦也。其渴欲飲水,止可少少與之,但以法稍救其口舌乾燥而已。緣其渴是土濕而非火升,非土燥而水涸,宜以五苓散泄水而燥土也。
  • 3.《幼幼集》:「熱吐者,或感驚而心熱,或感暑氣而脾熱,或飲熱乳而胃熱,吐有黃涎而夾乳食成片者,頭額溫熱,五心熱,小便短赤者,是用五苓散加生薑及抱龍丸、香薷飲、天水散等去驚、清熱、清暑之藥。

炙甘草湯

  • 1.《皇漢醫學》:「《橘窗書影》曰:「一婦人消渴,數日不愈。一醫認為胃熱,屢下之。消渴止,舌上赤爛,至於齒齦亦糜爛,不能飲食,脈虛數,濁吐有腥臭。余以為肺痿之一證,與炙甘草加桔梗湯,病漸愈。」

桃核承氣湯

  • 1.《皇漢醫學》:「其有喜笑如狂者,此為胃熱波及血分也。血屬心,血中留火,易蔓延心家也。其有是證者,仍從胃治(求真按:『從胃治者,選用大、小、調胃承氣湯也』)。」
  • 2.《張卿子傷寒論》:「傷寒八九日。邪氣已成熱。而復傳陽經之時。下之。虛其里而熱不除。胸滿而煩者。陽熱客於胸中也。驚者。心惡熱而神不守也。小便不利者。裡虛津液不行也。譫語者。胃熱也。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陽氣內行於里。不營於表也。與柴胡湯。以除胸滿而煩。加龍骨牡蠣鉛丹。

茵陳蒿湯

  • 1.《皇漢醫學》:「成無己氏曰:「身黃脈沉結,小便不利者,胃熱發黃也,宜與茵陳蒿湯。身黃脈沉結,小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非胃中有瘀熱,為熱結下焦而蓄血也,與抵當湯以下其蓄血。」
  • 2.《張卿子傷寒論》:「小便利。則大便硬。此以有燥屎。故小便不利。而大便乍難乍易。胃熱者。發熱。喘冒無時。及嗜臥也。此燥屎在胃。故時有微熱喘冒不得臥也。與大承氣湯。以下燥屎。
  • 3.《雜病源流犀燭》:「凡胃熱失下,經氣為熱所鬱而為黃,熱更不減,搏血為瘀,是因發黃而為畜血,非因畜血而至發黃也,但畜血一行,熱隨血泄,黃隨泄減矣(治黃宜茵陳蒿湯,治畜血宜桃仁承氣湯去桂枝、甘草,加丹皮、當歸、白芍)。凡疫邪留血分,裡氣壅閉,不下則斑不出,出則邪解矣。
  • 4.《雜病源流犀燭》:「_茵陳蒿湯_,〔胃熱〕茵陳(二錢),大黃(五錢),山梔(一錢),姜(三片)

大承氣湯

  • 1.《經方實驗錄》:「並囑其家人速煎服之,竟一劑而愈。蓋陽明燥氣上衝顛頂,故頭汗出,滿頭劇痛,神識不清,目不辨人,其勢危在頃刻。今一劑而下,亦如釜底抽薪,泄去胃熱,胃熱一平,則上衝燥氣因下無所繼,隨之俱下,故頭目清明,病遂霍然。非若有宿食積滯,腹脹而痛,壯熱譫語,必經數劑方能奏效,此緩急之所由分。
  • 2.《經方實驗錄》:「_曹穎甫曰_,口傷爛赤,胃熱也;大便燥結,腸熱也,手足陽明俱熱,不急瀉之,病何能去?《內經》云:「陽氣當隔,隔者當瀉,不亟正治,粗乃敗之」,此之謂也。
  • 3.《仁術便覽》:「治胃熱譫語,五、六日不大便,及少陰症口燥咽乾,舌苔黃黑及生芒刺,急宜下之。
  • 4.《奇效良方》:「瘡疹既出定,大便不通,瘡出膿汁不幹,敗毒牛黃丹大承氣湯,又有瘡疹欲出,胃熱發溫壯,氣粗腹滿,大小赤澀,睡中驚,煩渴口舌乾,手足微冷多睡,時嗽涎,脈實沉大滑數,宜服利毒丸。心煩躁渴,小便赤澀者,通關散。前四藥皆有熱證,方可用之,性寒通利故也,不可妄投,為害不輕。
  • 5.《成方切用》:「陽明主潤宗筋,宗筋為熱所攻,勿榮而急,引舌與睪丸,故舌卷囊縮。此為熱極,當瀉陽以救陰。以上皆大承氣證也。張兼善曰:胃為水穀之海,四旁有病,皆能傳入,胃土燥,則腎水乾,故陽明與少陰,皆有急下之條。證雖不同,其入腑之理則一,故皆用大承氣。有病循衣摸床,兩手撮空者,此胃熱也。
▼ 展開更多

小承氣湯

  • 1.《醫法圓通》:「因陽明火旺而致者,由胃中有火,熱蒸於外,大汗如雨。非若久病大汗亡陽之證。此則其人大渴飲冷,二便閉塞,煩躁身輕,氣粗口臭。法宜專清胃熱,如人參白虎湯、大小承氣湯之類是也。
  • 2.《成方切用》:「邪在上焦則滿,在中焦則脹,胃實則潮熱。(猶潮水之來,其來有時。陽明燥金,旺於申酉,故日晡潮熱。傷寒潮熱為胃實,無虛證。)陽邪乘心則狂,(故譫語。)胃熱干肺則喘,故以枳樸去上焦之痞滿,以大黃蕩胃中之實熱。此痞滿燥實堅未全者,故除芒硝,欲其無傷下焦真陰也。
  • 3.《傷寒懸解》:「陽明病而見脈遲,是濕旺之診。雖汗出不惡寒者,表證已解,然而裡熱未成,以其土濕也。其身必重,濁濡滯。迨至胃熱已盛,燥奪其濕,肺腑壅遏,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證欲解,可攻裡也。再驗其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胃熱盛實,大便已硬也。宜以大承氣泄之。
  • 4.《傷寒大白》:「較上章多譫語大便硬二症,故用小承氣湯,但清胃熱,譫語一止,莫再服。不服恐熱氣不清,多服恐無燥糞。
  • 5.《傷寒大白》:「多汗則津液大泄,胃中必干,大便必硬,上熱不得下泄,故譫語。然用小承氣湯,清胃熱,止譫語,不求必下結糞,故譫語止,勿再服。
▼ 展開更多

當歸散

  • 1.《湯頭歌訣》:「(《金匱》)益婦人妊,術芍芎歸及子芩。安胎養血宜常服,產後胎前功效深。(婦人懷妊,宜溫服之,臨盆易產,自無眾疾。當歸、川芎、芍藥、黃芩各一斤,白朮半斤,為末,酒調服。丹溪曰:黃芩、白朮,安胎之聖藥。蓋懷妊宜清熱涼血,血不妄行則胎安。黃芩養陰退陽,能除胃熱;白朮補脾,亦除胃熱。
  • 2.《成方切用》:「衝任血盛,則能養胎而胎安。歸芎芍藥,能養血而益衝任。又懷妊宜清熱涼血,血不妄行則胎安。黃芩養陰退陽,能除胃熱。白朮補脾燥濕,亦除胃熱。(胎氣繫於脾,脾虛則蒂無所附,故易落。)脾胃健,則能運化精微,取汁為血以養胎,自無惡阻嘔逆之患矣。易簡方加山茱萸,治經三四月不行,或一月再至。

麥門冬湯

  • 1.《奇效良方》:「治胃熱腸寒,飲食數飢,小腹脹滿。

小柴胡湯

  • 1.《成方切用》:「表證誤下,邪熱乘虛入胃,以致下痢。而滿嘔潮熱之證猶在,故仍先與小柴胡湯以解外,隨後以加芒硝湯以蕩胃熱,亦與大柴胡兩解同意。
  • 2.《婦人大全良方》:「又嘗治許主薄,痢疾愈後,咳逆不止,服諸藥無效。遂灸期門穴,不三壯而愈。(其穴在第六卷十五論中)如有嘔逆之證,雖經云無陰則嘔,然多有胃熱而嘔,亦有胃寒而生,亦有暑毒而生。如胃熱而嘔,宜服小柴胡湯、孫兆竹茹湯、蘆根湯、官局桔梗湯、竹葉石膏湯加生薑主之。嘔而發渴者,豬苓湯。
  • 3.《雜病廣要》:「酒疸,心中懊憹,足脛滿,尿黃面赤,酒過胃熱,醉臥當風,水濕得之,以小柴胡湯加茵陳、白朮、豆豉、葛根、黃連、澤瀉主之。(《原病集》)
  • 4.《濟陽綱目》:「小溺、面目、牙齒、肢體如金,曰黃疸。因暴熱用冷水洗浴,熱留胃中,故食已善飢,安臥懶動,宜茵陳三物湯加木通、瓜蔞仁、石膏,或單桃根煎湯服之。食已頭眩腹脹,曰谷疸。因胃熱大飢過食,停滯胸膈,宜小柴胡湯加穀芽、枳實、山梔或谷疸丸、紅丸子。傷冷食肢厥者,四逆湯加茵陳。
  • 5.《校註婦人良方》:「婦人嘔吐,良由脾胃不調,外邪乘之,或胃中虛冷,或胃口有熱,或中脘停痰,或胃經血弱。治法,胃冷者,丁香散、理中丸。胃熱者,小柴胡湯、竹茹湯。胃虛者,藿香正氣散。停痰者,半夏茯苓湯、二陳湯。血虛者,十全大補湯加陳皮、半夏、藿香。

四物湯

  • 1.《証治準繩‧幼科》:「右寸關脈數而有力者,肺胃熱也,犀角地黃湯,後用四物湯加參苓白朮。尺脈數而無力,陰虛也,用六味地黃丸。若面黃目澀,眵多手麻者,脾肺虛也,用黃耆芍藥湯。

平胃散

  • 1.《丹溪治法心要》:「乳兒瘧疾痞塊:川芎(二錢),生地黃,白朮(各一錢半),陳皮,半夏,黃芩(各一錢炒),甘草,上作一帖,姜三片煎就,下甲末五分。小兒食積、胃熱熏蒸,用白朮(一兩),半夏,黃連(各五錢),上末之,加平胃散和勻,粥丸,每服一二十丸,白湯下。
  • 2.《幼科心法要訣》:「哯乳之候非一端,傷乳停痰胃熱寒,熱宜和中清熱飲方1),,寒用溫中止吐方2),煎,傷乳平胃散(方3),最妙,停痰二陳湯方4),可痊,若是滿而自溢者,常須節乳自能安。
  • 3.《保幼新編》:「_石膏平胃散_(小兒飲乳後即發痛者,蓋乳母胃熱之致,令乳母宜服此劑)

胃苓湯

  • 1.《痘疹心法要訣》:「【注】痘證不喜秘結,更忌瀉利。初出時瀉,尚具開通之功,火熱由利而解。若瀉甚,則是邪氣並於腸胃,迫而下降,使傳化失常也,宜柴苓湯主之。起脹時瀉,手足逆冷,痘不起,其色淡白,此冷瀉也,以陳氏木香散主之。如中滿惡食,瀉黃酸臭,手足心熱,面赤瘡紅,此胃熱作瀉,以胃苓湯主之。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 1.《長沙方歌括》:「內臺方議云。傷寒八九日。邪氣錯雜。表裡未分。而誤下之。則虛其里而傷其表。胸滿而煩者。邪熱客於胸中。驚者。心惡熱而神不守也。小便不利者。裡虛津液不行也。譫語者。胃熱也。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陽氣內榮於裡,不行於表也。故用柴胡為君。以通表裡之邪而除胸脅滿。
  • 2.《傷寒括要》:「加茯苓以行津液。利小便。加大黃。以滌胃熱。止譫語。加桂枝。以行陽氣。解身重。而錯雜之邪。靡不悉愈矣。

理中湯

  • 1.《保嬰撮要》:「吐乳不消者,胃氣弱也,用異功散。吐而少食,腹痛欲按者,脾氣虛也,用六君子加木香。凡諸症當驗其手足,熱則胃熱,冷則胃寒,熱用瀉黃散,寒用理中湯,不熱不寒,異功散調之。
  • 2.《証治準繩‧幼科》:「若吐乳色黃,不能受納者,胃經有熱也,先用瀉黃散,次用人參安胃散。若吐出酸穢者,乳食內停也,用保和丸。吐乳不消者,胃氣弱也,用異功散。吐而少食,腹痛欲按者,脾氣虛也,用六君子加木香。凡諸證,當驗其手指熱則胃熱,冷則胃寒,熱用瀉黃散,寒用理中湯,不熱不寒,異功散調之。
  • 3.《証治準繩‧幼科》:「起脹灌膿時吐利並作,宜急治之,胃寒者益黃散、理中湯,胃熱者黃芩半夏湯調四苓散。
  • 4.《醫述》:「然亦有胃寒之人,時令二、三日,吐蛔,在胃而不在厥陰者,即投理中湯治之,勿泥胃熱而概用涼藥也。如至七、八日後,身體微熱,口不渴飲,舌苔雖黃厚而潤,厥冷過於肘膝,二便清利,其人體弱,或屬老幼,脈虛大,或細遲無力者,乃邪陷厥陰,胃中虛冷,蛔不能安。

豬苓湯

  • 1.《金匱方歌括》:「男元犀按。此與五苓散症迥別。五苓散主脾不轉輸而水停。故發汗利水。為兩解表裡法。此則胃熱甚而津液干。故以清熱而滋燥。用育陰利水法。二者只差一粟。學者自當細察焉。
  • 2.《張卿子傷寒論》:「陽明病。潮熱。為胃實。大便硬而小便數。今大便溏。小便自可。則胃熱未實而水穀不別也。大便溏者。應氣降而胸脅滿去。今反不去者。邪氣猶在半表半裡之間。與小柴胡湯。以去表裡之邪。

調胃承氣湯

  • 1.《筆花醫鏡》:「調胃承氣湯,治胃熱譫語便閉。繞臍硬痛。
  • 2.《張卿子傷寒論》:「蒸蒸者。如熱薰蒸。言甚熱也。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則表邪已罷。蒸蒸發熱。胃熱為甚。與調胃承氣湯下胃熱。
  • 3.《張卿子傷寒論》:「心下溫溫欲吐。鬱郁微煩。胸中痛。當責邪熱客於胸中。大便反溏。腹微滿。則邪熱已下於胃也。日數雖多。若不經吐下。止是傳邪。亦未可下。當與柴胡湯。以除上中二焦之邪。若曾吐下。傷損胃氣。胃虛則邪乘虛。入胃為實。非柴胡湯所能去。調胃承氣湯下胃熱。以嘔。知胃氣先曾傷動也。
  • 4.《傷寒大白》:「此方妙法,妙在石膏、荊芥辛涼上焦,潤其咽乾煩躁;又藉其辛涼入血,助芍藥、甘草下緩肝急,使其腳伸;脫去乾薑辛熱,以防胃熱譫語,微露下文用調胃承氣湯,復清胃熱。
  • 5.《醫醫偶錄》:「_調胃承氣湯_,治胃熱譫語,便閉結,臍硬痛。
▼ 展開更多

黃芩湯

  • 1.《証治準繩‧幼科》:「凡瘡未出而利者,邪氣並於里,腸胃熱甚,而傳化失常也,黃芩湯主之。如自利清白色者,為裡寒,理中湯主之。
  • 2.《傷寒六書》:「胃熱,利白腹垢,臍下必熱,便下垢膩赤黃,或渴,黃芩湯、白頭翁、柏皮湯通用之,白虎湯。

桂枝湯

  • 1.《傷寒瘟疫條辨》:「故伸之以常須識此,勿令誤也。大抵桂枝性熱,惟冬月正傷寒有汗者宜之。若溫病斷不可用,酒客亦不可用。抑不獨溫病酒客也,凡服桂枝湯作嘔者,以胃熱而服熱藥,兩熱相搏故也。

大柴胡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傷寒十三日再傳經盡。當解之時也。若不解。胸脅滿而嘔者。邪氣猶在表裡之間。此為柴胡湯證。若以柴胡湯下之。則更無潮熱自利。醫反以丸藥下之。虛其腸胃。邪氣乘虛入腑。日晡所發潮熱。熱已而利也。潮熱雖為熱實。然胸脅之邪未已。故先與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以下胃熱。

小青龍湯

  • 1.《備急千金要方》:「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衝熏其面,加大黃利之。芩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黃湯方:

葛根湯

  • 1.《刪補名醫方論》:「下利,正是胃熱之兆,故太陽陽明合病,必自下利,仲景用葛根湯以發兩陽之表熱,即所以治裡熱也。此方即仿其義,去薑、桂之辛熱,以升麻代麻黃,便是陽明表劑,而非太陽表劑矣。葛根稟性甘涼,可以散表實,協升麻以上升,則使清陽達上而濁陰下降。可知芍藥收斂脾陰,甘草緩急和里,則下利自止。

歸脾湯

  • 1.《醫通祖方》:「按:消中為脾胃積熱,故東垣本人參白虎而立蘭香飲子。《內經》所謂「治之以蘭,除陳氣也」。但方中防風、半夏、豆蔻、升麻未免過於辛燥,曷不去此,加入麥冬、五味以滋化源,佐白虎以化胃熱,蘭香以除陳氣,與歸脾湯中用木香之意不殊,或於竹葉石膏湯中加知母、蘭香尤妥。

甘草湯

  • 1.《醫燈續焰》:「_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湯加大黃_,治咳逆倚息不得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衝,熏其面故耳。
  • 2.《醫學綱目》:「咳逆停息不得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衝熏其面,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加大黃以利之。(前文方見喘不得臥。)

橘皮竹茹湯

  • 1.《古今醫案按選》:「俞東扶曰:此證《千金》半夏茯苓湯最佳,二陳加生地、芎、芍、旋覆、桔梗、細辛、人參、生薑也。有寒者,《千金》茯苓丸可用,六君加枳實、桂心、乾薑、葛根也。橘皮竹茹湯治胃熱,抑青丸治肝火。若諸法不應則停藥,《金匱》所謂加吐下者則絕之也,過八十日自愈。(雄按:雖挾寒,薑、桂不可輕試。)
  • 2.《濟陽綱目》:「_橘皮竹茹湯_,治胃熱多渴,嘔噦不食。
  • 3.《考證病源》:「咳逆者俗謂之發呃,聲短者出於中焦,水穀之病也。聲長者出於下焦,虛邪相搏也。脈浮緩者,吉;弦急者,凶。傷寒失下,便秘而呃者,承氣湯。吐利後胃寒而呃者,丁香柿蒂湯。吐利後胃熱而呃者,橘皮竹茹湯。氣逆而呃者,木香順氣散。病後發呃,難治。
  • 4.《赤水玄珠》:「_橘皮竹茹湯_,胃熱多渴,噦呃不進飲食。
  • 5.《赤水玄珠》:「噫與咳逆不同,噫乃出氣,咳逆則為入氣。然治法,胃寒亦宜橘皮乾薑湯,胃熱宜橘皮竹茹湯。中焦未和而熱壅鬱,或以調胃承氣下之,或以加減平胃散以消之。陰虛宜以四物湯或芎歸湯加知母、甘草以滋之。
▼ 展開更多

仙方活命飲

  • 1.《青囊全集秘旨》:「虎髭疔(頦下)任脈、腎。胃熱又承漿疔,服仙方活命飲、內疏黃連湯。鼻疔(多生孔中)肺,服酥丸取汗用。離宮錠子塗之。

涼膈散

  • 1.《青囊全集秘旨》:「涼膈散醫肺胃熱,口渴唇焦便燥結;苓薄梔翹石膏草,芒硝大黃苦竹葉。
  • 2.《徐養恬方案》:「(附)涼膈散:治心火上盛,中焦燥實,煩躁口渴,目赤頭眩,口瘡唇裂,吐血衄血,大小便秘,諸風瘛瘲,胃熱發狂,及小兒驚急、痘瘡黑陷。
  • 3.《醫學輯要》:「涼膈散,治溫熱時行表裡實熟及心火亢盛目赤便秘胃熱發斑
  • 4.《大方脈》:「_涼膈散_,治心火上盛,中焦燥實,煩躁口渴,目赤頭眩,口瘡唇裂,吐血衄血,大小便秘,諸風瘛瘲,胃熱發狂,並治斑疹,小兒驚急,痘疹黑陷。
  • 5.《不居集》:「_涼膈散_,治心火上盛,中焦燥實,煩躁口渴,目赤頭眩,口瘡唇裂,吐血衄血,大小便秘,諸風瘈瘲,胃熱發斑發狂,及小兒驚急,痘瘡黑陷。
▼ 展開更多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心下溫溫欲吐。鬱郁微煩。胸中痛。當責邪熱客於胸中。大便反溏。腹微滿。則邪熱已下於胃也。日數雖多。若不經吐下。止是傳邪。亦未可下。當與柴胡湯。以除上中二焦之邪。若曾吐下。傷損胃氣。胃虛則邪乘虛。入胃為實。非柴胡湯所能去。調胃承氣湯下胃熱。以嘔。知胃氣先曾傷動也。

桂枝二越婢一湯

  • 1.《傷寒纘論》:「此湯與各半證治相類方亦相類但彼以不得小汗而面熱身癢。故減小桂枝湯之制而加麻黃杏仁。此以胃熱無津而不能作汗。故減小大青龍之制去杏仁而加石膏以杏仁下氣走表。非無津者所宜石膏辛涼化熱正胃熱者所喜爾。

三黃湯

  • 1.《傷寒廣要》:「涼膈散。(一名連翹飲子)治傷寒半入於裡。下證未全。或復未愈者。或(○此六字。宣明。作下後二字。)燥熱怫結於內。而煩心懊憹。不得眠者。及傷寒陽明胃熱發斑。下證未全者。或誤服暖藥過多。為諸熱證。
  • 2.《祖劑》:「海藏云:伊尹三黃湯無黃芩,後人脫落之也。丸服,名金花丸,又名三黃丸,治脾熱口疳,口氣黃疸,吐血消渴,羸瘦,胃熱消穀,易飢,飲食不為肌肉。

大陷胸湯

  • 1.《傷寒說意》:「結胸者,將來之陽明腑證,下早而成者。胃腑燥熱,汗亡里陰,則入陽明,胸膈濕熱,下陷表陽,則成結胸。陽明戊土,化氣於燥金,是以胃熱則生燥,太陰辛金,化氣於濕土,是以肺熱則生濕。腑熱將作,胸熱先生,故未入陽明,而遽下之,則成結胸。

大黃黃連瀉心湯

  • 1.《感症寶筏》:「_邵評:_胃熱乘心,可用大黃黃連瀉心湯,煎成,沖童便、蓮心,最效。甚則銼入犀角末、金汁。

抵當湯

  • 1.《金鏡內臺方議》:「病人無表裡證,發熱六七日,脈雖浮數,可下之;假令已下,脈數不解,胃熱則消穀易飢,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當湯主之。
  • 2.《赤水玄珠》:「蓄血黃,此由脾胃熱甚,失於汗下以致之,宜抵當湯、桃仁承氣選用。
  • 3.《張卿子傷寒論》:「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胃熱發黃也。可與茵陳湯。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非胃中瘀熱。為熱結下焦。而為蓄血也。與抵當湯以下蓄血。
  • 4.《醫學綱目》:「病人無表裡症,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不解,胃熱則消穀善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若脈數不解,血下不止,必協熱而便膿血也。
  • 5.《校註婦人良方》:「傷寒之症,若氣口脈緊盛,即下之;人迎緊盛,即汗之,左關浮緊,亦當發其汗。若犯胃熱,譫語喜忘,小腹滿,小便自利,用抵當湯。胃實譫語,用承氣湯。脈緊無汗名傷寒,脈緩有汗為傷風。熱病脈洪大為中暑,用香薷飲;脈細弱為中暍,用白虎湯;胃實用承氣湯。傷寒先服黃龍湯,不分男女。
▼ 展開更多

柴胡加芒硝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傷寒十三日再傳經盡。謂之過經。譫語者。陽明胃熱也。當以諸承氣湯下之。若小便利者。津液偏滲。大便當硬。反下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也。下利脈微而厥者。虛寒也。今脈調和。則非虛寒。由腸虛胃熱。脅熱而利也。與調胃承氣湯。以下胃熱。
  • 2.《醫方集解》:「此少陽、陽明藥也。表證誤下,邪熱乘虛入胃,以致下利而滿嘔,潮熱之證猶在傷寒潮熱,為胃實,故宜下,故仍與柴胡湯以解少陽,加芒硝以蕩胃熱,亦與大柴胡兩解同意。

白虎加桂枝湯

  • 1.《退思集類方歌註》:「白虎(加)桂枝治溫瘧,但熱無寒白虎酌。(但熱是陽明經熱,故用白虎清泄之。)骨節煩疼加桂枝,(寒在骨節,故加桂枝。)通營泄衛邪斯卻。(白虎清氣分之熱邪,加桂枝一味,通營泄衛,則白虎並能清營分之熱,方義原在心營肺衛立法也。)嘔因胃熱舌無胎,白虎湯中薑汁著。
  • 2.《退思集類方歌注》:「白虎(加)桂枝治溫瘧,但熱無寒白虎酌。(但熱是陽明經熱,故用白虎清泄之。)骨節煩疼加桂枝,(寒在骨節,故加桂枝。)通營泄衛邪斯卻。(白虎清氣分之熱邪,加桂枝一味,通營泄衛,則白虎並能清營分之熱,方義原在心營肺衛立法也。)嘔因胃熱舌無胎,白虎湯中薑汁著。

人參白虎湯

  • 1.《傷寒恆論》:「【鄭論】,接此條,本有少陽證,故服柴胡湯已而口渴者,胃有熱而傷及津液也,仍以陽明口渴法治之。余細思口渴一證,有胃熱太甚,口臭氣粗,身熱汗出,渴飲冷者,仲師以人參白虎湯治之。有陽衰不能薰騰津液於上而亦口渴,但飲滾飲冷不同,仲師以回陽治之,如此用藥,方不誤人。
  • 2.《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自汗煩渴而發斑為胃熱人參化斑湯,(即人參白虎湯)煩熱錯語不得眠,
  • 3.《脈義簡摩》:「惟脾胃一條,吾於脾熱者瀉黃散,胃熱者人參白虎湯。脾胃寒者,理中湯丸。脾胃虛者,調元湯、人參白朮散、養脾丸。傷食者,消積丸、保和丸。宿食成積者,枳樸大黃丸。濕勝者,胃苓丸。欲成疳者,肥兒丸。已成疳者,集聖丸。此吾家秘之法也,不可輕泄。脾治。
  • 4.《醫學集成》:「口淡,胃熱也,人參白虎湯加花粉、麥冬。或石膏、青黛、石斛、燈芯。
  • 5.《証治準繩‧幼科》:「自汗者,血之所化,陰氣不能閉藏,所以睡則汗出,痘家當以補血為主,若當歸補血湯、六味地黃丸、八珍湯、人參養榮湯之類,皆可因證施治。自汗面赤作渴,手足漐漐汗多者,胃熱也,瀉黃散(脾)人參白虎湯(發熱)加黃連主之。諸證退,以小異功散加山梔仁、麥門冬調之。
▼ 展開更多

導赤散

  • 1.《馤塘醫話》:「其有舌獨中心絳乾者,此胃熱心營受灼也,當於清胃方中,加入清心之品,否則延及於尖,為津干火盛,舌尖絳獨干,此心火上炎,用導赤散瀉其火。

清胃散

  • 1.《醫碥》:「得熱則痛,得涼則止,常欲吸冷風者,以黃連、梧桐律之苦寒,薄荷葉、荊芥穗之辛涼,治其濕熱,更以升麻引入胃經,以羊角灰引入腎經,加麝香少許為末擦。又以調胃承氣湯(見大便不通)去芒硝加黃連,下三五次。胃熱致痛不可忍,連頭腦,滿面發熱大痛,其齒喜寒惡熱,清胃散。
  • 2.《証治準繩‧類方》:「_清胃散_,治因服補胃熱藥,致上下牙疼痛不可忍,牽引頭腦,滿面發熱大痛。陽明之別絡入腦,喜寒惡熱,乃手陽明經中熱盛而作,其齒喜冷惡熱。
  • 3.《景岳全書》:「(東垣),清胃散,治醇酒厚味,或補胃熱藥太過,以致牙痛不可忍,牽引頭腦,滿面發熱,或齒齦潰爛,喜冷惡熱,此陽明之火也,宜用此方。
  • 4.《醫學傳心錄》:「清胃散用升麻(黃)連,當歸生地牡丹(皮)全,或益石膏平胃熱,口瘡吐衄及牙宣。
  • 5.《脾胃論》:「治因服補胃熱藥,而致上下牙痛不可忍,牽引頭腦滿熱,發大痛,此足陽明別絡入腦也。喜寒惡熱,此陽明經中熱盛而作也。
▼ 展開更多

竹葉石膏湯

  • 1.《傷寒大白》:「口乾燥者,邪熱結聚上焦,陽明胃經所主,肺熱者亦有之。肺熱,涼膈散。胃熱,竹葉石膏湯。身熱已減,表邪已解,有下症者,三承氣湯選用。少陽病,口苦舌乾,小柴胡去半夏加天花粉。陽明病背惡寒,口乾燥,白虎湯。熱傳少陰,口燥咽乾而渴,手足冷,脈反沉澀不治之症也。
  • 2.《石室秘錄》:「鬱症,用逍遙散。傷風,用小柴胡湯或參蘇飲。有熱者,用二黃湯。胃熱甚者,用竹葉石膏湯。諸如此類,俱可以平常法治之,何必出奇眩異哉,此平治之宜知也。
  • 3.《醫學入門》:「瘥後昏沉非怪魅,瘥後半月十日,昏沉少神,錯語妄言,或無寒熱,或寒熱似瘧,或朝夕潮煩,皆由汗出未徹,毒流心包絡間,知母麻黃湯主之。無表邪者,陶氏導赤各半湯極妙。大病後喜唾痰者,理中湯。胃熱虛煩而嘔者,竹葉石膏湯加薑汁。從腰以下有水腫者,牡蠣澤瀉湯。
  • 4.《醫通祖方》:「按:消中為脾胃積熱,故東垣本人參白虎而立蘭香飲子。《內經》所謂「治之以蘭,除陳氣也」。但方中防風、半夏、豆蔻、升麻未免過於辛燥,曷不去此,加入麥冬、五味以滋化源,佐白虎以化胃熱,蘭香以除陳氣,與歸脾湯中用木香之意不殊,或於竹葉石膏湯中加知母、蘭香尤妥。
  • 5.《沈氏尊生書》:「)有由大病後胃熱虛煩而嘔者(宜竹葉石膏湯加薑汁服,即止;
▼ 展開更多

二陳湯

  • 1.《醫學原理》:「如胃熱者,宜以二陳湯加薑汁炒芩連調服。
  • 2.《醫通祖方》:「膽之不溫由於胃熱不清,停蓄痰涎沃於清淨之府,所以陽氣不能條暢而失溫和之性,故用二陳之辛溫以溫膽滌涎;涎聚則熱鬱,故加枳實、竹茹以化胃熱也。若寒熱嘔逆,胃氣不振也,去枳實之消克、紅棗之滯胃,加柴胡以疏肝、人參以扶胃,乃六君子之變法也。更加熟地、棗仁、遠志、五味,又為歸脾湯法派耳。
  • 3.《方症會要》:「下焦在臍下,吐者皆從於寒,其脈沉而遲,其症朝餐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利,大便秘而不通,治法當通其秘塞,溫其寒氣,令大便漸通,復以中焦藥和之,溫劑如吳萸、乾薑、砂仁之類。外有胃熱、胃寒、胃虛、痰氣之不相同。胃熱嘔吐者,得食即嘔,食已即吐,由於火氣上炎,二陳湯加姜、炒芩連。
  • 4.《古今醫鑑》:「_二陳湯_(見痰門),加薑汁炒芩、連,梔子治胃熱噁心。
  • 5.《古今醫鑒》:「_二陳湯_(見痰門),加薑汁炒芩、連,梔子治胃熱噁心。
▼ 展開更多

桔梗湯

  • 1.《婦人大全良方》:「又嘗治許主薄,痢疾愈後,咳逆不止,服諸藥無效。遂灸期門穴,不三壯而愈。(其穴在第六卷十五論中)如有嘔逆之證,雖經云無陰則嘔,然多有胃熱而嘔,亦有胃寒而生,亦有暑毒而生。如胃熱而嘔,宜服小柴胡湯、孫兆竹茹湯、蘆根湯、官局桔梗湯、竹葉石膏湯加生薑主之。嘔而發渴者,豬苓湯。

溫膽湯

  • 1.《三家醫案合刻》:「脈數,五六日不更衣,舌黃唇焦,胃熱熾矣。況前服之藥,皆辛溫耗陰之品,今非寒涼不可,然宜小心保護為主,因熱邪深入陰中,而陽氣獨亢故耳。
  • 2.《本草備要》:「甘而微寒。開胃土之郁,清肺金之燥,涼血除熱。治上焦煩熱(皮入肺,主上焦。溫膽湯用之),溫氣寒熱,噎膈嘔逆(胃熱),吐血衄血(清肺涼胃,齒血不止,浸醋含之),肺痿驚癇(散肝火),崩中胎動(涼胎氣)。

黃連解毒湯

  • 1.《証治準繩‧幼科》:「錢氏云:痘瘡只出一般者善。凡痘初出,其間碎密若芥子者,夾疹也。皮肉紅腫成片者,夾癍也。疹由心熱,癍由胃熱,宜急解其毒,消疹用黃連解毒湯(煩躁)合消毒飲。化癍用人參白虎湯(痘渴)合消毒飲。或只以升麻葛根湯。夾疹者加防風、荊芥穗、木通、麥門冬、黃連。

白朮散

  • 1.《雜病心法要訣》:「便硬能食脈大強,調胃金花斟酌當,不食渴瀉白朮散,竹葉黃耆不瀉方,黃耆黃芩合四物,竹葉石膏減粳姜,氣虛胃熱參白虎,飲一溲二腎氣湯。

槐花散

  • 1.《奇效良方》:「若胃熱齒齦腫痛,妨其嚼食,飢不欲食,煩熱面黃者,宜服甘露飲槐花散。如毒入目者,服淨心散最良。咽喉痛並嗽不已者,麻黃湯加麝香服之。或大便不通,停熱毒攻於臟腑及眼,並咽喉腫塞,口舌壞爛者,以如聖湯紫河車散紫雪之類,可選而用之,皆解餘毒之要藥也。

大黃甘草湯

  • 1.《皇漢醫學》:「欲辨胃熱,即大便秘結,或食已即吐,或手足心熱,或目黃赤,或上氣頭痛,則可知為胃熱矣。若以上衝證為目的而用之即無大誤,雖虛證而大便久燥結者,亦可用此方,是權道也,不必膠柱。贊州御池平作以此方為丸而多用之,即今之大甘丸也。中川修亭以調胃承氣湯為丸,能治吐水病,皆同此意也。

玉女煎

  • 1.《類證治裁》:「〔胃熱〕,玉女煎,見一卷溫。

甘露飲

  • 1.《喉科心法》:「此症初起咽喉乾燥,如茅草常刺喉中,痛而且癢。日久其色紫暗不鮮,漸漸腐爛,時吐臭涎,疼痛日增,防礙飲食。病由腎水久虧,相火炎上,而又過食煎炙厚味、燒酒,五辛熱物積熱於胃。口臭口渴,舌燥苔黃,牙齦腫痛,口舌破爛,乃相胃二火熏肺而成斯疾。法當補腎水,清胃熱,宜甘露飲。
  • 2.《醫學正傳》:「_甘露飲_,治心胃熱,咽喉痛,口舌生瘡,並瘡疹已發未發皆可服。又治熱氣上攻,牙齦腫,牙齒動搖,含漱並服。(方見痘疹門。)
  • 3.《醫學實在易》:「_甘露飲_,治胃熱善食,不生肌肉。
  • 4.《醫學入門》:「口瘡咽痛郁多啼,口瘡痛不能食,脾熱,五福化毒丹,或蜜漬黃柏汁飲之。咽乾澀痛,口爛齒腫,心胃熱也,甘露飲,或甘桔湯加牛蒡子、麥門冬、竹葉煎服;水漿不入者,紫雪抱龍丸、消毒飲。如能食便溏者,又當清上溫下,不可純用涼藥。多啼,當察外證、郁毒在表在裡,調之。
  • 5.《醫醫偶錄》:「_甘露飲_,治血虛胃熱。
▼ 展開更多

瀉黃散

  • 1.《原機啓微》:「_瀉黃散_,治小兒胃熱,眼目作痛。
  • 2.《張氏醫通》:「瀉黃散,治胃熱口臭。煩渴引飲。
  • 3.《脈義簡摩》:「惟脾胃一條,吾於脾熱者瀉黃散,胃熱者人參白虎湯。脾胃寒者,理中湯丸。脾胃虛者,調元湯、人參白朮散、養脾丸。傷食者,消積丸、保和丸。宿食成積者,枳樸大黃丸。濕勝者,胃苓丸。欲成疳者,肥兒丸。已成疳者,集聖丸。此吾家秘之法也,不可輕泄。脾治。
  • 4.《醫方集解》:「又曰:胃居臍上,胃熱而臍以上熱;腸居臍下,腸熱則臍以下熱;肝膽居脅,肝膽熱則脅亦熱;肺居胸背,肺熱則胸背亦熱;腎居腰,腎熱則腰亦熱;可類推也。)
  • 5.《重訂囊秘喉書》:「治胃熱火鬱,及口瘡。
▼ 展開更多

芍藥湯

  • 1.《萬病回春》:「_芍藥湯_,治脾火或消穀易飢,或胃熱口燥煩渴,或唇生瘡。
  • 2.《濟陽綱目》:「_芍藥湯_,治脾火,或消穀易飢,或胃熱口燥煩渴,或唇生瘡。

千金葦莖湯

  • 1.《全國名醫驗案類編》:「伏暑大病之後,眠食均安。惟寐醒口氣干苦,咳嗽痰多厚稠,大便不調,小溲淡黃,脈來濡滑,舌黃微膩。胃熱熏蒸,肺不清肅,病後液虛,當清化,參以生津治之,宗千金葦莖湯加減。

化斑湯

  • 1.《時病論》:「曷不觀方書所云:大如錦紋者為斑,其色紅紫而成片,或至黑色而病危,是為胃熱之候,古人所以用舉斑湯、化斑湯之類以治之。或見病人身發紅點,遂稱為蚤斑,而亂投草藥,及至危險,便說斑老難醫。推其身見紅點,即方書所謂小如蚊咬者為疹,是為肺熱之候,古人所以用升葛湯、銀翹散之類以治之。
  • 2.《醫方考》:「胃熱發斑,脈虛者,此方主之。
  • 3.《幼幼集成》:「_化斑湯_,即人參白虎湯,治陽明胃熱發斑。

地黃飲子

  • 1.《怡堂散記》:「脾之脈連舌本散舌下,脾臟受邪故舌強;火氣炎上,傳化失常,故津液湧而為痰,痰涎上潮,稠黏難出故作聲也。一以屬脾,一以為胃熱,謂之屬火與土不亦宜乎,此地黃飲子之所由作也。

達原飲

  • 1.《感症寶筏》:「疫毒甚者,日有三變(傳變極速)。初起一二日,舌胎白如粉(膜原舌胎),早服達原飲(宣達膜原之邪)。一服午後舌變黃色(邪不外達而內傳入胃,故舌黃)、胸膈滿痛、大渴煩躁(邪入陽明胃熱見象),此毒邪傳裡也,前方加大黃下之(此邪由膜原初入於胃,熱而未實,故用達原飲加大黃一味,以下其熱)。

桃仁承氣湯

  • 1.《雜病源流犀燭》:「凡胃熱失下,經氣為熱所鬱而為黃,熱更不減,搏血為瘀,是因發黃而為畜血,非因畜血而至發黃也,但畜血一行,熱隨血泄,黃隨泄減矣(治黃宜茵陳蒿湯,治畜血宜桃仁承氣湯去桂枝、甘草,加丹皮、當歸、白芍)。凡疫邪留血分,裡氣壅閉,不下則斑不出,出則邪解矣。

香薷散

  • 1.《世醫得效方》:「總說:吐瀉起於脾胃不調,陰陽不順,清濁相干,或感風冷之氣,傷於脾胃。胃氣不調,故嘔不食,脾氣虛弱,臟腑不調,故泄瀉。有脾虛傷食,外感風冷,故先吐而後瀉。有胃熱嘔吐發瀉。夏月嘔吐發瀉為霍亂。因胃熱引飲,停留胃氣,吐瀉發熱,用香薷散。大凡吐瀉不可便下止吐瀉藥,先調脾氣。

小續命湯

  • 1.《成方切用》:「中經則入營脈之中,骨肉皆失所養,故身體重著。至中腑中臟,則離外而內,邪入深矣。中腑必歸於胃者,胃為六腑之總司也。中臟必歸於心者,心為神明之主也。風入胃中,胃熱必盛,蒸其津液,結為痰涎。胃之大絡入心,痰涎壅盛,堵其出入之竅,故中腑則不識人也。諸臟受邪,迸入於心,則神明無主。

五淋散

  • 1.《保嬰撮要》:「一小兒小便不利,莖中澀痛,時或尿血,此稟父胃熱為患也,先用五淋散以疏導,又用滋腎丸、地黃丸補肝腎,漸愈。後出痘色紫,小便短赤,頦間右腮或赤或白,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前症並愈。

升麻葛根湯

  • 1.《馮氏錦囊秘錄》:「右脅者脾胃之鄉,肩者手陽明之脈,斑由胃熱,胃主肌肉,升麻、葛根直入陽明而逐其邪熱,佐以芍藥,使以甘草,和其營,俾無伏匿之邪也。其治發斑,止宜於將出者,若已出而用之,重虛其表,反增斑爛矣。

黃龍湯

  • 1.《吳醫匯講》:「_辨實熱不大便_,脈數有力長滑甚(主腦),煩渴腹滿按之硬(證據),或潮熱兮食即脹,時有濁氣從後進,此為胃熱宜下之,一有虛症須細審(大約實症一下即愈,一有虛症,便須細審,即必當下者,亦只用涼膈以微利之,解毒以和之,陶氏黃龍湯以補而下之。)
  • 2.《吳醫彙講》:「_辨實熱不大便_,脈數有力長滑甚(主腦),煩渴腹滿按之硬(證據),或潮熱兮食即脹,時有濁氣從後進,此為胃熱宜下之,一有虛症須細審(大約實症一下即愈,一有虛症,便須細審,即必當下者,亦只用涼膈以微利之,解毒以和之,陶氏黃龍湯以補而下之。)

保元湯

  • 1.《續名醫類案》:「一痘七朝潮熱,口渴自利,下臭穢陳積,此脾胃熱蒸而下也,雖虛而無寒,以保元湯固中之劑而愈。若用燥熱之劑,如木香散,禍不旋踵。

異功散

  • 1.《保嬰撮要》:「吐乳不消者,胃氣弱也,用異功散。吐而少食,腹痛欲按者,脾氣虛也,用六君子加木香。凡諸症當驗其手足,熱則胃熱,冷則胃寒,熱用瀉黃散,寒用理中湯,不熱不寒,異功散調之。
  • 2.《証治準繩‧幼科》:「若吐乳色黃,不能受納者,胃經有熱也,先用瀉黃散,次用人參安胃散。若吐出酸穢者,乳食內停也,用保和丸。吐乳不消者,胃氣弱也,用異功散。吐而少食,腹痛欲按者,脾氣虛也,用六君子加木香。凡諸證,當驗其手指熱則胃熱,冷則胃寒,熱用瀉黃散,寒用理中湯,不熱不寒,異功散調之。

香薷飲

  • 1.《幼幼集》:「熱吐者,或感驚而心熱,或感暑氣而脾熱,或飲熱乳而胃熱,吐有黃涎而夾乳食成片者,頭額溫熱,五心熱,小便短赤者,是用五苓散加生薑及抱龍丸、香薷飲、天水散等去驚、清熱、清暑之藥。
  • 2.《素圃醫案》:「溫熱病發斑自內而出,皮外不癢,若如此大斑而且紫,萬元生理。此風暑癮疹,雖非熱病,必須仿傷寒治法。以葛根、赤芍解陽明之風,香薷飲解陽明之暑,白虎湯化胃熱之斑,三湯合劑,四劑後斑色漸淡,十劑斑散癢止,惟熱渴未除。六日後以小承氣湯一劑,微利而愈,計斷飲食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