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風瘡」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風瘡是中醫古籍中記載的一種皮膚病,多發於春夏季節,主要症狀為皮膚出現紅腫、丘疹、水皰等,伴有瘙癢、灼熱感。風瘡的病因主要與風邪、濕邪、熱邪等外邪侵襲有關,此外,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內因也會導致風瘡的發生。

風瘡的治療以清熱解毒、疏風散邪為主,常用中藥有金銀花、連翹、板藍根、蒲公英、大青葉等。此外,還可以配合外用藥膏,如紫雲膏、青黛膏等,以緩解皮膚的炎症和瘙癢。

風瘡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勤換衣。
  2. 避免接觸風寒、濕熱等外邪。
  3. 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4. 飲食清淡,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5.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風瘡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但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皮膚潰爛、感染,甚至留下疤痕。因此,如果出現風瘡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病情加重。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四物湯

  • 1.《奇效良方》:「,白淫濁,龍骨。地黃當歸。五色,研麝香好酒。鮮紅,溫酒鹽湯。風瘡赤腫,荊芥牛蒡子何首烏甘草防風羌活地黃鹽酒。帶下,肉桂蒲黃百草霜甘草黑豆白朮玄胡索白姜龍骨,空心鹽酒。血寒,甘草烏梅柴胡桃柳枝。感風勞嗽,款花知母阿膠半夏麻黃甘草馬兜鈴黃芩杏仁柴胡姜錢訶子烏梅。

消風散

  • 1.《外科精義》:「治遍身風瘡,搔癢疥癬等疾,服之消風散熱,利膈化痰唾,治肺氣不和。此藥推陳致新,去腸垢,治證甚多,要能用度。

槐角丸

  • 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上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不拘時候。此藥治腸風瘡內小蟲,裡急下膿血,止癢痛,消腫聚,驅濕毒,久服永除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