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滯氣」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滯氣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證,是指由於飲食不節、情志不暢、勞倦過度等原因,導致脾胃運化失常,氣機阻滯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狀。

滯氣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脘腹脹滿、噯氣、不思飲食、大便不暢等。

治療滯氣,首先要辨證施治,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常用的治療方法有:

  • 理氣行氣:可用香附、木香、陳皮等中藥,具有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功效。
  • 消食導滯:可用山楂、神曲、麥芽等中藥,具有消食化積、健脾和胃的功效。
  • 和胃降逆:可用甘草、半夏、生薑等中藥,具有和胃降逆、健脾和胃的功效。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飲食調理,避免暴飲暴食,不吃生冷油膩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需要提醒的是,滯氣是中醫學的病證,如果出現相關症狀,建議到正規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十全大補湯

  • 1.《藥鑒》:「熟地黃補血養血,然痰火盛者服之,恐泥膈不行。人參為潤肺健脾之藥,元氣虛損者,不可缺也。如久嗽勞喘咯血,鬱火在肺者服之,必加嗽增喘不寧,以其氣味之甘溫滯氣也。白芍為涼血益血之劑,血虛腹疼者,不可缺也。若形瘦氣弱,稟賦素虛寒者服之,反伐發生之氣,以其氣味之酸寒也,用方者當慎之。
  • 2.《藥鑑》:「熟地黃補血養血,然痰火盛者服之,恐泥膈不行。人參為潤肺健脾之藥,元氣虛損者,不可缺也。如久嗽勞喘咯血,鬱火在肺者服之,必加嗽增喘不寧,以其氣味之甘溫滯氣也。白芍為涼血益血之劑,血虛腹疼者,不可缺也。若形瘦氣弱,稟賦素虛寒者服之,反伐發生之氣,以其氣味之酸寒也,用方者當慎之。
  • 3.《病機沙篆》:「歲火太過,肩背熱痛,即少陰司天,金為火賊故也,宜二冬、知、地、甘、桔、歸、芩。如風寒汗出,肩背痛,小便數,宜防風湯,升、柴、羌、藁、參、耆、青、陳、白蔻、黃柏;虛者去柏,加桂枝。肩背痛不可回頭,此小腸氣鬱也,宜用風藥散之。有因看書對弈所致者,宜十全大補湯加枳殼、桔梗理其滯氣。

小柴胡湯

  • 1.《傷寒括要》:「氣不通暢。血不和調。則為腹痛。黃芩能滯氣。故去之。芍藥能和營。故加之。痞則氣滿。甘能滿中故去大棗。硬則形堅。故加牡蠣。悸而小便不利停水之候也去黃芩之苦堅助水。加茯苓之淡滲行水。不渴者。里自和。故去人參。微熱者。表未解。故加桂枝。咳為氣逆。

黃芩湯

  • 1.《全國名醫驗案類編》:「_療法_,非表裡兼治,恐難奏效,議以仲景黃芩湯加味法,以黃芩白芍加柴胡清解營衛兼升陽為君,黃連、大黃清滌腸積為臣,木香、檳榔、厚朴理滯氣為佐,山楂、陳倉米和胃為使,適有荷葉方盛,因加新荷葉以助清解和胃之力也。

歸脾湯

  • 1.《景岳全書發揮》:「○肝脾鬱結,脾經鬱火,理宜開鬱清火,逍遙散加山梔、香附、丹皮,庶乎合法。立齋每每以歸脾湯治之,不知何故?參、耆、歸、術,壅滯氣道,如何開鬱?如何清火?立齋一代明醫,未免有不通處,往往補中、歸脾二方,隨病常用,可謂執死法也。當因病立方為善,東垣加減用藥,可稱活套。

甘草湯

  • 1.《身經通考》:「遠志(甘草湯泡,去骨取末,一兩)、山梔(炒焦色取末,二兩)、香附(童便浸半日,溫水洗淨,米醋炒細末,二兩),此三味再共研勻,如法蒸一餐,毋令泄氣,乃透暢心包,達膈間之滯氣也。

生化湯

  • 1.《絳雪丹書》:「二十一、產後遍身疼痛,多是血滯氣虛,生化湯加肉桂八分,韭白二十根。如四肢麻木,多是血虛,化生湯加人參。

補中益氣湯

  • 1.《一見能醫》:「臍痛本方去甘耆,胸中滯氣青皮利;腳軟乏力或痛疼,酒炒黃柏及牛膝。久病痰嗽去人參,夏熱冬花沸耳吟;春寒秋冷冬涼月,麻黃帶節便煎斟。長夏濕土客邪越,蒼白澤瀉消濕熱;濕熱火勝食不消,神麯味冬泄肺滅。口吐白沫胃停寒,益氣湯中益智先;若加胃口當心痛,何如草蔻更加煎。
  • 2.《醫學讀書記》:「陽虛者,氣多陷而不舉,故補中益氣多用參、耆、朮、草,甘溫益氣,而以升、柴辛平助以上升;陰虛者,氣每上而不下,故六味地黃丸多用熟地、萸肉、山藥,味厚體重者,補陰益精,而以茯苓、澤瀉之甘淡助之下降。氣陷者多滯,陳皮之辛所以和滯氣;氣浮者多熱,牡丹之寒所以清浮熱。

桂枝去芍藥湯

  • 1.《經方例釋》:「〔案〕此桔梗湯之正方也。仲景以生薑戟喉,大棗滯氣,皆與咽痛不宜,故《傷寒論》少陰病,去此二味為桔梗湯方,猶桂枝去芍藥湯,即桂枝甘草湯之正方也。為瘍科諸排膿方之祖。腹內癰欲成膿者,皆可用之。近世用甘草排膿者,皆取節。

桂枝甘草湯

  • 1.《經方例釋》:「〔案〕此桔梗湯之正方也。仲景以生薑戟喉,大棗滯氣,皆與咽痛不宜,故《傷寒論》少陰病,去此二味為桔梗湯方,猶桂枝去芍藥湯,即桂枝甘草湯之正方也。為瘍科諸排膿方之祖。腹內癰欲成膿者,皆可用之。近世用甘草排膿者,皆取節。

桔梗湯

  • 1.《經方例釋》:「〔案〕此桔梗湯之正方也。仲景以生薑戟喉,大棗滯氣,皆與咽痛不宜,故《傷寒論》少陰病,去此二味為桔梗湯方,猶桂枝去芍藥湯,即桂枝甘草湯之正方也。為瘍科諸排膿方之祖。腹內癰欲成膿者,皆可用之。近世用甘草排膿者,皆取節。

蘇子降氣湯

  • 1.《雜病源流犀燭》:「若但拘痢無止法一言,概行攻伐,必愈損血耗氣,或又拘初則行、久則澀之語,每至固澀之後,壅滯氣血,變為腫脹喘急(宜木香調氣湯,蘇子降氣湯),非不審其經以治其根而及其流之過哉。總之,痢之由於氣者,必疏通之。由於血者,必調和之。由於飲食痰涎者必推蕩之。

大陷胸丸

  • 1.《傷寒懸解》:「胸膈痞塞,濕熱薰沖,俯則痛甚,故項常反折,狀如柔痙。大陷胸丸,硝黃蕩其結熱,杏仁破其滯氣,葶藶泄其水飲,變湯為丸,病連項頸,恐湯之速下也。

香砂六君子湯

  • 1.《時方歌括》:「人參致沖和之氣。白朮培中宮。茯苓清治節。甘草調五臟。諸氣既治。病從何來。然撥亂反正。又不能無為而治。必舉夫行氣之品以輔之。則補品不至泥而不行。故加陳皮以利肺金之逆氣。半夏以疏脾土之濕氣。而痰飲可除也。加木香以行三焦之滯氣。砂仁以通脾腎之元氣。

清暑益氣湯

  • 1.《醫方考》:「痢疾已愈,則不當用行血理氣之物矣。中氣虛弱,理宜補之,參、耆、歸、朮、甘草,皆補虛也;暑令尚在,法宜清之,麥冬、五味,皆清藥也;黃柏、澤瀉,可以養陰水;升麻、乾葛,可以散暑邪;青、陳、蒼、曲,可以消滯氣。正考見暑門。

半夏白朮天麻湯

  • 1.《成方切用》:「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除。(半夏燥痰,而能和胃。)頭旋眼黑,虛風內作,非天麻不能定。黃耆人參甘溫,可以補中,亦可以瀉火。二術甘苦而溫,可以除痰,亦可以益氣。(去濕故除痰,健脾故益氣。)苓澤瀉熱導水,陳皮調氣升陽。神麯消食,蕩胃中滯氣。麥芽化結,助戊己運行。
  • 2.《蘭室秘藏》:「橘皮苦溫,益氣調中,升陽。神麯消食,蕩胃中滯氣。大麥面寬中,助胃氣。乾薑辛熱,以滌中寒。黃柏大苦寒,酒洗,以療冬天少火在泉發躁也。
  • 3.《脾胃論》:「黃耆甘溫,瀉火補元氣;人參甘溫,瀉火補中益氣;二術俱苦甘溫,除濕補中益氣;澤、苓利小便導濕;橘皮苦溫,益氣調中升陽;曲消食,蕩胃中滯氣;大麥糵面寬中助胃氣;乾薑辛熱,以滌中寒;黃柏苦大寒,酒洗以主冬天少火在泉發躁也。

四七湯

  • 1.《景岳全書》:「宜服四七湯,先調滯氣,更以養血之藥。若因憂思致小便白濁者,用此湯吞青州白丸子,屢效。

四君子湯

  • 1.《保命歌括》:「咽溢閉塞,胸膈痞悶者,此氣滯也,宜桔梗湯加減枳朮二陳湯、瓜蔞實丸主之。亦有因服耗氣藥過多,以致中氣不運似氣滯者,法當補氣而自運,以四君子湯加蜜炙黃耆,去白陳皮,少加木香以行其滯氣。

蠲痹湯

  • 1.《類證治裁》:「徒雜烏、附、羌活以涸營而耗衛,未之能愈也。嚴氏蠲痹湯用黃耆、炙草以實衛,當歸、白芍活血以調營,羌、防除濕疏風,薑黃理血中滯氣,入手足而驅寒濕,用酒和服,專藉以行藥力也。

溫中散

  • 1.《玉機微義》:「寶鑑枳實理中丸治中脘痞滯氣不宣通積寒停飲食不化
  • 2.《楊氏家藏方》:「升降滯氣,消飲去痰,溫中散寒,快膈美食。

異功散

  • 1.《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汪,長夏濕氣,主傷脾胃中陽,濕是陰濁之氣,不飢泄瀉,濕滯氣阻,升降不利,咳聲震動而血溢。醫知風寒火頗多,而明暑濕燥絕少,愈治愈窮,茫茫無效。到吳已易三方,病減及半,推原和中為要(病是因濕致血,但宣氣滯不必顧血,而血自已,此治病求其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