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惡阻」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惡阻是中醫學中對孕婦在懷孕早期出現的嘔吐症狀的稱呼,多見於妊娠40天左右,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嚴重者可伴有頭暈、乏力、食欲不振、腹痛、腹瀉等症狀。

惡阻的病因主要與孕婦氣血虛弱、脾胃功能失調有關。氣血虛弱,則運化無力,飲食停滯,可導致胃腸道功能紊亂,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脾胃功能失調,則運化失常,可導致食物停滯,出現腹脹、腹瀉等症狀。

惡阻的治療以扶正祛邪、健脾和胃為主。可選用香砂六君丸、保和丸、四君子湯等中成藥治療。此外,還可配合針灸、推拿、按摩等中醫外治方法治療。

惡阻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 孕前調理。孕前應注意調理好身體,增強體質,以提高孕期抵抗力。
  2. 合理飲食。孕期飲食應以清淡、易消化為主,避免吃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
  3. 保持良好的心情。孕期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波動。
  4. 適當運動。孕期適當運動可以增強體質,改善胃腸功能,緩解噁心、嘔吐等症狀。

惡阻是孕期常見的一種症狀,但大多數情況下是可以通過中醫治療得到緩解的。孕婦在出現惡阻症狀時,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半夏厚朴湯

  • 1.《皇漢醫學》:「瞑眩者,不過為藥劑之反應現象,其症狀為一時性,片刻後此等症狀固即消滅,而本病亦脫然痊愈矣。今舉一二實例於下而詳論之。余曾用半夏厚朴湯於重證之惡阻病者,服後反大嘔吐,然須臾而吐止,絕食幾於數十日之病者,欣然進食矣。由此觀之,則服藥後之嘔吐,為此方驅水毒作用之反應症狀明矣。
  • 2.《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此證後世所謂梅核氣也,加桔梗尤佳,兼用南呂丸,治妊娠惡阻,極妙。大便不通者,兼用黃鐘丸或大簇丸。若用蘇子,則效勝蘇葉。」

桂枝湯

  • 1.《醫法圓通》:「一治婦人妊娠惡阻。婦人初妊,經氣卒然不舒,營衛之氣不暢,故見惡阻。桂枝湯能宣營衛,協和陰陽,故治之而愈。

當歸散

  • 1.《成方切用》:「衝任血盛,則能養胎而胎安。歸芎芍藥,能養血而益衝任。又懷妊宜清熱涼血,血不妄行則胎安。黃芩養陰退陽,能除胃熱。白朮補脾燥濕,亦除胃熱。(胎氣繫於脾,脾虛則蒂無所附,故易落。)脾胃健,則能運化精微,取汁為血以養胎,自無惡阻嘔逆之患矣。易簡方加山茱萸,治經三四月不行,或一月再至。

四物湯

  • 1.《診驗醫方歌括》:「又四物湯甘草蘇,砂陳芩術服之舒,惡阻地黃更竹茹,腹疼枳附血膠蒲。
  • 2.《生生寶錄》:「_四物湯_,統治胎前產後,及胎漏惡阻等證。

白朮散

  • 1.《婦人規》:「_《良方》四味白朮散_(見《婦人規古方》)治妊娠胃虛惡阻吐水,甚至十餘日漿粥不入。
  • 2.《婦人大全良方》:「治惡阻吐清水,甚則十餘日粥漿不入者。

旋覆花湯

  • 1.《醫學入門》:「如胎已死者,蔥豉湯、蔥白一物湯。產後傷寒發熱,宜四物湯倍芎、歸加軟柴胡、炒乾薑、人參佐之。如惡露未去者,柴胡破瘀湯。凡藥必加四物湯為主,乃養血之源也。六經見證,同胎前用藥。外感四氣咳嗽,惡阻,旋覆花湯。面赤發喘,竹葉防風湯。更參婦人門。
  • 2.《婦人大全良方》:「《局方》治惡阻,半夏茯苓湯亦妙。(見惡阻論中)

半夏茯苓湯

  • 1.《張氏醫通》:「千金半夏茯苓湯,治妊娠惡阻。心煩頭眩。惡寒汗出少食。
  • 2.《婦科玉尺》:「_半夏茯苓湯_,治惡阻病嘔吐心煩。頭目眩暈。惡聞食氣。飲食不進。多臥少起。百節煩疼。羸瘦痰盛。
  • 3.《金匱玉函要略輯義》:「案虛煩。空煩也。無熱而煩之謂。千金。惡阻半夏茯苓湯。主療空煩吐逆。婦人良方。作虛煩。可證。
  • 4.《三因極一病證方論》:「_半夏茯苓湯_(方見惡阻門)
  • 5.《女科經綸》:「陳良甫曰:《千金方》有半夏茯苓湯、茯苓丸,專治惡阻。此二方,比來少有服者,以半夏能動胎,胎初結,慮其辛燥易散故也。須薑汁炒,以製毒。凡惡阻,非半夏不能止,是有故無殞也。
▼ 展開更多

六君子湯

  • 1.《醫醫偶錄》:「惡阻者,濁氣閉塞中脘,停痰,眩暈,嘔吐,滿悶,宜二陳湯加枳殼主之,脾虛者,六君子湯加蘇梗、砂仁、香附。
  • 2.《評註產科心法》:「_六君子湯_(見前惡阻)
  • 3.《醫學三字經》:「_孕三月,六君嘗_,得孕三月之內,多有嘔吐、不食,名惡阻,宜六君子湯。俗疑半夏礙胎,而不知仲師慣用之妙品也。高鼓峰云:半夏合參朮為安胎、止嘔、進食之上藥。
  • 4.《女科經綸》:「薛立齋曰:妊娠若飲食不甘,或欲嘔吐,用六君子加紫蘇、枳殼。若惡阻,嘔吐,頭眩,體倦,用參橘飲,未應,用六君子湯。若惡阻,嘔吐不食,亦用參橘散。或飲食停滯,腹脹嘔吐,此是脾胃虛弱,不能消化,用六君子湯不應,用平胃散加參、苓。

茯苓甘草湯

  • 1.《皇漢醫學》:「本方為苓桂朮甘湯之去朮加生薑,故其作用亦相類似。然有別者,彼方長於利尿作用,而本方有長於鎮嘔的健胃作用,故於嘔吐諸病,尤於惡阻證有應用之宜也。

二陳湯

  • 1.《女科精要》:「產前諸症,皆因胎氣所致。夫胎動、胎漏皆下血,但胎動有腹痛,胎漏無腹痛,故胎動宜行氣,胎漏宜清熱也。惡阻者,噁心而阻隔飲食也,肥者多因痰,瘦者多因熱,宜二陳湯加減。子煩者,煩躁悶亂心神也。子癇者,痰涎潮搐,目吊口噤也。子腫者,面目虛浮,肢體腫滿也。
  • 2.《丹溪治法心要》:「子腫鯉魚湯加參朮五苓散。惡阻從痰治,多用二陳湯入白朮末,水丸,隨所好,湯水下。又方,香附子二錢,砂仁、茯苓、甘草各一錢,喜辛加丁香,為末干服。懷孕愛物,乃一臟之虛,假如肝臟虛,其肝止能養胎,無餘用也。不能榮肝,肝虛故愛酸物。胎熱將臨月,以三補丸加香附炒、白芍藥,炊餅丸。
  • 3.《丹溪心法》:「惡阻從痰治,多用二陳湯。
  • 4.《醫學正傳》:「惡阻,乃有孕而噁心、阻其飲食者是也,多從痰治,用二陳湯之類。又方:以白朮為丸服。(一曰:肥人是痰,瘦人是熱。)
  • 5.《丹溪手鏡》:「_惡阻_,因痰血相搏,二陳湯加減主之。
▼ 展開更多

五味異功散

  • 1.《婦人規》:「_五味異功散_(見惡阻)

半夏湯

  • 1.《類證治裁》:「腹中㽲痛,此木邪剋土,當歸芍藥湯主之。嘔吐不止,此為惡阻,參姜半夏湯主之。常服易產,當歸散主之,徐之才曰:受孕一月,名胎胚,足厥陰肝脈養之。二月名胎膏,足少陽膽脈養之。三月名始胞,手少陰心脈養之。四月形體成,手少陽三焦脈養之。五月男女分,足太陰脾脈養之。
  • 2.《類證治裁》:「〔惡阻〕,參姜半夏湯,參,姜,半夏
  • 3.《脈因證治》:「_【因證治】_,胎墜因虛而熱;轉胞乃血虛有痰;胎漏逼胞,致小便不利;溺出不知時因痰,胎避而下,因血氣不能升,四物加貝母、滑石;痰加二陳。惡阻因痰血相搏,半夏湯主之。

四七湯

  • 1.《濟世神驗良方》:「去草陳皮四七湯,加添蘇樸與生薑,散郁消痰兼理氣,孕生惡阻用之康。嘔吐皆因胃火炎,脈來洪數嘔連綿,急用此方加枳實,竹茹煎服炒黃連,若還藥也吞不下,檳榔須少蘇木煎。五六月來痛不休,心中納悶手難揉,多加枳樸芩連芍,便閉硝黃一服療。
  • 2.《儒醫心鏡》:「去草陳皮四七湯,加添蘇樸與生薑,散郁消痰兼理氣,孕生惡阻用之安。

養胃湯


異功散

  • 1.《醫學集成》:「眩暈嘔吐為惡阻,異功散加香附、砂仁、竹茹、煨薑。或六君加砂仁、枳殼、藿香、旋覆花、枇杷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