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中暑」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中暑是中醫學病名,是指夏季暑熱天氣,人體陽氣過盛,腠理開泄,汗出過多,津液耗傷,陰液不足,陽熱內生,以致臟腑功能失調,出現一系列症狀的病證。

中暑的病因主要有三方面:

  1. 外感暑熱:暑熱之邪侵襲人體,最易傷及心、脾、肺、胃等臟腑,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出現中暑症狀。
  2. 內生暑熱:體內陽氣過盛,腠理開泄,汗出過多,津液耗傷,陰液不足,陽熱內生,導致中暑症狀。
  3. 飲食不節:夏季飲食不節,過食生冷,或暴飲暴食,損傷脾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也易引起中暑。

中暑的臨床表現主要有:

  1. 發熱:多為高熱,可達40℃以上,體溫不等,常驟然升高,但不伴有寒戰。
  2. 頭痛:頭痛多為劇烈,可伴有頭暈、目眩、嘔吐、煩躁不安等症狀。
  3. 心悸:心悸多為心慌氣短,可伴有胸悶、氣短、心前區不適等症狀。
  4. 口渴:口渴多為口乾舌燥,不思飲水,可伴有煩躁不安、手足心熱等症狀。
  5. 汗出:汗出多為大汗淋漓,汗出不止,可伴有皮膚灼熱、發紅等症狀。
  6. 尿少:尿少多為尿量減少,尿色黃赤,可伴有腰酸、腿軟等症狀。
  7. 便秘:便秘多為大便乾燥,排便困難,可伴有腹脹、腹痛等症狀。

中暑的治療以清暑解熱、養陰生津為主。常用方藥有:

  1. 白虎湯:本方由石膏、知母、粳米、甘草組成,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的功效。主治暑熱傷津、高熱煩渴、汗出不止、口乾舌燥等症。
  2. 清暑益氣湯:本方由黃連、黃芩、白朮、生薑、大棗、甘草組成,具有清熱解暑、益氣生津的功效。主治暑熱傷津、氣陰兩虛、高熱煩渴、汗出不止、口乾舌燥等症。
  3. 三仁湯:本方由杏仁、白蔻仁、厚朴、陳皮、甘草組成,具有清熱化痰、理氣和中、潤燥通便的功效。主治暑熱傷津、肺熱燥咳、大便秘結等症。

中暑是一種常見的夏季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引起嚴重後果。因此,在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溫,避免中暑。

中暑的預防

  1. 避免在烈日下長時間活動,外出時要注意遮陽防曬。
  2. 飲食要清淡,少吃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3. 不宜暴飲暴食,飯後不宜立即洗澡。
  4. 保持室內通風,空氣流通。
  5. 睡眠充足,避免熬夜。
  6.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中暑的急救措施

  1. 將患者移至陰涼通風處,鬆開衣服,使其身體保持涼爽。
  2. 用冷水或冰水擦拭患者的頭、面、頸、四肢等部位,或用冷毛巾敷於患者的額頭。
  3. 給患者喝一些淡鹽水或清涼飲料,以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4. 如果患者出現高熱、抽搐、昏迷等症狀,應立即送醫治療。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小柴胡湯

  • 1.《世醫得效方》:「治中暑煩熱口乾。候極冷服之。(方見傷寒陽證類。)
  • 2.《証治準繩‧幼科》:「_小柴胡湯_,治傷寒溫熱,身熱惡風,頭痛項強,四肢煩疼,往來寒熱,脅痛耳聾,嘔噦痰實,中暑、瘧疾,並服之。(方見傷寒少陽病。)
  • 3.《保嬰撮要》:「_小柴胡湯_,治傷寒溫熱,身熱惡風,頭痛項強,四肢煩疼,往來寒熱,脅痛耳聾,嘔噦痰實,中暑瘧疾並服之。(方見天釣)
  • 4.《傷寒六書》:「中暑,脈虛而伏,身熱背惡寒,面垢自汗,煩躁大渴,毛聳惡寒,昏昏倦怠而身不痛,與傷寒諸證不同矣。內外俱熱,口燥煩渴,四肢微冷而身不痛,用白虎湯。痰逆惡寒,橘皮湯。熱悶不惡寒,竹葉石膏湯。頭痛,噁心煩躁,心下不快,小便不利,五苓散下消暑丸。中暑用小柴胡湯良。
  • 5.《陳氏小兒痘疹方論》:「(小柴胡湯加山梔、牡丹皮,名_加味小柴胡_),治傷寒溫熱,身熱惡風,頭痛項強,四肢煩疼,往來寒熱,嘔噦痰實,中暑瘧疾,並服之。(閻注)
▼ 展開更多

五苓散

  • 1.《幼幼集成》:「_五苓散_,方見二卷中暑門。加藿香。
  • 2.《幼幼集成》:「_五苓散_,方見卷二中暑門。此加藿香。
  • 3.《成方切用》:「中暑煩渴,身熱頭痛。膀胱積熱,便秘而渴。霍亂吐瀉,痰飲濕瘧,身痛身重。(此皆傷濕之見證也。濕勝則脾不運,土不能制水,溢於皮膚,則腫脹。並於大腸,則泄瀉。水停心下,則嘔逆。水寒射肺,則喘咳。暑先入心,故煩渴。五苓利小水,降心火,故兼治中暑煩渴。
  • 4.《普濟本事方》:「上件各事持搗為散,拌勻,每服三錢,白湯調下,不計時候,服訖多飲熱湯。汗出即愈。又治瘀熱在裡,身發黃疸,濃煎茵陳蒿湯下,食前服。疸病發渴及中暑引飲,亦可用水調服。(《局方》云:小兒加白朮末少許服之,若發虛加黃耆、人參末服之)
  • 5.《普濟本事方》:「不問男女老幼危急之證,但有胃氣,無不獲安。補損扶虛,救陰助陽,為效殊勝。常服和陰陽益神,散腰腎陰濕,止腹脅冷疼,立見神效。應諸疾不辨陰陽證者,並宜服之。(中暑昏亂、煩躁、垂死,急用新汲水調五苓散下五十粒,立活)
▼ 展開更多

白虎湯

  • 1.《皇漢醫學》:「《和劑局方》曰:「白虎湯,治傷寒大汗出後,表證已解,心胸大煩渴,欲飲水,及吐或下後七八日,邪毒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宜服之。又治夏月中暑毒,汗出惡寒,身熱而渴。」
  • 2.《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傷寒大汗出後,表證已解,心胸大煩,渴欲飲水,及吐或下後七、八日,邪毒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宜服之。又治夏月中暑毒,汗出惡寒,身熱而渴。
  • 3.《世醫得效方》:「治中暑手足微冷,煩渴,四肢不痛。(方見前傷寒通治類。)
  • 4.《祖劑》:「治傷寒大汗出後,表證已解,心胸大煩,渴欲飲水,及吐或下後七八日,邪毒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宜服之。又治夏月中暑毒汗出,惡寒身熱而渴。
  • 5.《普濟本事方》:「有人頭疼身熱,心煩躁渴,診其脈大而虛。予授以白虎湯數服愈。仲景云:脈虛身熱,得之傷暑。又云:其脈弦細芤遲何也?《素問》云:寒傷形,熱傷氣。蓋傷氣不傷形,則氣消而脈虛弱,所謂弦細芤遲者,皆虛脈也,仲景以弦為陰,朱肱亦曰中暑脈微弱,則皆虛脈可知。
▼ 展開更多

理中湯

  • 1.《証治準繩‧幼科》:「《百問》云:冷積瀉,沒石子丸極效,人參散(吐)、理中湯(吐瀉)加減服尤佳,更加肉豆蔻則止,來復丹(大科中暑)、不換金正氣散(吐瀉)皆可,觀音散(吐瀉)、銀白散,加減調治,乃平和之劑也。
  • 2.《醫學源流論》:「偏於溫熱,又我矯枉過正之論。如中暑一症,或有伏陰在內者,當用大順散、理中湯,此乃千中之一。今則不論何人,凡屬中暑,皆用理中等湯,我目睹七竅皆裂而死者,不可勝數。至於託言祖述東垣,用蒼朮等燥藥者,舉國皆然。此等惡習,皆由不知天時國運之理,誤引舊說以害人也。

平胃散

  • 1.《目經大成》:「然無惡寒症,不可用桂。故本方除桂名四苓散。本方加茵陳,名茵陳五苓散,治濕熱睛黃,便秘煩渴。本方合四君子,名春澤湯,治病瘥後便澀而渴。本方合平胃散,名胃苓湯,又名對金飲子,治中暑傷濕,停飲夾食,腹痛泄瀉。及口渴便秘。本方合黃連香藿飲,治傷暑泄瀉,發熱口渴及瘧疾熱多寒少,口燥心煩。

胃苓湯

  • 1.《時病論》:「_胃苓湯_(一名對金飲子):治中暑傷濕,腹痛泄瀉。
  • 2.《目經大成》:「然無惡寒症,不可用桂。故本方除桂名四苓散。本方加茵陳,名茵陳五苓散,治濕熱睛黃,便秘煩渴。本方合四君子,名春澤湯,治病瘥後便澀而渴。本方合平胃散,名胃苓湯,又名對金飲子,治中暑傷濕,停飲夾食,腹痛泄瀉。及口渴便秘。本方合黃連香藿飲,治傷暑泄瀉,發熱口渴及瘧疾熱多寒少,口燥心煩。
  • 3.《古今醫鑒》:「_胃苓湯_,〔批〕(按此方治四時泄瀉之總司也),治中暑傷濕,停飲夾食,脾胃不和,腹痛泄瀉作渴,小便不利,水穀不化,陰陽不分。
  • 4.《古今醫鑑》:「_胃苓湯_,〔批〕(按此方治四時泄瀉之總司也),治中暑傷濕,停飲夾食,脾胃不和,腹痛泄瀉作渴,小便不利,水穀不化,陰陽不分。

四逆湯

  • 1.《張氏醫通》:「冷香飲子,治中暑內挾生冷飲食。腹痛瀉利。
  • 2.《醫通祖方》:「治中暑內挾生冷飲食,腹痛,瀉利。

麥門冬湯

  • 1.《廣嗣紀要》:「痰壅嗽甚,淡薑湯下。感冒風寒,蔥湯下。痘疹驚癇搐搦,滾白水下。心悸不安,燈心湯下。中暑迷悶,麥門冬湯下。凡合此藥,品味必備,但缺一味,制不依法,即不效也。常用瓦罐收貯,勿令泄氣。

豬苓湯

  • 1.《疹科類編》:「_豬苓湯_,治疹毒煩渴及夏月中暑,煩熱喘渴。

歸脾湯

  • 1.《濟世全書》:「_五苓散方見中暑)八味丸方見補益)龍膽瀉肝湯方見便毒)補中益氣湯方見內傷)歸脾湯_(方見健忘)

附子湯

  • 1.《沈氏尊生書》:「沈氏中暑湯),或因濕而中(宜行濕流氣散、滲濕湯),或因寒而中(宜附子湯、

獨參湯

  • 1.《古今醫案按選》:「雄按:脈既空大而虛,證復汗出如雨,雖無新娶少婦之事,亦當急固陽氣,是中風門脫證治法。設遇閉證,雖有新娶少婦之事,不可捕風捉影,輒投補劑。(楊曰:至言,須切記。)徐悔堂《聽雨軒雜紀》云:蔡輔宜中暑,一名醫見其室有少妾,遂以為脫證,云:非獨參湯不能救。家人不敢服,復邀鄰醫診之。

藿香正氣散

  • 1.《大方脈》:「_藿香正氣散_,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壯熱憎寒,頭痛嘔逆,胸滿痞悶,氣喘咳嗽,及傷冷傷濕,瘧疾中暑,霍亂吐瀉,感冒山嵐瘴氣,皆可服此。
  • 2.《赤水玄珠》:「或問近世多用藿香正氣散,傷寒可用否?然此方宋時所制,治內傷脾胃,外感寒邪,憎寒拘急,頭痛嘔逆,胸中滿悶,與夫傷食,傷冷,傷濕,中暑,霍亂,山嵐瘴氣,不伏水土,寒熱作瘧,並宜增損用之,乃良方也,非正傷寒之藥。若病在太陽經,頭疼發熱,骨節疼痛者,此方全無相干。
  • 3.《萬病回春》:「_藿香正氣散_,治四時不正之氣、寒疫時氣、山嵐瘴氣、雨濕蒸氣,或中寒腹痛吐利,中暑冒風吐瀉,中濕身重泄瀉,或不服水土,脾胃不和,飲食停滯,復感外寒,頭痛憎寒,或嘔逆噁心、胸膈痞悶,或發熱無汗者並皆治之。
  • 4.《文十六卷》:「其「中暑」一章,謂暑字名義與寒字相反,乃天行熱毒之病,當以香薷飲、藿香正氣散主之,此即《內經》後夏至日為病暑,暑當與汗皆出,勿止者是也。至所謂內外十三因,試問何一因是當補者?病去則虛者亦生,病留則實者亦死,此更如《內經》所云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味其所言,無一語不本於《內經》。
  • 5.《濟陽綱目》:「_藿香正氣散_,治四時不正之氣,寒疫時氣,山嵐瘴氣,雨濕蒸氣,或中寒腹痛吐利,中暑冒風吐瀉,中濕身重泄瀉,或不服水土,脾胃不和,飲食停滯,復感外寒,頭疼憎寒,或嘔逆噁心,胸膈痞悶,或發熱無汗者並治。
▼ 展開更多

人參白虎湯

  • 1.《育嬰家秘》:「有夏月中暑濕,發熱汗多者,宜人參白虎湯加蒼朮治之,效。
  • 2.《廣嗣紀要》:「娠婦夏月中暑,宜人參白虎湯加黃連主之。
  • 3.《傷寒大白》:「又有發熱面目黃,遍身疼痛,喜忘,漱水在口,不得嚥下,此上焦蓄血身痛,犀角地黃湯,加紅花、赤芍藥。若小腹硬滿,大便或閉,或黑,此下焦蓄血痛也,桃仁承氣湯主之。夏秋中暑,多汗身疼,脈反虛而口渴,人參白虎湯。風在三陽,惡風發熱,支節煩疼,脈浮,無汗,宜羌活防風湯。
  • 4.《幼科類萃》:「三陽之邪在裡為患,三時謂春夏秋。也不頭痛惡寒而反渴者,此則溫病也。暑病亦然,比之溫病,則尤加熱也。治宜小柴胡湯。蓋此湯春可治溫,夏宜治暑,秋能潤燥,又宜葛根湯、升麻湯、解肌湯、敗毒散。中暑而渴者,柴胡石膏湯、人參白虎湯,看渴微甚而用,無不效者。
  • 5.《傷寒六書》:「暑病亦然,比之溫病,猶加熱也,治宜加減小柴胡湯。蓋此湯春可治溫,夏宜治暑,秋能潤肺。又宜升麻葛根湯、解肌湯、敗毒散。中暑而渴者,小柴胡石膏湯、人參白虎湯,看渴微甚而用之,無不效。經曰:發熱不惡寒而渴者,溫病也。若夫陰證,則別有法,不在此例矣。
▼ 展開更多

龍膽瀉肝湯

  • 1.《濟世全書》:「_五苓散方見中暑)八味丸方見補益)龍膽瀉肝湯方見便毒)補中益氣湯方見內傷)歸脾湯_(方見健忘)

清暑益氣湯

  • 1.《雲林神彀》:「_清暑益氣湯_(方見中暑)
  • 2.《萬病回春》:「傷暑發熱者,是外之熱邪傷榮也。清暑益氣湯(方見中暑。)
  • 3.《素圃醫案》:「張廷玉文學尊堂,年七旬外,癸丑年夏月,中暑頭眩,身熱嘔吐煩渴,高年氣虛中暑,正合清暑益氣湯。而前醫誤作中熱,以香薷飲合葛根治。服四劑後,遂大汗不止,昏沉默臥,六脈散大。余曰:此汗多亡陽也。以丹溪加味生脈湯,人參、黃耆、甘草、麥冬、五味子,大劑二服。
  • 4.《雜病治例》:「_清暑_,中暑暍而脈虛者,香薷散、桂苓甘露、清暑益氣湯。
  • 5.《玉機微義》:「東垣清暑益氣湯治中暑身熱自汗咳而脈虛。
▼ 展開更多

補中益氣湯

  • 1.《薛案辨疏》:「文選姚海山,中暑頭痛,發熱氣高而喘,肢體倦怠,兩手麻木,余謂熱傷元氣,用人參益氣湯頓安,又用補中益氣湯加麥門、五味而愈。
  • 2.《濟世全書》:「_五苓散方見中暑)八味丸方見補益)龍膽瀉肝湯方見便毒)補中益氣湯方見內傷)歸脾湯_(方見健忘)

獨活寄生湯

  • 1.《婦人大全良方》:「又鄧安人,夏月亦病歷節,痛不可忍,諸藥無效。召僕診之,人迎與心脈虛,此因中暑而得之,合先服酒蒸黃連丸,眾醫莫不笑,用此藥服一帖即愈。自後與人良驗。

白朮散

  • 1.《濟陽綱目》:「_三因白朮散_,治中暑,嘔吐暈眩,及大病後調理失宜,勞復如初,及脾胃虛損,面色萎黃,飲食不美,口吐酸水,滑泄腹鳴,飲食所傷,霍亂吐瀉,並宜服之。
  • 2.《仁術便覽》:「每服五錢,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若吐瀉加白梅。喘加桑白皮、杏仁。傷寒勞復加薄荷。膈氣入木通。中暑嘔逆加香薷。霍亂加藿香。

六一散

  • 1.《救生集》:「_益元散_,(一名天水散,又名六一散),治中暑身熱煩渴,小便不利,分利陰陽去濕熱治熱痢之聖藥。(次寒)
  • 2.《傷寒瘟疫條辨》:「_六一散_,治溫病及中暑,身熱煩渴,小便不利者。
  • 3.《御藥院方》:「療飲食不下,肌肉疼痛,治口瘡牙齒疳蝕,明耳目,壯筋骨,通血脈,和氣血,消水穀,保真元。解百藥酒食邪毒。耐勞役飢渴,寒熱闢中,外諸邪所傷。久服強志輕身,駐顏延壽。及解中暑,傷寒疫癘,飢飽勞損,憂愁思慮,恚怒驚恐,傳染,並汗後遺熱勞復諸疾。並解兩感傷寒,能令偏身結滯宣通氣和而愈。
  • 4.《證治心傳》:「以長夏暑濕挾雜,尤易傷人元氣,消爍津液。濕為濁邪,最易傷陽。當天暑地熱,人身之氣亦發越於外,腠理開,汗大泄,人之脾胃因之虛弱,外因濕蒸之酷尤易感受,隨人身陰陽之偏盛而為病。如奔走長途,受烈日之威,則為中暑,輕則六一散,重則白虎湯。若畏熱乘涼,暑為風伏,宜香薷飲加減為治。
  • 5.《刪補名醫方論》:「_天水散_(一名益無散一名六一散),治夏時中暑,熱傷元氣,內外俱熱,無氣以動,煩渴
▼ 展開更多

防風通聖散

  • 1.《壽世保元》:「防風通聖散(方見中風)益元散(方見中暑)此二方合而服之。當得汗而解。若不解者。病已傳變。
  • 2.《世醫得效方》:「益元散(方見中暑類,三兩半),防風通聖散(方見風科熱證類,三兩半)

橘皮竹茹湯

  • 1.《世醫得效方》:「治中暑痰逆,惡寒。(方見後咳逆類。)

竹葉石膏湯

  • 1.《世醫得效方》:「治中暑不惡寒,煩渴。(方見前傷寒通治類。)

白虎加人參湯

  • 1.《傷寒六書》:「大熱大渴,黑奴丸。中暑,發渴,白虎加人參湯。
  • 2.《丹溪心法》:「_白虎加人參湯_,見中暑。
  • 3.《醫學綱目》:「(方論見厥。)若夏月中暑,脈虛而渴,背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方論見中暑。)若口中和,但欲寐者,灸之,宜附子湯。發汗後惡寒者,虛也。(論見發熱。)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 4.《醫學綱目》:「夏月汗出,惡寒身熱,足冷而渴者,為中暑,白虎加人參湯及酒黃連主之。(方見中暑。惡寒身熱者,症似表也,足冷者不可表。)
  • 5.《六氣感證要義》:「尤在涇以白虎加人參湯,為治中暑無濕,一物瓜蒂湯,為治中暑兼濕,較喻氏一專治熱,一專治濕之說,尤為允當。瓜蒂苦寒,能吐能下,去身面四肢水氣,不治其暑者,水去而暑無所依,即自解也。

人參敗毒散

  • 1.《婦科百辨》:「婦人痢疾,純紅而不止者何?曰:中暑毒在腸胃,此病不易治,用人參敗毒散加石蓮、黃連。
  • 2.《馮氏錦囊秘錄》:「即和解藥中有人參之大力者居間,外邪遇正,自不爭而退舍,否則,邪氣之縱悍安肯聽命和解耶?不知者,謂傷寒無補法,邪得補而彌熾,即痘疹瘧痢以及中風、中痰、中寒、中暑、癰疽產後初時概不敢用,而虛人之遇重病有可生之機,悉置不理矣。

瀉黃散

  • 1.《証治準繩‧幼科》:「_龍腦飲子_,此瀉脾經熱,可代瀉黃散用,治小兒蘊熱,咽喉腫痛,赤眼口瘡,心煩鼻衄,咽乾多渴,睡臥不寧,及除痰熱咳嗽,中暑煩躁,一切風壅。

化斑湯

  • 1.《素圃醫案》:「吳李履兄,庚午七月間得傷寒,初不知其病狀,至半月後始延余治。診其脈弦而緊,噦聲越鄰,舌苔灰黑,胸發紫斑,結硬而痛,臍旁動氣,大便利水。詢其何以至此,答云:初醫說是傷寒,不效。又醫說中暑,進香薷飲二劑,遂變至此,仍欲用化斑湯,未敢煎也。余曰:此陰斑也。

香薷散

  • 1.《校註婦人良方》:「論曰:嘔吐而利者,名霍亂也。因腸胃虛弱,飲食過度,觸冒風冷,清濁相干所致。或先腹痛而吐,或先吐而痛,或吐利並作,當分寒熱而治之。飲冷者,五苓散。飲湯者,理中丸。四肢逆冷,脈微細者,用通脈四逆湯加豬膽汁。中暑霍亂,煩渴飲冷,轉筋者,用香薷散。脈浮洪者易治,微遲者難治。
  • 2.《世醫得效方》:「上銼散。每服五錢,水一盞,酒一分,同煎七分,去滓,水中沉冷,連吃二服,立效,不拘時候。治中暑復傷風,搐搦不省人事者,宜先服蘇合香丸,候其蘇省,卻以此藥加黃連、羌活各一錢。暑濕腫滿,香蘇散合和,加生薑三片,木瓜二片,車前草二根。伏暑頭疼,小便澀濁,加山茵陳、車前草各二根。
  • 3.《世醫得效方》:「治中暑霍亂吐瀉。(方見傷暑類。)
  • 4.《雜病治例》:「_清暑_,中暑暍而脈虛者,香薷散、桂苓甘露、清暑益氣湯。

四君子湯

  • 1.《醫碥》:「尋常消渴,飲食勞倦,氣虛發熱,致津液不足而渴,不可與五苓(見傷濕,)宜補中益氣湯(見氣)加五味子、葛根。無病自渴,與瘥後渴,參朮飲、四君子湯(見氣)、縮脾飲(見中暑),俱加乾葛。久病陰虛,黃耆飲、四物湯(見血),加人參、木瓜。或七珍散去朮,加木瓜。

六和湯

  • 1.《醫方集宜》:「一中暑:因靜而中,頭痛惡寒,拘急咳嗽,無汗噁心,胸滿身熱,倦怠,宜用 六和湯
  • 2.《醫方集宜》:「治因靜中暑咳嗽頭痛惡寒拘急噁心胸滿身熱倦怠
  • 3.《續醫說》:「葑門仰同知(璇)喜看方書,凡遇家人有病,輒自料理。其姊六月間勞倦中暑,自用六和湯、香薷飲之類,反加虛火上升,面赤身熱。後邀劉宗序診視,六脈疾數,三部豁大而無力。劉曰:此病先因中氣不足,內傷瓜果生物,致內虛發熱,非六和香薷所能治療。況夏月伏陰在內,重寒相合,此為陰盛隔陽之症。
  • 4.《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產後中暑,不省人事,用六和湯。

甘露飲

  • 1.《成方切用》:「(河間),治中暑受濕,引飲過多,頭痛,煩渴,濕熱便秘。
  • 2.《退思集類方歌注》:「(劉完素《宣明論方》),治中暑受濕,引飲過多,頭痛煩渴,濕熱小便秘。
  • 3.《醫方集解》:「河間桂苓甘露飲:滑石(四兩),石膏,寒水石,甘草(各二兩),白朮,茯苓,澤瀉(各一兩),豬苓,肉桂(各五錢。)每服五錢。治中暑受濕,引飲過多,頭痛煩渴,濕熱便秘(此亦五苓、六一之合劑也,以清六腑之熱。)張子和去豬苓,減三石一半,加人參、乾葛(各一兩),藿香(五錢,)木香(一分。
  • 4.《顧松園醫鏡》:「_加減桂苓甘露飲_,治中暑霍亂、齒燥、煩渴、小便短赤。
  • 5.《神農本草經疏》:「治元氣虛人,中寒腹痛不可忍。虛極則加人參。佐參、耆、五味、當歸、麥冬,療瘡瘍潰後熱毒已盡,內塞長肉良。入桂苓甘露飲,治中暑霍亂吐瀉,殊驗。得薑黃、鬱金,治怒氣傷肝脅痛。得當歸、牛膝,治冬月難產,產門交骨不開。
▼ 展開更多

清肺湯

  • 1.《丹溪心法》:「或咳嗽發寒熱,盜汗出不止,脈數者,熱在肺經,用清肺湯、柴胡天水散之類急治則可,遲則不救,成火乘金也,此為中暑。凡治病,須要明白辨別,慎勿混同施治。春秋間亦或有之,切莫執一,隨病處方為妙。戴云:暑風者,夏月卒倒,不省人事者是也。有因火者,有因痰者。

香薷飲

  • 1.《竹林女科證治》:「妊娠中暑,煩渴悶亂而胎不安,宜香薷飲。
  • 2.《醫學綱目》:「〔《活》〕夏月中暑霍亂,上吐下利,心腹撮痛,大渴煩躁,四肢逆冷,汗自出,兩腳轉筋,宜服香薷飲,須井底沉極冷,頓服之乃效,他藥不能救。
  • 3.《醫述》:「豈知寒涼殺人,易如反掌耶?往往見治夾陰瘧痢,亦同治邪瘧熱痢法,直以芩、連、大黃之類殺之。遇中陰寒證,不曰中暑,便云受熱,直用白虎湯、香薷飲之類殺之。辛熱固當忌矣,不知寒涼殺人,亦當忌否?○一俗說:治重病先須用藥探之,方為小膽細心。愚謂此非小膽也,非細心也,第無目耳。
  • 4.《醫碥》:「若更四肢重著,骨節煩疼者,兼濕也。中暑霍亂,宜香薷飲(見中暑),井底沉極冷頓服,桂苓白朮散亦妙。濕盛者,除濕湯(見中濕)、訶子散。暑濕相搏者,二香散。熱多飲水者,五苓散(見傷濕)。轉筋者,木瓜煮汁飲之,或香薷煮汁亦可,或燒梔子二十枚為末,熟水調下。
  • 5.《醫碥》:「或用人參、茯苓、石蓮肉,入些少菖蒲與之。愚謂莫妙於問病者所欲,食之即開。挾暑,自汗發熱,面垢煩渴,嘔逆,小便不通,香薷飲(見中暑)加黃連,益元散(見傷暑)。腹痛,食不進,六和湯(見傷暑)。藿香正氣散(見中風)各半服。挾寒,外感風寒,先宜發表,倉廩湯汗之,次乃治痢。
▼ 展開更多

全真一氣湯

  • 1.《馮氏錦囊秘錄》:「刑部主政姚老先生,夏月欽命赴審河南,依限往返,勞頓太甚,回京正當衙門辦事,忽然手足麻木不舉,乃回私宅,招一醫診視曰:此中暑也。以香需飲服之,覺甚不安,乃延余治,按其脈洪大而空,此血脫而非暑傷氣之脈也。不敢直指其非,但云:恐將來腳上又中暑矣。

生脈散

  • 1.《醫碥》:「內外火邪已盡,以羌活愈風湯調之,宣其氣血,導其經絡。(通痰滯也。)若腎水虛虧,命門真火挾肝風上衝者,大劑六味地黃丸料(見虛損)煎服。若竟至陽脫,宜先用參附大劑峻補其陽,而後實其陰,繼以生脈散(見中暑。)滋其化源。
  • 2.《顧松園醫鏡》:「_生脈散_,〔見中暑。〕治肺氣虛,溺數不禁。〔東垣云:小便頻數,肺氣虛也,宜安臥養氣,禁勞役,以參補之,不愈,當責之腎。〕
  • 3.《証治準繩‧類方》:「生脈散(見中暑。)

蘇合香丸

  • 1.《世醫得效方》:「上銼散。每服五錢,水一盞,酒一分,同煎七分,去滓,水中沉冷,連吃二服,立效,不拘時候。治中暑復傷風,搐搦不省人事者,宜先服蘇合香丸,候其蘇省,卻以此藥加黃連、羌活各一錢。暑濕腫滿,香蘇散合和,加生薑三片,木瓜二片,車前草二根。伏暑頭疼,小便澀濁,加山茵陳、車前草各二根。

通關散

  • 1.《醫學入門》:「肺主聲,被火傷而喑啞。有少陰病咽喉生瘡而不能言者,雞殼苦酒湯。厥陰囊縮不能言者,小承氣湯。有狐惑證聲嘎不能言者,有痙病不能言者,有風溫下利不語者,有中暑失音,有瘀血迷心失音者,各宜分治,須調導二便,以通心竅為先,通用通關散吹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