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久嗽」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久嗽,又稱「久咳」、「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時間超過兩個月,且反覆發作,病程遷延不愈。久嗽在中醫屬於「肺系病證」的範疇,其病因病機主要與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有關。

肺主呼吸,司宣發肅降,若肺氣失宣,則可導致肺氣上逆,出現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脾主運化水濕,若脾虛運化失常,則可導致痰濕內生,加重咳嗽症狀。腎主水液,若腎陰不足,則可導致肺陰虛,虛火上炎,出現乾咳、少痰、痰質黏稠等症狀。

久嗽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咳嗽可呈陣發性或持續性,多為乾咳,少痰或痰少而黏稠,痰中可見白色黏液或黃色黏痰。氣喘多見於久咳日久、肺氣虛弱者,可伴有胸悶、氣短、乏力等症狀。

久嗽的治療以辨證論治為原則,根據患者的不同證候,給予相應的治療。常用中藥包括:

  • 肺氣虛證:可用麻黃、杏仁、五味子、白朮、甘草等藥物。
  • 脾虛痰濕證:可用陳皮、半夏、茯苓、白朮、甘草等藥物。
  • 腎陰虛證:可用生地、熟地、麥冬、天冬、沙參等藥物。

久嗽的治療宜以緩解症狀、調理體質、增強免疫力為目的,不可急於求成,以免加重病情。患者平時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飲食宜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菸酒。

久嗽是一種慢性疾病,病程遷延,治療時間較長,患者應要有耐心,堅持治療,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十全大補湯

  • 1.《藥鑒》:「熟地黃補血養血,然痰火盛者服之,恐泥膈不行。人參為潤肺健脾之藥,元氣虛損者,不可缺也。如久嗽勞喘咯血,鬱火在肺者服之,必加嗽增喘不寧,以其氣味之甘溫滯氣也。白芍為涼血益血之劑,血虛腹疼者,不可缺也。若形瘦氣弱,稟賦素虛寒者服之,反伐發生之氣,以其氣味之酸寒也,用方者當慎之。
  • 2.《藥鑑》:「熟地黃補血養血,然痰火盛者服之,恐泥膈不行。人參為潤肺健脾之藥,元氣虛損者,不可缺也。如久嗽勞喘咯血,鬱火在肺者服之,必加嗽增喘不寧,以其氣味之甘溫滯氣也。白芍為涼血益血之劑,血虛腹疼者,不可缺也。若形瘦氣弱,稟賦素虛寒者服之,反伐發生之氣,以其氣味之酸寒也,用方者當慎之。

小半夏湯


甘草湯


炙甘草湯


麻黃湯

  • 1.《張氏醫通》:「九寶湯,治經年久嗽不愈。脈浮起於外感者。
  • 2.《醫通祖方》:「治經年久嗽不愈,脈浮,起於外感者。

小建中湯

  • 1.《未刻本葉氏醫案》:「久嗽音啞咽痛。臟陰損矣。恐不易復。
  • 2.《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陳(葑門,六十七歲),老年仍有經營辦事之勞,當暑天發泄之候,已經久嗽而後嗆血,是陽升上冒,陰不承載之病。病中再患瘍潰膿泄,陰液走漏,天柱骨倒,尪羸僅存皮骨,兩交令節,生氣不來,草木焉得挽回?固陰斂液,希圖延挨日月而已(是陰虛陽不戀陰之病,層次迤邐,而下述病情最細膩恬雅。)

當歸建中湯

  • 1.《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徐,內損肝腎,久嗽失血,近日畏寒,吐血盈碗,冬不藏納,陰傷及陽,法當貞元煎溫養。

白虎湯

  • 1.《醫學衷中參西錄》:「《外臺秘要》原文:治骨蒸勞熱久嗽,用石膏紋如朿針者一斤,粉甘草一兩,研細如面,日以水調三、四服,言其無毒有大益,乃養命上藥,不可忽其賤而疑其寒。《名醫別錄》言陸州楊士丞女,病骨蒸,內熱外寒,眾醫不能瘥,處州吳醫用此方而體遂涼。

苓桂朮甘湯

  • 1.《醫學芻言》:「久嗽氣短,加桂枝、白朮,即合苓桂朮甘湯法也。

左金丸


白朮散

  • 1.《丹溪手鏡》:「_久嗽不已三焦受之_,腹滿不欲食,此皆聚於胃關於肺,令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宜異功白朮散。

附子湯


紫菀散

  • 1.《古今醫統大全》:「(海藏)_紫菀散_,治嗽中有血,虛勞久嗽。

桑螵蛸散

  • 1.《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沈(四十歲),幾年失血,繼而久嗽,乃內損之咳,痰多治嗽無用,已失音嘶響,損象何疑(純粹以精。)

六君子湯

  • 1.《赤水玄珠》:「久嗽脾肺之氣不足,用前諸劑不效者,以六君子湯加苡仁、桑白皮、五味子,服之即安。

桔梗湯

  • 1.《証治準繩‧幼科》:「_桔梗湯_,治久嗽肺氣傷,而吐痰有血,痰或腥穢,或咳吐膿血、肺癰等證。
  • 2.《保嬰撮要》:「_桔梗湯_,治久嗽肺氣傷,而吐痰有血痰或腥穢,或咳吐膿血,肺癰等症。

越婢加半夏湯

  • 1.《皇漢醫學》:「《醫宗必讀》曰:「社友孫芳其之女,久嗽而喘。凡順氣化痰、清金降火之劑,幾乎無不遍嘗,絕不取效。一日喘甚,煩躁,余視其目脹出,鼻則鼓扇,脈浮且大,肺脹無疑,遂投以此湯。一劑減,再劑愈。」

瀉白散

  • 1.《幼幼集成》:「_瀉白散_,治小兒久嗽,兩眶黑腫,白珠如血。

參蘇飲

  • 1.《世醫得效方》:「治肺壅咳嗽痰多。(方見後。)久嗽不宜卒止,先須調氣,用參蘇飲、(方見大方科傷寒和解類。)秘傳降氣湯、蘇子降氣湯,(方並見大方科諸氣類。)並加人參、五味子、烏梅、桑白皮、紅棗斟酌用。

補肺湯


葦莖湯


蘇合香丸


都氣丸


導痰湯

  • 1.《方症會要》:「陳皮、半夏、茯苓、甘草、南星、枳殼、姜三片。如久嗽燥熱者,去半夏,加五味子九粒,杏仁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