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後重」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古代疾病後重是中醫辨證論治中常見的一種證候,多由外感、內傷等因素引起,臨床表現以正氣虛衰、邪氣內盛為主,常見症狀包括:

  • 發熱不退,或低熱不退
  • 惡寒發熱,或寒熱往來
  • 頭痛身重,四肢乏力
  • 食欲不振,腹脹便溏
  • 心悸氣短,胸悶咳嗽
  • 尿少便秘,或尿赤便秘
  • 舌淡苔白,或舌紅苔黃
  • 脈虛弱或沉細無力

古代疾病後重在中醫治療上,以扶正祛邪為主,常用方藥包括:

  • 補中益氣湯:適用於氣虛證
  • 四君子湯:適用於脾虛證
  • 六味地黃丸:適用於腎虛證
  • 溫經通絡湯:適用於氣血瘀阻證
  • 清熱解毒湯:適用於熱毒熾盛證
  • 化痰散結湯:適用於痰熱壅盛證
  • 宣肺化痰湯:適用於肺氣鬱閉證
  • 健脾益胃湯:適用於脾胃虛弱證

古代疾病後重是中醫辨證論治中的重要內容,臨床上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辨證施治,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桂枝湯

  • 1.《經方實驗錄》:「_謝先生_,三伏之天,盛暑迫人,平人汗流浹背,頻頻呼熱,今先生重棉疊衾,尚覺凜然形寒,不吐而下利,日十數度行,腹痛而後重,小便短赤,獨其脈不沉而浮。大論曰: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本證似之。

白頭翁湯

  • 1.《醫方集解》:「徐可忠曰:此主熱利下重,乃熱傷氣,氣下陷而重也;陷下則傷陰,陰傷則血熱,雖後重而不用調氣之藥,病不在氣耳。周揚俊曰:邪傳厥陰,少陽其表也,臟腑相連,於法禁下,故但謀其去熱,熱除而利自止矣)。
  • 2.《醫方論》:「香連丸治氣分不通之後重,此則治熱傷營血之後重,故但清降而不用氣分藥。
  • 3.《成方切用》:「白頭翁苦寒,能入陽明血分,而涼血止澼。秦皮苦寒性澀,能涼肝益腎,而固下焦。(漬水色青。故能入肝除熱。)黃連涼心清肝,黃柏瀉火補水,並能燥濕止利。取其寒能勝熱,苦能堅腎,澀能斷下也。(徐忠可曰:此主熱利下重,蓋下陷則傷陰,陰傷則血熱。雖後重而不用調氣之藥,病不在氣爾。
  • 4.《痢疾明辨》:「如果鮮紅下奔,口渴溲短,裡急後重,脈盛者,乃火症,宜「白頭翁湯」,一日兩服;虛人及產後加甘草、阿膠;亦有鮮血而非火症者,血帶黯而成塊,俱宜從脈症細辨。
  • 5.《留香館醫話》:「錢××,濕熱醞釀延成滯下,紅白錯雜,脹痛後重,日夜數十行,醫投白頭翁湯病轉利,姑和其氣血,清其宿積,切勿再進苦寒,戕其胃氣致延噤口重症。
▼ 展開更多

黃芩湯

  • 1.《成方切用》:「)除大棗名黃芩芍藥湯,(機要)治熱痢,腹痛,後重,身熱,膿血稠黏。及火升鼻血不止,脈洪數。
  • 2.《專治麻痧初編》:「麻疹發熱吐瀉,純是熱證,不可作寒論。及火邪內迫,毒在上焦則吐,毒在下焦則瀉,毒在中焦則吐瀉並作。單瀉黃芩湯,吐而兼瀉黃芩加半夏湯,自利裡急後重黃連解毒湯合天水散。

理中湯

  • 1.《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湯(胥門,五十六歲),酒客大便久溏,世俗謂聚濕脾傷損腎,脾病入腎,有久瀉久痢為腎病矣。失血用滋陰涼降者,十居七八,以少年陰虛火炎為多。如中年積勞走動欲喘,久立肛墜後重,所宜在乎攝腎固納(察症細密已精,而益求其精。蓋少年所慮在陰虛,老年所慮陽虛耳。
  • 2.《醫學入門》:「交腸瀉者,大、小便易位而出,此因氣不循故道,清濁混淆所致,當分利陰陽,使氣順各安其位,胃苓湯、木香勻氣散、腎氣丸。似痢非痢,寒熱不調之證,或熱積於中,而以冷物冷藥冰之;或冷積於中,而以熱物熱藥壓之,故熱與冷搏而成瀉,或澀或溏,裡急後重者,戊己丸、香連丸,或理中湯加黃連、木香。

大承氣湯

  • 1.《幼幼集》:「痢症皆於冷熱不調,飲食積滯,不能運化而成。大要分陰陽,行滯氣,消積消熱,補脾開胃進食為主。蓋陰陽一分,陽胃自厚,故香連胃苓膏先服之。其元氣未虛,裡急後重,欲出而不出者,以大承氣湯、木香檳榔丸、妙應丸下之。純白者,胃苓湯加黃連、芍藥、枳殼、砂仁治之。

大柴胡湯

  • 1.《保命歌括》:「本縣監生汪懷江,隆慶元年五月中暑,復傷食。一醫用五積散發其汗,熱轉甚,又一醫用大柴胡湯以下之,熱既不退,利又不止,且後重,請予往治。診其脈,浮滑而數;視其證,喜裸體而臥,膚燥無汗,兩足冷。予曰:前醫汗之誤,汗不出而反增內熱;後醫下之輕,下未盡而利為挾熱。

小承氣湯

  • 1.《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攻後重復發熱,大便因可得鞕但為時未久,必不多耳,仍用小承氣湯和之,
  • 2.《尚論篇》:「轉失氣者,屁出也。腹中之氣,得攻藥不為轉動,則屬虛寒,所以誤攻而症變脹滿、不能食及噦也。攻後重復發熱,又是胃熱至此方熾,大便因可得硬,但為時未久必少耳,仍以小承氣湯和之。若腹中氣仍不轉,則不但用大承氣湯大差,即用小承氣亦小差矣。
  • 3.《萬氏家抄濟世良方》:「_小承氣湯_,治痢初發,積氣甚盛,腹痛難忍或作脹悶,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通,窘迫之甚。

五苓散

  • 1.《脈因證治》:「大瘕泄,裡急後重,數圊不得,莖中痛,宜五苓散。

四物湯

  • 1.《濟陽綱目》:「暑月,黃連香薷飲。熱甚則黑者,解毒散合四物湯加大黃。有瘀血者,桃仁承氣湯。寒者色黯,平胃散合理中湯,加葛根、升麻、益智、神麯、當歸、地榆、薑、棗煎服。毒者,病邪蘊久色濁,後重疼墜,四物湯加木香、檳榔,或四味香連丸。濕者,直來不痛,白柏丸。濕兼熱者,古連殼丸。
  • 2.《醫學入門》:「毒者,病邪蘊久,色濁後重疼墜,四物湯加木香、檳榔,或四味香連丸。濕者直來不痛,白柏丸。濕兼熱者,古連殼丸。

四逆散

  • 1.《醫學實在易》:「_四逆散_,治陰陽不相順接,四逆厥冷,並治痢症後重。宜照法重加薤白。
  • 2.《治痢捷要新書》:「四逆散治痢疾腹脹身熱裡急後重
  • 3.《羅氏會約醫鏡》:「(味辛氣溫,入肺、大腸二經。)調中助陽,散血生肌。泄大腸氣滯,治泄痢後重、(此氣滯氣,四逆散加薤以泄之。但後重亦有氣虛、血虛、火熱、風燥之不同。)肺氣喘急,安胎利產。葉似韭而中空,根如蒜,取白用。忌牛肉。(其葉光滑,露亦難佇,故云薤露。)

豬苓湯

  • 1.《沈氏尊生書》:「甚則裡急後重而滯下也(吐宜竹茹石膏,自利宜豬苓湯,滯下宜黃岑湯。

調胃承氣湯

  • 1.《痘科輯要》:「痘後便下膿血,古名倒靨,毒從便解,不可驟止。若後重不順,利,宜黃連解毒湯(百九六)或和中湯(二百)。素有積熱,腸鳴腹痛,裡急後重,宜先用調胃承氣湯(百六),次用芩連湯(百七)或香連丸(百八)。

歸脾湯

  • 1.《沈菊人醫案》:「(案1)褚。昔年似利非利,系脾積阻滯,繼則便行時或帶血,脾失守禦。仲聖主以黃土湯;《濟生》主以歸脾湯,引血歸經,皆治遠血之法,便時後重,乃脾氣下陷,血亦隨之而下滲也,暫與東垣法。

黃連阿膠湯

  • 1.《治痢捷要新書》:「黃連阿膠湯治冷熱不調下痢赤白裡急後重臍腹瘀痛口燥煩渴小便不利

黃連湯

  • 1.《治痢捷要新書》:「黃連阿膠湯治冷熱不調下痢赤白裡急後重臍腹瘀痛口燥煩渴小便不利

補中益氣湯

  • 1.《景岳全書》:「東垣曰:飲食有傷,起居不時,損其胃氣,則上升清華之氣反從下降,是為飧泄,久則太陰傳少陰而為腸澼。裡急後重,膿血相雜,數至圊而不能即便者,專用補中益氣湯為主,使升降之道行,其痢不治自消矣。裡急者,腹中不寬快也,亦有虛坐而大便不行者,皆血虛也,血虛則裡急後重。
  • 2.《保嬰撮要》:「一小兒患此,服敗毒之藥,腹痛泄瀉,余意脾氣復傷,宜用五味異功散。不信,仍服敗毒之藥,後果不食,作嘔流涎,泄瀉後重,余先用補中益氣湯,次用五味異功散而愈。
  • 3.《臨症驗舌法》:「痢疾腹痛已除,瀉猶未已,是胃氣下陷也。必尚兼後重,第圊後隨減耳,加酒炒白芍三錢。

排膿散

  • 1.《景岳全書》:「_八味排膿散_(一六三),治腸癰少腹脹痛,裡急後重,脈滑數,或時時下膿。
  • 2.《立齋外科發揮》:「一男子裡急後重,時或下膿脹痛,脈滑數,以排膿散及蠟礬丸而愈。

赤石脂禹餘糧湯

  • 1.《痢疾明辨》:「滑脫每見於久痢之後,三氣之邪已盡,五臟之氣不固,所以不過微黃稀水,並無赤白凍,亦無裡急後重,小便不赤,口舌不燥,脈沉細而弱,審定屬虛寒者,方可用溫澀之劑,仲景所謂陽明不闔,太陰獨開,下焦關閘盡撤,以「赤石脂禹餘糧湯」,必如此而後可。

旋覆花湯

  • 1.《萬氏女科》:「又曰:肺主氣,氣為衛,所以充皮毛,密腠理也。產後氣虛衛虛,皮毛不充,腠理不密,風寒襲之,先入於肺,亦成咳嗽。其症發熱、惡寒,鼻塞後重,或多噴嚏,鼻流清涕,旋覆花湯主之。

黃連解毒湯

  • 1.《心印紺珠經》:「夫痢,濕熱疾也。世俗以赤為熱,以白為寒,已明辨矣。治法如腹痛不已,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腸垢積滯,當以三一承氣湯或玄清丸下之,次以黃連解毒湯加當歸、白芍藥服之,後多服芍藥柏皮丸。如小便赤澀者,黃連解毒湯加五苓散以滲泄之,間服玄清丸,此活人良法也。
  • 2.《痘科輯要》:「痘後便下膿血,古名倒靨,毒從便解,不可驟止。若後重不順,利,宜黃連解毒湯(百九六)或和中湯(二百)。素有積熱,腸鳴腹痛,裡急後重,宜先用調胃承氣湯(百六),次用芩連湯(百七)或香連丸(百八)。
  • 3.《專治麻痧初編》:「麻疹發熱吐瀉,純是熱證,不可作寒論。及火邪內迫,毒在上焦則吐,毒在下焦則瀉,毒在中焦則吐瀉並作。單瀉黃芩湯,吐而兼瀉黃芩加半夏湯,自利裡急後重黃連解毒湯合天水散。
  • 4.《專治麻痧初編》:「疹既出而發熱吐利滯下者乃火邪內迫,上行則吐,下行則利,甚至毒盛則裡急後重而為滯下。吐者宜竹葉石膏湯去半夏主之,利者升麻澤瀉湯。邪在中焦則吐利並作宜黃芩湯加陳皮黃連竹茹。而裡急後重者黃連解毒湯合天水散主之,或黃芩芍藥湯加黃連生地木通當歸枳殼等治之,或少加大黃以微利之。
  • 5.《專治麻痧初編》:「疹後咽痛嗆水,舌胎唇燥者,乃流毒心胃也,宜黃連解毒湯加連翹牛蒡治之,疹後痢下膿血,裡急後重者,毒入大腸也,先用三黃丸利之,次用黃連芍藥湯治之。

生化湯

  • 1.《絳雪丹書》:「凡產後七日內外,患赤白痢疾,後重頻並難治,欲調血行血而推蕩痢疾,猶恐產後之元氣虛,欲滋榮益氣而大補氣血,反助痢物之滯結,須當行不損元,補不助邪,惟生化湯減炮姜而代以木香、茯苓,則善消惡露兼行痢滯,並治而不悖也,再服加味香連丸,俟二三日後看痢勢而後加減可保無虞。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利則津液少。熱則傷氣。氣虛下利。致後重也。與白頭翁湯。散熱厚腸。

竹茹溫膽湯

  • 1.《孫氏醫案》:「由溪程兩峰丈內人,患血痢。裡急後重,嘔吐不納穀,兩寸脈洪大,以竹茹溫膽湯,加姜連、滑石、橘紅、酒芩,水煎服二帖,大便結實,膿血皆止,惟後重。與枳殼、當歸、芍藥、生地、桃仁、條芩、甘草、滑石、酒連,四帖全安。(十八)
  • 2.《孫文垣醫案》:「由溪程兩峰丈內人患血痢,裡急後重,嘔吐不納穀,兩寸脈洪大,以竹茹溫膽湯加姜連、滑石、橘紅、酒芩,水煎服。二帖大便結實,膿血皆止,惟後重。與枳殼、當歸、芍藥、生地、桃仁、條芩、甘草、滑石、酒連,四帖全安。

六一散

  • 1.《時方歌括》:「一名天水散。治夏時中暑。熱傷元氣。內外俱熱。無氣以動。煩渴欲飲。腸胃枯涸者。又能催生。下乳積聚水蓄。裡急後重。暴注下迫者宜之。加硃砂三錢。名益元散。
  • 2.《經驗麻科》:「疹後下痢不止者,用豬苓、澤瀉、茯苓、滑石、甘草、黃連,或滯下後重加黃芩、歸尾、赤芍、枳殼、木通、六一散。

涼血地黃湯

  • 1.《仁術便覽》:「上作一服,水煎服。如小便澀,臍下悶,或大便後重,調木香、檳榔末,各五分,空心服。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 1.《皇漢醫學》:「《拔萃方》曰:「芍藥黃芩湯(求真按:『此即黃芩湯也』),治泄利腹疼,或裡急後重,身熱久不愈,而脈洪疾,及下痢膿血稠黏者。」

升陽除濕湯

  • 1.《類證治裁》:「〔後重〕,升陽除濕湯,見一卷濕。

敗毒散

  • 1.《博濟方》:「治脾毒下血,臟腑疼痛,頻往圊廝,後重弩咽。
  • 2.《邯鄲遺稿》:「產後重感傷風,骨節皮膚皆痛,未汗,宜服敗毒散治之;若虛者,只可服五個散;若惡露淨後,兼痰飲,十分虛者,宜用參蘇飲治之。若產後虛甚而著風,不可專與之發散,必須逍遙散治之,其效雖遲,漸解無失也。

芍藥湯

  • 1.《醫方集宜》:「河間云:行血則便膿自愈,和氣則後重自除,宜[芍藥湯](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C%A8%E8%8D%90%E8%8C%85)
  • 2.《醫方考》:「痢疾便膿血,裡急後重者,此方主之。
  • 3.《仁術便覽》:「治下血調氣,溲而便濃血。知氣行而血止則便自愈,調氣則後重除。
  • 4.《古今名醫方論》:「治滯下赤白,便膿血,後重諸證。
  • 5.《醫方集解》:「治下痢膿血稠黏,腹痛後重(下痢皆屬濕熱,赤為傷血,白為傷氣,膿血稠黏,氣血兩傷也,腹痛後重,氣血皆滯也。劉河間曰:行血則膿血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
▼ 展開更多

五味異功散

  • 1.《保嬰撮要》:「一小兒患此,服敗毒之藥,腹痛泄瀉,余意脾氣復傷,宜用五味異功散。不信,仍服敗毒之藥,後果不食,作嘔流涎,泄瀉後重,余先用補中益氣湯,次用五味異功散而愈。

半夏湯

  • 1.《專治麻痧初編》:「麻疹發熱吐瀉,純是熱證,不可作寒論。及火邪內迫,毒在上焦則吐,毒在下焦則瀉,毒在中焦則吐瀉並作。單瀉黃芩湯,吐而兼瀉黃芩加半夏湯,自利裡急後重黃連解毒湯合天水散。

雙解散

  • 1.《經驗麻科》:「口為脾之外竅,脾熱盛故掏之。又火邪客於心肺,心火熾盛,金受火克亦掏口,宜雙解散主之,回後重用生石膏。

真人養臟湯

  • 1.《玉機微義》:「局方真人養臟湯治冷熱不調下痢赤白裡急後重腹痛脫肛
  • 2.《濟陽綱目》:「_真人養臟湯_,治大人小兒臟腑受寒,冷熱不調,下痢赤白,或便膿血如魚腦,裡急後重,臍腹絞痛,或脫肛墜下,酒毒濕熱便血,並皆治之。
  • 3.《醫宗必讀》:「邪迫而後重者,至圊稍減,未幾復甚,芍藥湯。虛滑而後重者,圊後不減,以得解愈虛故也,真人養臟湯。下後仍後重者,當甘草緩之,升麻舉之。

五積散

  • 1.《保命歌括》:「本縣監生汪懷江,隆慶元年五月中暑,復傷食。一醫用五積散發其汗,熱轉甚,又一醫用大柴胡湯以下之,熱既不退,利又不止,且後重,請予往治。診其脈,浮滑而數;視其證,喜裸體而臥,膚燥無汗,兩足冷。予曰:前醫汗之誤,汗不出而反增內熱;後醫下之輕,下未盡而利為挾熱。

保和丸

  • 1.《丹溪心法》:「痢赤屬血,白屬氣。有身熱、後重、腹痛、下血。身熱挾外感,小柴胡湯去人參。後重積與氣墜下之故,兼升兼消,宜木香檳榔丸之類。不愈者,用秦艽、皂角子、煨大黃、當歸、桃仁、黃連、枳殼,若大腸風盛,可作丸服。保和丸亦治因積作後重者,五日後不可下,蓋脾胃虛故也。
  • 2.《古今醫統大全》:「後重者,乃積與氣墮下之故,兼升兼消,尤當和氣,木香檳榔丸、保和丸之類。

人參敗毒散

  • 1.《治痢南針》:「痢疾初起有表症(即頭痛惡寒發熱等症)無汗,或有微汗,脈浮洪而緊,下利紅白,裡急後重,或噤口不食者,宜人參敗毒散。

托裡散

  • 1.《古今醫統大全》:「_排膿托裡散_,治腹脹,脈數滑,或後重下膿。

四神丸

  • 1.《古今名醫匯粹》:「產後小腹作痛,俗名兒枕,用失笑散行散之。若惡露已去而仍痛,用四神散調補之;若不應,用八珍湯。若痛而噁心,或欲作嘔,用六君子湯。若痛而泄瀉,用六君子送四神丸。若泄瀉痛而或後重,用補中益氣送四神丸。若胸膈飽脹,或惡食吐酸,或腹痛手不可按,此是飲食所致,當用二陳加白朮,山楂以消導。
  • 2.《古今名醫彙粹》:「產後小腹作痛,俗名兒枕,用失笑散行散之。若惡露已去而仍痛,用四神散調補之;若不應,用八珍湯。若痛而噁心,或欲作嘔,用六君子湯。若痛而泄瀉,用六君子送四神丸。若泄瀉痛而或後重,用補中益氣送四神丸。若胸膈飽脹,或惡食吐酸,或腹痛手不可按,此是飲食所致,當用二陳加白朮,山楂以消導。

升陷湯

  • 1.《醫學衷中參西錄》:「奉天袁姓少婦,小便處常若火炙,有時覺腹中之氣下墜,則炙熱益甚。診其脈關前微弱,關後重按又似有力。其呼吸恆覺短氣,心中時或發熱。知其素有外感伏邪,久而化熱,又因胸中大氣下陷,伏邪亦隨之下陷也。治以升陷湯加生石膏八錢,後漸加至二兩,服藥旬日全愈。

六磨湯

  • 1.《醫學入門》:「七情氣閉,後重窘迫者,三和散、六磨湯。如脈浮晝便難者,用陳皮、杏仁等分,蜜丸服;脈沉夜便難者,換桃仁;痰滯不通者,二陳湯加枳殼、檳榔。

異功散

  • 1.《保嬰撮要》:「一小兒因停食腹痛,服疏導之藥而愈。後復停食,又用前藥,寒熱不食,腹脹後重,大便頻而少,此脾氣復傷而下陷也,先用異功散加升麻數劑,後重漸愈,再用當歸痊愈。後因乳母恚怒,致見寒熱發搐作嘔,用六君、柴胡、山梔,以治其母,兼灌其兒並愈。

枳實導滯丸

  • 1.《醫方簡義》:「共末蒸餅糊丸。每丸二錢。每服一丸。開水沖服。○加廣木香檳榔(各二錢)為丸。名木香導滯丸。治後重氣滯。

舟車丸

  • 1.《續名醫類案》:「復用舟車丸、遇仙丹,每空心一服,日利三五次,裡急後重,糞皆赤白。如此半月,日夜呻吟,惟飲清米飲及茶盂許。九月終,易診之,兩寸沉伏有力,兩關洪緩無力,兩尺不見。易曰:關尺無恙,病在膈上,此思慮勞神氣秘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