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風頭」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中醫證候是指人體在疾病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各種症狀和體徵的總稱,是辨證論治的基礎。中醫將疾病的症狀和體徵分為表證、里證、寒證、熱證、虛證、實證等。

表證是指外邪侵襲人體表層所表現出來的症狀,如發熱、惡寒、頭痛、身痛、咳嗽、流鼻涕等。里證是指內臟病變所表現出來的症狀,如胸悶、腹脹、腹痛、嘔吐、腹瀉等。寒證是指由於寒邪侵襲人體所表現出來的症狀,如發熱、惡寒、頭痛、身痛、四肢冰冷等。熱證是指由於熱邪侵襲人體所表現出來的症狀,如發熱、口渴、汗出、煩躁、尿黃等。虛證是指由於人體正氣不足所表現出來的症狀,如疲倦乏力、面色蒼白、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實證是指由於人體內有實邪所表現出來的症狀,如胸悶、腹脹、腹痛、嘔吐、腹瀉等。

中醫證候是中醫辨證論治的基礎,通過對症狀和體徵的分析,可以判斷疾病的類型和病情,從而制定出相應的治療方案。

以下是中醫常見證候的簡介:

  • 外感風寒證:主要症狀為發熱、惡寒、頭痛、身痛、咳嗽、流鼻涕等。
  • 外感風熱證:主要症狀為發熱、頭痛、咽喉腫痛、咳嗽、流鼻涕等。
  • 內傷脾胃虛證:主要症狀為食欲不振、腹脹、腹瀉、大便溏薄等。
  • 內傷肝鬱氣滯證:主要症狀為胸悶、腹脹、脅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
  • 內傷腎虛證:主要症狀為腰膝酸軟、耳鳴、健忘、遺精、早泄等。

中醫證候是臨床辨證論治的重要依據,在臨床上,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和體徵,辨別出患者的疾病類型和病情,從而制定出相應的治療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中醫證候是根據古代醫學理論總結出來的,並不是現代醫學的診斷標準。在臨床上,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和體徵,結合現代醫學的檢查結果,綜合判斷患者的疾病類型和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桂枝湯

  • 1.《仁齋直指方論》:「桂枝湯,治太陽經,傷風頭疼、身痛,或翕翕發熱,或洒洒惡風,自汗(無汗者不可服。)桂枝,芍藥(各三兩),甘草(炙,一兩)

小柴胡湯


旋覆花湯

  • 1.《邯鄲遺稿》:「若惡露既盡,小腹不痛,而傷風頭疼者,不拘咳嗽痰有無,無汗者,旋覆花湯治之;不咳嗽而重感者,芎蘇散治之;虛汗出者,參蘇飲;內傷而瀉者,但以五個散治之,不必用行血之藥也。

消風散

  • 1.《証治準繩‧雜病》:「仍用豆腐切片敷其上,鹽就者可用,酸漿者不可用,即烏豆敷盦之意。風熱赤甚者,於黑神散、消風散二藥中,放令消風頭高,間以折二泔,睡時冷調洗肝散,或菊花散服;仍進四物湯,內用生地黃、赤芍藥只須半帖,食後作一服,卻加赤茯苓半錢,醉將軍一錢;(即酒蒸大黃)。早晨鹽湯下養正丹二三十粒。

川芎茶調散


人參湯

  • 1.《醫方選要》:「人參湯,治風頭眩,但覺地屋俱轉,目閉不敢開。

六一散

  • 1.《感症寶筏》:「如身熱、頭脹、脘悶,咳嗆不已者,此暑邪外襲於肺衛也,宜清上焦,光杏仁、滑石粉(各三錢)、香藿(七分)、白蔻(五分)、通草(一錢五分)、絲瓜葉(三錢)。如暑風外襲肺衛,氣阻發熱、畏風頭脹、咳嗆,防作肺瘧,宜香薷、杏仁、桔梗、連翹、六一散、絲瓜葉(化暑風而治頭脹)。

金沸草散

  • 1.《玉機微義》:「金沸草散治肺經受風頭目昏疼咳嗽聲重沸唾稠黏

洗肝散

  • 1.《証治準繩‧雜病》:「仍用豆腐切片敷其上,鹽就者可用,酸漿者不可用,即烏豆敷盦之意。風熱赤甚者,於黑神散、消風散二藥中,放令消風頭高,間以折二泔,睡時冷調洗肝散,或菊花散服;仍進四物湯,內用生地黃、赤芍藥只須半帖,食後作一服,卻加赤茯苓半錢,醉將軍一錢;(即酒蒸大黃)。早晨鹽湯下養正丹二三十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