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積滯」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積滯是中醫學的一個病證名,是指由於飲食停滯、情志不暢、痰濕內生等原因,導致水谷精微不能正常運化,在體內停聚而形成的病理產物。積滯的臨床表現主要有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大便不暢等。

積滯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飲食停滯:飲食不節,過食生冷油膩、辛辣刺激之品,可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正常吸收和轉化,從而形成積滯。

2.情志不暢:情志不暢,肝氣鬱結,可導致脾胃功能失調,水谷精微運化不暢,從而形成積滯。

3.痰濕內生:痰濕內生,阻礙脾胃運化,可導致水谷精微運化不暢,從而形成積滯。

積滯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脘腹脹滿:是積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多見於中上腹部,可伴有噯氣、噁心、嘔吐等。

2.食欲不振:由於水谷精微運化不暢,患者往往會出現食欲不振、吃不下飯的情況。

3.噁心嘔吐:多見於積滯較重者,嘔吐物多為食物殘渣或胃液。

4.大便不暢:多見於積滯較重者,大便可呈現不成形、黏稠、難以排出等。

積滯的治療以健脾和胃、行氣消食為主。常用中藥有:陳皮、半夏、茯苓、白朮、山楂、神曲等。

積滯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飲食宜清淡,少食生冷油膩、辛辣刺激之品。

2.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3.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4.定期進行體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積滯是中醫學的一個常見病證,如果不及時治療,可導致一系列併發症,如消化不良、腹痛、腹瀉等。因此,如果出現積滯的相關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平胃散

  • 1.《醫法圓通》:「因積熱上攻而致者,定多飽悶吞酸,口渴飲冷,面赤唇紅,氣粗蒸手。法宜去其積滯為主,如平胃散加大黃、石膏、丑牛、檳榔之類。
  • 2.《兒科要略》:「頻咳不已,吐痰多而黃稠者,多由於熱,宜加前胡、知母、貝母、冬桑葉、黃菊花之屬;時咳時止,吐痰少而黃稠者,濕而兼熱,宜加檳榔、厚朴、苡米、白朮之屬(咳吐黃痰腥臭者為肺癰證,與尋常咳嗽不同)。其由腸胃積滯,脾胃不運,以致咳嗽者,宜平胃散加法半夏、貝母、麥芽、神麯之屬。
  • 3.《大方脈》:「治心腹諸痛,因濕熱鬱結及氣積食滯,脈沉有力者,服化滯丸(見攻裡門)。量體虛實,先攻積滯,後用平胃散,隨症加味(見消導門)。

四物湯

  • 1.《奇效良方》:「亦治血痢疾不止,痛難忍,宜加阿膠艾葉煎服,名六物湯。如氣虛血海不調,服一月不妨也。若產後被驚氣滯,種種積滯敗血,一月內惡物微少,敗血作病,或脹或疼,胸膈脹悶,或發寒熱,四肢疼痛,加玄胡索沒藥香白芷,與四物等分為細末,淡醋湯或童子小便酒調下。
  • 2.《明醫指掌》:「因跌撲瘀血,腹痛脈芤,桃仁承氣湯加蘇木、紅花。(方見血證。)女人經閉,血積滯,腹中痛,玉燭散,(即大承氣湯對四物湯,二方一見傷食,一見血證。)或失笑散,(方見女科惡露條下。)或通經散。

四逆散


大承氣湯

  • 1.《明醫指掌》:「因跌撲瘀血,腹痛脈芤,桃仁承氣湯加蘇木、紅花。(方見血證。)女人經閉,血積滯,腹中痛,玉燭散,(即大承氣湯對四物湯,二方一見傷食,一見血證。)或失笑散,(方見女科惡露條下。)或通經散。
  • 2.《湖岳村叟醫案》:「**按:**胃脈洪大有力,痛時嘔吐不止,乃胃家實無疑。服大承氣湯,使胃氣下行,塞者通,閉者暢,實熱去,積滯除,不治痛則痛自廖。
  • 3.《全國名醫驗案類編》:「_療法_,以大承氣湯原方,先煎枳、樸,繼納大黃,次入芒硝,蓋取生者氣銳而先行,熟者氣鈍而和緩之義,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黃繼通地道,而枳、樸除其積滯,皆所以通泄大腸而逐熱也。

大柴胡湯

  • 1.《幼科指南》:「食瘧者,因小兒飲食無節,復感風暑之氣,以致寒熱交作,胸腹脹滿,面黃惡食,痞悶不通也。但食有輕重,輕者須用柴平湯之劑主之;如重而便鞕者,用加味大柴胡湯攻之,則積滯清,而瘧漸退矣。
  • 2.《醫學傳心錄》:「瘧疾胸膈不寬、惡聞食氣者,食瘧也,清脾飲加山查、神麯、麥芽。瘧疾積滯胸滿、熱多寒少、大便燥實者,大柴胡湯下之。……瘧疾微勞不任,經年不瘥,前後復發者,名勞瘧,小柴胡湯去半夏加天花粉。夜瘧宜用血藥,引出陽分而散,川芎、當歸、紅花、蒼朮、白芷、黃柏、甘草,水煎露一宿服。

五苓散

  • 1.《三家醫案合刻》:「宿瘕在脅下,亦與肥氣相類,自述因嗔怒,蓋肝之積也。久鬱氣血不通,肝藏內寄相火,時當夏令泛潮苦雨,脾胃受濕,自必困倦,肝木橫克脾土,脹勢百滿,所受濕邪,漫無出路,蒸於腸胃,黏膿積滯,利不肯爽。中焦不和,寤不得逸,症屬難治,且議分消。

參苓白朮散

  • 1.《孫文垣醫案》:「予治用平胃散,加山楂、麥芽、砂仁、香附、木香、川芎、枳實,連進四帖,中氣稍能運動,而夜熱如前。再與補中益氣湯,寒熱俱退矣,而腹痛裡急後重。予知其積滯將行也,乃與白六神丸,而腹痛後重皆除,改進以參苓白朮散,加香附、烏梅、山楂,服之病良已。
  • 2.《孫文垣醫案》:「陳春野孝廉二令媛,患丁奚疳痢,四肢浮腫,以布袋丸與大安丸同服則大瀉,用參苓白朮散加澤瀉、山楂、麥芽,瀉亦不止。神氣大弱,穀粒不入口,小水不利,大便一日仍三五次,積滯未除,改以參苓白朮散,加肉果與服,瀉稍止,食粥一盞。下午因食紅棗數枚,夜分痰忽起,其勢甚危。
  • 3.《孫文垣醫案》:「渠知積滯己盡,始欲理脾,用參苓白朮散服十日,便仍不實。乃問予曰:補脾而瀉不止奈何?予曰:據脈乃下元虛寒,殆腎泄非脾泄也,溫補下元則固矣。蓋腎者胃之關,初不敢用下劑者,慮有今日也。教以菟絲子、破故紙、杜仲、山茱萸、人參、大附子、白茯苓、澤瀉,四帖全瘳。
  • 4.《大醫馬氏小兒脈珍科》:「食積瀉者,因脾胃虛弱,復為生冷油膩果食所傷,或因乳母食生冷油膩等物,自乳而過,亦能作瀉,大便黃色如壞雞子,腥臭異常,身形黃瘦,宜煎五苓散,化下保安丸,或保和丸,或木香餅子、長生餅皆可。如積滯甚者,先用參苓白朮散補脾胃,後用七聖丸消其積。

大建中湯

  • 1.《辨舌指南》:「《舌鑑》:舌見藍紋,乃胃土氣衰、肝氣相乘之候,小柴胡湯去黃芩,加炮薑、桑葉,若寒物積滯中宮,急宜附子理中湯或大建中湯。

小柴胡湯

  • 1.《辨舌指南》:「《舌鑑》:舌見藍紋,乃胃土氣衰、肝氣相乘之候,小柴胡湯去黃芩,加炮薑、桑葉,若寒物積滯中宮,急宜附子理中湯或大建中湯。

附子理中湯

  • 1.《辨舌指南》:「《舌鑑》:舌見藍紋,乃胃土氣衰、肝氣相乘之候,小柴胡湯去黃芩,加炮薑、桑葉,若寒物積滯中宮,急宜附子理中湯或大建中湯。

越鞠丸

  • 1.《保嬰金鏡錄》:「一小兒,八歲,腹腫脹,臍凸出,大便下血,糞亦似痢,小水短少,面目皆黃,兩腮兼赤。此食積傷脾,又兼肝木所侮脾土。蓋脾病則肺氣虛,而不能生腎水矣,故有是症。當先消導其積滯,遂用越鞠丸末加三稜、蓬朮三錢,以淡薑湯調和,入酒二匙服之,腹中鳴動,二便頓利。再服二錢,腹臍頓消。
  • 2.《保嬰撮要》:「一小兒八歲,腹脹臍凸,大便下血如痢,小便色赤似血,面目皆黃,兩腮色赤,此食積所傷,而肝侮之也,蓋脾病則肺虛不能生腎,故有是症,當先消導積滯,遂用越鞠丸加三稜、蓬朮、薑湯下四服,二便通利;又用大安丸二服,下血亦止。後復傷食,發熱腹脹,小便下血,服保和丸四服而愈。

溫膽湯

  • 1.《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痰飲乃積滯久留,吐出為安。若濁黏涎沫,是身中臟腑津液,所以奉養軀命者,倘被陰火燔灼,上逼咽喉吐出,是腎臟不納,乃為重病。

白朮散

▼ 展開更多

瓜蒂散

  • 1.《湯頭歌訣》:「)若吐虛煩梔豉湯,(仲景,梔子十四枚,豉四合,治傷寒後虛煩。)劇痰烏附尖方透。(丹溪治許白雲,用瓜蒂、梔子、苦參、藜蘆,屢吐不透,後以漿水和烏附尖服,始得大吐。)古人尚有燒鹽方,一切積滯功能奏。(燒鹽熱湯調服,以指探吐,治霍亂、宿食、冷痛等症。

二陳湯

  • 1.《續名醫類案》:「乃以稀涎散、齏汁調灌之,湧出痰涎碗許。少頃,又以三化湯灌之,至晚,瀉兩三行,喉聲頓息,口亦能言。但人事不甚者,知上下之障塞已通,中宮之積滯未去也,用二陳湯加枳實、黃連、萊菔子、木香、白蔻仁,每日二服。數日,人事漸爽,腹中知飢,令進稀粥。大便結,每日以潤字丸五分,白湯點薑汁送下。

黃連解毒湯

  • 1.《心印紺珠經》:「夫痢,濕熱疾也。世俗以赤為熱,以白為寒,已明辨矣。治法如腹痛不已,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腸垢積滯,當以三一承氣湯或玄清丸下之,次以黃連解毒湯加當歸、白芍藥服之,後多服芍藥柏皮丸。如小便赤澀者,黃連解毒湯加五苓散以滲泄之,間服玄清丸,此活人良法也。

藿香正氣散

  • 1.《幼科折衷》:「_藿香正氣散_,見積滯症內

左金丸

  • 1.《目經大成》:「黃連(六兩),吳茱萸(一兩,酒浸,同連炒),加木香五錢治積滯熱痢。

真人養臟湯

  • 1.《六因條辨》:「伏暑痢赤轉白,漸變為瀉,此臟邪轉腑。宜用真人養臟湯,溫澀止痢也。痢赤轉白,又變為瀉,此由臟轉腑,從重轉輕,將愈之兆,並無積滯,故用真人養臟湯,澀腸止瀉,斯為的當。

五味異功散

  • 1.《保嬰金鏡錄》:「目鮮發搐眼眨,屬風熱相搏,先用柴胡梔子散,後用六味地黃丸。眼泡微腫,主久咳噁心,或脾疳食積,用五味異功散,補脾肺,兼肥兒丸,以消積滯。或目視不明,或雀目揩拭眉眼,此欲生風也,急用抑肝散以解之。睛尾紅絲,乃肝木勝脾土,先用四君子加柴胡、山梔,後用地黃丸。
  • 2.《保嬰金鏡錄》:「○環珠形,主脾虛停食,胸膈張滿,煩渴發熱,用五味異功散加山楂、枳實,健脾消食。後用六君子湯,調養中氣。○長珠形,主脾傷積滯,肚腹作痛,寒熱不食,先用大安丸補其積滯,次以五味異功散健其脾氣。○來蛇形,主脾胃濕熱,中脘不利,乾嘔不食,此疳邪內作,用四味肥兒丸治疳,用四君子補脾。
  • 3.《保嬰撮要》:「一小兒久患盜汗,夜熱晝涼,飲食少思,大便酸臭,此食積內作也,先用三稜散消導積滯,又用五味異功散,補脾進食而瘥。

五積散

  • 1.《校註婦人良方》:「夫肺主於氣,產後氣虛,故外邪感而咳嗽所由作也。若食鹽醯之類而致者,難治。若因面積滯而致者,服黑神散、五積散可愈。

甘露飲

  • 1.《神農本草經疏》:「胃火諸病,朴硝、芒硝、馬牙硝、石膏水飛、寒水石水飛各一斤,以甘草一斤,煎水五升,入諸藥同煎,不住手攪,令消熔得所,入青黛一斤,和勻,傾盆內,經宿結成雪,為末。每含咽,或吹之,或水調服二三錢。欲通利,則熱水服一兩。劉禹錫《傳信方》治熱壅。甘露飲:涼胸膈,驅積滯。
  • 2.《本草圖經》:「硝石熬黃,礬石燒令汁盡,二物等之,合夾絹篩,大麥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重衣復取微汗,病隨大小便去,小便正黃,大便正黑也。大麥用無皮者。《千金方》硝石用二分,礬石用一分。劉禹錫《傳信方》,著石旻山人甘露飲療熱壅涼膈,上歐積滯。

芍藥湯

  • 1.《痢疾明辨》:「故戴元禮曰:痢疾古名滯下,以氣滯成積,積滯成痢,治法當順氣為先,故古法清熱導滯方中,必用辛溫藥味為反佐,如「潔古芍藥湯」之肉桂,「瀉心湯」之乾薑,皆先正法程也。按:春風伏氣,至夏腸澼,亦是下陷,「活人敗毒散」亦對症之妙法也。
  • 2.《萬病回春》:「痢疾不分赤白,俱作濕熱治之明矣。赤屬血、白屬氣,赤白相兼,膿血雜痢,皆因脾胃失調,飲食停滯,積於腸胃之間多。其暑濕傷脾,故作痢疾,起於肚腹疼痛,大便裡急後重,小水短赤不長,身涼脈緩者易治,身熱脈弦急者難治。痢疾初起一二日,元氣壯實者,先用玄白散,虛弱者,用芍藥湯疏通積滯。
  • 3.《六因條辨》:「上條痢下白積,專傷氣分,只宜理氣,此條痢已轉赤,傷及血分,非但理氣可效。故用潔古芍藥湯,藉芩、連苦寒清裡熱,檳、木辛溫通氣滯,歸、芍、桃仁和營止血,大黃、肉桂溫通積滯。所謂和其血,而痢自止,調其氣,而後重除焉。再按痢者,古稱滯下,又名腸澼。
  • 4.《幼科折衷》:「及有濕熱積滯於大腸,未經疏蕩亦成此疾,宜芍藥湯少加大黃以瀉其積滯之氣,痢止而肛不復脫矣,外宜蟠龍散敷之。大凡手足指熱者屬熱,指寒者屬虛,亦是一看法。

肥兒丸

  • 1.《保嬰金鏡錄》:「目鮮發搐眼眨,屬風熱相搏,先用柴胡梔子散,後用六味地黃丸。眼泡微腫,主久咳噁心,或脾疳食積,用五味異功散,補脾肺,兼肥兒丸,以消積滯。或目視不明,或雀目揩拭眉眼,此欲生風也,急用抑肝散以解之。睛尾紅絲,乃肝木勝脾土,先用四君子加柴胡、山梔,後用地黃丸。
  • 2.《幼科指南》:「哺露者,因乳食有不節,大傷脾胃也。羸瘦如薪,吐食吐蟲,心煩口渴,頭骨開張,日脯熱蒸也。先用集聖丸消其積滯,繼用肥兒丸清理其脾,極靈。若哺露日久,還腹大青筋現者,又宜清補兼施,以人參丸服之,莫從容也。

保和丸

  • 1.《醫醫偶錄》:「胸脹悶者,積滯也,保和丸主之。
  • 2.《大方脈》:「_保和丸_,治食積停滯,腹痛泄瀉,痞滿吐酸,積滯惡食,食瘧下利。
  • 3.《成方切用》:「治食積飲停,腹痛泄瀉,痞滿吐酸,積滯惡食,食瘧下痢。(傷於飲食,脾不運化,滯於腸胃,故有泄痢食痢等證。傷而未甚,不欲攻以厲劑,惟以和平之品,消而化之,故曰保和。東垣曰:傷飲者,無形之氣也,宜發汗利小便,以導其濕。傷食者,有形之物也,輕則消化,或損其谷,重則方可吐下。
  • 4.《醫方考》:「傷於飲食,故令惡食,諸方以厲藥攻之,是傷而復傷也。是方藥味平良,補劑之例也。故曰保和。山楂甘而酸,酸勝甘,故能去肥甘之積。神麯甘而腐,腐勝焦,故能化炮炙之膩。卜子辛而苦,苦下氣,故能化面物之滯。陳皮辛而香,香勝腐,故能消陳腐之氣。連翹辛而苦,苦瀉火,故能去積滯之熱。
  • 5.《幼科切要》:「_保和丸_,治食積飲停,腹痛,泄瀉,痞滿吐酸積滯,惡食,食瘧下利。

健脾丸

  • 1.《成方切用》:「脾胃者,蒼廩之官,胃虛則不能容受,故不嗜食。脾虛則不能運化,故有積滯。所以然者,由氣虛也。參朮補氣,陳皮利氣,氣運則脾健而胃強矣。山楂消肉食,麥芽消穀食,戊己不足。(胃為戊土。脾為己土。)故以二藥助之使化。枳實力猛,能消積化痞,佐以參朮,則為功更捷,而又不致傷氣也。

枳實導滯丸

  • 1.《醫方集解》:「治傷濕熱之物,不得施化,痞悶不安,腹內硬痛,積滯泄瀉。
  • 2.《退思集類方歌注》:「(李東垣《內外傷辨惑論》),治傷濕熱之物,不得施化,痞悶不舒,腹中硬痛,積滯泄瀉等證。
  • 3.《成方切用》:「(東垣),治傷濕熱之物,不得施化。痞悶不安,腹內硬痛,積滯泄瀉。
  • 4.《退思集類方歌註》:「(李東垣《內外傷辨惑論》),治傷濕熱之物,不得施化,痞悶不舒,腹中硬痛,積滯泄瀉等證。

控涎丹

  • 1.《雜病心法要訣》:「【注】痎瘧,經年不愈之老瘧也。瘧母,久瘧腹中成塊癖也。形實宜用控涎丹以攻痰飲,或用化滯丸以攻積滯。攻後之餘法,與前所治瘧法同也。
  • 2.《大方脈》:「痎瘧,經不愈之老瘧也;瘧母,患瘧日久,腹中結成塊癖也。形氣實者,先用控涎丹攻之(見除痰門),或用化滯丸攻積滯(見攻裡門),攻下之後,按後附法調治。

滾痰丸

  • 1.《溫熱逢源》:「前人用大黃下奪,有因泄熱而用者(如三黃瀉心);有因解毒而用者(如三黃解毒),有因疏瘀化痰而用者(如大黃䗪蟲、滾痰丸),有因疏泄結氣而用者(如大黃黃連瀉心),原不專為積滯而設。無如不明醫理者,見方中有大黃一味,即謂之承氣,即謂之攻積;因而疑忌多端,當用不用,坐此貽誤者多矣。
  • 2.《本草約言》:「走下之性,墜痰為最,亦消積滯,故滾痰丸必用。火鍊金色為妙。若病久氣虛者,雖有積滯,亦宜慎用。入手足陽明及手太陰經。最能盪滌宿垢之痰。金石之藥,固不宜多服。近世不論虛實,但見痰火,則以滾痰治之,元氣日削,害人不淺也。慎之。但用,貴煅極精,研極細。
  • 3.《醫權初編》:「丁妻五十餘歲,素有胃疾,忽然厥倒,上腹飽脹,二便不通,脈沉遲有力,予用消伐藥,多加檳榔,則氣下墜,陰孔挺出,小便愈閉,檳榔換桔梗,則下焦少寬,而大腹飽脹如鼓,以檳榔丸合滾痰丸四錢,再以湯藥催之,下積滯五六遍,則脈有時數大矣,為其痞結少開,伏火少出也。

異功散

  • 1.《續名醫類案》:「萬密齋侄七歲,久痢不已,為制丸劑治之。丸者,緩也,以治久病也。用錢氏異功散,合香連丸為主,加豬苓、澤瀉、車前子以利其小便,神麯、麥芽以消其積滯,訶子、肉豆蔻、炒乾姜以止痢,合之曰和中丸。約二兩許,服之未盡而痢止。此為家秘,治久痢不止方也。
  • 2.《幼科折衷》:「長珠形(批:長珠形圓長,以上非謂圈子,總皆紅脈貫氣如此):主脾傷,飲食積滯,肚腹作痛,寒熱不食,先用大安丸消其積滯,次用異功散健其脾氣。
  • 3.《証治準繩‧幼科》:「長珠形,主脾傷飲食積滯,肚腹作痛,寒熱不食,先用大安丸消其積滯,次以異功散健其脾氣。來蛇形,主脾胃濕熱,中脘不利,乾嘔不食,此疳邪內作,先用四味肥兒丸治疳,後用四君子湯補脾。去蛇形,主脾虛食積,吐瀉煩渴,氣短喘急,不食困睡,先用六君子湯加枳實健脾消積,次以七味白朮散調補胃氣。
  • 4.《保嬰撮要》:「長珠形:主脾傷飲食積滯,肚腹作痛,寒熱不食,先用大安丸消其積滯,次以異功散健其脾氣。
  • 5.《雜病源流犀燭》:「補母不效更當兼顧其子,使金不竊母之氣以自救,致脾胃益虛,則土自能保(宜茯苓、人參、桔梗、甘草)。惟審知脾胃中或有積滯,或有實火,或有寒痰,或有濕飲,而元氣未衰,邪氣方甚者,方可稍用消導,而仍以補益為主(宜異功散、香砂枳朮丸)。其有挾郁者,開之(宜育氣丸)。
▼ 展開更多

大七氣湯

  • 1.《張氏醫通》:「大七氣湯,治積滯癥瘕結聚。隨氣上下。心腹㽲痛。小腹脹滿。二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