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發熱」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發熱是中醫學的常見症候,是指人體的體溫調節功能失常,使體溫升高超過正常範圍的病理現象。發熱的病因多種多樣,可以由外感六淫、內傷七情、飲食勞倦等因素引起。

發熱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體溫升高、面色潮紅、口乾舌燥、煩躁不安、汗出不暢、脈洪數等。根據發熱的時間、程度、性質、伴隨症狀的不同,可將發熱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 外感發熱:由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所致,臨床表現為起病急、發熱高、惡寒、頭痛、身痛、無汗或汗出不暢等。
  • 內傷發熱:由內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或飲食勞倦所致,臨床表現為起病緩慢,發熱不高,多伴有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症狀。
  • 溫病發熱:由溫熱邪氣所致,臨床表現為起病急、發熱高、汗出、口渴、煩躁不安、舌紅苔黃等。
  • 瘧疾發熱:由瘧原蟲感染所致,臨床表現為反覆發熱、寒熱交替、頭痛、身痛、關節酸痛等。
  • 其他發熱:如結核性發熱、腫瘤性發熱、中毒性發熱等。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調胃承氣湯

  • 1.《本草備要》:「治熱入血室(衝脈),血燥血痞,損傷積血。血痢經閉,咳逆上氣(血和則氣降),皮膚血熱,燥癢蓄血,發熱如狂(仲景治膀胱蓄血,有桃仁承氣湯即調胃承氣湯加桃仁、桂枝。抵當湯,用桃仁、大黃、虻蟲、水蛭。水蛭,即馬蟥。蛭食血之蟲,能通肝經聚血,性最難死。
  • 2.《皇漢醫學》:「和久田氏曰:「發汗後,表證解而惡寒者,因汗亡津液,精氣虛而惡寒也。若消息移時,則不治而自愈矣(求真按:『仲景曰:“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湯主之。”由此觀之,則發汗後惡寒者,必非消息移時而自愈也』)。不惡寒,但發熱者,為胃內實熱之候也。
  • 3.《外台秘要》:「仲景傷寒論,療太陽病三日發其汗,病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調胃承氣湯方。

白虎湯

  • 1.《湯液本草》:「《象》云:治足陽明經中熱,發熱,惡熱,燥熱,日晡潮熱,自汗,小便濁赤,大渴引飲,肌肉壯熱,苦頭痛之藥,白虎湯是也。善治本經頭痛,若無此有餘證,勿用。
  • 2.《皇漢醫學》:「**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傷寒論》)**
  • 3.《皇漢醫學》:「山田正珍曰:「林億、程應旄二說,考證明備,援引詳確,宜拳拳服膺焉。張璐《纘論》遵奉之,可謂『見善從善』者矣。表有寒者,以時時惡風,背微惡寒,及厥冷等證而言。裡有熱者,以脈滑大,發熱汗出,身重而喘,咽燥口苦等證而言,蓋僅舉其略證耳。」
  • 4.《經方實驗錄》:「_師曰_,江陰繆姓女,予族侄子良婦也,自江陰來上海,居小西門寓所,偶受風寒,惡風自汗,脈浮,兩太陽穴痛,投以輕劑桂枝湯,計桂枝二錢,芍藥三錢,甘草一錢,生薑二片,大棗三枚。汗出,頭痛差,寒熱亦止。不料一日後,忽又發熱,脈轉大,身煩亂,因與白虎湯。
  • 5.《外台秘要》:「又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湯主之方。
▼ 展開更多

葛根湯

  • 1.《滇南本草》:「(葛根湯),治傷風、傷暑、解表邪熱、發汗,小兒傷風、傷寒、痘疹初出難明,發熱頭疼憎寒。
  • 2.《類證治裁》:「其因多由血液虛燥,筋脈失榮,風寒濕熱之邪,得以襲入經絡而為病。此陳無擇、薛立齋、張介賓諸賢,所以切指痙為亡血陰虛也。故宜滋營液以治本,疏風濕以治標。症屬表者,如《金匱》云: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為剛痙,葛根湯主之。太陽病發熱汗出,不惡寒,為柔痙,栝蔞桂枝湯。
  • 3.《經方實驗錄》:「太陽傷寒,或已發熱或未發熱,惡風惡寒
  • 4.《皇漢醫學》:「東洞翁葛根湯定義曰:「治項背強急,發熱惡風,或喘,或身疼痛者。」
  • 5.《醫法圓通》:「一治周身發熱,發現斑點,嘔吐。夫周身肌肉皆屬陽明,陽明主發熱,不惡寒,今為外邪抑鬱,壅於陽明,故發熱而現斑、嘔吐者,皆邪毒上壅外出之故。葛根湯力能祛邪外出,隨其邪之所向而祛之,故愈。
▼ 展開更多

五苓散

  • 1.《類證治裁》:「〔濕溫〕其人傷濕,因而中暑,兩脛逆冷,胸滿頭重,妄言多汗,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切不可汗,汗之必死。蒼朮白虎湯。又有冷水澡浴,致暑濕相搏,一身盡痛,自汗發熱,五苓散加羌活。若冒暑作勞,乘汗冷浴,身痹如針刺,間有赤腫處,或發水泡者,六和湯加蒼朮、荊、防。
  • 2.《皇漢醫學》:「本條雖說唯脈浮數與煩渴二證可用本方,其實既於前條示以小便不利,故於本條省略之,非無此證之意也。尾臺氏云:「於『發汗已,脈浮數』之下似脫『發熱,小便不利』等證,蓋發汗後煩渴者,概非本方證,而為石膏劑證。然石膏劑之煩渴必伴以脈浮滑,或滑,或洪大等,決不浮數。
  • 3.《皇漢醫學》:「**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傷寒論》)**
  • 4.《醫方集宜》:「即小柴胡湯合五苓散 治寒熱交作,一治瘧發熱作
  • 5.《醫方集宜》:「脈浮大當汗,其人發熱煩渴,卻當下,乃是表裡不解,宜用 五苓散
▼ 展開更多

黃耆建中湯

  • 1.《類證治裁》:「固衛則表氣實而腠理不疏;填營則里真固而陰液不泄。條其治法:表虛自汗失斂,補陽湯。裡虛盜汗有熱,益陰湯。表裡不固汗出,黃耆湯。氣虛而陽弱者必自汗,耆附湯。凡肥人多自汗。陰虛而火蒸者多盜汗,當歸地黃湯。凡瘦人多盜汗。陽虛者陰必乘,多發厥自汗;黃耆建中湯,陰虛者陽必湊,多發熱盜汗。
  • 2.《仁術便覽》:「脈弦氣弱,自汗發熱,或大便泄瀉,或皮毛枯槁脫落等症。

逍遙散

  • 1.《類證治裁》:「連進大劑,以痢愈為度,瘧亦止,此治諸瘧之大概也。此外又有似瘧非瘧,同一惡寒發熱,或寒熱往來,最宜詳辨脈症虛實,勿以陰陽內損之初症,誤認瘧邪,輕用表散。如小柴胡湯、祛瘧飲之類。若脈症皆虛,即宜黃耆建中湯、補中益氣湯,升、柴少用。血虛發熱者,逍遙散。
  • 2.《醫方集宜》:「治產後虛損發熱
  • 3.《世醫得效方》:「治血虛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目昏重,心忪頰赤,口燥咽乾,發熱盜汗,減食嗜臥,及血熱相搏,月水不調,臍腹脹痛,寒熱如瘧。又主室女血弱陰虛,營衛不和,痰嗽潮熱,肌體羸瘦,漸成骨蒸。
  • 4.《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血虛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目昏重,心忪頰赤,口燥咽乾,發熱盜汗,減食嗜臥,及血熱相搏,月水不調,臍腹脹痛,寒熱如瘧。又療室女血弱陰虛,榮衛不和,痰嗽潮熱,肌體羸瘦,漸成骨蒸。
  • 5.《醫方集解》:「不若逍遙散,真可一方代三方也。火為寒鬱熬煎腎水,至木旺時,無生髮滋潤之本,故發熱而渴,非外感也,余以六味湯滋其水,以柴胡舒其木,活人多矣)。
▼ 展開更多

桂枝湯

  • 1.《類證治裁》:「其因多由血液虛燥,筋脈失榮,風寒濕熱之邪,得以襲入經絡而為病。此陳無擇、薛立齋、張介賓諸賢,所以切指痙為亡血陰虛也。故宜滋營液以治本,疏風濕以治標。症屬表者,如《金匱》云: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為剛痙,葛根湯主之。太陽病發熱汗出,不惡寒,為柔痙,栝蔞桂枝湯。
  • 2.《奇經八脈考》:「此二穴,乃陽維之會也,謂桂枝後,尚自汗發熱惡寒,其脈寸浮尺弱而反煩,為病在陽維,故先針此二穴。仲景又云: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此衛氣不和也,桂枝湯主之。
  • 3.《皇漢醫學》:「**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傷寒論》)**
  • 4.《皇漢醫學》:「《方機》本方條曰:「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正證也。頭痛一證,亦當投以此方。若由咳嗽嘔逆而頭痛者,非此方所治也。惡寒、鼻鳴、乾嘔者,外邪之候也,此方主之。脈浮弱,或浮數而惡寒者,證雖不具,亦當用此方。浮數、浮弱者,蓋桂枝湯之脈狀也。」
  • 5.《皇漢醫學》:「**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苓朮湯主之。(《傷寒論》)**
▼ 展開更多

麻黃湯

  • 1.《本經疏證》:「治利用白頭翁湯,必加甘草、阿膠。中虛煩亂,嘔逆,不用梔子豉湯、橘皮竹筎湯,而用竹皮大丸。中風,發熱,面赤,喘而頭痛,不用麻黃湯,而用竹葉湯。腹痛,煩滿,不得臥,不用小承氣湯,而用枳實芍藥散。於此以求其異,則本篇不盡列仲景所用之藥,又可見矣。
  • 2.《皇漢醫學》:「**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傷寒論》)**
  • 3.《經方實驗錄》:「範(左),傷寒六七日,形寒發熱,無汗而喘,頭項、腰脊強痛,兩脈浮緊,為不傳也,麻黃湯主之。
  • 4.《經方實驗錄》:「_師曰_,予友沈鏡芙先生之房客某君,十二月起即患傷寒。因貧無力延醫,延至一月之久。沈先生傷其遇,乃代延予義務診治。察其脈,浮緊,頭痛,惡寒,發熱不甚,據云初得病時即如是。因予:
  • 5.《經方實驗錄》:「初診,微覺惡寒,頭痛,發熱,脈浮小緊,宜麻黃湯。
▼ 展開更多

十全大補湯

  • 1.《類證治裁》:「一伏時,患上起泡,泡干皮脫,自愈。若寒熱齊作,五積交加散加烏藥、殭蠶。若皮色不變,大腿通腫,神效散。若無根虛火,倏忽發熱,十全大補湯。血虛發熱面赤,脈大而渴,當歸補血湯。陰虛形瘦發熱,六味地黃湯。若挾濕熱,蒼龜丸,或二妙散。若系風濕,換骨丹、散膝湯。
  • 2.《証治準繩‧幼科》:「膿已潰而痛不止者,毒氣不解也,用活命飲一劑。若膿已出而反痛者,血氣虛也,用內補黃耆湯。膿已潰而發熱煩躁者,氣虛血脫也,用當歸補血湯。膿已潰而惡寒發熱者,血氣俱虛也,用十全大補湯。膿已潰而惡寒者,元氣虛也,用補中益氣湯。膿已潰而不生肌者,脾氣虛也,用六君子湯。

半夏瀉心湯

  • 1.《類證治裁》:「〔痰痞〕涎沫凝結為痰,氣道壅滯為痞。中脘痰氣不利,砂枳二陳湯。痰結胸滿,順氣導痰湯。心下痞,發熱而嘔,半夏瀉心湯。心下積冷如覆杯,按之有水聲,熱手熨之如冰,脈沉遲,三聖散吐之,次服白朮調中湯。
  • 2.《皇漢醫學》:「**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傷寒論》)**
  • 3.《醫方集宜》:「治痞悶而嘔發熱
  • 4.《退思集類方歌注》:「治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若心下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也,宜此主之。
  • 5.《長沙方歌括》:「治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以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此湯。
▼ 展開更多

桂枝加芍藥湯

  • 1.《皇漢醫學》:「《麻疹一哈》曰:「予嘗治一婦人,發熱僅二三日,疹子已出,復驟隱。診之腹滿拘攣甚,臍邊有結塊,自言經信不利。因作桂枝加芍藥湯使飲之,又雜以浮石丸(方中有芒硝)使服。其夜發熱甚,疹子從汗出,經信利而諸證自安。」

豬苓湯

  • 1.《本經疏證》:「仲景於「陽明病,衇浮,發熱,渴欲飲水」,豬苓湯中用滑石。則誠所謂「胃中積聚,寒熱,身熱,口渴,小便不利」矣。其治他病,不能若是之備也,亦有說以通之歟?夫亦惟細意較量其證,而可得之矣。豬苓湯證在少陰,即不云有身熱。然曰「心煩,不得眠」,則雖不熱於表,其裏之熱,不可謂不劇。
  • 2.《奇效良方》:「治陽明病,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或下利,咳而嘔,心煩不眠者。
  • 3.《外台秘要》:「又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方。
  • 4.《成方切用》:「(仲景)治陽明病,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通。(成氏曰:脈浮發熱,熱在表也。渴欲飲水,熱在裡也。小便不利,熱結下焦,津液不通也。準繩曰:此浮字,誤也,是脈字下脫一不字也。活人云:脈浮者五苓散,脈沉者豬苓湯。按太陽篇五苓散,陽明篇豬苓湯。桂術辛甘為陽,主外。
  • 5.《長沙方歌括》:「治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脈浮發熱者主之。
▼ 展開更多

麻黃附子細辛湯

  • 1.《皇漢醫學》:「初期二三日間,無陰證之裡證,即吐利清穀之症狀,而現陰證之表證,即微發熱、惡寒等之證候,故於發表藥之麻黃中加入治陰證藥之附子或附子、細辛,如本方或麻黃附子細辛湯,用之以微發汗而治其表證也。所謂微發其汗者,因陰證宜禁汗吐下,然今有表證,故不得已而發表,是發汗不宜令其過度之意也。
  • 2.《皇漢醫學》:「**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傷寒論》)**
  • 3.《皇漢醫學》:「又曰:「枳朮湯、桂薑棗草黃辛附湯之二方,《金匱要略》中所載,其因與證同而不可別。今審其方劑,桂薑棗草黃辛附湯為桂枝去芍藥湯及麻黃附子細辛湯之合方也,而桂枝去芍藥湯以頭痛、發熱、惡風、有汗等為主證,而腹中無結實者也。麻黃附子細辛湯證曰少陰病發熱云云。
  • 4.《醫法圓通》:「一治足心夜發熱如焚、不渴、尿多。夫足心發熱如焚,人皆謂陰之虛也。夫陰虛由於火旺,火旺之人,尿必短赤,口必飲冷,理勢然也。今則不渴而尿多,明是下焦無陽,不能統束腎氣,以致陰火沸騰,故見足心發熱如焚也。四逆湯力能補火,火旺即能統束群陰,故治之而愈。

大承氣湯

  • 1.《皇漢醫學》:「**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傷寒論》)**
  • 2.《皇漢醫學》:「產婦鬱冒,其脈微弱,嘔而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頭汗出。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大便堅,嘔不能食,小柴胡湯主之。病解能食,七八日更發熱者,此為胃實,宜大承氣湯。
  • 3.《皇漢醫學》:「《瘟疫論》曰:「瘟疫,發熱一二日,舌上白苔如積粉,早服達原飲一劑,午前舌變黃色,隨現胸膈滿痛,大渴煩躁。…前方加大黃下之,煩渴少減,熱去六七。午後復加煩躁發熱,通舌變黑生刺,鼻如煙煤。此因邪毒最重,瘀復到胃也,急投大承氣湯。傍晚大下,至夜半熱退,次早,鼻黑苔刺如失。」
  • 4.《經方實驗錄》:「初診(八月十七日),發熱有汗,闕上痛,右髀牽制,膝外廉痛,時欲嘔,大便不行,渴飲,舌苔黃燥,腹滿,脈滑,陽明證備,於法當下,宜大承氣湯加黃連。
  • 5.《金匱方歌括》:「(見痙病),治病解能食。七八日更發熱者。此為胃實。宜此湯主之。
▼ 展開更多

大青龍湯

  • 1.《皇漢醫學》:「**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傷寒論》)**
  • 2.《千金翼方》:「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體疼痛,不汗出而煩,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筋惕肉瞤,此為逆也。方:
  • 3.《醫方集解》:「治太陽中風,脈浮緊,身疼痛,發熱惡寒,不汗出而煩躁(成氏曰:此中風見寒脈也。浮為風,風傷衛;緊為寒,寒傷營;營衛俱病,故發熱、惡寒、身痛也,煩為陽為風,躁為陰為寒,風寒兩傷,營衛俱實,故不出汗而煩躁也。仲景又曰:若脈微弱、汗出惡風,不可服此,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
  • 4.《古今名醫方論》:「治頭項強痛,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無少陰症者,用此發汗。若脈浮弱,自汗出者,不可服;服之必厥逆,筋惕肉振也。
  • 5.《退思集類方歌注》:「治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無少陰證者。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
▼ 展開更多

大柴胡湯

  • 1.《皇漢醫學》:「**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傷寒論》)**
  • 2.《皇漢醫學》:「求真按:「此病者之發熱、腹痛、下穢物者,是為本方瞑眩症狀,因方能徹於患處之反映也。又本方不特有效於此證,若能中其肯綮,則如腳氣之浮腫型、麻痹型、萎縮型等,悉皆治之,有神效。」
  • 3.《仁齋直指方論》:「大柴胡湯,治內傷飲食,鬱結在裡,身熱煩躁,日晡發熱如瘧,脈實而滑數者,用此微利。
  • 4.《醫方集宜》:「方見寒門 治發熱頭汗出咽乾便閉
  • 5.《聖濟總錄》:「治傷寒餘熱,汗出如瘧狀,日晡發熱,脈實者可下,宜大柴胡湯方
▼ 展開更多

小承氣湯

  • 1.《皇漢醫學》:「**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傷寒論》)**
  • 2.《成方切用》:「(陽明證,有正陽陽明,有太陽陽明,有少陽陽明。自陽明經傳入胃腑,不惡寒,腹滿便硬者,宜大承氣下之。若汗多發熱,微惡寒者,為外未解,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謂陽明有在經者,未全入腑,尤宜審慎。陽明少自病,多由太陽傳入。
  • 3.《普濟本事方》:「或人問曰:下之而脈弦者生,此何意也?予曰:《金匱玉函》云:循衣妄撮,怵惕不安,微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承氣湯主之。予嘗觀《錢仲陽小兒直訣》云:手尋衣領及捻物者。肝熱也。此證在《玉函》列於陽明部,蓋陽明胃也。肝有熱邪,淫於胃經,故以承氣瀉之。

小青龍湯

  • 1.《皇漢醫學》:「**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傷寒論》)**
  • 2.《奇效良方》:「治傷寒表證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咳嗽微喘。又治肺經受寒,咳嗽喘急。
  • 3.《醫方集宜》:「治表症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咳嗽
  • 4.《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咳嗽微喘。又治溢飲,身體疼重,及咳逆倚息不得安臥;或因形寒飲冷,內傷肺經,咳嗽喘急,嘔吐涎沫,並宜服之。
  • 5.《雞峰普濟方》:「傷寒脈浮緊,表證病不解,心下有水氣,嘔而發熱,或嗽,或渴,或痢,小便數,或噦,或微喘者,小青龍湯主之。又太陽證,脈浮緊,病在表,慎不可下,下之不愈。若微喘者,是表未解,再宜表之。外證未解,慎不可下,下之則逆喘重者,變結胸。未解者,且宜桂枝、麻黃、青龍湯,細辯前證而服之。
▼ 展開更多

小柴胡湯

  • 1.《皇漢醫學》:「小柴胡湯治瘰癧、乳癰、便毒、下疳及肝經之一切瘡瘍,發熱潮熱,或飲食少思。
  • 2.《千金翼方》:「傷寒瘥已後,更發熱,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一作緊)者,以下解之。
  • 3.《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傷寒、溫熱病,身熱惡風,頸項強急,胸滿脅痛,嘔噦煩渴,寒熱往來,身面皆黃,小便不利,大便秘硬,或過經未解,或潮熱不除;及瘥後勞復,發熱疼痛;婦人傷風,頭痛煩熱;經血適斷,寒熱如瘧,發作有時;及產後傷風,頭痛煩熱,並宜服之。
  • 4.《奇效良方》:「一百三十二、小柴胡湯,治發熱甚而嘔吐者,宜服之。
  • 5.《醫方集宜》:「即小柴胡湯合五苓散 治寒熱交作,一治瘧發熱作
▼ 展開更多

甘草瀉心湯

  • 1.《皇漢醫學》:「《麻疹一哈》曰:「一婦人年可二十,傷寒愈後十四五日,發熱三四日,疹子欲出不出,心下痞硬,煩躁不得眠,下利日二三行。因作甘草瀉心湯,使服之。明日,大發汗,疹子皆出,諸證自安,疹收,健食如常。」

生薑瀉心湯

  • 1.《皇漢醫學》:「《施氏續易簡方》曰:「生薑瀉心湯,治大病新瘥,脾胃尚弱,穀氣未復,強食過多,停積不化,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脅下有水,腹中雷鳴,下利,發熱者,名曰食復。最宜服之。」

厚朴七物湯

  • 1.《皇漢醫學》:「**病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厚朴七物湯主之。(《金匱要略》)**
  • 2.《金匱方歌括》:「治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者。此湯主之。

射干麻黃湯

  • 1.《皇漢醫學》:「求真按:「先師治急性肺炎,先以桔梗白散,經吐下後,用本方。然本方含細辛、紫菀、款冬花之溫藥,故發熱時不可輕用。」

桃核承氣湯

  • 1.《皇漢醫學》:「胃實失下,至夜發熱者,熱留血分也。若更失下,必致瘀血。

柴胡桂枝湯

  • 1.《皇漢醫學》:「**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傷寒論》)**
  • 2.《奇效良方》:「治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有惡寒,表證未解者。
  • 3.《退思集類方歌注》:「治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
  • 4.《長沙方歌括》:「治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此湯
  • 5.《古今名醫方論》:「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此太陽、少陽並病也,柴胡桂枝各半湯主之。

真武湯

  • 1.《皇漢醫學》:「**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傷寒論》)**
  • 2.《奇效良方》:「治傷寒數日已後,發熱腹痛,頭目昏沉,大便自利,小便或利或澀,或嘔或咳,或已經汗不解,仍復發熱,心下忪悸,頭目眩暈,皆由渴後飲水,停留中脘所致,並皆治之。
  • 3.《醫方集解》:「又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仍發熱,心悸頭眩,筋惕肉瞤,振振欲擗地,氣虛惡寒(汗出過多則心悸,汗為心液,汗去心虛,如魚失水則躍也;水停心下亦心悸,心屬火,火畏水,故悸也。虛陽內動,故頭眩;汗多則液少,不能榮養筋肉,故筋惕惕而跳,肉瞤瞤而動也;振振欲擗地者,亡陽無奈,欲擗地而入也。
  • 4.《長沙方歌括》:「治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
  • 5.《成方切用》:「周揚俊曰:但欲寐,非能寐,昏昏如夢爾。少陰屬腎,腎病不能制水,水飲停為水氣。腹痛者,寒濕內甚也。四肢沉重疼痛,寒淫外甚也。小便不利,自下利者,濕勝而水穀不別也。或咳或嘔,皆停飲也。)及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仍發熱,心悸,頭眩,筋惕肉瞤,振振欲擗地。
▼ 展開更多

茵陳蒿湯

  • 1.《皇漢醫學》:「**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而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傷寒論》)**
  • 2.《奇效良方》:「上粗搗篩,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一沸,急瀉出,臨發熱頭痛,去滓熱服,不拘時候。但此瘧止發熱,並初發時先壯熱者可服,熱多寒少,食後吃此藥。
  • 3.《長沙方歌括》:「治陽明病發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欲飲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此方主之。又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此方主之。
  • 4.《成方切用》:「(仲景),治傷寒陽明病,但頭汗出,腹滿口渴,二便不利,濕熱發黃,脈沉實者。(經曰:陽明病發熱汗出,此為熱越,則不發黃。若但頭汗,身無汗,小便不利,渴引水漿,此為瘀熱在裡,必發黃。黃者,脾胃之色也。熱甚者,身如橘色,汗如柏汁。頭為諸陽之會,熱蒸於頭,故但頭汗,而身無汗。
  • 5.《古今名醫方論》:「陽明病發熱,但頭汗出,身無汗,小便不利,渴飲水漿。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腹微滿者,本方主之。
▼ 展開更多

麥門冬湯

  • 1.《皇漢醫學》:「**《玉函經》曰:『病後勞復,發熱者,麥門冬湯主之。』**
  • 2.《聖濟總錄》:「治骨蒸疼煩,熻熻發熱,骨節痠痛,口乾煩渴,麥門冬湯方
  • 3.《是齋百一選方》:「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或酒任下。盜汗不止,麥麩湯下;亂夢失精,人參龍骨湯下;卒暴心痛,乳香湯下;虛煩發熱,麥門冬湯下;吐血,人參湯下;大便下血,當歸,地榆湯下;小便出血,茯苓,車前子湯下;中風不語,薄荷,生薑湯下;風癇涎潮,防風湯下。
  • 4.《証治準繩‧幼科》:「又,琥珀抱龍丸,專治小兒急慢驚風發熱,咳嗽作搐,痰喘驚悸,生薑薄荷湯下。時行痘疹發熱,嘔吐驚跳,白湯下。傷風發熱,咳嗽鼻寒,驚哭,蔥湯下。因著驚發熱,睡臥不寧,燈心湯下。夏月發熱嘔吐,麥門冬湯下。因母發熱,過乳溫熱不寧,甘草湯下。脾胃不和,頭熱黃瘦懶食,砂仁湯下。

黃連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治霍亂、疝瘕,攻心腹痛,發熱上逆,心悸而欲嘔吐,以及婦人血氣痛,嘔而心煩,發熱頭痛者。」

黃芩湯

  • 1.《皇漢醫學》:「太陽與少陽合病者,有太陽病之頭項強痛而惡寒(發熱自包在內),與少陽病之口苦、咽乾、目眩併發也。自下利者,非由藥力,自然下痢也。前半段之頭項強痛,惡寒發熱,口苦、咽乾、目眩,及自然的下痢者,可與黃芩湯也。後半段若更加噁心嘔吐者,以黃芩加半夏生薑湯為主治也。
  • 2.《皇漢醫學》:「本條山田正珍云:「『傷寒脈遲』句下,當有『發熱』二字,可與下文『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語相應。蓋黃芩湯本為治太陽少陽合病之方,豈可用於不發熱者耶!『徹』與『撤』通,除去也。經典通作『徹』。…除中者,謂中氣翦除也。…除中反能食者,胃氣將絕,引食以自救也。」
  • 3.《奇效良方》:「治傷寒自利發熱者。

甘草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小青龍湯者,主治內飲外邪,感動觸發而作喘咳者。以下五方主治無發熱、惡風、頭痛、乾嘔等之外候,但發內飲之咳嗽、嘔逆、鬱冒、浮腫等證者。若咳家有稠涎膠痰,血絲腐臭,蒸熱口燥等證者,非五方所得而治也。」

甘草乾薑湯

  • 1.《皇漢醫學》:「吳遵《程氏方注》曰:「甘草乾薑湯,即四逆湯去附子也。辛甘合用,專復胸中之陽氣,其夾食,夾陰,面赤足冷,發熱,喘咳,腹痛,便滑。內外之邪相合,難以發散,或寒藥傷胃,宜合用理中。不便於參朮者,皆可服之,真胃虛挾寒之聖劑也。若夫脈沉,胃冷,嘔吐,自利者,雖不厥逆,仍屬四逆湯也。」

乾薑附子湯

  • 1.《皇漢醫學》:「《易簡方》曰:「薑附湯(求真按:『此即本方也』),陰證傷寒,大便自利,而發熱者,尤宜服之。」

小陷胸湯

  • 1.《皇漢醫學》:「《赤水玄珠》曰:「徐文學三泉先生之令郎,每於下午發熱,直至天明,夜熱更甚,右脅脹痛,咳嗽吊疼,坐臥俱疼。醫作瘧治,罔效。延余診之,左弦大,右滑大,搏指。余曰:『《內經》云:“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據脈則必肝膽之火,為痰所凝,而用功作文,過思不決,鬱而為痰也。

四逆湯

  • 1.《皇漢醫學》:「**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裡,宜四逆湯。(《傷寒論》)**
  • 2.《醫法圓通》:「一治足心夜發熱如焚、不渴、尿多。夫足心發熱如焚,人皆謂陰之虛也。夫陰虛由於火旺,火旺之人,尿必短赤,口必飲冷,理勢然也。今則不渴而尿多,明是下焦無陽,不能統束腎氣,以致陰火沸騰,故見足心發熱如焚也。四逆湯力能補火,火旺即能統束群陰,故治之而愈。

大建中湯

  • 1.《雞峰普濟方》:「若小便滑數,日夜十數行,此由脬門不閉,水液不藏,或因思慮過多,心氣散溢,小腸又弱,不能禁制者,至夜夢恍惚,診其脈微散,宜大建中湯(方見發熱門)。
  • 2.《全生指迷方》:「大建中湯(見前發熱門)。

小建中湯

  • 1.《全生指迷方》:「若喘而發熱,頸脈皆動,日漸瘦削,由客熱乘肺,或因飲食失宜,氣不轉而氣急,誤服熱藥,火氣熏肺而遂喘,頰赤咽燥,其脈細數,治屬骨蒸,小建中湯、天門冬湯主之
  • 2.《雞峰普濟方》:「若喘而發熱脛脈皆動日漸瘦削此由客熱乘肺或始無熱會食飲失宜胃氣不轉逆乘於肺故令氣急醫為虛寒始以燥熱之藥火邪熏肺重加喘息頰赤咽燥其脈細數治屬骨蒸宜小建中湯平肺湯(建中湯方見發熱門)
  • 3.《金匱方歌括》:「張心在云。肺損之病。多由五志生火。銷鑠金臟。咳嗽發熱。漸至氣喘。側眠。消瘦羸瘠。虛證交集。咽痛失音而不起矣。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王冰成法。於理則通。而多不效。其故何歟。竊嘗觀於爐中之火而得之。炊飯者始用武火。將熟則掩之以灰。飯徐透而不焦黑。則知以灰養火。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 1.《皇漢醫學》:「一丈夫,惡寒身熱而嘔,腰痛,口乾燥,一日,振寒發熱,汗出而渴,如瘧狀,朝夕皆發,脈緩,惡寒,後嘔止,身熱,腰痛,口乾燥如故,五六日,振寒再發,其狀如初,與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諸證少退。八九日,發懸癰,痛不可忍,與大黃牡丹皮湯,膿潰,數日而愈。

四物湯

  • 1.《奇效良方》:「,若發熱而煩,不能睡臥者,加黃連梔子,謂之熱六合。若虛寒脈微,自汗,氣難布息,清便自調,加乾薑附子,謂之寒六合。若中濕,身沉重無力,身涼微汗,加白朮茯苓,謂之濕六合。
  • 2.《增訂醫方歌訣》:「)此方庶可保安康。(鎮按:原方無黃耆有黃芩,但《蘭臺軌範》亦作黃耆,或有所本,今仍之。)又有虛勞夜間熱,四物二連湯當商。(四物湯加以黃連、胡黃連,治血虛五心煩熱,晝則明瞭,夜則發熱。)人參清肌散(許叔微《普濟本事方》)乾葛,四君(子湯)逍遙(散)小柴(胡湯)合。

白頭翁湯

  • 1.《世醫得效方》:「陰厥,同此法治之。發熱下利,白頭翁湯、黃連阿膠丸最為的切。中寒則急𢮧置暖室,燃以薪火向之,令通身暖透。或置於熱炕上,令有力人扶策,仍以手附火或人懷令熱,亟摩病人手足胸腹間,續用姜附湯並服。若猶未省,則依上法灸。傷風主治之法,汗出惡風者,當解其肌。

炙甘草湯

  • 1.《經方實驗錄》:「一旦發熱臥床,病上加病,其病脈又加異象,幾至不可究詰,直有難以言語形容之者,即使勉事形容,而人亦難能瞭解者。脈象之難言,又有如是者。故拙按中言脈象略簡者,未嘗無苦衷於其間也。

茵陳五苓散

  • 1.《醫方集宜》:「丹溪云:疫病眾人一般者,是治有三法:宜補、宜散、宜降。陶尚文治疫病在少陽經者,宜用小柴胡湯,加防風、羌活以發之。病在太陽經頭疼身痛發熱,宜用人參敗毒散。病在陽明經發熱目疼口乾者,宜用柴葛湯、清熱解肌湯。疫病發熱作渴泄瀉者,宜用茵陳五苓散,加柴胡、梔子。
  • 2.《奇效良方》:「治傷寒溫濕熱病,感冒後發為黃疸,小便黑赤,煩渴發熱,不得安寧。此蓋汗下太早,服藥不對,證因感濕熱病,以致遍身發黃,予當用茵陳五苓散治之,甚效。
  • 3.《仁齋直指方論》:「茵陳五苓散,治濕熱勝,發熱黃疸。

桂枝芍藥知母湯

  • 1.《經方實驗錄》:「初診(八月二十七日),一身肢節疼痛,腳痛,足脛冷,日晡所發熱,脈沉而滑,此為歷節,宜桂枝芍藥知母湯。瘰癧,從緩治。

溫經湯

  • 1.《世醫得效方》:「治衝任虛損,月候不調,或來多不斷,或過期不來,或崩中去血過多不止。小腹有寒,久不受胎。曾經損娠,瘀血停留。小腹急痛。發熱下痢,手足煩熱,唇口乾燥。
  • 2.《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衝任虛損,月候不調,或來多不斷,或過期不來,或崩中去血過多不止。又治曾經損娠,瘀血停留,少腹急痛,發熱下利,手掌煩熱,唇乾口燥。及治少腹有寒,久不受胎。
  • 3.《金匱方歌括》:「治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暮即發熱。少腹裡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乾燥。此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證唇口乾燥故知之。當以此湯主之。
  • 4.《成方切用》:「(金匱),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治崩中去血,或月水來過多,及至期不來。(金匱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十日不止。暮即發熱,少腹裡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乾燥。何也?曰:此病屬帶下。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唇口乾燥,故知之,當以溫經湯主之。
  • 5.《婦人大全良方》:「《千金》溫經湯,治女人曾經小產,或帶下三十六病,腹脹、唇口乾,日暮發熱,小腹急痛,手足煩熱,大腑不調,時時泄利,經脈不調,久不懷孕。
▼ 展開更多

當歸散

  • 1.《醫方集宜》:「一便毒潰後發熱者,宜用 托裡當歸散。
  • 2.《証治準繩‧幼科》:「_當歸散_(發熱),_羌活散_(發熱)
  • 3.《証治準繩‧幼科》:「_四聖散初生目不開)石解散驚)五和湯發熱)牛蒡湯咽喉)當歸散_(,三解散俱發熱)

理中湯

  • 1.《醫方集宜》:「三酥餅子 初出發熱用此藥表之以解其毒使痘出稀
  • 2.《醫方論》:「寒有外感、有傳經、有直中、有痼冷。外感之寒先病在表,後傳入里,必發熱而惡寒,此傷寒之寒病也;直中之寒,手足厥冷,並不發熱;痼冷在內,遇寒而發,暴猝厥逆,其勢尤重,此中寒門之寒病也。施治之法,傷寒一門,在表者宜辛散,傳裡者宜辛溫。中寒一門,則每用辛熱回陽急救之法。

梔子豉湯

  • 1.《祖劑》:「即梔子豉湯去豉加炙甘草、黃柏(各一兩),治傷寒身黃、發熱者。
  • 2.《古今名醫方論》:「治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煩躁,心中憒憒,怵惕,懊憹,目疼,鼻乾,不得臥。

當歸四逆湯

  • 1.《古今名醫方論》:「柯韻伯曰:此厥陰初傷於寒,發散表寒之劑。凡厥陰傷寒,則脈微而厥。以厥陰為兩陰之交盡,又名陰之絕陽。傷於寒,則陰陽之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然相火寄於厥陰之臟,經雖寒而臟不寒,故先厥者後必發熱。所以傷寒初起,見其手足厥冷,脈細欲絕者,不得遽認為虛寒而用薑、附耳。
  • 2.《長沙方歌括》:「歌曰,三兩辛歸桂芍行。棗須廿五脈重生。甘通二兩能回厥。寒入吳萸(二升。)姜(半斤。)酒(六升。)烹。羅東逸曰。厥陰為三陰之盡。陰盡陽生。若受寒邪。則陰陽之氣不相順接。故脈微而厥。然厥陰之臟。相火遊行其間。經雖受寒。而臟不即寒。故先厥者後必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