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腹冷」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腹冷是中醫的一個病證,是指腹部受涼所致的症狀。主要表現為腹部冷痛、喜溫喜按、大便溏薄、食欲不振等。

腹冷的病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外感風寒,侵襲人體,使人體陽氣受損,導致腹部受涼;二是飲食不節,過食生冷寒涼之物,損傷脾胃陽氣,導致腹部受涼。

腹冷的治療,以溫陽散寒為主。常用中藥有附子、乾薑、白朮、甘草等。此外,還可以配合針灸、推拿等治療方法。

腹冷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 飲食宜清淡,少吃生冷寒涼之物。
  •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避免情緒波動。

如果出現腹冷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桃核承氣湯

  • 1.《皇漢醫學》:「然腹滿攣急依然,仍用前劑,三十日許,腹中漸軟,飲食大增。因寒中故,覺腰腹冷,兩腳麻痹,是以去當歸建中湯,而兼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病漸去。歲末,梳浴尚未自然,因使更服前方三十日,翌年春正,母子相攜來診,腹部已軟,胎兒隆然,母子大喜而歸。

當歸建中湯

  • 1.《皇漢醫學》:「然腹滿攣急依然,仍用前劑,三十日許,腹中漸軟,飲食大增。因寒中故,覺腰腹冷,兩腳麻痹,是以去當歸建中湯,而兼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病漸去。歲末,梳浴尚未自然,因使更服前方三十日,翌年春正,母子相攜來診,腹部已軟,胎兒隆然,母子大喜而歸。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 1.《皇漢醫學》:「然腹滿攣急依然,仍用前劑,三十日許,腹中漸軟,飲食大增。因寒中故,覺腰腹冷,兩腳麻痹,是以去當歸建中湯,而兼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病漸去。歲末,梳浴尚未自然,因使更服前方三十日,翌年春正,母子相攜來診,腹部已軟,胎兒隆然,母子大喜而歸。

小建中湯

  • 1.《湯頭歌訣》:「(仲景)芍藥多,(即桂枝加芍藥湯再加飴糖,名建中。)桂姜甘草大棗和。更加飴糖補中臟,虛勞腹冷服之瘥。(芍藥六兩,桂枝、生薑各三兩,甘草一兩,棗十二枚,飴糖一升。)增入黃耆名亦爾,〔再加黃耆兩半,各黃耆建中湯(《金匱》)。若除飴糖,則名黃耆五物湯,不名建中矣。

八味地黃丸

  • 1.《保嬰撮要》:「一小兒小腹脹墜,小便澀滯,午前為甚。以補中益氣湯加木香與朝服;以五味異功散加升麻、柴胡與夕服,兩月餘而愈。後飲食失節,腹脹咽酸,用五味異功散、四味茱萸丸而痊。畢姻後,後患如前,更惡寒腹冷,小便清頻,大便不實,手足並冷,用補中益氣湯、八味地黃丸而尋愈。

溫經湯

  • 1.《先哲醫話》:「婦人經水不調,小腹冷氣屬瘀血者,溫經湯奇效。經後腹痛者,亦屬瘀血,宜滑石散(無盡藏)。若行經中腹痛者,屬氣滯,宜四烏湯。若經水不調,氣滯肥滿有蓄血者,宜逍遙散,正氣天香湯。若產後瘀血上逆者,辰砂最效。若行經前患頭痛者,屬飲,宜桂枝、橘皮、乾薑等。(《醫通》)
  • 2.《丹台玉案》:「**溫經湯** 治婦人沖任虛損.月事不調.行經作痛腰疼腹冷.久不受胎.崩漏去血.

當歸四逆湯

  • 1.《續名醫類案》:「羅謙甫治趙運使夫人,年五十八歲,於至元甲戌三月中,病臍腹冷疼,相引脅下痛不可忍,反復悶亂,不得安臥,以當歸四逆湯主之,灸中庭穴。(同上。)

腎著湯

  • 1.《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煎七分,空腹冷服。又治體虛自汗甚效。

理中湯

  • 1.《醫方捷徑指南全書》:「_理中湯_,治五臟中寒,口噤失音,四肢僵直腹冷疼瀉,兼治胃脘寒冷,氣刺作痛。

半夏茯苓湯

  • 1.《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二盞,姜七片,煎七分,去滓,空腹服。有客熱,煩渴口生瘡者,去橘皮、細辛,加前胡、知母;腹冷下利者,去地黃,入桂心(炒);胃中虛熱,大便閉,小便澀,加大黃一兩八錢,去地黃,加黃芩六錢。

補中益氣湯

  • 1.《保嬰撮要》:「一小兒小腹脹墜,小便澀滯,午前為甚。以補中益氣湯加木香與朝服;以五味異功散加升麻、柴胡與夕服,兩月餘而愈。後飲食失節,腹脹咽酸,用五味異功散、四味茱萸丸而痊。畢姻後,後患如前,更惡寒腹冷,小便清頻,大便不實,手足並冷,用補中益氣湯、八味地黃丸而尋愈。

人參湯

  • 1.《千金翼方》:「上六味,㕮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若短氣者,稍稍數服,無苦也,能如方者佳。冬月溫食,胸腹熱者便冷食。夏月冷食,以水服藥冷食過多腹冷者,作湯即自解便止。

四神丸

  • 1.《友漁齋醫話》:「〔肉豆蔻〕(一名肉果)辛溫,理脾暖胃,下氣調中,逐冷痰,除心腹冷痛,腎臟虛寒,五更泄瀉,四神丸用之是也。麵裹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