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氣喘」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氣喘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其主要症狀為呼吸急促、胸悶、喘息,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呼吸困難、紫紺等症狀。中醫認為,氣喘的病因主要與肺、脾、腎三臟有關,其中肺為主,脾為輔,腎為根。肺主呼吸,脾主運化,腎主納氣,三者相互協調,才能維持正常的呼吸功能。當肺、脾、腎功能失調時,就會導致氣喘的發生。

氣喘的中醫證候主要表現為:

  • 呼吸急促、胸悶、喘息:這是氣喘最主要的症狀,患者常常會感到呼吸不暢,胸悶氣短,甚至會出現呼吸困難、紫紺等症狀。
  • 咳嗽:氣喘患者常常會伴有咳嗽,咳嗽的痰液多為白色稀薄,或者黃色黏稠。
  • 喘鳴:氣喘患者在呼吸時,常常會發出喘鳴聲,這是由於氣道狹窄,氣流通過時產生的摩擦聲。
  • 其他症狀:氣喘患者還可能伴有乏力、食欲不振、失眠多夢等症狀。

中醫治療氣喘,主要以調理肺、脾、腎三臟為主,常用的方法有:

  • 清肺化痰:適用於肺熱痰多型氣喘患者,常用方藥有麻杏石甘湯、百合固金湯等。
  • 健脾益氣:適用於脾虛氣弱型氣喘患者,常用方藥有補中益氣湯、香砂六君子湯等。
  • 補腎納氣:適用於腎虛氣喘患者,常用方藥有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等。

氣喘是中醫古代疾病,其病因病機複雜,治療方法也多種多樣。患者在治療時,一定要到正規中醫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小青龍湯

  • 1.《皇漢醫學》:「肺脹云者,《雜病辨要》曰:「風寒客肺,上氣喘躁者,名曰肺脹。」
  • 2.《傷寒大白》:「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此重申太陽經,心下有水氣喘咳,發熱不渴,可用小青龍湯。服小青龍湯已發渴者,此寒飲已去,病欲解,不必再服小青龍湯。

小陷胸湯

  • 1.《皇漢醫學》:「《內臺方議》曰:「小陷胸湯,又治心下結痛而氣喘悶者。」
  • 2.《長沙方歌括》:「治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主之。又治心下結痛。氣喘悶者。
  • 3.《金鏡內臺方議》:「治小結胸病,證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主之。又治心下結痛,氣喘而悶者。
  • 4.《醫學輯要》:「胸痛者邪氣初傳人里而未深入也(宜用柴胡湯加枳殼或本方對小陷胸湯)胸痛滿而氣喘者風寒在肺也)宜甘桔湯加理氣散風藥)傷寒胸不痛滿者邪氣在表也胸痛脹滿未經下過者半表半裡之證也若已下過而痛甚者恐成結胸也(邪之傳與不傳以此可消息矣)尋常胸中脹滿多由飲食填塞吐之即已也

半夏厚朴湯

  • 1.《皇漢醫學》:「按諸氣不調作疾者,無擇《三因方》已詳。但亦有變證,類似危病者,如西尾氏,肚腹膨脹,按之如鼓,飲食不甘,胸痞氣喘,夜不安臥,時或咳唾。此證宛如鼓脹,按其脈,沉而滑。余作氣鬱停痰治,用四七湯二百餘帖而平復。此從脈不從證也。

麻黃湯

  • 1.《經方實驗錄》:「脈浮而緊,一息六至,頭疼惡寒,發大熱,全體如焚,神思憒憒,昏不知人,但全身乾燥無汗,口亦不渴耳。請甲醫診之,投以桑菊飲加梔子五錢,二劑熱退,而他證如故。乙醫以杏蘇飲、新加香薷飲投之,亦如故。後續投以清絡飲,倍其分量,二劑弗效。遷延二來復,熱雖退而胸滿氣喘,兼有咳聲無痰。
  • 2.《經驗麻科》:「夫瘄之初發,咳嗽噴嚏,鼻流清涕,眼胞微腫微赤,淚欲汪汪,腮赤面腫,皆是出瘄之兆,一冒風寒食積,論其大概,不必一一如是。重則遍身膨脹,眼赤封閉,或壯熱無汗,氣粗氣喘,嘔吐,驚搐,鼻煤,咳嗽聲啞,至五六七日不見點者,急用表散以升發之,用麻黃湯主之。
  • 3.《大方脈》:「治寒邪傷營,氣喘胸滿,表實無汗,脈浮緊者,用麻黃湯發之(見發表門)。寒邪結胸,氣喘而嘔,自利厥冷,脈沉遲者,用理中湯溫之(見祛寒門)。胃熱諸病,氣喘自汗,心煩渴飲,脈洪大者,用白虎湯清之(見瀉火門)。熱傷元氣,氣短而咳,口渴多汗,脈虛弱者,用生脈散補之(見清暑門)。

四逆湯

  • 1.《醫法圓通》:「一治氣喘痰鳴。夫氣喘之症,舉世皆謂肺寒。不知先天這一點真氣衰,即不能鎮納濁陰之氣,陰氣上騰,漸干清道,故見痰喘。四逆湯力能溫下焦之陽,故治之而愈。
  • 2.《傷寒廣要》:「治傷寒陰證脫陽。或因大吐大瀉之後。四肢逆冷。元氣不接。不醒人事。或傷寒新瘥。誤與婦人交。其證小腹緊痛。外腎搐縮。面黑氣喘。冷汗自出。亦是脫陽證。須臾不治。即不救。

麻黃附子細辛湯

  • 1.《醫法圓通》:「一治氣喘痰鳴。夫氣喘之症,舉世皆謂肺寒。不知先天這一點真氣衰,即不能鎮納濁陰之氣,陰氣上騰,漸干清道,故見痰喘。四逆湯力能溫下焦之陽,故治之而愈。

烏梅丸

  • 1.《外台秘要》:「千金療肝邪熱為瘧顏色蒼蒼,戰掉氣喘或熱久勞動如瘧積年不瘥,烏梅丸方。
  • 2.《外臺秘要》:「千金療肝邪熱為瘧顏色蒼蒼,戰掉氣喘或熱久勞動如瘧積年不瘥,烏梅丸方。

參苓白朮散

  • 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多困少力,中滿痞噎,心忪氣喘,嘔吐泄瀉及傷寒咳噫。此藥中和不熱,久服養氣育神,醒脾悅色,順正辟邪。
  • 2.《雞峰普濟方》:「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多困少力,中滿痞悶,心忪氣喘,嘔吐泄瀉,及傷寒咳噫。此藥中和不熱,久服養氣育神,醒脾悅色,順正辟邪。
  • 3.《嬰童百問》:「_參苓白朮散_,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多困少力,中滿痞噎心悸氣喘,嘔吐泄瀉,及傷寒咳嗽,此藥中和不
  • 4.《嬰童百問》:「_參苓白朮散_,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多困少力,煩滿痞噎,心忪氣喘,嘔吐泄瀉,及傷寒咳嗽。此藥中和不熱,久服養氣育神,醒脾悅色,順正辟邪。
  • 5.《雜病廣要》:「參苓白朮散,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多困少力,中滿痞噎,心忪氣喘,嘔吐泄瀉。
▼ 展開更多

小建中湯

  • 1.《金匱方歌括》:「張心在云。肺損之病。多由五志生火。銷鑠金臟。咳嗽發熱。漸至氣喘。側眠。消瘦羸瘠。虛證交集。咽痛失音而不起矣。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王冰成法。於理則通。而多不效。其故何歟。竊嘗觀於爐中之火而得之。炊飯者始用武火。將熟則掩之以灰。飯徐透而不焦黑。則知以灰養火。

小柴胡湯

  • 1.《活幼心書》:「治傷寒溫病,身熱惡風,胸滿肋痛,煩渴嘔噦,小便不利,大便秘硬,能解表裡邪毒,痰嗽氣喘。
  • 2.《赤水玄珠》:「_三黃巨勝湯_,此湯治陽毒發斑,狂亂妄言,大渴,叫喊,目赤,脈數,大便燥實不通,上氣喘急,舌卷囊縮,難治者,權以此湯劫之。三黃石膏湯內去麻黃、香豉,加大黃、芒硝是也。

胃苓湯

  • 1.《証治準繩‧幼科》:「痘後腹虛腫脹滿,或氣喘粗者,此宿垢在裡,不問餘毒、食積、蓄水,並先利之,宜塌氣丸,利後以胃苓湯去甘草,加人參、黃耆、大腹皮調之,其治在脾。如因新食作脹不腫者,只木香大安丸。
  • 2.《續名醫類案》:「陸養愚治臧舜田內人,脾胃素常不實,產後因怒,大便泄瀉。或以胃苓湯加歸、芍投之,勢日甚,且汗出氣喘,脈氣散大。或謂此非產後泄瀉所宜,宜勿藥。陸曰:脈雖大,而按之不甚空,尚有一二分生意。用人參理中湯加訶子、肉果。已煎矣,忽傳人事已不省,再診之,浮按虛數,沉按如絲,手足逆厥。

十全大補湯

  • 1.《古今醫鑒》:「人因憂思勞苦,發作眩暈,眼暗耳鳴,面赤口乾,發熱氣喘,有汗不食,六脈洪數,用十全大補湯,去桂,加生地黃、姜炒黃連麥門冬、五味子、陳皮,酒炒黃柏、知母。
  • 2.《外科證治全書》:「面腫有虛實。虛腫者,形羸脈弱,無痛無熱,面目浮白,或兼氣喘,乃大虛之候,用八珍湯,十全大補湯主之。實腫者,形強脈壯,紅腫面熱,煩渴,或按之痛,乃陽明壅實,風熱上攻,小兒多有此證,宜用防風通聖散;甚者,以木香檳榔丸下之,外以杏仁杵膏塗腫處。
  • 3.《古今醫鑑》:「人因憂思勞苦,發作眩暈,眼暗耳鳴,面赤口乾,發熱氣喘,有汗不食,六脈洪數,用十全大補湯,去桂,加生地黃、姜炒黃連麥門冬、五味子、陳皮,酒炒黃柏、知母。

五苓散

  • 1.《麻疹備要方論》:「一面目浮腫,此飲食內傷,或過食生冷,致陰陽不能升降,膀胱之氣不行。如見小便短少,必致氣喘,宜五苓散,加木通、滑石、腹皮。若見喘促,又宜四苓,加竹瀝、桑皮、葶藶。喘促甚急者不治。
  • 2.《三家醫案合刻》:「面腫氣喘,咳嗆不止,音漸啞,酒客久蓄之濕熱,必上熏及肺,為腫為喘,聲音閉塞。按《內經》濕淫於內,治以淡滲,佐以苦溫。
  • 3.《痘治理辨》:「大小便閉澀,津液燥而渴,氣喘能食,脈實,不結膿窠痂疕,恐生別症,宜利小便,使心火有所導引,熱亦自退,宜五苓散去桂。若能食而喘,腹脹,妄語,大便秘,宜四順飲微利之。
  • 4.《赤水玄珠》:「腸痹者數飲而小便不通,中氣喘爭,時作飧泄,宜五苓散加桑白皮、木通、麥門冬,或吳茱萸散、木香丸。

四物湯

  • 1.《醫學正傳》:「陰虛痰喘者,補陰降火,四物湯加枳殼、半夏。一云:陰虛氣喘,四物湯加陳皮、甘草些少以降氣補陰。白芍藥須以酒浸,日乾,忌火。
  • 2.《古今醫統大全》:「甫見世人補腎者,悉以補陰丸、黃柏、知母、龜板、地黃;滋陰補血者,悉以四物湯、黃柏、知母之屬服之,經年屢歲,而陰愈虛,血愈弱,甚而致於羸劣、發熱、氣喘、胸滿而死者,何也?蓋徒知其養血滋陰之標,四物、補陰丸之類是也。殊不知養血滋陰之本,則非四物、補陰之藥也。

炙甘草湯

  • 1.《醫學實在易》:「虛癆以小建中湯為第一方,時醫未解,而多詆之。茲得張心在之論甚妙。心在云:「肺損之病,多由五志生火,銷灼金臟,咳嗽發熱,漸至氣喘側眠,消瘦羸瘠,虛證交集,咽痛失音而不起矣。」「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王冰成法,於理則通,而多不效,其故何哉。竊嘗觀於爐中之火而得之。

真武湯

  • 1.《醫學三字經》:「_兼喘促,真武湯_,腫甚、小便不利、氣喘、尺脈虛者,宜真武湯暖土行水。間用桂苓甘術湯化太陽之氣,守服十餘劑;繼用導水茯苓湯二劑愈。今人只重加味腎氣丸,而不知其補助陰氣,反益水邪,不可輕服也。

逍遙散

  • 1.《痰火點雪》:「_又方_,治婦人骨蒸,煩熱寢汗,口乾引飲氣喘,天門冬十兩,麥門冬八兩,並去心為末,以生地黃三斤,取汁熬膏,和丸梧子大,每五十丸,以逍遙散湯煎下。
  • 2.《喻選古方試驗》:「婦人骨蒸煩熱,寢汗口乾,引飲氣喘,天冬十兩,麥冬八兩,並去心,焙為末,以生地三斤,取汁熬膏,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逍遙散,去甘草。(柴胡、當歸酒拌、白芍酒炒、白朮土炒、茯苓各一錢,炙草五分,如煨姜薄荷煎。)煎湯下。(《活法機要》)

麻杏石甘湯

  • 1.《醫學三字經》:「_臨症辨,法外思_,愚按:借用麻杏石甘湯治中暑頭痛、汗出、氣喘、口渴之外症,黃連阿膠雞子黃湯治心煩不得臥之內症,至柴胡、梔子、承氣等湯,俱可取用。師云:渴者與豬苓湯。又云:瘀熱在裡,用麻連軺豆湯,育陰利濕,俱從小便而出。此法外之法,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焉。

葛根湯

  • 1.《仙傳外科集驗方》:「一、凡傷折,常用此方,可去木通,名何首烏散。蓋首烏能扶血故也。如刀刃傷,有潮熱,面腫氣喘,乃破傷風證,可服索血散、葛根湯數服,薑蔥煎發散:或敗毒散三、四服,外用敷貼藥,依法治之,無不愈者矣。
  • 2.《証治準繩‧瘍醫》:「如刀刃傷,有潮熱、面腫、氣喘,乃破傷風證,可服索血散、葛根湯數服,薑蔥煎發散,或敗毒散三四服。外用敷貼藥,依法治之,無不愈者矣。一經年腰痛,加萆薢、玄胡索以酒煎服。一腳氣,加檳榔、木瓜、穿山甲水煎服之。一宿痰失道,非惟人不識,自仙授以來,惟予一派知之。

小承氣湯

  • 1.《羅氏會約醫鏡》:「_小承氣湯_,治邪在上焦,痞滿譫語,便難而硬,或六七日不大便,潮熱,氣喘脈實者。

理中湯

  • 1.《大方脈》:「治寒邪傷營,氣喘胸滿,表實無汗,脈浮緊者,用麻黃湯發之(見發表門)。寒邪結胸,氣喘而嘔,自利厥冷,脈沉遲者,用理中湯溫之(見祛寒門)。胃熱諸病,氣喘自汗,心煩渴飲,脈洪大者,用白虎湯清之(見瀉火門)。熱傷元氣,氣短而咳,口渴多汗,脈虛弱者,用生脈散補之(見清暑門)。
  • 2.《王氏醫案續編》:「陳叟,久患痰嗽氣逆。(肺氣不清。)夏初因惡寒,熱結在肺。自服理中湯,遂痰中帶血,氣喘而厥,二便不通,冷汗腹脹。孟英察脈洪大,按腹如烙。與葦莖湯加梔、楝、旋、貝、花粉、海䖳,外以田螺、大蒜、車前草搗貼臍下,即溺行而平。
  • 3.《王孟英醫案》:「陳叟久患痰嗽氣逆。(肺氣不清。)夏初因惡寒,(熱結在肺。)自服理中湯,遂痰中帶血,氣喘而厥,二便不通,冷汗腹脹。孟英察脈洪大,按腹如烙,與葦莖湯,加梔、楝、旋、貝、花粉、海䖳。外以田螺、大蒜、車前草,搗貼臍下,即溺行而平。

麥門冬湯

  • 1.《古今醫統大全》:「(《正傳》)_麥門冬湯_,治病後火熱乘肺,咳唾有血,胸脅脹滿,上氣喘急,五心煩熱,渴而煩悶。

白虎湯

  • 1.《大方脈》:「治寒邪傷營,氣喘胸滿,表實無汗,脈浮緊者,用麻黃湯發之(見發表門)。寒邪結胸,氣喘而嘔,自利厥冷,脈沉遲者,用理中湯溫之(見祛寒門)。胃熱諸病,氣喘自汗,心煩渴飲,脈洪大者,用白虎湯清之(見瀉火門)。熱傷元氣,氣短而咳,口渴多汗,脈虛弱者,用生脈散補之(見清暑門)。

通脈四逆湯

  • 1.《葉氏醫案存真》:「太陽開,小水自利。陽明傷,則失其闔,濁上逆。四肢冷汗,氣喘,胸腹脹悶,都是陽微欲脫,脈絕厥逆,勉與通脈四逆湯,回陽驅陰以挽之。

越鞠丸

  • 1.《成方切用》:「濕鬱者,周身痛,或關節痛,遇陰寒即發。痰鬱者,動則氣喘,脈沉滑。熱鬱者,昏瞀便赤,脈沉數。血鬱者,四肢無力,能食。食鬱者,噯酸腹飽,不能食。)
  • 2.《醫方集解》:「當降者不得降,當變化者不得變化,所以傳化失常而病見矣。氣鬱者,胸膈痛;濕鬱者,周身痛,遇陰寒即發;痰鬱者,動則氣喘,寸口沉滑;熱鬱者,昏瞀便赤,脈沉數;血鬱者,四肢無力,能食;食鬱者,噯酸腹飽,不能食,寸口緊盛。經曰: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

補中益氣湯

  • 1.《古今名醫方論》:「謂風寒外傷其形為有餘,脾胃內傷其氣為不足,遵《內經》勞者溫之,損者益之之義,大忌苦寒之藥,選用甘溫之品,升其陽以行春生之令。凡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耆護皮毛而開腠理,不令自汗;元氣不足,懶言,氣喘,人參以補之;炙甘草之甘以瀉心火而除煩,補脾胃而生氣。此三味除煩熱之聖藥也。
  • 2.《兒科要略》:「(十四)補中益氣湯,治氣虛,氣少,氣高,氣喘,內傷勞倦,陰虛發熱,頭痛口渴,表熱自汗,畏風惡寒,體倦語懈,食少無味,心煩脈大,一切中氣不足者。
  • 3.《保嬰撮要》:「一小兒吐瀉乳食,色白不化,露睛氣喘,此脾肺不足,形病俱虛也,先用異功散加柴胡、桔梗頓愈,再用補中益氣湯而安。
  • 4.《癘瘍機要》:「一膏粱之人,鼻壞眉落,指脫體潰,熱渴晡甚,用四物湯加酒炒黑黃柏、知母、五味、麥門、白芷、天麻、皂角刺,三十餘劑,熱渴少止。時仲夏精神倦怠,氣喘身熱,小便黃數,大便稀溏,此元氣虛而時熱勝也,用補中益氣湯頓安。乃與換肌散及益氣湯,兼服兩月,更以生脈散代茶飲,瘡少退。
  • 5.《癘瘍機要》:「_補中益氣湯_,治中氣不足,或因克伐,四肢倦怠,口乾發熱,飲食無味,或飲食勞倦,頭痛煩躁,惡寒自汗,氣喘身熱等症。
▼ 展開更多

四磨湯

  • 1.《古今名醫方論》:「治七情感傷,上氣喘急,煩悶不食。
  • 2.《醫方集解》:「治七情氣逆,上氣喘急,妨悶不食(怒則氣上,思則氣結,憂愁不已,氣多厥逆,重則眩僕,輕則上氣喘急,滿悶妨食)。
  • 3.《時方歌括》:「治七情感傷。上氣喘急。妨悶不食。
  • 4.《成方切用》:「(嚴氏),治七情氣逆,上氣喘急,悶開不食。(怒則氣上,思則氣結,憂愁不已。氣多厥逆,重則眩僕,輕則上氣喘急,滿悶妨食。)
  • 5.《醫學入門》:「七情氣急無聲響,驚憂氣鬱,惕惕悶悶,引息鼻張氣喘,呼吸急促而無痰聲者,四七湯、枳梗湯、分氣紫蘇飲、四磨湯。因補藥喘者,三拗湯。

生化湯

  • 1.《驗方新編》:「產戶入風,服以養榮羌獨;玉門傷冷,洗須床免萸硫;怔忡驚悸,生化湯加遠志;似邪恍惚,安神丸助歸脾;因氣喘而滿悶虛煩,生化湯加木香為佐;因過食而噯酸惡食,六君子加神麯為良。蘇木稜蓬,大能破血;青皮枳實,最消膨脹。一應耗氣破血之藥,汗吐宣下之方,只可施於強壯,豈宜用於產?。
  • 2.《內府秘傳經驗女科》:「凡產後或一二日內,血塊雖痛未止,其產婦氣血虛脫,或暈或汗多而厥,或形色脫去,口氣漸冷,或煩渴不止,或氣喘急,則又無論塊,從權多用參耆生化湯以扶危急。

十棗湯

  • 1.《本草綱目》:「但可徐徐用之,取效甚捷。不可過劑,泄人真元也。陳言《三因方》,以十棗湯藥為末,用棗肉和丸,以治水氣喘急浮腫之證,蓋善變通者也。
  • 2.《皇漢醫學》:「汪氏曰:「陳無擇之《三因方》以十棗湯藥料為末,用棗肉和為丸,治水氣四肢浮腫,上氣喘息,大小便不通者,蓋善變通者也。」
  • 3.《本草正義》:「芫花、大戟、甘遂之性,逐水泄濕,能直達水飲窠囊隱僻之處,但可徐徐用之,收效甚速,不可過劑,泄人真元。陳氏《三因方》,以十棗湯藥為末,用棗肉和丸,治水氣喘急浮腫之證,蓋善於變通者。
  • 4.《本草詳節》:「《三因方》以十棗湯藥為末,用棗肉和丸,以治水氣喘急浮腫之症,蓋亦善變通者。

交泰丸

  • 1.《雞峰普濟方》:「治陰陽痞隔,營衛差錯,水火不交,冷熱乖適,邪熱炎上,煩躁悶亂,昏塞不省人事,冷氣上衝,胸膈痞塞,霍亂吐瀉,手足逆冷,唇青氣喘,及療傷寒下早,冷熱結痞,心下脹滿,嘔噦咳逆,陰陽不辨,並宜服之。

越婢加半夏湯

  • 1.《類證治裁》:「〔肺脹〕上氣喘脹,脈浮大,越婢加半夏湯。肺脹咳喘,脈浮,心下有水氣,小青龍加石膏湯。肺脹咳左右一偏不得臥,動則喘急息重,此痰挾血瘀。宜當歸、丹皮、赤芍,桃仁、枳殼、桔梗、半夏、甘草、竹瀝、薑汁。如外邪去後,宜半夏、海石、香附、栝蔞仁、甘草為末,薑汁蜜調噙之。
  • 2.《金匱方歌括》:「元犀按。此肺脹。原風水相搏。熱氣奔騰。上蒸華蓋。走入空竅。故咳而上氣喘目如脫狀證。
  • 3.《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咳而氣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此為肺脹,越婢加半夏湯主之;小青龍加石膏湯亦主之。越婢加半夏湯方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五枚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小青龍加石膏湯方即前小青龍湯加石膏二兩。

六君子湯

  • 1.《保嬰撮要》:「一小兒腮間發熱,手足並熱,用清胃、瀉黃二散而愈。後頦間腫痛,焮連耳內,余謂此腎經所屬之地。不信,雜用降火之藥,耳出膿水,或癢或痛,稍加用心,即發熱倦怠,兩腿乏力,用補中益氣湯,及六味地黃丸稍愈。畢姻後,朝寒暮熱,形氣倦怠,足心發熱,氣喘唾痰,仍用前二藥,佐以六君子湯而愈。
  • 2.《保嬰撮要》:「一小兒傷食,發熱面赤,抽搐嘔吐,氣喘唾痰,此飲食傷脾,肺氣虛弱所致,用六君子湯,炒黑黃連、山梔各二分,一劑頓愈。

三子養親湯

  • 1.《經驗麻科》:「氣喘痰盛者,當服三子養親湯,蘇子、芥子、萊菔子,微炒黃。注云氣有餘便是火,火升而痰亦升,氣高而喘亦高,故用蘇子降氣以解之,芥子開氣以理之,菔子利氣以下之,氣下則火清而痰喘自止矣。再加竹瀝、枇杷葉、綠豆更妙。
  • 2.《刪補頤生微論》:「_三子養親湯_,治氣喘痰盛。

二陳湯

  • 1.《醫燈續焰》:「心腹之痛,其類甚多。此僅言有九者,亦舉其要耳。曰飲、曰食、曰風、曰寒、曰熱、曰悸、曰蟲、曰忤、曰疰。飲者,痰飲也。痰飲留中,清陽淆濁,故痛。(兼見氣喘、痞悶等證,其脈滑,宜二陳湯、丹溪海蛤丸、前胡半夏湯之類。)食者,食物也。食物停積,氣礙不行,故痛。
  • 2.《張氏醫通》:「分氣紫蘇飲,治脅痛氣喘。
  • 3.《醫通祖方》:「治脅痛氣喘。

蘇子降氣湯

  • 1.《醫方集宜》:「一氣喘因肺氣不清呼吸急促而有聲宜用 蘇子降氣湯
  • 2.《時方歌括》:「(治痰嗽氣喘)
  • 3.《醫學三字經》:「_蘇子降氣湯_,治上盛下虛,氣喘等證。
  • 4.《醫辨》:「腳氣,上氣喘息,紫蘇葉三兩,桑白皮(銼、炒)二兩,前胡(去蘆)一兩。㕮咀,每服八錢,水二盞半,檳榔二枚,杏仁(去皮尖)二十枚,生薑五片,煎至一盞,溫服無時。腳氣喘急,此係入腹,宜蘇子降氣湯,仍佐以養正丹或四磨飲。

烏頭桂枝湯

  • 1.《金匱方歌括》:「藥物飲食不能下咽。氣喘。冷汗出。四肢厥。有一時許竟目直口開。予不得已。用大溫回陽之劑灌之。其初不能下咽。後約進有四分之一。其氣略平些。蘇回。予查其病症。云夜夜泄精。或有夢。或無夢。泄時知覺。以手捏之。有二三刻久方止。夜夜如是。後驚不敢睡。至雞鳴時亦泄。

瓜蒂散

  • 1.《成方切用》:「(仲景),治卒中痰迷。涎潮壅盛,顛狂煩亂,人事昏沉,五癇痰壅。食填太陰,欲吐不出。亦治諸黃,急黃。(卒然發黃,心滿氣喘,命在須臾曰急黃。或服此散,或搐鼻,或加丁香。)仲景云: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衝咽喉,不得息,此為胸中有寒也。

柴胡加芒硝湯

  • 1.《退思集類方歌注》:「)此為有表復有里,(脈沉為里,頭汗為表。)可與柴胡以建功。(此條為少陰、少陽疑似證,反復講明頭汗之義,可與小柴胡而不疑。凡審證皆當如此。)面赤氣喘溏泄者,設教誤用反成凶。(面赤氣喘,為陽氣上越之候,若誤用柴胡以提之,上越者因而外脫,立見凶危。
  • 2.《退思集類方歌註》:「)此為有表復有里,(脈沉為里,頭汗為表。)可與柴胡以建功。(此條為少陰、少陽疑似證,反復講明頭汗之義,可與小柴胡而不疑。凡審證皆當如此。)面赤氣喘溏泄者,設教誤用反成凶。(面赤氣喘,為陽氣上越之候,若誤用柴胡以提之,上越者因而外脫,立見凶危。

生脈飲

  • 1.《濟陽綱目》:「_清肺生脈飲_,治暑入肺,咳嗽,脾胃虛弱,氣喘氣促。

獨參湯

  • 1.《傅青主男科重編考釋》:「推而廣之,治氣非一條也。氣滔:補中益氣湯可用;氣衰:六君子湯可採;氣寒:人參白朮附子湯可施;氣虛:則用四君湯;氣鬱:則用歸脾湯;氣熱:則用生脈散;氣喘:則用獨參湯;氣動:則用二陳湯加人參,氣塞:則用射干湯;氣逆:則用逍遙散。
  • 2.《保嬰撮要》:「一小兒腿癰內潰,泄瀉自汗,腹痛氣喘,余謂脾胃俱虛之惡症,用獨參湯,喘汗漸止,用大補湯諸症悉退。後傷食吐瀉,用五味異功散加乾薑而愈。次年畢姻後,患腹癰,膿清不斂,朝寒暮熱,用益氣湯、八珍湯各百餘劑而愈。
  • 3.《脈簡補義》:「若汗出不止,或汗與大便並行,氣喘不續,脈大不斂者,獨參湯或生脈散、入參附救之。
  • 4.《大小諸證方論》:「推而廣之,治氣非一條也:氣陷,補中益氣湯可用;氣衰,六君子湯可採;氣寒,人參白朮附子湯可施;氣虛,則用四君子湯;氣鬱,則用歸脾湯;氣熱,則用生脈散;氣喘,則用獨參湯;氣動,則用二陳湯加人參;氣壅塞,則用射干湯;氣逆,則用逍遙散。
  • 5.《傅氏男科》:「推而廣之,治氣非一條也,氣陷補中益氣湯可用;氣衰六君子湯可採;氣寒人參白朮附子湯可施;氣虛則用四君子湯;氣鬱則用歸脾湯;氣熱用生脈散;氣喘用獨參湯;氣動用二陳湯加人參;氣壅塞用射干湯;氣逆用逍遙散。氣虛則贏弱,氣實則旺甚。氣虛用前方,氣實另一方。

人參湯

  • 1.《醫學入門》:「產後氣喘,由榮血暴竭,氣無所主,獨聚於肺喘急,孤陽絕陰,不治之證,單人參湯,或加蘇木少許救之。若敗血停滯脹肺喘者,用血竭、沒藥等分為末,酒入水調服,兼用奪命丹。

清暑益氣湯

  • 1.《治痢捷要新書》:「清暑益氣湯治暑熱氣喘痞脹身熱心煩口渴自汗脈虛體重等熱痢:人參、黃耆、蒼朮、白朮、神麯、黃柏、麥冬各二錢,升麻、陳皮、富歸、葛根、澤瀉各一錢,五味子、青皮各五分。水煎溫服。

甘草麻黃湯

  • 1.《本草正義》:「抑麻黃之泄肺,亦不獨疏散外來之邪也,苟為肺氣鬱窒,治節無權,即當藉其輕揚,以開痹著,如仲景甘草麻黃湯之治里水黃腫,《千金》麻黃(注:「黃」原脫,今補)醇酒湯之治表熱黃疸,後人以麻黃治水腫氣喘、小便不利諸法,雖曰皆取解表,然以開在內之閉塞,非以逐在外之感邪也。

濟生腎氣丸

  • 1.《醫學實在易》:「_濟生腎氣丸_,治水腫,小便短少,氣喘者。

普濟消毒飲

  • 1.《古今醫統大全》:「大頭瘟為天行邪氣客於太陽、陽明、少陽之經,頭目俱腫而為病也。太陽病發於頭上,並腦後下項,及目後赤腫者是也,治宜荊防敗毒散,羌活、藁本行經。陽明病發於鼻額,並二目不開,及面部者是也。或熱氣喘、口乾、舌燥、咽喉腫痛不利,脈數大者,普濟消毒飲。若內實熱者,防風通聖散間服之。
  • 2.《簡明醫彀》:「因天行邪氣,客於三陽之經,頭目俱腫而為病也。太陽頭頂、腦項赤腫,宜荊防敗毒散加羌活、藁本。陽明鼻額面腫,二目不開,氣喘口乾,普濟消毒飲;內實,防風通聖散間服。少陽耳之上下、前後、頭角赤腫,寒熱脅痛,小柴胡加消毒藥;頭面大腫、發熱骨痛,沖和湯、冬麻黃湯,汗出腫消。
  • 3.《景岳全書》:「或內熱氣喘,口乾舌燥,咽喉腫痛不利,脈數大者,普濟消毒飲。若內實而熱者,防風通聖散間服之。少陽病,發於耳之上下前後,並頭角紅腫者是也。若發熱,或日晡潮熱,或寒熱往來,口苦咽乾,目痛,胸脅滿悶者,小柴胡加消毒之藥。
  • 4.《傷寒直指》:「(仁齋:)若發於鼻額,及兩目腫盛不開,並面掀赤而腫者,陽明也。壯熱氣喘,口乾舌燥,或咽痛不利,脈數大,(普濟消毒飲。)內實熱甚,(防風通聖散增損。)若發耳上前後,並頭角紅腫者,少陽也。肌熱,日晡潮熱,往來寒熱,口苦咽乾,目疼胸脅滿悶,(小柴胡加消毒藥。
  • 5.《外科備要》:「_普濟消毒飲_,治大頭瘟,初覺憎寒壯熱,體重,次傳頭面腫大,目不能開,咽喉不利,口渴舌燥,氣喘。

小青龍加石膏湯

  • 1.《傷寒雜病論(桂林古本)》:「咳而氣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此為肺脹,越婢加半夏湯主之;小青龍加石膏湯亦主之。越婢加半夏湯方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五枚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小青龍加石膏湯方即前小青龍湯加石膏二兩。
  • 2.《經方例釋》:「_小青龍加石膏湯方_(《金匱要略》),治咳上氣喘,煩躁,脈浮。
  • 3.《類證治裁》:「如肺感風寒致喘,三拗湯、華蓋湯。肺熱痰火作喘,麻杏石甘湯。肺寒飲邪喘逆,桂枝加樸杏湯。感暑暍火盛而喘,香薷飲、白虎湯。因濕邪濁逆而喘,四苓散加杏、樸、桑皮、通草、葶藶。肺氣不降,浮腫發喘,麻黃湯去桂枝,加桑皮、薏仁、茯苓。肺脹水停,上氣喘咳,脈浮,小青龍加石膏湯。

至寶丹

  • 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療猝中急風不語,中惡氣絕,中諸物毒暗風,中熱疫毒,陰陽二毒,山嵐瘴氣毒,蠱毒水毒,產後血暈,口鼻血出,惡血攻心,煩躁氣喘,吐逆,難產悶難(一本作亂),死胎不下。以上諸疾,並用童子小便一合,生薑自然汁三、五滴,入於小便內溫過,化下三丸至五丸,神效。
  • 2.《六氣感證要義》:「_至寶丹_,治中惡氣絕,中風不語,熱疫煩躁,氣喘吐逆,邪氣攻心,神昏頭眩,口乾不眠,及傷寒狂語。
  • 3.《醫宗必讀》:「_至寶丹_,治中風不語,中惡氣絕,中諸物毒,疫毒瘴毒,蠱毒,產後血暈,口鼻血出,惡血攻心,煩躁,氣喘,吐逆,難產,悶亂,死胎不下,並用童便,薑汁磨服。又療心肺積熱,嘔吐,邪氣攻心,大腸風秘,神魂恍惚,頭目昏眩,眠睡不安,唇口乾燥,傷寒譫語。

桑白皮湯

  • 1.《聖濟總錄》:「治虛勞上氣喘息,語聲嘶嗄,桑白皮湯方

五皮散

  • 1.《傅青主女科歌括》:「_五皮散_,治產後風濕客傷脾經,氣血凝滯,以致面目浮虛,四肢腫脹氣喘。
  • 2.《胎產心法》:「_五皮散_,治產後風濕傷脾,氣血凝滯,以致面目虛浮,四肢腫脹氣喘。
  • 3.《婦科秘書》:「_五皮散_,治產後風濕傷脾,氣血凝滯,以致面目虛浮,四肢腫脹,氣喘。
  • 4.《赤水玄珠》:「_五皮散_,治風濕客於脾經,氣血凝滯,以致面目俱浮,四肢腫滿,心腹膨脹,上氣喘促。
  • 5.《靈驗良方彙編》:「_五皮散_,治風濕客傷脾經,氣血凝滯,以致面目虛浮、四肢腫脹、氣喘。
▼ 展開更多

敗毒散

  • 1.《保嬰撮要》:「一小兒患此,膿水淋漓,寒熱作痛,服抱龍丸、敗毒散,更加氣喘等症。蓋氣喘發搐,乃肝火乘脾。咬牙流涎,乃脾氣虛寒。遂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五味異功散,外敷立效散而愈。
  • 2.《仙傳外科集驗方》:「一、凡傷折,常用此方,可去木通,名何首烏散。蓋首烏能扶血故也。如刀刃傷,有潮熱,面腫氣喘,乃破傷風證,可服索血散、葛根湯數服,薑蔥煎發散:或敗毒散三、四服,外用敷貼藥,依法治之,無不愈者矣。
  • 3.《証治準繩‧瘍醫》:「如刀刃傷,有潮熱、面腫、氣喘,乃破傷風證,可服索血散、葛根湯數服,薑蔥煎發散,或敗毒散三四服。外用敷貼藥,依法治之,無不愈者矣。一經年腰痛,加萆薢、玄胡索以酒煎服。一腳氣,加檳榔、木瓜、穿山甲水煎服之。一宿痰失道,非惟人不識,自仙授以來,惟予一派知之。

瀉白散

  • 1.《証治準繩‧幼科》:「疹子初發熱時,未見出現,咳嗽百十聲不止,上氣喘急,面浮目胞腫,宜甘桔湯、消毒散、瀉白散三方合用,內桑白皮,採鮮者多用,熱盛煩渴,加石膏末、知母、黃芩、天花粉。
  • 2.《雜病心法要訣》:「火鬱喘急瀉白散,痰盛作喘蘿皂丸,蔞仁海石星蘿皂,氣喘蘇子降氣痊。

二冬湯

  • 1.《惠直堂經驗方》:「治肺消。氣喘痰嗽。面紅虛浮。口爛咽腫。飲水過多。飲訖即溺。

人參胡桃湯

  • 1.《仁齋直指方論》:「人參胡桃湯夾和定肺湯(方見喘門),治勞氣喘急。

半夏白朮天麻湯

  • 1.《奇效良方》:「治頭旋噁心煩悶,氣喘短促,心神顛倒,兀兀欲吐,目不敢開,如在風雲中。苦頭痛眩暈,身重如山,不得安臥,並皆治之。
  • 2.《醫方選要》:「半夏白朮天麻湯,治頭旋噁心,煩悶氣喘短促,心神顛倒,兀兀欲吐,目不敢開,如在風雲中;若頭痛眩暈,身重如山,不得安臥,並皆治之。

三黃石膏湯

  • 1.《傷寒六書》:「_三黃巨勝湯_,此湯治陽毒發斑。狂亂妄言,大渴叫喊,目赤,脈數,大便燥實不通,上氣喘急,舌卷囊縮難治者,權以此湯劫之,三黃石膏湯內去麻黃、豆豉,加大黃、芒硝是也。
  • 2.《萬氏家抄濟世良方》:「治陽毒發斑、狂亂妄言、大渴叫喊、目赤脈數、大便燥實不通、上氣喘急、舌卷囊縮者,治以此方劫之,即三黃石膏湯內去麻黃、香豉,加大黃、芒硝是也。

五味異功散

  • 1.《保嬰撮要》:「一小兒哽氣喘咳,腹脹下氣,手足不冷不熱,此脾虛不能攝氣而腹脹下氣,肺虛不能攝氣而哽氣喘咳,用五味異功散加升麻而愈。
  • 2.《保嬰撮要》:「一小兒痘出氣喘,大便秘結,手足並熱,作渴飲冷,用前胡枳殼散而安,但飲食少面白,此邪氣去而真氣虛也,用補中益氣湯、五味異功散而愈。

天王補心丹

  • 1.《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方,面腫氣喘,嗆不止,音漸啞,周身之氣降,全在乎肺。酒客久蓄之濕,濕中生熱,氣必熏蒸及上,肺熱為腫為喘,聲音閉塞矣。按《內經》云:濕淫於內,治以淡滲,佐以苦溫。滲則濕從下走,酒客惡甘宜苦,溫以通濕,濕是陰邪耳(濕不下行,聚於中宮,化熱上蒸,熏灼肺氣上逆,氣機失降,見症如是。)

四君子湯

  • 1.《明醫雜著》:「愚按前症若手足冷,或腹脹,脾虛也,用六君子湯加升麻、柴胡;若腹脹,或氣喘,肺虛也,用四君子湯加柴胡、升麻。經云肺主氣而司皮毛,肺虛則腠理不密,外邪易感。凡發表之後,其邪既去,用補脾肺以實其表,庶風邪不能再入。往往表散之後,熱嗽不退,復行發表,多變壞症。
  • 2.《錢氏小兒直訣》:「薛按:《秘旨》云:小兒雖有感冒傷風,鼻塞流涕,發熱咳嗽,以降痰為主,略加微解。凡散利敗毒,非幼稚所宜。或冒輕者,不必用藥,候一二日自愈。竊謂前症,若手足冷,或腹脹脾虛也,用六君子湯加柴胡、升麻。若腹脹,或氣喘,肺虛也,用四君子湯加柴胡、升麻。

保和丸

  • 1.《三家醫案合刻》:「暑屬陰邪,一種濕溫穢濁之氣,膠結於三焦,故苔灰邊白,氣喘脘結,周身痛難轉側,小溲窒澀而痛。老年情氣已衰,恐有內閉外脫之變。

參蘇飲

  • 1.《內科摘要》:「鴻臚蘇龍溪,咳嗽氣喘,鼻塞流涕,余用參蘇飲一劑,以散寒邪,更用補中益氣湯,以實腠理而愈。後因勞怒仍作,自用前飲益甚,加黃連、枳實,腹脹不食,小便短少,服二陳、四苓,前症愈劇,小便不通。余曰:腹脹不食,脾胃虛也;小便短少,肺腎虛也。悉因攻伐所致。
  • 2.《婦科秘書》:「妊娠氣喘不得臥,有因乍感風寒客邪為害者,宜發散自愈,參蘇飲主之。若脾虛,四肢無力;肺虛,不任風寒;腎虛,腰痠短氣,不能行步。猝然氣喘不息,此脾肺素虧,母虛子亦虛,腎氣不歸元而上乘於肺也。生脈散、補中益氣湯去升柴主之。丹溪云:火動作喘,此胎前最多,蘇桔湯可加減,用之獲效。
  • 3.《胎產心法》:「妊娠氣喘不得臥,有因乍感風寒客邪為害者,宜發散自愈,參蘇飲主之。若脾虛四肢無力,肺虛不任風寒,腎虛腰痠短氣,不能行步,猝然氣喘不息,此脾肺素虧,母虛子亦虛,腎氣不歸元而上乘於肺也,生脈散、補中益氣湯去升、柴主之。
  • 4.《古今名醫匯粹》:「鴻臚蘇龍溪,咳嗽氣喘,鼻塞流涕,余用參蘇飲一劑,以散寒邪,更用補中益氣,以實胰理而愈。後因勞怒仍作,自用前藥益甚,加黃連、枳實,腹脹不食,小便短少,服二陳、四苓,前證愈劇,小便不通。余曰:腹脹不食,脾胃虛也;小便短少,肺腎虛也,悉因攻伐所致。
  • 5.《馮氏錦囊秘錄》:「產後氣喘而黑欲死,乃血入肺也,用此參蘇飲服之,神效。蘇木二兩,水二碗,煎一碗入人參末五錢服。
▼ 展開更多

四七湯

  • 1.《醫學入門》:「七情氣急無聲響,驚憂氣鬱,惕惕悶悶,引息鼻張氣喘,呼吸急促而無痰聲者,四七湯、枳梗湯、分氣紫蘇飲、四磨湯。因補藥喘者,三拗湯。

參附湯

  • 1.《醫學從眾錄》:「_參附湯_,_朮附湯_,_耆附湯_(俱見《時方》、俱見氣喘)
  • 2.《景岳全書》:「(嚴氏),參附湯,治真陽不足,上氣喘急,呃逆自利,臍腹疼痛,手足厥冷,嘔惡不食,自汗盜汗,氣短頭暈等證。
  • 3.《濟陽綱目》:「_參附湯_,治陽虛氣弱,氣短氣喘,自汗盜汗,頭眩等證。

八珍湯

  • 1.《外科證治全書》:「面腫有虛實。虛腫者,形羸脈弱,無痛無熱,面目浮白,或兼氣喘,乃大虛之候,用八珍湯,十全大補湯主之。實腫者,形強脈壯,紅腫面熱,煩渴,或按之痛,乃陽明壅實,風熱上攻,小兒多有此證,宜用防風通聖散;甚者,以木香檳榔丸下之,外以杏仁杵膏塗腫處。

五積散

  • 1.《景岳全書》:「一、寒邪外閉肌腠,身熱無汗,或氣喘鼻塞,則痘毒不能外達而陷伏腹脹者,宜五積散,或加減參蘇飲。

清肺飲

  • 1.《經驗良方全集》:「三日以後不食,清胃解毒湯主之,同前方用。如腹不脹者,六君子湯主之,多服幾劑。若進飲食,過三日後,又當微利之,用導赤散為主。如色白腹脹者,四物湯加大腹皮、檳榔、陳皮少許。如過後氣喘不止者,當以清肺飲主之。終日大渴者,黃連解毒湯,重加石膏即愈。
  • 2.《新訂痘疹濟世真詮》:「疹出四五日尚有餘毒留於肺胃,咳嗽氣喘,外熱不退,脈滑實者,宜清肺飲。
  • 3.《痘疹精詳》:「麻後氣喘奈若何,自有妙劑起沉疴,清金降火湯固穩,清肺飲尤用之多。

生脈散

  • 1.《脈簡補義》:「若汗出不止,或汗與大便並行,氣喘不續,脈大不斂者,獨參湯或生脈散、入參附救之。
  • 2.《胎產心法》:「妊娠氣喘不得臥,有因乍感風寒客邪為害者,宜發散自愈,參蘇飲主之。若脾虛四肢無力,肺虛不任風寒,腎虛腰痠短氣,不能行步,猝然氣喘不息,此脾肺素虧,母虛子亦虛,腎氣不歸元而上乘於肺也,生脈散、補中益氣湯去升、柴主之。
  • 3.《祖劑》:「用生脈散合四君子、小柴胡加知母、薄荷、川芎、阿膠、款花、桔梗治肺痿咳嗽、氣喘不已、往來寒熱、自汗。

通關散

  • 1.《景岳全書》:「若服藥後而反加煩躁昏亂者死。二則毒氣太盛,內外熏灼,不能盡達於表,因而復陷於裡,乃致熱煩躁擾,氣喘妄言,或大小便不利,渴而腹脹,是皆毒氣之倒陷也,輕者利小便,宜大連翹飲、通關散,或四順清涼飲;甚者通大便,宜承氣湯,並外用水楊湯浴之。得利後瘡出則佳,更用加味四聖散調治之。

導痰湯

  • 1.《雜病源流犀燭》:「若夫痰厥,則由寒痰迷心,隊道不行,故四肢厥冷,僵仆卒倒,咽作聲,口吐沫,不省人事,氣喘脈弦也(宜導痰湯)。容有暴不知人,類於卒中,但未卒僕如一切中狀,喉中痰如曳鋸者,必先用藥探吐其痰(宜栝蔞散),然後治之(宜清氣化痰丸、導痰湯)。以上痰厥所統。
  • 2.《沈氏尊生書》:「僵仆卒倒,咽作聲,口吐沫,不省人事,氣喘脈弦也(宜導痰湯。)容有暴不知人,

阿膠雞子黃湯

  • 1.《醫學三字經》:「_臨症辨,法外思_,愚按:借用麻杏石甘湯治中暑頭痛、汗出、氣喘、口渴之外症,黃連阿膠雞子黃湯治心煩不得臥之內症,至柴胡、梔子、承氣等湯,俱可取用。師云:渴者與豬苓湯。又云:瘀熱在裡,用麻連軺豆湯,育陰利濕,俱從小便而出。此法外之法,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焉。

異功散

  • 1.《保嬰撮要》:「一小兒吐瀉乳食,色白不化,露睛氣喘,此脾肺不足,形病俱虛也,先用異功散加柴胡、桔梗頓愈,再用補中益氣湯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