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四肢疼痛」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四肢疼痛是中醫常見的病症,多由風寒濕邪侵襲,或肝腎陰虛,或氣血虛弱所致。臨床表現為四肢關節疼痛,或腫脹,或麻木,或屈伸不利,或伴有發熱、頭痛、惡寒、無汗等症。

風寒濕邪侵襲

風寒濕邪侵襲人體,可導致四肢關節疼痛,或腫脹,或麻木,或屈伸不利。常見的症狀有:

  • 四肢關節疼痛,或腫脹,或麻木,或屈伸不利。
  • 發熱,頭痛,惡寒,無汗。
  • 舌苔白,脈浮緊。

肝腎陰虛

肝腎陰虛可導致四肢關節疼痛,或腫脹,或麻木,或屈伸不利。常見的症狀有:

  • 四肢關節疼痛,或腫脹,或麻木,或屈伸不利。
  • 腰膝酸軟,耳鳴,視物模糊。
  • 舌紅少苔,脈細數。

氣血虛弱

氣血虛弱可導致四肢關節疼痛,或腫脹,或麻木,或屈伸不利。常見的症狀有:

  • 四肢關節疼痛,或腫脹,或麻木,或屈伸不利。
  • 面色蒼白,心悸,氣短,乏力。
  • 舌淡苔白,脈細弱。

四肢疼痛的治療,應根據病因辨證施治。風寒濕邪侵襲者,可用羌活、防風、白芷、獨活等祛風散寒、除濕止痛之藥。肝腎陰虛者,可用熟地、山藥、枸杞子、丹參等滋陰補腎、養肝明目之藥。氣血虛弱者,可用黃芪、黨參、白朮、當歸等補氣養血、活血通絡之藥。

四肢疼痛的預防,應注意以下幾點:

  •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避免情緒激動。
  • 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 注意飲食調理,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接觸風寒濕邪。

如果出現四肢疼痛的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 1.《皇漢醫學》:「《成績錄》曰:「一男子,寒熱六七日,譫語,不大便,至八九日,昏冒不能言,舌上黑,腹硬滿,按之痛不可忍,乾嘔而食不下,四肢疼痛,不得屈伸。先生診之,與以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兼用桃仁承氣湯,大便快利,大下黑物,黑苔去,神氣復,諸證乃已。」

當歸散

  • 1.《聖濟總錄》:「治婦人血風走注,攻頭目昏眩,四肢疼痛,皮膚癮疹,當歸散方
  • 2.《仙授理傷續斷秘方》:「治打撲傷損,皮肉破碎,筋骨寸斷,瘀壅滯結,腫不散。或作癰疽,疼痛至甚。因損後中風,手足痿痹,不能舉動。筋骨縫縱,攣縮不舒。及勞役所損,肩背四肢疼痛,並宜服之。此藥大能續筋接骨,剋日取效。

四物湯

  • 1.《奇效良方》:「亦治血痢疾不止,痛難忍,宜加阿膠艾葉煎服,名六物湯。如氣虛血海不調,服一月不妨也。若產後被驚氣滯,種種積滯敗血,一月內惡物微少,敗血作病,或脹或疼,胸膈脹悶,或發寒熱,四肢疼痛,加玄胡索沒藥香白芷,與四物等分為細末,淡醋湯或童子小便酒調下。

真武湯

  • 1.《瘴瘧指南》:「治療病數日後。發熱腹痛頭目昏沉四肢疼痛。大便自利。小便或利或澀。或嘔或咳。
  • 2.《古今醫統大全》:「【溫】少陰腹痛,小便不利,四肢疼痛下利,此有水氣,或咳嘔,或小便利,真武湯。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茯苓甘草湯。
  • 3.《傷寒治例》:「_溫_,少陰腹痛,小便不利,四肢疼痛,下利,此有水,真武湯。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茯苓甘草湯。
  • 4.《濟陽綱目》:「_真武湯_,治傷生冷飲食,數日以後發熱腹痛,頭目昏沉,四肢疼痛,大便自利,小便或利或澀,或嘔或咳,並宜服之。或已經發汗不解,仍發熱者,心下悸,頭眩暈,肉瞤動,振振欲擗地者。此由飲食停留中脘所致。
  • 5.《山居四要》:「四肢疼痛,加附子,名真武湯。

四逆湯

  • 1.《傷寒說意》:「若大汗或大下,泄利而厥冷者,陽亡土敗,木鬱後泄,宜四逆湯,以回陽氣也。(方在太陰。)若大汗出後,外熱不去,腹內拘急,四肢疼痛,又泄利清穀,厥逆惡寒者,此亦陽亡土敗,木鬱後泄,宜四逆湯,以回陽氣也。

麻黃附子甘草湯

  • 1.《傷寒廣要》:「於本方。去乾薑。入生薑半分。棗三枚煎。聖濟。治中風傷寒。頭目四肢疼痛。惡寒乾嘔。桂附湯。於本方。去乾薑。加芍藥。入生薑一棗大。棗二枚煎。

養胃湯

  • 1.《雜病廣要》:「養胃湯,治胃虛寒,脛寒不得臥,淅淅惡風,洒洒惡寒,腹中痛虛鳴,寒熱如瘧,唇口乾,面目虛浮,嘔噦吐瀉,四肢疼痛,不思飲食,或傷寒濕,骨節皆痛。
  • 2.《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胃虛寒,脛寒不得臥,淅淅惡風,洒洒惡寒,腹中痛,虛鳴,寒熱如瘧,唇口乾,面目虛浮,嘔噦吐瀉,四肢疼痛,不思飲食,或傷寒濕,骨節皆痛。

敗毒散

  • 1.《赤水玄珠》:「_敗毒散_,治傷寒溫疫,風溫,頭目昏眩,四肢疼痛,憎寒壯熱,項強目睛疼,尋常風眩拘急。
  • 2.《傷寒六書》:「_敗毒散_,治傷風,溫疫,風濕,頭目昏眩,四肢疼痛,憎寒壯熱,項強,目睛疼,尋常風眩拘急。
  • 3.《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傷寒、溫疫、風濕,頭痛目昏眩,四肢疼痛,憎寒壯熱,項強,眼睛痛,尋常風眩拘急,風痰,並宜服之。
  • 4.《幼科類萃》:「_敗毒散_ 治傷風瘟疫風濕頭目昏眩四肢疼痛增寒壯熱項強目睛疼尋常風弦拘急

人參敗毒散

  • 1.《良朋彙集經驗神方》:「_人參敗毒散_,治傷寒瘟疫風濕,頭目昏眩,四肢疼痛,憎寒壯熱,風痰咳嗽,鼻塞身重,諸般瘡毒及小兒驚風。

甘露飲

  • 1.《玉機微義》:「子和曰:皮膚枯乾,痰涎稠黏,四肢疼痛,面赤唇乾,煩躁,睡臥不寧,或時喘咳,飲食少味,困弱無力,虛汗黃瘦等證,先以茶調散輕湧訖,次以導水禹功輕瀉三兩行,後服柴胡飲子、桂苓甘露飲、搜風丸、白朮調中湯、人參散之類,量虛實用之。如咯血、吐血、便血,此亡血也,並不宜吐,吐則神昏。

艾附暖宮丸

  • 1.《濟陰綱目》:「_艾附暖宮丸_,治婦人子宮虛冷,帶下白淫,面色萎黃,四肢疼痛,倦怠無力,飲食減少,經脈不調,血無顏色,肚腹時痛,久無子息,服藥更能戒惱怒、生冷,累用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