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癃閉」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癃閉是中醫病名,指小便不通或不利,常見於老年人。中醫認為,癃閉的病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腎虛,二是膀胱氣化不利,三是濕熱下注。

腎虛是癃閉的主要病因。腎主水,如果腎虛,則水液代謝失常,可導致小便不通。膀胱氣化不利是指膀胱的排尿功能失常,可導致小便不通。濕熱下注是指濕熱之邪下注膀胱,可導致小便不通。

癃閉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小便不通或不利,尿頻、尿急、尿痛、尿混濁、尿色深、尿量少、夜尿多等。

中醫治療癃閉,主要以補腎、利水、清熱為主。常用方藥有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金錢草、車前草、萆薢等。

癃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 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 不宜久坐,應多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
  3. 保持良好的睡眠,避免熬夜。
  4.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5. 定期到醫院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和治療疾病。

癃閉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但如果及早治療,是可以治癒的。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調理,以早日康復。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白虎湯

  • 1.《傷寒大白》:「有水飲停結而不利者,用平胃四苓散合二陳湯。有誤汗太過,津液外亡而不利者,用生脈益氣湯。有誤下太過,中氣損傷,津液內耗而不利者,用生脈建中湯。若論運氣便閉,《內經》有陽明司天之政,天氣急,地氣明,民病癃閉,此言燥熱加臨也,宜用白虎湯、清燥湯。

五苓散

  • 1.《傷寒直指》:「凡治傷寒,見渴欲飲水,宜少少與之,微和胃氣。若不與,胃中乾燥,津液枯竭,必然喘急而死。如多與,或不當與而與,強與之,則成水結胸,水停心下,為喘、為咳、為癃閉、為瀉利等證,宜五苓散加減,分利小水為主。

真武湯

  • 1.《本草正義》:「石頑又曰:凡人陽氣虛衰,陰氣散漫,患腹脹滿急,於補中益氣藥中,加白芍一味以收陰,則陽虛不受陰制,脹得陽藥便消。又曰小便不利者禁用,以旁光得酸收而愈秘也。而真武湯中又用以利小便者,則本治少陰精傷而證見虛寒,非太陽旁光癃閉之候,以其能益陰滋血,培養津液,小便自行,非通利也。

獨參湯

  • 1.《馮氏錦囊秘錄》:「若陽氣虛,而患小便短少,及癃閉者,宜大補元氣,其便自調,不必通利,蓋元陽衰弱,不能運化,以送出小便,故用獨參湯,以取效耳,大便亦然,老年病後,常多犯此,若因痰隔中焦,氣滯於下而然者,用二陳湯,加木香烏藥以運之。

六一散

  • 1.《御藥院方》:「治身熱嘔吐,瀉泄腸澼下痢赤白。治癃閉淋痛,利小便,偏主腸胃中積聚寒熱,益精氣,通九竅六腑,津液去留,結消蓄水,止渴利中,除煩熱心躁。治腹脹痛,補益五臟,大養脾腎之氣。理內傷陰痿,安魂定魄。補五勞七傷,一切虛損。主癇痙,驚悸健忘,止煩滿短氣,臟傷咳嗽。

八正散

  • 1.《証治準繩‧女科》:「《補遺》局方八正散,治妊婦心經蘊熱,臟腑秘結,大腸不通,小便赤澀癃閉。(見雜病淋。)上陳良甫氏所錄諸方,今並存之。納甘遂、朴硝,非至實至危,不得已而為之,不可輕用,其它亦宜審訂而用之。仍味薛氏之說,而參之以雜病諸方法,庶無誤也。
  • 2.《丹溪心法》:「_八正散_,治大人小兒心經蘊熱,臟腑秘結,小便赤澀,癃閉不通,熱淋血淋並宜。
  • 3.《古今醫鑒》:「_八正散_,治心經蘊熱,臟腑閉結,小便赤澀,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如酒後縱欲而得者,則小便將出而痛,既出而癢,以此藥主之。
  • 4.《古今醫統大全》:「(《局方》)_八正散_,治大人小兒心經蘊熱,臟腑閉結,小便赤澀,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並宜服之。
  • 5.《萬病回春》:「_八正散_,治心經蘊熱,臟腑閉結,小便赤澀,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如酒後恣欲而得者,則小便將出而痛,既出而痛,以此藥主之。
▼ 展開更多

補中益氣湯

  • 1.《續名醫類案》:「張隱菴治一書吏患癃閉,諸治無效,以補中益氣湯投之,一劑而愈。或問曰:此症人皆以通利治之不效,今以升提治而效,其故何也?曰:君不見夫水注子乎?閉其上而倒懸之,點滴不能下矣,去其上之閉,而水自通流,非其驗耶?
  • 2.《醫學實在易》:「癃閉似淋點滴無,只求利水法全迂,柴升(補中益氣湯服後,以手探吐)探吐針機轉,麻黃杏(仁加入五淋湯)行陽陰氣濡,腎氣(丸)龍騰澤自沛,通關(丸,又名滋腎丸)云合雨時敷,二冬杏菀參桑白(此李士材醫案,從高原以導之之法,)海蜇(一名水母)荸薺亦可需。

二陳湯

  • 1.《馮氏錦囊秘錄》:「若陽氣虛,而患小便短少,及癃閉者,宜大補元氣,其便自調,不必通利,蓋元陽衰弱,不能運化,以送出小便,故用獨參湯,以取效耳,大便亦然,老年病後,常多犯此,若因痰隔中焦,氣滯於下而然者,用二陳湯,加木香烏藥以運之。

五淋散

  • 1.《時方歌括》:「水精四布。下輸膀胱。源清則流潔矣。氣有餘則為壯火。壯火食氣。則化源無藉。為癃閉淋澀。膏淋豆汁。砂石膿血。而水道為之不利矣。總由化源之不清。非決瀆之失職。若以八正舟車禹功浚川等劑治之。五臟之陰虛。太陽之氣化絕矣。故急用梔苓治心肺。以通上焦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