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頭熱」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頭熱是中醫的一個常見證候,是指頭部發熱,可伴有頭痛、頭脹、頭昏等症狀。頭熱的病因多與外感風熱、內生痰熱、陰虛火旺等有關。

外感風熱是頭熱的主要病因之一,多由感受風熱之邪所致。臨床表現為頭部發熱,可伴有頭痛、頭脹、頭昏、鼻塞流涕、咽喉腫痛、咳嗽等症狀。

內生痰熱是頭熱的另一常見病因,多由飲食不節、情志不遂等因素導致痰熱內生所致。臨床表現為頭部發熱,可伴有頭痛、頭脹、頭昏、胸悶、痰多、咳嗽等症狀。

陰虛火旺也是頭熱的常見病因,多由久病體虛、房事不節、熬夜等因素導致陰虛火旺所致。臨床表現為頭部發熱,可伴有頭痛、頭脹、頭昏、耳鳴、腰膝酸軟、五心煩熱等症狀。

頭熱的治療方法根據病因不同而有所不同。外感風熱者,可用辛涼解表、清熱利咽等法治療;內生痰熱者,可用化痰清熱、涼血解毒等法治療;陰虛火旺者,可用滋陰降火、養血安神等法治療。

頭熱在中醫的診斷和治療中具有重要地位,臨床上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辨明病因,對症治療,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葛根湯

  • 1.《皇漢醫學》:「口噤者,牙關緊急也。剛痙者,《金匱》云:「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太陽病,發熱汗出,不惡寒者,名曰柔痙。」又曰:「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

桂枝湯

  • 1.《千金翼方》:「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動搖,是為痓。

補中益氣湯

  • 1.《痘科輯要》:「聶:發熱稍緩,頭熱面不熱,手足心熱,手足背不熱,精神困倦,大小便利或胸腹熱,飲食減少,宜補中益氣湯,渴加麥冬、五味。
  • 2.《羅氏會約醫鏡》:「_補中益氣湯_,治痘後頭熱,五心熱,精神困倦,不思飲食,瘢白便利,津液少而煩渴等證。皆屬虧虛,不可稍用一毫寒涼。